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教案
教案的定義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教案包括教材簡析和學生分析、教學目的、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及練習設計等。
高一地理教案(精選39篇)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一地理教案(通用3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一地理教案1
一、教材分析:
地殼是自然地理環(huán)境中眾多要素的基本載體。了解地殼的物質組成與物質循環(huán),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前提。地殼的物質組成主要為礦物與巖石,地殼物質的運動,構成了大大小小的物質循環(huán)過程,其中規(guī)模最大、歷時最長、影響最為深遠的就是地質循環(huán)。
二、教學目的:
1.了解礦物的定義及分類,能正確識別常見的礦物。
2.觀察巖石標本,說明三大類巖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3.運用示意圖說明三大類巖石的相互轉化過程。
4.結合實際,理解地質循環(huán)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
5.通過對不對礦物、巖石的對比,初步學會對常見巖石的識別方法。
6.通過對常見礦物和巖石的簡易識別,了解礦物的基本特征,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
7.通過填繪地殼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說明地殼物質的循環(huán)過程,從而提高學習能力和想像能力。
三、教學重點:
1.三大類巖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2.地殼的物質循環(huán)。
四、教學難點:
1.正確識別常見的礦物。
2.地殼的物質循環(huán)。
五、教具:
教師:礦物、巖石標本、瓷板、多媒體課件學生:采集巖石標本
六、教學方法:
講解法;圖表對比法;多媒體課件演示法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在第一章,我們從宇宙的角度了解了地球,現在讓我們回到地球,站在地球上來認識人類的唯一家園--地球。我們知道,地球從形成至今經歷了46億年,而在這漫長的時間里,其地表形態(tài)、大氣環(huán)境等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而這些變化是由于什么引起的呢?
引起這些變化的主要因素就是自然環(huán)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那么自然環(huán)境中的物質是怎樣運動的?能量又是如何進行交換的呢?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課程地殼的物質組成和物質循環(huán)。
【講授新課】
一、地殼的物質組成(板書、圖片、幻燈片并講解)
(一)礦物(板書并講解結合用表格形式講解)
1、礦產的概念(板書并講解)
2、礦產的基本存在形式(板書并講解)
3、礦物的硬度等級
4、礦產的形成
地殼中的礦物很少單獨存在,它們常常按一定的規(guī)律聚集在一起,形成巖石。(二)巖石(板書并講解)1、巖石的概念(板書并講解)
2、地球上主要的巖石類型、成因及主要特征(用表格形式講解)
研究表明,我們生活的地球已走過了她46億年的漫長歷史。在這46億年中,她經歷了滄海桑田的變化,其中規(guī)律最大、歷時最長、影響最為深遠的是地質循環(huán)。
二、地殼的物質循環(huán)(板書并講解)
。ㄒ唬┑刭|循環(huán)(板書并講解)
(二)巖石的轉化(板書并講解結合幻燈片講授)
巖漿巖沉積巖
上變變風化
升熔質侵蝕
冷融作搬運
凝沉積
巖漿變質巖
熔融作用
特別講授:化石的地質意義
【復習新知】
地殼物質循環(huán)需要的時間很漫長,往往需要幾十萬年,有的要經過幾億年,遠遠超出了人類歷史的長度。從這個意義上說,巖石和礦產是不可再生的;因此,我們要提倡保護和合理利用礦產資源。
地殼的物質循環(huán)一刻也不停地進行著,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地表形態(tài),只是地殼的物質循環(huán)一段時期內留在地表的痕跡而已。因此,在自然界中物質的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我們要用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待地殼的演化。
高一地理教案2
教學目標
一、知識要求:
1.使學生了解地球的圈層構造,初步掌握地球內部圈層的組成和劃分依據
2.使學生了解各內部圈層的界限、厚度、物理性狀等。
二、能力要求:
1.使學生了解研究地球內部構造的方法,從而認識人類對未知事物所進行的探索實踐,激發(fā)同學們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及責任感。
2.了解地球內部圈層劃分實況及各層主要特點,從宏觀上認識全球的整體面貌,形成地球系統(tǒng)觀念。
3.通過歸納、總結、對比地球內部各層的特點,對學生進行綜合歸納等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
三、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對學生進行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教育,鼓勵學生獻身于科學教育事業(yè)。
教學重點
1.地震波的波速及傳播特點,區(qū)別橫波與縱波。
2.地球內部圈層劃分實況及各層主要特點,特別是地殼的特點。
3.巖石圈概念,軟流層知識。
4.激發(fā)同學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及責任感,地球系統(tǒng)觀念的形成。
教學難點
1.“地!钡挠嘘P知識。
2.激發(fā)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及責任感,形成地球系統(tǒng)觀念。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具設計
地震波速度與地球內部構造圖,地球內部結構示意圖,投影片(或多媒體、圖片)。
講授過程
導入新課“談天”是為了“說地”,“談天”中已知地球的形狀──球體,但它既不同于籃球──空心,也不同于鉛球──均質體,而是從里向外劃分為若干個球形的層次──圈層(出示“地球的圈層構造”示意圖)。地球有六大圈層:內部三個,外部三外,界限是固態(tài)的地表。六大圈層中,與人類關系最密切的有四個(“立足之地”──地殼、“空氣”──大氣圈、“水”──水圈、“食物”──生物圈),今天我們這節(jié)課就主要講述這幾大圈層,
板書第四節(jié):地球的圈層結構
過渡首先我們學習地球的內部圈層:
引發(fā)思考地球內部因地殼的阻擋,對人類來說始終是神密的,我們怎么會知道地球內部是由地殼、地幔、地核組成的呢?
討論學生討論人類用什么方法可以了解地球?
學生回答略。
講解鉆探取樣分析,火山噴發(fā)帶來的地球內部信息;地震波帶來地球內部信息等。
提問哪種方式能將地心的信息也傳遞出來呢?
學生回答地震波。
討論你知道其機理嗎?
學生回答略。
歸納講解當地震發(fā)生時,地下巖石受到強烈沖擊,產生彈性震動,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這種彈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是一種機械波。同學們總結機械波特點,進一步歸納地震波特點。人類通過對地震波傳播速度變化的研究,將地球內部劃分了三層。
板書
一、劃分依據——對地震波的研究地震波特點
1.縱波(P波):傳播速度較快,可通過固、液、氣傳播
橫波(S波):傳播速度較慢,只通過團體傳播
2.物質密度越大,傳播速度越快
過渡雖然人類限于巖石圖阻擋,目前對地球內部的了解僅是皮毛,但人類的認識潛力是無限的,人類會日益深入地認識地球的真實面貌,從而和諧地與之共存。人類認識事物的一種方法是:了解宏觀結構到逐步深入分析微觀結構。對地球內部認識就是如此,首先通過研究地震波變化曲線了解其結構。
板書
二、地球內部圈層結構
讀投影片“地震波速度與地球內部構造圖”分析:縱波和橫波的傳播速度隨著所通過的物質性質而變化。根據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的傳播情況的研究,人們將地球內部劃分為幾個圈層結構。
分析P、S波的波速變化情況,由波速的突然變化引入不連續(xù)面的存在和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①兩條波速變化曲線,區(qū)別出P、S波(依據:同一物質中P波速較S波快)
、诳偨YP、S波速變化情況,歸納波速發(fā)生突然變化的層次及大致深度。
、鄱x不連續(xù)界面:霍面(平均地下33Km),古登堡界面(地下平均2900Km)
高一地理教案3
教學重點
1、城市區(qū)位選擇的影響因素。
2、城市土地利用類型及其分布特點。
3、城市功能分區(qū)。
4、中心地服務范圍的特點及其商品等級和服務等級的關系。
教學難點1、城市功能分區(qū)和空間結構。
2、中心地理論。
教具準備課件、投影儀、補充圖片。
知識與技能
1、明確影響城市區(qū)位選擇的主要因素。
2、了解城市土地利用類型,掌握其分布特征。
3、了解影響城市功能分區(qū)的主要因素,并理解經濟發(fā)展水平、交通狀況在城市功能分區(qū)形成中的重要性。
4、了解中心地的概念,掌握其數量與城鎮(zhèn)規(guī)模的關系,并理解中心地理論。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探討,使學生學會分析城市分區(qū)及其土地利用情況的方法。
2、利用個案分析,歸納城市功能分區(qū)劃分依據和研究過程。
3、理論聯系實際,促進對“中心地”理論的理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習本節(jié)內容,明確城市區(qū)位選擇、城市功能分區(qū)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提高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2、初步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以人為本”的城市空間結構思想。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導入新課
課件展示:
“不同聚落的景觀圖”
師請學生觀察城市與鄉(xiāng)村的區(qū)別,并回答城市與鄉(xiāng)村有何區(qū)別。
生(回答)城市是人口達到一定規(guī)模,主要從事非農業(yè)產業(yè)活動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會、經濟、文化中心。與鄉(xiāng)學%科網村相比,城市具有人口和產業(yè)活動密集、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比較高、交通運輸和信息交流相對發(fā)達的特點。
師(承轉)為什么世界上有的地方城市多,有的地方城市少?一個城市為什么建在這里,而不建在那里?要回答這兩個問題,就必須了解城市的區(qū)位因素。
板書:一、城市區(qū)位分析
推進新課
師什么是城市區(qū)位?
生城市區(qū)位是指城市與外部自然的、社會的和經濟的事物間構成的空間關系。
師(激勵性評價)從概念中可以看出,城市區(qū)位的選擇既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影響,也受社會經濟因素的影響。因此,城市區(qū)位既有自然地理區(qū)位,也有經濟地理區(qū)位。什么是城市的自然地理區(qū)位呢?
生城市的自然地理區(qū)位是指城市與周圍的山脈、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間關系。
師(進行激勵性評價后,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下列圖片。)這些城市的形成和發(fā)展與自然地理區(qū)位有哪些關系?
(圖二)重慶位置示意(圖三)
合作探究
學生分為兩組,一組討論探究(圖一)、(圖二),二組討論探究(圖三),討論后回答。
一組:為什么在大河入?谔,在優(yōu)良的海港和河流附近,在干流與支流交匯處,有利于形成比較大的城市?
二組:為什么在臨近河流、湖泊和海洋的地方,有利于形成城市?
