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1-10 09:18:07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數(shù)學教案14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數(shù)學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數(shù)學教案14篇

          人教版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教學點:認識小括號,初步了解帶小括號的加、減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正確計算帶小括號的加、減兩步式題。

          2、能力訓練點:能準確判斷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能準確地計算帶小括號的加、減兩步式題。加強數(shù)學語言訓練,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判斷地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小括號及其作用。

          教具學具:

          投影片、口算卡。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直接說得數(shù)。

          15—6=17—8=5+4=8+4=5+6=11—4=

          2、說說14—8—3、8+6—7、15—7+5的計算順序。

          二、探究新知

          1、導入

          引導學生回憶加、減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是從左到右依次計算。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加、減兩步式題。

          2、教學例2。

         、懦鍪咎枪队皥D

          從圖上看到了什么?

         、仆瑢W們拿出圓片,代表五角星,在桌上擺一擺。

          想一想:怎樣算出還剩幾個呢?如何列算式呢?相互之間可以討論一下。

         、且龑W生說出不同的解題思路

          ①從10個里面去掉2個,再去掉3個,剩下5個。

         、诎2個和3個合起來一共是5個,再從10個里面一起去掉5個,還剩5個。

         、蹣恿兴闶侥兀堪鍟骸10—2—3=”“10—(2+3)=”

          第一種算法:先算10減2,再減3。

          第二種算法:計算中要先計算2+3,但這一步在后面,這就需要改變運算順序,因此要在先計算的這一步加上一個小括號。板書課題:“小括號”

          師生共同根據(jù)小括號的作用,列出兩種算法的算式。

          10—2—3= 10—(2+3)=

         、芤龑W生計算。

          10—2—3=先算10—2=8,再算8—3=5。(板書結果)

          10—(2+3)=先算2+3=5,再算10—5=5。(板書結果)

          三、全課小結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

          明確:我們學習了帶小括號的加減兩步式題的計算方法:“在一個算式里有括號的,先算括號里面的。”(板書)

          教師指出:這個括號與前面的填括號的題不同,如5+()=11是要在括號里填一個數(shù)6,而10—(2+3)括號里給出了數(shù)和加號,是要先算2+3=5

          人教版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整理前兩個學段學過的整數(shù)、分數(shù)(包括小數(shù))的知識,掌握正數(shù)和負數(shù)的概念;

          2,能區(qū)分兩種不同意義的量,會用符號表示正數(shù)和負數(shù);

          3,體驗數(shù)學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生活實際的需要,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難點:正確區(qū)分兩種不同意義的量。

          知識重點:兩種相反意義的量

          教學過程:(師生活動)設計理念

          設置情境

          引入課題上課開始時,教師應通過具體的例子,簡要說明在前兩個學段我們已經(jīng)學過的數(shù),并由此請學生思考:生

          活中僅有這些“以前學過的數(shù)”夠用了嗎?下面的例子僅供參考.

          師:今天我們已經(jīng)是七年級的學生了,我是你們的數(shù)學老師.下面我先向你們做一下自我介紹,我的名字是XX,身高1.73米,體重58.5千克,今年40歲.我們的班級是七(13)班,有60個同學,其中男同學有22個,占全班總人數(shù)的37%…

          問題1:老師剛才的介紹中出現(xiàn)了幾個數(shù)?分別是什么?你能將這些數(shù)按以前學過的數(shù)的分類方法進行分類嗎?

          學生活動:思考,交流

          師:以前學過的數(shù),實際上主要有兩大類,分別是整數(shù)和分數(shù)(包括小數(shù)).

          問題2:在生活中,僅有整數(shù)和分數(shù)夠用了嗎?

          請同學們看書(觀察本節(jié)前面的幾幅圖中用到了什么數(shù),讓學生感受引入負數(shù)的必要性)并思考討論,然后進行交流。

         。ㄒ部梢猿鍪練庀箢A報中的氣溫圖,地圖中表示地形高低地形圖,工資卡中存取錢的記錄頁面等)

          學生交流后,教師歸納:以前學過的數(shù)已經(jīng)不夠用了,有時候需要一種前面帶有“-”的新數(shù)。先回顧小學里學過的數(shù)的類型,歸納出我們已經(jīng)學了整數(shù)和分數(shù),然后,舉一些實際生活有相反意義的量,說明為了表示相反意義的量,我們需要引入負數(shù),這樣做強調了數(shù)學的嚴密性,但對于學生來說,更多

          地感到了數(shù)學的枯燥乏味為了既復習小學里學過的數(shù),又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

          趣,所以創(chuàng)設如下的問題情境,以盡量貼近學生的實際.

          這個問題能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學生自己看書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途徑,都應予以重視。

          以上的情境和實例使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通過實例,使學生獲取大量的感性材料,為正確建立相反意義的量奠定基礎。

          分析問題

          探究新知問題3:前面帶有“一”號的新數(shù)我們應怎樣命名它呢?為什么要引人負數(shù)呢?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用正數(shù)和負數(shù)分別表示怎樣的量呢?

          這些問題都必須要求學生理解.

          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出示這些問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看書自學,然后師生交流.

          這階段主要是讓學生學會正數(shù)和負數(shù)的表示.

          強調:用正,負數(shù)表示實際問題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而相反意義的量包含兩個要素:一是它們的意義相反,如向東與向西,收人與支出;二是它們都是數(shù)量,而且是同類的量.這些問題是這節(jié)課的主要知識,教師要清楚地向學生說明,并且要注意語言的準確與規(guī)范,要舍得花時間讓學充分發(fā)表想法。

          舉一反三思維拓展經(jīng)過上面的討論交流,學生對為什么要引人負數(shù),對怎樣用正數(shù)和負數(shù)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有了初步的理解,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舉出實際生活中類似的例子,以加深對正數(shù)和負數(shù)概念的理解,并開拓思維.

          問題4:請同學們舉出用正數(shù)和負數(shù)表示的例子.

          問題5:你是怎樣理解“正整數(shù)”“負整數(shù),,’’正分數(shù)”和“負分數(shù)”的呢?請舉例說明.

