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蘇軾題西林壁原文、譯文及賞析
賞析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shù)作品的形象、內(nèi)容的制約,又根據(jù)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jīng)驗、藝術(shù)觀點和藝術(shù)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蘇軾題西林壁原文、譯文及賞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原文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譯文
從正面、側(cè)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xiàn)各種不同的樣子。
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注釋
1、題西林壁:寫在西林寺的墻壁上。西林寺在廬山西麓。題:書寫,題寫。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廬山。
2、橫看:從正面看。廬山總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
3、側(cè):側(cè)面。
4、各不同:各不相同。
5、不識:不能認識,辨別。
6、真面目:指廬山真實的景色,形狀。
7、緣:因為;由于。
8、此山:這座山,指廬山。
9、西林:西林寺,在現(xiàn)在江西省的廬山上。這首詩是題在寺里墻壁上的。
全文賞析
此詩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jié)論。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游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游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tài)的廬山風景。
結(jié)尾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游山的體會。之所以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是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這兩句奇思妙發(fā),整個意境渾然托出,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回味經(jīng)驗、馳騁想象的空間。這不僅僅是游歷山水才有這種理性認識。
游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nèi)涵,它啟迪人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于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fā)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首小詩激起人們無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題西林壁》不單單是詩人歌詠廬山的奇景偉觀,同時也是蘇軾以哲人的眼光從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認識。由于這種認識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觀規(guī)律的,所以詩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給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啟人心智。因此,這首小詩格外來得含蓄蘊藉,思致渺遠,使人百讀不厭。
這首詩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語言卻異常淺顯。深入淺出,這正是蘇軾的一種語言特色。蘇軾寫詩,全無雕琢習氣。詩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種質(zhì)樸無華、條暢流利的語言表現(xiàn)一種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這意境又是不時閃爍著熒熒的哲理之光。從這首詩來看,語言的表述是簡明的,而其內(nèi)涵卻是豐富的。也就是說,詩語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邏輯性的高度統(tǒng)一。
詩人在四句詩中,概括地描繪了廬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時又準確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領的道理。鮮明的感性與明晰的理性交織一起,互為因果,詩的形象因此升華為理性王國里的典型,這就是人們?yōu)槭裁辞О俅蔚陌押髢删洚斪髡芾淼木涞脑颉?/p>
如果說宋以前的詩歌傳統(tǒng)是以言志、言情為特點的話,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蘇軾,則出現(xiàn)了以言理為特色的新詩風。
這種詩風是宋人在唐詩之后另辟的一條蹊徑,用蘇軾的話來說,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這類詩的特點是:語淺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额}西林壁》就是這樣的一首好詩。
名家點評
宋·黃庭堅:“此老于般若橫說豎說,了無剩語,非其筆端有舌,亦安能吐此不傳之妙!保ā独潺S夜話》)
宋·姚寬:《感通錄》云:“廬山七嶺,共會于東,合而成峰!币蛑獤|坡“橫看成嶺側(cè)成峰”之句,有自來矣。(《西溪叢語》)
清·王文誥:凡此種詩,皆時性靈所發(fā),若必胸有釋典,而后爐錘出之,則意味索然矣。(《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卷二)
近代·陳衍:此詩有新思想,似未經(jīng)人道過。(《宋詩精華錄》卷二)
現(xiàn)代·游國恩等:此詩的“理”是“局外人有時會比局中人更容易看到事物的真相”。(《中國文學史》)
現(xiàn)代·徐中玉:此詩說明“局中人常?床磺迨挛锏娜埠驼嫦,就是由于受到認識條件限制的緣故”。(《蘇東坡文集導讀》)
現(xiàn)代·吳熊和等:善狀目前之景,又妙寄物外之理,兩者融洽無間。(《唐宋詩詞探勝》)
現(xiàn)代·毛谷風:此詩反映“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哲理。(《宋人七絕選》)
現(xiàn)代·鄭孟彤:此詩得出一個一般性的結(jié)論,“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意思”。(《中國詩歌發(fā)展史略》)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長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累除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禮部尚書。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潁州等。元豐三年(1080)以謗新法貶謫黃州。后又貶謫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還。卒于常州。追謚文忠。博學多才,善文,工詩詞,書畫俱佳。于詞“豪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題材豐富,意境開闊,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來“詞為艷科”的傳統(tǒng)樊籬,以詩為詞,開創(chuàng)豪放清曠一派,對后世產(chǎn)生巨大影響。有《東坡七集》《東坡詞》等。
【蘇軾題西林壁原文、譯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蘇軾 《題西林壁》譯文及賞析11-01
蘇軾題西林壁原文及賞析07-20
蘇軾《題西林壁》原文賞析02-26
《題西林壁》原文、譯文及賞析06-13
蘇軾《題西林壁》的譯文08-16
《題西林壁》譯文及賞析04-16
《題西林壁》蘇軾原文注釋翻譯賞析06-08
蘇軾《題西林壁》原文及翻譯09-30
《題西林壁》原文賞析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