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壇經(jīng)》中的為人之道

        時間:2020-10-23 11:46:38 佛經(jīng) 我要投稿

        《壇經(jīng)》中的為人之道

          《六祖壇經(jīng)》也稱《壇經(jīng)》、《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是禪宗思想的重要經(jīng)典,也是中國唯一一部稱為經(jīng)的佛教經(jīng)典。本經(jīng)自問世以來,不僅是禪宗學(xué)徒必讀的經(jīng)典,也是文人士大夫喜愛的佛教經(jīng)典之一!读鎵(jīng)》不僅闡述了南宗禪的思想和修行方法,還詳細(xì)闡述了為人之道。本文現(xiàn)擬對本經(jīng)中的為人之道作簡要的解讀,希望能夠?qū)ξ覀優(yōu)槿颂幨烙兴鶈⒌稀?/p>

          《六祖壇經(jīng)》是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應(yīng)韶州刺史的邀請而講說。在本經(jīng)中,慧能大師除了向信徒介紹禪宗頓悟法門的修行方法之外,還特別講述了為人處世應(yīng)當(dāng)具備的基本修養(yǎng)。他的為人處世思想集中體現(xiàn)在他的兩首《無相頌》中。在第二品《般若品》中,慧能大師向大眾講說了第一首《無相頌》;勰艽髱煾嬖V眾弟子,不論在家或出家弟子,都應(yīng)當(dāng)經(jīng)常持誦這首《無相頌》,并按照頌文的要求去修行,才能得到般若智慧。如果不親自實修,僅僅記住這些頌文,對自己的修行沒有任何益處。這首《無相頌》云: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

          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

          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

          在本首頌文中,慧能大師告訴眾信徒,一個真正的修道之人,應(yīng)當(dāng)經(jīng)常反省自己的過錯,不見世間的過錯,這樣才能與道相應(yīng),最終成就無上菩提;勰艽髱熢陧炍闹兴岢龅“不見世間過”的主張,是對一個修行人思想修養(yǎng)的基本要求。如果一個修行人遇到不順心的事時,不從自身尋找原因,而是常常見到他人的種種過錯,他在道業(yè)上便永遠(yuǎn)得不到進(jìn)步,甚至還有可能成為一個是非之人。

          歷代的祖師大德都勸人在為人處世時,要“不見世間過”,不說人之長短是非。宋代詩僧慈受禪師曾在《訓(xùn)行童頌》一詩中教育初出家的沙彌說:“莫說他人短與長,說來說去自遭殃。若能閉口深藏舌,便是安身第一方。”禪師告訴初入佛門的弟子,在日常生活中,不要隨便評論別人的長短是非,如果口無遮攔,到處評論別人的是非長短,就會遭到別人的反感。如果你的是非之語傳到當(dāng)事人的耳朵中,還會惹出是非,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其實,由于每個人的生活環(huán)境和教育程度的不同,對人對事的看法會有明顯的差別,導(dǎo)致人與人相處會有很多人我是非。當(dāng)我們面對這些是非人與是非之事的時候,如果能夠以善巧的方法加以引導(dǎo),當(dāng)然是最好的。如果不能夠改變他們,就避開他們。做到像百丈禪師那樣“是非以不辨為解脫”。無論有人與你談?wù)搫e人的是非之事,還是說你本人的是非,你都不要去加以分辨。別人有過錯是非,我們看到后應(yīng)當(dāng)作為對自己的警示,看看自己有沒有這些缺點,如果有盡快改正,如果沒有要加以防范。當(dāng)聽到別人說自己的是非,也要檢點自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佛陀和歷代祖師都告誡佛教信徒,要時常守護(hù)自己的清凈心,遠(yuǎn)離世間的人我是非。憨山大師曾說:“惹禍只因閑口舌,招愆多為狠心腸。是非不必爭人我,彼此何須論短長。”大師勸人不要談?wù)撍说氖欠情L短,也不分辨人我是非。慧能大師則要求弟子做到“他非我不非,我非即有過”。別人有是非是別人的事,關(guān)鍵是自己不要去染指,如果你參與了世間的是非之事,你自己也成了是非之人。

          第二首《無相頌》在《六祖壇經(jīng)?決疑品》中。在本品中,韶州韋刺史向慧能大師請問在家應(yīng)當(dāng)如何修行的問題,大師便以《無相頌》作為解答;勰艽髱煾嬲]大眾,如果按照偈頌的要求來修行,就像經(jīng)常在他身邊一樣。如果不依照偈頌的要求來修行,雖然剃發(fā)出家,對修道也沒有益處。這首《無相頌》全文如下: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恩則孝養(yǎng)父母,義則上下相憐。

