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憶昔》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2-06-12 08:57:02 古籍 我要投稿

        《憶昔》原文翻譯及賞析(7篇)

        《憶昔》原文翻譯及賞析1

          原文:

          憶昔花間初識面,紅袖半遮,妝臉輕轉。石榴裙帶,故將纖纖玉指偷捻,雙鳳金線。

          碧梧桐鎖深深院,誰料得兩情,何日教譴綣?羨春來雙燕,飛到玉樓,朝暮相見。

          翻譯:

         、攀袢箮А窕ㄉ娜箮В歹r紅色。⑵繾綣(qiǎnquǎ n遣犬)——感情融洽,難分難舍。韓愈《贈別元十八協(xié)律》詩:“臨當背面時,裁詩示繾綣!

          賞析:

          這首詞寫男子對情人的懷念。

          上片追憶與女子初次見面的情景,由“憶昔”領起,“花間初識面”,含義有二:一是所見之地在花下;二是所見之人,面亦如花!凹t袖”二句正面寫女子的嬌羞之態(tài);“石榴裙帶”三句寫其細微動作,側面表現(xiàn)她的柔媚之情。

          下片是現(xiàn)實的懷想,分兩層寫出:“碧梧”三句,念及情人深閨難出,繾綣無期;“羨春來雙燕”三句,就眼前景,人與物比,羨雙燕朝暮雙飛,襯托自己的孤獨;同時也含有雙燕自由而多情,朝暮能與自己相會,而所愛之人卻難相見。

        《憶昔》原文翻譯及賞析2

          原文:

          賀明朝·憶昔花間相見后

          五代:歐陽炯

          憶昔花間相見后,只憑纖手,暗拋紅豆。人前不解,巧傳心事,別來依舊,辜負春晝。

          碧羅衣上蹙金繡,睹對對鴛鴦,空裛淚痕透。想韶顏非久,終是為伊,只恁偷瘦。

          譯文:

          憶昔花間相見后,只憑纖手,暗拋紅豆。人前不解,巧傳心事,別來依舊,辜負春晝。

          碧羅衣上蹙金繡,睹對對鴛鴦,空裛淚痕透。想韶顏非久,終是為伊,只恁偷瘦。

          注釋:

          憶昔花間相見后,只憑纖手,暗拋紅豆。人前不解,巧傳心事,別來依舊,辜負春晝。

          碧羅衣上蹙(cù)金繡,睹對對鴛鴦,空裛(yì)淚痕透。想韶顏非久,終是為伊,只恁(nèn)偷瘦。

          蹙:收縮,這里指折疊后出現(xiàn)了皺紋。裛:沾濕,浸染之意。韶顏:年輕美麗的容顏。恁:這樣。

          賞析:

          這首詞是寫女子思念男子。

          上片“憶昔”直貫到“巧傳心事”,追憶花間定情!皠e來”二句是對現(xiàn)實即分別后的感嘆:兩情雖然深厚,可惜不能共處而辜負了春光。

          下片也分兩層,第一層是睹羅衣上的對對鴛鴦而懷念情人,淚濕衣襟;第二層從反面表達女主人公對男子的忠貞愛情,雖青春不常,但為他憔悴,也不后悔。語言堅決,情感真摯。

          歐陽炯兩首《賀明朝》都極為濃艷,上接溫庭筠,下開柳屯田。

        《憶昔》原文翻譯及賞析3

          臨江仙·憶昔西池池上飲

          朝代:宋代

          作者:晁沖之

          原文:

