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陳造《都梁其二》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時間:2023-06-25 12:24:56 習題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陳造《都梁六首其二》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最不陌生的就是閱讀答案了,借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更好地掌握此類題型的解題思路和方法。那么問題來了,一份好的閱讀答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陳造《都梁六首其二》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陳造《都梁六首其二》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天外纖云盡,山巔望眼遙。

          平淮剪綠野,白塔界晴霄。

          客里風光異,吟邊物象驕。

          功名它日事,回首興蕭條。

          【注】①陳造,南宋詩人。本詩是詩人登都梁山所作。都梁山位于今安徽盱眙東南。②淮河在南宋時作為宋金邊界線,于都梁山附近流過。

          1.本詩頷聯(lián)中“剪”和“界”兩字用得巧妙,請簡要分析。(5分)

          2.請結合全詩,分析詩人豐富的思想感情。(6分)

          參考答案

          1.(5分)①“剪”指“剪開”,運用擬人的手法(1分),形象生動地寫出平緩的淮河剪開了綠色的田野流淌而去的景象(1分)。②“界”指“界限”,這里為“分開”之意,高高聳立的白塔插入云端好像晴空的分界。(1分)③“剪”和“界”兩個動詞,既體現了景象的開闊壯偉,又暗指統(tǒng)一的江山被強分為二,山河破碎的現狀。(2分)(如果只答出“指統(tǒng)一的江山被強分為二,山河破碎的現狀”也可得2分)

          2.(6分)①對壯美的邊界自然風光的贊嘆之情。詩人登都梁山見到平淮綠野、白塔晴霄的開闊壯偉之景,不禁生發(fā)出贊嘆之情。②對山河破碎,恢復無望的感傷之情。詩人通過描寫宋金邊境之景想到淮水為界,山河分裂,表達了對國家現狀感傷之情。③對當局不思振作、屈辱求和的不滿之情。詩人于都梁山眺望如此壯美卻被金人占領的山河,心中充滿對南宋統(tǒng)治者不思振作,無法收復失地的不滿與憤懣之情。④表達了詩人無心求取功名的痛苦和無奈。尾聯(lián)的第一句“功名它日事”直接地表達出詩人在國事日非的大前提下,無心談及個人的功名前途的痛苦之情。(不切合詩句分析,只答出套話如“憂國憂民”“壯志難酬”“報國無門”等酌情給1分)(每點2分,答出3點即可)

          參考譯文

          萬里晴空,沒有一絲云浮蕩天邊。放眼望去,都梁群峰一直向遠方綿延。平緩流淌的淮河流過平原,像剪開了綠色的田野;高高聳立的白塔插入云端,像把碧藍的天空一分兩半?陀瓮獾,風光確實不一般,禁不住吟誦這邊域壯偉的景觀。但一想起國家前途、個人抱負,就只能是黯然回首興趣索然。

          陳造

          (1133-1203)宋代詩人。字唐卿,號江湖長翁,高郵(今屬江蘇)人。公元1175年(淳熙二年)進士及第。

          都梁六首(其二)賞析

          陳造四十歲左右游都梁山,感慨頗多,以“都梁”為題,寫五律六首。這是其中的第二首。這首詩寫邊界山野景象,重在即景,抒發(fā)了有感于時局的內心波瀾。

          這首詩寫邊界山野景象,重在即景抒情,抒發(fā)了有感于時局的內心波瀾。景觀是宏偉博大的,而詩人卻滿腹愁悵、興趣索然,這是詩人主觀情感的“外射”之使然。一“剪”一“界”,暗喻山河破碎的現狀。長淮為界,山河非昔,所以詩人感到這眼前景觀也都是獻愁供恨的了。盡管詩中多激憤之語,可是詩人為國分憂的赤子之情仍然是溢于言表的。

        【陳造《都梁其二》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陳與義《春寒》原詩、注釋、翻譯、賞析、閱讀訓練附答案06-15

        《陳瑄列傳》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07-15

        陳與義《春寒》閱讀答案附賞析06-15

        陳與義《春寒》閱讀答案附賞析06-15

        《苔》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03-18

        《歲暮》閱讀答案翻譯及賞析11-10

        《子規(guī)》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07-10

        梁辰魚《屈原廟》閱讀答案及賞析06-20

        清明二絕·其二_陳與義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