師(激勵性評價后,精講)從圖中,我們觀察到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對城市區(qū)位選擇有很大影響,另外,在水源條件較好的山前平原,在荒漠地區(qū)的綠洲,也有利于形成城市,而且,由于自然地理過程通常是很緩慢的,因此自然地理區(qū)位對于城市的影響是相對穩(wěn)定的。學習了影響城市區(qū)位選擇的自然因素,請同學們來完成下列探究題。
世界上的城市,特別是大城市,為什么主要分布在氣溫適中的中低緯度地帶?在河口三角洲,為什么城市會相對密集?在濱海地區(qū)、平原地區(qū)、低海拔的河谷地區(qū),為什么城市會比較多?請談一談出現上述現象的原因。
資源庫生(合作討論,探究后回答)因為在中低緯度地區(qū),既有適度的降水,又有適中的氣溫,所以世界上的城市,特別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氣溫適中的中低緯度地帶。河口三角洲,由于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條件,自古以來就是農業(yè)生產的先進地帶。濱海地區(qū)、平原地區(qū)、低海拔的河谷地區(qū),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農耕,且利于交通聯系和節(jié)省建筑投資,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區(qū),也是城市發(fā)育的理想地理區(qū)位。
資源庫(承轉)以上舉例,分析的是影響城市區(qū)位的自然地理因素,下面我們再來學習城市的經濟區(qū)位。
師(提問)什么是城市的經濟地理區(qū)位?
生(讀書后回答)城市的經濟地理區(qū)位是指城市與周圍經濟事物的空間關系。
師請同學們觀察圖片并思考:武漢與攀枝花的形成與經濟地理區(qū)位有哪些關系?
課件展示:
生(合作探究后回答)武漢位于京廣線上,并有漢丹線、武大線等經過,因此,鐵路交通很發(fā)達。武漢位于長江與漢江匯合處,水路交通很發(fā)達。攀枝花的興起是隨著攀枝花鐵礦的開采而發(fā)展起來的。
師(評價后提出)除了鐵路、工礦企業(yè)外,城市的經濟地理區(qū)位還受哪些經濟事物的影響呢?
生(閱讀教材后回答)還有港口、城市、商品、農業(yè)基地等經濟事物。
師(繼續(xù)提出問題)這些經濟事物對城市經濟地理區(qū)位的影響是否有變化呢?
課件展示:
圖片“株洲城市的發(fā)展圖”
師分析討論哪一要素的變化對株洲的分布及發(fā)展帶來了很大影響?
生交通線的變化。
師(評價后指出)這說明城市經濟地理區(qū)位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和經濟空間格局的變化而改變。
師城市區(qū)位除了自然地理區(qū)位和經濟地理區(qū)位外,還有什么樣的區(qū)位呢?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28活動材料,并討論一個城市的地理區(qū)位應從哪些方面進行分析。
合作探究
生城市區(qū)位還包括政治文化地理區(qū)位,分析城市的地理區(qū)位,應從自然,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多方面來分析。
師(承轉)掌握了影響城市區(qū)位選擇的因素,受這些因素的影響,城鎮(zhèn)的空間布局有何特點呢?
生(閱讀教材后回答)
師(精講總結)城鎮(zhèn)空間分布具有以下特點:(1)人口密集地區(qū)城鎮(zhèn)數量較多,并在其人流、物流的集聚部位形成較大的城市。(2)沿河、沿湖、沿海地區(qū)城鎮(zhèn)較多,在兩條河流交匯處或大的河流入海處,往往會形成比較大的城市。(3)在交通運輸樞紐處,比如兩條或多條鐵路交會處、鐵路干線與公路干線交會處、兩條或多條公路交會處,也會形成比較大的城市。(4)在歷史文化勝地、旅游地、大規(guī)模的商品集散地和邊境口岸,都有可能形成比較大的城市
高一地理教案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海水運動的主要形式,運用氣壓帶和風帶圖來說明風海流形成的原因運用世界洋流模式圖和世界表層洋流分布圖,解釋洋流的分布規(guī)律,提高學生歸納概括、化繁為簡、以簡馭繁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學會運用地圖分析風海流的成因,歸納世界洋流的分布規(guī)律,理解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并能畫出世界表層洋流的分布簡單模式圖。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分析洋流的形成和分布規(guī)律,提高對地理要素之間相互滲透和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理解。通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將所學的知識點能夠前后聯系,有效解決疑慮,分析問題的來龍去脈。綜合運用地理知識能力提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洋流模式圖的成因分析,描繪世界洋流分布圖,掌握世界表層洋流的分布規(guī)律。
教學難點: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是洋流模式圖的形成推理、分布規(guī)律及利用等溫線地圖判斷寒、暖流。
教學過程
。ㄒ唬、洋流的概念及分類
1、洋流的概念:
學生自主閱讀課本,找出概念中的關鍵詞:常年、穩(wěn)定、大規(guī)模。
2、洋流的性質分類:介紹寒、暖流的概念,練習寒暖流的判斷
3、洋流的成因分類:介紹風海流、補償流、密度流
由此可知,洋流是由多種因素綜合作用形成的,有風向、地轉偏向力、海陸輪廓。其中,盛行風是最主要的動力。
過渡洋流的在盛行風的作用下,一旦開始運動后,就會受到地轉偏向力和海陸輪廓等因素的影響,而改變方向,F在我們一起結合剛才學習的洋流成因來概括世界洋流模式圖,看看它們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4、洋流的分布:
設問1:促使洋流常年、穩(wěn)定的、沿一定方向運動的原因是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學過的盛行風。
設問2:在低緯信風、中緯西風和極地東風吹拂下的海域,洋流的運動方向如何?
引導學生看出低緯、中緯和高緯海區(qū)的洋流。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洋流流向與盛行風向不是完全一致的?
5、投影展示“世界表層洋流的分布”圖,引導學生從圖中得出洋流運動規(guī)律。
學生分別用紅筆和藍筆在“世界海陸分布輪廓簡圖”中畫出暖流和寒流,歸納寒暖流分布規(guī)律。
盛行風是洋流運動的主體動力,在北印度洋海區(qū),盛行風向隨季節(jié)變化而改變,形成南亞季風。思考:南亞冬夏季風方向如何?學生在“世界海陸分布輪廓簡圖”中畫出南亞冬季風的方向,根據風向畫出北印度洋海區(qū)大洋環(huán)流。
(二)、洋流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
1、通過教材案例分析,探究洋流對氣候的影響。將全班分組,主要任務為:
閱讀“北大西洋暖流與西北歐氣候”。回答
。1)挪威卑爾根屬于什么氣候類型?與之同緯度的大洋西岸又是什么氣候類型?
(2)大西洋東西兩岸的自然景觀有什么明顯的差異?為什么?
。3)北極圈內氣候寒冷,為什么會出現終年不凍港?
。4)秘魯伊基克最冷月、最熱月的平均氣溫各是多少?該地屬于什么氣候類型?
。5)南美西海岸的熱帶沙漠為什么南北延伸很長?
對兩組同學的答案進行補充。
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
2、結合相關圖片,探究洋流對漁場的影響。
。1)課件展示:“世界洋流和四大漁場分布圖”
。2)學生觀察、討論、分析:
、偎拇鬂O場中,成因相似的漁場有哪幾個?
②為什么寒、暖流交匯處的海區(qū)往往能形成大規(guī)模的漁場呢?
③秘魯漁場又是怎樣形成的呢?
3、用上述相同的方法,組織活動讓學生探究洋流對航海、海洋污染的影響。完成活動后,回答本節(jié)課所提問題:哥倫布兩次航行為什么會花費不同的時間呢?
4、課堂小結
5、課堂練習
高一地理教案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與理解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地域差異特點
2、了解陸地環(huán)境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
3、運用地理環(huán)境差異性的原理,分析人類生產和生活中的現象
過程與方法
1、嘗試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對“世界陸地自然帶的分布圖”進行分析,并可以圖文轉換,閱讀“喜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異”圖,獲取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規(guī)律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激發(fā)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養(yǎng)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提高地理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自然帶的形成。
2、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性的變化規(guī)律。
教學難點
陸地環(huán)境的地域性分異規(guī)律。
教學過程
【導入】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性
[復習提問]
1、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產生的根本原因?
答:地理要素間進行著物質與能量的交換。
2、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兩個整體功能是什么?
答:生產功能和平衡功能。
3、自然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的兩個表現是什么?
答:自然地理環(huán)境具有統(tǒng)一的演化過程、地理要素的變化會“牽一發(fā)而動全身”。
(出示景觀圖片“西雙版納熱帶雨林”和“內蒙古草原”)(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的教師也可將不同學生在旅游中所看到的不同的自然風光、自然景觀作對比)
師:這兩幅風光迥異的圖片說明了自然地理環(huán)境具有什么特點?
生:自然地理環(huán)境具有差異性。
師:對。我們剛剛學習了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但自然地理環(huán)境還具有另一個特點——差異性。
【講授】第二節(jié)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性
師:從整體上看,全球的地理環(huán)境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但上面兩幅圖的差異又說明了這樣一個問題:地球表面各地之間又存在著明顯的地域差異。事實上,地域差異在自然地理環(huán)境中是普遍存在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中只有相似的區(qū)域,但不可能存在兩個自然狀況完全相同的區(qū)域。
。ǔ鍪緢D片“五帶的劃分”)
師:這反映了自然地理環(huán)境中哪個因素在空間上的分異?
生:溫度。
師:這種分異的尺度范圍是什么?
生:全球性的尺度。
師:對。我們在旅行中所感受到的其他地區(qū)和我們家鄉(xiāng)的差異所體現的是陸地環(huán)境的地域分異,這種地域分異的規(guī)模比全球性的地域分異規(guī)模小。
。ㄌ釂枺╆懙厣蠟槭裁磿纬刹煌臍夂蝾愋停
生:由于各地所處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不同,所產生的熱量和水分的組合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氣候類型。
師:請說一說,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中動物、植物都有著怎樣的特點。
(生討論,師總結)在熱帶雨林中,長年高溫多雨,植被常綠,樹種繁多,層次復雜,生長茂盛,林內藤本植物縱橫交錯,附生植物隨處可見。森林中的動物種類豐富多樣,但茂密的森林使動物行走不便,因而地面上幾乎沒有善長奔走和長跑的動物,而多營巢樹棲、攀緣生活、耐濕熱的動物。
師:那么在內蒙古大草原上動、植物又有著怎樣的特點呢?