          憶昔西池池上飲,年年多少歡娛。別來不寄一行書。尋常相見了,猶道不如初。

          安穩(wěn)錦屏今夜夢,月明好渡江湖。相思休問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無。

          一、譯文

          回憶當年在西池池上宴飲,每天該有多少的快樂和幸福?勺詮姆质种螅嗷ラg也不再寄信捎書。即使像往常那樣相見,相互間也冷冷淡淡,不可能再像當初。

          安好枕頭,鋪好錦被,今夜要在夢中趁著月明而渡江過湖,去與那些隔絕的好友會晤。盡管相互相思也不要問近況何如,因為明明知道春天已經過去,哪里還顧得上花落葉枯。

          二、注釋

         、傥鞒兀褐副彼毋昃┙鹈鞒亍.敃r為貴族游玩之所。

         、趯こ#浩綍r,平常。

         、郯卜(wěn):布置穩(wěn)當。錦衾:錦緞被子。

          ④何如:問安語。

         、萸橹荷钪,明知。

          三、簡評

          此詞以沖淡隱約的情致,抒寫記憶中的歡娛以及追蹤已逝的夢影而不得的悵惘之情。這是一首寄宴頗深,但文筆淡雅的小詞,頗耐回味啊。

        《憶昔》原文翻譯及賞析4

          夜行船·憶昔西都歡縱

          憶昔西都歡縱。自別后、有誰能共。伊川山水洛川花,細尋思、舊游如夢。

          今日相逢情愈重。愁聞唱、畫樓鐘動。白發(fā)天涯逢此景,倒金尊。殢誰相送。

          翻譯

          當年在西都洛陽共同渡過的那段歡樂豪縱的生活時光早已成為往事。自茲一別之后,離散至今,還有誰能夠再聚在一起?仔細回想昔日與友人同游洛陽伊川山水,一齊觀看城中牡丹的情景,竟然如同在夢境中一樣。

          今天我和你又再次相逢,回首往事,話題更多,情意也更加深重,愁的是那畫樓上的鐘聲不時響起,傳入耳中,好像在說時間不早了,還喋喋不休地談論個什么。如今你我白發(fā)蒼蒼,垂垂老矣,此情此景,何不開懷暢飲,然后再彼此告別,管他是誰送誰呢。

          注釋

          夜行船:詞牌名,《太平樂府》、《中原音韻》、元高拭詞,俱注雙調。黃公紹詞,名《明月棹孤舟》。雙調五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韻。

          西都:北宋以洛陽為陪都,因在開封西,故稱洛陽為西都。

          伊川:水名,即伊河,源出河南盧氏縣東熊耳山,流經嵩縣、伊川,洛陽,至偃師,入洛河。

          洛川:洛水,源出陜西雒南縣冢嶺山。

          舊游:指與歐陽修相交的梅堯臣等七人。

          殢:本意為滯留,沉溺于,此指醉酒。

          創(chuàng)作背景

          該詞作于仁宗慶歷八年(1048),當時歐陽修四十二歲。這年閏正月,他由滁州知州調任揚州知州,友人梅堯臣則從宣城赴陳州任簽書判官,路過揚州時與歐陽修相會。老友相見,感喟良多,且此時洛陽舊交謝絳、尹洙、張汝士三人都已去世,更使二人的相聚充滿了悲情。

          賞析

          上片憶舊!皯浳粑鞫細g縱。自別后、有誰能共”這一深沉的慨嘆蘊含著詞人對青春生活的追憶,同時,更飽含著詞人對洛中故友的深切緬懷。而事實上,在洛中與歐陽修相交甚歡的友人多半已經辭世,宋寶元二年(1039),謝絳卒,宋慶歷七年(1047),尹洙又卒。到如今,昔日同在西京詩酒歡會、縱情游賞的友人,只有梅堯臣尚在,因而令詞人十分感傷。所以一句“有誰能共”又包含著世事無常、人生滄桑之感。正因為如此,當詞人回憶當年遍賞伊川山水洛川花的情形之時,不禁產生如夢如幻的感覺!凹殞に、舊游如夢”,細細尋思舊時同游之事,恍如一夢。

