1. <rp id="zsypk"></rp>

      2. 內經五郁的治療方法

        時間:2024-11-06 01:48:08 內經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內經五郁的治療方法

          在平日的學習中,是不是經常追著老師要知識點?知識點是知識中的最小單位,最具體的內容,有時候也叫“考點”。那么,都有哪些知識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內經五郁的治療方法,歡迎閱讀與收藏。

          《景岳全書·雜證謨》謂《內經》所說五郁,是指五行之化,氣運如有乖和,則生五郁之病。五郁發(fā)病,與五臟密切相關,但所呈現(xiàn)的證候又與相表里的腑有關。因此,在臨證時,要從臟腑學說及五行生克上去考慮,方能不顧此失彼。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云:“木郁達之,火郁發(fā)之,土郁奪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闭撌鲲L火濕燥寒五氣郁發(fā)所致病癥的治療方法。雖然是針對五運之氣因受其克氣影響而被郁,但同樣適應于臟腑氣機郁阻的治療。

          木郁達之

          木郁達之:指肝氣郁滯之候,治療當用疏理肝氣的方法。如張介賓注說:

          “達,暢達也。凡木郁之病,風之屬也,其臟應肝膽,其經在脅肋,其主在筋爪,其傷在脾胃、血分。然木喜條暢,故在表者當疏其經,在里者當疏其臟,但使氣得通行,皆謂之達!

          所謂達之,即暢達之意,疏利肝膽、理氣解郁是“達”的主要含義。肝氣郁結,當疏肝理氣,如柴胡疏肝散、四逆散,用柴胡、香附、枳殼、陳皮、廣郁金等辛散之品。

          肝郁化火,當在理氣解郁的基礎上清肝瀉火,如龍膽瀉肝湯、丹梔逍遙丸等;肝郁克木,當抑木扶土,如四逆散(柴胡、枳實、白芍、甘草)、痛瀉要方(陳皮、白芍、防風、白術)等;肝膽濕熱,當疏利肝膽,如茵陳蒿湯等,藥用茵陳蒿、大黃、山梔、黃柏、連翹、郁金等。

          諸如張仲景用四逆散治氣郁厥逆證,張介賓用柴胡疏肝散治肝氣犯胃證,傅青主用解郁湯治胎氣上逆證,陳士鐸用救肝解郁湯治氣塞不語證,以及《局方》用逍遙散治肝郁脾虛證等,皆屬“木郁達之”之法。

          另外,王冰對此另辟蹊徑,云:“達,謂吐之,令其條達也!蓖路ā斑_之”,一可祛土壅以達木郁,二可順肝性以達木郁。如清末民初醫(yī)家余聽鴻曾治一人因暴怒而厥,不語脈伏,肢冷氣憋,用雞羽鹽湯催吐,取“天地郁極,則雷霆奮發(fā)之義”。余氏更認為,“余見肝厥、氣厥、食厥等癥,唯有吐之為最速耳”?梢娡路ㄒ矠橹斡糁淮蠓ㄩT。

          另外,金克木,金主收降而收斂,木郁為病往往與金收斂太過有關,“達之”之法不僅可以解決木郁本身,亦是逆金收之性而瀉的治本之法。

          火郁發(fā)之

          火郁發(fā)之:指火盛郁閉,甚或火熱擾神、迫血妄行的病癥,治療當以發(fā)越、發(fā)散火邪。如張介賓所說:

          “發(fā),發(fā)越也。凡火郁之病,為陽為熱之屬也,其臟應心主、小腸、三焦,其主在脈絡,其傷在陰分。凡火所居,其有結聚斂伏,不宜蔽遏,故當因其勢而解之、散之、升之、揚之,如開其窗,如揭其被,皆謂之發(fā)。”

          諸如張仲景用梔子豉湯治心煩懊惱,用升麻鱉甲湯治陽毒面赤咽痛唾膿血,錢乙用瀉黃散治口瘡,李東垣用普濟消毒飲治頭面赤腫,用升陽散火湯治齒腮腫痛等,皆屬“火郁發(fā)之”之法。

          《丹溪心法》還指出:“火盛者,不可驟用涼藥,必兼溫散!睘a火之中佐以發(fā)散,則有陰陽相濟,升降相從的配伍之妙!端貑枴嵴摗分^“暑當與汗皆出,勿止”,也寓“火郁發(fā)之”之義。

          后世認為火郁不專于心,五臟皆可有火郁之證,如孫一奎《醫(yī)旨緒余》云:“凡瞀悶目赤,少氣瘡瘍,口渴溲黃,卒暴僵仆,嘔吐酸,狂亂,皆火郁證也!