          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

          若能鉆木出火,淤泥定生紅蓮。

          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

          改過必生智慧,護(hù)短心內(nèi)非賢。

          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這則《無相頌》從多方面論述了一個修行者的為人處世之道,慧能大師認(rèn)為,一個人如果能夠做到《無相頌》中所要求的內(nèi)容,他不僅能夠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而且也能夠成就菩提之果。歸結(jié)這則《無相頌》的為人之道,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內(nèi)容。

          一、心底善良,行為正直

          慧能大師在《無相頌》起始兩句,首先告誡大眾,作為一個人,應(yīng)當(dāng)具備心底善良,行為正直的基本品格。頌文說:“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看起來這短短的兩句話,卻包含著深刻的為人哲理。大師把一個人心底善良,內(nèi)心平靜提高到戒律的高度來論述。我們持戒的目的是為了防非止惡,屬于被動的行為。而能夠做到心平氣和,心底善良,不僅不會造作各種惡業(yè),而且自己的言行舉止都符合戒律的要求。所以,慧能大師認(rèn)為,能夠做到心平就是最好的持戒。其實,佛陀最初制戒的目的,就是讓佛教信徒的言行舉止都符合善的要求。讓世人對學(xué)佛之人生起恭敬之心,贊嘆學(xué)佛人的嘉德懿行。

          在行為方面,慧能大師主張學(xué)佛之人,應(yīng)當(dāng)做到行為正直。每個人都喜歡與我們交往的人能夠真誠待人,行為正直。沒有誰會喜歡那種華而不實,兩面三刀的人?鬃釉f,“巧言令色,鮮矣仁!”這句話告訴我們,那種裝著善良的臉色,說著花言巧語的人,很少有對人仁慈的。

          明代高僧憨山大師認(rèn)為,真正的君子之人應(yīng)該是公平正直之人。一個正直的人,他們心清氣和,待人友善,從不會招惹是非,亦不會爭強(qiáng)好勝,一生都會在平安中度過。而那些心懷諂曲貪瞋之人,他們最終會為自己的惡毒之心付出沉重的代價。所以,大師在《勸世詠》中說:“諂曲貪瞋墮地獄,公平正直即天堂。生前枉費心千萬,死后空持手一雙。”慧能大師則認(rèn)為,一個學(xué)佛人,其行為正直了,就符合佛法的要求,當(dāng)下就是禪定的境界,用不著再刻意去參禪了。

          二、孝養(yǎng)父母,憐愛大眾

          佛教和世俗一樣,特別重視孝道。佛陀住世時,為奉行孝道,曾上忉利天為母說法。在父親凈飯王過世之后,他還親自為父親抬棺材送葬。佛陀在很多經(jīng)典中論述了孝道的重要。佛陀還把“孝養(yǎng)父母、奉侍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yè)”作為凈業(yè)三福中的第一福。慧能大師也是一個孝子,他在沒出家之前,依靠賣柴買米孝養(yǎng)母親。在到黃梅向五祖弘忍求法前,他還想方設(shè)法安排好母親的生活;勰艽髱熣J(rèn)為,孝養(yǎng)父母是一種最大的報恩善行。在這則頌文中,大師特別強(qiáng)調(diào):“恩則孝養(yǎng)父母,義則上下相憐。”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父母給的,我們能夠長大成人,其中飽含了父母的心血。所以,回報父母的恩德,是做子女的應(yīng)盡的義務(wù)?鬃犹貏e提倡孝養(yǎng)父母,他認(rèn)為對于父母的孝養(yǎng),首先要有恭敬之心。他曾說:“今之孝者,是為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父母對我們恩重如山,雖作犬馬之勞,也不能報父母之恩于萬一。唐代著名詩人孟郊在《游子吟》中也說:“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作為現(xiàn)代人,在父母年老之時,理當(dāng)孝敬奉養(yǎng)他們,讓他們能夠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樂。不要等待父母過世后,給自己留下遺憾。

          慧能大師和先秦時期的老子一樣,主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在頌文中則告誡弟子應(yīng)當(dāng)做到“義則上下相憐”,這種上下相憐,就是對人要講仁義,在家中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在外面要做到對待老人像自己的父母,對待平輩像自己的弟兄姐妹,對待年幼的像自己的子女。如果能夠這樣待人,不僅是一個好的佛教徒,也會受到世人的尊敬。