          能否舉出例子是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的體現(xiàn),也能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引負數(shù)的必要性

          課堂練習教科書第5頁練習

          小結與作業(yè)

          課堂小結圍繞下面兩點,以師生共同交流的方式進行:

          1, 0由于實際問題中存在著相反意義的量,所以要引人負數(shù),這樣數(shù)的范圍就擴大了;

          2,正數(shù)就是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shù)(或在其前面加“+”),負數(shù)就是在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shù)前面加“-”。

          本課作業(yè)教科書第7頁習題1.1 第1,2,4,5(第3題作為下節(jié)課的思考題。

          作業(yè)可設必做題和選 做題,體現(xiàn)要求的層次性,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

          本課教育評注(課堂設計理念,實際教學效果及改進設想)

          密切聯(lián)系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本課是有理數(shù)的第一節(jié)課時.引人負數(shù)是數(shù)的范圍的一次重要擴充,學生頭腦中關于數(shù)的結構要做重大調整(其實是一次知識的順應過程),而負數(shù)相對于以前的數(shù),對學生來說顯得更抽象,因此,這個概念并不是一下就能建立的.為了接受這個新的數(shù),就必須對原有的數(shù)的結構進行整理,引人幣的舉例就是這個目的.

          負數(shù)的產生主要是因為原有的數(shù)不夠用了(不能正確簡潔地表示數(shù)量),書本的例子或圖片中出現(xiàn)的負數(shù)就是讓學生去感受和體驗這一點.使學生接受生活生產實際中確實存在著兩種相反意義的量是本課的教學難點,所以在教學中可以多舉幾個這方面的例子,并且所舉的例子又應該符合學生的年齡和思維特點。當學生接受了這個事實后,引入負數(shù)(為了區(qū)分這兩種相反意義的量)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這個教學設計突出了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使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

          體現(xiàn)了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理念,書本中的圖片和例子都是生活生產中常見的事實,學生容易接受,所以應該讓學生自己看書、學習,并且鼓勵學生討論交流,教師作適當引導就可以了。

          人教版數(shù)學教案 篇3

          課題:研究長方體課型:新知探究課時:1課時

          學習目標:

          1、我能在認識長方體的基礎上,掌握長方體的特征,并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2、我能通過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探索出長方體的具體特征,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我有信心學會本節(jié)所學內容,我一定能夠獲得成功。

          重點:掌握長方體面、棱、頂點的特征和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難點:形成長方體的概念,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學習過程

          ☆創(chuàng)設情景揭示課題

          1、教師出示幻燈片,讓同學們從長方體、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球體、圓柱、圓等圖形中,找出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然后在立體圖形中找出長方體。

          2、孩子們,你能找出長方體嗎?

          ☆學海探秘探究一:火眼金睛

          1、長方體有()個面,每個面是()形。指一指哪些面是相同的?

          2、長方體有()條棱,指一指哪些棱長度相等?

          3、長方體有()個頂點。

          4、你還能發(fā)現(xiàn)什么?

          探究二:制作長方體框架圖我發(fā)現(xiàn)

          1、長方體的12條棱可以分為幾組?

          2、相交于同一頂點的三條棱長度相等嗎?

          探究三:借助“產品”我能認

          1、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和()。

          2、我能指出長方體的長、寬、高。

          ☆走進知識大本營填一填

          1、長方體有()個面,都是()形,特殊情況可能有一組相對的面是()形,相對的面的面積()。

          2、長方體有()條棱,相對的棱長度()。

          3、長方體有()頂點。

          4、相交于長方體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和()

          辨一辨

          1、長方體的6個面不可能有正方形。()

          2、長方體的12條棱中長寬高各有4條。()

          3、一張長方形的紙是一個長方體。()

          4決定長方體的大小是長、寬、高。()

          ☆拓展延伸:我能自己制作一個美觀的長方體玩具箱。

          ☆談收獲、寫反思(梳理成數(shù)學日記)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有哪些方面需要進一步的努力?

          人教版數(shù)學教案 篇4

          一、知識與技能

          (1)正確理解乘方、冪、指數(shù)、底數(shù)等概念。

          (2)會進行有理數(shù)乘方的運算。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乘方意義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歸納概括的能力,滲透轉化思想。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探索精神,體驗小組交流、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與關鍵

          1.重點:正確理解乘方的意義,掌握乘方運算法則。

          2.難點:正確理解乘方、底數(shù)、指數(shù)的概念,并合理運算。

          3.關鍵:弄清底數(shù)、指數(shù)、冪等概念,注意區(qū)別-an與(-a)n的意義。

          四、課堂引入

          1.幾個不等于零的有理數(shù)相乘,積的符號是怎樣確定的?

          幾個不等于零的有理數(shù)相乘,積的符號由負因數(shù)的個數(shù)確定,當負因數(shù)的個數(shù)為奇數(shù)時,積為負;當負因數(shù)的個數(shù)為偶數(shù)時,積為正。

          2.正方形的邊長為2,則面積是多少?棱長為2的正方體,則體積為多少?

          五、新授

          邊長為a的正方形的面積是aa,棱長為a的正方體的體積是aaa.

          aa簡記作a2,讀作a的平方(或二次方)。

          aaa簡記作a3,讀作a的立方(或三次方)。

          一般地,幾個相同的因數(shù)a相乘,記作an.即aaa. 這種求n個相同因數(shù)的積的運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結果叫做冪。

          在an中,a叫底數(shù),n叫做指數(shù),當an看作a的n次方的結果時,也可以讀作a的n次冪。

          人教版數(shù)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了解鄰補角、對頂角,能找出圖形中的一個角的鄰補角和對頂角.

          2.理解對頂角相等,并能運用它解決一些問題.

          重點:

          鄰補角、對頂角的概念,對頂角的性質與應用.

          難點:

          理解對頂角相等的性質的探索.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引導語:

          我們生活的世界中,蘊涵著大量的相交線和平行線.

          本章要研究相交線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征,相交線的一種特殊形式即垂直,垂線的性質,研究平行線的性質和平行線的判定以及圖形的平移問題.

          二、嘗試活動,探索新知

          教師出示一塊布片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刀剪布的過程.

          教師提出問題:剪布時,用力握緊把手,發(fā)生了什么變化?進而使什么也發(fā)生了變化?

          學生觀察、思考、回答,得出:

          握緊把手時,隨著兩個把手之間的角逐漸變小,剪刀刀刃之間的角相應變小.如果改變用力方向,隨著兩個把手之間的角逐漸變大,剪刀刀刃之間的角也相應變大.

          教師提問:我們可以把剪刀抽象成什么簡單的圖形?

          學生回答:畫成兩條相交的直線,學生畫直線AB、CD相交于點O,并說出圖中4個角.

          教師提問:兩兩相配共能組成幾對角?各對角的位置關系如何?根據(jù)不同的位置怎么將它們分類?

