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窯賦原文注解及譯文 推薦度:
- 蒹葭賞析 推薦度:
- 寒窯賦原文解讀 推薦度:
- 聽聽那冷雨賞析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牡丹原文、翻譯及賞析(匯編15篇)
牡丹原文、翻譯及賞析1
原文: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
注釋:
妖:艷麗、嫵媚。
格:骨格。牡丹別名“木芍藥”,芍藥為草本,又稱“沒骨牡丹”,故作者稱其“無格”。在這里,無格指格調(diào)不高。
芙。杭瓷徎。
國色:原意為一國中姿容最美的女子,此指牡丹花色卓絕,艷麗高貴。
京城:指唐朝的京師長安,長安是唐代的首都、京城。
翻譯:
庭前的芍藥妖嬈艷麗卻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潔凈卻缺少情韻。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色,到了開花的季節(jié)引得無數(shù)的人來欣賞,驚動了整個長安城。
賞析:
詩中一個“賞”字,總攬全局、直貫通篇,意境全出。
詩中“真國色”三字,力重千鈞,擲地有聲,牡丹與芍藥、荷花相比,雍容華貴、艷壓群芳,才產(chǎn)生“動京城”的效應,神韻畢現(xiàn)。
通過寫芍藥的妖無格和荷花的凈少情,和牡丹進行對比,以烘托牡丹之美。
牡丹原文、翻譯及賞析2
原文:
吉祥寺賞牡丹
宋代:蘇軾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羞上老人頭。
醉歸扶路人應笑,十里珠簾半上鉤。
譯文:
人老了,還把鮮花戴在頭上,“我”不害羞,倒是花兒應該為自己在我頭上而害羞。
賞花醉歸引得路人哄笑,十里街市上的老百姓都把簾卷上,走出門來觀看。
注釋:
人老簪(zān)花不自羞,花應羞上老人頭。
簪花:在頭上插花、戴花。羞:難為情。
醉歸扶路人應笑,十里珠簾半上鉤。
扶:攙扶。珠簾:珍珠綴成的簾子。半上鉤:簾子全部卷起來。
賞析:
此詩即是當時記實之作,表現(xiàn)了觀賞牡丹的熱烈場面和詩人簪花的情趣。
第一、二兩句是寫詩人簪花之趣。雖說當時禮俗士大夫集會時可以簪花,但老人簪著花成群結(jié)隊走在街市上,終覺有些不好意思。為了突出這種心態(tài),作者掀起一道波瀾,“花應羞上老人頭”,說花不愿上老人的頭。而事實是,不管花愿意與否,還是上了老人的頭,增添了不少情趣。兩個“羞”字,一說人,一說花,相映成趣,語妙天下。同時說明包括詩人在內(nèi)的官吏最終還是樂于在百姓面前亮相的;ɑ盍,人更活。從而進一步縮小了官民距離,更有意義。
第三、四兩句是寫詩人醉歸而路人嗤笑的場景。這里詩人恰當?shù)赜昧硕拍林姡骸按猴L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笔锝质猩系睦习傩瞻押熅砩,走出門來觀看這支浩蕩的插花隊伍的經(jīng)過,只需要點出這一點,當時盛況就好像在眼前。于是,官民同樂的主題也就圓滿地表現(xiàn)出來了。詩人之所以在珠簾上鉤時用“半”字,是因為作詩需要留有余地,給讀者以想像空間,說全上鉤,而詩貴活。
前后聯(lián)均暗用前人句意,用得貼切靈活,不著痕跡,如同已出。“人”、“花”、“老”、“羞”四字有意重復使用,更使詩的音節(jié)回環(huán)往復,有助于
這首詩運用夸張、擬人修辭手法并且連用幾個動詞,有利于渲染出一種喜劇情調(diào)氛圍,體現(xiàn)了詩人極高的文學造詣。表現(xiàn)出詩人超曠豁達、狂放不羈的襟懷。在這種超然物外的曠達態(tài)度背后,我們不難領(lǐng)略到詩人對人生、對美好事物的執(zhí)著追求。
牡丹原文、翻譯及賞析3
原文
菩薩蠻·牡丹花謝鶯聲歇
唐代:溫庭筠
牡丹花謝鶯聲歇,綠楊滿院中庭月。相憶夢難成,背窗燈半明。
翠鈿金壓臉,寂寞香閨掩。人遠淚闌干,燕飛春又殘。
譯文
牡丹花謝鶯聲歇,綠楊滿院中庭月。相憶夢難成,背窗燈半明。
牡丹花謝,夜鶯也停止了歌聲,月光在滿種滿綠楊的庭院。我思念著你難以入夢,背窗陪伴著長夜孤燈,看著它昏昏欲。
翠鈿金壓臉,寂寞香閨掩。人遠淚闌干,燕飛春又殘。
玉翠金鈿低垂在我的臉上,在緊閉著門窗的閨閣里,我只覺心中滿是孤寂。想到遠在邊關(guān)的親人,想一想燕子銜走的春光,傷心的淚,不停地淌!
注釋
牡丹花謝鶯聲歇,綠楊滿院中庭月。相憶夢難成,背窗燈半明。
牡丹花謝:形容春天已過。夢難成:指難以入眠。背窗:謂人面背窗。
翠鈿(diàn)金壓臉,寂寞香閨掩。人遠淚闌(lán)干,燕飛春又殘。
翠鈿:綠色的花鈿,用翡翠(青綠色)珠玉制成的首飾;ㄢ殻置ㄗ、媚子、施眉心,古代婦女面額上的一種妝飾。唐代婦女多用金箔、彩紙等剪成花樣貼在額上以為妝飾。金壓臉,指以黃粉敷面。香閨:女子居室。闌干:縱橫。
賞析
這是一首閨怨詞,主要描寫閨中思婦憶念遠人的悠悠情思。上片先寫外界環(huán)境,再轉(zhuǎn)入室內(nèi)寫人,點明主人公傷情懷遠的具體情狀;下片抒寫女主人公在此情此景中的感受,充滿相憶之苦與人生感慨。全詞意脈連貫統(tǒng)一,情景交織互滲,結(jié)構(gòu)首尾呼應,創(chuàng)造出回環(huán)往復的抒情效果。
上片首二句寫外界環(huán)境!澳档せㄖx”“鶯聲歇”“綠楊滿院”可見時當春暮,“中庭月”則點明“夜”。這兩句,除表現(xiàn)時間外,又兼有布置環(huán)境的作用,楊樹滿院,濃綠暗淡,月到中庭,灑下清冷的光輝,同時點出了女主人公情緒的外感因素。
“相憶”兩句,轉(zhuǎn)入室內(nèi)寫人,直接點明在這暮春良宵之時,主人公傷情懷遠的具體情狀:因離別而相憶,繼而輾轉(zhuǎn)反側(cè),徹夜不眠,相伴的只有“半明”的孤燈,想要做個遠夢,與遠人相偎相倚,可夢也難成。
下片深入一層,寫女主人公在此情此景中的感受。先刻畫女子的情態(tài):“翠鈿金壓臉”,以首飾之繽紛富麗反面襯托美人之孤寂;再寫香閨的孤獨:“寂寞香閨掩”,以香閨之掩閉正面狀美人內(nèi)心之凄苦,深動人心。末二句既嘆春去匆匆,也嘆年華易逝,一筆兼寫兩意,相憶之苦與人生感慨融為一體。
“人遠淚闌干”,正面揭示出孤獨與寂寞都是因為“人遠”所致;而“燕飛春又殘”,再從側(cè)面暗寓主人公的青春正隨時光的流逝而流逝。香閨空掩,盛裝之下,卻難掩寂寞;無語淚流,春已暮,人未還,真不知這種等待還要持續(xù)多久。以景結(jié)情,感情的表露凄惻感人,更加渲染出無限感傷的意緒。
這首詞時而正面描寫,時而側(cè)面描寫,回環(huán)往復,層層深入。全詞意脈連貫統(tǒng)一,情景交織互滲,結(jié)構(gòu)首尾呼應,創(chuàng)造出了回環(huán)往復的抒情效果,意味深長。
牡丹原文、翻譯及賞析4
原文:
牡丹
[唐代]韓琮
桃時杏日不爭濃,葉帳成陰始放紅。
曉艷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
名移蘭杜千年后,貴擅笙歌百醉中。
如夢如仙忽零落,暮霞何處綠屏空。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在桃花、杏花盛開時它從不與其爭奇斗艷;等到葉密成帳時才慢慢開始綻放。
清晨艷麗的花朵好似金掌承接著潔凈清涼的露水,傍晚幽香飄溢與那豪華富麗的住宅里的香風爭惹。
樣草、杜若一類的名花要想改變得像牡丹那樣,至少得一千年以后呢!你是花中之王,獨占尊位,比動聽的笙歌還醉人。
牡丹花啊,為什么像夢中的仙人一樣飄走了,只空留下綠色似屏的葉子呢?
注釋
金掌:銅制的仙人手掌。
賞析:
牡丹,天香國色,堪稱“國花”。特別在唐代,牡丹,也是詠花詩的“熱點”。但稍加留意,詩人們賞牡丹、贊牡丹,多盡往富麗說,極從歡情言,往往把牡丹作為榮華顯貴的象征。然而,韓琮著的這首《牡丹》,吟詠后卻有另一番感慨。
“桃時杏日不爭濃,葉帳成陰始放紅!痹谑茁(lián)里先贊揚牡丹的品格:一是不出風頭,在桃杏開花的早春時候,不與百花爭艷;二是謹慎務(wù)實,不在自己條件成熟(“葉帳成陰”)時不嶄露才華(紅)。
“曉艷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苯又陬h聯(lián)里繼續(xù)贊美牡丹的高雅和奉獻!皶云G遠分金掌露”,說的是牡丹在早晨用它鮮艷如“金掌露”般的花苞在高處凝聚,承接那降落潔凈清涼的露水。傳說漢武帝求長生不老,以青銅鑄造銅人,高擎銅盤,承接甘露稱“金掌露”,以供服用。牡丹由于滋潤著天賜的甘露,色更艷,香益濃,所以能“暮香深惹玉堂風”——在晚上它把幽香飄溢,與“玉堂(豪華富麗的住宅)”的香風爭“惹”呢!這里,一“曉”一“暮”,概括總體,互為因果;“遠分”“深惹”、上縱下橫,動漪靜美,盡情地把牡丹贊頌。看來詩中的牡丹,并非富貴榮祿之輩,而是賞雅惹俗的高士!
