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杜鵑花得紅字原文及賞析

        時(shí)間:2021-10-18 17:31:21 古籍 我要投稿

        杜鵑花得紅字原文及賞析

          愁鎖巴云往事空,只將遺恨寄芳叢。

        杜鵑花得紅字原文及賞析

          歸心千古終難白,啼血萬山都是紅。

          枝帶翠煙深夜月,魂飛錦水舊東風(fēng)。

          至今染出懷鄉(xiāng)恨,長(zhǎng)掛行人望眼中。

          譯文

          愁云密鎖蜀國(guó)的土地,往事皆成空;懷念故國(guó)的心情無法放下,便把它寄托給盛開的杜鵑花叢。

          那歸心,千萬年來,向誰陳述,誰能理解?聲聲悲啼,口角濺血,把這滿山的杜鵑花染紅。

          杜鵑花的枝葉縈繞著青煙,在夜月的照耀下一片迷蒙;杜鵑鳥的精魂,又飛到了錦江邊上,追憶著往日的東風(fēng)。

          這愁這怨染出了無限的懷歸憂恨,它時(shí)時(shí)呈現(xiàn)在行人凄涼的眼中。

          注釋

          杜鵑花:一名映山紅,春季開紅花,傳為杜鵑精誠(chéng)所化。杜鵑,一名子規(guī),據(jù)《蜀王本紀(jì)》、《華陽國(guó)志》等書載,為蜀王杜宇失國(guó)后精魄所化,它叫起來連綿不斷,凄厲悲涼,不啼到口角流血不止。它的叫聲又如“不如歸去”,所以又被稱作催歸鳥。這首詩就是依照杜鵑的這些傳說及特點(diǎn)吟詠。

          巴:指今四川。

          遺恨:到死還感到悔恨。

          芳叢:叢生的繁花。

          翠煙:青煙;煙靄。

          錦水:即濯錦江,一名錦江,在四川成都。

          賞析

          這首詠物詩是詠杜鵑花的,詩層層相扣,漸次推進(jìn),先從杜鵑上著眼,然后過渡到杜鵑花,最終言志,表達(dá)故國(guó)之思。宋朝滅亡后,很多遺民詩借杜鵑典寄托亡國(guó)之恨,家山之戀,一時(shí)成為風(fēng)氣。如謝枋得《春日聞杜宇》云:“杜鵑日日勸人歸,一片歸心誰得知?望帝有神如可問,謂予何日是歸期?”梁棟《禽言》云:“不如歸去,錦官宮殿連煙樹。天津橋上一兩聲,叫破中原無住處。不如歸去!蓖粼俊端颓賻熋糁俦毙小吩疲骸澳先藟櫆I北人笑,臣甫低頭拜杜鵑。”鄭協(xié)《溪橋晚興》云:“一川晚照人閑立,滿袖楊花聽杜鵑!倍寂c真山民這首詩一樣,寫得沉痛之極。

          這首詩未寫杜鵑花,先推本溯源,寫杜鵑鳥!俺铈i巴云”,直接由杜鵑典生發(fā),寫杜鵑產(chǎn)地,使人自然地聯(lián)系到望帝杜宇化成杜鵑的哀怨故事。詩把環(huán)境描寫成愁云密鎖,一片凄涼黯然,為全詩定調(diào)。望帝已化杜鵑,自然往事都空,渺如云煙,無法挽回,所以詩以“往事空”論定,第二句趕緊拉回,說杜鵑把滿腔的遺恨,寄托在滿山遍野鮮紅怒放的杜鵑花上。這不啻告訴人們,云空未必空,一切都可忘懷,但對(duì)故國(guó)刻骨銘心的思念,又怎么能放得下呢?詩先抑后揚(yáng),極盡刻繪之能事,在寫杜鵑時(shí),順筆帶出杜鵑花,就與詩題不即不離,得詠物三昧。同時(shí),透過詠物,詩人又把自己的心事沉入。杜鵑鳥的“愁鎖巴云”與詩人愁鎖故國(guó)大地的亡國(guó)之哀是相通的;杜鵑鳥將故國(guó)之思寄托在杜鵑花上,詩人也是將亡國(guó)之恨寄托在這首詠杜鵑花的詩中。因此,詩寫得那么低沉,那么傷感。

