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雨亭記蘇軾原文、翻譯、注釋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蘇軾《喜雨亭記》原文翻譯
喜雨亭記 〔宋〕蘇軾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則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書;漢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孫勝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齊,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風之明年,始治官舍,為亭于堂之北,而鑿池其南,引流種木,以為休息之所。是歲之春,雨麥于岐山之陽,其占為有年。既而彌月不雨,民方以為憂。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與慶于庭,商賈相與歌于市,農(nóng)夫相與忭于野,憂者以樂,病者以愈,而吾亭適成。
于是舉酒于亭上以屬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則無麥。'’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則無禾!疅o麥無禾,歲且薦饑,獄訟繁興,而盜賊滋熾。則吾與二三子,雖欲優(yōu)游以樂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遺斯民,始旱而賜之以雨,使吾與二三子,得相與優(yōu)游而樂于亭者,皆雨之賜也。其又可忘邪?”
既以名亭,又從而歌之。歌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為襦;使天而雨玉,饑者不得以為粟。一雨三日,繄誰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歸之天子,天子曰不。歸之造物,造物不自以為功,歸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選自《四部叢刊》本《經(jīng)進東坡文集事略》
【典故】
1.“周公得禾”二句:周公,周成王得叔父姬旦。相傳周成王得弟弟唐叔得到了一株生長特殊得禾,認為是吉利得象征,就獻給成王。成王轉送給在東土的周公,周公就寫了一篇文章,叫《嘉禾》,來紀念這件事。這篇文章已失傳。
2.“漢武得鼎”二句:漢武,即漢武帝。據(jù)《史記 孝武本紀》載,武帝元狩七年夏六月,得寶鼎于汾水上,改年號為元鼎元年(公元前 116 年)。
3.“叔孫勝敵”二句:春秋時期魯文公十一年冬,鄋( su ō )瞞族侵犯魯國,文公命叔孫得臣率兵抗御,在咸地大敗鄋瞞軍隊,俘獲了鄋瞞得首領僑如。叔孫得臣為了紀念這次勝利,就給他的兒子起名叫“僑如”.
【背景】
宋代大學士蘇軾所建,位于陜西鳳翔東湖之中。
蘇軾26歲時,他受朝廷詔命,到鳳翔來做“簽判”,即文書類小官。他精力充沛,才干獨卓,性喜創(chuàng)造。府衙后面有一塊荒廢多年的空地,他規(guī)劃,掘溝引水,壘墻修圃,不久,便造成了一個小花園。園中心土丘上又修了一座可觀賞園景色的亭子。這時,因為當?shù)睾敌試乐,禾苗枯焦,蘇軾被派了一項緊急差事:赴太白山求雨。當時人們救災只靠求神。蘇軾極認真地做這件事,求神祝禱,甚至向皇帝寫疏奏,請求把太白峰龍神的爵位由“侯”改為“公”,因為唐代就封“公”,如今降了級恐怕龍神鬧情緒,不下雨;实垡舱娴慕抵,改封為“公”.過了些日子,陰云密布,雷聲轟轟,下了一場透雨。百姓歡呼踴躍,恰在這時節(jié),蘇軾主持修建的園亭完工。他喜好交游,請了上司和同僚朋友到亭里宴飲祝賀。蘇軾借勢隨緣,給自己的小亭取了個嘉名“喜雨亭”.雙喜臨頭,蘇軾文思泉涌,寫了一篇文章,名為《喜雨亭記》。
這座亭子用雨來命名,是為了紀念喜慶之事。古時候有了喜事,就用它來命名事物,表示不忘的意思。周公得到天子賞賜的稻禾,便用“嘉禾”作為他文章的篇名;漢武帝得了寶鼎,便用“元鼎”稱其年號;叔孫得臣打敗狄人僑如,便用僑如作為兒子的名字。他們的喜事大小不一樣,但表示不忘的意思卻是一樣的。
【蘇軾《喜雨亭記》原文翻譯】相關文章:
喜雨亭記蘇軾原文、翻譯、注釋06-08
蘇軾超然臺記原文及翻譯09-26
蘇軾《石鐘山記》原文及翻譯04-09
蘇軾《安國寺記》原文及翻譯06-19
蘇軾記游松風亭原文及賞析04-08
蘇軾《墨妙亭記》原文和譯文08-20
關于蘇軾《石鐘山記》的原文及翻譯04-15
蘇軾《凌虛臺記》原文及翻譯09-13
記承天寺夜游蘇軾原文翻譯06-28
蘇軾石鐘山記原文翻譯賞析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