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文言文教學水平論文
課外遷移比較,就是選用同題材的文本進行比較。如,教學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可遷移補充蘇軾的《喜雨亭記》,讓學生比較兩文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何異同。通過比較、鑒別,在求同存異中學生提高了閱讀理解能力、遷移思維能力和深入分析問題的能力。學生不僅對文章內容的把握更全面了,對文章脈絡、章法結構、藝術手法也有了進一步了解,而且在對文章個性化描寫、藝術手法的運用、語言風格的鑒賞中獲得了審美體驗,擴大了閱讀量,可謂一舉多得。
一、借助比較,掌握文體特征
對文言文的分類,如果只單純地按內容進行分類,雖然會對學生理解文章內容帶來方便,但卻易使學生忽略對文言文文體的把握。初中教材中所選文本雖對以上所列文體涉及不多,但學生仍有必要對初中階段常見的古代文體有所了解。應該說,多數(shù)文言文都會在題目中點明文體,比較容易看出。如,《出師表》里的“表”,《愛蓮說》、《馬說》中的“說”,《與朱元思書》里的“書”,《五柳先生傳》中的“傳”等等。筆者著力引導學生重視積累、注意分辨,并指導學生了解其文體特征。如,在教學《送東陽馬生序》時,可以讓學生對“書序”和“贈序”進行比較,盡快了解“贈序”這一文體的特點。在教學實踐中,適當引入一些文體知識,與所學文章文體進行比較,不僅對學生讀懂文義、把握作品的思想內容及寫作特點有很大幫助,還可以激發(fā)學生了解古文言文的文體興趣,讓學生對古代文體的分類情況有一個直觀的印象。學生了解了這些主要文體的寫作特點后,對學生的寫作也具有指導意義。
二、語言比較,飽受文化熏陶
語言,承載著文化。語文是文化的載體,語文教學就是一種文化教學。文言文教學,是漢語古典文化的教學,這種文化教學的有效方法可以通過對漢字文化意義的解析、比較,獲得其背后的文化內涵。筆者嘗試通過文章中同類別語言描寫的分析、比較,適時給學生滲透一些中國古代文化的知識。如,文學與“酒”結下了不解之緣,讀這些作品不僅可以從中感受到文人借飲酒來宣泄的情緒與心理,還可以了解飲酒之人借酒來展現(xiàn)的文化心理、價值觀、生活態(tài)度等。而這些信息,在文言文教學中,都可以挑選出來與學生交流。在教學《醉翁亭記》時,筆者有這么兩個教學設計,一是“說說你眼中的太守”,學生們將關鍵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找出后,基本上能夠將一個寄情山水,似醉非醉,醉而自醒,與民同樂的曠達瀟灑的太守形象把握準。接著拋出第二個設計,“一個成天醉醉醺醺的太守,你覺得他為官能力如何,你是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的?”學生們經過熱烈討論,從醉翁的醉態(tài)等內容中感受到作者被貶之后的些許無奈和不得不隨遇而安的.情懷。此時,老師順勢點撥一下:從醉翁與游人同游、與眾人同宴、與眾人同樂中可見作者對孔子的德治教化,行仁政才能得民心的思想的接納。通過比較,學生更好地把握了人物形象,也對文章中的儒家文化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在新課改背景下,用比較的方法進行文言文教學,有意識地挖掘文言文內在的文化價值內涵,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傳統(tǒng)文化有一定認知,并能在領略古典語言精妙運用的同時,有機會透過文章體悟古人對社會、對人生的深入思考,感受他們的生活態(tài)度,這對學生價值觀的形成無疑是有幫助的,對構建語文課堂的文化品格也不失為一種有益的嘗試。
【如何提升文言文教學水平論文】相關文章:
高職物理教學水平的提升論文07-04
如何提升農村初中英語教學水平論文07-07
如何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12-06
如何提高文言文閱讀水平03-27
提升中專英語聽力教學水平的方法論文08-14
高職院校教學管理水平提升措施論文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