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2-06-04 09:27:27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有關(guān)小學數(shù)學教案范文八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基本條件。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guān)小學數(shù)學教案范文八篇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六冊P88-89及練習二十一的第1、2題。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認識小數(shù),知道以元為單位,以米為單位的小數(shù)的實際含義。

          2.知道十分之可以用一位小數(shù)表示,百分之幾可以用兩位小數(shù)表示。

          3.能識別小數(shù),會讀寫小數(shù)。

          教學重點:認識小數(shù)。

          教學難點:知道十分之幾可以用一位小數(shù)表示,百分之幾可以用兩位小數(shù)表示。

          教具、學具準備:主題圖,投影片,商標標簽。

          教學過程:

          一、引入小數(shù)

          1.出示文具標價牌。

          開學了,媽媽給小華買了一些文具。

          書包 45元 文具盒 18元 圓珠筆 3.50元

          鉛筆 0.20元 橡皮 0.15元 本 3元

         。ㄔ诤诎迳弦来钨N出商品的標價牌。)

          2.區(qū)別整數(shù)與小數(shù)。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能不能把這些文具標價中的數(shù)分成兩類?怎樣分?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移動黑板的上文具標價牌分成兩類。

          書 包 45元 圓珠筆 0.50元

          文具盒 18元 鉛 筆 0.20元

          本 3元 橡 皮 0.15元

          左邊這組數(shù)45、18、3是我們以前學過的,都是整數(shù)。準還能舉出其他整數(shù)的例子?

          3.引入課題。

          右邊這組數(shù)它們有一個什么特點?(數(shù)中間都有一個小圓點。)像這樣的數(shù)叫做小數(shù)。(拿走黑板上三個整數(shù)標價牌。)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些關(guān)于小數(shù)的初步認識。

          板書:認識小數(shù)

          二、認識小數(shù)

          1.你會讀小數(shù)嗎?

          讓學生試讀文具標價的三個小數(shù)。

          2.認識以元為單位小數(shù)的實際含義。

          哪些同學已知道,它們分別表示多少錢?

          元 角 分

          3. 5 0 3元5角

          0. 2 0 2角

          0. 1 5 1角5分

          3.完成88頁表格中的填空。

          4.你還在哪里見過小數(shù)?

          三、教學例1

          1.出示例1情景圖。

          讓學生說出圖意和圖中同學們提出的問題。

          2.引出以米為單位的一位小數(shù)。

          出示米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用分數(shù)表示是1/10米,還可以寫成0.1米。

          3分米是幾分之幾米,還可以寫成零點幾米?

          3.引出以米為單位的兩位小數(shù)。

          指著米尺問: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厘米?用分數(shù)表示是1/100米,還可以寫成0.01米。

          3厘米是幾分之幾米,寫成小數(shù)是多少米?18厘米呢?

          讓學生把答案填在課本上。

          4.小組討論

          王東身高1米30厘米,寫成小數(shù)是( )米。

          全班交流,寫成1.30米和1.3米都對的。

          5.學生類推:完成89頁的“做一做”。

          四、課堂練習

          完成練習二十一的第1、2題。

          板書設(shè)計:

          元 角 分

          3. 5 0 3元5角

          0. 2 0 2角

          0. 1 5 1角5分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內(nèi)容:

          教材41頁例1及相關(guān)內(nèi)容

          教學目標:

          學會口算整十、整百數(shù)乘整十數(shù)及兩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數(shù)。(每位乘積不滿十)

          教學重點:

          體驗口算整十、整百數(shù)乘整十數(shù)及兩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數(shù)的多種口算方法。能正確的進行口算。

          教學難點:

          1、體驗口算整十、整百數(shù)乘整十數(shù)及兩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數(shù)的多種口算方法。

          2、能正確的進行口算。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口算練習

          30×320×620×413×32×4200×49×50120×240×72×323×2400×2

          讓學生任選兩題說說口算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學習教材第41頁例1.

          出示例1.觀察,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說一說。

          師:要求3筐草莓有多少盒,也就是求3個15是多少,怎樣列式呢?

          生回答,教師板書:15×3

          教師:怎樣計算呢?同學們可以根據(jù)以前學過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組討論,看看怎樣得出得數(shù),各組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本組的各種口算方法。

          方法一:將15分成10和5,口算10×3=30.5×3=15.30+15=45.

          方法二:根據(jù)豎式計算的方法,想5×3=15,個位上的數(shù)相乘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十位上的數(shù)1和3相乘得3個十,加上個位上進上來1個十,就是4個十,口算結(jié)果是45.