“名移蘭杜千年后,貴擅笙歌百醉中。”在群芳中,牡丹卻遭到嫉妒,可是嫉妒者仍然是徒勞一場。頸聯(lián)中詩人先譏諷道:“名移蘭杜千年后”。這里的“移”字作“改變”講。意思是說:即使像蘭草、杜若一類的名花要想改變得像牡丹那樣,至少得一千年以后呢!接著才充滿自信地贊道:還是你啊,牡丹!“貴擅笙歌百醉中”——你是花中之王,獨占尊位,比動聽的笙歌還醉人哩!
“如夢如仙忽零落,暮霞何處綠屏空!蹦档さ拿\畢竟是不幸的:“如夢如仙忽飄零”,一個“忽”字,道出了官場風云變幻莫測的情景。“暮霞何處綠屏空”承上句“忽零落”而結(jié)。“暮霞”喻牡丹花;“綠屏”喻牡丹葉,喻比十分形象。這里詩人無限惆悵、無限深沉地感嘆道:牡丹花啊,為什么像夢中的仙人一樣飄走了,只空留下綠色似屏的葉子呢?此句頗有后人李清照“綠肥紅瘦”的韻味。
首聯(lián)寫牡丹的品格,頷聯(lián)寫牡丹的貢獻,頸聯(lián)轉(zhuǎn)訴牡丹對嫉妒者的蔑視,尾聯(lián)以落花飄零告終。全詩字字寫花,處處喻人,緊密結(jié)合自己的心事,正似詩人在大中十二年(858)被都將石載順等驅(qū)逐以后失官時心情的自況。
牡丹原文、翻譯及賞析5
原文:
詠牡丹
宋代:王溥
棗花至小能成實,桑葉雖柔解吐絲。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譯文:
棗花至小能成實,桑葉雖柔解吐絲。
棗花雖然很小,但能結(jié)果實。桑葉雖然柔軟,卻能養(yǎng)蠶吐絲。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可笑牡丹花形大如斗,卻什么也不能作,花謝后只?湛罩l。
注釋:
棗花至小能成實,桑(sāng)葉雖柔解吐絲。
牡丹:多年生落葉小灌木,生長緩慢,株型小。牡丹是我國特有的木本名貴花卉,有"花中之王"的美稱,長期以來被人們當做富貴吉祥、繁榮興旺的象征。桑葉:桑科植物桑的干燥葉,又名家桑、荊桑、桑椹樹、黃桑等。
堪(kān)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斗大:大如斗。對小的物體,形容其大。
賞析:
這首《詠牡丹》是宋代大臣王溥的作品。這首詩一反人們對牡丹一向喜愛贊美的心態(tài)。詩人先拿棗桑來示例:棗花雖小,秋后有棗兒甜脆可口;桑葉很柔弱,能養(yǎng)蠶結(jié)絲,美艷的綾羅由桑葉生成。而牡丹是沒有實用價值的虛妄的外在美。
題目用“詠”,先順從人眾的普遍心理定勢,先誘導讀者,詩人可沒說牡丹的壞話,是要歌詠它。讀者乍一看,心理必然想著,歌詠牡丹者多矣,王溥難以說出什么新的東西。這樣想著,就好奇地往下讀,結(jié)果卻讀出了對牡丹的說三道四。雖然有些生氣,但細品,詩人的審美情思落在了兩個點上——外表美和實用美。詩人擔心人們不服氣,先拿棗桑來示例:棗花雖小,秋后有棗兒甜脆可口;桑葉很柔弱,他能養(yǎng)蠶結(jié)絲,美艷的綾羅由桑葉生成。還有,她的美艷,她的光彩,耀人眼目,讓人心蕩神怡,詩人是知道的,但他有意無視這些,因為,這些都是沒有實用價值的虛妄的外在美,僅此一點,牡丹不值一提。值得一提的是,她一旦開完美艷的花,就花去枝空,空空如也,沒有什么好贊美的。詩人用詩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至于讀者讀不讀,讀懂讀不懂,認同不認同就不是詩人的事了。
牡丹原文、翻譯及賞析6
長安豪貴惜春殘,爭玩街西紫牡丹。
別有玉盤承露冷,無人起就月中看。
譯文
長安的富貴人家痛惜春色將殘,爭相觀賞大街以西的紫色牡丹。
另有白色牡丹像玉盤承者冷露,卻沒有人愿在月光下欣賞細看。
注釋
、排峤o事:姓裴的給事中,名不詳。給事:官名。給事中的省稱。
、坪蕾F:指地位極其貴顯的人。南朝陳徐陵《長干寺眾食碑》:“須提請飯,致遺豪貴!
、墙治鳎褐钢烊搁T大街以西,地屬長安縣,多私家名園。一作“新開”。
、扔癖P:形容白牡丹開得大而美潔。承露:承接甘露。漢班固《西都賦》:“抗仙掌以承露,擢雙立之金莖!
、煽矗╧ān):意為“觀看”,音念平聲。
賞析/鑒賞
在唐代,觀賞牡丹成為富貴人家的一種習俗。據(jù)李肇《唐國史補》記載:“京城貴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車馬若狂,以不耽玩為恥。”當時,牡丹價格十分昂貴,竟至“一本有直數(shù)萬者”(亦見《唐國史補》)。牡丹中又以大紅大紫為貴,白色牡丹不受重視。這首《裴給事宅白牡丹》便是唐代這種風習的反映。段成式《酉陽雜俎》有關(guān)于此詩的記載:“唐開元末,裴士淹為郎官,奉使幽冀回,至汾州眾香寺,得白牡丹一棵。值于長興私地。天寶中,為都下奇賞。當時名士,有《裴給事宅看牡丹》詩!
“長安豪貴惜春殘,爭賞街西紫牡丹!遍_頭寫殘春時節(jié),富貴之家趨之若鶩爭相觀賞牡丹。唐代京城長安有一條朱雀門大街橫貫南北,將長安分為東西兩半。街西屬長安縣,那里有許多私人名園。每到牡丹盛開季節(jié),但見車水馬龍,觀者如堵,游人如云。詩作選擇“長安”、“街西”作為描寫牡丹的背景,自然最為典型。作者描寫牡丹花開時的盛景,只用“春殘”二字點出季節(jié),因為牡丹盛開恰在春暮。作者并沒有著力寫紫牡丹的美,甚至沒有對紫牡丹的形象做任何點染,單從“豪貴”對她的態(tài)度著筆。豪貴們耽于逸樂,“無日不看花”,桃杏方盡,牡丹又開,正值暮春三月,為“惜春殘”,更是對牡丹趨之若鶩。以爭賞之眾,襯花開之盛,“惜春殘”一筆確實收到了比描寫繁花似錦更好的藝術(shù)效果。次句“爭”字用得很妙,不但暗示了牡丹的姿色絕倫,而且突出了賞花者的迷狂之態(tài)。
以上使用側(cè)面描寫,著意渲染了紫牡丹的名貴?此婆c題目無關(guān),實則為后面展開對白牡丹的描寫作了有力的鋪墊!皠e有玉盤承露冷,無人起就月中看。”一個“別”字,引出了迥然不同的另一番景象。玉盤,冷露,月白,風清,再加上寂靜無人的空園,與上聯(lián)描寫的情景形成極其鮮明的對比。對白牡丹的形象刻畫雖只是略加點染,但顯然傾注了作者滿心的愛悅和同情。用“玉盤”形容盛開的白牡丹,生動貼切。月夜的襯托和冷露的點綴,更增加了白牡丹形象的豐滿。“承露冷”三字描寫花的狀態(tài),既是實寫夜色中白牡丹花承受著冷露的潤澤,更是著意表現(xiàn)白牡丹冰清玉潔的品質(zhì)。惟其不以秾艷撩人,自甘素淡,方顯高雅脫俗。作者正是通過對紫牡丹和白牡丹這一動一靜、一熱一冷的對照描寫,不加一句褒貶,不作任何說明,而寓意自顯。為豪貴所爭賞的紫牡丹盡管名貴卻顯得庸俗,相反,無人看的白牡丹卻超塵脫俗,幽雅高尚,給人以冰清玉潔之感。詩人對白牡丹的贊美和對它處境的同情,寄托了對人生的感慨。末句“無人起就月中看”之“無人”,承上面豪貴而言,豪貴爭賞紫牡丹,而“無人”看裴給事的白牡丹。即言裴給事之高潔,朝中竟無人賞識。詩題中特別點出“裴給事宅”,便是含蓄地點出這層意思。
全詩通過紫、白牡丹的對比,贊美白牡丹的高潔,以花襯人,相得益彰。短短的一首七絕可謂含意豐富,旨趣遙深?梢哉f,在姹紫嫣紅的牡丹詩群里,這首詩本身就是一朵姣美幽雅、盈盈帶露的白牡丹花。
牡丹原文、翻譯及賞析7
詠牡丹 宋朝 陳與義
一自胡塵入漢關(guān),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龍鐘客,獨立東風看牡丹。
《詠牡丹》譯文
自從金人的鐵蹄踏碎了祖國的河山,十年歲月,回望故鄉(xiāng)洛陽,仍是漫漫長路歸途無望。
作為身在異鄉(xiāng)的龍鐘老人,看到青墩溪畔的牡丹花開了,就想起了洛陽的牡丹,只能孤獨地站在春風中默默觀看。
《詠牡丹》注釋
一自:自從。
胡塵:指金兵。入漢關(guān):指入侵中原。
十年:從靖康二年(1126)金兵攻陷汴京到詩人作此詩時整整十年。
伊洛:河南的伊水和洛水!秶Z·周語》云:“昔伊洛竭而復之!币虼耍耙谅濉奔戎冈娙说墓枢l(xiāng)洛陽,又暗寓他亡國的悲痛。
青墩:在今浙江桐鄉(xiāng),當時詩人所居處。
龍鐘:年老體衰,行動不便的樣子,詩人自指。時詩人四十七歲,卻有老態(tài)之感。
《詠牡丹》賞析
作者陳與義是南北宋相交時的著名詩人。這首詩是作者南渡后于紹興六年(1136年)居住在青墩(今浙江桐鄉(xiāng)縣北,與烏鎮(zhèn)隔水相望)時所作,距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正好十年!笆暌谅迓仿敝小奥仿奔仁钦f離自己的家鄉(xiāng)洛陽(伊水、洛水)是路途遙遠,也是說家鄉(xiāng)被金兵占領(lǐng)的時間也已經(jīng)很長久了(十年)。
在這首詩里,作者表面說的是面對春日盛開的青墩牡丹,自己獨自一個在觀賞,實際上想說的是什么時間我才能再回到故鄉(xiāng)去觀賞天下馳名的洛陽牡丹。但想到眼前的景況,時間在無情地流逝,自己已變得老態(tài)龍鐘,然而家國破碎故土依然難回時,作者通過牡丹而強烈地表達出了對故鄉(xiāng)深切無盡的思念及對前景的無望與悲苦萬千的愁緒!
