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易經(jīng)》與天人合一

        時間:2023-06-09 11:54:04 易經(jīng)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易經(jīng)》與天人合一

          《易經(jīng)》文化系統(tǒng)是東方文化的精華,在古代被列為群經(jīng)之首。其內(nèi)容廣博宏大,無所不備。既有天道規(guī)律、地道法則,也有人道準則。

        《易經(jīng)》與天人合一

          經(jīng)數(shù)千年來大圣先賢們的精研闡述,易經(jīng)文化今天已成為內(nèi)涵豐厚,靜思善變,包含東方哲學、政治學、經(jīng)濟學、法學、軍事學、倫理學、決策學、管理學、中醫(yī)學、植物學、養(yǎng)生學、有機建筑學等在內(nèi)的大文化系統(tǒng),發(fā)展起以易理派、象數(shù)派為代表,分化成科學派、氣學派、心學派、理學派等眾多學派和學說,深刻的影響了中國從官方到民間的思維方式、道德心里和風俗學習,對世界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成為了解中國文化和歷史所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周易》一書分為《易經(jīng)》、《易傳》兩大部分!敖(jīng)”乃是卜筮之書,編于殷周之際,為上古丞史文化的遺存;“傳”乃是戰(zhàn)國中后期作品,為自成體系的哲學著作,反映新興封建階級的世界觀。

          一、 《易經(jīng)》里乾卦和坤卦就竟講什么

          乾坤兩卦,為《易經(jīng)》64卦之首,其他的62卦都是由乾坤兩卦變化而來。乾卦為六爻純陽,代表了陽;坤卦六爻純陰,代表了陰;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有陰陽轉化而來,或者說都離不開陰陽之理。所以,《易經(jīng)》把乾坤列為首卦。

          乾卦六爻為陽,是純陽之體,具有一切剛健雄強、光明正大的純陽秉性和功德,其中,元、亨、利、貞四項偉大的品性,唯有乾陽才完全具備。故乾卦為尊貴之象。所以乾卦代表天,代表陽,代表剛健,代表父。。。。。。

          坤卦六爻為陰,坤是地,乾是天。乾德如天高,坤德似地厚。乾德性豪壯,坤德品堅貞。坤德是中華民族的又一種美德。她的重要性絕不亞于乾德,甚至可以說是乾德得以實現(xiàn)的最基本條件。坤德為何如此重要呢?從宇宙演化、萬物化生的全息觀來看,任何事物的發(fā)展都是相輔相成的。有正就有反,有動就有靜,有黑有白,有主有次,有生有亡,有長有消,有張有弛,有美有丑,有虧有盈,這正是世界得以存在,萬物得以生息的主要原因。

          人類社會也是如此,就每個生命體而言,首先應該發(fā)揮乾德自強不息的精神,否則個人以致社會的生機就會窒息。從《易經(jīng)》的卦理來看,64卦都要以乾卦為主卦,384爻都要以飛龍為主爻,各卦自身也只能以一爻為主。而如果要系統(tǒng)宏觀來考察易理,那么在母系體系中,子系統(tǒng)里的飛龍,只不過是更大母系統(tǒng)里主卦爻的一個配角,一個“利見大人”的下屬。所以,不論是在易理卦象中,還是實際生活中,我們都要知道,唱主角的只是少數(shù)人,多數(shù)人都是在唱配角。如果人人都要唱主角,不唱配角,豈不是天下大亂、萬事無成了么?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修養(yǎng)坤德,培養(yǎng)自己敢當配角,當好配角的高尚品德,是為人做事的最基本要求。所以坤卦代表地、代表陰、代表柔順、代表母。。。。。。

          《易經(jīng)》系辭上講: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在天成像,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系辭里面談到的尊卑,是與時代分不開的!兑捉(jīng)》成書與古代,在中國的古代重男輕女,社會上等級制度森嚴,不像今天的社會人人平等,講究民主。因此,出現(xiàn)了尊卑之分。乾卦為天,古人崇信天是最大的,所以稱皇帝位真命天子,是奉天之命來領導眾人的。是權力的象征,古人以乾卦代表權利與男人及力量、尊貴的象征,前面說了古代重男輕女,男人是尊貴權力的象征,而女人在當時沒有什么社會地位,以卑賤為主。所以古人稱妻子為“賤內(nèi)”,這與當時封建制度和社會環(huán)境分不開的。

          因此,這段話里的卑高,卑是指大地,大地可以容納萬物,是一種包容之心,大地與萬物在下所以叫做卑。天在上為高,古代的男人高高在上,女子沒什么社會地位為卑,男為陽,女為陰,所以,乾卦為天、為陽,坤卦為地、為陰。

          社會上有了陰陽、尊卑,就出現(xiàn)了善、惡。形成了:善與善聚,惡與惡聚。這就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時常說“某某孩子太調(diào)皮,你少同他玩,別把你帶壞了”。說明你要分清好壞人,不能什么人都接觸、都交往,分清了這種關系,福禍吉兇自然就明白了。

          在天成像,這個像指的是日月星辰。五行金木水火土我們大家都知道,古人用五行做出了很大的學問。包括行軍打仗、為人處世、中醫(yī)、建筑與風水等等都涉及到了陰陽五行。古人所說的五行就是根據(jù)日月星辰周而復始的運轉變化對地球產(chǎn)生的磁場效應總結出來的。五行雖然冠以金、木、水、火、土的名字,但他實質是一種氣,并沒有實質。這種氣是古人通過:對日月星辰不斷的運轉,這些星辰在運轉中與地球的角度不同、距離不同,因此對地球而產(chǎn)生的引力、磁場效應不同而產(chǎn)生的,五行之氣就是這種氣場的代名詞。

