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春天優(yōu)質教學設計
找春天優(yōu)質教學設計
【設計特色】
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將“讀”
的訓練貫穿于教學的始終。引導學生通過看、聽、說、讀、做、寫等多種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學習目標】
。J識9個生字。
。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J識春天的特點。
【課前準備】
。魳非俊洞禾鞎诚肭,各類春景的CAI課件。
。嬕划嫶禾熘械母鞣N花兒、草兒、樹芽兒……并剪下來。
.收集與春天有關的資料(圖片、照片、詩歌、散文……)
【教學過程】
一、直觀圖象引入,激發(fā)興趣
。⒆觽,冬天過去了,春姑娘又一次悄悄地、輕輕地向我們走來,你們看(教師播放CAI課件的部分內容)
你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汗媚锝o我們帶來了綻放的花朵,嫩綠的小草,還帶來了哪些美麗的景象呢?我們一塊兒到課文中去“找春天”
吧。(教師板書課題。)
。埸c評:春天是個五彩斑斕的季節(jié),但教師引入時只播放一點點春花、春草的景色,讓學生意猶未盡時萌生“找”的愿望,此時教師及時揭題,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禾爝在什么地方呢?你們聽——(教師配樂范讀。)
。⒆觽冋业降拇禾於嗝腊!請大家自己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注意把字音讀準。
。该x自己最喜歡讀的一個自然段,其他同學評一評。(3~4名學生讀,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從正面評價。)
。R讀課文,教師評價。
。埸c評:初讀課文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借助漢語拼音讀課文的同時,有效地進行識字,在初讀的過程中,通過生生評、師生評,使師生的評價成為學生朗讀提高的推動力,同時也在正面、互動的評價中為課堂教學營造民主、和諧的氛圍。]
三、品讀課文,讀中悟文
.春天來了!春天來了!你認為課文中的哪句話讓你知道春天真的來到了,找出來讀給同桌的小伙伴聽一聽。(指名讀。)
你知道“探出頭來”是什么樣的嗎?能做給大家看一看嗎?那小草探出頭來是什么樣的呢?(教師演示課件。)
多可愛的小草呀!誰再來讀一讀。(2~3名學生讀,教師注意提示疑問語氣,必要時可范讀。)
。2)課文中像這樣的句子還有嗎?找出來的四人小組內讀一讀,一人讀一句,比一比誰讀得棒。注意可以邊讀邊做做動作,加上自己的表情。
。▽嵨锿队4~7自然段。)
.教師選擇一小組來表演讀,生正面評價,提出建議。
。處熝菔菊n件表演讀。
.仿照句式,練習說話。
。ㄊ裁矗ㄔ趺礃樱,那是春天的(什么)吧?
先說給旁邊的小朋友聽一聽,再全班交流。
。嗥鹆,表演讀4~7自然段。
。埸c評:這兩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讓學生在自主讀、合作讀的過程中養(yǎng)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同時教師有意識地鼓勵學生用表演讀的方式來讀這部分,目的是讓學生在讀中不知不覺地感知春天的動態(tài)美。]
。氵從哪些句子知道春天來了?把這些句子讀出來,把你的理由講出來。指名讀,說理由。
。前。利惖拇禾靵砝玻。ń處煵シ耪n件,和學生一起小結過渡。)
師:百花開放了(生:我們看到了她);百鳥鳴不停(我們聽到了她);花兒開放,清香撲鼻(我們聞到了她);冰雪融化,泉水叮咚(我們觸到了她)。
齊:她在柳枝上蕩秋千,在風箏尾巴上搖啊搖,在喜鵲、杜鵑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頭笑……
師:春天真是無處不在!
[點評:學生在不同形式的讀的過程中認識了春天,從圖畫和音樂聲中激發(fā)起讀的愿望,教師和學生共同的聲情并茂的小結,讓學生真切地感到春天來了,春天就在自己的身邊,從而掀起課堂氣氛的高潮。]
四、拓展交流,強化感受。
.大自然中的春天美不勝收,音樂中的春天充滿幻想,孩子們朗讀中的春天猶在眼前。除了課文描繪的春天景色以外,老師課前請小朋友收集的有關春天的資料,都帶來了嗎?
。埓蠹以谒娜诵〗M內交流,向你的小伙伴介紹春天的美。(學生在四人小組長安排下有序地介紹。)
。奈恍∨笥焉蟻硐虼蠹医榻B?(實物投影相關的資料。)
。u出“小小收集家”、“小小介紹家”。
五、合作分行,拓展思維
春天給我們帶來了美麗的景象,讓我們留住春無,讓春光打扮我們的教室吧!
師生合作在教室的展板上貼畫,共同完成《春之味》圖畫。
。埸c評:這兩個環(huán)節(jié)通過收集資料,交流資料,師生合作完成圖畫,不僅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收集處理材料和合作學習的能力,而且豐富了課文的人文內涵,使課內課外自然地溝通起來,提高了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
【找春天優(yōu)質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班寶寶找朋友活動教學設計03-20
尋找春天活動教學設計03-20
《小蝌蚪找媽媽》課文教學設計02-11
歌曲春天在哪里的教學設計(精選9篇)03-20
春天在哪里兒歌教學設計(通用8篇)03-19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找質數》的教學反思(精選7篇)10-23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