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司馬光《訓儉示康》的原文與譯文

        時間:2024-11-05 11:01:49 文圣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司馬光《訓儉示康》的原文與譯文

          《訓儉示康》是北宋史學家司馬光所寫的散文作品,為司馬光寫給其子司馬康,教導他應該崇尚節(jié)儉的一篇家訓。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司馬光《訓儉示康》的原文與譯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司馬光《訓儉示康》的原文與譯文

          訓儉示康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華靡,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棄去之。二十忝科名,聞喜宴獨不戴花。同年曰:“君賜不可違也!蹦唆⒁换。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矯俗干名,但順吾性而已。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為病。應之曰:“孔子稱‘與其不遜也寧固!衷弧约s失之者鮮矣!衷弧恐居诘,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湃艘詢為美德,今人乃以儉相詬病。嘻,異哉!”

          近歲風俗尤為侈靡,走卒類士服,農夫躡絲履。吾記天圣中,先公為群牧判官,客至未嘗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過七行。酒酤于市,果止于梨、栗、棗、柿之類;肴止于脯、醢、菜羹,器用瓷、漆。當時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會數而禮勤,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內法,果、肴非遠方珍異,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常量月營聚,然后敢發(fā)書。茍或不然,人爭非之,以為鄙吝。故不隨俗靡者,蓋鮮矣。嗟乎!風俗頹弊如是,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

          又聞昔李文靖公為相,治居第于封丘門內,廳事前僅容旋馬,或言其太隘。公笑曰:“居第當傳子孫,此為宰相廳事誠隘,為太祝奉禮廳事已寬矣。”參政魯公為諫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于酒家,既入,問其所來,以實對。上曰:“卿為清望官,奈何飲于酒肆?”對曰:“臣家貧,客至無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觴之!鄙弦詿o隱,益重之。張文節(jié)為相,自奉養(yǎng)如為河陽掌書記時,所親或規(guī)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雖自信清約,外人頗有公孫布被之譏。公宜少從眾。”公嘆曰:“吾今日之俸,雖舉家錦衣玉食,何患不能?顧人之常情,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吾今日之俸豈能常有?身豈能常存?一旦異于今日,家人習奢已久,不能頓儉,必致失所。豈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嗚呼!大賢之深謀遠慮,豈庸人所及哉!

          御孫曰:“儉,德之共(hóng)也;侈,惡之大也!惫玻;言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夫儉則寡欲,君子寡欲,則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jié)用,遠罪豐家。故曰:“儉,德之共也!背迍t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是以居官必賄,居鄉(xiāng)必盜。故曰:“侈,惡之大也。”

          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孟僖子知其后必有達人。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君子以為忠。管仲鏤簋(guǐ)朱纮(hóng),山節(jié)藻棁(zhuō),孔子鄙其小器。公叔文子享衛(wèi)靈公,史鰌(qiū)知其及禍;及戌(xū),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石崇以奢靡夸人,卒以此死東市。近世寇萊公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yè)大,人莫之非,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其余以儉立名,以侈自敗者多矣,不可遍數,聊舉數人以訓汝。汝非徒身當服行,當以訓汝子孫,使知前輩之風俗云。

          【注釋】

          1.華一靡一:豪華奢侈。

          2.金銀:飾有金銀(的衣服)。

          3.赧(nǎn):因害羞而臉紅。

          4.同年:同榜登科的人,彼此稱“同年”。

          5.乃簪一花:于是勉為插戴一枝花。簪,這里作動詞用。

          6.服垢弊以矯俗干名:穿骯臟破爛的衣服,以有意違背世俗常情來求得名譽。服,穿。垢,臟。弊,破。矯俗,違背世俗的常情。干名,求名譽。

          7.儉素:節(jié)儉樸素。

          8.嗤吾固陋:譏笑我固執(zhí)而不通達。

          9.。喝秉c,缺陷。

          10.與其不遜也寧固:語出《論語·述而》:子曰:“奢則不遜,儉則固。與其不遜也,寧固!币馑际钦f,奢侈就顯得驕傲,節(jié)儉就顯得固陋。與其驕傲,無寧固陋。

          11.以約失之者鮮矣:語出《論語·里仁》。意思是說,因為儉約而犯過失的,那是很少的。約,儉約。鮮,少。

          12.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語出《論語·里仁》。意思是說,讀書人有志于真理,卻以吃得不好穿得不好(生活不如人)為羞恥,這種人是不值得跟他談論的。