          這種磁場效應,是由行星與恒星不同而不同,距地球的距離不同而不同。古人把太陽比作君,由于地球繞太陽公轉,通過角度不同距離不同而產(chǎn)生了四季變化,就是:春、夏、秋、冬;月亮為太陰,他的圓缺影響了地球上動植物的生長變化。因為月亮的盈虧而影響了海水的潮起潮落,國外的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月圓之夜植物的生長要比月缺之夜植物生長的速度快。這都充分說明,行星與恒星對地球上動植物及自然景觀的影響。其他的如:金星、木星、土星、火星、水星等對地球都有影響,都會產(chǎn)生一種無形的氣場(磁場),古人總結這種效應用金、木、水、火、土來代表,并根據(jù)氣場性質不同而衍生春、夏、秋、冬四季。同時根據(jù)他們之間的距離不同相互交融而對地球萬事萬物產(chǎn)生微妙的變化不同,而推導出千變?nèi)f化的自然規(guī)律。

          由于日月星辰的運轉角度的變化影響到地球上動物、植物、河流、山川都會有一種潛意識的變化。古人總結這些現(xiàn)象而創(chuàng)出了“預測術”。這也就是系辭上說的“在天成像,在地成形,變化見矣”。根據(jù)這些變化而推導出人與大自然的種種關系,通過這些關系來預知不同場態(tài)下人、事、物的吉兇禍福。

          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蕩。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署。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做成物。

          剛為陽剛之意,人們常用陽剛之氣來形容男人。說一個男人很健壯“真有陽剛之氣”。說女孩子以柔代表,柔弱女子。男女結合而產(chǎn)子,此時的男女結合而產(chǎn)子,這個男女也是兩儀,亦可以叫陰陽;男女結合而生子即是兩儀生四象、子女在衍生即是四象生八卦,八卦重疊衍生萬物始成。

          日月星辰運行周而復始,生生不息,不滅不絕,他不會因為你的喜惡而改變自身的運行周期及軌道。所以,我們?nèi)祟惥鸵獙W著象動植物那樣適應這種變化。比如說冬天是收藏的季節(jié),到了冬天植物的葉子脫落減少了養(yǎng)分的消耗;有的動物到了冬天就會冬眠。其實我們?nèi)祟愖哉J為是世上最聰明的動物,但是,我們?nèi)祟愑泻芏嗟胤讲蝗鐒游飼庾x大自然。例如,海嘯很多人遇難了,但是卻沒有一個動物的尸體。這就充分說明動物在接受這種信息磁場方面的功能要遠遠強于我們?nèi)祟悺?/p>

          這也說明,乾坤兩卦為陰陽的代表。為萬物之母,五行之所出。也說明《易經(jīng)》從天地陰陽相變開始,因此有了貴賤之說,剛柔之稱。通過,陰陽、四季、八卦的變化而推演自然界的盛衰運行規(guī)律。人,生存在天地之間,秉受五行之氣場效應,自然也要符合自然地運轉規(guī)律,你違背了就要受到大自然的磨難。

          二、陰陽變化與人生:

          目前一提《易經(jīng)》大部分人都認為是預測術、是算命術、是迷信。其實把《易經(jīng)》看作是預測術只是小道而已。大道非此,大道是指點人生,順應時世,進退自如。一句廣告語說的非常經(jīng)典:進需要勇氣,退彰顯智慧。這就像《易經(jīng)》乾卦說的那樣:亢龍有悔,飛龍在天;該你蟄伏你不蟄伏是必要碰壁,該你騰飛你不騰飛是必要浪費機會。就好比現(xiàn)在股票天天在跌,你非得進去買,不賠你陪誰?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長短兩塊板,我們要知道自己的長板與短板,也就是陰陽?赡苡械娜藭f“這誰不知道,你還有我了解我自己么?”其實錯啦,我真就比你了解你自己,因為這時的預測術就會體現(xiàn)出他的自身價值。通過預測術而知道你的長板與短板,然后再用這個參照你的人生軌跡,指點你取長補短。

          因為人都是高級思維,他不象動物思維那么簡單。所以,就難免有這樣那樣復雜的思維。俗話說人心皆向“善”,這個“善”是好的意思,是說人做事情總愛往好了想,尤其是自己的事情。人生就像下棋一樣,局中之人總沒有旁觀者看的透徹;不有這么句話么: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嗎!俗話說“事不關己關己則亂”,這些都說明當局者迷的道理。這就是古人為什么說做事情、成大事要“群策群力、集思廣益”的道理。

