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賞析 蘇軾
《洞仙歌》是宋代詩人蘇軾的代表作,通過對花蕊夫人夏夜納涼的情景,表達(dá)了詞人對時光流逝的深深惋惜和感嘆。下面是小編分享的《洞仙歌》賞析,歡迎閱讀!
《洞仙歌》
仆七歲時,見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歲。自言嘗隨其師入蜀主孟昶宮中,一日大熱,蜀主與花蕊夫人夜納涼摩訶池上,作一詞,朱具能記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無知此詞者,但記其首兩句,暇日尋味,豈《洞仙歌》令乎?乃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fēng)來暗香滿。繡簾開,一點(diǎn)明月窺人,人未寢,欹枕釵橫鬢亂。
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zhuǎn)。但屈指西風(fēng)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譯文
冰一樣的肌膚,玉一般的身骨,自然是遍身清涼沒有汗。宮殿里清風(fēng)徐來幽香彌漫。繡簾被風(fēng)吹干,一線月光把佳人窺探。佳人還沒有入睡,她斜倚繡枕釵橫發(fā)亂。
他起來攜著她的小手,走出無聲的庭院,隨時可見流星橫穿河漢。試問夜已多深?已過了三更,月光暗淡,玉繩星向下旋轉(zhuǎn)。她掐著手計(jì)算,秋風(fēng)幾時吹來,不知不覺間感到,流年似水,歲月在暗暗變換。
注釋
、哦聪筛瑁涸~牌名。
⑵眉州:今在四川眉山境內(nèi)。
、敲详疲何宕鷷r蜀國君主,在位三十一年,后國亡降宋,深知音律,善填詞。
、然ㄈ锓蛉耍好详频腻,別號花蕊夫人;摩訶池:故址在今成都昭覺寺,建于隋代,到蜀國時曾改成宣華池。
⑸具:通俱,表都的意思。
、首悖貉a(bǔ)足。
⑺冰。杭∧w潔白如冰雪,《莊子·逍遙游》有神人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
、趟睿航ㄔ谀υX池上的宮殿。
、挽ィ盒笨俊
洞仙歌賞析
坡公的詞,手筆的高超,情思的深婉,使人陶然心醉,使人淵然以思,爽然而又悵然,一時莫明其故安在。繼而再思,始覺他于不知不覺之中將一個人生的哲理問題,已然提到了你的面前,使你如夢之冉冉驚覺,如茗之永永回甘,真詞家之圣手,文事之神工,他人總無此境。
即如此篇,其寫作來由,老坡自家交代得清楚:“仆七歲時,見眉山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歲。自言嘗隨其師入蜀主孟昶宮中⑴。一日,大熱,蜀主與花蕊夫人夜納涼摩訶池上⑵,作一詞⑶。朱具能記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無知此詞者。但記其首兩句。暇日尋味,豈《洞仙歌令》乎?乃為足之”。這說明一個七歲的孩子,聽了這樣一段故事,竟是何等深刻地印在了他的心靈上,引起了何等的想像和神往,而四十年后(其時東坡當(dāng)在謫居黃州),這位文學(xué)奇人不但想起了它,而且運(yùn)用了天才的藝術(shù)本領(lǐng),將只余頭兩句的'一首詞曲,補(bǔ)成了完篇,——而且補(bǔ)得是那樣的超妙,所以要相信古人是有奇才和奇跡出現(xiàn)過的。顯然,東坡并不可能“體驗(yàn)”蜀主與花蕊夫人那樣的“生活”而后才來創(chuàng)作,但他卻“進(jìn)入了角色”,這種創(chuàng)造的動機(jī)和方法,似乎已然隱約地透露出“代言體”劇曲的胚胎醞釀。