。ㄉ懻,師總結)在內蒙古大草原上,典型植被為草類,耐干旱,根系發(fā)達。草原開闊而平坦,動物善于奔跑以逃生或捕食。
師:從對以上分析知道,自然地理環(huán)境有著明顯的地域差異性,但在某一地域范圍內又表現為景觀上的一致性,自然環(huán)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是辯證統(tǒng)一的。
(出示圖片“世界陸地自然帶的分布”)
師:請同學們結合剛才的分析并觀察這幅圖片,歸納出“自然帶”的概念。
生:在陸地上,由相應的氣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一種地域組合,在空間上具有一定寬度、呈帶狀分布的現象。
師:很好。從這幅圖上我們可以看出,陸地自然帶的分布是有規(guī)律的。
。ǔ鍪緢D片“熱帶雨林景觀”和“苔原景觀”)
師:請分析造成這兩種景觀差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為什么。
生:熱量因素。從赤道到兩極太陽輻射逐漸遞減,熱帶雨林分布在赤道地區(qū),苔原分布于高緯度的寒冷地區(qū)。
師:對。受這種熱量由赤道向兩極遞減的影響,地表景觀和自然帶沿緯度變化的方向,從赤道到兩極有規(guī)律地更替。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5、6,找一找哪些自然帶橫穿整個陸地?說一說在低、中、高不同緯度自然帶的分布有何特征?
生:苔原帶、針葉林帶、熱帶雨林帶都是橫穿整個陸地的。
師:這三個自然帶的分布有什么規(guī)律?
生:苔原帶和針葉林帶在高緯度地區(qū),熱帶雨林帶分布在低緯度地區(qū)。
師:自然帶在中緯度地區(qū)的分布有著怎樣的特點?為什么?
生:在中緯度地區(qū)主要是受到海陸分布的影響。自然帶并不像低緯度和高緯度地區(qū)那樣橫穿整個陸地,而是在大陸東岸、西岸和內部形成了三種不同的組合。
師:對。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世界陸地自然帶分布圖”,說一說在中緯度大陸東岸自然帶的組合類型。
生:在中緯度大陸東岸緯度從低到高依次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溫帶落葉闊葉林帶、針闊混交林帶。
師:在中緯度大陸西岸自然帶有著怎樣的分異規(guī)律?
生:在大陸西岸緯度從低到高依次為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師:對。請同學們看“世界陸地自然帶分布圖”并回憶氣候的相關知識,思考: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對應著什么氣候類型?它和同緯度的大陸東岸自然帶類型的區(qū)別是什么?
生: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是在地中海氣候下發(fā)育的植被類型,而同緯度大陸東岸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師:那么請大家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差別呢?
生:大陸東西兩岸氣候類型不同。
師:具體說有何不同呢?
生:地中海氣候夏天炎熱干燥,冬天溫和多雨;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天高溫多雨,冬天寒冷干燥。
師:不錯。(出示圖片亞熱帶常綠硬葉林代表植物——橄欖的葉子和果實特征,和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樹種外表特征作分析比較)
師:請大家觀察比較這兩種氣候下生長的植被,在外在特征上有何不同?討論:它們各自是怎樣適合氣候的?
。ㄉ懻摚瑤熆偨Y)地中海氣候夏天炎熱干燥,植物為了減少蒸騰作用大量散失水分,所以為了適應這種氣候,硬葉林帶的植物通常皮厚葉小,表面有臘質,果實的皮也較厚;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植物的葉片較大,表面也無臘質,原因是這里的氣候特征是雨熱同期,植物有足夠的水分供應蒸騰作用。
師:中緯度的大陸內部又有著怎樣的組合類型呢?
生:有著兩種組合。中部的亞熱帶和溫帶荒漠帶、兩側的熱帶草原和溫帶草原。
師:對。這種從赤道向兩極的地域分異是以熱量為基礎的,當然也有水分條件的參與。
課后小結
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性是十分明顯的,這種差異性是有規(guī)律的。我們這節(jié)課主要是認識到其差異性。
高一地理教案6
教學目標:
地球處在什么樣的宇宙環(huán)境中為什么說地球是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教學過程: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體及主要類型
天體是指宇宙中各種形態(tài)物質的總稱。
包括
幾種常見的天體:恒星、星云、行星、衛(wèi)星、彗星、流星體、星際物質等,2、天體系統(tǒng)
。1)宇宙中的各種天體之間相互吸引、相互繞轉而形成
自然天體人造天體
二、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
1、八大行星
。1)組成:按距太陽由近及遠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的行星
。1)八大行星的運動特征
、偻蛐裕憾际亲晕飨驏|。
、诠裁嫘裕喊舜笮行枪D軌道傾角都很小,幾乎在同一個平面上。
、劢鼒A性:公轉軌道橢圓的偏心率都很小,都接近正圓。
。2)八大行星的結構特征
地球與水星、金星、火星相比,沒有特殊的地方。八大行星的質量、體積、距日遠近等結構特征既有共性,又有差異。由此,可以將八大行星劃分為三類:
①類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
、诰扌行,包括木星和土星;
、圻h日行星,包括天王星、海王星。
三、存在生命的星球——地球是一顆特殊的行星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的條件
1、宇宙環(huán)境條件
(1)穩(wěn)定的太陽光照條件
。2)安全的空間運行軌道2、地球適宜的自身條件
1、日地距離適中
2、地球的體積、質量適中
3、液態(tài)水的存在
自主學習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重難點釋疑
1、宇宙是物質的
宇宙間物質存在的形式統(tǒng)稱為天體。在眾多的天體形式中,恒星和星云是宇宙中的基本天體,是構成宇宙的主要的物質形式。2、宇宙是運動的
天體之間互相吸引和互相繞轉,形成天體系統(tǒng)。天體系統(tǒng)由低到高的排列是: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總星系。地球是地月系地中心天體、太陽雖是宇宙中的一顆普通的恒星,但也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
二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重難點釋疑
1、具有太陽系行星的一般特征
類地行星:類似于地球的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特征:距離太陽近、體積和質量小、平均密度大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
特征:質量、體積都很大,平均密度小遠日行星:包括天王星、海王星特征:距離太陽遠
2、具有與其他行星相似的運動特征
九大行星繞日公轉的特征:共面性、同向性、近圓性三存在生命的行星重難點釋疑
1、安全的宇宙環(huán)境
地球所處地宇宙環(huán)境是指以地球為中心的宇宙環(huán)境,安全的宇宙環(huán)境是指太陽系具備了八大行星有一致的公轉方向和互不干擾的運行軌道。
2、地球上有生命物質存在的條件
日地距離適中,使地球表面有適宜的溫度條件,保證有液態(tài)水存在的溫度范圍,為生物生存創(chuàng)造了條件。
適中的體積和質量,使地球引力足以保證大量的氣體聚集在地球的周圍,并形成以氮和氧為主的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
地球體積收縮和內部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熱量,因溫度升高產生大量水汽,水汽通過如火山爆發(fā)等地殼運動等形式溢出地表,冷卻凝結形成降水并在低洼地匯集形成了孕育了原始生物誕生的海洋。
高一地理教案7
一、課前系統(tǒng)
(一)、分析教材
本節(jié)教學內容選自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一節(jié)“冷熱不均引起的大氣運動”。主要學習內容:掌握熱力環(huán)流的基本原理,并能運用其原理分析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現象;培養(yǎng)學生自學、探究、合作的意識。
熱力環(huán)流是大氣運動最基本、最簡單的形式,在“地球上的大氣”一章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既是大氣熱力狀況知識的運用,也是學習“氣壓帶和風帶”的基礎,故對這一知識點進行詳細講述是非常必要的。
(二)、分析學生
課前學生已有必備的相關知識技能基礎,如大氣壓強與高度的關系,物體的熱脹冷縮性質,太陽輻射的緯度分布不均等。但由于高中階段剛開始學習立體幾何,空間概念建立不牢固,不清晰,所以本節(jié)課的學習對于學生有一定難度
(三)、設計思想
高中地理課程注重與實際相結合,要求學生在分析地理事實的基礎上,逐步學會運用基本的原理探究地理過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規(guī)律等。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選用聯系學生實際的素材來實現教學目的,包括選擇學生熟悉的地理事象,學生生活中遇到的地理問題,符合學生興趣和年齡特征的地理問題等。教師在設計教學時要充分考慮高中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和不同的學習需要,積極探索和運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學習方式,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1)大氣運動的最簡單形式——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原理。
(2)通過繪制熱力環(huán)流圖,培養(yǎng)學生的繪圖能力和理解問題的能力。
。3)運用熱力環(huán)流實驗來觀察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過程,分析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現象,將所學的知識運用于實際,服務于社會。
2、過程和方法
本課遵循由問題→課件演示獲得感性認識→分析推理運動過程→歸納概括運動規(guī)律(理性認識)→應用規(guī)律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主線,在此過程中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用分析、推理、歸納等方法學習地理知識。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通過分析、理解、觀察熱力環(huán)流和局地環(huán)流,激發(fā)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培養(yǎng)學生探索自然、熱愛科學的精神。
(五)、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過程及應用難點: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過程
(六)、教學用具多媒體教學設備
二、課堂系統(tǒng)
(一)、教學設計
1
2
。ǘ鍟O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氣
第一節(jié)冷熱不均引起的大氣運動
第二課時熱力環(huán)流
一、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
地面冷熱不均→→空氣垂直運動→→同一水平面氣壓差異→→→空氣水平運動(根本原因)
↓
熱力環(huán)流(大氣運動最簡單的形式)
二、生活中的熱力環(huán)流現象:城市熱島環(huán)流
課后探究:
唐·李商隱《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痹娋渲械摹鞍蜕揭褂辍笔窃鯓有纬傻?