          下片感今,述洛中故友多凋零,如今自首重聚痛飲,感慨良多,無限傷感。“今日相逢情愈重”三句敘寫詞人與友人久別重逢后的感受,滄桑的經歷使二人更覺相互間情誼的厚重。一個“愁”字隱蘊對即將到來的離別的無限惆悵傷感。人生如此無常,故今摯友梅堯臣能折道來探望自己,讓詞人備覺這份情誼的珍貴。但白發(fā)相逢,詞人終是難禁傷感之情!俺盥劤、畫樓鐘動”,此一可理解為與老友暢談之時,畫樓鐘聲響起,警醒詞人相聚之時在不斷的流逝,故爾令聞者愁。二或可理解為筵席間歌女唱起了昔日洛中好友如今已然辭世的謝絳所填之詞中的詞句,“月西斜,畫樓鐘動”。詞在人亡,引發(fā)筵席間詞人的深重悲傷。末二句寫詞人面對又將到來的離別而勸飲的情景。老友見面,總是意味著許多的滄;貞,許多的酸甜苦辣,這些又豈是三言兩語所能道盡的,眼下又要分別了,此地一別,此生還能否相見尚不得而知,因此還是撇開往事開懷暢飲,往事已夠讓人遺憾的了,千萬不要再給此次相逢留下什么遺憾。句中的“此景”,是別離之景,更是人生遲暮之景。

          全詞語言質樸,感情摯烈,體現(xiàn)了詞人與友人之問真摯淳樸的'友情,是一首非常優(yōu)秀的懷舊之作。

        《憶昔》原文翻譯及賞析5

          原文:

          憶昔從戎出渭濱,壺漿馬首泣遺民。

          夜棲高冢占星象,晝上巢車望虜塵。

          共道功名方迫逐,豈知老病只逡巡。

          燈前撫卷空流涕,何限人間失意人。

          譯文:

          回憶往日曾隨軍強渡渭水,在馬背上看著遺民提著酒漿對我們哭訴。

          夜里躺在高山上看著繁星,白天又在戰(zhàn)車上眺望著胡虜逃跑的煙塵。

          都認為功名屈指可得,誰知道老了病了只能獨自徘徊。

          一盞青燈下握著書卷徒然痛哭,怎會想到竟是這世上的失意之人。

          注釋:

          壺漿:指酒漿。

          高冢:即高山。

          迫逐:等于說很快可以求得。

          逡巡(qūn xún):因為有所顧慮而徘徊不前或退卻。

          卷:指史籍。

          流涕:流淚。

          賞析:

          “憶昔”這個題目,一般地說都應該包括兩方面內容:對昔日生活的回顧和由此產生的感想。這首詩即分兩部分來寫。

          前兩句寫初到南鄭。從南鄭跨越秦嶺,出大散關,即臨渭河,所以說“出渭濱”。首句寫作者當年曾隨軍強渡渭水,次句寫關中百姓慰問宋軍,并向他們泣訴在被占區(qū)所受到的屈辱,言外之意就是殷切期望宋軍收復失地。三四句寫在南鄭的活動。這兩句用“晝”“夜”概括全天活動,從中可以體會到作者以全部精力投入到北伐準備工作的熾烈感情。

          后四句是憶后的悲憤心情!肮驳拦γ狡戎稹,用“大家都認為”功名屈指可待來展示詩人當年的壯志!柏M知老病只逡巡”,用“沒有料到”作轉折,使前面句句之意急轉直下,至末二句則與前半首形成鮮明對比。如今他一邊撫摸書卷,一邊流淚。詩人燈下披覽史書,聯(lián)想自己,不由得悲從中來。

          此詩在章法上,每兩句構成一個小的意群,再由這四個鏈條組成全篇,結構天成,思路精密。語言運用上,作者深于錘煉,比如“壺漿馬首泣遺民”,一句三意,寫盡了北方遺民的心情。第六句用“逡巡”寫眼前,不僅表現(xiàn)了一個“老病”者的行動特征,而且刻畫出一個有志之士無法施展抱負的彷徨心理。

        《憶昔》原文翻譯及賞析6

          原文:

          憶昔二首

          憶昔先皇巡朔方,千乘萬騎入咸陽。

          陰山驕子汗血馬,長驅東胡胡走藏。

          鄴城反覆不足怪,關中小兒壞紀綱。

          張后不樂上為忙,至令今上猶撥亂,勞心焦思補四方。

          我昔近侍叨奉引,出兵整肅不可當。

          為留猛士守未央,致使岐雍防西羌。

          犬戎直來坐御床,百官跣足隨天王。

          愿見北地傅介子,老儒不用尚書郎。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

          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宮中圣人奏云門,天下朋友皆膠漆。

          百馀年間未災變,叔孫禮樂蕭何律。

          豈聞一絹直萬錢,有田種谷今流血。

          洛陽宮殿燒焚盡,宗廟新除狐兔穴。

          傷心不忍問耆舊,復恐初從亂離說。

          小臣魯鈍無所能,朝廷記識蒙祿秩。

          周宣中興望我皇,灑淚江漢身衰疾。

          譯文:

          當年肅宗即位靈武,收復關中,借陰山驕子回紇之兵收復兩京,東胡安慶緒奔走河北死守鄴城,史思明出兵相救安慶緒于鄴城,既降又叛反復無常并復陷東京洛陽早是意料之中的事。肅宗整日誠惶誠恐多方討好信任關中小人李輔國,寵懼后宮張良娣,致使綱紀壞而國政亂,以致今日代宗仍在勞心焦思肅清朝綱。

          當年我自己官為拾遺時。在皇帝左右,又拾遺職掌供奉扈從,代宗以廣平王拜天下兵馬元帥,先后收復兩京勢不可擋。代宗聽信宦官程元振讒害,奪郭子儀兵柄,使岐雍一帶兵力單薄,不能防敵于國門之外。致使吐蕃入侵兩京淪陷,府庫閭舍,焚掠一空,百官狼狽就道,鞋子都來不及穿跟隨代宗逃往陜州。何時才能出現(xiàn)傅介子這樣勇猛的人物來湔雪國恥啊,只要國家能滅寇中興,我個人做不做尚書郎倒沒關系。

          想當年開元盛世時,小城市就有萬家人口,農業(yè)豐收,糧食儲備充足,儲藏米谷的倉庫也裝的滿滿的。社會秩序安定,天下太平沒有寇盜橫行,路無豺虎,旅途平安,隨時可以出門遠行,自然不必選什么好日子。當時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的發(fā)達,到處是貿易往來的商賈的車輛,絡繹不絕于道。男耕女桑,各安其業(yè),各得其所。宮中天子奏響祭祀天地的樂曲,一派太平祥和。社會風氣良好,人們互相友善,關系融洽,百馀年間,沒有發(fā)生過大的災禍。國家昌盛,政治清明。

          誰知安史亂后,田園荒蕪,物價昂貴,一絹布匹要賣萬貫錢。洛陽的宮殿被焚燒殆盡,吐蕃也攻陷長安,盤踞了半月,代宗不久之后收復兩京。不敢跟年高望重的人絮叨舊事,怕他們又從安祿山陷兩京說起,惹得彼此傷起心來。小臣我愚鈍無所能,承蒙當初朝廷授檢校工部員外郎官職給我。希望當代皇上能像周宣王恢復周代初期的政治,使周朝中興那樣恢復江山社稷,我在江漢流經的巴蜀地區(qū)也會激動涕零的。

          注釋:

          先皇巡朔方:指唐肅宗在靈武、鳳翔時期。《晉書·鄭沖傳》:“翼亮先皇。至德元載,肅宗即位于靈武,下制曰:‘朕治兵朔方,須安兆姓之心,勉順群臣之請。’趙曰:‘朔方乃靈武鄰郡!

          入咸陽:指至德二年九月收復關中,十月肅宗還京。與漢靈帝末童謠相仿:“侯非侯,王非王,干乘萬騎上北邙!

          陰山驕子:指回紇!妒酚洝で乇炯o》:“西北斥逐匈奴,自渝中并河以東屬之陰山!毙鞆V曰:“陰山在五原北!薄锻ǖ洹罚骸瓣幧,唐安北都護府也!焙寡R:大宛國有汗血馬。

          “長驅”句:東胡,指安慶緒。肅宗借兵回紇,收復兩京,安慶緒奔河北,保鄴郡,所以說胡走藏。

          “鄴城”句:鄴城反覆,指史思明既降又叛,救安慶緒于鄴城,復陷東京洛陽一事。思明被迫投降,反覆無常,乃意料中事,故云不足怪。

          “關中”句:關中小兒,指李輔國!杜f唐書·宦官傳》:“李輔國,閑廄馬家小兒,少為閹,貌陋,粗知書計,為仆事高力士!薄锻ㄨb》注:“凡廄牧、五坊、禁苑給使者,皆渭之小兒!睍x泰始謠:“賈裴王,亂紀綱!

