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綬畫像文言文翻譯
陳洪綬畫像講述畫家陳洪綬的故事。下面請看小編帶來的陳洪綬畫像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
陳洪綬畫像文言文翻譯
【原文】
洪綬年四歲,就塾婦翁家,翁家方治室,以粉堊壁,既出,誡童子曰:“毋污我壁!焙榫R入視良久,紿童子曰:“若不往晨食乎?”童子去,累案登其上,畫漢前將軍關(guān)候像,長十尺余,拱而立。童子至,惶懼號哭,聞于翁,翁見候像,驚下拜。逐以室奉侯。
【譯文】
陳洪綬四歲那年,到已訂親的岳父家去讀書,老人家正好剛收拾完屋子,用白土粉刷了墻壁,然后出來,告誡童子:“不要弄臟我的墻壁!
陳洪綬進屋來觀望了許久,對童子說:“你不去吃早飯嗎?”童子離去了。陳洪綬見童子出去了,用桌子做腳手架,在墻上畫了一幅關(guān)羽的像,高十尺有余,直直地站在那里。
童子這時從外面進來,看見墻壁變成這樣,害怕得哭了起來,老人家聽到哭聲之后趕了過來,見到墻上的關(guān)羽像,嚇得趕緊跪伏而拜。所以后來這個屋子變成專門供奉關(guān)帝像的屋子了。
【陳洪綬介紹】
陳洪綬(1599~1652)明末清初書畫家、詩人。字章侯,幼名蓮子,一名胥岸,號老蓮,別號小凈名、晚號老遲、悔遲,又號悔僧、云門僧。漢族,浙江諸暨市楓橋鎮(zhèn)陳家村人。年少師事劉宗周,補生員,后鄉(xiāng)試不中,崇禎年間召入內(nèi)廷供奉。明亡入云門寺為僧,后還俗,以賣畫為生,死因說法不一。一生以畫見長,尤工人物畫,與順天崔子忠齊名,號稱“南陳北崔”,人謂“明三百年無此筆墨”。陳洪綬去世后,其畫藝畫技為后學(xué)所師承,堪稱一代宗師,名作《九歌》、《西廂記》插圖、《水滸葉子》、《博古葉子》等版刻傳世,工詩善書,有《寶綸堂集》。
陳洪綬雖不以書法名世,但其于書法藝術(shù)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也是相當驚人的。陳洪綬作書嚴循中鋒用筆之法,他深諳掌豎腕平執(zhí)筆的奧秘。其間雖小有以側(cè)鋒取妍處,但他能立即將筆調(diào)整過來。如此高超的控筆能力,無疑只能以掌豎腕平執(zhí)筆法為之方可。再有,書法所要求的“回藏”、“提按”、“頓挫”、“絞衄”、“呼應(yīng)”等等筆法要略,在他的運筆過程中,似無一處有缺憾,只是他做了無痕跡罷了,這也正是大相不雕、信言不美、修養(yǎng)至爐火純青境界的具體體現(xiàn)。從其書作中,我們可以感到,陳洪綬作書,心態(tài)是愉悅恬靜、輕松歡躍的,書寫過程對他來說似乎是一種最甜美適暢的享受。因此可以說,陳洪綬已找到了一種執(zhí)運筆法的最佳方式,而這方式正是書法執(zhí)筆、運筆的“真義”,在這“真義”中,書法的中鋒運行、回藏提按以及頓挫絞衄,全都是為暢爽書寫且寫出美感服務(wù)的。
【陳洪綬畫像文言文翻譯】相關(guān)文章:
《陳諫議教子》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04-13
《明史·陳登云傳》文言文原文與翻譯05-17
《明史·陳登云傳》文言文原文和翻譯04-08
《明史·陳登云傳》文言文原文及翻譯10-06
《陳太丘與友期》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04-13
張益州畫像記文言文09-15
《陳元方年十一時》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04-12
陳仲舉禮賢文言文翻譯注釋及道理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