          教師對學生的口算方法給予歸納總結(jié)并板書,在黑板上加以平價,方便全體學生了解不同方法的口算過程。

          教師:想一想,150×3=

          學生分組討論計算方法,教師板書。

          小結(jié):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看,可以把兩位數(shù)分成一個整十數(shù)和一個一位數(shù),將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積與一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積相加,就可以算出結(jié)果;還可以利用豎式計算的方法進行口算,幾百幾十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即先口算幾百幾十數(shù)0前面的數(shù)與一位數(shù)相乘,再在后面添一個0.

          2、學習教材第42頁例2.

          出示例2

          師:觀察圖,你從中知道哪些信息?跟同伴說一說。

          學生回答,老師板書:6×10.

          教師:怎樣計算呢?同學們可以根據(jù)以前學過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組討論,看看怎樣得出得數(shù),各組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本組的各種口算方法。

          學生總結(jié)口算方法,老師板書。

          口算10×6時,可以利用乘法口訣“六九五十四“求出9個6是多少由于算式中要求的是10個6是多少,因此,還要再加上一個6

          列式解答:6×10=60(個)

          答:10盒有60個。

          室:要求20盒有多少個蘋果,怎樣列式呢?

          生答,師板書:12×20

          教師:應該怎樣計算呢?同學們可以根據(jù)以前學過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組討論,看看怎樣得出得數(shù),各組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本組的各種口算方法。

          學生總結(jié)口算方法,老師板書。

          因為可以把20看作2×10,所以口算12×20時,可以先口算出12×2的積,然后再用12與2相乘得積乘10.

          列式解答:12×20=240(個)

          答:20盒有240個。

          3、指導學生完成“做一做“。

          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做一做“,完成后集體訂正,每道題各選幾名同學說一說自己的口算方法。

          教師提問:這幾道題和我們前面學過的題有什么區(qū)別?引導學習探究計算方法,根據(jù)前面學習的經(jīng)驗,你能說一說你想怎么計算它們的結(jié)果嗎?(先讓學生說一說,然后在教材上完成)

          教師板書小結(jié)。

          三、課堂作業(yè)新設(shè)計

          1、口算。

          70×40300×430×7024×20xx×1014×20xx×70050×50

          2、送水的叔叔騎三輪車每分鐘大約行 200米,如果每天用2小時送水,他每天大約行多少千米?

          四、思維訓練

          1、李紅買20個6角的練習本和30支8角鵝鉛筆。

         。1)一共要付多少元?(2)付出50元,應找回多少元?

          2、動腦筋。

          ()×30=90040×()=200080×()=32000

          板書設(shè)計:

          整十、整百數(shù)乘整十數(shù)的口算方法

          先用表內(nèi)乘法把兩個因數(shù)0前面的數(shù)相乘,再看

          兩個因數(shù)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 乘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教學反思:

          在水果超市的情境中,學生感受到了數(shù)學與生活的息息相關(guān),在復習整十數(shù)乘一位數(shù)和表內(nèi)乘法的基礎(chǔ)上,學生探索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進位)的口算方法,在此基礎(chǔ)上知識遷移,自主探索幾百幾十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兩位數(shù)乘整十數(shù)的口算及幾百幾十乘整十數(shù)的口算方法在已有知識的基礎(chǔ)上在對比中總結(jié)出方法。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一、 教學資源分析:

          本課內(nèi)容教學之前,學生已經(jīng)比較熟練地掌握了表內(nèi)乘法,并學會了乘法豎式的寫法,這些都為學習本課內(nèi)容作了知識上的鋪墊。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乘法是以后學習乘、除法的基礎(chǔ),也是本單元中重要的學習內(nèi)容。

          這部分內(nèi)容先教學一位數(shù)乘幾十的口算,為學習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作好算理和方法上的準備,再教學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不進位筆算。一位數(shù)乘幾十是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中最容易的,也是最基礎(chǔ)的。教材用圖畫形式呈現(xiàn)的實際問題能很清楚地顯示出求3個20是多少?引起學生對乘法的回憶。列出算式203后,形象直觀的問題情境又能讓每名學生都有自己的算法,然后組織學生交流算法,使采用連加或形象計算的學生學會比較抽象地思考,從而讓學生經(jīng)歷數(shù)學化的過程。在試一試中,繼續(xù)口算8頭大象能運多少根,把一位數(shù)乘幾十的積擴展到幾百幾十,再次引導學生利用表內(nèi)乘法聯(lián)想一位數(shù)乘幾十的積。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不進位)的教學也充分依靠情境圖啟發(fā)學生思考。教材先安排學生自己想口算方法,在此基礎(chǔ)上再介紹筆算方法,這樣安排,便于學生由口算方法聯(lián)想到要把乘數(shù)分別與被乘數(shù)每位上的數(shù)相乘,然后相加,這就有利于學生理解筆算的方法。接著,教材簡化了豎式筆算的中間過程,得出筆算的豎式的一般寫法,使學生明確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乘的順序和每一步積的定位。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jīng)歷探索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算法的過程,理解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算理,并掌握計算方法。