          有人曾經(jīng)問過我:李老師知道自己的命運后怎樣做?李老師你現(xiàn)在是按命運走還是刻意不走?我告訴他:都不是。為什么這么說呢?例如:我以前是公務員,但是我的種種素質注定我工作怎么做也很難出類拔萃。另外,我的命局傷官太重,不利仕途。做公務員我可以有穩(wěn)定的收入,可我只是一個小小的職員而已,不會有太大的前途。因此我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了放棄。而來從事我比較擅長的《易經(jīng)》,這樣我的命運還是以前的命運,每一步大運都不變。變的是每一個好的流年如果因為我是公務員,可能好在工作順利一些而已,得點獎金什么的。而我選擇了我擅長的《易經(jīng)》則不同啦,可能這個相同的好的流年,會是我事業(yè)的起點,比如說我這次到這來講課是一次很好展示自我的機會。如果我是公務員這可能只是我工作上有一種機會而已,而我并不擅長公職,所以,機會也會轉瞬即逝,或者說變化不大,這就是變化,一種質的變化。也就是《易經(jīng)》說的:窮則思通,通則思變,變則久;做人做事都要申時適度,墨守成規(guī)只能是注定不會有大的發(fā)展。在預測的角度來看我的大運流年五行喜忌都沒有發(fā)生變化,可我確確實實變化了。這種變化是按照命運在轉變,也不是按照命運在轉變。這就是矛盾,也是陰陽觀點。

          有人對我說過:做人要行善積德,好人自有好報。在座的各位可能誰也不會否定這個觀點。但是當時我就反問這個人:請問什么叫善?什么叫惡?他說了一大堆佛家、道家、儒家的說法。我當時用《易經(jīng)》上面的“陰陽魚”來解釋了這個問題。

          陰陽魚大家都知道,大家看看,那個黑魚里面是不是有個白點?白魚里面是不是有個黑點?我們把這個白魚假設為“善”,把那個黑魚假設為“惡”,那么就會明白,這個“善”里面的那個黑點是不就是“惡”呢?那個“惡”里面的白點是不是就是“善”呢?這就說明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所以,孔子說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善惡本在一念之間!胺畔峦赖读⒌爻煞鸬墓适隆贝蠹铱赡芏贾。 故事大致是這樣的,一個小和尚,從小跟隨老和尚修行,但是他非常想成佛,所以天天追問老和尚自己什么時候可以成佛。老和尚就讓他做善事做好事。小和尚一直照著老和尚說的去做了。有一天老和尚告訴他你與某年、某月、某日、某時到一個懸崖邊上跳下去,就成佛了。

          他照著做了,可是到了懸崖邊上,他猶豫了。正在這時,一個殺豬匠從此路過,忽然徹悟,覺得自己罪孽深重,他放下手中的殺豬刀,縱身跳下懸崖,這時,懸崖下面升起一朵蓮花,載著殺豬匠往西天而去。殺豬匠成佛得道了,而小和尚卻傻了。這個故事不充分說明善、惡的關系么?

          殺豬匠,一生殺豬,小和尚一生吃齋念佛做善事,但是最終得道的卻是殺了一輩子豬的殺豬匠。

          學知識、做人、做生意、做政治也是一樣,你可能天天看書學習,天天的努力工作,可你天天不懂、天天不出成績,不過這沒關系,只要你堅持,總有一天你學習的東西和你所做的事情會徹底的迸發(fā)。如果你因為不懂、不成功而放棄了,一定永遠也不會有徹悟和成功的那一天。但是當你的道路選錯或者說你選擇了一條不適合你的道路時,你就是在浪費時間和精力,也許你通過努力會成功,但是,這會浪費你很多的經(jīng)歷與物力。這就像你非得要把輪船弄到陸地上行駛一樣,可不可以?通過改裝當然可以,但你怎么沒考慮把他直接放到海洋里豈不更加省力呢?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故事,無從考究真?zhèn)巍5撬U述出的哲理卻是我們?nèi)≈槐M用之不竭的!我們要的是這種哲理,而不是這個故事的真實性。

          這個故事也充分的向我們闡述了什么是“陰”什么是“陽”什么是“好”什么是“壞”,也充分說明機會是轉瞬即逝的道理。

          通過上面的故事,我們再把陰陽魚上面的那兩個小點比喻成白魚與黑魚的眼睛,他的精華所在。我們民間有句話叫做“畫龍點睛”。這個睛不就是這兩個小點么?白魚的善再大,一但體現(xiàn)的是黑點眼睛這個“惡”你豈不是前功盡棄了么?就好比我們有些政府官員,確確實實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但是因一時的貪念而毀了大好前程。這個“貪念”不就是白魚里面的那個小黑點么?因此古人說:“福之禍之所伏禍之福之所倚”、“塞翁失馬焉知非!薄

          從陰陽的故事我們不難看出,為什么《中庸》上有這么句話:君子居易挨命。這個居易挨命并不是有些人想的“宿命論”,而是審時度勢,隨機應變之意。告訴我們要合理的、科學的去改變自己的命運。有這么句話“我改變不了你就要學著適應你”這也是一種“變”。

          我們說了,陰陽是闡述大自然規(guī)律的,人也應該尊需大自然的規(guī)律。現(xiàn)代人在科技“人定勝天”的理念之下,展示人類美好明天的同時,逐漸的認識到現(xiàn)代科技的“能為”和“不能為”。在文化界、科技界同時出現(xiàn)了注重自然生態(tài)平衡關系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理論思潮,將我們這個地球視為人類共有的“地球村”。社會上出現(xiàn)了冠以“生態(tài)”、“綠色”、“文明”等字的種種科學產(chǎn)品。建筑界也不甘落伍,出現(xiàn)了以批判現(xiàn)代主義建筑為目標的后現(xiàn)代主義建筑。什么“生態(tài)建筑”、“綠色建筑”、“人文建筑”,更是讓人眼花繚亂。在五六十年代,現(xiàn)代科學技術突破發(fā)展的初期,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興起人造產(chǎn)品熱,什么“尼龍襪”、“的確良”、“迪卡”、“塑料”、“人造毛”、“人造革”等等。最近幾年中國人也隨著西方人的觀念,又開始反追求“純天然”產(chǎn)品,例如:“純棉襪”、“天然礦泉水”、“純天然綠色食品”等等,從中可以看到人類思維觀念的巨大變化和反思。在目前社會上“回歸自然”的呼聲中,人類轉來轉去,又回到了中國老子的墓碑前,忽然我們發(fā)現(xiàn)在幾千年前,老子就已經(jīng)說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崇尚自然”、“師法自然”的思維,是西方人為之驚嘆!