          三、謙恭禮讓,忍辱寬容

          對待別人謙恭禮讓,對于他人強(qiáng)加給自己的侮辱要做到忍辱寬容,是慧能大師對佛弟子的一個基本要求。他在《無相頌》中說:“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

          謙恭禮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鬃泳褪侵t恭禮讓的代表,他每到一個國家都會受到歡迎,就是以“溫、良、恭、儉、讓”的謙恭態(tài)度來贏得別人愛戴的。歷代高僧也都是以謙恭有禮的人品而得到王室和廣大信徒的'尊敬的。

          我們在與人相處時,態(tài)度首先要謙虛。謙虛是一個人贏得別人尊敬的基礎(chǔ)。不管你的地位多高,學(xué)問多深,對人一定要有謙恭的態(tài)度。我們都知道,凡是真正有修養(yǎng)的人,他一定也是一個謙虛的人。古人言:“深水不響,響水不深。”那種盛氣凌人,到處炫耀自己的人,會處處受到別人的指責(zé),他自己也永遠(yuǎn)得不到別人的尊重。

          在與人相處時,還應(yīng)做到禮讓。禮讓是處處想到別人,處處幫助方便別人。就像三國時孔融讓梨一樣,把大的梨子留給弟弟吃,自己吃小的。禮讓的另一方面就是當(dāng)有過錯時,自己敢于主動承擔(dān)責(zé)任。如果能夠處處做到謙恭禮讓,我們就能夠與人建立起和睦相處的關(guān)系。

          慧能大師告誡眾弟子,除了做到謙恭禮讓之外,還要做到忍辱寬容。忍辱精神是佛教的基本精神,彌勒菩薩是佛教中忍辱寬容的代表。彌勒菩薩在忍辱偈中說:“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隨他自干了。他也省力氣,我也無煩惱。”對一般人來說,不要說唾面自干,就是聽到別人說兩句難聽的話,也會大動肝火。要想做到像彌勒菩薩這樣忍辱可謂難上加難。修行人就是這樣,要想成就無上菩提,就應(yīng)當(dāng)做到“難忍能忍,難行能行”,如此才能見到自己的修養(yǎng)功夫。

          彌勒菩薩告訴人們,人生在世所遇到的令人煩惱痛苦的事情實在太多了。如果不能忍辱,會給自己帶來很多痛苦,只有善于忍辱,才能使自己少了很多塵世紛爭。對此,彌勒菩薩在另一首《忍辱偈》中說:

          是非憎愛世偏多,仔細(xì)思量奈我何。

          寬卻肚皮常忍辱,放開笑聲暗消磨。

          若逢知己須依分,縱遇冤家也共和。

          能使此心無掛礙,自然征得六波羅。

          這首偈語告訴我們,在生活中應(yīng)當(dāng)不過分計較個人恩怨,做到“以責(zé)人之心責(zé)己,以寬容之心待人”。在面對人間的各種是非之時,我們應(yīng)當(dāng)小心謹(jǐn)慎地思考,還要讓自己放開心量寬容他人的過錯,忍受別人的侮辱。當(dāng)你不去計較之時,這些是非自然就消失了。

          四、善聽忠言,改過自勉

          中國古代有句名諺:“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這兩句話告訴我們,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應(yīng)當(dāng)經(jīng)常聽取別人對自己中肯的建議,使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彎路。不過,一般人都喜歡聽好聽的話,而對那些指出自己缺點和過錯的話語則不愿意聽。因為,這些話聽起來都不太順耳。但是,經(jīng)常聽一些對自己歌功頌德的話,往往會使一個人得意忘形,放松警惕,最終會給自己帶來災(zāi)難。

          一個人能夠經(jīng)常聽取別人的忠言,不僅能防止自己少犯錯誤,而且做事更加完美。特別是作為統(tǒng)治國家的一國之君,能夠聽取謀臣的建議顯得尤為重要。唐太宗在位時,善于聽取謀臣魏征的建議,把國家治理得非常好。雖然有時魏征的建議讓他十分難堪,他甚至想殺掉魏征,但冷靜下來后,他才感覺魏征建議的重要。魏征死后,唐太宗痛哭流涕,他對人說:“以銅為鏡子,可以端正衣冠;以歷史做鏡子,可以知道興亡,以人為鏡子,可以明白得失。魏征死,我失去一面鏡子。”

          慧能大師在開示弟子時,特別強(qiáng)調(diào)“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要求弟子們,一定要虛心接受別人的忠言,使自己言行舉止更加完美。