          “張后”句:《舊唐書·后妃傳》:“張后寵遇專房,與輔國持權禁中,干預政事。帝頗不悅,無如之何”。上,指肅宗。

          至令:一作“至今”。今上:當今皇上,此指代宗。

          “我昔”句:指詩人杜甫自己為拾遺時。在皇帝左右,故日近侍。又拾遺職掌供奉扈從,故日叨奉引。叨,忝也,自謙之詞。

          “出兵”句:指代宗當時以廣平王拜天下兵馬元帥,先后收復兩京。《新唐書》:“代宗為太子,時從狩靈武,拜天下兵馬元帥。山濤啟事:‘可以整肅朝廷,裁制時政。’陳琳檄文:‘天下不可當!

          “為留”句:猛士,指郭子儀。寶應元年(762年)代宗聽信宦官程元振讒害,奪郭子儀兵柄,使居留長安。未央,漢宮名,在長安。翻用劉邦《大風歌》!鞍驳妹褪抠馐厮姆剑锌跎睢

          “致使”句:岐(qí)雍,唐鳳翔關內地,邊兵入衛(wèi),岐雍一帶,兵力單薄,遂不能防敵于國門之外。《舊唐書·吐蕃傳》:“乾元后數(shù)年,鳳翔之西,邠州之北,盡為蕃戎境!

          犬戎:古代族名,又叫獫狁,古代活躍于今陜、甘一帶,獫、岐之間。此處指吐蕃,廣德元年(763年)十月,吐蕃入侵,代宗逃到陜州,長安第二次淪陷,府庫閭舍,焚掠一空。

          跣足:打赤足。寫逃跑時的狼狽,鞋子都來不及穿。天王:指唐代宗。

          “愿見”句:傅介子,西漢時北地人,曾斬樓蘭王頭,懸之北闕。杜甫意在湔雪國恥,故愿見能有這種人物。

          尚書郎:作者自謂。《木蘭行》:“欲與木蘭賞,不用尚書郎!

          開元:唐玄宗年號(718—741年)。開元盛世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治世之一。孫洙曰:“開元間承平日久,四郊無虞,居人滿野,桑麻如織,雞犬之音相聞。時開遠門外西行,亙地萬余里,路不拾遺,行者不赍糧,丁壯之人不識兵器!

          小邑:小城。藏:居住。萬家室:言戶口繁多!顿Y治通鑒》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載:“是歲,天下縣千五百七十三,戶八百四十一萬二千八百七十一,口四千八百一十四萬三千六百九。

          “稻米”二句:寫全盛時農業(yè)豐收,糧食儲備充足。流脂,形容稻米顆粒飽滿滑潤。倉廩:儲藏米谷的倉庫。

          “九州”二句:寫全盛時社會秩序安定,天下太平。豺虎:比喻寇盜。

          路無豺虎:旅途平安,出門自然不必選什么好日子,指隨時可出行!顿Y治通鑒》開元二十八年載:“海內富安,行者雖萬里不持寸兵。

          “齊紈”二句:寫全盛時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的發(fā)達。齊紈魯縞:山東一帶生產的精美絲織品。車班班:商賈的車輛絡繹不絕。班班:形容繁密眾多,言商賈不絕于道。

          桑:作動詞用,指養(yǎng)蠶織布。不相失:各安其業(yè),各得其所!锻ǖ洹な池浧摺份d:開元十三年,“米斗至十三文,青、齊谷斗至五文。自后天下無貴物。兩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絹一匹二百一十文。東至宋汴,西至岐州,夾路列店肆待客,酒饌豐溢。每店皆有驢賃客乘,倏忽數(shù)十里,謂之驛驢。南詣荊、襄,北至太原、范陽,西至蜀川、涼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遠適數(shù)千里,不恃寸刃”。