          學生用量角器分別量一量各角的度數(shù),發(fā)現(xiàn)各對角的度數(shù)有什么關系?(學生得出結論:相鄰的兩個角互補,對頂?shù)膬蓚角相等)

          學生根據(jù)觀察和度量完成下表:

          兩條直線相交、所形成的角、分類、位置關系、數(shù)量關系

          教師提問:

          如果改變∠AOC的大小,會改變它與其他角的位置關系和數(shù)量關系嗎?

          學生思考回答:

          只會改變數(shù)量關系而不會改變位置關系.

          師生共同定義鄰補角、對頂角:

          有一條公共邊,而且另一邊互為反向延長線的兩個角叫做鄰補角.

          如果兩個角有一個公共頂點,而且一個角的兩邊分別是另一個角的兩邊的反向延長線,那么這兩個角叫做對頂角.

          教師提問:

          你同意下列說法嗎?如果錯誤,如何訂正?

          1.鄰補角的“鄰”就是“相鄰”,就是它們有一條“公共邊”,“補”就是“互補”,就是這兩個角的另一條邊在同一條直線上.

          2.鄰補角可看成是平角被過它的頂點的一條射線分成的兩個角.

          3.鄰補角是互補的兩個角,互補的兩個角也是鄰補角.

          學生思考回答:1、2是對的,3是錯的.

          第3個應改成:鄰補角是互補的兩個角,互補的兩個角不一定是鄰補角.

          教師讓學生說一說在學習對頂角的概念后,通過實際操作獲得的直觀體驗.

          教師把說理過程規(guī)范地板書:

          在右圖中,∠AOC的鄰補角是∠BOC和∠AOD,所以∠AOC與∠BOC互補,∠AOC與∠AOD互補,根據(jù)“同角的補角相等”,可以得出∠AOD=∠BOC,類似地有∠AOC=∠BOD.

          教師板書對頂角的性質:

          對頂角相等.

          強調對頂角的概念與對頂角的性質不能混淆:

          對頂角的概念是確定兩角的位置關系,對頂角的性質是確定互為對頂角的兩角的數(shù)量關系.

          三、例題講解

          【例】 如圖,直線a,b相交,∠1=40°,求∠2,∠3,∠4的度數(shù).

          【答案】 由鄰補角的定義,得∠2=180°-∠1=180°-40°=140°;由對頂角相等,得∠3=∠1=40°,∠4=∠2=140°.

          四、鞏固練習

          1.判斷下列圖中是否存在對頂角.

          2.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題.

          (1)兩條直線相交,構成哪兩種特殊位置關系的角?指出下圖中具有這兩種位置關系的角.

          eq o(sup7(,圖(1)) ,圖(2))

          (2)如圖,若∠AOD= 90°,那么直線AB與CD的位置關系如何?

          【答案】

          1.都不存在對頂角.

          2.(1)對頂角,鄰補角.

          對頂角:∠AOC和∠BOD,∠AOD和∠BOC.

          鄰補角:∠AOC和∠AOD,∠AOC和∠BOC,∠AOD和∠BOD,∠BOC和∠BOD.

          (2)垂直.

          五、課堂小結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本節(jié)課的小結并強調對頂角的概念與對頂角的性質不能混淆:對頂角的概念是確定兩角的位置關系,對頂角的性質是確定互為對頂角的兩角的數(shù)量關系.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大部分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并能積極主動地提出各類問題并解決問題,達到了基本的教學效果.但是由于對新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所以在應用方面存在不足,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選擇典型的例題,詳細講解,指導學生探求解題的思路和方法,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做到熟練的應用。

          人教版數(shù)學教案 篇6

          一、學習目標:

          讓學生了解多項式公因式的意義,初步會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二、重點難點

          重點:能觀察出多項式的公因式,并根據(jù)分配律把公因式提出來

          難點:讓學生識別多項式的公因式.

          三、合作學習:

          公因式與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概念.

          三個矩形的長分別為a、b、c,寬都是m,則這塊場地的面積為ma+mb+mc,或m(a+b+c)

          既ma+mb+mc = m(a+b+c)

          由上式可知,把多項式ma+mb+mc寫成m與(a+b+c)的乘積的形式,相當于把公因式m從各項中提出來,作為多項式ma+mb+mc的一個因式,把m從多項式ma+mb+mc各項中提出后形成的多項式(a+b+c),作為多項式ma+mb+mc的另一個因式,這種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四、精講精練

          例1、將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3x+6; (2)7x2-21x; (3)8a3b2-12ab3c+abc (4)-24x3-12x2+28x.

          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a(x-y)+b(y-x);(2)6(m-n)3-12(n-m)2.

          (3) a(x-3)+2b(x-3)

          通過剛才的練習,下面大家互相交流,總結出找公因式的一般步驟.

          首先找各項系數(shù)的____________________,如8和12的公約數(shù)是4.

          其次找各項中含有的相同的字母,如(3)中相同的字母有ab,相同字母的指數(shù)取次數(shù)最___________的

          課堂練習

          1.寫出下列多項式各項的公因式.

          (1)ma+mb 2)4kx-8ky (3)5y3+20y2 (4)a2b-2ab2+ab

          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8x-72 (2)a2b-5ab

          (3)4m3-6m2 (4)a2b-5ab+9b

          (5)(p-q)2+(q-p)3 (6)3m(x-y)-2(y-x)2

          五、小結:

          總結出找公因式的一般步驟.:

          首先找各項系數(shù)的大公約數(shù),

          其次找各項中含有的相同的字母,相同字母的指數(shù)取次數(shù)最小的

          注意:(a-b)2=(b-a)2

          六、作業(yè)

          1、教科書習題

          2、已知2x-y=1/3,xy=2,求2x4y3-x3y4 3、(-2)20xx+(-2)20xx

          4、已知a-2b=2,,4-5b=6,求3a(a-2b)2-5(2b-a)3

          人教版數(shù)學教案 篇7

          第一章 有理數(shù)

          單元教學內容

          1.本單元結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列舉了學生熟悉的用正、負數(shù)表示的實例,?從擴充運算的角度引入負數(shù),然后再指出可以用正、負數(shù)表示現(xiàn)實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使學生感受到負數(shù)的引入是來自實際生活的需要,體會數(shù)學知識與現(xiàn)實世界的聯(lián)系.

          引入正、負數(shù)概念之后,接著給出正整數(shù)、負整數(shù)、正分數(shù)、負分數(shù)集合及整數(shù)、分數(shù)和有理數(shù)的概念.

