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蘇軾題西林壁知詩意
《題西林壁》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詩作。這是一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供大家參考。蘇軾題西林壁知詩意,供大家參考。
原文
題西林壁⑴
橫看成嶺側成峰⑵,遠近高低各不同⑶。
不識廬山真面目⑷,只緣身在此山中⑸。
詞句注釋
、蓬}西林壁:寫在西林寺的墻壁上。西林寺在廬山西麓。題:書寫,題寫。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廬山。
、茩M看:從正面看。廬山總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側:側面。
、歉鞑煌焊鞑幌嗤。
、炔蛔R:不能認識,辨別。真面目:指廬山真實的景色、形狀。
、删墸阂驗椋挥捎。此山:這座山,指廬山。
譯文
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xiàn)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自身處在廬山之中。
創(chuàng)作背景
蘇軾于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由黃州(治所在今湖北黃岡)貶所改遷汝州(治所在今河南臨汝) 團練副使,赴汝州時經(jīng)過九江,與友人參寥同游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fā)逸興壯思,于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游詩!额}西林壁》是游觀廬山后的總結。據(jù)南宋施宿《東坡先生年譜》記載可知此詩約作于元豐七年五月間。
鑒賞
此詩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游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游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tài)的廬山風景。
結尾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游山的體會。之所以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是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這兩句奇思妙發(fā),整個意境渾然托出,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回味經(jīng)驗、馳騁想象的空間。這不僅僅是游歷山水才有這種理性認識。游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人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于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fā)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首小詩激起人們無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題西林壁》不單單是詩人歌詠廬山的奇景偉觀,同時也是蘇軾以哲人的眼光從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認識。由于這種認識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觀規(guī)律的,所以詩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給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啟人心智。因此,這首小詩格外來得含蓄蘊藉,思致渺遠,使人百讀不厭。
這首詩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語言卻異常淺顯。深入淺出,這正是蘇軾的一種語言特色。蘇軾寫詩,全無雕琢習氣。詩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種質樸無華、條暢流利的語言表現(xiàn)一種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這意境又是不時閃爍著熒熒的哲理之光。從這首詩來看,語言的表述是簡明的,而其內涵卻是豐富的。也就是說,詩語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邏輯性的高度統(tǒng)一。詩人在四句詩中,概括地描繪了廬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時又準確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領的道理。鮮明的感性與明晰的理性交織一起,互為因果,詩的形象因此升華為理性王國里的典型,這就是人們?yōu)槭裁辞О俅蔚陌押髢删洚斪髡芾淼木涞脑颉?/p>
如果說宋以前的詩歌傳統(tǒng)是以言志、言情為特點的話,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蘇軾,則出現(xiàn)了以言理為特色的新詩風。這種詩風是宋人在唐詩之后另辟的一條蹊徑,用蘇軾的話來說,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這類詩的特點是:語淺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额}西林壁》就是這樣的一首好詩。
論蘇軾的《題西林壁》
一座普通的高山,詩人為何要橫看、側看、遠看、近看、高看、低看?這里面大有深意!詩人如此噴墨絕不僅僅只是為了表達對此山的愛慕,他前面這樣細致地描述就是為了更好地說明后面的主題。廬山在文人騷客的眼里,是靈感的源泉;在挑夫的眼里,它是柴米油鹽的保證;在達官顯貴的眼里,是游山玩水的絕佳去處。正是這些原因,詩人看到了廬山更豐富的象征意義,他的思緒由自然的存在逐漸向客觀的現(xiàn)實邁進。人生活在這個欲望與利益的相互沖突中,何嘗不像這高高低低,遠近不同的千山萬嶺呢?望著這無數(shù)座形態(tài)各異的崇山峻嶺,詩人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此時,詩的深意嶄露頭角,一個生存的大話題與廬山的自然美景相互交融。什么是生存?如此千差萬別的群山都能結合的這樣完美,難道這偉大的造化還不能激發(fā)我們,考慮社會人類的生存問題嗎?生存就是共存!廬山給了詩人這樣的意念。可是,這樣的念頭卻令詩人更加茫然!再偉大的詩人也難逃歷史的局限性,因此詩人也不得不承認,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兩句詩是全篇的高潮,但又暗含從高向低的猛然抖落,詩的藝術之美和廬山的突兀奇險完美結合,渾然一體,可謂神來之筆!這兩句詩還蘊含著詩人對社會,官場深深的憂慮和無奈。官場風云變幻,社會錯綜復雜,豈是一座廬山這樣簡單!身處廬山不識廬山猶如身處官場不識官場,橫看成嶺,側看成峰,事事非非,孰忠孰奸?就像一個人,評論起別人頭頭是道,也很有見地,可一旦說起自己,卻言不由衷,不知所云!
那究竟有沒有辦法看清廬山真面目呢?詩人沒有直接講,但答案就在詩里。那就是走出廬山或者把廬山跟其它山脈相比較,廬山的特征就很容易看清了,看清了廬山的真面目,我們就不會再迷惘,就會理性地認識廬山的優(yōu)點和缺點、美麗和丑陋。這一切都可以指導我們的人生,啟迪我們的心智,也讓我們理性地認識自己的缺點,糾正我們對他人的偏見!
【蘇軾題西林壁知詩意】相關文章:
蘇軾的題西林壁詩意10-09
題西林壁蘇軾詩意02-20
蘇軾題西林壁的詩意08-06
題西林壁蘇軾詩意08-29
題西林壁詩意07-27
《題西林壁》的詩意08-03
《題西林壁》 蘇軾10-12
蘇軾《題西林壁》10-06
蘇軾題西林壁07-16
題西林壁題的詩意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