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化學教案

        時間:2023-01-12 20:03:58 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化學教案

          教學目標

        關于化學教案

          知識目標

          使學生了解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理解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介紹燃料充分燃燒的條件,培養(yǎng)學生節(jié)約能源和保護環(huán)境意識; 通過學習和查閱資料,使學生了解我國及世界能源儲備和開發(fā); 通過布置研究性課題,進一步認識化學與生產(chǎn)、科學研究及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能力目標

          通過對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發(fā)現(xiàn)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自學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情感目標

          在人類對能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的現(xiàn)在,開發(fā)利用新能源具有重要的意義,借此培養(yǎng)學生學會知識的遷移、擴展是很難得的。注意科學開發(fā)與保護環(huán)境的關系。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jié)是第一章第三節(jié)《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梢灾v是高中化學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開篇,它起著連接初高中化學的紐帶作用。本節(jié)教學介紹的理論主要用于聯(lián)系實際,分別從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和能量變化等不同反應類型、不同反應過程及實質(zhì)加以聯(lián)系和理解,使學生在感性認識中對知識深化和總結,同時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

          教法建議

          以探究學習為主。教師是組織者、學習上的服務者、探究學習的引導者和問題的提出者。建議教材安排的兩個演示實驗改為課上的分組實驗,內(nèi)容不多,準備方便。這樣做既能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和調(diào)動學生探究學習的積極性,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教師不能用化學課件代替化學實驗,學生親身實驗所得實驗現(xiàn)象最具說服力。教學思路:影像遠古人用火引入課題→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學生實驗驗證和探討理論依據(jù)→確定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的概念→討論燃料充分燃燒的條件和保護環(huán)境→能源的展望和人類的進步→布置研究學習和自學內(nèi)容。

          教學設計方案

          課題: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教學重點: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

          教學難點: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的觀點的建立。能量的“儲存”和“釋放”。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影像:《遠古人用火》01/07

          [過渡]北京猿人遺址中發(fā)現(xiàn)用火后的炭層,表明人類使用能源的歷史已非常久遠。

          [板書]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一、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過渡] 化學反應中能量是怎樣變化的?

          [學生分組實驗]請學生注意

         、俨僮鞣椒;

          ②仔細觀察實驗現(xiàn)象;

         、劭偨Y實驗結論;

         、軐懗龌瘜W方程式。

         。1)反應產(chǎn)生大量氣泡,同時試管溫度升高,說明反應過程中有熱量放出;瘜W反應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

          (2)混合攪拌后,玻璃片和小燒杯粘在一起,說明該反應吸收了大量的熱,使水溫降低結成冰;瘜W反應方程式: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結論]

          放熱反應:化學上把有能量放出的化學反應叫做放熱反應。

          如 CH4(g)+2O2(g)CO2(g)+2H2O(l)

          吸熱反應:化學上把吸收熱量的化學反應叫做吸熱反應。

          如 C(s)+H2O(g)CO(g)+H2(g)

          [討論] 現(xiàn)代人怎樣利用化學反應?

          結論:現(xiàn)代人利用化學反應主要是①利用化學反應中釋放出的能量;②利用化學反應制取或合成新物質(zhì)。

          [板書]二、燃料燃燒的條件和環(huán)境保護

          [學生分組討論](1)燃料充分燃燒條件?(2)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的缺點?

          [結論]

         。1)使燃料充分燃燒需要考慮兩點:①燃燒時要有足夠多的空氣;②燃料與空氣要有足夠大的接觸面。

          空氣不足:①浪費資源;②產(chǎn)生大量一氧化碳污染空氣,危害人體健康。

          空氣過量:過量空氣會帶走部分熱量,浪費能源。

          增大接觸面:改變?nèi)剂系臓顟B(tài)。如固體燃料粉碎、將液體燃料以霧狀噴出、固體燃料液化等。

          (2)大量使用化石燃料:①能引起溫室效應;②會造成化石燃料蘊藏量的枯竭;③煤燃燒排放二氧化硫,導致酸雨;④煤燃燒會產(chǎn)生大量的煙塵。

          [板書]三、現(xiàn)代能源結構和新能源展望

          [討論] 現(xiàn)代人怎樣利用化學反應中釋放出的能量?

          結論:人類所需要能量,絕大部分是通過化學反應產(chǎn)生。主要是煤、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或它們的制品燃燒所產(chǎn)生的。

          [講述]現(xiàn)代能源結構。

          1999年我國化石燃料和水電能源的消耗結構:能源,煤,石油,天然氣,水電

          比例:76.2%,16.6%,2.1%,5.1%

          [講述]我國化石燃料與世界主要國家或地區(qū)對比。

          石油儲量/1×1010t

          天然氣儲量/1×1010m3

          煤炭/1×1010t

          北美

          5.6

          8.4

          262.9

          西歐

          3.4

          6.1

          99.3

          日本

          1.0

          前蘇聯(lián)

          8.3

          42.5

          241.0

          中東

          54

          24.2

          中國

          2.4

          0.8

          99.0

          [討論]我國能源結構的缺點和新能源展望(環(huán)保、防止能源危機)。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結論]得出以下結構。

          [閱讀]能源與人類進步。

          請學生閱讀教材22——23頁。

          [本節(jié)課的總結和評價]——根據(jù)實際完成的情況和教學效果而定。

          [尾聲]《太陽能》05/34

          教學手段:

          設計思想:教師應從課堂的知識傳輸者和灌輸者,變?yōu)榻M織者、學習上的服務者、探究學習的引導者和問題的提出者。

          板書設計:

        【化學教案】相關文章:

        初中化學教案化學教案-原子12-28

        初中化學教案01-18

        高中化學教案02-24

        初中化學教案06-21

        高中優(yōu)秀化學教案09-21

        高中化學教案01-15

        高三化學教案02-23

        初中化學教案化學教案-水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12-28

        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案03-08

        化學教案(通用6篇)07-19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