          13.相詬病:相譏議,認為是缺點。

          14.嘻,異者:嘻,真奇怪呀!嘻,嘆詞。異,怪。

          15.近歲:指宋神宗元豐年間。

          16.躡絲履:穿絲質的鞋子。躡,踩,這里作“足穿”解釋。

          17.天圣中先公為群牧判官:天圣,宋仁宗的年號(公元1023年至1032年)。先公,司馬光稱他死去的父親司馬池。群牧,即群牧司,宋朝主管國家公用馬匹的機構。判官是群牧使(群牧司的最高長官)屬下的官員。

          18.置酒:擺設酒席。

          19.行:行酒。主人斟酒給客人一次為一行。

          20.酒酤于市:酒是在市上買的。酤,同“沽”,買。

          21.肴止于脯、醢(hǎi)、菜羹:肴,下酒的菜。脯,干肉。醢,肉醬。羹,湯。

          22.非:譏評,認為不對;責難。

          23.內法:宮內釀酒的秘法。內,指宮內。

          24.珍異:珍貴奇異之品,即所謂“山珍海錯”。

          25.器皿:盤、盂一類盛飲食的器一具。

          26.常數月營聚,然后敢發(fā)書:往往先用幾個月的時間準備珍貴的食品,然后才敢發(fā)請柬。營聚,準備,張羅。發(fā)書,發(fā)出請柬。

          27.人爭非之,以為鄙吝:人們都認為他不對,說他鄙吝。鄙,沒見過世面。吝。舍不得花錢。

          28.隨俗一靡一:跟著習俗順風倒。一靡一,傾倒;倒下。

          29.頹弊:敗壞。

          30.居位者:指職位高有權勢的人。

          31.忍助之乎:忍心助長這種惡風氣嗎?

          32.李文靖公:即李沆,字太初,洛州肥鄉(xiāng)(今河北省肥鄉(xiāng)縣)人。宋真宗時官至宰相,死后謚號文靖。

          33.治居第于封丘門內:在封丘門內建造住宅。治,建筑。居第,住宅。封丘門,北宋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市)的城門。

          34.廳事前僅容旋馬:廳事,處理公事或接待賓客的廳堂。僅容旋馬,僅僅能夠讓一匹馬轉個身。

          35.隘:狹窄。

          36.太祝、奉禮:即太祝和奉禮郎,這是太常寺的兩個官,主管祭祀,往往用功臣的子孫擔任。

          37.參政魯公為諫官:魯宗道,字貫之,亳(音博)州譙(今安徽省亳州)人。宋仁宗時拜參知政事(副宰相)。為諫官,作諫官的時候。下面所講的得于酒家這件事,是在他作諭德(負責教育太子的官)時,而司馬光誤記為他作右正言(諫官)時了。

          38.上:皇上,指宋真宗。

          39.清望官:清高有名望的宮。唐、宋時的中央高級官員,常備顧問。因此等官職多由進士出身有文學成就的人擔任,故名。

          40.故就酒家觴之:所以就著酒館招待他。觴,酒杯,這里作動詞用,是請人喝酒的意思。

          41.無隱:沒有隱瞞實情。

          42.張文節(jié):即張知白,字用晦,滄州清池(在今河北省滄州市東南)人。宋真宗時為河陽節(jié)度判官。宋仁宗初年為宰相。死后謚號文節(jié)。

          43.自奉養(yǎng)如為河陽掌書記時:自己的生活享受跟在河陽作節(jié)度判官時一樣。掌書記,唐朝官名,相當宋朝的判官,都是主管批公文的官。古人作文,常用前代的官名稱當代的官。

          44.所親:親近的人。

          45.清約:清廉節(jié)儉。

          46.外人頗有公孫布被之譏:外面卻有些人譏評你,說你如同公孫弘蓋布被那樣矯情作偽。公孫弘,漢武帝時為丞相,封平津侯!稘h書·公孫弘傳》:汲黯曰: “弘位在三公,奉(同“俸”)祿甚多,然為布被,此詐也!