          2.通過怎樣用數(shù)簡明地表示一條東西走向的馬路旁的樹、?電線桿與汽車站的相對位置關系引入數(shù)軸.數(shù)軸是非常重要的數(shù)學工具,它可以把所有的有理數(shù)用數(shù)軸上的點形象地表示出來,使數(shù)與形結合為一體,揭示了數(shù)形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從而體現(xiàn)出以下4個方面的作用:

         。1)數(shù)軸能反映出數(shù)形之間的對應關系.

          (2)數(shù)軸能反映數(shù)的性質.

         。3)數(shù)軸能解釋數(shù)的某些概念,如相反數(shù)、絕對值、近似數(shù).

         。4)數(shù)軸可使有理數(shù)大小的比較形象化.

          3.對于相反數(shù)的概念,?從“數(shù)軸上表示互為相反數(shù)的兩點分別在原點的兩旁,且離開原點的距離相等”來說明相反數(shù)的幾何意義,同時補充“零的相反數(shù)是零”作為相反數(shù)意義的一部分.

          4.正確理解絕對值的概念是難點.

          根據(jù)有理數(shù)的絕對值的兩種意義,可以歸納出有理數(shù)的絕對值有如下性質:

         。1)任何有理數(shù)都有唯一的絕對值.

         。2)有理數(shù)的絕對值是一個非負數(shù),即最小的絕對值是零.

         。3)兩個互為相反數(shù)的絕對值相等,即│a│=│-a│.

         。4)任何有理數(shù)都不大于它的絕對值,即│a│≥a,│a│≥-a.

         。5)若│a│=│b│,則a=b,或a=-b或a=b=0.

          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正數(shù)、負數(shù)的實際意義,會判斷一個數(shù)是正數(shù)還是負數(shù).

         。2)掌握數(shù)軸的畫法,能將已知數(shù)在數(shù)軸上表示出來,?能說出數(shù)軸上已知點所表示的解.

         。3)理解相反數(shù)、絕對值的幾何意義和代數(shù)意義,?會求一個數(shù)的相反數(shù)和絕對值.

          (4)會利用數(shù)軸和絕對值比較有理數(shù)的大。

          2.過程與方法

          經(jīng)過探索有理數(shù)運算法則和運算律的過程,體會“類比”、“轉化”、“數(shù)形結合”等數(shù)學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知識與現(xiàn)實世界的聯(lián)系,鼓勵學生探索規(guī)律,并在合作交流中完善規(guī)范語言.

          重、難點與關鍵

          1.重點:正確理解有理數(shù)、相反數(shù)、絕對值等概念;會用正、?負數(shù)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會求一個數(shù)的相反數(shù)和絕對值.

          2.難點:準確理解負數(shù)、絕對值等概念.

          3.關鍵:正確理解負數(shù)的意義和絕對值的意義.

          課時劃分

          1.1 正數(shù)和負數(shù) 2課時

          1.2 有理數(shù) 5課時

          1.3 有理數(shù)的加減法4課時

          1.4 有理數(shù)的乘除法5課時

          1.5 有理數(shù)的乘方 4課時

          第一章有理數(shù)(復習) 2課時

          1.1正數(shù)和負數(shù)

          第一課時

          三維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能判斷一個數(shù)是正數(shù)還是負數(shù),能用正數(shù)或負數(shù)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二.過程與方法

          借助生活中的實例理解有理數(shù)的意義,體會負數(shù)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數(shù)應用的廣泛性.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難點與關鍵

          1.重點:正確理解負數(shù)的意義,掌握判斷一個數(shù)是正數(shù)還是負數(shù)的方法.

          2.難點:正確理解負數(shù)的概念.

          3.關鍵:創(chuàng)設情境,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加深對負數(shù)意義的理解. 教具準備

          投影儀.

          教學過程

          四、課堂引入

          我們知道,數(shù)是人們在實際生活和生活需要中產生,并不斷擴充的.人們由記數(shù)、排序、產生數(shù)1,2,3,?;為了表示“沒有物體”、“空位”引進了數(shù)“0”,?測量和分配有時不能得到整數(shù)的結果,為此產生了分數(shù)和小數(shù).

          在生活、生產、科研中經(jīng)常遇到數(shù)的表示與數(shù)的運算的問題,例如課本第2?頁至第3頁中提到的四個問題,這里出現(xiàn)的新數(shù):-3,-2,-2.7%在前面的實際問題中它們分別表示:零下3攝氏度,凈輸2球,減少2.7%.

          五、講授新課

         。1)、像-3,-2,-2.7%這樣的數(shù)(即在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shù)前面加上負號“-”的數(shù))叫做負數(shù).而3,2,+2.7%在問題中分別表示零上3攝氏度,凈勝2球,增長2.7%,?它們與負數(shù)具有相反的意義,我們把這樣的數(shù)(即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shù))叫做正數(shù),有時在正數(shù)前

          11面也加上“+”(正)號,例如,+3,+2,+0.5,+,?就是3,2,0.5,,?一個數(shù)前面33

          的“+”、“-”號叫做它的`符號,這種符號叫做性質符號.

          (2)、中國古代用算籌(表示數(shù)的工具)進行計算,紅色算籌表示正數(shù),黑色算籌表示負數(shù).

          (3)、數(shù)0既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但0是正數(shù)與負數(shù)的分界數(shù).

          (4) 、0可以表示沒有,還可以表示一個確定的量,如今天氣溫是0℃,是指一個確定的溫度;海拔0表示海平面的平均高度.

          用正負數(shù)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5)、 把0以外的數(shù)分為正數(shù)和負數(shù),起源于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正數(shù)和負數(shù)在許多方面被廣泛地應用.在地形圖上表示某地高度時,需要以海平面為基準,通常用正數(shù)表示高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負數(shù)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例如: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為8844m,吐魯番盆地的海拔高度為-155m.記錄賬目時,通常用正數(shù)表示收入款額,負數(shù)表示支出款額.

         。6)、 請學生解釋課本中圖1.1-2,圖1.1-3中的正數(shù)和負數(shù)的含義.

         。7)、 你能再舉一些用正負數(shù)表示數(shù)量的實際例子嗎?

         。8)、例如,通常用正數(shù)表示汽車向東行駛的路程,用負數(shù)表示汽車向西行駛的路程;用正數(shù)表示水位升高的高度,用負數(shù)表示水位下降的高度;用正數(shù)表示買進東西的數(shù)量,用負數(shù)表示賣出東西的數(shù)量.

          六、鞏固練習

          課本第3頁,練習1、2、3、4題.