          2、初步學會一位數(shù)乘幾十的口算和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

          3、使學生經(jīng)歷與他人交流算法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學會一位數(shù)乘幾十的口算和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

          教學難點:理解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算理

          教學準備:電腦、課件

          三、設(shè)計思路:

          1、 讓學生在現(xiàn)實的情境中感悟算法。

          標準指出:數(shù)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jīng)驗基礎(chǔ)上,為學生提供現(xiàn)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材料,通過教學內(nèi)容引起學生主動地觀察、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shù)學活動。本節(jié)課中,通過創(chuàng)設(shè)森林王國的情境,先引出一系列實際問題,然后依靠森林王國的情境圖來啟發(fā)學生思考多種算法,并通過討論交流,結(jié)合情境圖懂得算理,從而使學生在現(xiàn)實的情境中感悟算法。

          2、 重視筆算與口算相結(jié)合,在掌握口算的基礎(chǔ)上理解筆算。

          筆算乘法的算理與口算乘法是相通的。本節(jié)課在教學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時,先引導學生掌握口算乘法,讓學生講清思考的過程,在此基礎(chǔ)上,結(jié)合口算步驟幫助學生理解筆算乘法為什么要從個位起用一位數(shù)依次乘一個數(shù)各位上的數(shù),這樣就揭示了筆算與口算的聯(lián)系,促進了知識的遷移,使學生理解了筆算乘法的過程與方法。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景導入,提出問題

          今天讓我們到森林王國去游玩,高興嗎?好,我們出發(fā)吧。ǔ鍪菊n件1:笛)森林王國到了,森林里真美,有茂密的大樹,野花遍地開放,小動物們在森林里高興地玩耍。

          瞧,大象在干什么呢?(有3頭大象在運木頭)每頭大象運了多少根木頭?大象把運來的木頭是怎么放的?(每頭大象運了20根木頭,每10根堆一堆)

          小猴在干什么?(有2只小猴在采桃子)每只猴子采了多少個桃子?(每只猴子采了14個桃子)14個桃子怎么放的?(先10個一筐,放了2筐,再4個一筐,也放了2筐)

          小朋友們,我們怎么玩呢?老師提議,我們一起來做看物編乘法算式的游戲,

          好嗎?

          1、學生看圖自編乘法算式,小組交流,再派代表匯報。

          2、學生交流:

          (1)你們編的哪些算式自己會口算的?

         。2)203=這道算式怎樣算呢?142呢?

         。3)我們已學過哪些乘法呢?會算的同學將自己的計算方法說給大家聽聽?不會算的同學再想想,看能不能運用已學過的知識和方法把這些題算出來。

          【評析】由有趣的編題引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增強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更主要的是富有童趣的畫面,有利于學生探索不同方法,幫助學生在下面的學習中感悟算法。

          (二)分組討論,尋找方法

          一)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最后組內(nèi)推薦一人向大家匯報。教師巡回了解學習情況并參與學習比較困難的小組討論、指導。

          二)學生匯報交流:

          1、匯報口算203這道題的口算思路。(可能會出現(xiàn))

          方法一:20+20+20=60

          方法二:3個2堆是6堆,6堆木頭就是60根。

          方法三:2個十乘3得6個十,6個十就是60。

          方法四:因為23=6,所以203=60。

          2、引導發(fā)現(xiàn)

         。1)你喜歡哪種方法?我們現(xiàn)在來想一想,照這樣算,8頭大象一共運了多少根木頭呢

         。2)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再小組交流,最后選出比較簡單的方法匯報,匯報時,要求相同做法不重復說。

         。3)那么口算整十數(shù)乘一位數(shù)時,用哪一種方法比較簡單呢?