          《易經(jīng)》講究“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易學思維是在“自然威脅到人類生存”的時候,由中國古代先輩們通過“仰觀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諸身,遠取諸物”,通過實踐、思考和感悟,而建立的人與自然因地制宜、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的思想信念。這一理念貫穿于中國五千年文明史,造就了中國文化,也造就了中國東西南北中各具特色的城市風貌、建筑景觀、為人處世、地域風情。而現(xiàn)代西方的“回歸自然”,是由于人類的現(xiàn)代行為嚴重的破壞了自然平衡,進而威脅道人類自身生存的時候,所采取的一種“反思”。

          中國老百姓做什么事都講求個“順其自然”。這種觀念在中國的古典名著中隨處可見!都t樓夢》第十七回《大觀園試才題對額》一段講到:賈寶玉不喜歡大觀園中的稻香村,因為“此處設一田莊,分明是人力造作成的。遠無鄰村,近不負郭,背山山無脈,臨水水無源,高無隱寺之塔,下無通市之橋,峭然孤出,似非大觀”。正是因為稻香村非其地而強為其地,非其山而強為其山,即便是造的百般巧妙,與自然景觀也不相符。說白了,就是他違背了古人所追求的“天然圖畫”中“天然”二字,遠遠不如“有鳳來儀”等處的建筑“有自然之理”、“自然之趣”。這話雖然出小說自主人公賈寶玉之口,實際是反映了大文學家曹雪芹對中國建筑的環(huán)境美學、建筑景觀“崇尚自然”、“師法自然”的易學思維和審美觀點。

          在古典小說《狄公案》中有這樣一段描寫“寶觀山勢渾圓,位坐高深,三峰壁立、四環(huán)云拱、內(nèi)勾外鎖、大合仙格”。這是作者通過易理風水學對建筑選址環(huán)境作出的具體評價。古人的這種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的例子很多,充分說明古人是非常重視自然與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的。今天的風水學也是源自于此。

          三、五行對人的影響:

          陰陽交合變化出五行,古人通過五行,把地域分為四方,把季節(jié)分為四季,又細分為五德、五臟、五味、五色等等;東方屬木,五德為仁、五味為酸、五臟為肝膽、五色為青;西方屬金,五德屬義、五臟為肺、五味為辛、五色為白;南方屬火,五德為禮、五臟為心、五味為辣、五色為赤;北方屬水,五德為智、五臟為腎、五味為苦、五色為墨;土居中央,五德為信、五臟為脾胃、五味為甘、五色為黃。因為,人所處的地域磁場不同從而影響到人的種種變化不同。中國有句老話叫做“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因此,中國的老百姓常常根據(jù)物類及人的形態(tài)個性,就能區(qū)分他們來自于東西南北的那個方位。例如:對屬于南方人、北方人、兩廣人、新疆人、東北人等等一般都能辨別的八九不離十。新疆的西瓜、海南的西瓜一吃就知道是哪里來的;四川的桔子、兩廣各地的桔子味道都不一樣,在北方他們只能是盆里栽的觀賞物。這在《易經(jīng)。系辭傳》中就叫“方以類聚,物以群分”。用老百姓的話講就是“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

          北京的中山公園有個五色土壇,把天下東西南北中五方五色之土集中在一個石臺之上,一般老百姓都知道這是象征著舊中國封建統(tǒng)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皇權,其實,這里面是中國易學思維的宇宙陰陽五行模型,是中國人五千年認知宇宙的“天人感應”“天地全息”的易學易理的實物例證。

          大家都知道,北大荒是含腐殖質高的黑土,東北土地肥沃,中國最大的商品糧食基地就在那里;南方廣東廣西等地則是含礦物質的紅土,那里是一片片的紅土地;東方山東、蘇北的土是青色的,類似水泥的顏色;西邊是白色帶些淺顯的黃色,類似牛奶的顏色,如:新疆到處是雪一樣的鹽堿地;中央河南、河北則是黃土地。

          我們的祖先很早就觀察和體驗到天地人之間具有相互影響的關系,在《周易參同契》中叫做“考三才”,現(xiàn)代人叫感應、相關關系,F(xiàn)代的科學證明宇宙已經(jīng)存在大約150億年,太陽系及地球大約存在50億年。天地人在這個漫長的年代里,通過前面所說的“氣”,現(xiàn)代叫做“輻射”或者“氣場”、“磁場”的作用,相互影響和作用,形成了地球東西南北中因方位不同物種不同及形態(tài)之間的差別。這就是前面談的“在天成像,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地球上的生物與天體有關,在地成形,也就是有形質的關系。換句話說,地球上萬物的變化,乃至于人與物的生長,都與自然天體有著密切的關系。這就是所謂的“變化見矣”。在中國的羅盤上將天地人之間的關系見化成天盤、地盤、人盤。我們的先哲把天地人這樣大的三個復雜巨系統(tǒng)納入一個小小的羅盤之中,供人排布推算事物及人,包括建筑的優(yōu)劣吉兇,實在不能不說是一項偉大的發(fā)明。

