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文言文名篇六國論原文譯文

        時間:2024-06-07 18:59:07 金磊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文言文名篇六國論原文譯文

          在我們平凡無奇的學生時代,大家都背過文言文吧?文言文是與駢文相對的,奇句單行,不講對偶聲律的散體文。相信還是有很多人看不懂文言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名篇六國論原文譯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文言文名篇六國論原文譯文

          六國論

          蘇軾(宋)

          春秋之末,至于戰(zhàn)國,諸侯卿相,皆爭養(yǎng)士自謀。其謀夫說客、談天雕龍、堅白同異之流,下至擊劍扛鼎,雞鳴狗盜之徒,莫不賓禮。靡衣玉食,以館于上者,不可勝數(shù)。越王勾踐有君子六千人,魏無忌、齊田文、趙勝、黃歇、呂不韋皆有客三千人,而田文招致任俠奸人六萬家于薛,齊稷下談者亦千人,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皆致客無數(shù),下至秦、漢之間,張耳、陳余號多士,賓客廝養(yǎng)皆天下俊杰,而田橫亦有士五百人。其略見于傳記者如此。度其余當倍官吏而半農(nóng)夫也。此皆役人以自養(yǎng)者,民何以支而國何以堪乎?

          蘇子曰: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國之有奸,猶鳥獸之有鷙猛,昆蟲之有毒螫也。區(qū)處條別,使各安其處,則有之矣;鋤而盡去之,則無是道也。吾考之世變,知六國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蓋出于此,不可不察也。

          夫智、勇、辯、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類不能惡衣食以養(yǎng)人,皆役人以自養(yǎng)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貴與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職,則民靖矣。四者雖異,先王因俗設法,使出于一:三代以上出于學,戰(zhàn)國至秦出于客,漢以后出于郡縣,魏晉以來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舉。雖不盡然,取其多者論之。六國之君虐用其民,不減始皇二世,然當是時百姓無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養(yǎng)之,不失職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魯無能為者,雖欲怨叛,而莫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則以客為無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謂民可以恃法而治,謂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墮名城,殺豪杰,民之秀異者散而歸田畝,向之食于四公子、呂不韋之徒者,皆安歸哉?不知其槁項黃馘以老死于布褐乎?亦將輟耕太息以俟時也?秦之亂雖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職,秦之亡不至若是其速也?v百萬虎狼于山林而饑渴之,不知其將噬人。世以始皇為智,吾不信也。

          楚漢之禍,生民盡矣,豪杰宜無幾;而代相陳g過趙從車千乘,蕭、曹為政,莫之禁也。至文、景、武之世,法令至密,然吳濞、淮南、梁王、魏其、武安之流,皆爭致賓客。豈懲秦之禍,以謂爵祿不能盡縻天下士,故少寬之,使得或出于此也邪?

          若夫先王之政則不然,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嗚呼,此其秦漢之所及也哉?

          譯文:

          春秋末期,到戰(zhàn)國時代,各國的諸侯卿相,都為自己打算,爭著收養(yǎng)人才。那些謀士、說客和談天說地的、修飾文詞的,辯論「堅白同異」的等等,往下到擊劍行刺的、力能扛鼎的、會學雞鳴狗盜的等等,沒有不以賓客的禮節(jié)去款待他們的。穿著華麗的衣服,吃著珍貴的食品,被招待在官府里的人,不能數(shù)得清有多少。越王勾踐有「君子軍」六千人;魏無忌、齊田文、趙勝、黃歇、呂不韋等,都有賓客三千人;田文并且還在薛地招聚了俠客和犯罪的人有六萬家;齊國稷下地方聚談的學者也有千人之多;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等,也都招致了賓客無數(shù)。以后到了秦漢更替的時候,張耳陳余的部下,號稱人才很盛,賓客和供他們役使的人等,都是天下的俊杰;田橫也有五百士人。這是些見于傳記的,估計不見傳記的養(yǎng)士應當是官員的一倍,農(nóng)夫的一半。這些都是役使他人來奉養(yǎng)自己的人,人民怎能吃得消,國家又怎能受得了呢?

          蘇先生說:這是古先帝王不能避免的事。國家有壞人,像鳥獸中有猛鷙,昆蟲中有毒螫一樣。把他們分別加于處理安置,使他們都能各安本位,這些人便都有用了;把他們盡數(shù)鏟除掉,是沒有這種道理的。我曾就世代的興廢考察過,知道六國的所以久存,和秦朝的所以速亡,原因都在這里,不可不注意。

          要知道有知、有勇、有辯才、有氣力的這種人,都是人民中的優(yōu)秀份子,大多不能自己穿壞的吃壞的而去奉養(yǎng)人的,都是要役使他人來奉養(yǎng)自己的一些人。所以從前的帝王把天下的富貴分出一部分來,和這四種人共同享有。這種人不失業(yè),人民便安定了。四種人雖然性質(zhì)不同,可是從前的帝王卻根據(jù)習俗來制定法律制度,使他們都從同一途徑中出身。三代以上是從學校中出身,戰(zhàn)國到秦代是從賓客中出身,漢以后是由郡縣的選拔中出身,魏晉以來是由「九品中正」的銓授中出身,隋唐以至現(xiàn)在,是由科舉考試中出身:雖不完全這樣,但就大多數(shù)而言是這樣的。