          (4)歸納小結(jié):口算時,只要想幾乘幾等于幾,那么,幾個十乘幾就等于幾個十。

          【評析】這里注意鼓勵學生應用已有經(jīng)驗探索新的計算問題,在學生獨立思考解決的基礎(chǔ)上,再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觀念,傾聽同伴的解法,這樣的教學,有利于學生間的數(shù)學交流,有利于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

          3、鞏固: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師出示卡片,學生口算。

          4、匯報142的計算方法:(可能會出現(xiàn)以下口算方法)

          方法一:14+14=28

          方法二:210=20,24=8,20+8=28

          幫助學生看圖理解:這就是把14分成幾和幾?先算幾個10?(2個10)再算幾個4?(2個4)合起來是多少?(28)

          【評析】筆算乘法的算理與口算乘法是相通的。這里著重幫助學生理解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意義及其結(jié)果所表示的數(shù),以便通過知識的遷移,使學生理解筆算乘法的計算過程及方法。

          這一計算過程我們也可以用豎式來表示。怎樣列豎式計算呢?請同學們打開書看第82頁的中間,看看白菜老師是怎樣用豎式來計算的。

          5、學生看書自學。

          五、師生交流:

          (1)要先寫出橫式,再列豎式算得數(shù)。(板書:142=)

         。2)列豎式先寫什么?再寫什么和什么?誰和誰對齊?然后用尺畫上橫線,邊說明邊列出豎式。

         。3)想一想剛才口算142是分幾步算的?

          引導學生明白為了計算方便,筆算要用2先乘4,再乘10,然后相加。

          先算2乘個位上4得多少?

          再算2乘多少?為什么這里的1是10?得多少?20的2寫在哪一位上?0呢?

          最后要怎樣算?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分數(shù)的意義是個古老的課題, 當學生學習分數(shù)的產(chǎn)生時,教材說:人們在進行測量和計算時,往往不能得到整數(shù)的結(jié)果。例如,用一個計量單位測量黑板的長度,連續(xù)量幾次以后,剩下的不夠一個計量單位,黑板的長度就不能用整數(shù)來表示;又例如,把一個蘋果平均分給三個小朋友,每人分得的蘋果個數(shù)也不能用整數(shù)表示。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把一個計量單位、一個蘋果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它的一份或幾份來表示。這樣就產(chǎn)生了分數(shù)也就是說,不能用整數(shù)表示的,用分數(shù)表示; 然而接下來的一個教學重點和難點是我們還可以把許多物體看作一個整體,比如一堆桃子,一批玩具,一個班級的學生等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學生往往會把一個整體平均分得到的分數(shù)中份數(shù)與具體個數(shù)易混淆。因此,總有很多數(shù)學老師以此為題材,去商討,去實踐,希望從中找出能讓學生接受最好的一種教學方法。

          近來,在學習了幾位數(shù)學老師上的數(shù)學國標本第六冊P64P65冊《認識分數(shù)》后,越來越感覺到數(shù)學教學中少不了追問,愿分享。

          片段一:

          出示:猴媽媽和四只小猴。

          師:猴媽媽給四只小猴分一個西瓜,每只小猴可分得幾分之幾?

          生:四分之一。

          師:為什么?

          生:因為把這個西瓜平均分成了四份,每只小猴可分得其中的一份。

          師:猴媽媽還給四只小猴帶來了他們最喜歡吃的桃子,每只小猴可分得幾分之幾?

          生:四分之一。

          師打開袋子,有8只桃子。

          師:每只小猴可分得?

          生:2個。

          生:八分之二。

          就是沒有聽到老師預期的答案,一時之間,老師被學生弄得不知所措?墒沁@能怪學生嗎?早在第五冊中,教材就是這樣教的:把一樣物體平均分成八份,取其中的兩份就是八分之二。那么問題又出在哪里呢?

          老師本來設(shè)計的目的非常明確,除了可以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幾份外,也可以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幾份,但是在最關(guān)鍵的地方老師沒有進一步的追問,以至于前功盡棄。如果老師在學生說出每只小猴可分得這些桃子的四分之一時,老師進一步追問:為什么你連桃子的個數(shù)都不知道,就知道每只小猴可分得四分之一呢?學生一定會說:因為是平均分給四只小猴,這跟桃子的個數(shù)沒有關(guān)系,所以是四分之一。如果學生能說到這一步的話,我相信即使后來有個別學生說八分之二,2個桃子等,也能在多數(shù)同學的正確引導下順利得到統(tǒng)一意見。

          片段二:

          師:把6枝鉛筆平均分給2人,每人幾枝?

          生:每人3枝。

          師:把8枝鉛筆平均分給2人,每人幾枝?

          生:每人4枝。

          師:把一盒鉛筆平均分給2人,每人得多少?

