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對稱與中心對稱圖形的評課稿
周五我校進行了初三年級的第一次“一課兩講”的教學教研活動,分別由王老師和李老師授課,兩位老師的講課各有側重、各有特色,都很成功,給我們做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但給我們更多的是思考——思考如何能把學習的主動性交回給學生,如何上一節(jié)高效的數(shù)學課。
以下是我對這兩節(jié)課的一些粗淺的認識,不當之處請見諒。
首先,從教材來看,《中心對稱與中心對稱圖形》是在學習旋轉的基礎上引申出的一個全新概念,因此本節(jié)的課程應該是建立在充分理解旋轉概念的基礎上的。教學中重點在于中心對稱的定義和性質(zhì)以及作法。難點就在于性質(zhì)的理解。
其次《中心對稱與中心對稱圖形》是繼《軸對稱》之后圖形的又一變換。在中考中二者常常結合在一起考查,因此在教學中既要突出中心對稱的定義與作法外還應結合軸對稱讓學生理解二者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在教學過程中,兩位老師都突出了重難點,抓住了課程的根本,又有著不同的側重點。
李老師:
李老師給我的總體感覺是:教師吃透了教材,用活了教材;學生探究了方法,掌握了知識,受到了美的熏陶,嘗試了美的創(chuàng)造。
1、引入自然,能結合學生已經(jīng)掌握的《軸對稱》的知識和生活的實際引入《中心對稱》 ;
。1)采取從學生最熟悉的實際問題情境入手的方式,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認識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進一步感悟到把實際問題抽象成數(shù)學問題的訓練,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2)所有新知識的.學習都以對相關具體問題情境的探索作為開始,它們是學生了解與學習這些新知識的有效方法,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活用教材是本課的一個突出特點
《中心對稱圖形》是繼圖形的平移、軸對稱和旋轉變換后,對旋轉變換的特例──中心對稱所做的進一步探究。它是綜合運用各種圖形變換進行圖案設計的重要基礎,與現(xiàn)實生活有著直接的,緊密的聯(lián)系。但教材上內(nèi)容比較少,看得出李老師對教材的編寫意圖做了一番細心的揣摩,她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并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設計的內(nèi)容合理、充實而且實用。既讓學生認識了中心對稱圖形,又通過與中心對稱的對比把中心對稱的性質(zhì)遷移到中心對稱圖形,還讓學生在欣賞中心對稱圖形美的同時,激起創(chuàng)造美的欲望。
3、動手操作,感受對稱。教師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讓學生給展示的圖形分類,讓學生動手折一折,在操作中研究讓學生實踐操作,逐步體驗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操作的方法,將軸對稱圖形與實際生活相融合。
4、評價自然,恰到好處。教師評價學生不矯揉造作,樸實自然。
王老師
1、語言飽含深情,善于鼓勵溝通,教態(tài)親切優(yōu)美。
常言道:“不會贊美的教師不是好教師”。王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處處流露出對學生的肯定、賞識和鼓勵。這些即時的激勵性的評價拉近了師生心理的距離,增強了學生展示自我、各抒己見的信心和勇氣。學生在收獲探究成果的同時,也體驗到探究過程的快樂。
2、板書設計簡單明了。王老師關于對稱圖形,對稱軸等知識的板書羅列層次清晰,富有創(chuàng)造性。
3、本課體現(xiàn)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主題,通過具體實例,讓學生感受到了中心對稱圖形的勻稱美,學生積累了感性經(jīng)驗。
4、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引導學生自主探索中心對稱圖形的特征,由此歸納概念,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究精神。
5、能有意識的組織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
6、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小組成員之間合作學習,互相討論,能很好的把學習的主動性交回給學生:成績好的學生的講演能起到很好的帶頭示范作用、成績一般的學生的學習效率有很大的提高、成績差的學生的學習的主動性有很大的提高,學習的效果很好。
7、講得少、做得多:
教師講得很少,學生講得很多;教師做得很少,學生做得很多;這樣很有利于學生的自學能力的提高。
【中心對稱與中心對稱圖形的評課稿】相關文章:
中心對稱評課稿01-19
圖形與變換評課稿01-14
圖形與變換評課稿3篇01-14
《軸對稱圖形》評課稿(6篇)01-12
《軸對稱圖形》評課稿6篇01-12
《軸對稱圖形》評課稿(集合6篇)01-13
認識立體圖形評課稿2篇01-01
數(shù)與形評課稿01-19
平移與旋轉評課稿01-14
變量與函數(shù)評課稿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