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建立特色課程的探索
一、對特色課程的認識
特色課程,顧名思義,要有特色。在內容上,一般課程來自共性的基本理論與實踐經驗;特色課程則是具有設計者個性特色的教學理論與實踐經驗,不停留在一般教學理論的泛泛議論上,而要有專題的深入研究。
這是筆者在著手醞釀特色課程建立時的兩個基本認識。同時,筆者又認為:特色課程的建立,要考慮建設者主講教師的基礎條件。筆者作為青年語文骨干教師研究班特色課程的建設者,該考慮自身的條件,即要發(fā)揮自己的學術專長與教學特色。
二、特色課程內容的選擇
筆者正在進行一個教育科研課題的研究:建立小學作文三化教學體系,實施作文教學過程的優(yōu)化。
三化指作文內容生活化,技能指導結構化,教學序列網絡化。這個體系是筆者數(shù)十年的小學教學實踐與研究積累,結合了1985--1986年的中央教育行政學院全國小學教育研究班的作文教學課題研究時,所學到的教育、教學理論,并吸收全國各小學流派長處的基礎上,在幾位著名的教育家指導下形成的。在形成過程中,涉及的小學作文教學中各個方面的專題,先后寫成有關論文與經驗文章發(fā)表在教育雜志上,并編寫出版了十多冊作文教學叢書,曾應邀在本市各區(qū)縣,全國20多個省市交流講學,反映較為強烈,認為:三化教學體系的觀點,理論上突破了傳統(tǒng)教學中某些觀點;優(yōu)化的教學過程富有實用性,可操作,普遍推廣的價值。更重要的是:三化教學體系的實踐基礎來自本區(qū),是本地區(qū)土生土長的經驗積累,具有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為此,以小學作文三化教學體系與優(yōu)化教學過程為特色課程的主體內容。
以小學作文三化教學體系與優(yōu)化教學過程為主體內容的小學作文教學實踐與研究課程具有鮮明的個性。特色課程個性傾斜的作用在于讓接受培訓的學員能學有所用。這種性質的班,這種性質的課程不能采用講座式或一 般性教學研究式。前者是聽了很有道理,但缺乏系統(tǒng),內容交叉重復,聽了往往不知如何用之于實踐;后者是目標太低,只是一個局部教法,缺乏與實踐聯(lián)系的理論體系。個性傾斜的特色課程可以讓參加培訓的學員,在接觸眾多的流派個性教學理論與實踐經驗基礎上,(傾向)專注于一個體系(流派)的研究,從而在教學實踐中,運用這一個性體系教學觀點支配下的具體教學方法,以促進教學改革,發(fā)展教學研究。當然,這個個性體系應該有堅實的理論背景與實踐經驗支撐的。小學作文三化教學體系與優(yōu)化的作文過程具備了這個條件。
概括地可以說,以此為特色課程的主體內容,一是內容有特色,具有鮮明的個性;二是迎合于青年語文骨干教師高一層次能力培訓與創(chuàng)造教學特色的需要;三是主講教師是個性內容的創(chuàng)建者,執(zhí)教起來得心應手,富有情感地充分發(fā)揮專長。
三、特色課程的教學
1、從入格到不拘一格
特色課程置于青年骨干教師班,參加對象富有追求,渴望教學上有一定建樹。但是,就作文教學來說,一般青年教師還缺乏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在教學實踐上對小學生作文能力結構,作文教學結構,作文教學過程和優(yōu)化等方面,都還未予深入探索與研究,對教學過程的操作,更不能駕馭自如,教學效果不理想,所以,特色課程教學,先得進行入格的培訓。所謂入格,即是掌握基本的作文教學能力,從學科教學規(guī)律與兒童認識規(guī)律上探究,任何能力的形成,都要以知識為基礎,語文教師的作文教學能力的形成,必須要在認識和理解作文教學基本理論,小學作文能力結構,作文教學過程優(yōu)化的理論與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逐步轉化的。這個轉化過程的速度與質量,是多種因素促成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教師要具有厚實的知識。美國教育家布盧姆在談到教育目標時指出:完整的教育目標分類包括三個部分;認知領域,情感傾向和動作技能領域;認知領域的目標又分為知識、領會、運用、分析、綜合、評價六個層次,其中知識是指具體事物與普遍原理,對方法和過程或者對一種模式,結構或框架的回憶,包括具體的知識,處理具體事物的方式方法的知識,學科領域中的普遍原理和抽角概念的知識,以及理智技能。我認為,給于語文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科學性,規(guī)律性的作文教學基礎理論與實踐經驗,就是給于掌握作文教學能力的一個借鑒。根據(jù)的模式或結構框架,以及輔導其有效地迅速地轉化為能力的一個重要的教學手段。
人格教學的思路,就是前面所述的,在認識與理解作文教學研究共性理論與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實施教學方法個性傾斜,使入格具有實踐性與個性化。在基礎上鼓勵學員結合教學實踐和教學環(huán)境條件,發(fā)揮創(chuàng)造才能,不拘一格地形成自己的個性教學風格。當然,這一目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也不是幾十學時的培訓所能形成的,培訓,只是為其不拘一格創(chuàng)造條件打下基礎。
2、探索培訓、教(科)研、教改三結合教學思路
培訓過程中的入格教學是手段,目的是不拘一格。這要反映在學員的教學實踐上,即培訓過程乃至培訓結束后,學員是否運用入格教學內容,促進了教學改革,發(fā)展培訓學到的內容,從而達到不拘一格的培訓目標。