          生:每人1/2。

          師:為什么不回答幾枝鉛筆呢?

          生:因為不知道盒里一共有幾枝鉛筆。

          師:那么6枝鉛筆,平均分成2份,還可以用什么數(shù)表示?

          生:1/2。

          師:8枝鉛筆,平均分成2份呢?

          生:也是1/2。

          師:3枝可以用1/2表示,4枝也可以用1/2表示,為什么?

          生:因為3枝是6枝的1/2,而4枝是8枝的1/2。

          師;對,要弄清楚1/2是誰的1/2,整體不同,1/2所對應的量,也就不同。

          假如把100枝鉛筆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也可以用1/2表示嗎?

          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學生順著老師的引導,完全把知識內(nèi)化。而且在整個過程中,學生興趣盎然,在老師不經(jīng)意的追問下,學生建立了數(shù)感,理解了 分數(shù)的意義,也使每個學生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追問有兩種目的。第一種目的也是最基本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更多的信息。追問的第二種目的是查明真?zhèn)。在教學中,有很多學生似懂非懂,更有很多學生是不懂的,這時教師就要充分發(fā)揮引導者、組織者的作用,利用追問把那些似懂非懂的學生完全問明白,讓那些不懂的學生聽明白。甚至有人說過:知識本身并不重要,通過數(shù)學教學,讓學生追問數(shù)學上的為什么,養(yǎng)成科學的思維習慣才是最重要的。

          數(shù)學是理性的,老師是理性的引導者,不斷追問著,學生理性的學習者,不斷追尋著!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56頁例5。

          【教學目標】

          1.通過合作學習,自主探究,理解乘加乘減的意義,能正確進行計算。

          2.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3.用多種方法計算乘加、乘減,實現(xiàn)算法多樣性。

          4.培養(yǎng)學生的友好合作意識、探究精神。

          5.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設(shè)計理念】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shù)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本節(jié)課就緊緊圍繞這一理念,創(chuàng)設(shè)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觀察思考,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尊重學生的自我發(fā)現(xiàn)和與眾不同的方法,鼓勵創(chuàng)新思維,用恰當?shù)脑u價為學生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全面和諧地發(fā)展。

          一、激趣引入,鞏固舊知

          教師出示小熊圖片并貼到黑板上,親切地說:瞧,多可愛的小熊啊,今天就和小熊一起走進數(shù)學樂園吧!來,先和小熊做個對口令的游戲。

          1.對口令:2、3、4、5的乘法口訣。(有節(jié)奏地進行對口令:師生對、生生對)

          小熊還想用幾道題來了解一下咱們班誰是聰明孩子呢。

          2.口算:33=42=(計算前兩題時,要說說用的是哪句口訣。)

          23=54=14=34=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我們和小熊到它的農(nóng)莊科技園去參觀。

          1.圖1(在板書上畫簡筆畫):(4棵玉米,每棵結(jié)3個)請學生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列式:34=43=3333=

          2.圖2:小熊掰走了一個。

          請學生結(jié)合圖意提出問題:還剩幾個玉米?

          怎樣解決?小組商量討論。可以借助學具。

          學生匯報解決問題的方法;聆聽學生的不同想法。列式:

          12-1=3332=332=43-1=233=

          如果學生列出最后一個算式,告訴學生要先算乘法。

          教師把學生的方法寫在板書上,板書方法:先畫一個伸著大拇指的大手,誰思考出來的方法,就把誰的名字寫在手上,然后在大拇指的一旁寫出他的算式,有幾種方法,就畫幾只這樣的大手。

          3.圖3:小熊掰走兩個。

          在小組內(nèi)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把式子獨立寫下來再互相交流。

          三、趣味練習,拓展延伸

          1.第56頁的做一做。

          第1題,看圖列式,用不同方法列式。

          第2題摘桃子:把式子寫在桃子上,指名計算并集體訂正。

          2.開放題:小熊要和同學們做朋友,想知道咱們班有多少同學。我們有多少種告訴它的辦法?