          七、課堂小結

          為了表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我們引進了負數(shù).正數(shù)就是我們過去學過的數(shù)(除0外),在正數(shù)前放上“-”號,就是負數(shù),?但不能說:“帶正號的數(shù)是正數(shù),帶負號的數(shù)是負數(shù)”,在一個數(shù)前面添上負號,它表示的是原數(shù)意義相反的數(shù).如果原數(shù)是一個負數(shù),那么前面放上“-”號后所表示的數(shù)反而是正數(shù)了,另外應注意“0”既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

          八、作業(yè)布置

          1.課本第5頁習題1.1復習鞏固第1、2、3題.

          九、板書設計

          1.1正數(shù)和負數(shù)

          第一課時

          1、像-3,-2,-2.7%這樣的數(shù)(即在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shù)前面加上負號“-”的數(shù))叫做負數(shù).而3,2,+2.7%在問題中分別表示零上3攝氏度,凈勝2球,增長2.7%,?它們與負數(shù)具有相反的意義,我們把這樣的數(shù)(即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shù))叫做正數(shù),有時在正數(shù)前面

          11也加上“+”(正)號,例如,+3,+2,+0.5,+,?就是3,2,0.5,,?一個數(shù)前面的33

          “+”、“-”號叫做它的符號,這種符號叫做性質符號.

          2、隨堂練習。

          3、小結。

          4、課后作業(yè)。

          十、課后反思

          1.1正數(shù)和負數(shù)

          第二課時

          三維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進一步鞏固正數(shù)、負數(shù)的概念;理解在同一個問題中,用正數(shù)與負數(shù)表示的量具有相同的意義.

          二.過程與方法

          經(jīng)歷舉一反三用正、負數(shù)表示身邊具有相反意義的量,進而發(fā)現(xiàn)它們的共同特征.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與關鍵

          1.重點:正確理解正、負數(shù)的概念,能應用正數(shù)、?負數(shù)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2.難點:正數(shù)、負數(shù)概念的綜合運用.

          3.關鍵:通過對實例的進一步分析,?使學生認識到正負數(shù)可以用來表示現(xiàn)實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教具準備

          投影儀.

          教學過程

          四、復習提問課堂引入

          1.什么叫正數(shù)?什么叫負數(shù)?舉例說明,?有沒有既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的數(shù)?

          2.如果用正數(shù)表示盈利5萬元,那么-8千元表示什么?

          五、新授

          例1.一個月內,小明體重增加2kg,小華體重減少1kg,小強體重無變化,寫出他們這個月的體重增長值.

          2.20xx年下列國家的商品進出口總額比上年的變化情況是:

          美國減少6.4%,德國增長1.3%,法國減少2.4%,英國減少3.5%,意大利增長0.2%,?中國增長7.5%.

          寫出這些國家20xx年商品進出口總額的增長率.

          分析:在一個數(shù)前面添上負號,它表示的是與原數(shù)具有意義相反的數(shù).?“負”與“正”是相對的,增長-1,就是減少1;增長-6.4%就是減少6.4%,那么什么情況下增長率是0?當與上年持平,既不增又不減時增長率是0.

          人教版數(shù)學教案 篇8

          一、教學目標:

          1、加深對加權平均數(shù)的理解

          2、會根據(jù)頻數(shù)分布表求加權平均數(shù),從而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會用計算器求加權平均數(shù)的值

          二、重點、難點和難點的突破方法:

          1、重點:根據(jù)頻數(shù)分布表求加權平均數(shù)

          2、難點:根據(jù)頻數(shù)分布表求加權平均數(shù)

          3、難點的突破方法:

          首先應先復習組中值的定義,在七年級下教材P72中已經(jīng)介紹過組中值定義。因為在根據(jù)頻數(shù)分布表求加權平均數(shù)近似值過程中要用到組中值去代替一組數(shù)據(jù)中的每個數(shù)據(jù)的值,所以有必要在這里復習組中值定義。

          應給學生介紹為什么可以利用組中值代替一組數(shù)據(jù)中的每個數(shù)據(jù)的值,以及這樣代替的好處、不妨舉一個例子,在一組中如果數(shù)據(jù)分布較為均勻時,比如教材P140探究問題的表格中的第三組數(shù)據(jù),它的范圍是41≤X≤61,共有20個數(shù)據(jù),若分布較為平均,41、42、43、44…60個出現(xiàn)1次,那么這組數(shù)據(jù)的和為41+42+…+60=1010。而用組中值51去乘以頻數(shù)20恰好為1020≈1010,即當數(shù)據(jù)分布較為平均時組中值恰好近似等于它的平均數(shù)。所以利用組中值X頻數(shù)去代替這組數(shù)據(jù)的和還是比較合理的,而且這樣做的好處是簡化了計算量。

          為了更好的理解這種近似計算的方法和合理性,可以讓學生去讀統(tǒng)計表,體會表格的實際意義。

          三、例習題的意圖分析

          1、教材P140探究欄目的意圖。

          (1)、主要是想引出根據(jù)頻數(shù)分布表求加權平均數(shù)近似值的計算方法。

          (2)、加深了對“權”意義的理解:當利用組中值近似取代替一組數(shù)據(jù)中的平均值時,頻數(shù)恰好反映這組數(shù)據(jù)的輕重程度,即權。

          這個探究欄目也可以幫助學生去回憶、復習七年級下的關于頻數(shù)分布表的一些內容,比如組、組中值及頻數(shù)在表中的具體意義。

          2、教材P140的思考的意圖。

          (1)、使學生通過思考這兩個問題過程中體會利用統(tǒng)計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實際問題

          (2)、幫助學生理解表中所表達出來的信息,培養(yǎng)學生分析數(shù)據(jù)的能力。

          3、P141利用計算器計算平均值

          這部分篇幅較小,與傳統(tǒng)教材那種詳細介紹計算器使用方法產生明顯對比。一則由于學校中學生使用計算器不同,其操作過程有差別亦不同,再者,各種計算器的使用說明書都有詳盡介紹,同時也說明在今后中考趨勢仍是不允許使用計算器。所以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不是利用計算器求加權平均數(shù),但是掌握其使用方法確實可以運算變得簡單。統(tǒng)計中一些數(shù)據(jù)較大、較多的計算也變得容易些了。

          四、課堂引入

          采用教材原有的引入問題,設計的幾個問題如下:

          (1)、請同學讀P140探究問題,依據(jù)統(tǒng)計表可以讀出哪些信息

          (2)、這里的組中值指什么,它是怎樣確定的?