為了實施個性傾斜,學者先入格再行不拘一格的教學目標,筆者在兩期的青年語文骨干教師研究班的教學過程中,探索了一條培調、教(科)研、教改三結合的思路,這思路的具體做法是:在青年語文骨干教師研究班的面上,系統(tǒng)講授以小學作文三化教學為主體內容的作文教學實踐與研究特色課程綱要控制下的教學內容;在不同類型:區(qū)直屬小學,鎮(zhèn)中心小學,完小的不同的年級(低、中、高),選擇骨干青年教師為主體的教學實驗班,論證性地實施培訓的不同專題的教學內容,積累該課程理論實施于實踐操作中的第一手學資料。在這雙相反饋過程中,促進該學科的教學改革,培養(yǎng)青年教師,并完善與發(fā)展該課程的理論與實踐,使該課程的教學更加富有實踐性與針對性。參加培訓的學員感到學有所得,學而能用,學而相長。兩期研究班特色課教學實踐與培訓后的跟蹤調查,證實了這條思路具有發(fā)展教育科學研究,促進教學改革,培養(yǎng)青年教師的效果。
四、建立特色課程的思考
筆者在為期3年的兩期青年語文骨干教師研究班教學過程中,有如下幾點思考:
1、特色課程與教育科研
筆者認為,骨干培訓班的特色課程內容應是教育科研的成果,是富有個性的,具有實踐性,操作性的科研成果,小學作文教學實踐與研究課程就是筆者自身的教育科研成果,教學操作時運用自如,指導青年教師實踐時也胸有成竹。
同時,特色課程的建立與教學實施,又是教育科研的發(fā)展。筆者在兩期研究班的特色課程教學過程中,發(fā)展了教育科研課題。小學作文三化教學與實施作文教學過程的優(yōu)化課題在l993年被列為上海市級教育科研課題,就在這培訓、教(科)研、教改三結合思路中得到突破性的發(fā)展,3年中,根據(jù)特色課程的需要,筆者編擬了若干可以操作的實驗課題,分到各個教學實驗班進行專題探究。如作文教學中的思想教育;作文的認識事物能力對提高小學生作文能力的重要作用;建立優(yōu)化的作文教學過程,包括作前準備指導過程的幾類教學手段,作文指導課的基本教學模式及其變式,作后評改指導課的組織與設計;低年級起步讀寫訓練的內容與形式;童話教學的組織與引導等課題,筆者通過指導教學實驗班青年教師備課,聽課和評課,自己上研究課,自己上示范作文指導課,親自批閱學生作文,舉行各個專題的小型研討等課題研究手段,積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然后,分析整理,研究討論,完善了好幾個專題的研究,如逐步形成了優(yōu)化的小學作文教學過程的框架結構,完善了這個優(yōu)化過程中的三個教學過程的三個控制:作前準備指導過程的'選材控制,作文指導過程中的構思控制,作后課改指導過程中的語文運用控制;完善發(fā)展了作前準備指導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造了作文指導的兩輪構思教學模式的先行指導教學法;提出了發(fā)揮個別教學優(yōu)勢提高小學作文能力的觀點;探究了命題作文訓練和童話教學的內容與思路這些積累經過分析提煉,撰寫成專題論文,在《上海教育科研》、《上海教育》、《小學語文教學》、《中小學教師培訓》等教學雜志上發(fā)表,?最終在1995年1月由語文出版社出版了學術專著《小學作文教學論》(22萬字)。應該說,這本具有鮮明的個性特點,其有系統(tǒng)理論,實踐操作手段的論著,是師訓、教(科)研,教改三結合思路特色教學的成果。
2、建立特色課程與教學改革
教師職務培訓包括青年語文骨干教師培訓,目的是促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果。特色課程的建立,應是教學改革的借鑒,也是教學改革的動力。小學語文教學實踐與研究特色課程的內容因為來自實踐,又在教學實驗班中實踐后充實,因而,從理論到實踐操作,均可直接運用于作文教學實踐中,而且富有實效。
兩個班80多名學員,都在教學中運用了特色的教學內容。作為借鑒,切實改進作文教學,全區(qū)各中小學都有研究班的學員,因而,特色課的教學,促進了全區(qū)的作文教學改革。三皇橋小學幾位學員,在學校行政領導的重視與支持下,成立了研究小組,確定了發(fā)展小學作文三化教學的新研究課題:小學作文創(chuàng)造性思維訓練研究,既推動了學校教學改革,又促進了教育科研活動。不少學員在教學實踐上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探究、研究班結束后,擬定了教科研專題,繼續(xù)深入進行作文教學研究。
3、建立特色課程與提高教師教學能力
特色課程的建立,直接目標是提高教師教學能力,使參加培訓的學員開拓教學研究思路,增強改革的信心,提高實踐與研究能力。培訓、教(科)研、教改三結合的特色課程教學思路,建立教學實驗班,有利于兩個層次的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就研究班來說,是面上的培養(yǎng),是一個層次的培養(yǎng);實驗班則是點上的培養(yǎng),另一個層次的培養(yǎng)。兩個班有20名教學實驗班教師,有的成為區(qū)級骨干教師,有的在市級課堂教學評比中獲一、二等獎,有的應邀出席全國性會議和部分省市、地區(qū)上示范課與研究課。這些教師已成為我區(qū)作文教學改革的中堅力量。
【論文建立特色課程的探索】相關文章:
建立特色課程的探索論文05-17
區(qū)域特色課程圖譜構建及深度推進的實踐探索論文04-25
對《電工基礎》課程教學的探索論文07-08
治新課程理念探索論文04-25
《酒水服務》特色課程研究論文04-16
空間設計課程教學的延伸與探索論文11-29
《住宅空間設計》課程教學探索論文11-29
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的有益探索(教學論文)12-06
DIY特色課程計劃的編制與實施論文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