《詠牡丹》賞析二
詩題是詠物,詩的內(nèi)容實際上是藉物抒懷,所以不用詠物詩格,一開始就以回敘當年寄情。
詩寫道,金兵入汴,已經(jīng)十年,自己流離失所,漂泊無依!奥仿比,表現(xiàn)了詩人很復雜的心理,既是說國運不昌,中原淪陷,無由再游故地,再賞洛陽牡丹,也是痛惜家國,不能回鄉(xiāng);又有感嘆前途渺茫的意思。由國事、家事、自身事,逼出下句,說自己老態(tài)龍鐘,獨自在桐鄉(xiāng)青墩溪邊,默默地對著牡丹。
末句有有余不盡之意,非常含蓄。獨立花前,不忍離去,顯然不單獨是賞花,更主要的是懷舊。所懷內(nèi)容,就是上文感嘆“路漫漫”的無限心事。這樣收煞,詩便充徹著凄涼悲傷,于平淡處涵有濃郁的情感。詩到末二字方才點題“牡丹”,使前面所流露的感情,有了合理的解釋,是點睛之處;到這句,讀者才領(lǐng)會到,詩中的懷舊,都由獨立看牡丹而生發(fā),末句的次序應是第一句。
短短四句詩,使人仿佛見到詩人獨自一人在牡丹花前愴然傷懷,悲苦欲淚,給人以強烈的感受。讀這首詩,很容易使人想到唐岑參的《逢入京使》詩:“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陳與義這首詩很明顯受到岑參詩前兩句的影響,但岑詩是懷鄉(xiāng),陳詩卻凝聚著國恨家仇,感情更加沉痛深刻。
詩末句以花前獨立蒙渾而出,包涵無限,這樣寫法,又很容易使人聯(lián)想到唐元稹《智度師》詩:“三陷思明三突圍,鐵衣拋盡衲僧衣。天津橋上無人識,閑憑欄桿望落暉!痹妼懸晃辉趹(zhàn)場上立功的老將,晚年出家為僧,站在天津橋上,沒人知道他往日的英雄業(yè)績,只好目送夕陽西下。末句勾勒出智度師無限心事。陳與義的詩手法與元稹相同,一是寫己,一是寫人,都表現(xiàn)得很蘊藉深至。
在這首詩里,詩人表面說的是面對春日盛開的青墩牡丹,自己獨自一個在觀賞,實際上想說的是什么時間自己才能再回到故鄉(xiāng)去觀賞天下馳名的洛陽牡丹。但想到眼前的景況,時間在無情地流逝,自己已變得老態(tài)龍鐘,然而家國破碎故土依然難回時,詩人通過牡丹而強烈地表達出了對故鄉(xiāng)深切無盡的思念及對前景的無望與悲苦萬千的愁緒。
《詠牡丹》鑒賞
借詠牡丹以抒發(fā)國家興亡與感,思念故園與情,是這首絕句的特色。在構(gòu)思和手法上與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極為相似。
杜甫用“江南好風景”江烘托感昔傷今和漂泊他鄉(xiāng)的.凄苦與情,陳與義用看異鄉(xiāng)的牡丹江抒發(fā)萬千感慨,都是以樂景寫哀情,起到倍增其哀的強烈藝術(shù)效果。
前半回憶往事,既有岑參“故園東望路漫漫”的意味,也有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的感慨!皣萍彝鲇闻c”這和杜甫因安史與亂而漂泊江湖,走投無路的境況也很相似。對于歷史背景的交代陳與義更為明確。
后兩句化用張商英“小臣有淚皆成血,忍向東風看牡丹”,但陳與義寫得更為含蓄,更為深沉。杜、陳二人體驗生活的深度和廣度一樣,所表現(xiàn)的情景都和自己的生活血肉相連,所以寫得一樣深刻。而藝術(shù)技巧還是杜甫技高一籌,寫得更含蓄。
《詠牡丹》情感手法
詩人的家鄉(xiāng)洛陽是有名的牡丹之鄉(xiāng)。從金然入侵中原,詩人避亂南奔,有十年之久,忽然在異鄉(xiāng)見到了故鄉(xiāng)的名花。詩人感慨萬千,國家局勢的動態(tài)和個人身世的飄零使詩人以牡丹為題,抒發(fā)了自己真摯強烈的傷時陳國之情。詩作蒼涼悲感,言短意深,對故鄉(xiāng)的懷念,對金然的仇恨,成為強烈的弦外之音。全詩自然流暢,“用詩深隱處,讀者撫卷茫然、不暇究索”(樓鑰《簡齋詩箋敘》)。葛勝仲所謂陳與義晚年“賦詠尤工”(《陳去非詩集序》),確非虛語。除《牡丹》詩外,陳與義還有另外一首詠物名詩《春寒》:“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蒙蒙細雨中。”兩首詩所詠之花雖異,而情懷、筆法皆同,都是寫“名花苦幽獨”的傷感,表現(xiàn)一種懷才不遇的孤獨感和失意之情。
《詠牡丹》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作者寫于公元1136年(紹興六年)。當時陳與義以病告退,除顯謨閣直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觀,寓居浙江桐鄉(xiāng)。陳與義是洛陽人,洛陽以牡丹聞名天下,因此他見到眼前牡丹盛開,勾起了傷時憂國的情感,寫下了這首佳作。
牡丹原文、翻譯及賞析8
裴給事宅白牡丹
盧綸〔唐代〕
長安豪貴惜春殘,爭玩街西紫牡丹。
別有玉盤承露冷,無人起就月中看。
譯文
長安的富貴人家痛惜春色將殘,爭相觀賞大街以西的紫色牡丹。另有白色牡丹像玉盤承著冷露,卻沒有人愿在月光下欣賞細看。
注釋
裴給事:姓裴的給事中,名不詳。給事:官名。給事中的省稱。豪貴:指地位極其貴顯的人。南朝陳徐陵《長干寺眾食碑》:“須提請飯,致遺豪貴!苯治鳎褐钢烊搁T大街以西,地屬長安縣,多私家名園。一作“新開”。玉盤:形容白牡丹開得大而美潔。承露:承接甘露。漢班固《西都賦》:“抗仙掌以承露,擢雙立之金莖!笨矗╧ān):意為“觀看”,音念平聲。
賞析
“長安豪貴惜春殘,爭賞街西紫牡丹!遍_頭寫殘春時節(jié),富貴之家趨之若鶩爭相觀賞牡丹。唐代京城長安有一條朱雀門大街橫貫南北,將長安分為東西兩半。街西屬長安縣,那里有許多私人名園。每到牡丹盛開季節(jié),但見車水馬龍,觀者如堵,游人如云。詩作選擇“長安”、“街西”作為描寫牡丹的背景,自然最為典型。作者描寫牡丹花開時的盛景,只用“春殘”二字點出季節(jié),因為牡丹盛開恰在春暮。作者并沒有著力寫紫牡丹的美,甚至沒有對紫牡丹的形象做任何點染,單從“豪貴”對她的態(tài)度著筆。豪貴們耽于逸樂,“無日不看花”,桃杏方盡,牡丹又開,正值暮春三月,為“惜春殘”,更是對牡丹趨之若鶩。以爭賞之眾,襯花開之盛,“惜春殘”一筆確實收到了比描寫繁花似錦更好的藝術(shù)效果。次句“爭”字用得很妙,不但暗示了牡丹的姿色絕倫,而且突出了賞花者的迷狂之態(tài)。
以上使用側(cè)面描寫,著意渲染了紫牡丹的名貴。看似與題目無關(guān),實則為后面展開對白牡丹的描寫作了有力的鋪墊!皠e有玉盤承露冷,無人起就月中看!币粋“別”字,引出了迥然不同的另一番景象。玉盤,冷露,月白,風清,再加上寂靜無人的空園,與上聯(lián)描寫的情景形成極其鮮明的對比。對白牡丹的形象刻畫雖只是略加點染,但顯然傾注了作者滿心的愛悅和同情。用“玉盤”形容盛開的白牡丹,生動貼切。月夜的襯托和冷露的點綴,更增加了白牡丹形象的豐滿!俺新独洹比置鑼懟ǖ臓顟B(tài),既是實寫夜色中白牡丹花承受著冷露的潤澤,更是著意表現(xiàn)白牡丹冰清玉潔的品質(zhì)。惟其不以秾艷撩人,自甘素淡,方顯高雅脫俗。作者正是通過對紫牡丹和白牡丹這一動一靜、一熱一冷的對照描寫,不加一句褒貶,不作任何說明,而寓意自顯。為豪貴所爭賞的紫牡丹盡管名貴卻顯得庸俗,相反,無人看的白牡丹卻超塵脫俗,幽雅高尚,給人以冰清玉潔之感。詩人對白牡丹的贊美和對它處境的同情,寄托了對人生的感慨。末句“無人起就月中看”之“無人”,承上面豪貴而言,豪貴爭賞紫牡丹,而“無人”看裴給事的白牡丹。即言裴給事之高潔,朝中竟無人賞識。詩題中特別點出“裴給事宅”,便是含蓄地點出這層意思。
全詩通過紫、白牡丹的對比,贊美白牡丹的高潔,以花襯人,相得益彰。短短的一首七絕可謂含意豐富,旨趣遙深。可以說,在姹紫嫣紅的牡丹詩群里,這首詩本身就是一朵姣美幽雅、盈盈帶露的白牡丹花。
盧綸