          我們前面已經(jīng)講了,北方為水,在人體水主腎;南方為火,在人體火主心臟;東方為木,在人體木主肝膽;西方為金,在人體金主肺。人體的內(nèi)臟對應五色是:腎黑、肝青、肺白、脾胃黃、心赤。中醫(yī)認為“腎主骨骼,技巧出焉”。腎臟強健則骨骼必發(fā)達。北方人身高體健,出力量型的運動員。南方為火,為心。中醫(yī)人為“心主神明”,既大腦聰明,思維敏捷。所以,南方人生意靈活、靠聰明漂洋過海,闖蕩世界,世界上華人富翁多半是南方人。西屬金肺,中醫(yī)認為“肺開竅于鼻”,所以從鼻子可以可以判定肺的病變。中國的新疆人,乃至西方洋人的鼻子很發(fā)達!胺斡稚,西北的秦腔悲悲切切,是中國地方戲曲中少有的“悲腔”。東為肝木,肝主膽略,也主怒。東北、山東人膽子大,性格直爽。從令外一方面講,東北、山東人也善戰(zhàn)好斗,歷史上水泊梁山好漢就在山東!兑捉(jīng)》上講,氣場隨著地理分布變化,人的身體和秉性是天地氣場影響塑造的。天地之間在宇宙150億年間的相互感應過程中構成了地球上東西南北中的地理條件差異,也造就了人的身體和秉性的各具特色。

          我們再來看植物,南方熱帶有一種樹----芒果樹,他一年四季結果,結出的果子四周顏色不同,南邊的果子熟了,顯深黃色;東面的果子熟了是淺黃色;西面的是青色;北面的果子很小,未成熟。這種樹泄露了宇宙氣場的分布規(guī)律,能量是從北往南逐漸增大的。通過這種樹我們能夠看出八卦的符號,宇宙的氣場盡管我們用肉眼看不到,但是是按照這個規(guī)律分布的。

          白天黑夜、一年四季、人的一生興衰,都是這個規(guī)律。這也是天地人萬古不變的規(guī)律。所以,古人講:物物一太極,也就是說,無論事物的大小都是一個太極,一個天體,其中的變化規(guī)律均包含在陰陽運轉五行之中。

          我們了解了陰陽五行對人起到了不容忽視的作用,那么在日常生活著,怎樣來利用《易》為我們服務呢?

          五、春、夏、秋、冬

          春、在《易經(jīng)》里面春代表為木,為生發(fā)之機,是萬物剛剛開始生長之時。這是一種自然規(guī)律,到了春天,萬物開始復蘇,開始抽絲吐芽、生長。此時的生長是要按照自然之規(guī)律來成長的,不能拔苗助長。乾卦中的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九二的爻辭,眾多的注者都解釋為:九二,龍出現(xiàn)在田野上,有利于大德之人出來治世。這個“大人”在卦辭和爻辭中出現(xiàn)多次,不知道看過《易經(jīng)》的朋友注意到?jīng)]有,這個“大人”都是出現(xiàn)在二爻位和五爻位,這不是巧合。因為在六十四卦中,分內(nèi)卦和外卦,內(nèi)卦是由三個爻位組成,外卦由三個爻位組成。分為天人地為三才之意。中間的為人爻,而二爻為內(nèi)卦的人位,五爻為外卦的人位。由于所處的位置不同這個“大人”所體現(xiàn)的含義也不相同。

          內(nèi)卦為小太極,外卦同樣為小太極,這兩個小太極就像陰陽一樣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個大太極,而內(nèi)外卦就“陰陽”的標志!瓣庩枴备饔腥齻爻位,各分陰陽,這就是道家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易經(jīng)》通篇在用陰陽來闡述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陰陽變化事物隨著也在變化,有著千姿百態(tài)的結果!兑捉(jīng)》正是這種結果的使踴者。人分男女、事有正反、天分黑白、物物皆陰陽,懂得陰陽之道自會順理成章的去做成任何事。

          以往人們的注釋都是以“儒家”的思想為藍本在解讀《易》,我前面說了“孔老夫子耽誤了《易經(jīng)》的發(fā)展”,他把《易經(jīng)》的無限空間給有限化了。實際,六十四卦的爻辭是有一定的連續(xù)型的,非常有邏輯性和哲理性,如果你單單的看每一句爻辭,就會進入一個誤區(qū)“用字面含義去理解他”。

          二爻是由初九的潛龍勿用進化而來,龍離開潛伏出現(xiàn)在地平線上,開始嶄露頭角,具有了躍躍欲試的心態(tài)。但是,此時畢竟年輕,還不很成熟,經(jīng)驗欠缺。就好像是少年象青年過渡時期,“青春”就指的這個時期。

