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別康橋說課
《再別康橋》說課稿(參考)
泰安市實驗學校 姜波
尊敬的各位評委:
你們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再別康橋》。
一、說教材
1、《再別康橋》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再別康橋》是語文版九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詩歌。本單元所選詩歌都是名家名篇,具有豐富的人文教育資源,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是為了具體落實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的要求編排的。
《再別康橋》這首詩在文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是二十世紀中國最出色的一首別離詩。詩人徐志摩曾說:康橋是他的精神依戀之鄉(xiāng)。康橋那彎彎曲曲的清澈見底的河水,兩岸四季長青的綠茵茵的草坪,斜依在橋的兩端的棵棵垂柳,莊嚴秀麗的各學院的建筑群……可以說,康橋的靈性,滋潤出徐志摩這樣一位充滿靈性的詩人。
《再別康橋》抒發(fā)了詩人對康橋的無限依戀之情,它像一幅生動的畫卷,為我們展示了夢幻一般純、靜、美的意境;它又像一支優(yōu)美的樂曲,纏綿深婉的詩句隨著輕柔起伏的旋律流淌出來,回環(huán)往復,余音裊裊。
這首詩無論在語言上,還是在思想情感上,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會給學生帶來無上的美的享受。
2、教學設計
我把本課教學分為三大模塊:讀出詩歌的音樂之美,讀出詩歌的意境之美,讀出詩歌的情感之美。通過一系列以學生為主體的活動,使學生得到鍛煉,在朗讀中得到美的體驗;在擴寫中訓練想象的能力;在對詩句的深入理解中使朗讀更有情感。
3、教學目標
學習這首詩,我確定了以下目標:
知識目標:學習現(xiàn)代詩的基本朗誦技巧,讀出詩歌的音樂之美。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體會與欣賞詩歌中意境的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誦讀體會詩人對康橋深深的依戀之情。
4、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這首詩的特點,教學重點確定為學習現(xiàn)代詩歌的基本誦讀技巧,讀出詩歌的音樂之美,通過朗讀,體會詩歌的意境之美,感受詩人對康橋的深深依戀之情。而教學難點則是通過老師的指點,使學生的朗讀水平逐步提高,并培養(yǎng)學生想象、聯(lián)想的能力。
5、課時安排
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結合教材自身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決定安排1課時完成本篇課文的教學。
二、說學情
《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能“欣賞文學作品,能設身處地地體驗和理解作品”,“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初三的學生有了一定的生活閱歷,也有了較好的理解力,但在體會詩歌的意境上還存在困難,在朗讀時也可能羞怯、放不開。我想讓他們自己去領悟詩歌的意境,用詩一般的語閱讀:1752次 大小:9KB(共9頁)
言擴寫詩句,能發(fā)揮學生的優(yōu)勢,對詩歌的語言能品味得更細膩、更豐富。采用形式新穎的朗讀訓練,也會激發(fā)他們的熱情,體會到創(chuàng)造的快樂。
三、說教法和學法
《再別康橋》是一首新格律詩,根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我準備采用欣賞法、想象、聯(lián)想法、多種形式的誦讀法,來完成本課的教學。
古人云:品韻方曉絲竹雅,執(zhí)毫始覺草篆神。本詩可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美”。我將結合教學中的三大模塊:讀出詩歌的音樂之美,讀出詩歌的意境之美,讀出詩歌的情感之美,指導學生美美地看,美美地聽,美美地讀,美美地品。力爭在此過程中使學生感受到詩歌的美,并初步培養(yǎng)欣賞詩歌的能力。
四、說教具
多媒體教學(自制課件)
五、說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導入語: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很美的詩——《再別康橋》?禈蚴怯鴦虼髮W附近的一座橋,徐志摩曾經說過:他來到劍橋大學,就像水滴回歸到大海里,這片海洋里有康河的美景,有知識的殿堂,有人文的精神,有自由的呼吸。用這樣的語言導入新課,來激發(fā)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
播放圖片:課伊始,我播放以徐志摩、劍橋大學、康河風光為主的圖片,并配上王菲演唱的輕柔纏綿的歌曲,營造出舒緩、柔和的詩的氛圍。在圖片上出現(xiàn)這樣的文字:他是“新月派”詩的代表,崇尚浪漫和唯美。
他的詩精致、輕柔、飄逸,像快樂的雪花。