          (3)、第二組數(shù)據(jù)的頻數(shù)5指什么呢?

          (4)、如果每組數(shù)據(jù)在本組中分布較為均勻,比組數(shù)據(jù)的平均值和組中值有什么關系。

          五、隨堂練習

          1、某校為了了解學生作課外作業(yè)所用時間的情況,對學生作課外作業(yè)所用時間進行調查,下表是該校初二某班50名學生某一天做數(shù)學課外作業(yè)所用時間的情況統(tǒng)計表

          所用時間t(分鐘)人數(shù)

          0

          0<≤ 6

          20

          30

          40

          50

          (1)、第二組數(shù)據(jù)的組中值是多少?

          (2)、求該班學生平均每天做數(shù)學作業(yè)所用時間

          2、某班40名學生身高情況如下圖,

          請計算該班學生平均身高

          答案1.(1).15. (2)28. 2. 165

          六、課后練習:

          1、某公司有15名員工,他們所在的部門及相應每人所創(chuàng)的年利潤如下表

          部門A B C D E F G

          人數(shù)1 1 2 4 2 2 5

          每人創(chuàng)得利潤20 5 2.5 2 1.5 1.5 1.2

          該公司每人所創(chuàng)年利潤的平均數(shù)是多少萬元?

          2、下表是截至到20xx年費爾茲獎得主獲獎時的年齡,根據(jù)表格中的信息計算獲費爾茲獎得主獲獎時的平均年齡?

          年齡頻數(shù)

          28≤X<30 4

          30≤X<32 3

          32≤X<34 8

          34≤X<36 7

          36≤X<38 9

          38≤X<40 11

          40≤X<42 2

          3、為調查居民生活環(huán)境質量,環(huán)保局對所轄的50個居民區(qū)進行了噪音(單位:分貝)水平的調查,結果如下圖,求每個小區(qū)噪音的平均分貝數(shù)。

          答案:1.約2.95萬元2.約29歲3.60.54分貝

          人教版數(shù)學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能用方程解決有關的簡單的分數(shù)實際問題,初步體會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模型

          2、在解方程中,鞏固分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

          重難點:

          1、能自覺用解方程解決簡單的有關分數(shù)的實際問題。

          2、正確進行分數(shù)除法計算。

          學情分析:

          分數(shù)除法運用問題歷來是教學中的難點,尤其是在解決分數(shù)乘除法混合問題時,學生難以判斷是用乘法還是用除法解答。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教材鼓勵學生用方程解決簡單的分數(shù)除法問題。因此教學時,我讓已經(jīng)養(yǎng)成預習習慣和預習方法的學生利用這幅主題圖做充分預習,然后把所有信息設計成開放式,讓學生根據(jù)信息大膽找到關系,提出問題,并出示探究指導鼓勵學生獨立解決問題,這樣讓學生思之有法,學之有據(jù),并能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反饋時,學生會出現(xiàn)多種解決問題的策略,要適時引導,鼓勵學生用方程解決此類問題。如果有學生選擇用除法計算,要引領學生做好分析,可借助線段圖的功能瀝青思路。

          課前預習作業(yè):

          1、 讀一讀、想一想:P29

          2、 寫一寫、填一填:

          操場上有( )人參加活動; 跳繩的有( )人;

          踢毽子的有()人;打籃球的有()人;跑步的有( )人;

          踢足球的有( )人。

          3、 說一說、做一做:

          感到認識模糊的與父母和同學說一說,試做名校。

          4、 質疑: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景激情:

          同學們,你們喜歡課外活動么?你們都喜歡什么樣的課外活動?你們的課外活動真是豐富多彩,在課外活動中也能發(fā)生數(shù)學故事那,今天就讓我們這節(jié)課進行一次快樂的數(shù)學活動好么?(1分鐘)

          預習檢測:5分鐘

          1、 判斷誰是整體1,說出個數(shù)量關系。

         。1)書的價錢是鋼筆價錢的2/5。

         。2)一種書包打九折出售。

         。3)參加跳繩的是操場上參加活動總人數(shù)的2/9。

          2、解方程:

          8x=4/75/8x=1/4

          3、前面的填一填。

          二、自主探究:

          1、同學們觀察很仔細,預習很認真,這些數(shù)量之間有什么關系么?

          可能會出現(xiàn):打籃球的人數(shù)是踢足球的4/9等等 (隨即板書)

          2、根據(jù)這些數(shù)學信息,你還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可能會出現(xiàn):踢足球的有多少人?等等。( 隨即板書)

          3、同學們你們想解決哪個問題?

          選定探究問題,出示探究指導:

          獨立思考我能行:(3分鐘)

          要解決這個問題,要用到我們提供的哪些條件?

          找到整體1,等量關系是什么?

          自己嘗試解決問題。

          合作交流我最棒:

          做完后與同座交流列式的根據(jù)是什么?(2分鐘)

          4、匯報交流

          方程: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提倡)

          除法:可借助線段圖理解。

          5、探究其余問題。

          6、總結方法:

          分數(shù)應用不算難,

          掌握方法是關鍵;

          是、占、比、與、相當于,

          后面數(shù)量看作1;

          知一求幾用乘法,

          知幾求一用方程。

          三、運用提高:

          生活處處用分數(shù):

        1、某月雙休日共有9天,是這個月總天數(shù)的3/10,這個月有多少天?

          2、丑小鴨超市讓利大酬賓,商品一律八折,一件襯衣現(xiàn)價40元,這件襯衣原價多少元?

          四、小結升華:

          通過這節(jié)課的活動,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五、課尾小測。(10分鐘)略

          人教版數(shù)學教案 篇10

          一、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理解加減法的含義,能夠正確理解圖意,寫出相關的算式,并能夠熟練地口算6、7的加減法。

         。ǘ┻^程與方法

          在數(shù)一數(shù)、算一算、說一說等活動中理解算理,學會應用。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目標分析】學生通過一些活動,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加法和減法算式的含義,熟練計算得數(shù)是6和7的加法以及6和7以內的減法。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加減法的含義,能夠正確理解圖意,寫出相關的算式,并能夠熟練地口算6、7的加減法。

          教學難點:理解算理,學會應用。

          三、教學準備

          課件等。

          四、教學過程

         。ㄒ唬┮耘f引新

          1.看圖列加減算式。

          2.聽寫口算。

          4+3=2+5=3+3=7-6=6-3=

          1+5=7-3=6-4=1+6=7-0=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看圖列式,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并讓學生進一步的理解加減法的含義,學會從不同角度觀察同一幅圖,提出問題列出“一圖四式!痹谧寣W生說出得數(shù)的同時,說一說自己的算法,不僅可以體會算法多樣化,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ǘ┗A練習