          如:數(shù);直接說;乘加、乘減(每個小組有幾人,有幾個這樣的小組,還剩下幾人)。

          3.數(shù)田格本中同學們所寫出來的字數(shù)。(打開準備好的一頁,都是幾行零幾個,每個人寫的行數(shù)不同,零幾個的個數(shù)也不相同)能解決的可以當堂解決,暫時有困難可以等學完6、7、8的口訣后再解決。通過這個練習,讓學生知道運用乘加、乘減的方法比數(shù)數(shù)快得多。

          四、課堂總結(jié),引導實踐

          教師總結(jié):我們和小熊一起探究數(shù)學問題,可真有趣,把你的收獲和大家說說吧?同學們要做個有心人,用我們學過的知識到生活中去解決問題,試試去吧。

          北京市延慶縣第三小學郭麗萍

          3.4.4乘加、乘減教學設(shè)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第一級運算和第二級運算的概念。

          2.進一步認識括號的作用,并認識中括號。

          3.掌握整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4.知道四則混合運算中商是循環(huán)小數(shù)或小數(shù)位數(shù)較多時一般保留兩位小數(shù)。

          5.初步掌握判斷能簡算的四則混合運算,并正確簡算。

          6.培養(yǎng)認真審題的習慣和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

          教學難點:根據(jù)算式的數(shù)據(jù)特點,選擇運算定律使計算簡便。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復習鋪墊

          (1)設(shè)問:我們學過哪些計算?(學生回答后,告訴學生: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這四種運算,統(tǒng)稱為四則運算。)

          (2)填空回答。

         、僭谝粋算式里,如果只有( )或者只有( ),要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谠谝粋算式里,如果有( ),又有( ),要先做( )后做( )。

          (3)在一個算式里,如果有括號,要先算( )。

          2.新課展開。

          一,教學例1。

          (1)板書例1:3.7-2.5+4.6 3.6×6÷9

          然后設(shè)問:

         、龠@些算式里有哪些運算?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chǔ)上告訴學生:加法和減法叫做第一級運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級運算。

          ②這兩個算式的運算順序怎樣?

          ③如果用“第一級運算”代替“加、減法”,用“第二級運算”代替“乘、除法”,運算順序怎樣敘述。

          根據(jù)學生回答,改變復習填空①的敘述。

         、茉俑爬ㄒ稽c講,這句話可以怎樣敘述?

          根據(jù)學生回答,改變復習填空①的敘述,出示教材結(jié)語。

          (2)學生完成例1的計算。

          二,教學例2。

          (1)板書例2:35.6-5×1.73,6.75+2.52÷1.2,然后設(shè)問:

          ①算式里含有幾級運算?

          ②運算順序怎樣?

          根據(jù)學生回答,改變復習填空②的敘述,出示教材結(jié)語。

          (2)學生把沒有做完的繼續(xù)做完。(一學生板演,其余做在書上。)

          (3)完成例1下面的“做一做”習題。

          三,教學例3。

          (1)板書:3.6÷1.2+0.5×5,然后設(shè)問:

         、龠@道式題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要求用“和、差、積、商”回答)

          ②如果要先算1.2+0.5怎么辦?運算順序怎樣?

         、廴绻人悖1.2+0.5)×5怎么辦?運算順序怎樣?

          學生回答第③問時,啟發(fā)并告訴學生:要用中括號。

         、苋绻人1.2+0.5×5怎么辦,運算順序怎樣?

          邊設(shè)問邊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如下:

          (2)讓學生計算以上4題。由4名學生板演,其余的做在練習本上。做好后反饋矯正。

          提醒學生注意:在四則混合運算過程中,遇到除法的商小數(shù)位數(shù)較多或多個循環(huán)小數(shù)時,一般保留兩位小數(shù)(用約等于),再進行計算。

          (3)完成例3下面“做一做”的練習。

          這樣設(shè)計,主要是精心設(shè)計了一級設(shè)問,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運算順序的需要使用括號的能力。精心設(shè)計的板書,溝通了知識間的聯(lián)系。

          3.鞏固練習

          (1)填空。(出示,學生口答)

         、偌印p、乘、除四則運算統(tǒng)稱為( )。

          ②加法和減法叫做第( )級運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 )級運算。

         、垡粋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級運算要從( )計算;如果含有兩級運算,要先做第( )級運算,后做第( )級運算;如果有兩種括號,要先算( )括號里面的.,再算( )括號里面的。

          (2)完成練習十第4題。

          (3)書面作業(yè)。練習第十第1、2題。

          4.全課小結(jié)。 (略)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7

          第一單元 倍數(shù)與因數(shù)

          3的倍數(shù)的特征

          第6課時

          [教學內(nèi)容] 數(shù)的奇偶性

          [教學目標]