          后世多以氣辛之品,升散、透達郁火。如大青龍湯治療外寒里熱,表里俱實,重用麻黃、桂枝、生姜發(fā)汗以散表寒內熱;梔子豉湯,為邪熱郁于胸膈之上,用豆豉辛甘微苦微寒,其性升浮,故以清表宣熱解郁。

          荊防敗毒飲,用于瘡癰初起,兼有外感,用羌活、獨活、柴胡、防風等解表取汗;銀翹散,用于溫病初起之發(fā)熱無汗,金銀花、連翹辛涼透邪清熱,荊芥穗、豆豉辛溫升發(fā)以逐邪。

          安宮牛黃丸、至寶丹、紫雪丹治療溫熱之邪內陷心包,用麝香、丁香、安息香等多種香竄品,芳香透達,吳鞠通言:“使邪火隨諸香一起俱散也”;普濟消毒飲用于風熱疫毒上攻頭面的“大頭瘟”,在清熱解毒之中,伍以升麻、柴胡。

          升麻葛根湯用于肺胃郁熱、麻疹初起,用升麻、葛根升腠理以發(fā)汗。升陽散火湯,治療過食生冷,抑遏脾陽的發(fā)熱證,方用防風、升麻、葛根宣散升達;瀉黃散治療火熱郁伏于脾胃之證,用防風、藿香升散脾胃伏火;另有治療內傷發(fā)熱的補中益氣湯、升降散等。

          另外,水克火,水為寒性而主斂,火郁為病往往與寒收斂太過有關,正所謂“寒包火”。“發(fā)之”正是逆寒斂而散的治本之法。

          土郁奪之

          土郁奪之:指濕郁脾土,脾氣壅滯的病癥,治療當以祛除濕邪,消導滯氣。如張介賓所說:

          “奪,直取之也。凡土郁之病,濕滯之屬也。其臟應脾胃,其主在肌肉四肢,其傷在胸腹。土畏壅滯,凡滯在上者奪其上,吐之可也;滯在中者奪其中,伐之可也;滯在下者奪其下,瀉之可也!

          陳士鐸《石室秘錄·奪治法》云:“奪治者,乃土氣壅滯而不行,不奪則愈加阻滯,故必奪門而出。”如濕熱郁阻中焦,以苦寒以燥濕清熱治之;寒濕郁滯中焦,用苦溫化濕以治之;又如腹中窒塞,大滿大實,以枳實導滯丸、木香檳榔丸、承氣湯下而奪之等,均屬“土郁奪之”之法。

          從五行關系而言,“亢則害,承乃制,”木制土,土則運而不滯;木疏泄無力,土則郁而為病。故“奪之”之法,不僅可以解決土郁本身,亦是順木疏泄之性而補的治本之法。

          金郁泄之

          金郁泄之:指燥氣盛行,肺氣郁閉不利的病癥,治療當以宣泄或降泄肺氣。如張介賓所說:

          “泄,疏利也。凡金郁之病,為斂為閉,為燥為塞之屬也。其臟應肺與大腸,其主在皮毛聲息,其傷在氣分。故或解其表,或破其氣,或通其便,凡在表在里、在上在下皆可謂之泄也!

          諸如張仲景用麻杏石甘湯治熱壅肺氣之喘促,吳鞠通用桑菊飲治秋燥咳嗽,則是宣泄肺氣之法;又如葶藶大棗瀉肺湯治咳逆上氣、喘鳴迫塞,宣白承氣湯治喘促不寧、痰涎壅滯,則為降泄肺氣之法,均屬于“金郁泄之”之治。

          火克金,火性炎上主發(fā)散,火散不足,則金收斂太過而可致金郁,故亦可用辛散之法以治金郁。

          《素問·藏氣法時論》“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則是很好的治療指南,臨床用杏蘇散(蘇葉、半夏、茯苓、前胡、桔梗、枳殼、杏仁、生姜、橘皮等)、桑杏湯(桑葉、杏仁、豆豉、浙貝、沙參、梔子皮、梨皮)治燥也正是其運用。

          水郁折之

          水郁折之:指水寒之氣盛行,郁滯于內,治當調理相關臟腑功能,以溫陽蠲寒除濕利水。如張介賓所說:

          “折,調制也。凡水郁之病,為寒為水之屬也。水之本在腎,水之標在肺,其傷在陽分,其反克在脾胃。水性善流,宜防泛濫。凡折之之法,如養(yǎng)氣可以化水,治在肺也;實土可以制水,治在脾也;壯火可以勝水,治在命門也;自強可以帥水,治在腎也;分利可以泄水,治在膀胱也!