冰肌玉骨,可與“華容月貌”為對,但實(shí)有高下之分、雅俗之別了。盛夏之時,其人肌骨自涼,全無汗染之氣,可想而得。以此之故,東坡乃接曰:“水殿風(fēng)來暗香滿”暗香者,何香?殿里焚焙之香?冰玉肌骨之人,既自清涼,應(yīng)亦體自生香?一時俱難“分析”。即此一句,便見東坡文心筆力,何等不凡。學(xué)文之士,宜向此等處體會,方不致只看“熱鬧”耳。
以下寫簾開、寫月照,寫攲枕,寫釵鬢,須知總是為寫大熱二字,又不可為俗見所牽,去尋什么別的,自家將精神境界降低(或根本未曾能高),卻說什么昶、蕊甚至坡公只一心在“男女”上摹寫,豈不可悲哉。
上片全是交待“背景”。過片方寫行止,寫感受,寫意境,寫哲理。因大熱人不能寢,及風(fēng)來水殿,月倒天中,再也不能閉置繡簾之內(nèi),于是起身而到中庭。以其無人,來攜手同行——所攜者特曰素手,此本舊詞,早見古詩,不足為奇,但東坡用來,正為蜀主原語呼應(yīng):其為冰玉生涼之手,又不待“刻畫”只一“素”字盡之,所以學(xué)文者若只以東坡“用傳統(tǒng)詞語”視之,便只得到“箋注家”能事,而失卻藝術(shù)家心眼也。(所以好的箋注家須同時是藝術(shù)家,方可)。
既起之后,來至中庭,時已深宵,寂無人跡,聞無蟲語,唯有微風(fēng)時傳暗香之夜氣。仰而見月,——于是由看月而又看銀河天漢,蓋時至六七月,河漢已愈顯清晰。銀河亦如此寂靜無嘩——時見流星一點(diǎn),掠過其間。此筆寫得又何等超妙入神!不禁令人想起夢襄陽寫出:“微云渡河漢,疏雨滴梧桐。”當(dāng)時一座嘆為清絕!我則以為,東坡此一句,足抵孟公十字,不是秋夜之清絕,而是夏夜之靜絕,大熱中之靜絕。寫清絕之境不難,此境卻實(shí)難落筆得神也。
“試問”一句,又從容傳出二人攜手大熱中靜玩夜空之景已久,已久。及聞已是三更,再觀宵漢,果見月色澄輝,便覺減明,北斗玉繩,柄更低垂——真?zhèn)宵深夜靜,已到應(yīng)該歸寢之時了。但是大熱不隨夜色而稍減。于是又不禁共語:什么時候才得夏盡秋來,暑氛退凈呢!
以上一切,皆非老尼朱氏所能傳述,全出坡公自家為他二人而設(shè)身,而處地,而如覺大熱,而如見星河,而如聞共語······。學(xué)詞者,又必須領(lǐng)會:漢、淡、轉(zhuǎn)三韻,連寫天象,時光暗轉(zhuǎn),是何等諧婉悅?cè),而又何等如聞微嘆!
東坡既敘二人之事畢,乃于收煞全篇處,以代言,似自語,而感慨系之:當(dāng)大熱之際,人為思涼,誰不渴盼秋風(fēng)早到,送爽驅(qū)炎?然而于此之間,誰又遑計(jì)夏逐年消,人隨秋老乎?嗟嗟,人生不易,常是在現(xiàn)實(shí)缺陷中追求想像中的將來的美境;美境縱來,事亦隨變;如此循環(huán),永無止息——而時光不待,即在人的想望追求中而偷偷逝盡矣!當(dāng)朱氏老尼追憶幼年之事,昶、蕊早已無存,而當(dāng)東坡懷思制曲之時,老尼又復(fù)安在?當(dāng)后人讀坡詞時,坡又何處?·······是以東坡之意若曰:人宜把握現(xiàn)在。所以他寫中秋詞,也說“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此種例句,舉之不盡)故東坡一生經(jīng)歷,人事種種,使之深悲; 而其學(xué)識性質(zhì),又使之達(dá)觀樂道。讀東坡詞,常使人覺其悲歡交織,喜而又嘆者,殆因上述緣故而然歟?此義既明,強(qiáng)分“婉約”“豪放”,而欲使東坡歸于一隅,豈不徒勞而自縛哉。
【洞仙歌賞析 蘇軾】相關(guān)文章:
蘇軾《洞仙歌》全詞翻譯及賞析09-06
《洞仙歌》蘇軾詩詞鑒賞10-29
《洞仙歌》蘇軾詞作鑒賞10-29
蘇軾《洞仙歌詠柳》全詞翻譯賞析09-03
臨江仙·風(fēng)水洞作_蘇軾的詞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
《臨江仙》蘇軾詞賞析09-04
洞仙歌·詠柳古詩詞鑒賞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