在一個大霧彌漫的日子里,一架飛機撞上了山頭,他依依不舍地走了……
那一年他34歲,在天國里他將永遠年輕。
劍橋大學成立于1209年,有著800多年的歷史。
典雅堂皇的學院建筑群分散于康河的兩岸。
偉大的詩人、作家、畫家、哲學家云集于此。
1921年,他在此學習。
濃郁的劍橋文化,滋養(yǎng)了他的心靈。
淡泊悠遠的田園風賦予了他靈感。
他說康橋的靈性全在一條河上。
他說康河是全世界最秀麗的一條水。
他曾于清晨在林子里閑步。
他曾在星光下聽水聲,聽近村傍晚的鐘鳴。
他曾在初夏的陽光里,到橋陰下念書。
他曾在初秋的黃昏,到拜倫潭徜徉。
從此,他做了一名浪漫的詩人。
他說,他的眼是康橋教他睜開的。
他的求知欲是康橋給他撥動的。
他稱康橋是他生命的泉源,是他精神依戀之鄉(xiāng)。
闊別六年后,他再次回到康橋,又看到了昔日的美景。
但他又要馬上離開……
在歸國的海輪上,他寫下了《再別康橋》。
這樣安排可以使學生在欣賞圖片的同時,也能了解詩人與康橋的情結,會加深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并在濃濃的詩的氛圍中,開始本課的學習。
(一)淺唱低吟——讀出詩歌的音樂之美。
設計理念:這個環(huán)節(jié)要引導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學生初讀詩歌,就會覺得很美,但這種認識是模糊的。我想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本詩的音樂之美,并體會如何讀得更美。
1、明確讀的語調。在這個小環(huán)節(jié)中,學生能夠比較容易地感覺到用什么樣的語調去讀。我將引導學生試著讀第1小節(jié)和最后1小節(jié),體會出舒緩、柔和、輕盈的語調。并在反復誦讀首尾兩節(jié)的同時,讓學生體會首尾重疊、復沓,回環(huán)往復的旋律之美,及深化出的恬靜柔美的氛圍。
2、引導學生讀好押韻句。首先安排學生找出第一小節(jié)的韻腳。學生可能找過古詩的韻腳,不知道現(xiàn)代詩也講究押韻,不太會找韻腳。我將以古詩為例,如《靜夜思》,讓學生明白,找韻腳要看每行詩的最后一個字,那些韻母相同的字就是韻腳。學生找到韻腳后,我將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整首詩押韻的規(guī)律:每小節(jié)押一韻,每節(jié)中第2、4行的最后一個字為韻腳。然后讓學生試著讀,在讀中體會出是韻腳的那個字要著重去讀,讀后要停頓得略微長一些,與下兩行詩形成一個間隙。
3、分析詩行排列。我要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詩行排列的特點,拿古詩來作比較,學生能比較容易發(fā)現(xiàn)詩行是錯開的。然后進一步去體會,這樣的排列使詩行在統(tǒng)一中有變化,使詩句更富有靈動性。在學生的試讀中,讓學生自己去感受每小節(jié)中2、4句要比1、3句讀得略重些,也就是押韻的句子要突出出來,這樣就能讀出詩歌抑揚頓挫的完美節(jié)奏。
(二)想象聯(lián)想——讀出詩歌的意境之美。
設計理念:這個環(huán)節(jié)的安排屬能力訓練,我將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帶領學生由抽象的意念,走進鮮活的形象世界,讓他們盡情地想象、聯(lián)想。
1、美美地寫。這首詩意境深邃、優(yōu)美,要想讀出來,可不太容易。這時候,我會告訴學生,在讀的時候,眼前能浮現(xiàn)出豐富的畫面,這種感覺融到聲音里,就能讀出詩歌的意境之美。而想象和聯(lián)想是走進詩歌意境之美的最好途徑。
為了讓學生寫得更好,我將給學生提供兩篇范文:
夕陽,將要落下了,那落日的余輝,卻為這康河,為這康河邊的柳樹鑲上了一層嫵媚的金黃色。柳隙間透著夕陽的碎光。溫柔的康河泛著鱗鱗的波光,那似披了一層薄紗的柳枝,在微風的吹拂下飄逸地舒展著長發(fā),裙擺微微揚起,一舉手一投足間卻有著高貴的優(yōu)雅,影子倒映在康河溫潤的柔波里,是那樣動人,那樣秀美,宛若仙境中美艷的新娘;這金色波光里的艷影,在水中蕩漾,亦是在我的心頭蕩漾……那泛起的層層漣漪,就這樣飄然遠去。(學生馬曉彤,第二小節(jié))
夕陽西下,我站在康河岸邊,暗自神傷。金黃色的陽光鋪設在康河之上,輕舟劃過,留下一層層、一片片溫柔的漣漪。一眼望去,清澈的河水下碧綠的荇菜若隱若現(xiàn),隨著水波的旋律,輕輕搖曳。輕風撫過,康河上游出重重疊疊的浪汶,透出一股久別的溫暖?吹竭@美麗的康河,經過這往日的康橋,我的心中留戀萬千。若是可以讓我永留在此,我寧愿化身為一條輕盈的水草,永遠停駐在康河的懷抱。(學生馮帆,第3小節(jié))
接下來,把學生分為4個大組,每個組內的同學自由組合,用詩一般的語言擴寫1小節(jié)詩,并選一名同學負責記錄,代表小組發(fā)言。
2、美美地讀。
設計理念:激發(fā)學生自主、合作、創(chuàng)新的精神。讓學生自由組合,選擇他們喜歡的小節(jié),采用他們喜歡的方式,朗誦詩歌。
我將做如下安排:指導學生采用重影式、回音式、有分有合式、獨唱合唱式等形式多樣的讀法,展開新穎活潑的朗讀訓練,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并讓學生體驗到創(chuàng)造的快樂。,。
(三)體味揣摩——讀出詩歌的情感之美。
設計理念:通過揣摩品味詩句,更好地理解詩人的情感,培養(yǎng)探究的精神。
導入語:讀好詩歌的靈魂,就是讀出詩人的情感,那么即使你音質不美,但感情充沛,同樣會讀得打動人心。闊別六年后,詩人又回到了康橋,但第二天又要離去了。在夕陽的暮色中,詩人流露出了怎樣的心懷?