          47.少從眾:稍微附和一下眾人行一事。

          48.一旦異于今日:(如果)有一天(我被罷官或者病死了),情況和現在不一樣。

          49.必致失所:一定會(因為揮霍凈盡而至于)饑寒無依。

          50.豈若吾居位去位身在身亡常如一日乎:何如我這樣不論做不做官、在不在世,家中生活情況都照常一樣呢?

          51.大賢:據上文所述李、魯、張三人。

          52.御孫曰:以下引自《左傳》莊公二十四年。御孫,春秋時期魯國的大夫。

          53.不役于物:不為外物所役使,不受外物的牽制。

          54.直道而行:行正直之道。語出《論語·衛(wèi)靈公》。意思是說,一個人既然無所貪慕,那么任何事情都敢于誠實不欺地去作。

          55.謹身節(jié)用:約束自己,節(jié)約用途。語出《孝經·庶人章》:謹身節(jié)用,以養(yǎng)父母。

          56.遠罪豐家:避免犯罪,豐裕家室。

          57.枉道速禍:不循正道而行,招致禍患。枉,屈。速,招。

          58.多求妄用:多方搜求,任意揮霍。

          59.是以居官必賄,居鄉(xiāng)必盜:所以作官必然貪贓受賄,在鄉(xiāng)間必然盜竊他人財物。這兩句話,上句承接君子,下旬承接小人。

          61.衣(y&igra一ve;):穿。

          62.鏤:(l&ogra一ve;u)簋:(guǐ):刻有花紋的簋。文中指使用刻有花紋的簋。下文“朱紘”、“山節(jié)藻棁”用法同。鏤,刻。簋,盛食物的器一具。

          63.朱紘(hóng):紅色*的帽帶。

          64.山節(jié):可有山岳的斗栱(gǒng)。節(jié),柱子上的斗栱,是頂一住橫梁的方木。

          65.習:習染。

          【評析】

          一個人對待物質生活的態(tài)度,直接關系到他事業(yè)的成功與失敗。宋朝著名的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以他深邃的政治眼光,敏一感地洞察到了這個真理。司馬光在《訓儉示康》一文中,緊緊圍繞著“成由儉,敗由奢”這個古訓,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和切身體驗,旁征博引許多典型事例,對兒子進行了耐心細致、深一入一淺一出的教誨。司馬光認為儉樸是一種美德,并大力提倡,反對奢侈腐化,這種思想在當時封建官僚階級造成的奢一靡一的流俗中,無疑是具有巨大進步意義的。在今天看來,司馬光的見解和主張,也是很有現實的積極意義的。

          【作者簡介】

          司馬光(1019~1083)字君實,陜州夏縣(今山西省聞喜縣)涑水鄉(xiāng)人,世稱“涑水先生”。宋仁宗寶元元年進士。因反對王安石變法,于熙寧三年出知永興軍。第二年退居洛陽,花費15年時間主編《資治通鑒》。元豐八年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聽政,召他入京主持國事,次年全部廢除王安石新法,恢復舊制。為相 8個月病逝,贈太師、追封溫國公,謚文正。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學家,主持編撰了大型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著有《司馬文正公集》等。他主編的《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體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迄后周世宗顯德六年,全書共294四卷,另有《目錄》、《考異》各30卷。取材于各種正史、野史、傳狀、文集等200余種,經過作者加工剪裁而成。該書語言簡練曉暢,敘事清晰嚴謹,有些篇章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如“赤壁之戰(zhàn)”、“淝水之戰(zhàn)”等。有《司馬文正公集》。本文是北宋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教誨他兒子司馬康的一篇文章, 訓: 訓誡。儉: 節(jié)儉。 示:給……看。要求司馬康崇尚節(jié)儉,不要追求奢一靡一,并教誨子孫崇尚節(jié)儉。