          1.同桌合作,哪兩張點子圖合起來是6?并說一說算式。

          預設:2+4=6,4+2=6;3+3=6;1+5=6,5+1=6。

          2.獨立完成,哪兩張點子圖合起來是7?并寫出算式。

          預設:1+6=7,6+1=7;2+5=7,5+2=7;3+4=7,4+3=7。

          3.做找朋友游戲。

          把算式、得數(shù)分別發(fā)給學生,拿算式的學生去找拿得數(shù)學生,或者拿得數(shù)的學生去找拿算式的學生,并要說:我的朋友在哪里?相應的學生要說:你的朋友在這里。

          【設計意圖】讓學生獨立完成同類的題目,以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達到了復習6、7的加減法的目的。

         。ㄈ┗顚W活用

          1.完成教材第6題。

         。1)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學習內容,由組長進行判斷。

         。2)出示轉盤,讓學生說得數(shù)。

          2.獨立完成45頁第11題。

          學生之間進行判斷。

          3.合作完成44頁第9題。

          抽卡片說減法算式。比如,兩位學生分別抽出2和7,說出減法算式7-2=5。

          4.完成45頁第10題。

          計算比賽,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下鞏固6、7的分解、組成,并優(yōu)化算法,為學生進行6和7的口算練習做準備。通過計算比賽,讓學生熟練掌握1~7的加減法計算。

        。ㄋ模┨魬(zhàn)自我

          完成教材45頁第12題。

          1.學生獨立完成后在組內進行展示。

          2.在全班進行展示。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得出規(guī)律,加深學生對加減法含義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細心觀察善于思考的良好習慣,為后面學習6和7的解決問題做準備。

         。ㄎ澹w納梳理

          這節(jié)課我們練習了有關6和7相關的加減法知識,在看圖解決問題時有什么困難嗎?

          人教版數(shù)學教案 篇11

          1、探索乘法的結合律要以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為依托。下面請老師們見教材19頁探索部分,教材是通過比較2個學生的不同解題方法,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的。這里要說明的一點是:我們所說的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是指群體策略的多樣化,通過比較不同學生的不同策略,來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而不是要求每個學生都必須會用不同的策略解決同一個問題。

          2、猜測、舉例、驗證必不可少。與學習加法的結合律和交換律一樣,乘法的結合律和交換律也要經(jīng)過猜測、舉例、驗證的過程。這一點,前面已經(jīng)說過,在教材的呈現(xiàn)形式上已有所滲透。

          3、運算律的字母描述形式,可以嘗試放手。在教學第一單元時,由于學生是第一次接觸用字母表示加法運算律,教師需要進行適當?shù)囊龑,但是本學習本單元時,由于學生已經(jīng)有了用字母表式規(guī)律的經(jīng)驗,所以教師可嘗試著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摸索,去表達。

          4、關注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和認知基礎,找準遷移點。學生有了第一單元學習加法結合律和加法交換律的經(jīng)驗,再來學習乘法結合律和乘法交換律,應該說難度不大。因此,教師要盡量放手,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主地獲取知識。在組織教學方面,由于本單元教材的呈現(xiàn)形式及教法滲透方面,與上單元很相似,因此,可參照第一單元的教學流程去組織學習活動(比如說,猜想——舉例——驗證)

          5、運算律的探索、理解、運用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規(guī)律的記憶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數(shù)學課程標準對運算律的教學提出的目標是“探索和理解運算律,能應用運算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從字面意義上看,標準對我們的要求,是學會探索方法,理解定律的意義。當然作為基礎知識與技能的教學要求,也即規(guī)律的記憶,這是必要的,但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

          6、重視簡便計算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靈活應用,有利于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人教版數(shù)學教案 篇12

          教學內容:

          教材第8頁例4、例5,“練一練”和練習二第1、2題。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初步認識“倍”的過程,聯(lián)系實際問題初步理解“倍”的含義,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幾個幾”和“倍”的聯(lián)系。

          2、在認識“倍”的教學活動中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情感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建立“倍”的概念

          教學準備:

          圓片數(shù)個,例5花圖、線段圖等。

          教學過程:

          一、動手操作,導入新課

          1、根據(jù)老師的要求擺圓片。

         。1)第一行擺3個圓片,第二行比第一行多擺4個,第二行擺幾個圓片?

          (2)第一行擺3個圓片,第二行要擺2個3,第二行擺幾個圓片?

         。3)第一行擺3個圓片,第二行擺的圓片個數(shù)是第一行的2倍,第二行擺幾個圓片?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老師演示:第一行圓片擺了3個,第二行擺跟它同樣多的3個,這時第二行的個數(shù)就是第一行圓片的1倍。請你也來擺一擺:第二行的個數(shù)是第一行的1倍。

          2、學生動手操作,老師巡視指導,要求學生邊擺邊想:1倍該怎么擺?

          3、題目要求我們第二行的個數(shù)是第一行的2倍,請你想一想接下去該怎么擺?(學生動手操作后)誰來說一說第二行圓片擺了()個()。

          4、完整地說一說:第一行圓片有3個,第二行圓片的個數(shù)是第一行的2倍,第二行擺了2個3。

          5、如果老師要求你們第二行圓片的個數(shù)是第一行的4倍,又該怎樣擺呢?如果是6倍呢?1倍呢?(學生根據(jù)老師的要求擺圓片,并完整地復述:第一行圓片有3個,第二行圓片的個數(shù)是第一行的()倍,第二行擺了()個()。

          6、鞏固練習:

         。1)第二行圓片的個數(shù)是第一行的4倍,

          第二行擺()個(),第二行一共有()個圓片。

         。▽W生先獨立擺一擺,再說一說。)

          (2)第二行圓片的個數(shù)是第一行的2倍。

          第二行擺()個(),第二行一共有()個圓片。

          (學生獨立操作,并能完整地說一說。)

         。3)第二行圓片的個數(shù)是第一行的()倍。

          第二行擺了()個()。

         。4)第二行圓片的個數(shù)是第一行的()倍。

          第二行擺了()個()。

          三、教學例4、例5

          1、教學例5

         。1)直接出示例5。

          (2)誰來說一說:菊花的朵數(shù)是月季花的()倍。你是怎樣想的?引導學生完整地說一說:月季花有2朵,菊花有3個2朵,菊花的朵數(shù)是月季花的3倍,菊花一共有6朵。

         。3)學生獨立完成練一練第1、2、3題。

          2、教學例4

          (1)出示例4。

          (2)花帶子的長是灰?guī)ё拥膸妆,你是怎樣想的?/p>

          (3)談話:如果我們把灰?guī)ё拥拈L看作1份,花帶子的長就是這樣的4份,(老師邊講邊將花帶子與灰?guī)ё舆M行比較)花帶子的長是灰?guī)ё拥?倍。

         。4)在花帶子的后面再添上一段,現(xiàn)在花帶子的長有這樣的幾份,那么花帶子的長是灰?guī)ё拥膸妆赌?再添?段呢?