          頷聯(lián)承上,仍寫杜鵑鳥。杜鵑鳥的啼聲猶如“不如歸去”,又啼到口角出血,詩便由此展開。詩寫道,它聲聲地悲啼著,但它的思?xì)w苦心,千萬年來,向誰陳訴,誰能明白?因此它啼啊啼啊,啼出了血,染紅了這萬山開放的杜鵑花。詩的寫作手法與上聯(lián)完全一致。只是將杜鵑的典故分成兩個(gè)著重點(diǎn)來寫,同樣在句尾關(guān)聯(lián)杜鵑花。在這聯(lián)中,詩再次借杜鵑明志,杜鵑眷戀故國(guó)的心不改,千古難明,怨深恨長(zhǎng);詩人眷戀已經(jīng)滅亡的宋朝,也是如此。詩人的血淚,也是像杜鵑一樣流個(gè)不盡,到死不休。

          頸聯(lián)正式寫杜鵑花。出句又承上,杜鵑啼血,染紅杜鵑花,于是杜鵑花也就充滿了愁思怨情,它在夜月的照耀下,叢生的枝葉,縈繞著青翠的煙霧。這句狀夜中之花極神,因是寫夜,詩便不再寫花而寫枝葉,既避免了重復(fù),又與夜的朦朧融成一氣,升騰起一片悲涼之氣。對(duì)句改為虛擬,由冷月照射著的`花,返帶杜鵑鳥,說杜鵑鳥的精魄一定仍然記掛著往日錦江邊的東風(fēng)。這一點(diǎn)故鄉(xiāng)之思,真是百死不悔。詩鑄情造景,孤峭凄迷,神似李商隱的無題詩,纏綿感人。

          尾聯(lián),詩借物明志,說這滿山的杜鵑花,是杜鵑的血染成,是杜鵑精魄的化身,充滿思鄉(xiāng)怨恨,行人見了,怎么能不因此而感動(dòng)得凄然淚下呢?特地標(biāo)舉杜鵑花對(duì)行人產(chǎn)生的同是“懷鄉(xiāng)恨”,于是前面六句都有了主題,行人的恨與杜鵑的恨就統(tǒng)一在一起了。

          李白《宣城見杜鵑花》云:“蜀國(guó)曾聞子規(guī)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崩畎滓姸霹N花引起對(duì)家鄉(xiāng)的思念,已低徊傷感;真山民由杜鵑花引起的是亡國(guó)之恨,與李白比,真該愁腸九回,寸寸裂斷,但這首詩比李白詩含蓄得多。倒是他的另一首《泊白沙渡》詩“離懷正無奈,況復(fù)聽杜鵑”句,與李白詩一樣,直截了當(dāng)。詠物詩與一般寫景抒情詩表現(xiàn)手法的區(qū)別正在于此。

          真山民

          處州麗水人。李生喬嘗以為不愧其祖真德秀,故知姓真。自呼山民,因以稱之;蛟泼鸱。宋末進(jìn)士。痛值亂亡,深自湮沒。所至好題詠。有《真山民集》。

        【杜鵑花得紅字原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李白宣城見杜鵑花 / 子規(guī)原文及賞析11-19

        清明原文及賞析12-26

        瑤池原文及賞析12-23

        佳人原文及賞析12-22

        出塞原文及賞析12-22

        春愁原文及賞析12-20

        歲暮原文及賞析12-15

        潛原文及賞析12-12

        碩鼠原文及賞析12-11

        行宮原文及賞析12-11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