          由于青年人沖勁有余而經(jīng)驗不足,所以需要,有人指引把舵,才可以進行到下一爻位。自然界中這種現(xiàn)象也是如此,我自小在農(nóng)村長大,每當春季到來的時候,家鄉(xiāng)的成年人都會拿一種特制的工具去給樹木剪枝。為的是去掉雜枝減少養(yǎng)分的消耗,使他茁壯的成長。所以,那些經(jīng)過修剪的樹長的會很直,容易成才。而田間那些沒有經(jīng)過修剪的樹,由于枝椏旁生很多副枝時間長了都長成了主枝。變成了主次不分,都不成材。這個給樹修剪枝葉的人是不是也可以理解成“大人”呢?從而說明,這個“大人”并不是孔子說的“圣明賢德的人”。要看你需要什么樣的人來調(diào)節(jié)你的人生,什么人就是“大人”。

          反過來說,這些樹木沒有經(jīng)過修剪,他也不會立馬就發(fā)現(xiàn)問題的,主要是時間的積累。這就好比企業(yè),開始做的很好“枝繁葉茂”,決策者被眼前的“枝繁葉茂”障目,沒有及時的發(fā)現(xiàn)細微的變化,長久下來就會釀成大患。

          中國有個“針紡皇帝”。2008年5月6日,石家莊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河北承德帝賢針紡股份有限公司涉嫌私運一案。當時誰能想到,這個一度是中國最大的針紡企業(yè)會以這樣的方式轟然倒塌呢;而掌管這個“帝國”以“皇帝”自居的董事長王淑賢,更是徒留一段悲情唏噓。

          王董事長80年代初期,背井離鄉(xiāng)只身來到承德,憑借一次偶然的機遇改變了他的一生。80年代初期,正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初期,不也正是我國發(fā)展經(jīng)濟的“春天”么?王董事長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撿到一家軍工紡織企業(yè)的一種廢料,用這個做短褲起家。成了那個時期的“中國針紡褲衩的創(chuàng)始人”。此時好比是龍出現(xiàn)在田野上了,是改革開放的大田野上。只可惜他以后的進程中沒有利見大人啊!沒有人來給他修剪枝葉,表面的“枝繁葉茂”造成了后天的一種假象,他只看到了樹木的枝繁葉茂,而忽略了這些雜枝會耗盡它的能量和有限的資源。

          99年經(jīng)河北政府批準,王董事長的公司改制為中國第一家民營B股企業(yè),在香港上市。頓時巨量的資金涌到這個企業(yè)的帳面上。2001年開放交易B股一周內(nèi)帝賢股價最高漲幅達97%,其個人的財富每天遞增3千萬。個人身價從3.68億迅速漲到7.26億元。不可不為“枝繁葉茂”啦!

          然而在這繁華的季節(jié),他只要“葫蘆不要葉”的思想出現(xiàn)了。他不停的擴建廠房進設備,進入他不熟悉的領域造紙業(yè),最終幾年下來,看似繁花似錦的企業(yè)到了秋天,雜枝主干都不成材,最終因欠銀行貸款而被起訴。

          這種現(xiàn)象在我們今天的社會上很多,用乾卦九二來說明,是陽長到了二爻,龍離開潛伏,出現(xiàn)在人們的視野里,但是畢竟年輕,駕馭能力有限,需要集思廣益,小心行事,不能盲目。

          自然中的事物發(fā)展都包含在《易》里面,如果在鼎盛時期,王懂能夠像乾卦上九爻辭說的那樣“亢龍有悔”講的那樣,也許不會有今天的慘敗了!

          夏、夏天是陽之極一陰生之時,最具變化性,也最難與掌握。夏至的時候相當于一天的午時,午時一陰生,天地氣交,萬物華實。此時的陰陽變化比較大,陽中含陰氣。所以,老人們常說“三伏天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

          夏,在《易經(jīng)》里面為火,是生長到收斂期間,很多植物的果實都趨向與成熟;,在《易經(jīng)》里面是文明的象征,火在人體內(nèi)代表心臟,是睿智的體現(xiàn)。夏季為生長之時,是從少陽到老陽的過渡期間。這個看似繁花似錦的季節(jié)卻蘊含著陽之極反陰之象。《易經(jīng)》上說的好“午為一陽生陰,午為陽之極也,極者反象生,陰從陽中出。子為陰之極,為一陽生。”自然界的生生不息被古老的《易經(jīng)》用陰陽關系結合星體運轉闡述的淋淋盡致。因此來說“夏季是變化的季節(jié)”,有陽之極而轉入陰,這是一個變化的過程。在這個變化的過程中,誰占到了先機誰就更加主動。這個先機靠的是“火”的本性“睿智”,一種文明之象。

          冬、《易經(jīng)》對冬天講的很清楚,冬天,為收藏;對于萬物來講是一個“厚積、蓄藏”的季節(jié)。是一種寂靜,是一種戰(zhàn)爭前的寂靜。其實這種靜是一種假象,是大的動作前的蟄伏。這種假象有很多人或事物按耐不住或者是考慮不足就會出錯,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些人面對這種“靜”的時候會手足無措,往往忽略了他的本意,而貿(mào)然行動,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我們都有相同的感受,就是日常忙忙碌碌,都很期盼能夠有點閑暇時間靜一靜,但是當我們真的靜下來的時候,卻有很多人舉足無措,會感到很茫然,對著突如其來的“靜”有些難以駕馭。此時不但不靜反倒會造成一種煩躁。而正是這種煩躁使一個魔鬼出現(xiàn),那就是“沖動”。提到“沖動”他有一個孿生兄弟我們不得不談,那就是“勇氣”,很多人分不清或者說很難分清他們誰是誰。

