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shù)學《平均分》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要怎么寫好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二年級數(shù)學《平均分》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二年級數(shù)學《平均分》教學反思1
成功之處:
1、注重分法的多樣化。讓學生用適合自己學習的方式方法去學習,是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強調的。如把15個橘子平均分成5份。你會怎么分?巡視學生的操作,發(fā)現(xiàn)有不同的分法。但大多數(shù)學生是5個5個的分,因為他們從結果來考慮的。接下來的環(huán)節(jié)分撲克牌的設計我覺得很有必要。學生們在總數(shù)多的情況下,就出現(xiàn)了多種分法,有一張一張的分,有2張2張的分等等。充分體現(xiàn)了分法多樣化。
2、注重學生敘述分的方法。創(chuàng)設情境并通過多次實踐操作,上臺展示,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分的過程,以及分的結果。學生做到了做數(shù)學、說數(shù)學,真正參與了知識的產生和形成過程,更好的理解了平均分的含義。
不足之處:
應從多角度讓學生通過比較來認識的含義。這是認識問題的基本方法之一,我設計的稍有片面,高估了二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課前讓學生分果凍,學生很認真地進行了平均分,沒有出現(xiàn)不是平均分的情況。我只注意強調每份分得同樣多是平均分,而沒有預設不是平均分的反例,結果在操作中就出現(xiàn)了每份分的不同樣多的情況。其實可以再次回到開始,問問除了每份2只,還有其他的分法嗎?其他的分法是平均分嗎?用平均分與不平均分來對比學習,這樣就更能幫助學生理解平均分的含義了。
二年級數(shù)學《平均分》教學反思2
1、注重學生對平均分的感受和體驗。在學生動手分發(fā)實物的過程中建立起每份分得同樣多的平均分,這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參與知識的產生和形成過程,更好的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2、注重分法的'多樣化。讓學生用適合自己學習的方式方法去學習。如把15支粉筆、或15本本子平均分給3個小朋友,你會怎么分?學生有很多種分法。但是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時,學生沒有完全展示出各種分法了,基本是5個5個的分,因為他們從結果來考慮的。
3、注重從多角度讓學生通過比較來認識平均分的含義這是認識問題的基本方法之一,不要片面、單一地看問題。如課的開始,讓學生分鉛筆,學生都十分一致的進行了平均分,沒有出現(xiàn)不是平均分的情況。每份分的不是同樣多,就是沒有平均分,這也是現(xiàn)實生活中常有的情況,這一設計讓學生認識平均分的同時,也用不平均分來對比學習,對了解這一概念有很大的幫助
二年級數(shù)學《平均分》教學反思3
認識平均分是學習除法的重要基礎,平均分的認識對后續(xù)的除法學習非常重要。但大多都是獨生子女的二年級學生對平均分配缺乏豐富的感性認識,對文字的理解能力也有限,清晰分辨兩種分法的不同對孩子來說有一定難度。
本節(jié)課,在教師一步步引導下,通過看、想、說、擺、猜、提問題一系列有趣的實踐活動中,不斷地豐富學生對平均分的感性認識,幫助學生理解兩種分法文字表達的含義,從而把語言文字的表達,和具體操作的過程聯(lián)系起來,在腦海里建立起平均分在生活中的數(shù)學原型。對兩種分法不同的過程和共同的結果有了深入清晰的認識。突破了平均分的難點,認識除法也就水到渠成了。
認識平均分重在一個分字,引導學生用實物來分,是必經的一個過程。但從教師的角度來看,用實物來分會受到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在學生進行適當?shù)膶嵨锞值幕A上,要引導學生用線段、圓圈、三角形等簡單圖形代替實物,畫出分法。這樣既可以鞏固、深化學生對平均分的認識,又向學生滲透了簡單、明了、高效的符號化思想。
【二年級數(shù)學《平均分》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數(shù)學平均分的教學反思02-10
《平均分》的數(shù)學教學反思范文02-11
《平均分》的教學反思01-07
《平均分》教學反思01-07
《平均分》教學反思01-12
平均分教學反思01-03
《平均分》教學反思01-04
《平均分》的教學反思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