          【翻譯】

          本來(出身在)貧寒的家庭,一代一代(都憑借清白(的家風)相繼承。我生性*不喜歡豪華奢侈,從做嬰兒(時起),長輩把飾有金銀的華美的衣服加(在我身上),(我)總是害羞地扔掉它。二十(歲那年)忝列在(進士的)科名(之中),(參加)聞喜宴(時),只有(我)不戴花,同年說:“(花是)君王賜戴的,不能違反(不戴)。”(我)才(在帽檐上)插上一枝花。(我)一向衣服(只)求抵御寒冷,食物(只)求飽肚子,也不敢(故意)穿骯臟破爛(的衣服)以違背世俗常情,(表示與一般人不同)求得名譽。只是順著我的本性*(行一事)罷了。

          許多人都把奢侈浪費看作光榮,我心里獨自把節(jié)儉樸素看作美德。別人都譏笑我固執(zhí),不大方,我不把這作為為缺陷,回答他們說:“孔子說:‘與其不謙虛,寧愿固陋。’又說:‘因為儉約而犯過失的,(那是很)少的!终f:‘有志于探求真理但卻以吃得不好,穿得不好,(生活不如別人)為羞恥的讀書人,(這種人是)不值得跟(他)談論的!湃税压(jié)儉作為美德,現在的人卻因節(jié)儉而相譏議,(認為是)缺陷,嘻,(真)奇怪呀!”

          近年風氣尤其奢侈浪費,當差的大都(穿)士人的衣服,農夫穿絲織品作的鞋。我記得天圣年間(我的)父親作群牧司判官(時),客人來了未嘗不擺設酒席,(但)有時斟(酒)三次,(有時)斟五次,最多不超過七次(就不斟了)。酒(是)向市上買的,水果限于梨、栗子、棗、柿子之類,下酒菜限于干肉、肉醬、菜湯,食具用瓷器和漆器。當時士大夫人家都這樣,人家(并)不譏笑非議。(那時)聚會次數多而禮意殷勤,食物少而感情深厚。近來士大夫家庭,酒(如果)不是(照)宮內釀酒的方法(釀造的),水果、下酒菜(如果)不是遠方的珍貴奇異之品,食物(如果)不是(很)多品種,食具(如果)不是(擺)滿桌子,(就)不敢約會招待客人朋友。(為了約會招待)往往(先要用)幾個月(的時間)準備,然后(才)敢發(fā)請柬。如果有人不這樣做,人們(都)爭著非議他,認為(他)沒有見過世面、舍不得花錢。因此不跟著習俗順風倒的(人),(就)少了。唉,風氣敗壞得像這樣,居高位有權勢的人雖然不能禁止,(難道能)忍心助長這種惡劣風氣嗎?

          又聽說從前李文靖公作宰相(時),在封丘門內修筑住宅,廳堂前面僅僅(能夠)讓(一匹)馬轉個身。有人說它太狹窄,(李文靖)公笑笑說:“住宅(是)要傳給子孫(的),這里作為(我當)宰相的廳堂,確實(是)狹窄,(但是將來)用作(當)太祝、奉禮(的我的子孫)的廳堂(卻)已經寬敞了!眳⒄敼斨G官(時),真宗派人緊急召見他,(后來)在酒館里找到他,(魯公)入宮以后,真宗問他從哪里來,(他)如實地回答(真宗)。皇上說:“你(擔任的官職)屬于清望官,為什么在酒館里喝酒?”(他)回答說:“小臣家里貧寒,客人來了沒有食具、下酒菜、水果,所以就到酒館請客人喝酒!被噬弦驗椋敼]有隱瞞,越發(fā)尊重他。張文節(jié)當宰相(時),自己生活享受如同(以前)當河陽節(jié)度判官時(一樣),親近的人有的勸他說:“您現在領取的俸祿不少,可是自己生活享受(卻)像這樣(節(jié)儉),您雖然自己知道(自己)確實(是)清廉節(jié)儉,(但是)外人(對您)很有譏評,說您如同公孫弘蓋布被子那樣矯情作偽,您應該稍稍隨從眾人(的習慣做法才好)!保◤埼墓(jié))公嘆息說:“我今天的俸祿(這樣多),即使全家(穿)綢緞的衣服,(吃)珍貴的飲食,還怕不能做到(嗎)?但是人們的常情,由節(jié)儉進入奢侈(是)容易(的),由奢侈進入節(jié)儉(卻)困難(了)。我今天的(高)俸祿哪能長期享有(呢)?(我)自己(的健康)哪能長期保持(呢)?(如果)有一天(我罷官或病死了,情況)與現在不一樣,家里的人習慣于奢侈生活已經很久,不能立刻節(jié)儉,(那時候)一定會(因為揮霍凈盡而)弄到饑寒無依,何如(不論)我作(大)官或不作(大)官,活著或死亡,(家中的生活標準都)固定像(同)一天(一樣)呢?”唉,大的有道德才能的人的深謀遠慮,哪里(是)凡庸的人所(能)比得上的呢!