          1、嘗試用“列表”“畫示意圖”等解決問題的策略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運用數(shù)的奇偶性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2、經(jīng)歷探索加法中數(shù)的奇偶性變化的過程,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加法中數(shù)的奇偶性變化規(guī)律,在活動中體驗研究的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嘗試用“列表”“畫示意圖”等解決問題的策略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運用數(shù)的奇偶性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2、經(jīng)歷探索加法中數(shù)的奇偶性變化的過程,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加法中數(shù)的奇偶性變化規(guī)律,在活動中體驗研究的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教學過程]

          活動1:利用數(shù)的奇偶性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讓學生嘗試解決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利用解決問題的策略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教師適當進行“列表”“畫示意圖”等解決問題策略的指導。

          試一試:

          本題是讓學生應用上述活動中解決問題的策略嘗試自己解決問題,最后的結(jié)果是:翻動10次,杯口朝上;翻動19次,杯口朝下。解決問題后,讓學生以“硬幣”為題材,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還可以開展游戲活動。

          活動2:探索奇數(shù)、偶數(shù)相加的規(guī)律

          先研究“偶數(shù)+偶數(shù)”的規(guī)律,在經(jīng)歷“列式計算—初步得出結(jié)論—舉例驗證—得出結(jié)論”的過程后,再引導學生用這樣的研究方式探索“奇數(shù)+奇數(shù)”“奇數(shù)+偶數(shù)”的奇偶性變化規(guī)律,最后讓學生應用結(jié)論判斷計算結(jié)果是奇數(shù)還是偶數(shù)。還可以引導學生研究減法中奇偶性的變化規(guī)律

          偶數(shù)+偶數(shù)=偶數(shù)

          奇數(shù)+奇數(shù)=偶數(shù)

          偶數(shù)+奇數(shù)=奇數(shù)

          [板書設(shè)計]

          數(shù)的奇偶性

          例子: 結(jié)論:

          12 + 34 = 48 偶數(shù)+偶數(shù)=偶數(shù)

          11 + 37 =48 奇數(shù)+奇數(shù)=偶數(shù)

          12 + 11 =23 奇數(shù)+偶數(shù)=奇數(shù)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8

          一、 問題情景,引入新課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老師手中的兩根不同顏色的線繩,你覺得哪根長一點呢?

          師:哪位同學能想出辦法,有根據(jù)的說出哪根長點,哪根短點?

          (引出尺子)

          師:非常好,為了準確,方便地表示物體的長度,我們的祖先啊,就發(fā)明了帶有刻度的尺子。那么,到底怎樣用尺子量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用尺量的方法,然后再來解決這個問題,好嗎?

          二、 觀察操作,探索新知

          1、認識厘米

          師: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直尺,仔細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

          ■ “0”表示起點,就像我們賽跑時都要從起點開始跑,那我們用尺子量物體長度時,也要從“0”開始量。

          ■ 刻度線有長有短。

          ■ 尺子上還有很多數(shù)字,這些數(shù)字都對著一根長的刻度線,所以數(shù)字幾,我們就把它叫做刻度幾,而且這些數(shù)字都是按順序排列的。尺子長些,數(shù)字就多些;尺子短些,數(shù)字就少些。

          2、認識、感受1厘米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自己食指的寬度嗎?把你們食指摁在尺子上,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呢?(引出1厘米)

          師:請同學們找找,自己尺子上,還有哪些是1厘米的。

          生:從刻度2到3,或者3到4……都1厘米。

          師:這說明了什么呢?

          l 尺子上每相鄰的兩條長刻度線之間的一大格的長度都是1厘米。

          師:我們大家現(xiàn)在一起用手比劃一下,1厘米多長。互相看一下,計住了嗎?閉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長。

          3、認識幾厘米

          師:我們現(xiàn)在知道1厘米有多長了,那3厘米又有多長呢?

          師:同學們還能在尺子上找到其他3厘米的長度嗎?

          4、用厘米量

          師:剛才上課時,老師展示的2根線繩,到底哪一根長一點呢?現(xiàn)在,同學們先估計一下這兩根線繩各自多長,然后在測量比較一下,好嗎?

          師:結(jié)果是哪根線繩長一點呢?能說說你是怎么量的嗎?

          三、 知識拓展

          1、師:老師這里有一把尺子,可是它斷了一節(jié),沒有刻度“0”,只剩下刻度3到刻度10,那么這把尺子能不能用來量物體的長度?同學們能不能幫老師想一想辦法,好嗎?

          2、其他測量長度的工具(課件展示)

          卷尺、米尺、皮尺

          3、其他的長度單位

          尺、寸、英寸、米、公里、碼、里、海里

          4、《買鞋》的故事

          四、 總結(jié)

          這節(jié)課,同學們學到了什么?這些知識有些嗎?我們能不能象那個“買鞋的”一樣啊,為什么。

          五、 教學反思

          第三課時 認識米,用米量

          教學目標

         。ㄒ唬┦箤W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ǘ└鶕(jù)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知道“1米=100厘米”.