          正是這種不清楚造成了“寒冬”時節(jié),該藏不藏的噩夢,就好比是耐不住寂寞的野獸,忘記了危險跑出來覓食,結果是“食沒覓到卻撞到了獵人的槍口”。

          這個“冬”我們可以把它比喻做乾卦里面的“潛龍勿用”!兑捉(jīng)》給我們做了很確切的答案,只是我們在日常中沒有發(fā)現(xiàn)罷了!乾卦中的“潛龍勿用”,是潛伏,潛藏的意思。這一卦爻雖然是陽爻,但是他的位置在最下方,初爻在下,所以有“潛龍”之意,龍是指六十四卦中的陽爻,在古代中華民族的圖騰就是龍。是古人崇信想象出來的動物,人們相信他具有神靈的作用。所以,現(xiàn)在世界上的華人都稱自己是龍的傳人。

          “勿用”原意是不用為好,因為這一條,是說力量在潛伏中,應該等待時機,不要隨意行動。

          爻辭上講:“初九”位置在最下方,陽爻。占卜,自下而上,故以下爻為初陽。潛龍勿用,為周公所系之詞,以斷一爻之吉兇。

          冬天來了,萬物收藏。初九以陽剛居卦下,是抱潤澤一世之猷,而未濟風云之會,他的象為之潛龍,他的占卜辭為“勿用”,是以觀動靜,以待時機之意。

          這里的“勿用”,古人給我們留下了廣闊的思路和空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解讀方式,如果我們站在學術的角度上來解讀可能會得出一致的含義!拔稹笔遣豢梢缘囊馑迹坝谩笔切袆、作用,就是不可以行動作用。比如今天我們看見賓館有人不愿意被人打擾而掛上的“請勿打擾”的牌子一樣,就是這個意思。

          但是我們要知道,《易經(jīng)》成書以前,是沒有產(chǎn)生現(xiàn)在的古漢語的,現(xiàn)在的史料記載,古漢語詞匯是晚于《易經(jīng)》的,所以我們不要拘泥文字表面的含義。用今天的漢語去解釋遠古的東西,多少會有些偏頗的,這一點點偏頗,就會產(chǎn)生“差之毫厘拗之千里”的。所以,讀《易經(jīng)》我們不要拘泥詞匯解釋上面。如果我們站在人事、民俗、時代、政治等不同背景之下去解讀,就會有不同的含義出現(xiàn)。也就是說,拋開文字表面的這道關,它本身的含義就會千變?nèi)f化。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讀不懂《易經(jīng)》的原因所在。

          這個勿我們可以理解成一種變化,動是變化,靜也是變化。動靜陰陽反復千變,雖萬象之紛紜,需一理而融貫。這是《黃金策》上的話。是說明事物雖然變化萬千,結果不同,但是,他總有一定規(guī)律存在,也就是有一個主動脈。我們今天經(jīng)商、從政、士、農(nóng)、工、商皆是如此!岸毕鄬Α按骸钡纳l(fā)、“夏”的生長、“秋”的收斂來說廣義上是一種靜。而這個靜,并不是老老實實的呆著,而是要有他“靜”中的“動”。就好比陰陽魚圖案上的白魚,他雖然為陽,但是他里面還有個小黑點,這個小黑點就是陰。我們?nèi)绻殃桇~看做是動的話,那么那個小黑點陰就是靜,這是一體兩面的問題?茖W家說過“沒有真正的靜,也沒有真正的動”,這些都是參照條件不同造成的。所以,這個“冬”是潛龍勿用,但并不是“潛龍不用”,關鍵在于你怎樣選擇這個動、這個陽!岸睘殛,而陽自陰生,這就是關鍵。所以這個“冬”字是一種蓄勢待發(fā),這個發(fā)就是“勇氣”是睿智的勇氣,而不是她的孿生兄弟“沖動”。

          世上的事情就是這么玄妙,動中取靜、靜中取動都是一種智慧,那句經(jīng)典的廣告語說得好“進需要勇氣,退彰顯智慧”。這個退,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退,而是為了進而做的準備。就好比我們劈柴,應該是斧頭向下才能將柴劈開,而我們都會先將斧頭向上揚起,為的是更加有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這就是自然現(xiàn)象,在“易”上體現(xiàn)的淋淋盡致!所以這里的“勿”是一種動的體現(xiàn),而不是觀望、等待。

          著名的雜志《商界》2008年09月總第265期,有一篇文章叫“馬云給阿里巴巴全體員工的一封信”。在這封公開信里面,馬云將這個“冬”用易理闡述的非常好。

          他在信中說道“冬天要來了,我們要準備過冬!”聽到這句話很多人當時不以為然,因為當時他們的股票上市一路飆升,已經(jīng)炒到超過發(fā)行價的三倍了。而在此時,馬云在喝彩聲中已經(jīng)意識到了背后的烏云和雷聲,他知道這些已經(jīng)越來越近了,因為他認為任何來的迅猛的激情和狂熱,退下去的速度也會同樣驚人!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福之禍之所伏,禍之福之所倚”。這是一種古老的自然現(xiàn)象,也是,《易經(jīng)》中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的自然道理。