          圣人:指天子。奏云門:演奏《云門》樂曲。云門,祭祀天地的樂曲。

          “天下”句:是說社會風氣良好,人們互相友善,關系融洽。膠漆,比喻友情極深,親密無問。

          百馀年間:指從唐王朝開國(618年)到開元末年(741年),有一百多年。未災變:沒有發(fā)生過大的災禍。

          “叔孫”句:西漢初年,高祖命叔孫通制定禮樂,蕭何制定律令。這是用漢初的盛世比喻開元時代的政治情況。

          “豈聞”二句:開始由憶昔轉為說今,寫安史亂后的情況:以前物價不高,生活安定,如今卻是田園荒蕪,物價昂貴。一絹,一匹絹。直,同“值”。

          “洛陽”句:用東漢末董卓燒洛陽宮殿事喻指兩京破壞之嚴重。廣德元年十月吐蕃陷長安。盤踞了半月,代宗于十二月復還長安,詩作于代宗還京不久之后,所以說“新除”。

          宗廟:指皇家祖廟。狐兔:指吐蕃。顏之推《古意二首》:“狐兔穴宗廟。”杜詩本此。

          “傷心”二句:寫不堪回首的心情。耆舊們都經歷過開元盛世和安史之亂,不忍問:是因為怕他們又從安祿山陷京說起,惹得彼此傷起心來。耆舊:年高望重的人。

          亂離:指天寶末年安史之亂。

          小臣:杜甫自謂。魯鈍:粗率,遲鈍。

          記識:記得,記住。祿秩:俸祿。蒙祿秩:指召補京兆功曹,不赴。

          周宣:周宣王,厲王之子,即位后,整理亂政,勵精圖治,恢復周代初期的政治,使周朝中興。我皇:指代宗。灑血:極言自己盼望中興之迫切。

          江漢:指長江和嘉陵江。也指長江、嘉陵江流經的巴蜀地區(qū)。因為嘉陵江上源為西漢水,故亦稱漢水。

          賞析:

          題目雖說是《憶昔》,其實是諷今之作。第一首回憶的是唐肅宗的信任宦官和懼怕老婆,目的作于警戒代宗不要走他父親的老道;第二首回憶的是唐玄宗是開元盛世,目的在于鼓舞代宗恢復往日繁榮,并不是為憶昔而憶昔。

          第一首上段九句,下段八句。上段九句感傷肅宗之失德。當時肅宗起兵靈武,收復西京長安,率回紇兵討安慶緒,凡是肅宗認為是有才能的都以任用,便任用了李輔國。但寵幸張良娣,對于政事自然就很少有時間去管了。所以中興之業(yè),是仍處于停滯階段的!昂蟛粯贰,狀其驕傲放縱!吧蠟槊Α,狀其畏縮恐懼。這分明寫出了懼內意。王洙曰:“撥亂,內平張后之難。補四方,外能經營河北也!毕露伟司涓袀诓荒苷衿稹4诔鯙樵獛,出兵整肅,到了程元振帶兵時,使郭子儀束手留京,吐蕃入侵,而肅宗再次外逃,一時邊境無法安定下來,所以愿能有像傅介子這樣的人物,杜甫意在湔雪國恥!袄先濉本洌髡咦試@不能為國靖亂而尸位素餐。

          第二首上段十二句,下段十句。上段十二句追思開元盛世。當時國盛民富,盜亂息止人民安定,政治通和清明,民風淳厚,禮儀等方面也秩序井然,勝于貞觀之治。這里便是惜唐明皇疏于政事,所以又極盛轉至衰敗。下段十句悲痛亂離而思盼興復。自開元至作此詩,戰(zhàn)火不斷,民不聊生!敖伻f錢,無復齊紈魯縞矣。田流血,無復室家倉廩矣。東洛燒焚,西京狐兔,道路盡為豺狼,宮中不奏云門矣!保ǔ鹫做棥抖旁娫斪ⅰ罚﹣y后景象,是不忍直視的。所以作者在此概嘆,中興事業(yè)只能期望于后世之君了。

          雖然杜甫是從地主階級的立場和理想來觀察現(xiàn)實,但第二首詩中所描述的人丁興旺、和平環(huán)境、豐衣足食,卻也是勞動人民所祈望的。因而杜甫的政治理想對廣大人民是有利的。詩人素來就有“位卑未敢忘憂國”的崇高理想、“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精神境界,“小臣魯鈍無所能,朝廷記識蒙祿秩。周宣中興望我皇,灑血江漢身衰疾!鄙硖巵y世、顛沛流離,仍抱憂國憂民之心,“愿見北地傅介子,老儒不用尚書郎!备试浮盀⒀瓭h”、再圖中興。