         。ㄈ┩ㄟ^同學的合作,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長度的物體,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掌握1米的實際長度.

          難點:用米尺量較長物體的長度.

          教具和學具

          教具:1米的直尺、折尺、卷尺,4厘米、6厘米長的紙條.

          學具:1米的卷尺,1根較長的繩子.

          教學過程設(shè)計

          (一)復習準備

          1.提問

         。1)量物體的長度用什么工具?已經(jīng)學過的長度單位是什么?用兩個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長?2厘米,3厘米呢?

         。2)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應注意什么?指名兩名學生量下面紙條的長度.

         。3)現(xiàn)在我請一位同學來量講臺桌的長(學生用自己的刻度尺量,很不方便,不容易得出結(jié)果).因此,量比較長的物體或者距離,如操場東邊到西邊有多遠,通常用米作單位.板書課題,今天我們學習認識米、用米量.

         。ǘ⿲W習新課

          1.認識米

          ■出示米尺,這是一把米尺,觀察它的刻度都是以10厘米為單位.

          ■讓學生觀察自己帶來的1米長的卷尺,和教師1米直尺的刻度是一樣的.

          那么1米到底有多長呢?教師用1米的直尺,量一量從地面到講臺桌的什么地方是1米,讓學生觀察1米有多高.再在黑板上畫1米長的一條線段,讓學生觀察1米有多長.

          ■讓學生用自己的卷尺,把兩臂伸開,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兩人互相量一量身高,從地面到身體的什么部位是1米,你的身高比1米高,還是不到1米.同學們看到在公共汽車或電車的車門口有一個1米的標記,不足1米高的兒童可以不買車票,超過1米則要買票,同學們乘車要自覺遵守這一規(guī)定.

          以小組為單位,量出1米,2米,……給大家看.

          2.厘米和米之間的關(guān)系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厘米,1厘米有多長呢?同學用兩手指比一下,教師在黑板上1米長的線段的上面并排畫出1厘米.1米有多長呢?同學們用兩手比一下.那么米和厘米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呢?

          ■教師出示折尺,這是一把折尺,伸直正好是1米,與1米的直尺相比,一樣長.看一看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100厘米.再看看這把1米的直尺,1米里面有100厘米;請同學們看看你的卷尺,1米里面也是有100厘米.同時,教師在黑板1米長的線段上,以10厘米為單位,分成10份(如圖11).

          同時板書: 1米= 100厘米

          3.用卷尺量較長的距離

          教師出示卷尺,并說明量比較長的距離,一般用卷尺.用卷尺量物體的長度時,一定要從物體的一頭開始,由學生拿住卷尺的一端,對齊要量物體的一端,尺子要放平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這樣才能量出準確的長度.

         。ㄈ╈柟谭答

          1.兩人互相量身高,_______米______厘米

          2.以4人小組為單位,利用4個人用1米長的卷尺,分工量下面的長度(每組量一項):前面黑板的長,后面板報的長,教室地面的長、寬,四周墻壁的長等.測量后,每組派代表向全班交流.

          3.在( )內(nèi)填寫合適的長度單位米或厘米.

          教室長6( )黑板長2( )

          小明身高124( )課桌長50( )

          第四課時 認識線段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自己觀察、感知線段,體驗線段的兩個特征:直的和可度量。

          2、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學會量線段、畫線段的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識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教學重難點:學生學會量線段、畫線段的方法。

          教學用具:刻度尺,各種彎的、直的實物若干,如:牙膏盒、吸管、繩子等。

          教學過程設(shè)計:

        【有關(guān)小學數(shù)學教案范文八篇】相關(guān)文章:

        有關(guān)小學數(shù)學教案范文8篇06-03

        有關(guān)小學數(shù)學教案范文9篇05-28

        有關(guān)小學數(shù)學教案范文10篇05-15

        有關(guān)小學數(shù)學教案范文6篇05-09

        有關(guān)小學數(shù)學教案范文合集五篇05-24

        有關(guān)小學數(shù)學教案3篇06-01

        有關(guān)小學數(shù)學教案六篇05-23

        有關(guān)小學數(shù)學教案三篇05-21

        有關(guān)小學數(shù)學教案5篇05-13

        有關(guān)小學數(shù)學教案五篇05-12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