          具體如張仲景用苓桂甘棗湯治水飲奔豚證,用真武湯治陽虛水泛證,或用烏頭湯、白術附子湯治療寒痹骨痛等,均屬“水郁折之”之法。

          結語

          總之,關于五郁的治療原則,是針對五運致郁為病而論。如吳崑《素問吳注》所言:

          “木性喜條達,則升之令其條達;火性喜發(fā)越,則散之令其發(fā)越;土性喜疏通,則奪之令其疏通;金性喜清利,則泄之令其清利;水性喜就下,則折之令其就下,而無沖逆也!

          即按照五行、五臟的特性,采用相應的方法調理其氣機,才能使之復歸于正常。又如張介賓注:

          “天地有五運之郁,人身有五臟之應,郁則結聚不行,乃致當升不升,當降不降,當化不化,而郁病作矣。故或郁于氣,或郁于血,或郁于表,或郁于里,或因郁而生病,或因病而生郁。郁而太過者,宜裁之抑之;郁而不及者,宜培之助之。大抵諸病多有兼郁,此所以治有不同也!

          后世醫(yī)家根據這一精神,發(fā)揮為五氣、五臟因郁致病的治法,對臨床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拓展

          皇帝內經的健康知識

          “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這是我們養(yǎng)生的關鍵,一定要有個“靜”字,有了這個“靜”之后,五臟才能藏神。神、魂、魄、意、志才能在五臟心、肝、脾、肺、腎里面藏得好好的。一旦這個人躁動,不安靜了,這個神就不能在五臟里面藏住了,就會往外跑了。

          “生命在于運動”這句話對不對?有一半的道理。生命既在于運動也在于靜止。陳立夫老先生曾經說過:“養(yǎng)身以動,養(yǎng)心以靜!蔽覀兩眢w動一動很好,只要不過頭的運動總是好的。但是我們這個心一定要靜,心不能過于運動。

          我們大家學中醫(yī)都很用功,你可能會問:“我學中醫(yī)會不會用心太過而傷了自己的神。俊蔽矣X得我們在座的各位應該不會有這個問題。我們只有用功不夠的問題,用心太過的可能性比較小。就是說在正事上,比如學習,尤其是學傳統(tǒng)文化經典上,大家用心太過,目前來看這樣的人還沒看到。大家都還屬于不太用功。但是在人世間的七情六欲上,尤其是在各種邪門外道,我們好多人都是用心太過,患得患失,自己的一點利益,包括人情往來,用心太過,大家都想占便宜,不想吃虧。大家不相信吃虧是福,這些老話都沒有人講了,大家都是削尖腦袋,一天到晚往上鉆,其實也不見得能鉆得上去。

          所以“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君子有時不計較一些事,不去想它,而小人老是嘀咕來、嘀咕去,把自己的內臟都傷了,結果好事還不找他,這就是沒福氣。君子有涵養(yǎng),情緒非常平穩(wěn),絕不患得患失,內心非常寧靜,他的精、氣、神很充足,所以福氣也大,然后好事都找他。所以世間的事,不是你想爭,就能爭來的。我覺得在這一點上,我們要多學學傳統(tǒng)文化。

          現(xiàn)在七情內傷這種病是非常多的,大夫在用針治病過程中,一定要觀察病人的神態(tài),大概就知道他的神、魂、魄、意、志還剩多少了。如果這五臟全都傷了,你再怎么會治病,你也很難治了。

          所以養(yǎng)生關鍵是要順天性,要養(yǎng)自己的精、氣、神,這才是養(yǎng)生的真諦!

        【內經五郁的治療方法】相關文章:

        內經夏季養(yǎng)生方法07-08

        《內經》改善脫發(fā)的方法09-09

        內經老年人養(yǎng)生方法10-24

        內經宣明五氣10-14

        《內經》五臟生成篇10-22

        《內經》五味學說探討10-13

        《內經》五常政大論09-10

        《內經》與天癸06-07

        內經與傷寒07-31

        內經的意思09-05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