          慧能大師一方面勸人聽取忠言,另一方面還勸人要善于檢討自己,發(fā)現(xiàn)缺點和過錯一定要及時改正,這樣才是一個有智慧的賢者。大師在《無相頌》中說:“改過必生智慧,護(hù)短心內(nèi)非賢。”

          人的一生,任何人都會犯錯誤。犯了過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錯再錯。大師說,一個人應(yīng)當(dāng)每天反省自己,看看自己的言行舉止有沒有犯過錯,有了應(yīng)當(dāng)及時改正和懺悔,如果沒有應(yīng)當(dāng)警醒自己勿犯。同時,還要聽取別人的忠言,因為“當(dāng)局者迷,旁觀者清”。自己的過錯往往自己看不到,經(jīng)過別人指點后才能發(fā)現(xiàn)。只有自己改正過錯了,才是一個受人歡迎的人,如果好面子,有了錯誤也不肯認(rèn)錯,則會受到別人的指責(zé)。

          五、饒益他人,內(nèi)證菩提

          慧能大師在《無相頌》中還說:“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慧能大師勸告弟子們廣行菩薩道,普度一切有情眾生。這是一種“不為自己求安樂,但愿眾生得離苦”的菩薩道精神。大師認(rèn)為,作為一個修行人,不能只為自己考慮,更多地要為別人考慮,要把別人的困難看作自己的困難,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大師告訴弟子們,饒益眾生的方法很多,并不一定非要作錢財布施。佛教中的布施有財施、法施和無畏施等多種。面對眾生的苦難,如果自己有錢財?shù)牟际┊?dāng)然很好。如果你的財力不濟(jì),若能在他人悲觀失望時,給人一些鼓勵的話語,使人擺脫悲觀情緒,從而重新振作精神,這無疑也是一種很好的布施。佛教四攝法中的愛語攝,就是讓我們以愛語使人生起歡喜心,這種精神的布施有時候甚至比物質(zhì)的布施更重要。

          頌文“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則是慧能大師的修行觀點;勰艽髱熓悄献诙U的創(chuàng)始人,南宗禪主張“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佛教認(rèn)為,一切眾生都有佛性,眾生之所以不能明心見性,是因為眾生被各種妄想煩惱所困擾,真如佛性不能顯現(xiàn)。只有破除各種“心外求法”的妄想,才能夠在觀照自心中明見自性。如果不能明白這個道理,總想著心向外求,則只會與頓悟法門背道而馳,縱然費盡心思,對悟道沒有任何助益。

          趙州禪師在八十歲時,一位學(xué)僧向他參學(xué),問他:“宇宙有成住壞空,要是有一天,風(fēng)吹初禪,水淹二禪,火燒三禪,世界毀壞時,我們的肉身還會不會存在呢?”趙州禪師回答:“隨他去!”

          趙州對自己的回答一直不滿意,但也一直沒有更好的悟解,就想出外尋師訪道,因此有“一句隨他語,千山走衲僧”的公案流傳下來。趙州禪師參訪了很多禪師,對禪法還沒有更好的體悟。白白耗費了很多大好時光。明代高僧蓮池大師根據(jù)這則公案作詩說:

          趙州八十仍行腳,只為心頭未悄然。

          及至歸來無一事,始知空費草鞋錢。

          心外求法只會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對證道沒有任何幫助。所以,慧能大師主張菩提只向內(nèi)心中參究,用不著心向外求。大師還勉勵弟子們,如果能夠按照《無相頌》所說的去做,證道也不是一件太難的事。

          《六祖壇經(jīng)》中的這兩首《無相頌》分別從不同方面論述了佛弟子的為人之道和修行方法;勰艽髱熕_示的為人之道,不僅對當(dāng)時的佛弟子有指導(dǎo)作用,即便對現(xiàn)代的修行者而言,仍然閃耀著智慧的光芒。如果我們能夠依照這兩首《無相頌》的要求來為人處世,就一定能成為既受人尊崇,又能夠成佛作祖的人。

        【《壇經(jīng)》中的為人之道】相關(guān)文章:

        《壇經(jīng)》中的凈土思想12-14

        壇經(jīng)中的在家修行箴言12-17

        易經(jīng)中的成功之道10-29

        《壇經(jīng)》中的理悟與事修10-25

        《易經(jīng)》中蘊含的教學(xué)之道05-10

        《壇經(jīng)》中的人生佛教思想之我見10-29

        10-28

        《六祖壇經(jīng)》中的“自性”與“佛性”12-10

        內(nèi)經(jīng)中的夏季養(yǎng)生之道11-11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