盧綸(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濟縣)人。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寶末年舉進士,遇亂不第;唐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經(jīng)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xiāng)尉;后由宰相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jiān)察御史。出為陜州戶曹、河南密縣令。之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唐德宗朝,復為昭應縣令,出任河中元帥渾瑊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盧戶部詩集》。
牡丹原文、翻譯及賞析9
原文:
此花名價別,開艷益皇都。香遍苓菱死,紅燒躑躅枯。
軟光籠細脈,妖色暖鮮膚。滿蕊攢黃粉,含棱縷絳蘇。
好和薰御服,堪畫入宮圖。晚態(tài)愁新婦,殘妝望病夫。
教人知個數(shù),留客賞斯須。一夜輕風起,千金買亦無。
譯文
這花聲價不同其他花草,綻放時刻溢滿整個國都。
丹籠處處苓蔆羞愧欲死,顏色火紅躑躅失色枯萎。
柔和光華籠罩纖細肢體,妖艷色彩溫暖嬌嫩肌膚。
花朵中填滿金粉般花蕊,翻卷花瓣如同大紅流蘇。
籠味和順可以熏染御服,姿圍美麗應當畫入宮圖。
將謝如淡淡哀愁的新婦,凋零同望著病夫的女子。
請大家知道這花時短暫,客人再留下欣賞片刻吧。
一夜清風吹起花事結(jié)束,即使千金也難買回花開。
注釋
賞牡丹:這是詩人居官長安時寫的一首賞牡丹詩。全詩圍繞一個“賞”字,寫自己看牡丹時的審美感受。
名價別:(牡丹)聲名、身價都有別于他花。名價猶聲價。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有一俊士,自許史學,名價甚高!卑矗禾迫耸饶档ぃ酵踅ㄉ畹闹刑茣r期此風注盛。
皇都:國都,此處指唐上都長安。唐韓愈《早春呈張水部》詩:“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花柳滿皇都!币妫核绯銎髅,此引申為滿。
籠遍:籠滿。苓蓤(líng):《全唐詩》作苓菱。唐人認為苓即荷花。唐人李善《文選注》云:“苓,古‘蓮’字。”漢代枚乘《七發(fā)》云:“蔓草丹苓!毖云湟缘せ\著稱。菱一名芰,與荷花同是丹籠花卉,有詞牌《芰荷籠》可證。此句謂牡丹花籠四溢,使苓蔆相形見拙,羞愧欲死。
紅燒:花色紅艷如火。躑(zhí)躅(zhú):指山躑躅,又名紅躑躅,山石榴、映山紅、杜鵑花。見《本草綱目》卷一七。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詩:“高枝濯濯辛夷紫,密葉深深躑躅紅!
軟光:柔和的光澤。細脈:猶言氣脈。此句寫牡丹的韻致。 脈在古文中解釋為似血管一樣連貫成系統(tǒng)的東西。參考歷代詩文,細脈多實指細水流,這里翻譯為細水流或能做一說,但是結(jié)合全篇來看,這里應該詩正面描寫牡丹的姿圍,細脈指牡丹的枝干更合適一些。
妖色:艷麗姿色。白居易《牡丹丹》詩:“減卻牡丹妖艷色!迸涸保瑩(jù)席本、《全唐詩》補。鮮膚:鮮指新而華美。鮮膚指嬌嫩美麗的肌膚。陸機 《日出東南隅行》:“鮮膚一何潤,秀色若可餐!
蕊:原作葉,據(jù)《全唐詩》作蕊。攢金粉:碎蕊細聚如金粉狀。韓琮《詠牡丹未開者》詩:“嫩蕊包金粉,重葩結(jié)秀囊!
含棱:翻卷的花瓣。縷絳蘇:像一縷縷大紅色流蘇。
“好和”句:寫牡丹的花籠,可以熏染御衣。御服:帝王所用的衣服!稘h書·外戚傳下·孝成許皇后》:“椒房儀法,御服輿駕,所發(fā)諸官署,及所造作,遺賜外家群臣妾!薄端螘ざ餍覀餍颉罚骸笆讨猩矸钭嗍拢址终朴。”
“堪畫”句:寫牡丹的麗質(zhì)如美人,可以畫成選入宮中的美女圖。
晚圍:寫將謝的牡丹花的花圍。愁新婦:像含有淡淡哀愁的新婦。
殘妝:寫已凋零的牡丹花的花臺。望病夫:像鬢釵不整,形容憔悴望著有病丈夫的妻子。
知個數(shù):個代指“這”或“那”,個數(shù)指道理,和起來就是其中道理的意思。這里謂知道花事何時將了,心中有數(shù)。
賞:席本作貴。斯須:片刻、一會兒。曹植《贈白馬王彪》詩:“變故在斯須!
賞析:
王建生活的中唐時期,京城長安盛行賞牡丹之風俗,“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蔽娜四鸵捕嘁阅档樵娏弦髟,此詩便是其中一篇。此詩約略作于憲宗元和七年(813年)歸京之后,而細不可考。
牡丹原文、翻譯及賞析10
牡丹芳,牡丹芳,黃金蕊綻紅玉房。
千片赤英霞爛爛,百枝絳點燈煌煌。
照地初開錦繡段,當風不結(jié)蘭麝囊。
仙人琪樹白無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輕盈泛紫艷,朝陽照耀生紅光。
紅紫二色間深淺,向背萬態(tài)隨低昂。
映葉多情隱羞面,臥叢無力含醉妝。
低嬌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斷腸。
濃姿貴彩信奇絕,雜卉亂花無比方。
石竹金錢何細碎,芙蓉芍藥苦尋常。
遂使王公與卿士,游花冠蓋日相望。
庳車軟輿貴公主,香衫細馬豪家郎。
衛(wèi)公宅靜閉東院,西明寺深開北廊。
戲蝶雙舞看人久,殘鶯一聲春日長。
共愁日照芳難駐,仍張帷幕垂陰涼。
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三代以還文勝質(zhì),人心重華不重實。
重華直至牡丹芳,其來有漸非今日。
元和天子憂農(nóng)桑,恤下動天天降祥。
去歲嘉禾生九穗,田中寂寞無人至。
今年瑞麥分兩岐,君心獨喜無人知。
無人知,可嘆息。
我愿暫求造化力,減卻牡丹妖艷色。
少回卿士愛花心,同似吾君憂稼穡。
翻譯
牡丹芳香啊牡丹芳香,黃金的花蕊開綻在紅玉的花房;
幾千片花瓣赤霞似的燦爛,幾百枝花朵絳燭似的輝煌。
照地生輝,剛展開錦繡的身段,迎風飄香,卻沒帶蘭麝的香囊。
仙人的琪樹,被比得蒼白無色,王母的桃花,也顯得細小不香。
宿露浸潤,泛起紫閃閃的奇艷,朝陽照耀,放出紅燦燦的異光;
紅紫深淺,呈現(xiàn)著不同的色調(diào),向背低昂,變幻出無數(shù)的形狀。
無力地臥在花叢,將息帶醉的身軀,多情地映著花葉,隱藏含羞的面龐。
嬌生生的笑容,仿佛想掩住香口,怨悠悠的情懷,好像在撕裂柔腸。
稱姿貴彩,的確是超凡絕俗,雜卉亂花,哪里能比美爭芳。
石竹、金錢,固然是十分細碎,芙蓉、芍藥,也不過那么平常。
于是乎引動了王公卿相,冠蓋相接地趕來觀賞;
還有輕車軟轎的貴族公主,和那香衫細馬的豪家。
寂靜的衛(wèi)公宅閉了東院,幽深的西明寺開放北廊。
雙雙舞蝶殷殷地陪伴看客,聲聲殘鶯苦苦地挽留春光。
擔心太陽曬損嬌姿,張起帷幕遮取陰涼。
花開花落,二十來天,滿城的人們都像發(fā)狂。
三代以后文采勝過實質(zhì),一般人都重華而不重實;
重華直重到牡丹的芳菲,由來已久,并非始于今日。
元和皇帝很關(guān)心農(nóng)桑,由于他體恤下民,天降吉祥。
去年的嘉禾長出九穗,田中寂寞,沒有人理睬。
今年的麥子分出兩枝,但是這些卻無人知曉,唯獨天子一個人內(nèi)心感到喜悅。
天降吉祥,沒人理會真叫人嘆息。
我愿暫求掌握造化的主宰者,減卻牡丹妖艷的顏色,
冷卻一下卿士們愛花的心情,都象天子一樣關(guān)心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人民就都得到幸福了。
注釋
綻:裂開。此指花開。
紅玉房:指紅牡丹花瓣。
英:花瓣。
燦燦:光彩鮮明耀眼。
絳:深紅色。
煌煌:光輝燦爛的樣子。
蘭麝囊:裝著蘭草、麝香等香料的香囊。
琪樹:神話中的玉樹。
間:更迭。
隨:任憑。
比方:比較。
石竹:草名,開紅白小花如銅錢大小。
芙蓉:荷花。
芍藥:觀賞植物名,花大而美。
尋常:平常,平凡。
王公與卿士:古時封爵,有王,有公,又論品階又有卿、大夫、士。
游花:外出賞花。
冠蓋:帽子與車上的帷蓋。此朝中的達官貴人。
庳車:指一種輕便靈巧的車子。
軟輿:軟座轎子。
細馬:良馬。
衛(wèi)公宅:唐李靖封衛(wèi)國公,其宅多植花木。
西明寺:唐時玩賞牡丹的勝地。
三代:這里指夏、商、周。
文勝質(zhì):此處意為人們喜尚文采勝過了喜愛事物質(zhì)樸的本性。
有漸:有所加劇。
元和天子:指唐憲宗李純。
恤下:撫恤下民。動天,感動了上天。
造化:大自然。
卿士:古官階有公、卿、大夫、士。這里泛指朝中官員。