高一地理教案8
課標要求:
根椐有關資料,說明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教材分析:
從標準的要求看,學習的重點不在全球氣候變化本身,而是把全球氣候變化看作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從而探討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所以教材并未分析全球氣候變化的原因,而從資料中分析全球氣候變化對地理環(huán)境及人類活動的影響。
所以教材安排了三方面的內容:
(1)全球氣候在不斷變化之中。
。2)全球氣候變化的可能影響。
。3)氣候變化的適應對策三方面說明氣候變化及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氣候變化的各種尺度及相互關系
2、了解全球及中國氣候變化的趨勢
3、了解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及適應對策
二、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資料收集和資料分析的能力
2、培養(yǎng)辨證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德育目標
樹立學生的環(huán)境、全球觀念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教學重點:
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及適應對策
教學難點:
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及適應對策
教具準備:錄像帶、投影儀、投影片、全球變暖的有關資料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閱讀資料:①1982年冬,美國紐約出現22℃高溫,創(chuàng)百年紀錄;1987年夏,希臘雅典出現罕見持續(xù)46℃高溫天氣;1988年7月,中國武漢高溫天氣持續(xù)25天之久。2003年也出現了持續(xù)40多天的高溫天氣。
思考:上述現象反映什么問題?
學生回答:全球變暖。
教師引入:全球變暖已成為全球性大氣環(huán)境問題,它直接造成對人類社會生存和發(fā)展基礎的破壞。因此,我們今天所要探討的重要課題就是:全球氣候變化。
板書:第四節(jié):全球氣候變化
請同學們快速閱讀教材P46—47《全球氣候在不斷變化之中部分》,思考
1、①什么是氣候變化?
②氣候變化主要表現是什么?
、蹥夂蜃兓磿r間尺度不同,可以劃分為幾種類型?
、芨鞣N不同尺度氣候變化的概念分別是什么?
、莶煌叨鹊臍夂蜃兓南嗷リP系?
2、近百年來全球氣候變化的顯著特點是什么?我國的情況如何?
3、區(qū)域性氣候的變化與全球性氣候變化的關系?
板書:一、全球氣候在不斷變化之中
學生回答:
1、①氣候變化是長時期大氣狀態(tài)變化的一種反映。
②氣候變化主要表現為不同時間尺度的冷暖或干濕變化。
③氣候變化按時間尺度不同,可以劃分為地質時期的氣候變化、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近代氣候變化三種類型。
④地質時期的氣候變化時間跨度,變化周期最長的氣候變化,稱為;距今1萬年以來的氣候變化,稱為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最近一二百年有氣象觀測記錄時期的氣候變化,叫做近代氣候變化。
、荽蟪叨鹊臍夂蜃兓切〕叨葰夂蜃兓谋尘昂头治鲆罁,而小尺度氣候變化則反映了大尺度氣候變化中的細節(jié)。
2、近百年來全球氣候變化的顯著特點是氣溫升高,1860年以來,全球平均氣溫升高了0.6℃。我國氣候變化的趨勢與全球氣候變化的總趨勢基本一致;近百年來,我國氣溫上升了0.4—0.5℃,略低于全球平均的0.6℃。
3、全球氣溫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狀況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區(qū)氣溫都在上升。例如,我國北方地區(qū)氣溫增高比較明顯,而有些地區(qū)(如我國長江流域一帶)氣溫上升并不明顯,甚至下降。這說明區(qū)域性氣候的變化要比全球性氣候變化復雜得多。
板書:
1、概念、表現、分類
2、顯著特點:氣溫升高
1)單純考慮自然因素得到的氣溫模擬結果,能否解釋近50年來的氣候變暖問題?為什么?
。2)近現代氣候變化主要受哪兩方面因素的影響?對于近50年來的氣候變暖,哪方面因素起主導作用?收集相關資料,說明該因素是通過什么方式促使氣候變暖的?
學生回答:略。
教師總結:
(1)單純考慮自然因素得到的氣溫模擬結果,不能解釋近50年來的氣候變暖問題。二者的變化差別很大。
(2)近現代氣候變化主要受自然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對于近50年來的氣候變暖,人為因素起主導作用。該因素是通過燃燒礦物燃料向大氣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和毀林等方式促使氣候變暖的。
過渡:全球氣候變化已成為大家公認的事實,那么全球氣候變化可能會產生哪些影響呢?請大家閱讀結合教材P51全球氣候變化的可能影響部分思考這一問題(全球氣候變化可能會產生哪些影響?)
板書:二、全球氣候變化的可能影響
學生回答:略。
教師總結:對于有些地區(qū)來說,許多影響是負面的或不利的。
板書:1、最明顯的后果之一:海平面土升。
介紹:海平面上升是因冰川融化和海水熱膨脹引起的海水上漲現象,它是長期緩慢進行的。許多科學家預測,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將會上漲88厘米。海平面的上升會改變海岸線,給沿海地區(qū)帶來巨大影響,海拔較低的沿海地區(qū)將面臨被淹沒的危險。太平洋島國圖瓦盧將由此成為全球第一個因海平面上升而進行全民遷移的國家。
板書:2、通過影響溫度而影響氣候和農作物,甚至會加重發(fā)展中國家所面臨的問題。
介紹:溫度是農業(yè)生產重要的外部條件之一。全球氣候變暖預示著積溫增加,生長期延長,對提高作物產量無疑是有利的。但是,溫度升高往往伴隨著干旱的加重,造成供水不足,這又會使作物減產?茖W家預測,就地區(qū)而言,位于低緯度的大部分國家,農作物的產量將減少;而位于高緯度的國家,農作物產量有可能增加。由于不少發(fā)展中國家位于低緯度地區(qū),因此,氣候變化的這種區(qū)域差異性,可能會使發(fā)展中國家所面臨的問題更為嚴峻。
板書:3全球變暖將加劇水資源的不穩(wěn)定性與供需矛盾。
介紹:全球變暖會影響整個水循環(huán)過程,可能使蒸發(fā)加大,改變區(qū)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極端異常事件的發(fā)生,導致洪澇、干旱災害的頻次和強度增加,以及地表徑流發(fā)生變化。隨著徑流減少,蒸發(fā)增強,全球變暖將加劇水資源的不穩(wěn)定性與供需矛盾。
轉折:既然全球變暖會引起很多不利影響,那么作為人類應如何面對這一挑戰(zhàn)呢?這就是我們要討論的第三個問題。
板書:三、氣候變化的適應對策
討論:請大家閱讀結合教材P53氣候變化的適應對策部分討論人類應如何面對全球變暖這一問題呢?
學生回答:略。
教師總結:
1、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如減少二氧化碳等氣體排放量,世界很多國家一方面提高能源利用技術和效率,采用新能源)
2、增加溫室氣體吸收。(如植樹造林和采用固碳技術)
3、適應氣候變化(如培養(yǎng)新的農作物品種,調整農業(yè)生產結構,規(guī)劃和建設防止海岸侵蝕的工程等)
4、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手段(如實行直接控制、應用經濟手段、鼓勵公眾參與等措施)
5、努力加強國際合作
課堂總結:
一、全球氣候在不斷變化之中
1、概念、表現、分類
2、顯著特點:氣溫升高
3、區(qū)域性氣候的變化要比全球性氣候變化復雜得多
二、全球氣候變化的可能影響
1、最明顯的后果之一:海平面土升。
2、通過影響溫度而影響氣候和農作物,甚至會加重發(fā)展中國家所面臨的問題。
3全球變暖將加劇水資源的不穩(wěn)定性與供需矛盾。
三、氣候變化的適應對策
教學反饋:
1、與“溫室效應”的產生有關的主要是下列氣體中的:B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氧化氮
2、全球變暖的后果有:C
A、因蒸發(fā)強烈,海平面下降
B、中緯度溫帶地區(qū)降水倍增
C、對人們的生存環(huán)境產生重大影響
D、高緯度地區(qū)會因氣溫升高而使降水減少
3全球氣溫升高和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是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就全球氣溫升高對今后100年內地
球環(huán)境的潛在環(huán)境的潛在后果,表述不正確的是B
A山地零度等溫線將上移150~500m
B全球將普遍變的干旱
C森林帶將向兩極推移
D海平面將上升10~95cm
4太平洋海域附近某珊瑚礁島國因環(huán)境變遷將_舉國移民,這里所講述的“環(huán)境變遷”最可能的是A
A海平面上升B火山爆發(fā)
C酸雨侵蝕D臭氧層空洞
高一地理教案9
[課程標準分析]
這是課程標準中“根椐有關資料,說明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边@一條標準的要求。分析這條標準,其中包含的具體要求如下:
1、閱讀圖表資料,了解全球氣候的變化周期,并據此歸納各時期氣候變化的規(guī)律和特點。
2、閱讀圖表資料,了解近百年來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
3、根據資料說明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可能影響。
學習的重點不在全球氣候變化本身,而是把全球氣候變化看作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從而探討其對人類活動的可能影響。
不必具體分析全球氣候變化的原因,但在教學中要強調人類活動對氣候變暖的加劇作用。
應通過資料認識全球氣候一直處于波動變化之中并呈現一定的變化周期。并從資料中分析全球氣候變化對地理環(huán)境及人類活動的影響。
[教材分析]
1、教材的順序是:
。1)以圖文結合的方式呈現出不同時間尺度下全球氣候在不斷變化之中。以閱讀的形式解釋區(qū)域性氣候的變化要比全球性氣候變化復雜得多。
。2)圖文結合案例說明全球氣候變化的可能影響。以“活動”的形式預測其它可能影響。
。3)以角色模擬的形式說出人們對氣候變化的適應對策。以“活動”的形式分析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的原因和解決的辦法。
2、教材的順序和要求與課標要求、學生認知規(guī)律有矛盾的地方,需要重組教學的順序——先由全球氣候變化對地理環(huán)境和人類活動的影響的例子來設置懸念,激發(fā)學生認識的_,探究引起全球氣候變暖的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推測其可能影響,最后尋找解決措施。
[學生基礎分析]
。1)學生對太平洋島國的遷移、南極企鵝的生存問題等事件比較感興趣,在導入新課時,選取有關全球氣候變暖對地理環(huán)境和人類活動的影響等的事例來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
(2)學生在學習地理時所需要具備的時間、空間概念和跨度還不夠。
。3)學生學習本課時內容可能遇到的障礙有:分析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只考慮人為原因而忽略自然原因,歸納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可能影響不夠完整,尋找解決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問題的措施找不到突破口。
[三維教學目標]
根據對教材內容的分析,結合地理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特征,按照地理新課標的要求來確定三維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和能力目標:
、僬J識全球氣候一直處于波動變化之中并呈現一定的變化周期,說出不同時間尺度全球氣候變化的特點。
、谂e例說明全球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③舉例說出人類對全球氣候變化采取的對策。
2、過程與方法:
①初步學會通過多種途徑、運用多種手段收集有關的氣候資料,并將氣候變化資料進行整理分析運用在地理學習過程中。
、谕ㄟ^閱讀圖表,歸納不同時間尺度全球氣候變化的周期和規(guī)律。
、弁ㄟ^閱讀圖2、27“近現代全球年平均氣溫變化曲線”中模擬曲線(灰色)和實際氣溫變化曲線(紅色)的不重合,得出引起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除了自然原因之外,人為原因起了加劇的作用。
、芡茰y不同國家或地區(qū)的代表性氣候變化的可能影響,去發(fā)現問題,并以小組的形式合作開展調查、研究,探究解決目前氣候變化的應變措施與對策。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①培養(yǎng)學生科學研究的方法和態(tài)度
、谂囵B(yǎng)學生能時時刻刻用一雙“地理眼”看待周圍的地理事物和現象
、叟囵B(yǎng)學生尊重自然規(guī)律、積極地適應自然規(guī)律,并在尊重自然規(guī)律的前提下改造自然的觀念。
④使學生關注全球的環(huán)境問題,培養(yǎng)具有人文關懷和國際視野的人
[重難點突破]
1、通過閱讀圖表歸納全球氣候在不斷變化的周期和特點。
2、結合“水循環(huán)”知識和農業(yè)生產和氣溫、降水之間的關系分析得出全球氣候變化的可能影響。
3、引導學生從原因中去尋找措施,掌握地理學科的基本思維方法(即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得出氣候變化的緩解對策、適應對策和根本對策。
[教學方法]:讀圖分析法、合作討論法、讀圖歸納法、問題探究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平臺、自制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及教學內容設計
[展示資料,設疑導入]
(投影)珠峰、島國圖瓦盧美麗海岸線、企鵝照片
1、據新華社沈陽20xx年9月14日電(記者張玫、沈科)中國科學家測量發(fā)現,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峰峰頂覆蓋的千年積雪30余年來正在不斷融化變薄。使珠峰的雪面高程33年持續(xù)下降了約1、3米。
2、20xx年2月19日拍攝的照片顯示了南太平洋島國圖瓦盧的美麗海岸線。這個四季風景如畫的南太平洋小國目前正面臨被海水吞沒的危險。
3、據報道,南極地區(qū)的阿德利亞企鵝數目從1975年的1、5萬對減少到目前的9000對左右。你們知道這與什么因素有關嗎?