          御孫說:“節(jié)儉(是各種好)品德的共(有特點);奢侈(是各種)罪惡中的大(罪)!薄肮病保ň褪牵巴,(是)說有(好)品德的人都是由節(jié)儉而來的。(因為如果)節(jié)儉就少貪欲。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貪欲,就不為外物所役使,不受外物的牽制,可以走正直的道路。沒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貪欲,就能約束自己,節(jié)約用度,避免犯罪,豐裕家室。所以說:“節(jié)儉(是各種好)品德的共(有特點)!保ㄈ绻┥莩蘧蜁嘭澯。有地位的人(如果)多貪欲,就會貪圖富貴,不走正路,(最后)招致禍患;沒有地位的人(如果)多貪欲,就會多方營求,隨意浪費,(最后)敗家喪身:因此,作官的(如果奢侈,就)必然貪贓受賄,在鄉(xiāng)間(當老百姓的,如果奢侈就)必然盜竊他人財物。所以說:“奢侈(是各種)罪惡(中)的大(罪)!

          古時候正考父用稀粥維持生活,孟僖子(因而)推知他的后代必定有顯達的人。季文子(前后)輔佐三位國君,(他的)小妻不穿絲綢,馬不喂小米,有名望的人認為(他)忠(于公室)。管仲(使用)刻有花紋的食具、紅色*的帽帶,(住宅有)上邊刻著山岳的斗栱,上邊畫著水藻的梁上的短柱(生活奢華),孔子看不起他,(批評他)見識不高。公叔文子(在家里)宴請衛(wèi)靈公,史鰌知道他(一定將要)遭到災禍,(果然)到了(文子去世,文子的兒子)公孫戌(時),(公孫戌就)因為富裕招罪,出國逃亡。何曾一天吃喝(要花)一萬(個)銅錢,到了孫子(這一代就)因為傲慢奢侈而家人死光。石崇以奢侈浪費來向人夸耀,終于因此而死在刑場上。近年寇萊公的豪華奢侈,在當代人中堪稱第一,但是因為(他的)功業(yè)大,所以人們不批評他。(可是他的)子孫習染他的家風(也豪華奢侈),現在多數窮困。其他因為節(jié)儉而立下(好)名聲,因為奢侈而自招失敗的事例(還很)多,不能統統列舉。(上面)姑且舉幾個人用來教誨你。你不但本身應當履行(節(jié)儉),(還)應當以(節(jié)儉)教誨你的子孫,使他們了解前輩的(生活)作風習俗。

          鑒賞

          第一段說明作者自己年輕時就不喜歡華靡,崇尚節(jié)儉;雖受世人譏笑,自己卻不以為病。文章一開始,作者就先交代了自己的家世,說明勤儉持家是他們家一貫的作風,這就為結尾教訓兒孫應當厲行節(jié)約,以保持優(yōu)良家風作好了鋪墊。接著列舉三個事例說明自己不喜歡奢靡的性格與作風;一是從幼兒時起,就不喜歡穿著金銀華美之服;二是考中進士,參加聞喜宴時,獨不戴花,經同年規(guī)勸,乃簪一花;三是平生布衣蔬食,但求蔽寒果腹,在遭到別人的譏笑時,也不以此為缺陷。文章是寫給兒輩看的,在文中列舉自己的生平事跡,現身說法,親切動人。