          這種情況也正是乾卦的“潛龍勿用時期”,那么馬云又是怎么對待這個“勿”字呢?他在對待這個“勿”的時候并沒有象有些書上解釋那樣“不動,靜觀其變”。而是提出“面對冬天,我們應該做些什么”?這是一種準備是一種動的前奏。他在此時提出“冬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準備,可怕的是我們不知道這個冬天有多長,有多么寒冷。他認為,機會面前人人平等,誰準備的充分誰就越有機會生存下去。能提到這個觀點,說明他已經(jīng)意識到了動的前奏。

          馬云同時提出:一個偉大的公司絕不是因為抓住多少機會,而是能扛過一次又一次的滅頂之災!在2002----2003年間,他們抓住互聯(lián)網(wǎng)的寒冬,大搞阿里企業(yè)文化、組織構架人才培養(yǎng)建設。這是一種靜中的動,陰中的陽,這也是一種退彰顯智慧。

          在網(wǎng)絡的冬天,阿里巴巴人沒有選擇文字意義上的“勿”,而是變相的解讀了“勿”,可能今天的馬云自己都不認為是在使用《周易》,這就是哪句話“百姓自用而不只”!當我們知道了這層含義為什么不去深挖掘《易經(jīng)》的潛在知識呢?

          今天的人們都在有形的資產(chǎn)下下功夫,往往忽略了無形的資產(chǎn)!兑捉(jīng)》存在世上五千多年了,甚至更長時間。中國的道家、軍事家、儒家、歷代的王侯將相都在研究他,就說明他對這些人都有研究價值。這些人也并不是用他來占卜!兑捉(jīng)》可以說是各行各業(yè)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寶藏,他不會像地下鐵礦、煤礦、油礦等等地下資源隨著開采量的擴大而枯竭,反而會越來越豐富。我們前面說了,讀“易”的人由于地位不同、地域不同、民俗文化背景不同、時代的不同可切入的角度也會不同。我個人發(fā)現(xiàn)《易經(jīng)》太有意思了,就拿乾卦潛龍勿用這個“勿”字來說就很有學問,要看你用什么方式解讀它,古人簡直是太聰明了,他只扔下一句“潛龍勿用”四個字,其他留給你自己去解。這給了我們多么大的拓展空間啊!如今的教學如果按照這個方式進行的話,會有多少人才出現(xiàn)啊?

          如果你用古文字的角度去解讀的話會有一種意境,但是,如果你換個思維去考慮,就會有另外的意境,真是玄妙啊!

          今天我們妄自托大,不客觀一點說“孔子,他真的曲解了《易經(jīng)》”。可能在座的有人要說“這小子是瘋了,太狂妄了,敢批評文圣”?

          我談談我的看法,大家給與指正!兑住匪蔷褪莻髡f中的“龍”,龍,是能大能小,能屈能伸,能潛藏能騰飛,變化萬千。而孔子卻給他下了一個定義“《易傳》”。實際他是沒有定義的,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解讀方式?鬃拥摹啊兑讉鳌贰弊笥伊撕笕说摹八季S”。淺顯一點說,《易》就好比是槍,他放在正義者手里是武器,放在邪惡者手里是兇器,放在禮品店里是玩具。。。。。。。,而孔子是用一種“中庸”的思想去解讀立傳的,所以,今天學易的人們都在采用這種方式解讀它。這是大大的縮小了他的使用價值,縮小了我們的思維空間。是把一種無限的空間變成了有限的空間。

          而《易》本身,就五千多字,并沒有些什么,這就給我們留下了無限的發(fā)展空間。只是一些陰陽符號,這些符號相互交感而產(chǎn)生萬事萬物萬象!!你說玄妙不玄妙?但是,話又說回來了,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這就是陰陽,就是矛盾,只有這樣,社會才會進步,人類才會發(fā)展。那么就給我們另一個課題,“怎樣去突破這些規(guī)矩,要成為怎樣的方圓”。這個問題《易經(jīng)》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他變化多端卻不失規(guī)矩。呵呵,就好比我們談的一年四季的冬季,看過曲黎敏教授講的《黃帝內(nèi)經(jīng)》都知道,“冬”是收藏,也代表動靜中的“靜”,那么,難道說真的是“靜么”?肯定不是。潛龍勿用,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我前面說了,這個“勿”字解釋很關鍵,如果你用古漢語的意思去解釋,就是“不可以,不能,不”的意思。但是古人寫這句爻辭的時候未必是這個意思,他并沒有說不可以。所以我說,解讀《易經(jīng)》要看你站在什么角度什么立場去讀,你所攝取的內(nèi)涵也不同,就像孔子晚年喜歡讀《易經(jīng)》,他的弟子子貢曾問道“夫子亦信其筮乎?”孔子曰“吾觀其德義耳”,“吾與史巫同途而殊歸”。好一句“同途而殊歸”,這句話說出了孔子讀《易》的初衷和本意,“同途”是都在看同一部書,看同一樣的內(nèi)容;“殊歸”是說明從中攝取的知識和最終目的不同。

        【《易經(jīng)》與天人合一】相關文章:

        易經(jīng)的奧秘:易經(jīng)與家庭08-18

        易經(jīng)的智慧之《易經(jīng)》與命運04-05

        易經(jīng)入門02-22

        易經(jīng)經(jīng)典句子10-24

        易經(jīng)的歷史11-25

        易經(jīng)與風水07-19

        易經(jīng)介紹02-17

        什么是易經(jīng)04-05

        《白話易經(jīng)》04-07

        易經(jīng)全文閱讀03-29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