提出問題:這是為什么?
充分關注學生的興趣:“全球氣候變暖”——這不是一個新名詞,是大家似是而非知道的,現在的任務就是讓學生有把“全球氣候變化”的來龍去脈弄得清清楚楚的意愿。
[問題探究1]:是否自地球誕生以來全球氣溫就在不斷上升呢?
展示資料:據資料考證,在距今約3000多年前,我國中原地區(qū)的氣候比現在暖和得多,那里生存著許多熱帶和_帶動植物。熱帶標準動物——大象幾乎隨處可見。因此,當時得河南省稱為豫州,“豫”字形象比喻為一個人牽了一頭大象,直到現在,河南省仍簡稱“豫”。
展示圖片:重慶梁平縣發(fā)現的第四紀冰川遺址
展示資料:我國樓蘭文化消失的原因有:
、贇夂虻淖兓瘜е铝藰翘m人的遷移,降水的減少;
②政治軍事的原因:當地有古羅馬軍隊的遺民;
、鄣刭|原因:樓蘭的汲水河流的上游因為地震的原因而形成了兩個湖泊,造成下游來水的減少。
得出結論:在漫長的年代中,地球上的氣候變化有一定的規(guī)律,例如有個時期緩慢地變暖或變冷;有個時期緩慢地變干或變濕,這種變化稱為氣候變遷。
教師講解:二十多億年以來的地球氣候,冷暖干濕相互交替,變化的周期長短不一。
受太陽輻射的變化、下墊面條件的改變、大氣環(huán)流的變化等自然原因的影響,地球氣候是在不斷變化的。現代的氣候類型,可以看作是地球氣候變化長河中的一個發(fā)展階段。
充分引導學生關注周圍的地理事物與現象,該事物或現象與其認知產生了沖突,激起學生尋找地理規(guī)律的認知。
一、全球氣候在不斷變化之中
第一步:展示圖片和資料
展示圖片:①廬山山頂的“飛來石”;
、跓釒У貐^(qū)的冰川遺跡;
、踀型谷與V型谷。
資料:在地球歷,曾經發(fā)生過三次大冰川時期,這三次大冰川之間的時間間隔大約為三億年左右。在兩次大冰川期之間是間冰期。大冰川期氣候寒冷,間冰期氣候則較溫和。在間冰期里氣候也是波浪式發(fā)展變化的。
。ㄒ唬┑刭|時期(距今22億年—1萬年)的氣候變化,曾反復出現過3次大冰期,氣溫呈下降趨勢;大冰期之間為間冰期,氣溫呈上升趨勢。
建議:大家在以后的旅行或者游覽路途中也會發(fā)現一些可以證明地質時期的氣候變化的例子哦。到時候大家就可以給別的游客當導游來解說了。
對于距離學生時空非常久遠的地理現象,教師以展示生動靈活的資料和直觀典型的圖片來解決學生認識的難點。
第二步:
提問:我們發(fā)現現在我們全球的氣候是處在比較溫暖的間冰期。是否處在間冰期的話全球氣溫就在不停的上升趨勢中呢?導致了現在所謂的“溫室效應”?
引導學生閱讀圖2、25“過去一萬年的氣溫變化”及右邊的小字部分,歸納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規(guī)律和特點。
。ǘv史時期(一般指1萬年左右)的氣候變化,氣候仍然是波動的,有時為溫暖時期,有時為寒冷時期。呈波動上升趨勢。
古氣候變化對中國人類活動產生了重大影響,同樣對世界人類的文化和經濟也產生了重要影響。
展示圖片:歷,北方牧民因氣候變冷而周期性南遷
對于距離學生時空比較久遠的地理現象,教師結合歷史事件,并展示生動靈活的圖片來解決學生認識上的難點。學生感覺到學習地理是有用的,能解釋他們在日常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第三步:
讀圖分析:氣溫變化曲線說明了氣候不斷變化的事實。再請大家看圖2、26,通過讀圖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三)近代氣候變化(最近一二百年),氣候變化的顯著特點是氣溫升高,1860年以來,全球平均氣溫升高了0。6℃。
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歸納能力
[過渡]:從時間上看,這三個不同時間尺度的氣候變化有什么關系呢?
[小結]:全球氣候變化規(guī)律在不同的時間尺度是不同的,在不同的地區(qū)也是不同的。
使得學生初步建立地理時空跨度大、時空變化復雜的思維。
第五步:
請大家觀察P50“活動”中的圖2、27“近現代全球年平均氣溫變化曲線”
、倩貞涀x圖的主要步驟。
、谀隳軓膱D中發(fā)現什么?
③你能解釋這種現象嗎?
通過回憶讀圖的主要步驟,掌握并鞏固讀圖的方法:先讀圖例或者坐標,然后分析具體內容。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結]:近現代全球氣候變化的原因有自然原因,但人為原因起到了加劇的作
用(工業(yè)革命之后,大氣中的溫室氣體的含量在不斷增加,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導致全球氣溫上升趨勢加劇)
高一地理教案10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繪制熱力環(huán)流過程圖并說出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原理;能夠運用熱力環(huán)流來分析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現象。
【過程與方法】
通過動手做實驗,觀察實驗現象,養(yǎng)成動手操作的能力,能夠透過現象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實驗探究,激發(fā)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養(yǎng)成探索自然、熱愛科學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
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過程及應用。
三、教學難點:
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過程。
四、教學過程:
(一)設疑導入
播放《軍港之夜》歌曲,并且展示歌詞:軍港的夜啊靜悄悄……海風你輕輕的吹,海浪你輕輕的搖……
(二)新課教學
1.溫故知新:
①大氣運動的能量來源于哪里?
、谝鸫髿膺\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觀察熱力環(huán)流的實驗:
提供實驗器材、展示實驗。提問:玻璃缸內的煙是如何飄動的?為什么會這樣飄動?
3.探究熱力環(huán)流過程:
、僖龑W生分析圖中若A、B、C三地受熱均勻時,海拔高度越高氣壓越低,同一水平高度上氣壓相等。
、诜治龅貐^(qū)間冷熱不均引起的空氣垂直運動。
、鄯治隹諝獯怪边\動導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氣壓差異。
、芤龑W生觀察等壓面的彎曲情況,得出等壓面的彎曲規(guī)律。
、莘治鐾凰矫嫔蠚鈮翰町愋纬傻目諝馑竭\動,指出空氣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高壓處流向低壓處。從而形成大氣的熱力環(huán)流。
4.揭開懸念:
再次播放《軍港之夜》歌曲,并且展示歌詞:軍港的夜啊靜悄悄……海風你輕輕的吹,海浪你輕輕的搖……
根據熱力環(huán)流的原理,判斷歌詞中的風向正確嗎?
學生根據已學的知識進行討論,繪制圖示,教師進行點撥和總結。
(三)拓展提升
討論分析城市熱島環(huán)流的形成過程,并提問:大氣污染的工業(yè)應該怎樣布局?
(四)小結作業(yè)
課堂小結:
熱力環(huán)流過程:太陽輻射→冷熱不均(熱力)→垂直運動→水平氣壓差→水平運動課后探究:
創(chuàng)設情境、制造問題:巴山夜雨是如何形成的?
