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邊行天邊老人歸未得》翻譯賞析
《天邊行·天邊老人歸未得》作者為唐朝詩人杜甫。其古詩全文如下:
天邊老人歸未得,日暮東臨大江哭。
隴右河源不種田,胡騎羌兵入巴蜀。
洪濤滔天風拔木,前飛禿鹙后鴻鵠。
九度附書向洛陽,十年骨肉無消息。
【前言】
《天邊行》是唐代詩人杜甫于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年)旅居閬州、久客思鄉(xiāng)而作的七言古詩,詩成后拈篇首二字為題。杜甫此七言律詩描述了一幅戰(zhàn)亂中人民顛沛流離的生活場景。全詩直抒胸臆、真情奔涌而出,這首詩可看作是《同谷七歌》的續(xù)篇。
【注釋】
、俣旁娡云锥譃轭},此亦一例。
②天邊老人:詩人自謂。
、鄞蠼瘟杲。聲淚俱下曰哭。
、茈]右:隴右道,唐代十道之一。轄地為今甘肅隴山以西、烏魯木齊以東。指廣德元年(763)七月吐蕃入侵,盡取河西、隴右之地。
⑤河源:在青海省境內。
、藓T:指廣德元年十二月,吐蕃陷松、維、保三州及云山,新筑二城。
、摺昂闈币痪洌簩懡吽姡⑶橛诰,含世亂之象。
、喽d鶩,一種大型猛禽,又名“座山雕”,狀如鶴而大,青蒼色,張開翅膀有五六尺。
⑨九度:多次。九,極言其多。洛陽,故里所在。
、馐辏鹤蕴鞂毷哪辏755)安史之亂起,至今已十年。
【翻譯】
流落天邊的老人回不了家,黃昏時分向東來到大江邊失聲痛哭。隴右和河源的地再也不能種了,吐蕃的騎兵已侵人了巴蜀。洪水滔天啊大風拔起了樹木,前面飛著禿鶩后面飛著鴻鵠。多少次捎信給故鄉(xiāng)洛陽,十年間骨肉親朋音訊杳無。
【賞析】
“天邊老人歸未得,日暮東臨大江哭” ,這兩句是抒情式描寫,漂泊天涯、飽受艱辛的詩人,面對浩蕩的大江,想起過去的種種,那種突然涌上心頭的辛酸、悲苦一下子爆發(fā)了出來,聲淚俱下。天邊老人,杜甫自謂。大江,指嘉陵江。
“隴右河源不種田,胡騎羌兵入巴蜀”,這兩句說的是引發(fā)詩人臨江哭泣的原因,一是有家不能歸,一是國家正在遭受外族的入侵,山河破碎。隴右,指隴右道,屬于唐代十道之一。包括今天甘肅隴山以西,新疆烏魯木齊以東及青海東北部的地區(qū)。河源,在今天青海省境。763年七月,吐蕃攻占河西、隴右這些地方,十二月陷落松、維、保三州,以及云山、新筑二城。這就是這兩句所詠的史事。
“洪濤滔天風拔木,前飛禿鹙后鴻鵠!边@兩句寫臨江所見到的景物,波浪滔天,狂風撼動巨樹,鴻鵲飛在了禿鶩的后面。這兩句是即景寓情。上句寫到了世亂的.景象,下旬就感慨自己不能夠奮翅急飛,因為前面有“禿鶩”。禿鶩,水鳥,一種比較兇猛的動物。后鴻鵠,指后飛的鴻鵠,“飛”字從上文而省,句法與“東飛駕鵝后鶩鴿”(《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同。
“九度附書向洛陽,十年骨肉無消息”,最后這兩句也是說哭泣的原因,多次給在洛陽的家人寫信,卻沒有收到回信,沒有親人的消息,分外的擔憂。骨肉,這里指兄弟。九度,指九次。這里極力說其多,不一定是確數(shù)。
【《天邊行天邊老人歸未得》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天邊行》詩詞鑒賞07-19
《阮郎歸·天邊》文言文賞析03-30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原文、翻譯及賞析01-07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賞析09-12
晏幾道《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的原文、翻譯與賞析08-17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原文及賞析07-19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原文及賞析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