          六國的君主,虐待他的百姓,并不亞于秦始皇與二世,然而當時百姓并沒有一個人起來反叛。這是因為所有老百姓中優(yōu)秀杰出的人才,多數(shù)都被當作賓客奉養(yǎng)起來,沒有失其職分。至于那些努力耕作奉養(yǎng)官府的,都是一些愚蠢而沒有什么作為的人,雖然想反叛,但是沒有人去領導他們,是六國所以能夠有一時的安定而不立即滅亡的原因。

          秦始皇當初想驅(qū)逐賓客,因為采用了李斯的建議才沒有實行。并吞天下以后,就以為賓客已無用處,于是便信任法律而不信任人才;說人民可以靠法律來統(tǒng)治,說官吏不必有才,只要能夠遵守我的法律便夠了。所以才毀壞了名城,殺戮了豪杰。人民中的優(yōu)秀而有特殊才干的份子,把他們遣散還鄉(xiāng)。這樣一來,從前就食于四公子和呂不韋的那些人,都回到哪里去呢?不知道他們能帶著瘦長的脖子,黃黃的面孔,忍饑挨餓,老死在貧苦生活中呢?還是停止耕作,嘆息著等待時機呢?所以,秦代的變亂,雖然是在秦二世的時候所造成的,然而,假使秦始皇當初知道這四種人的可怕,設法安置他們使他們不失業(yè),秦代的滅亡還不至于像這樣的快。把百萬只虎狼放到山林里去,卻讓它們餓著渴著,不知道它們將來要吃人。世上以為秦始皇聰明,我是不信的。

          楚漢戰(zhàn)爭的災禍,老百姓幾乎完了,所謂豪杰也應該沒有多少了。然而代相陳g經(jīng)過代國時,侍從車輛,仍然成千,都滿載著賓客,蕭何與曹參這兩位相國先后當政,沒有加以禁止。到了漢文帝、景帝、武帝的時代,法令已經(jīng)非常嚴密,可是吳濞、淮南、梁王、魏其、武安那些人,都還爭著招致賓客。這難道是由于秦代禍亂的教訓,以為單靠名位官職不能完全羈縻天下的人才,所以稍稍放寬一點,使他們或者能夠從賓客中出頭嗎?

          像那古代先王的政治就不是這樣,孔子曾經(jīng)說過‘君子學習了禮樂就能愛人,小人學習了禮樂就容易指使!,這是秦朝和漢朝能夠做得到的!

          作品簡介:

          《六國論》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chuàng)作的一篇政論文。這篇文章通過對六國久存而秦速亡的對比分析,突出強調(diào)了“養(yǎng)士”的重要作用。作者認為六國諸侯卿相都爭相養(yǎng)士,是他們得以久存的原因,并將“士”分為智、辯、勇、力四種,他們各有著自己的才能,從而獲得自己的生存空間。作者認為戰(zhàn)國時期之所以維系長久的關鍵,在于統(tǒng)治階層能夠給各種人才生存的空間和發(fā)揮才能的機會,古往今來籠絡人才是統(tǒng)治的基石和關鍵。蘇軾此論雖有失偏頗,但見解新穎,論述周詳,有好辯善辯的風格。

          創(chuàng)作背景:

          這篇文章各本標題不一,南宋郎曄《經(jīng)進東坡文集事略》卷十四題作《六國論》,宋刊本《三蘇先生文粹》卷二十一題作《戰(zhàn)國任俠》(清金圣嘆《天下才子必讀書》為《戰(zhàn)國任俠論》),明萬歷趙開美刊五卷本《東坡志林》卷五題作《游士失職之禍》。

          清《四庫書目》卷一百二十子集載《東坡志林》五卷,指出《志林》是“隨手所記”性質(zhì)。明茅坤認為:“余覽《志林》十三首,按年譜,子瞻由南海后所作。”較確切點說,這篇文章是蘇軾貶官南海儋耳,生活在“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泉”(曾棗莊《蘇軾評傳》)的艱難境況下寫的,系晚年之作。宋代對文人士大夫的思想統(tǒng)治,吳小如在《宋詩漫談》一文中認為是“似寬實嚴”,“到北宋后期,從潛在的輿論的壓力逐漸轉(zhuǎn)化為公開的政令的控制”。蘇軾生逢其時,宦途坎坷,屢遵貶斥,而且每次都因言論文字得罪。著名的“烏臺詩案”幾乎使蘇軾斷送了生命。后來,在政治上新舊兩黨的夾擊中,他浮沉宦海,很不得志。貶官惠州時,其弟“子由及諸相識皆有書,痛戒作詩”。他自己也覺得“當焚硯棄筆,不但作而不出也”,“遂不作一字”(《東坡續(xù)集》卷七《與程正輔書》)。因而,他在南海,身邊只有“常置左右,目為二友”(《與程全父》)的陶淵明一集和柳宗元詩文數(shù)策,只好以詩文自娛了。其時所作史論,往往有他從浩如煙海的史書中發(fā)掘出來的一些他人不易發(fā)現(xiàn)的新穎見解,寄寓著蘇軾深沉的憂國之思和痛切的身世之感的《六國論》,便是其中之一。

        【文言文名篇六國論原文譯文】相關文章:

        《六國論》原文與譯文09-27

        六國論原文與譯文07-25

        《六國論》原文與譯文范文11-02

        文言文《六國論》譯文及注釋10-28

        文言文《葉公好龍》原文及譯文08-27

        刻舟求劍文言文原文及譯文03-11

        文言文原文及譯文賞析09-25

        文言文原文及譯文解析09-24

        師說文言文原文及譯文09-24

        童趣文言文原文及譯文10-19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