         。5)在灰?guī)ё拥暮竺婕由弦欢巍?/p>

          我們把現(xiàn)在灰?guī)ё拥?長看作1份,那么花帶子的長就有這樣的幾份?現(xiàn)在花帶子的長是灰?guī)ё拥膸妆?你是怎樣想的?/p>

         。6)我們把現(xiàn)在灰?guī)ё拥拈L看作是1份,那么花帶子的長就有這樣的幾份?花帶子的長是灰?guī)ё拥膸妆叮磕阌质窃鯓酉氲模?/p>

          四、應用拓展

          1、白皮球

          花皮球

          花皮球的個數(shù)是白皮球的()倍。

          2、學生獨立思考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3、談話:老師要求花皮球的個數(shù)是白皮球的2倍,你有什么辦法?(可以拿去花皮球的2段,也可以給白皮球加上一段)

          4、請你也來設計一道類似的題目,同桌一個人出題,另一人根據(jù)同桌的意思畫一畫,擺一擺,再說一說。

          五、總結

          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你學到了什么新的本領?跟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人教版數(shù)學教案 篇13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

          (不進位加法)

          教學內容:

          課本P8---P10例1、例2

          教學目標:

          1、 在具體情境下,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理解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才能相加的道理。

          2、 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時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初步掌握筆算加法的法則,能熟練的計算。

          3、 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書寫工整的習慣。

          教學重點:

          1、 理解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才能相加的道理。

          2、 掌握筆算的計算法則,能熟練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筆算中的“對位”問題。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投影出示P8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同學們準備去參觀博物館。請大家仔細觀察這幅圖,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字信息?說給你小組的同學聽一聽。全班匯報發(fā)現(xiàn)。哪兩個班可以合乘一輛車?學生小組交流匯報。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情景圖,從而使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激發(fā)解決問題的興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 根據(jù)學生的交流情況組織教學例1。學生說想法及理由。獨立思考,小組交流計算方法。先嘗試寫豎式,再討論總結列豎式應注意的問題。

          2、完成P9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后說說計算方法。

          3、教學例2。學生嘗試計算,交流算法。嘗試用多種算法計算。

          4、完成P10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在嘗試、交流中掌握計算方法初步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三、練習,實踐應用

          1、 練習二第1題說說圖意,交流算法并匯報。

          2、 練習二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并板演筆算過程,同時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幫助學生鞏固兩位數(shù)與兩位數(shù)的不進位加法計算,熟練掌握計算方法。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又學會了什么?教師引導梳理。

          五、隨堂練習

          人教版數(shù)學教案 篇14

          一、教學目標

          1、理解一次函數(shù)和正比例函數(shù)的概念,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2、能根據(jù)所給條件寫出簡單的一次函數(shù)表達式。

          二、能力目標

          1、經(jīng)歷一般規(guī)律的探索過程、發(fā)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2、通過由已知信息寫一次函數(shù)表達式的過程,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能力。

          三、情感目標1、通過函數(shù)與變量之間的關系的聯(lián)系,一次函數(shù)與一次方程的聯(lián)系,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

          2、經(jīng)歷利用一次函數(shù)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能力。

          四、教學重難點1、一次函數(shù)、正比例函數(shù)的概念及關系。   2、會根據(jù)已知信息寫出一次函數(shù)的表達式。

          五、教學過程

          1、新課導入有關函數(shù)問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如彈簧秤有自然長度,在彈性限度內,隨著所掛物體的重量的'增加,彈簧的長度相應的會拉長,那么所掛物體的重量與彈簧的長度之間就存在某種關系,究竟是什么樣的關系,請看:某彈簧的自然長度為3厘米,在彈性限度內,所掛物體的質量x每增加1千克、彈簧長度y增加0.5厘米。

          (1)計算所掛物體的質量分別為1千克、 2千克、 3千克、 4千克、 5千克時彈簧的長度,

          (2)你能寫出x與y之間的關系式嗎?

          分析:當不掛物體時,彈簧長度為3厘米,當掛1千克物體時,增加0.5厘米,總長度為3.5厘米,當增加1千克物體,即所掛物體為2千克時,彈簧又增加0.5厘米,總共增加1厘米,由此可見,所掛物體每增加1千克,彈簧就伸長0.5厘米,所掛物體為x千克,彈簧就伸長0.5x厘米,則彈簧總長為原長加伸長的長度,即y=3+0.5x。

          2、做一做某輛汽車油箱中原有汽油100升,汽車每行駛50千克耗油9升。你能寫出x與y之間的關系嗎?(y=1000.18x或y=100 x)接著看下面這些函數(shù),你能說出這些函數(shù)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嗎?上面的幾個函數(shù)關系式,都是左邊是因變量,右邊是含自變量的代數(shù)式,并且自變量和因變量的指數(shù)都是一次。

          3、一次函數(shù),正比例函數(shù)的概念若兩個變量x,y間的關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k,b為常數(shù)k≠0)的形式,則稱y是x的一次函數(shù)(x為自變量,y為因變量)。特別地,當b=0時,稱y是x的正比例函數(shù)。

          4、例題講解例1:下列函數(shù)中,y是x的一次函數(shù)的是( )  、賧=x6;②y= ;③y= ;④y=7x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分析:這道題考查的是一次函數(shù)的概念,特別要強調一次函數(shù)自變量與因變量的指數(shù)都是1,因而②不是一次函數(shù),答案為B

        【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經(jīng)典數(shù)學教案02-22

        數(shù)學教案12-30

        數(shù)學教案09-13

        分類的數(shù)學教案11-1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8-22

        小學數(shù)學教案08-24

        初中數(shù)學教案12-22

        分類數(shù)學教案03-21

        趣味數(shù)學教案08-17

        《分類》數(shù)學教案08-17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