        《憶昔》原文翻譯及賞析7

          眼兒媚·玉京曾憶昔繁華

          玉京曾憶昔繁華。萬里帝王家。瓊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蕭索,春夢繞胡沙。家山何處,忍聽羌笛,吹徹梅花。

          翻譯

          回憶汴京往昔的繁華,萬里山河都屬于帝王之家。奢華的宮殿園林,弦管笙琶的聲音日夜不斷。

          花城早已是空寂無人、蕭索冷落,雖然身處黃沙漫天的胡地,那繁華如春的汴京仍然時?M繞在夢中。家鄉(xiāng)在何處,怎么忍心聽到那羌笛吹奏凄涼徹骨的《梅花落》。

          注釋

          玉京:北宋的都城汴(biàn)京。

          瓊林玉殿:指趙佶寵臣蔡京、朱靦等搜刮財貨、竭盡民力興建而成的宮殿。

          笙:簧管樂器,管為竹制,長短不一,有13至19根不等。

          琶:指琵琶。

          花城:指靖康之變以前的汴京。

          家山:故鄉(xiāng)。

          羌管:即笛,又名羌笛。

          梅花:在此指《梅花落》的樂聲。

          賞析

          “玉京曾憶昔繁華。萬里帝王家”兩句,詞人追憶起北宋都城汴京昔日的繁華景象,同時也指出了北宋曾經坐擁萬里山河,現(xiàn)在卻都成了陳跡。 “曾”字,點明了這一切繁華都已經在歷史舞臺上落幕了,如今詞人已經是亡國之君,淪為敵人的階下之囚。后面的“瓊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三句,詞人將昔日汴京的繁華之景具體化了。 “瓊林玉殿”極力表現(xiàn)帝王之家的奢華, “朝喧弦管,暮列笙琶”極力展現(xiàn)帝王生活的放縱無度。

          “花城人去今蕭索,春夢繞胡沙”兩句,詞人寫昔日萬花叢生的汴京城,如今已是人去城頹,到處都是斷壁殘垣,一派蕭條破敗的景象,盡管自己現(xiàn)在置身于塵沙漫天的茫茫大漠,但那汴京城的繁華卻經常在自己的夢中縈繞不去。 “花城”二字,形象地表現(xiàn)了汴京城昔日的繁花似錦, “春夢”寄托著詞人在被俘之后對故國的無限思念之情。結拍的“家山何處,忍聽羌笛,吹徹梅花”三句,寫的是詞人夢醒之后的情思,說他聽到羌笛陣陣,想起自己現(xiàn)在身處漠北,已經陷于囹圄,國家已亡,山河破碎,無處為家,怎么忍受得了吹奏《梅花落》的樂聲所帶來的痛苦。

          詞的上片追憶亡國前汴京城的繁華,通過對昔日汴京生活的追憶,抒發(fā)了詞人對故國的懷念之情。詞的下片虛實結合,寫詞人被俘之后的愁苦,將詞人心中的思國之愁和亡國之痛表現(xiàn)得韻味悠長。全詞憶昔傷今,言辭簡練但余味悠長,將復雜的感情梳理得具體,將亡國之君的亡國之痛和思國之愁表現(xiàn)得真實可感。

          創(chuàng)作背景

          北宋皇帝宋欽宗靖康年間(公元1126~1127年),金軍攻破東京(今河南開封),俘虜了詞人與其子,這首詞即是詞人為了表達亡國之痛而寫下的。

        【《憶昔》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憶昔原文賞析及翻譯08-08

        《憶昔》原文翻譯及賞析06-12

        《憶昔》原文翻譯及賞析7篇06-12

        憶昔原文及賞析07-16

        《憶昔》原文翻譯及賞析(集合7篇)06-12

        憶昔憶昔開元全盛日翻譯賞析06-27

        昔昔鹽原文翻譯及賞析02-13

        憶昔_陸游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

        憶昔二首_杜甫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