稼穡:指農(nóng)事。
賞析
詩人運用描寫、記敘、議論、抒情相結(jié)合的手法,完成了這首有名的樂府詩。先以文彩艷麗的筆法描繪了牡丹妖艷迷人的姿色。繼寫由于牡丹的妖艷而引逗出卿士賞花的狂熱場面。然后筆鋒一轉(zhuǎn),一針見血地指出:這種重華不重實的流弊,由來已久。值得注意的是,詩人在這里沒有采取直接抨擊卿士的辦法,而是采取一種委惋的方式,說“卿士愛花心”是由于“牡丹妖艷色”所致。希望老天施展造化力來減卻牡丹的妖艷色,削退卿士的愛花心。最后正面提出: “同似吾君憂稼穡”的主張。白居易提倡天子與卿士關(guān)心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主張值得肯定。
開始四句從正面極寫牡丹的艷麗之態(tài):黃色的花蕊,紅色的花瓣,成千上百的牡丹聯(lián)成一片,像那晚霞似的牡丹 燦爛輝煌。“照地初開錦繡段, 當風不結(jié)蘭麝囊。仙人琪樹白無色, 王母桃花小不香!边@四句意思是:牡丹初開似錦繡的身段,光輝照地,香氣四溢。仙人的玉樹,王母的桃花都無法相比。“宿露輕盈泛紫艷, 朝陽照耀生紅光。紅紫二色間深淺, 向背萬態(tài)隨低昂。”以上四句意思是:夜露的滋潤,朝陽的照耀,使牡丹變幻著不同的色彩,展示著美麗的嬌態(tài)。
“映葉多情隱羞面, 臥叢無力含醉妝。低嬌笑容疑掩口, 凝思怨人如斷腸。濃姿貴彩信奇絕, 雜卉亂花無比方!边@幾句運用擬人手法寫出了華麗、高貴、嬌美的牡丹超凡脫俗,與那些雜卉亂花不可相提并論。比方即比擬。比起牡丹,這兩種花都顯得太細小了。
“遂使”以下四句:寫王公貴族狂熱地賞玩牡丹, 這四句的大意是:牡丹的妖艷引逗著王公卿相,貴族公主,豪家兒郎,穿著漂亮,乘坐著輕便舒適的車馬終日賞玩!靶l(wèi)公宅”以下八句:繼寫牡丹盛開時賞花的盛況。這里用一“閉”字。寫盡了王公貴旋傾家出動賞牡丹的情景。又用一“開”字,寫盡了牡丹開處皆有人的情景。“花開花落二十日, 一城之人皆若狂!蹦档ぴ诠扔昵昂箝_,從開至謝,一般為二十來天;ㄩ_花落,僅僅二十來天,在這一年一度的花開時節(jié),滿城的人看花。就好象發(fā)狂了似的!叭币韵滤木洌鹤h論時弊,進入主題。 “三代”,指夏、商、周三代。 這四句的大意是說:夏、商、周三代以后,浮華勝過了質(zhì)樸,時人都重視虛華而不重視質(zhì)實。直到看重牡丹的芳菲。這種流弊并非抬自今日,而是由來已久。“霞和”以下六句大意是:元和天子很關(guān)心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由于他憐憫老百姓感動了神靈,上天便降下了吉祥。去年地里的谷子長出了九穗。但是群臣不關(guān)心百姓疾苦。以致田野里很寂寞,無人前往問津。今年的麥子分出兩枝,真是祥瑞的征兆,但是這些卻無人理會,唯獨天子一個人內(nèi)心感到喜悅。這是對皇帝的頌揚歡捧!盁o人知”至末尾:直抒胸臆,點明主題。這四句的大意是:天降吉祥,沒人理會真叫人嘆息,我愿暫求掌握造化的主宰者。減卻牡丹妖艷的顏色,冷卻一下卿士們愛花的心情,都象天子一樣關(guān)心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人民就都得到幸福了。作者痛斥上層統(tǒng)治者狂熱地賞玩妖艷的牡丹而不關(guān)心與廣大百姓生命攸關(guān)的農(nóng)桑。但作者無回天之力,只能無可奈何地呼喊:“我愿暫求造化力,減卻牡丹妖艷色。少回卿士慢花心,同似吾君憂稼穡!弊髡邔实鄣陌,只是一種類似辭賦中的說反話而已。
牡丹原文、翻譯及賞析11
幸自同開俱陰隱,何須相倚斗輕盈。
陵晨并作新妝面,對客偏含不語情。
雙燕無機還拂掠,游蜂多思正經(jīng)營。
長年是事皆拋盡,今日欄邊暫眼明。
譯文
很慶幸這些牡丹花開時,枝葉俱茂,所以花朵隱約依稀,它們也毋須互相依倚著爭奇斗艷,以輕盈相比。
清晨到來時一朵朵花兒都像新妝的面龐一樣,對著賞花的賓客偏偏都含著羞怯不語的深情。
沒有心機的雙燕時時從花上掠過,多情的游蜂卻正在花間盤旋采蜜。
多年來我已懶于過問世事,令天在欄邊看到這些牡丹,禁不住眼光暫時明亮起來。
注釋
陰隱:一作“隱約”。牡丹花開時,枝葉已盛,故云隱約。
相倚:指花枝互相依倚支撐。斗:爭斗比較。
陵晨:凌晨,清晨。并作:同作。
無機:沒有心機,無意。
多思:多情。經(jīng)營:此指蜂于花間盤旋采蜜。
是事:事事,凡事。
暫眼明:眼睛為鮮花照亮。
賞析
這詩作于唐憲宗元和十年(815),當時韓愈四十八歲,在朝為考功員外郎、知制誥,后升任太子右庶子,逢牡丹花開,心情暢快,遂作此詩。
創(chuàng)作背景
第一聯(lián)“幸自同開俱陰隱,何須相倚斗輕盈!睂懩档ぁ巴_俱陰隱”,不必“相倚斗輕盈”,這是指牡丹花之間同開俱隱約,還是以牡丹與別的花相比較,并未言明。從詩意看,似指牡丹花之間可能性為大!靶摇弊至髀读俗髡邠、緊張情緒!昂雾殹眲t是勸告語氣,正應“戲題”二字。這聯(lián)寫了牡丹同開俱隱約,又寫了它們之“斗輕盈”!瓣庪[”“輕盈”寫牡丹的神態(tài),但這并不輕松。這一聯(lián)里顯然凝聚著韓愈內(nèi)心探處的難言之隱。清黃叔燦《唐詩箋說》認為“有比意”。究竟是比官場中人事糾葛,還是仕途升騰降落,難以探究?傊,韓愈似乎是將自己感慨寓于其中了,因而就格外有韻致。
第二聯(lián)“凌晨并作新妝面,對客偏含不語情!本湍档さ纳駪B(tài)作進一層描繪。“并作”仍強調(diào)同樣的特征,同上聯(lián)“同”、“俱”呼應,更說明斗輕盈的不必要。是上聯(lián)旨意的形象論證。晚唐羅隱《杜丹花》詩寫道:“若教解語應傾國,任是無情亦動人!贝_實可以看是受韓詩的影響,不過相比之下,韓的“對客偏含不語情”更含蓄別致,有回味的余地。再加上或許含有某種隱情于其中,就更引人入勝了。
“雙燕無機還拂掠,游蜂多思正經(jīng)營”一聯(lián)描繪了牡丹花開之后燕舞蜂忙的嬉鬧場面。實際也是渲染了牡丹花所處的環(huán)境。就牡丹自身而言,“斗輕盈”就已經(jīng)具有人格意識,“新妝面,不語情”就更強化了這種意識,這都是從牡丹本體出發(fā),自然顯現(xiàn),而雙燕、游蜂作為牡丹的身外之物也頻頻關(guān)照、時時拂掠、苦苦經(jīng)營,而作為牡丹自身卻又有念想。詩人似乎無意涉及,也就不必探究其中是不是藏有微言大義。單就藝術(shù)描寫角度看,寫出了牡丹花的艷麗姿態(tài),及其繁華場面,有很強吸引力,顯示了作者深厚語言工力非同尋常。而最后“長年是事皆拋棄,今日欄邊眼暫明”就很清楚表露了作者見牡丹而心喜,忘卻多年塵俗之事的愉悅之情。清汪佑南《涇草堂詩話》就認為晚唐諸家詠牡丹“盡態(tài)極妍,總不如昌黎一首”,似乎有些過份,因諸家所詠自有其特點自有其角度,不能一概而論,但就藝術(shù)上的“輕清流麗,無意求工”這一點說,卻道出了韓愈這首詠牡丹詩的特色。而這一特色,恰恰是韓愈將自己心理感受注于詩中所致。清張鴻《批韓詩》認為這首詩有韓愈“不著色”的體格,確是一語中的。較之那些濃彩重飾只求形似的詠牡丹之作,韓愈這首《戲題牡丹》還是充滿神韻的。它不僅顯示作者駕馭語言的工力,描繪了牡丹的豐采,而且,在“戲”的背后,似乎也含有嚴肅的命題。這才是韓愈這首詩被評詩家稱道的真正原因。
韓愈
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稱“祖籍昌黎郡”,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秘書郎韓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軍司馬,從平“淮西之亂”。直言諫迎佛骨,貶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遷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贈禮部尚書,謚號為“文”,故稱“韓文公”。元豐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從祀孔廟。韓愈作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與柳宗元并稱“韓柳”,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并稱“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導“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wù)去陳言”、“文從字順”等寫作理論,對后人具有指導意義。著有《韓昌黎集》等。