引導學生質疑,提出個性化的問題,并在解決這些問題中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更好地理解詩人的思想感情。
學生大概會提出如下的問題:
(1)為什么“我甘心做條水草”?
(2)詩人“彩虹似的夢”是怎樣的夢?為什么用“沉淀”一詞?
(3)詩人為何不放歌?
(4)詩的最后一小節(jié)中,“悄悄的”與“輕輕的”有何不同?詩人為何不帶走一片云彩?
這些問題解決之后,學生將會明白,詩人不是單純地歌詠康橋多姿多彩的風光,而是用精巧的詞語、生動的旋律,傳達出了情意綿長的心聲。因為康橋里,有他青春的歷程,有他至善至美的柔情,更有他最熱烈的追求和夢想。
(四)深情朗讀,結束本課。
課將結束時,我將給學生提供一個充分表現(xiàn)自己才華的機會,自由選取最喜愛的兩個小節(jié)深情朗讀。最后,由同學們推選讀得最好的一名或兩名同學為大家做精彩誦讀,全班同學小聲跟讀,結束本課。
結束語:這節(jié)課中,同學們能用徐志摩的眼睛去看,用徐志摩的聲音去讀,用徐志摩的心靈去感受,并把這一切化作最動人的聲音,展示給我們一次又一次精彩的朗讀,你們很棒,老師愿做你們永遠的朋友。
(五)布臵作業(yè)
設計理念:發(fā)揮學生的獨創(chuàng)性,做他們喜歡做的作業(yè)。
希望同學們自告奮勇,給大家布臵一份獨創(chuàng)性的作業(yè)。
六、補充說明
1、整節(jié)課采用柔和、舒緩的音樂作為背景音樂。
2、板書設計
用多媒體展示:淺唱低吟——讀出詩歌的音樂之美。
想象聯(lián)想——讀出詩歌的意境之美。
體味揣摩——讀出詩歌的情感之美。
3、說課總述
《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欣賞文學作品時,能設身處地體驗和理解作品”,“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
《再別康橋》是一首抒寫離別之情的名篇佳作。詩人以勻稱的詩行、精巧的詞語、完美的旋律抒發(fā)了對康橋的深深依戀之情,我希望遵循詩歌教學的規(guī)律,引導學生去感受詩歌的音樂之美,意境之美,情感之美,使學生對詩歌的賞析上升到一定的審美層次。
同時,我還要給學生足夠的理解和尊重,給他們充分的選擇權和自主權,讓學生在自主理解的同時,獲得獨特的體驗,使學習變得豐富而充滿個性。
高爾基說:“真正的詩,永遠是心靈的詩,永遠是靈魂的歌。”我希望這節(jié)課,能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能在學生的心田里蕩起層層漣漪;能培養(yǎng)學生一顆善于感受美的心靈;并能喚起他們心底美好的憧憬。這是我的心愿,這更是我不懈地追求。
謝謝各位評委。
【再別康橋說課】相關文章:
再別康橋的說課06-18
《再別康橋》試講說課05-14
《鄉(xiāng)愁》說課07-29
圓明園的毀滅說課08-31
《圓明園的毀滅》說課07-21
《采薇》說課07-28
化石吟說課10-17
再別康橋優(yōu)質課教案10-25
再別康橋優(yōu)質課教學設計04-21
《題西林壁》說課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