          第二段慨嘆近年風俗侈靡,與宋朝初年大不相同,然后說居高位的人不應隨波逐流。作者開始就列舉風俗奢靡的具體表現:一是衣著日尚華麗;二是飲食趨向精細豐腴,以宋初士大夫家宴客情況與近年士大夫家宴客情況來對比說明。衣食固已如此,其余自可想見。列舉兩點以賅其余,起到了舉一反三的作用。最后以一個反詰句,對居高位者隨波逐流的做法,委婉地進行了批評。

          第三段舉出宋朝初年李、魯、張三人崇尚節(jié)儉的言行加以表揚,贊嘆大賢的深謀遠慮,非庸人所能及。作者在指出近年風俗侈靡以后,又舉出宋初大賢的節(jié)儉事例來反襯近年與宋初風俗習慣的不同。宰相李沆居第廳事前僅容旋馬,他并不以為太隘,反而認為這里作為太祝祭祀和奉禮司儀的地方已經很寬了。參政魯宗道,由于家貧無肴果,只好宴客于酒家。張知自從當了宰相以后,生活享受仍和在河陽作節(jié)度判官時一樣。這這三個人都身居高位而能厲行節(jié)約,保持勤儉作風。這樣的深謀遠慮,深為作者嘆服。

          第四段引用御孫的話加以解說,從道理上闡明儉和侈必致的后果。上述以近年風俗的侈靡與宋初大賢的節(jié)儉對比,從正反兩面來突出近年風俗侈靡的程度。在這個基礎上,作者引用了春秋時魯國大夫御孫的話,指出節(jié)儉是有德之人所共同具有的行為。人們生活儉樸了那么私心雜念也就少了。人們生活奢侈了,私心雜念也就多了。所以,他們做官時就必然受賄,在鄉(xiāng)間為民時,就必然盜竊他人的財物。這就從道理上闡明了節(jié)儉和奢侈必然導致的后果。儉和侈的利害關系,也就不言而喻了。

          第五段再以正反兩面的事實為證,連舉六個古人和當代人的事跡,說明儉能立名,侈必自敗。最后以訓詞收束全篇。

          文章先敘述自己素來以節(jié)儉樸素為美德,對別人的譏笑不以為然,并說自己并非故作不同流俗而沽名釣譽,乃順應自己的性情;又追憶天圣年間士大夫往來宴聚普遍尚儉的舊事,慨嘆近日愈趨侈靡的風氣;接著以本朝有識之士的儉樸美德為例,說明“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再引述古人的遺訓,分析“儉”與“侈”的得失利弊;最后以古人儉、奢的歷史事實,闡明儉能列名得福,奢必招禍自敗,勉勵子孫行儉戒奢,保持家風。所論雖是為子孫后代保全身家性命著想,但于后世頗具教益。全文平實自然,明白如話,廣征博引,說理透徹。雖是告誡后人,卻不板著嚴肅面孔正面訓誡,而是以老人回首往事、今昔對比的親切語調信筆寫來,未經心組織而自然成理。

          創(chuàng)作背景

          在司馬光生活的年代,社會風俗習慣日益變得奢侈腐化,人們競相講排場、比闊氣,奢侈之風盛行——當差的走卒穿的衣服和士人差不多,下地的農夫腳上也穿著絲鞋,許多人為了酬賓會友!皵翟聽I聚”,大操大辦。這種習氣上的破敗,讓熟悉歷史的司馬光感到深深的焦慮,他深知那種社會風氣對年輕人的思想腐蝕作用很大。為使子孫后代避免蒙受那種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和侵蝕,司馬光特意為其大哥司馬旦的兒子司馬康撰寫了《訓儉示康》家訓,以教育兒子及后代繼承發(fā)揚儉樸家風,永不奢侈腐化。

        【司馬光《訓儉示康》的原文與譯文】相關文章:

        司馬光《訓儉示康》原文翻譯07-07

        訓儉示康閱讀答案12-06

        訓儉示康教案教案設計09-07

        優(yōu)秀訓儉示康教案教案設計06-10

        《張儉望門投止》原文閱讀及譯文10-29

        司馬光勤學原文閱讀及譯文賞析07-15

        司馬光《孫權勸學》的原文和譯文07-24

        王守仁《訓蒙大意示教讀劉伯頌等》的原文及譯文賞析09-04

        示兒原文及賞析03-05

        《示兒》原文、及翻譯03-07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