牡丹原文、翻譯及賞析12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
譯文
庭前的芍藥妖嬈艷麗卻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潔凈卻缺少情韻。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國色,到了開花的季節(jié)引得無數(shù)的人來欣賞,驚動了整個京城。
注釋
牡丹:著名的觀賞植物。古無牡丹之名,統(tǒng)稱芍藥,后以木芍藥稱牡丹。一般謂牡丹之稱在唐以后,但在唐前,已見于記載。
庭前芍藥:喻指宦官、權(quán)貴。
芍藥:多年生草本植物,屬毛茛科,初夏開花,形狀與牡丹相似。
妖無格:妖嬈美麗,但缺乏標格。妖:艷麗、嫵媚。格:骨格。無格指格調(diào)不高。
芙。杭瓷徎。
國色:傾國傾城之美色。原意為一國中姿容最美的女子,此指牡丹富貴美艷、儀態(tài)萬千。
京城:一般認為是指長安,但劉錟編的《詠花古詩欣賞》、鮑思陶等編的《中國名勝詩聯(lián)精鑒》以及謝明等編的《歷代詠物詩選讀》認為此詩中的京城是指洛陽。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即寫唐人賞牡丹的盛況。關(guān)于此詩的創(chuàng)作時間與地點,由陶敏、陶紅雨校注的《劉禹錫全集編年校注》根據(jù)詩中用李正封“國色”之語推測此詩為公元828年(大和二年)至五年831年作者在長安所作;瞿蛻園的《劉禹錫集箋證》認為,此詩作于唐大和年間作者重入長安之時。
賞析
此詩乃贊頌牡丹之作,其贊頌之手法,乃用抑彼揚此的反襯之法。詩人沒有從正面描寫牡丹的姿色,而是從側(cè)面來寫牡丹。詩一開始先評賞芍藥和芙蕖。芍藥與芙蕖本是為人所喜愛的花卉,然而詩人贊頌牡丹,乃用“芍藥妖無格”和“芙蕖凈少情”以襯托牡丹之高標格和富于情韻之美!吧炙帯,本來同樣是一種具有觀賞價值的花卉,但據(jù)說到了唐代武則天以后,“牡丹始盛而芍藥之艷衰” (王禹傅《芍藥詩序》)。以至有人將牡丹比為“花王”,把芍藥比作“近侍”。此處,劉禹錫也懷著主觀感情,把芍藥說成雖妖嬈但格調(diào)不高。“芙蕖”,是在詩文中常以清高潔凈的面目出現(xiàn)的花卉,但劉禹錫大概因為她亭亭玉立于池面之中,令人只可遠觀而不可近玩的緣故,說她純潔而寡情。這里暗示了牡丹兼具妖、凈、格、情四種資質(zhì),可謂花中之最美者。
這首詩本來是《賞牡丹》,可落筆卻不先說牡丹,而先對芍藥和芙蕖進行評賞。首句寫芍藥,這種同樣具有觀賞價值的花兒,較之牡丹更早為人們所喜愛。《詩經(jīng)》就寫到過周朝鄭國的男女以芍藥相贈的歡樂場面,而同時期卻不見有關(guān)牡丹的記載。所以宋代韓琦在《北第同賞芍藥》中寫道:“鄭詩已取相酬贈,不見諸經(jīng)載牡丹!钡S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習俗也在不斷地變化。到了唐代武則天執(zhí)政以后,“牡丹始盛而芍藥之艷衰”,以至于有人將牡丹比為君王,把芍藥比作近侍。芍藥地位的下降,劉禹錫認為其格調(diào)不高,所以說芍藥雖妖嬈而無格。
芙蕖,即荷花,這是自屈原以來在詩文中經(jīng)常以清高潔凈面目出現(xiàn)的花。大概由于它亭亭玉立于池塘水面之上,令人只可遠觀而不可近玩的緣故吧,劉禹錫覺得它雖純潔卻寡情。至此前兩句已經(jīng)分別對兩種可與牡丹并肩的花兒進行了評賞:芍藥的種植歷史悠久,也曾受到人們的喜愛,但卻“妖冶無格”;荷花也的確堪稱花中君子,清高潔凈,但卻冷艷寡情。至此為后兩句推出作者心中的最愛,可謂做足了鋪墊,唯有期待著作者心中的“花王”隆重登場了。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薄皣保f指一國中最美的女子。這里用來比喻牡丹,便將牡丹的超群姿色表現(xiàn)了出來!罢妗弊蛛m是副詞,卻加強了語氣;“唯有”是一種不二的選擇,增強了評賞的分量,照應了上面兩句,包含著之所以作出如此不二的選擇,是經(jīng)過了認真比較,確認了“非此莫屬”的地位的意思。在這樣的美好評價和高度概括之后,再以“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作結(jié)尾,既反映了京城人賞花傾城而動的習俗,又從側(cè)面襯托了牡丹花的誘人魅力:正是由于它具有令人傾慕的“國色”,才使得“花開時節(jié)”京城轟動,人們奔走相告,爭先賞玩。
這短短四句詩,寫了三種名花,而其中又深含了詩人豐富的審美思想。詩人沒有忘記對芍藥與荷花美好一面的贊譽,卻又突出了牡丹的姿色,令人玩味無窮。作為花木,本來無所謂格調(diào)高下和感情的多寡,但詩人用擬人化和烘托的手法,巧妙生動地把自然美變成了藝術(shù)美,給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牡丹原文、翻譯及賞析13
思黯南墅賞牡丹
劉禹錫〔唐代〕
偶然相遇人間世,合在增城阿姥家。
有此傾城好顏色,天教晚發(fā)賽諸花。
譯文
在人世間怎會遇見牡丹這樣漂亮的花,如覺這花應該生長在昆侖仙境西王母家。有如此傾國傾城的好顏色,上天應該讓你晚點開放與諸花爭艷!
注釋
思黯:牛僧孺之字。貞元年間問進士。文宗時,曾任東都留守等職;ㄊ号I鏋闁|都留守時,于洛陽花郭歸仁里,經(jīng)營一座別墅。丞相新家即指牛僧孺的花墅。人間世:即人世間,人間當世。合:應該。增城:古代神話中的地名,傳說昆侖山上有增城九重,西王母所居。此處此喻牡丹花的重瓣,花瓣層層疊疊如同九重的增城。?阿姥:指西王母,古代神話中人名。姓楊,或云姓侯,名回,一名婉衿。居于昆侖山。傾城:這里以美人傾城的美貌來比喻牡丹花色的艷美。晚發(fā):晚開。牡丹花在暮春開放。賽:勝過。諸花:他花。
賞析
劉禹錫寫過的三首詩,均很有特色。五絕《渾侍中宅牡丹》,用白描手法,激賞、盛贊了渾家牡丹花的碩大和繁多。此詩還有一定史料價值,說明在劉禹錫所生活的中唐前期,牡丹的栽培技術(shù)已達到很高的水平了。七絕《賞牡丹》,用對比和抑彼揚此的藝術(shù)手法,肯定了牡丹“真國色”的花界地位,真實地寫出了當年牡丹花盛開能引起京城轟動的“轟動效應”。七絕《思黯南墅賞牡丹》,則運用典故,寫牡丹花艷壓群芳的美麗。
百花之中,雍容華艷的牡丹素有國色天香之名。全詩詩人以虛寫稱妙,此詩首二句敘寫詩人偶遇牡丹之喜,
牡丹末二句嘆賞其色澤之佳。“偶然相遇人間世,合在增城阿姥家!保拙潼c明在牛僧孺南墅中,偶然的機會,初次見到牡丹花,就如同遇到生命中“貴人”似的,無意之中技露出牡丹花在詩人心目中的崇高境界,在詩人看來,牡丹是日月精華的結(jié)晶,應栽天上,今日人間相逢,純屬“偶然”,所以一見到牛宅中牡丹,就作驚人語。首句破空雨入,詩人恍惚浸入仙境,跟前擬有靈光浮動。此句通過對牡丹花身價的高度估量,暗襯主人之高雅脫俗,一筆雙,可見作者對牡丹花的重視及喜愛。后一句即用西王母昆侖山增城之典,巧妙地描寫出了牡丹重瓣,花瓣層層疊疊的形態(tài)。
第三句由初見牡丹時的萼然驚嘆轉(zhuǎn)入對花容花貌的由衷禮贊,牡丹之貌,詩人美其名日“傾城”,這“傾城”二字,殊非過譽。唐代人對牡丹花的迷戀鐘愛,確實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兩京是牡丹薈萃之地,每當四、五月份牡丹盛開時。整個帝京為之哄動。白居易有“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欲狂”之詩,劉禹錫也有“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之句描述當時賞花的空前盛況。詩人在此,沒有用工筆精敷細繪牡丹形象,而是以傾城之舉來側(cè)面烘托傾城之色,筆法空靈,較之于工筆重彩勾勒更具無窮魅力。