五、板書設計
略
六、教學反思
略
高一地理教案11
知識與技能:
1、了解人口數量變化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差異。
2、了解人口增長模式類型及其轉變。理解二戰(zhàn)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長的原因
3、掌握人口增長模式的判斷方法。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讀圖分析討論,讓學生歸納不同時期人口增長的特征和不同地區(qū)人口增長的差異,理解相應國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講解人口增長模式含義,借助圖表案例等分析討論,讓學生歸納三種人口增長模式的特征及差異,引導學生對不同人口增長模式的形成轉變進行分析。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口觀
教學重點:
1.世界人口增長快慢的原因及有關自然增長率的計算。
2.人口增長模式的類型、特征、影響因素及代表國家。
教學難點:
1.世界人口增長的特點。
2.人口增長模式的類型、特征及地區(qū)分布。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地理圖表。
教學過程:
師環(huán)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必修Ⅰ主要學習了人類生存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從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學習必修Ⅱ,主要學習人文地理基礎知識。內容有人口與環(huán)境、城市與環(huán)境、區(qū)域產業(yè)活動、人類與地理環(huán)境的協調發(fā)展。重點理解人類活動對環(huán)境的影響,樹立正確的人口觀、環(huán)境觀,形成人地協調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觀。
人口、環(huán)境是人類社會的最基本要素,人口與環(huán)境的關系是人文地理的重要內容。人口與環(huán)境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構成了人類,1999年10月12日是世界人口60億日,目前全世界每年凈增人口7700萬,預計到2030年全球人口將超過80億。請同學們看圖1-1-2世界人口增長,然后思考一下問題:
你認為世界人口增長有規(guī)律可循嗎?能說說21世紀人口增長的趨勢嗎?
板書:一、世界人口增長
師(指圖總結)世界人口增長呈現“J”形曲線。從歷史發(fā)展進程來看,人口增長的變化具有持續(xù)性和階段性的特點。持續(xù)性是指世界人口的發(fā)展總趨勢是人口不斷增長。階段性是指人口增長經歷了古代(農業(yè)革命開始-工業(yè)革命開始)、近代(工業(yè)革命-新技術革命)和現代等不同的發(fā)展階段,其人口增長特點又存在著差異。農業(yè)革命時期,戰(zhàn)爭、災害、疾病、生產力不發(fā)達=人口增長緩慢。工業(yè)革命時期各個發(fā)展國家獨立,工業(yè)革命創(chuàng)造了極大地物質財富,為人類的生產提供了物質條件,機器工業(yè)代替了農業(yè)手工業(yè),死亡率降低,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改善,人口增長較快。
師人口增長在空間上也是有差別的。如發(fā)展中國家與發(fā)達國家之間、各大洲之間的差別就是空間上的差別。請大家看圖1-1-1比較一下歐洲和中國在近50年之間人口增長有什么特點,出現這些特點的原因何在?
在思考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介紹一個概念,及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自然增長率是指一定時期內人口出生率與死亡率相減的得數,是一個國家或地區(qū)在一定時期內人口自然增長數與同期平均總人口數之比,通常用千分率表示。計算公式為: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本年出生人數-本年死亡人數/年平均人數*100%)人口增長有快有慢,是由人口自然增長率決定的。
師板書衡量指標: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生從1950-2000年,歐洲和中國的人口增長率都有所下降,但歐洲的人口增長較慢,出現負增長。原因:歐洲經濟發(fā)達,教育水平較高,出生率較低,人口老齡化嚴重。中國采取計劃生育以來,經濟有所發(fā)展,醫(yī)療水平提高,所以出生率下降,死亡率減少。
師很好。(總結)20世紀60年代初,由于三年自然災害和經濟困難,人口死亡率上升,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長進入低谷;之后經濟發(fā)展,死亡率下降,由于補償性生育導致出生率陡然上升,增長率高,在這以后出生率維持較高水平,人口高速增長;20世紀80年代,前期由于計劃生育政策的調整使我國出生率略有回升,增長率隨之回升,中期以后,計劃生育政策使出生率持續(xù)下降,人口自然增長率也隨之下降。
人口自然增長率較高的國家,人口數量增長多,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的國家,人口數量增長少,這句話對嗎?
生人口數量增加的多少取決于人口基數和人口增長率。一個國家盡管增長率較小,但如果人口基數大,凈增人口數也會很大。例如,中國盡管自然增長率不斷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數大,每年凈增人口可達10003、同理,一些國家盡管自然增長率較高,但由于人口基數小,凈增人口數也較少。
我們思考:為什么區(qū)域人口自然增長速度的快慢,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
小組代表發(fā)言:1.受到生物學規(guī)律的制約;
2.地區(qū)經濟發(fā)達程度、文化教育水平、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
3.婦女就業(yè)狀況、婚姻生育觀、宗教信仰、風俗習慣、戰(zhàn)爭、自然災害、人口政策等。
板書:影響原因——生產力是根本
總結人口增長率的高低,歸根結底取決于生產力的發(fā)展水平。這是因為,由生產力發(fā)展引起的自然、社會和經濟的變化,決定了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變化。
。ǔ修D)通過對人口增長的歷史過程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不同時期生產力發(fā)展水平的差異,形成不同時期的人口增長模式。
板書:二、世界人口增長模式
師人口增長模式,又稱為人口轉變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隨社會經濟條件的變化而變化的規(guī)律。世界人口的變動主要是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變化的結果。(繼續(xù)讀教材5頁第一段)
通過對近代世界人口問題的研究,人口學家總結出三種人口增長模式:“高—高—低”模式、“高—低—高”模式、“低—低—低”模式。
。ㄓ懻摚⿲⑷嗤瑢W分成三組,分別討論三種人口增長模式的主要特征、社會發(fā)展階段、原因及地區(qū)分布等。
第一組:“高—高—低”模式第二組:“高—低—高”模式第三組:“低—低—低”模式
學生討論后,教師對各組代表進行提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鼓勵回答,若有答錯的地方,可再進行討論或及時給予糾正,最后教師作總結概括。
同的特征。其中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與發(fā)展中國家和地區(qū)在人口增長上的分化比較明顯。下面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7表“1930-1940年世界人口自然增長率的地區(qū)差異圖”
師1.世界主要發(fā)達國家屬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的“低—低—低”模式。發(fā)達國家的人口增長表現出兩大特點:一是“三低”特征,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二是人口自然增長率仍然保持下降的趨勢,不少國家甚至出現人口零增長或負增長。發(fā)展中國家或地區(qū)的人口死亡率雖然已降至與發(fā)達國家持平,但是出生率仍然較高,尚處于下降過程中,人口增長模式屬于“高—低—高”過度模式。20世紀50年代以后,發(fā)展中國家和地區(qū)的人口增長大大超過了發(fā)達地區(qū)。由于發(fā)展中國家約占世界總人口的80%,因此總的來說,世界人口增長模式也屬于“高—低—高”模式,處在向“低—低—低”模式轉變的階段。目前世界人口增長,95%來源與發(fā)展中國家和地區(qū)。
師世界各大洲在不同的時期人口增長也具有明顯的地域差異。
請看圖分析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長率的特點。
生非洲國家處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的“高—低—高”模式。亞洲和拉丁美洲;出生率、死亡率下降,人口穩(wěn)定增長。歐洲、北美、大洋洲:出生率,死亡率下降,增長率下降。
師從世界各地區(qū)的情況來看,目前發(fā)達國家或地區(qū)已基本步入現代化的人口增長模式。師閱讀P8“中國人口變化模式”這段文字,
思考:
。1)我國人口出生率持續(xù)下降始于哪一年?計劃生育以后。促進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的因素有哪些?
。2)我國是哪種人口增長模式?
生(1)促使我國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三個。一是社會經濟因素。二是制度因素。國家的人口制度、社會主義教育促進了出生率下降。三是計劃生育因素。少生、優(yōu)生、優(yōu)育政策逐漸深入人心。(2)我國人口增長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過渡。
(承轉)一個國家或地區(qū)人口增長模式所處的階段和類型,會影響這一國家或地區(qū)的人口年齡結構。
師人口年齡結構是指不同年齡的人口在總人口中的分布狀況和比例關系?煞譃槟贻p型、成年型、老年型,可以用人口年齡結構金字塔直觀顯示。教材圖1-1-4“人口年齡結構金字塔圖”
問題:說出不同的人口增長模式所對應的人口年齡結構金字塔圖。
師(總結)“高—低—高”人口增長模式,平均預期壽命較短,出生率高,總人口中少年兒童比重高,老年人口比重低,為年輕型人口結構;“低—低—低”人口增長模式,由于出生率進一步下降,平均預期壽命延長,少年兒童比重繼續(xù)下降,而老年人口比重上升,成為老年型人口結構;由“高—低—高”模式向“低—低—低”模式轉變的過程中,則會出現成年型人口結構,由于出生率下降,人口中少年兒童比重略有下降,成年人口比重上升,成為成年型人口結構。
。ǔ修D)在不同的生產力水平下,形成了不同的人口增長模式。反過來,人口增長模式也會對社會經濟產生一定的影響。
師(提出問題)分析不同人口增長模式對社會經濟產生哪些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
三種人口增長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不同,導致人口增長的速度快慢不同,對人口發(fā)展進程的影響不同。這種影響有利有弊。
“高—高—低”人口增長模式能夠滿足農業(yè)社會時期對勞動力增長的需求,但也容易出現勞動力不足或過剩,從而影響經濟發(fā)展。
“高—低—高”人口增長模式的“利”是人口增長快,勞動力充足,利于經濟發(fā)展;弊在于人口增長過多、過快,會加大對經濟、就業(yè)等方面的壓力。人口持續(xù)增長,物質資料的需求和消費也會隨之增長,最終會超出環(huán)境的供應和自凈能力,進而引發(fā)各種資源問題、環(huán)境問題和社會問題。
高一地理教案1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繪制熱力環(huán)流過程圖并說出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原理;能夠運用熱力環(huán)流來分析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現象。
【過程與方法】通過動手做實驗,觀察實驗現象,養(yǎng)成動手操作的能力,能夠透過現象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實驗探究,激發(fā)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養(yǎng)成探索自然、熱愛科學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
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過程及應用。
三、教學難點:
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過程。
四、教學過程:
(一)設疑導入
播放《軍港之夜》歌曲,并且展示歌詞:軍港的夜啊靜悄悄……海風你輕輕的吹,海浪你輕輕的搖……
(二)新課教學
1.溫故知新:
、俅髿膺\動的能量來源于哪里?
