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宋王安石《登飛來峰》全詩原文、翻譯、注釋和賞析
《登飛來峰》
【宋】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wù)f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注釋】
飛來峰:在今浙江省杭州市靈隱寺前。相傳東晉時,古印度僧慧理曾稱這座山峰像天竺國的靈鷲山!安恢我燥w來”,因此得名“飛來峰”和“靈鷲峰”。飛來山:即飛來峰。尋:古代一種長度單位,八尺為一尋。緣:表示原因或目的,相當(dāng)于“因為”或“為了”。
【鑒賞導(dǎo)示】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年號半山。因封荊國公,又稱王荊公。撫州臨州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xué)家。王安石在詩、詞、文方面都有成就。其散文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早年的詩歌創(chuàng)作學(xué)習(xí)杜甫和韓愈關(guān)心政治、同情人民疾苦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詩風(fēng)也取于杜詩沉郁頓挫!讹w來峰》就是一首語言之外的好詩。
【鑒賞】
《登飛來峰》這首詩作于宋仁宗皇佑二年(1050)夏天,那時,王安石所任浙江明州(今浙江省寧波市)鄞縣知縣期滿,在離任返回江西臨川時途徑杭州,游覽西湖,登臨飛來峰,于是寫下了這首七言詩。
王安石是一位政治家,他懷著變法圖強的雄心壯志,希望能夠改變社會衰敗的現(xiàn)狀,以施展自己的才華!兜秋w來峰》一詩,正是借登高游覽。表現(xiàn)了王安石的這一理想抱負的。
詩的首句扣詩題下筆,交待游覽景點,并對景點作了形象的描繪,詩人不僅登臨了飛來峰,而且還登上了建筑在峰頂?shù)乃,這峰和塔高約千丈,聳立云端:人在上面,可以居高臨下,俯覽四周勝景。這一開筆描寫創(chuàng)造出一種高遠的意境,使人感到心曠神怡。次句緊承首句而來,寫登高可以看到日出景象。詩人不寫別的,而選擇了雞鳴“見日出”這一景象,一是突出飛來峰上“千尋塔”之高,二是顯然蘊含著他的向往與寄托。詩的一、二句都是為后兩句作鋪墊。三、四兩句,是詩的精華,蘊含的哲理極其深刻!案≡啤,本指天空中飄浮著的云層,在詩中人們常用來比喻奸佞小人。唐代大詩人李白在《登金陵鳳凰臺》一詩中寫道:“總為浮云能遮日,長安不見使人愁。”詩的情調(diào)顯得低沉。王安石則豪邁地宣稱:我一點也不怕浮云遮擋住我的視線,因為我是站在最高的地方!意思是說:我有崇高的政治家理想和洞穿事物的哲人眼光,何懼小人當(dāng)?shù)溃∵@兩句詩,借寫景抒情,借詠物來言志,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其立意與杜甫的《望岳》有異曲同工之妙。因而成為千古傳誦的豪言壯語。
總之,這首詩立意高遠、感情奔放、充滿哲理,因此,有人曾評此詩是哲理的詩化,詩化的哲理。
【鑒賞要點】
[1]名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2]立意高遠,感情奔放。
[3]借寫景抒發(fā)豪情。
[4]充滿哲理。
【宋王安石《登飛來峰》全詩原文、翻譯、注釋和賞析】相關(guān)文章:
《登飛來峰》王安石原文注釋翻譯賞析10-08
王安石《登飛來峰》注釋翻譯與賞析08-23
王安石《登飛來峰》原文及賞析08-12
王安石詩《登飛來峰》原文鑒賞09-11
王安石《登飛來峰》原文和譯文07-02
王安石的詩登飛來峰11-18
李白《登錦城散花樓》全詩賞析與注釋翻譯08-31
王安石登飛來峰原文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