最后,詩人以“天教晚發(fā)賽諸花”一句再評花之品性。重在‘晚”與“賽”兩字上做文章。牡丹晚發(fā),開于暮春。湯顯祖《牡丹亭》中的女主人公杜麗娘在“游園驚夢”一折中唱道:“牡丹雖好,她春歸怎占得先!”既是嘆亦是贊。牡丹俏不爭春,天教晚發(fā)而集眾芳之長。當然我們也可由此而尋繹一下詩人彼時心境,也許還包涵著大器晚成或?qū)ν砭百澝乐镣庵。至于“賽諸花”之賽字,亦頗可玩味,既云“賽”,必有賽之對象和意義。在此我們不妨引一下劉禹錫的另一首《賞牡丹》詩。詩云:“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贝怂木淇蔀椤百愔T花”三字詮解。詩人之于牡丹的一片愛心,是與對女性美理想化身的追求以及對陰柔之美的生命體驗發(fā)生契合的,他對牡丹的美感經(jīng)驗,是在與芍藥、荷花諸花品賞比較的基礎(chǔ)上形成的。芍藥因妖艷而無標格,荷花太潔凈而缺少風情,只有牡丹花婀娜而不失端莊,顧盼之間百媚俱生。此種美,才是詩人最心醉的,也是牡丹之所以令群芳失色、獨占鰲頭的緣由所在。從這個意義上講,牡丹被譽為天姿國色,當之無愧。
第一個把花與女性相比的天才,無疑創(chuàng)造了人類審美歷程上的偉大飛躍。盡管劉禹錫這首牡丹詩還是將花擬人,但已不是簡單地重復,而是對此作了更高層次的審美觀照。他將對牡丹的花容、花性的欣賞和感受,升華到對女性柔美個性形象的精神把握,即形、神、情三者并舉,愛得有個性,有情睞,包涵了更廣更深的美學意義。
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jiān)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jù)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牡丹原文、翻譯及賞析14
原文:
平章宅里一欄花,臨到開時不在家。
莫道兩京非遠別,春明門外即天涯。
譯文
宰相的家中有一欄牡丹花,待到開花時主人卻不在家。
不要說長安和洛陽不算遙遠,出了春明門處處皆是天涯。
注釋
此詩作于大和三年(829)三月。《舊唐書·文宗紀上》:“(大和三年三月)幸已朔,以戶部尚書令狐楚為東都留守。”
和:即唱和,古代詩人相互間應答酬謝所作的詩詞。
令狐相公:即令狐楚。相公指宰相,令狐楚曾任宰相,故稱。令狐楚入相在憲宗元和十四年。
牡丹:是時京師盛行賞牡丹之風俗,“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當時人多以此為詩料。舒元輿《牡丹賦序》(《全唐文》七二七):“古人言花者牡丹未嘗與焉。蓋遁于深山,自幽而芳,不為貴重所知,花則何遇焉。天后之鄉(xiāng)西河也,有眾香精舍,下有牡丹,其花特異。天后嘆上苑之有闕,因命移植焉。由此京國牡丹日月寢盛。今則自禁闥洎官署,外延士庶之家,彌漫如四瀆之流,不知其止息之地,每暮春之月,遨游之士如狂焉。亦上國繁華之一事也!
平章宅:平章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或“同平章事”的簡稱,亦指宰相!缎绿茣ぐ俟僦疽弧罚骸柏懹^八年,仆射李靖以疾辭位。詔疾小瘳,三兩日一至中書門下平章事!敝刑浦,凡任宰相,均加此銜。
令狐楚宅在唐長安城開化坊。《唐兩京城坊考》卷二,長安朱雀街東從北第二坊開化坊有“尚書左仆射令狐楚宅”,注引《酉陽雜俎》:“楚宅在開化坊,牡丹最盛!
兩京:指當時的上都長安和東都洛陽,此處因舊習以西京稱長安東京稱洛陽,合而稱兩京。
春明門:唐代長安城外郭東面正中的城門!短屏洹吩疲骸熬⿴煐|面三門,中曰春明!币嘁姟短苾删┏欠豢肌肪矶3蚤L安東出赴洛陽,出此門,即離開長安城,故舉此為言。
天涯:天邊,意極遙遠。唐代詩人王建罷官后,卜居長安西南“百里”之遙的原上,曾賦詩“長安無舊識,百里是天涯!保ā对闲戮邮住菲淙
賞析:
此詩寫于唐文宗大和三年(公元829年)三月,作者劉禹錫在長安任集賢殿學士。令狐楚元和十五年被貶衡州,大和二年剛剛被召回京師任戶部尚書,不及半年又被調(diào)任為東都留守。唐人以京官為重,東都留守實是閑職,遠離京國使令狐楚怏怏作《赴東都別牡丹》,劉禹錫亦為其不平而唱和作此詩。
牡丹原文、翻譯及賞析15
牡丹種曲
蓮枝未長秦蘅老,走馬馱金斸春草。
水灌香泥卻月盤,一夜綠房迎白曉。
美人醉語園中煙,晚華已散蝶又闌。
梁王老去羅衣在,拂袖風吹蜀國弦。
歸霞帔拖蜀帳昏,嫣紅落粉罷承恩。
檀郎謝女眠何處?樓臺月明燕夜語。
翻譯
當蓮花枝干還未長出,秦蘅已經(jīng)衰老,人們趕著馬,馱著金子,去買牡丹花苗。
把它栽在半月形的花盆里,培上香泥,澆上水,一夜間,綠色花苞欲放,迎著拂曉。
美人們說話帶著醉意,花園中輕煙繚繞,傍晚花瓣兒已經(jīng)披散,蝴蝶也漸漸稀少。
老一代貴族漸漸逝去,但他們的后輩仍穿著羅衣,賞花玩樂合著《蜀國弦》的曲調(diào)。
夜幕降臨,遮花的帷帳漸漸昏暗,宴席已散,粉雕玉琢的花兒也開始蔫敗萎凋。
公子哥兒和小姐們都到哪兒去了,樓臺上月光明亮,夜空中只有燕子嘰嘰叫。
注釋
蓮:指水中荷花。
秦蘅:香草名。秦為香草,蘅為杜衡。一說,秦為木名。
走馬:騎馬馳逐。
走:跑。
斸:挖掘,砍。
春草:指牡丹。
香泥:芳香的泥土。
卻月盆:半月形的花盆。
綠房:指含苞的花蕾。花未開時,花苞為綠色,故稱。
迎白曉:迎著黎明開放。白曉,指天剛亮的時候。
美人:指貴族男女。
醉語:醉后的胡言。
散:花開之后,花瓣松散。
闌:稀少。
梁王:指漢文帝的兒子梁孝王劉武,這里借指上文中“走馬馱金”的老一代貴族。
羅衣:原指輕軟絲織品制成的衣服。此指牡丹的花葉。
拂袖:掠過衣袖;舒展衣袖。
蜀國弦:樂府相和歌辭名。又名《四弦曲》《蜀國四弦》。
歸霞:即晚霞,這是李賀特有的一種用詞方式。
帔拖:晚霞拖曳著的長長影子。帔,古代披在肩背上的服飾。歸霞帔拖,寫殘花之景,像衣帔下垂。
蜀帳:指用精美的蜀錦制成的護花帷幕。
嫣紅:艷美的牡丹花。嫣,同蔫,指花凋萎。
落粉:卸妝。指花朵枯萎。
承恩:受到恩寵,蒙受恩澤。
檀郎:指晉朝文人潘岳。
謝女:猶謝娘。唐人慣用來泛指少女。
檀郎謝女:泛指游玩賞花的貴族青年男女。
樓臺:當年觀花處。
鑒賞
前四句寫栽種、花開!吧徶ξ撮L秦蘅老”(秦蘅也是一種香草),點明是暮春時節(jié),“走馬馱金”是說牡丹價格之高,斸就是挖,春草就是牡丹!八嘞隳鄥s月盆”是說牡丹的種植環(huán)境是“香泥”和“卻月(半月形)盆”;“一夜綠房迎白曉!本G房指花苞,迎白曉指迎著黎明開放。
中間四句既寫花期不久,亦寫貴族富貴不常在。“美人醉語園中煙,晚花已散蝶又闌!币痪鋵懩档し笔⒅畷r國色天香,美艷動人,像嬌媚的美人在園中煙霧里嫣紅若語。但這個美景不常在,黎明開放晚上就花散蝶飛,極寫繁榮之景之短促!傲和趵先チ_衣在,拂袖風吹蜀國弦!薄傲和酢敝笣h文帝的兒子梁孝王劉武,這里借指上文中“走馬馱金”的老一代貴族!笆駠摇睒犯,代指音樂。全句說,老一代的貴族漸漸老死(勢力漸微),但是他的下一代仍穿著羅衣,合著音樂賞花玩樂。
后四句接上文,繼續(xù)借物寓人,以花寫人!皻w霞帔拖蜀帳昏,嫣紅落粉罷承恩! “歸霞帔拖”寫殘花之景,像衣帔下垂,蜀帳即用蜀紙做的護花罩。全句說,花兒凋零,花帳也失去了光彩,嫣紅的花朵飄落,失去了主人的寵愛。隱喻老一輩貴族老死,新一輩貴族失去了當權(quán)者(皇帝)的寵愛和恩澤!疤蠢芍x女眠何處?樓臺月明燕夜語!碧蠢桑号嗽溃∶磁,謝女:謝安蓄妓;檀郎謝女借指貴族青年男女。樓臺:當年觀花處。全句說:貴族的青年男女又有什么歸宿呢,當年喧囂一時的觀花樓臺只有燕子在明月下対語。
創(chuàng)作背景
唐貞元、元和之際,京都貴族賞玩牡丹成風,為此揮霍大量金錢。唐李肇《國史補》載:“京城貴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歲暮,車馬若狂,以不耽樂為恥。執(zhí)金吾鋪官圍外寺觀,種以求利,一本有值數(shù)萬者!痹娙死钯R寫下這首詩對此事進行了嘲諷。
賞析二