、谝鸫髿膺\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觀察熱力環(huán)流的實驗:
提供實驗器材、展示實驗。提問:玻璃缸內的煙是如何飄動的?為什么會這樣飄動?
3.探究熱力環(huán)流過程:
①引導學生分析圖中若 A、 B、 C 三地受熱均勻時,海拔高度越高氣壓越低,同一水平高度上氣壓相等。
、诜治龅貐^(qū)間冷熱不均引起的空氣垂直運動。
、鄯治隹諝獯怪边\動導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氣壓差異。
、芤龑W生觀察等壓面的彎曲情況,得出等壓面的彎曲規(guī)律。
、莘治鐾凰矫嫔蠚鈮翰町愋纬傻目諝馑竭\動,指出空氣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高壓處流向低壓處。從而形成大氣的熱力環(huán)流。
4.揭開懸念:
再次播放《軍港之夜》歌曲,并且展示歌詞:軍港的夜啊靜悄悄……海風你輕輕的吹,海浪你輕輕的搖……
根據熱力環(huán)流的原理,判斷歌詞中的風向正確嗎?
學生根據已學的知識進行討論,繪制圖示,教師進行點撥和總結。
(三)拓展提升
討論分析城市熱島環(huán)流的形成過程,并提問:大氣污染的工業(yè)應該怎樣布局?
(四)小結作業(yè)
課堂小結:
熱力環(huán)流過程:太陽輻射→冷熱不均(熱力)→垂直運動→水平氣壓差→水平運動
課后探究:
創(chuàng)設情境、制造問題:巴山夜雨是如何形成的?
五、板書設計
略
六、教學反思
略
高一地理教案13
一、教材分析
《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 》是魯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3章 《 從全層看地理環(huán)境內在規(guī)律》第2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主要學習 地理環(huán)境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地球全層之間的能量交換,地球全層間的物質運動.
二、教學目標
1 舉例說明地理環(huán)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
2 通過舉例或運用示意圖,說明地球圈層間的能量交換和物質運動.
3 歸納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的主要表現,并運用有關原理分析和解決其他問題,體會"感知---概括---應用"的思維過程.
4 感受環(huán)境的整體美與和諧美;激發(fā)探究地理環(huán)境內在規(guī)律的興趣;增強尊重自然的客觀規(guī)律,促進人類與環(huán)境協調發(fā)展的觀念.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對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的理解;
地球圈層間能量交換的具體表現;
地球圈層間物質運動的表現和方法
難點: 舉例說明地理環(huán)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對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的理解;
四、學情分析
我們的學生屬于平行分班,沒有實驗班,學生已有的知識和實驗水平有差距。有些學生對于整體性概念把握不好,對于厄爾尼諾可能都沒有怎么了解過.所以講解時需要詳細。
五、教學方法
1. 學案導學:見后面的學案。
2.新授課教學基本環(huán)節(jié):預習檢查、總結疑惑→情境導入、展示目標→合作探究、精講點撥→反思總結、當堂檢測→發(fā)導學案、布置預習
六、課前準備
1.學生的學習準備:預習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初步把握 該堂課的三個問題.
2.教師的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制作,課前預習學案,課內探究學案,課后延伸拓展學案。
3.教學環(huán)境的設計:4人一組, 便于學生活動.
七、課時安排
1--2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
檢查落實了學生的預習情況并了解了學生的疑惑,使教學具有了針對性。
(二)圖片導入、展示目標。
呈現讀圖3-2-1, 同學們,我們可以從這幅圖片中看到組成地理環(huán)境的幾大要素, 今天就學習,各要素組成的地理環(huán)境的另一特性,整體性.
教師: 首先,我們來看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多媒體展示學習目標,強調重難點。然后展示探究的第一個問題, 已經布置學生們課前預習了這部分,檢查學生預習情況并讓學生把預習過程中的疑惑說出來。
設計意圖:步步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明確學習目標。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教師:大家提出的這些問題很好,看得出課前認真預習了。那么我們今天主要來解決這些問題。
一、地理環(huán)境要素間的相互作用.
探究一:舉例說明地理環(huán)境各要素間的相互關系。
(1)氣候與水文之間我們常說,“天上下雨地下流”,降水多的地方,地表水資源豐富;反之,地表水資源則貧乏。而地面潮濕、空氣中水汽含量最大,又會增加降水量。
(2)水文與地貌之間,地表水流發(fā)育,流水的侵蝕作用強烈,往往形成溝谷、沖擊平原等地貌;地表水量短缺的干旱地區(qū),往往是風沙較大,一般形成沙丘、戈壁等。
而不同的地貌對水文的影響程度也是不一樣的,如:平原上的河流流速較慢,河道較寬,有利于航運,但泥沙較多;處在高原、峽谷地帶的河流,河流的流速較快,河水較清,由于落差較大,所以河流的水能資源十分豐富。
[思考并探究] 據圖探究地理環(huán)境要素之間的聯系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能通過分析討論思考題,理解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
[精講點撥]地理環(huán)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發(fā)展的,而是作為整體的一部分發(fā)展變化著。不僅如此,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還表現在某一要素的變化,會導致其他要素甚至整個環(huán)境狀態(tài)的改變。下面我們通過一個“活動”來加深對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的理解。
近年來,各類媒體越來越關注這樣一個氣候學名詞:厄爾尼諾。眾多氣候現象與災難都被歸結到厄爾尼諾的肆虐上,例如印尼的森林大火、巴西的暴雨、 北美的洪水及暴雪、非洲的干旱等等。它幾乎成了災難的代名詞!
可是厄爾尼諾究竟是什么呢?用一句話來說:厄爾尼諾是熱帶大氣和海洋相互作用的產物,它原是指圣誕節(jié)前后發(fā)生在南美洲秘魯太平洋沿岸海水異常增溫的現象,現在其定義為在全球范圍內,海氣相互作用下造成的氣候異常。
讀圖:圖3-2-3“厄爾尼諾成因”示意圖。
在正常年份下,太平洋東部秘魯沿岸海區(qū),由于強勁的東南信風向西北橫掃,將海水也由東南向西推動,結果是位于澳大利亞附近的洋面要比南美地區(qū)的洋面高出約50厘米。與此同時,南美沿岸大洋下部的冷水不停上翻,給這里的魚類和水鳥等海洋生物輸送大量養(yǎng)料。令人不解的是,每隔數年,這種正常的良性環(huán)流便被打破。一向強勁的東南信風漸漸變弱甚至可能倒轉為西風。而東太平洋沿岸的冷水上翻也會勢頭減弱或完全消失。于是太平洋上層的海水溫度便迅速上升,并且向東回流。這股上升的厄爾尼諾洋流導致東太平洋海面比正常海平面升高二三十厘米,溫度則升高2-5攝氏度。這種異常升溫轉而又給大氣加熱,引起難以預測的氣候反常。
[探究二] 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的三個體現:
1、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體現為地理環(huán)境各要素與環(huán)境總體特征的協調一致。試以秘魯漁場的形成為例,說明這個問題。
2、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的重要表現是環(huán)境要素之間的相互制約,即“牽一發(fā)而動全身”。請你說說當太平洋東部海區(qū)水溫異常增高時,將產生哪些連鎖反應?
3、厄爾尼諾不僅給秘魯帶來災難,而且還殃及世界其他地區(qū),這說明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還表現為不同區(qū)域之間的相互聯系,一個區(qū)域的變化不可避免地影響到其他區(qū)域。你能否列舉身邊事例來說明這個道理。
[精講點撥]:
1、秘魯西岸海域,由于盛行東南信風,海水由東向西運動,從而形成了水平方向的補償流——秘魯寒流和垂直方向的上升流,這樣就將深層營養(yǎng)物質(磷酸鹽類)帶到了海水表層,致使浮游生物迅速繁殖,大量魚類來此覓食,形成秘魯漁場。
2、當太平洋東部海區(qū)水溫異常升高時,海水中營養(yǎng)物質減少,海洋浮游生物和魚類大量死亡,數以萬計的海鳥因饑餓而死亡。
3、黃河中游的水土流失導致下游地區(qū)泥沙淤積,河床抬高;海灣戰(zhàn)爭時,大量油田被炸,石油燃燒產生的煙霧,使遙遠的喜瑪拉雅山降黑雪。這些事例充分說明了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和地理區(qū)域的聯系性。
通過厄爾尼諾大家可以發(fā)現地理要素之間不是相互獨立,而是通過大氣循環(huán)、水循環(huán)、生物循環(huán)和地質循環(huán)等一系列地表物質的運動和能量的交換,彼此之間發(fā)生密切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從而在地球表面形成了一個特殊的自然綜合體。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或系統(tǒng)。
[討論] 借鑒我們對于厄爾尼諾現象的分析,請同學們將[知識窗]—青藏高原的隆升與亞洲地理環(huán)境看一看,然后回答青藏高原的隆升給亞洲環(huán)境帶來了怎么樣的連鎖反映?
[總結] 青藏高原的隆升引起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效應主要包括引發(fā)和加強亞洲季風、改善東亞和南亞的生態(tài)條件、形成中亞和南亞的荒漠環(huán)境、協助黃土高原形成等等。
從“厄爾尼諾”的活動中我們發(fā)現地理各要素與環(huán)境總體的整體性使其具有“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作用。我們已經知道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是地球各圈層間相互作用的結果,而圈層相互作用主要是通過各圈層間的能量交換和物質運動來實現。下面我們來一起學習地球圈層間的能量交換。
二、地球圈層間的能量交換
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是地球圈層間相互作用的結果,而圈層相互作用主要是通過圈層間的能量交換和物質運動來實現的。其中,能量是維持地表系統(tǒng)正常運行的動力,也是聯系巖石圈、大氣圈、水圈、生物圈的橋梁和紐帶。
讀圖:圖3-2-7“地表系統(tǒng)各圈層之間的能量交換”示意圖。
[分析、講解]:在地球四大圈層之間,存在著各種不同形式的能量傳輸與交換。例如:海洋是太陽能的巨大儲藏庫,由于海洋水體與大氣之間的溫度差異,大氣圈與水圈之間的熱量交換在一刻不停地進行著。海洋對大氣的作用,主要是通過輸送大量的熱能來改變大氣運動;而大氣對海洋的作用,則主要是通過風的驅動作用將動能傳輸給海洋,并通過大氣與水面的摩擦作用驅動水體流動。例如:赤道兩側,常年在信風驅動下,形成穩(wěn)定的風海流。當然,水體運動也會影響或改變大氣的運動。結合我們剛才討論過的“厄爾尼諾”現象,大氣圈和水圈之間的如何相互作用的。
除此之外大氣圈與水圈之間還存在勢能的傳輸與交換。當氣壓升高時,海面就會降低;當氣壓降低時,海面就會相應升高。例如:當臺風經過海面時,臺風中心區(qū)域的氣壓很低,往往導致海面高出周圍幾十厘米甚至幾米。
討論
[討論] 請同學們想一想,還能舉出一些什么例子能夠說明四大圈層間存在著能量交換?