牡丹,國色天香,素有“花中王”之譽,被看作是富貴的象征。中唐時代,長安貴族玩賞牡丹之風極盛。風氣如此,當時詩人多有詠嘆之作,最著名的是白居易的《買花》和李賀這首《牡丹種曲》。
此詩首四句是寫買花和精心培植的情景:“蓮枝未長秦蘅老,走馬馱金劚春草。水灌香泥卻月盆,一夜綠房迎白曉!鄙徶χ型ㄍ庵,其花清香四飄,雖出于污泥而不染,歷來被目為清高自好的君子之花。秦蘅花雖不足觀,但芳馨遠溢,一向被譽為芳潔內(nèi)修的花中君子。首句,詩人不直寫牡丹,卻以“蓮枝”、“秦蘅”為陪襯。不言帝城春暮,卻說蓮枝尚未出水,秦蘅已經(jīng)凋謝。這就不僅準確而形象地點明了牡丹開放的時節(jié),而且通過高潔之花的生不逢時,巧妙、含蓄地暗示出當時昏濁的社會風氣。嘆惋幽憤之情,溢于言表。第二句“走馬馱金劚春草”是寫王公貴族爭買牡丹的情景。這是一句特寫,寫得形象、深刻、具有穿透力。寫牡丹之昂貴,許渾有“近來無奈牡丹何,數(shù)十千錢買一窠”(《牡丹》)之句,是以價值與價格的嚴重背離使人感到驚異;寫爭買人數(shù)之多,劉禹錫有“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師”(《賞牡丹》)之句,是以場面之大令人瞠目結(jié)舌,但這些詩句給予讀者心靈的震憾,都遠沒有賀詩來得強烈。“數(shù)十千錢”是可以計數(shù)的,而“走馬馱金”卻無法計量;“動京師”只見場面,而“走馬馱金”方見爭購者之身份,因而它能給人以更多的藝術(shù)聯(lián)想和情感沖動;同時,“千錢一窠(棵)”與“動京師都是一種客觀的理性判斷和表象的描寫,并不能給人以直觀的視覺感染和現(xiàn)象的透視,因而也就不能對思想內(nèi)涵給予有力揭示。而“走馬馱金”則把抽象的價值概念蘊含于視覺形象之中,增強了動態(tài)感,使之更加醒目,因而也就更具有藝術(shù)的啟發(fā)作用。句中的“馱”字很傳神,極有份量。它表現(xiàn)的是“車載馬馱”之重金與買回的小小“春草”的直覺對比和鮮明反差。對比中,能使人對貴族行為的荒誕之極一目了然。句首一個“走”字,不僅寫出了王公貴族們急于購花的迫切心情,而且,也透露出他們傾城搶購時車馬喧闐、疾奔爭馳的熱鬧場面,充分表現(xiàn)了其狂熱病態(tài)的程度。接著寫對買來牡丹的精心培植:“水灌香泥卻月盆,一夜綠房迎白曉!彼麄儼涯档ゐB(yǎng)在精致的半月形花盆中,水灌泥封,第二天清晨綠色的花蕾(綠房)就已綻開。此處不言噴水澆花,而用“水灌”,寫出了急于賞花的迫切心情;不言肥泥沃土,卻說“香泥”,一個“香”字,寫出了照料的精心備至,寵愛無比。養(yǎng)花的容器為“卻月盆”,不僅見其別致精巧,而且給人以聯(lián)想,由其形如月,而在腦海中映現(xiàn)出其冰清似月、光潔如玉的質(zhì)感形象。同時,盆的精美,又進一步地襯托出了花的精美絕倫,無比嬌貴。真是天遂人愿,草木有情,一夜之間“春草”竟變成了灼灼鮮花。
接下來四句是寫王公貴族們的賞花:“美人醉語園中煙,晚花已散蝶又闌。梁王老去羅衣在,拂袖風吹蜀國弦!边@四句大意是說,花園之中,王公貴族們飲酒取樂。直到園中籠罩上了黃昏暮煙,美女們還在醉語喧嘩。而牡丹花瓣已經(jīng)開始飄散,采花的蜂蝶也紛紛離去。名貴的花朵雖已衰敗,牡丹的花托還殘留在枝上。美女們在《蜀國弦》(樂府曲名)的伴奏下翩翩起舞,然而那些王公貴族們早已意興闌珊了。
這一層本是寫賞花,然而賞花的過程卻只字未題,從“一夜綠房迎白曉”的清晨,一下子就跨到了宴席即將結(jié)束的黃昏。時空的大幅度跳越,完全是為了服從于主題需要。因為王公貴族們的目的并不在于觀賞牡丹,而只不過是借機炫耀富貴,與美女們尋歡作樂而已。詩人在這里特別注意景象的描繪和氣氛的渲染,使讀者能夠在意象之間架起聯(lián)想的橋梁。牡丹雖然株值數(shù)萬,車載馬馱重金而得之,可謂異常昂貴。但是它植于“梁王”園中,只不過是一個微不足道的點綴品而已;ㄩ_一日,王公貴族——這些逐新求異的浪蝶們就已意興闌珊,又去尋求更新的刺激去了。而席間承歡賣笑的歌兒舞女們,她們的命運與牡丹一樣,也只不過是王公貴族手中的小小玩物而已。這就從深度和力度上深刻揭示出王公貴族們耽樂不止的生活情態(tài)。詩句中的“美人”與“晚花”、“醉語”與“園中煙”、“蝶兒”與“梁王”都形成了一一對應的關(guān)系,不僅渲染出了醉生夢死的濃郁氣氛,而且極富暗示性,啟示讀者透過表面的景象去思考生活的本質(zhì)。
最后四句是寫棄花:“歸霞帔拖蜀帳昏,嫣紅落粉罷承恩。檀郎謝女眠何處?樓臺月明燕夜語!贝笠馐钦f:夜幕降臨,遮花的帷帳也昏暗下來了;宴席已散,粉雕玉琢的花兒也開始蔫敗凋萎。那些賞花的紅男綠女們?nèi)缃穸妓谀睦?他們正在花畔豪華的樓閣中如燕子般地親昵地呢喃夜語。這里,詩人以擬人的手法寫出了牡丹的被遺棄。又通過設(shè)問點明了題意!傲T承恩”三字,使牡丹仿佛也有了人的品格和感情;“眠何處”三字,說明“檀郎謝女”們均非正式夫妻,也沒有固定閫閣,是一群“野鴛鴦”;一個“眠”字,傳神地勾勒出了王公貴族無恥的丑態(tài),揭示了其骯臟卑鄙的精神世界,從而使詩的內(nèi)涵更加豐厚,大大增強了批判的犀利性。
李賀此詩的藝術(shù)性很高。為了更明確地認識其獨特風格,不妨將其與白居易同一題材的《買花》作一些比較。
首先,白詩通俗,風格明快,童嫗能解,而李詩則簡潔犀利,風格含蓄,意韻邃深。白詩:“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边@是寫爭買牡丹的情景,可謂摹寫逼真,其境其情如在目前;而李詩“蓮枝未長秦蘅老,走馬馱金劚春草”,只兩句,不僅將白詩這四句的含義囊括其中,而且也包容了后面的“貴賤無常價,酬值看花數(shù);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不僅如此,從白詩的“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中,看出買者拿五束絲絹換回百朵牡丹,還真有些心疼,而李詩一上來便是“走馬馱金”,揮金如土。兩者相較,李詩可謂高度凝煉,一箭中的,筆力千鈞,抓住了統(tǒng)治者奢華的神髓。又如,描繪對于牡丹的精心照料,白詩是寫方法與過程“上張帷幕庇,旁織笆籬護。水灑復泥封,移來色如故!笨芍^細節(jié)具體,精心護理。而李詩雖只有“水灌香泥卻月盆,一夜綠房迎白曉”兩句,卻能傳神地表現(xiàn)出“春草”在王公園中的富貴寵遇。在藝術(shù)表現(xiàn)方法上,白詩基本上是客觀平直的敘述,最后借用田舍翁之口抒發(fā)感慨。而李賀詩則完全讓形象本身說話。通過一幅幅特殊畫面,揭示出王公貴族們糜爛不堪的生活。角度新穎,小中見大,內(nèi)涵邃深,諷刺意味濃烈。
其次,由于白李兩位詩人藝術(shù)表現(xiàn)方式不同,采用角度有異,因而在揭露的側(cè)重點和深度上也就產(chǎn)生了明顯的差異。白詩重點是寫“買花”:“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意在勸諫統(tǒng)治者,使之思考浪費的驚人和可恥。而李詩重點則在寫“玩花”。一株牡丹雖需“馱金”而得,但它植于王公貴族園中,卻不過是一個微不足道的點綴品,僅供酒席間的片刻玩賞而已,歌舞酒席之后,便被棄之如草芥了。通過寫購買價值的高昂與使用價值的微不足道,以鮮明對比,揭示了統(tǒng)治者的日擲千金,揮霍無度;他們剝削敲榨人民極端殘酷,用之棄之卻輕如鴻毛,真是“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由于能夠深入地揭示統(tǒng)治者腐朽的生活本質(zhì),藝術(shù)形象典型,因而其主題和社會意義比白詩也就更加深刻突出。
【牡丹原文、翻譯及賞析(匯編15篇)】相關(guān)文章:
牡丹原文、翻譯及賞析11-29
牡丹原文、翻譯及賞析(15篇)11-29
牡丹原文、翻譯及賞析15篇11-29
《牡丹種曲》原文、翻譯及賞析11-20
牡丹芳原文翻譯賞析10-31
賞牡丹原文、翻譯、賞析12-13
詠牡丹原文、翻譯及賞析(6篇)10-25
詠牡丹原文、翻譯及賞析6篇10-25
牡丹原文、翻譯及賞析集合15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