[承接] 能量交換和物質運動是緊密相連的,那么物質運動又是怎樣表現出來的呢?
三、地球圈層的物質運動
地球圈層間的物質運動與能量交換一樣,是地理環(huán)境發(fā)展演化的原因,也是圈層間相互聯系的紐帶。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充分體現了地球圈層間的物質運動。
讀圖:圖3-2-8“光合作用”示意圖。
[精講點撥]:光合作用過程中,植物從大氣中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有機物質,同時釋放氧氣。呼吸作用過程中,植物從大氣中吸收氧氣,釋放二氧化碳。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過程表明,生物圈與大氣圈之間存在明顯的物質運動。實際上,在這個過程中,同樣也存在著生物圈與巖石圈、水圈之間的物質運動。在光合作用過程中,植物從巖石圈表層的土壤中吸收某些礦質元素,從水圈中吸收水分。礦質元素從巖石圈遷移到生物圈,水從水圈遷移到生物圈。當植物殘體腐爛分解后,其生成物又重新回到水圈,大氣圈和巖石圈。
[補充]書本上給我們擴充了一個知識點,把書本翻到P69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知識窗]—地球上的生物循環(huán)與碳循環(huán)。這部分內容簡要的概括的地球上碳循環(huán)的基本流程,作為知識的擴充,同學們自己將這個知識點理解一下,并在看的同時將碳循環(huán)同水循環(huán)、氧循環(huán)等聯系起來想一想,它們有著什么樣的內在聯系和共同特點?這些循環(huán)對于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又有著怎樣的作用?
[學生討論,教師總結]地理環(huán)境中的物質運動如水循環(huán)、碳循環(huán)、氧循環(huán)等,往往跨越圈層界限,它們既是圈層相互聯系的紐帶,也是圈層相互作用的體現。
(四)反思總結,當堂檢測。
教師組織學生反思總結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并進行當堂檢測。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構建知識網絡并對所學內容進行簡單的反饋糾正。
(五)發(fā)導學案、布置預習。
我們已經了解了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的一,學習了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的主要表現。
設計意圖:布置下節(jié)課的預習作業(yè),并對本節(jié)課鞏固提高。教師課后及時批閱本節(jié)的延伸拓展訓練。
高一地理教案1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正午太陽高度及晝夜長短的變化規(guī)律。
2.使學生理解四季的形成和劃分。
能力目標
會畫圖表示并說明正午太陽高度及晝夜長短的變化。
【教學重點】
1.正午太陽高度及晝夜長短的變化。
2.閱讀和畫太陽照射地球的示意圖。
【教學難點】
正午太陽高度及晝夜長短的變化
【教學過程】
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1.自轉與公轉兩種運動的疊加
自轉產生的赤道平面與公轉產生的黃道平面形成的夾角(目前:23°26′),即黃赤交角.
2.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
①范圍:23°26′N―23°26′S
、谥芷:一個回歸年,365日5時48分46秒
③過程:利用數學的正弦圖來直觀展示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過程,并抓住二分二至關鍵點。
這樣可以判斷任意日期太陽直射點所處緯度及移動方向(向南或向北),并舉例說明。
④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12日前后.
、菀谆煜母拍:回歸年與恒星年(比較法)
3.晝夜長短的變化規(guī)律
①赤道:一年四季晝夜平分(或等長).
、谥鄙潼c在哪個(南或北)半球,哪個半球就晝長夜短,另一半球晝短夜長.(歸納演繹法)
即:1)若直射點在北半球,越往北,晝越長,夜越短,北極四周出現極晝現象,南極四周出現極夜現象;
2)若直射點在南半球,越往南,晝越長,夜越短,南極四周出現極晝現象,北極四周出現極夜現象.
3)夏至日,直射點在北回歸線上,北半球一年中晝最長,夜最短,北極圈以北到處出現極晝現象而南半球一年中晝最短,夜最長,南極圈以北到處出現極夜現象.
4)冬至日,直射點在南回歸線上,南半球一年中晝最長,夜最短,南極圈以南到處出現極晝現象而北半球一年中晝最短,夜最長,北極圈以北到處出現極夜現象.
、鄞悍秩蘸颓锓秩:
1)全球各地晝夜平分(或等長);
2)晨昏線經過南北兩極,并與經線圈重合.
4.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guī)律
、偬柛叨,即太陽高度角,就是太陽光線與地平線(或面)的夾角(H),
(注:不要理解成太陽離頭頂有多高)其取值范圍:0°≤H≤90°.
正午太陽高度,即某地正午時的太陽高度,一天中的太陽高度,主要用它來度量某地天中的太陽高度,若一天中的太陽高度都很小,那一天的太陽高度一定比這還小.
、谝(guī)律:1)空間變化規(guī)律: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兩側(方)遞減.比如:假如太陽直射點在3°N,那么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就是由3°N向南北兩側(方)遞減.
2)時間變化規(guī)律:隨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而改變.因為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往返運動,所以它的空間變化規(guī)律也隨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而改變.(歸納演繹法)
、跦對地表影響:(利用人教版地圖冊P16右下圖,并解說)
1)太陽高度(H)越大,太陽對地表輻射的強度就越大,地表能量就越多,溫度就越高;
2)太陽高度(H)越小,太陽對地表輻射的強度就越小,地表能量就越少,溫度就越低.
5.四季的劃分
、偬煳乃募:1)夏季,一年內白晝最長,太陽的季節(jié),也是獲得太陽輻射最多的季節(jié);
2)冬季,一年內白晝最短,太陽最低的季節(jié),也是獲得太陽輻射最少的季節(jié);
3)春季和秋季是冬,夏兩季的過渡季節(jié).
、诒睖貛(氣候統(tǒng)計)上的四季
春季:3、4、5月份;夏季:6、7、8月份;秋季:9、10、11月份;冬季:12、1、2月份.
、垡谆煜母拍:季節(jié)、節(jié)氣與二分二至日,比如夏季、夏至與夏至日,冬季、冬至與冬至日等等.(比較法)
6.五帶的劃分
、僖阅,北回歸線和南,北極圈為分界線,把地球分成五個溫度帶自北向南分別為北寒帶,北溫帶,熱帶,南溫帶,南寒帶.
、趯W生討論:1)若黃赤交角變小,北寒帶,南寒帶,熱帶變小;南溫帶,北溫帶變大.
2)若黃赤交角變大,北寒帶,南寒帶,熱帶變大;南溫帶,.北溫帶變小.
、垡谆煜臄祿:五帶的劃分的分界線的緯度23°26′和66°34′,與低緯、中緯、高緯度的分界線的緯度30°和60°.(比較法)
高一地理教案15
一、教學內容分析
地球是由不同物質和不同狀態(tài)的圈層所組成的球體,一般可分為外部圈層和內部圈層,它們都以地心為共同球心,形成同心圈層.這是地球結構的最大特征。本節(jié)教材主要介紹了地球的圈層結構。目前,人類對地球內部圈層的了解,主要來自對地震波的研究。通過研究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速度的變化,來推測地球內部的組成及其他特征。地球外部圈層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形成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自然環(huán)境。由于各圈層在后面的教材中還有詳細介紹,所以在本節(jié)中介紹得較簡略。
“說出地球的圈層結構.概括各圈層的主要特點”是本節(jié)課的課標要求。所以.根據課標要求與教材、教學實際,教學目標確定為:
。1)了解地球的內部圈層和外部圈層結構.概括各圈層的主要特點。
。2)利用“地震波的傳播速度與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示意圖,初步掌握讀圖分析技能。
。3)繪制地球圈層示意圖.說明地球的圈層結構。
(4)運用圖表及相關資料,認識并探究地球表層,用具體實例說明地球表層的特征。
本課內容由兩個目來完成。
第一目:地球的內部圈層。地震波和地球的內部圈層是本節(jié)教學的難點?v波,橫渡知識學生沒有接觸過,因此教材首先給出了縱波、橫渡的基本特點。圖l。26“地震波的傳播速度與地球內部的圈層劃分”意在指導學生分析地震波傳播速度的變化,推測原因,劃分出內部圈層。
圖1·26“地震波的傳播速度與地球內部的圈層劃分”解析。縱波與橫波最突出的差異是在不同介質中能否傳播以及傳播速度的差異。地震波傳播的速度與其通過的介質性質密切相關:若介質為均質體,地震波則勻速直線傳播;介質性質發(fā)生變化,地震渡波速隨之變化。尤其是地震波通過性質完全不同的兩種物質的分解面時,波速會發(fā)生突然變化,出現地震波的不連續(xù)面。這樣,地震波就可以帶回地球內部的信息,從而可以推測地球的內部構造和物質狀態(tài)。
圖中可知:
1、在地下(大陸部分)約33千米處,縱波和橫波的波速突然加大,出現波速的不連續(xù)面(莫霍界面),說明該深度處上下物質在成分或狀態(tài)上有改變。
2、在地下2900千米處,橫波突然消失.縱波的速度明顯下降,也出現波速的不連續(xù)面(古登堡界面),說明此深度處地球的內部物質組成、狀態(tài)差異明顯。
3、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將地球內部劃分為三個圈層:地殼、地幔、地核。
4、縱波波速在地下5100千米處也有變化,稱為次級不連續(xù)面,該面將地核分為外核和內核。
教材隨后安排的圖1·27“地球的內部圈層構造”是對圖1、26右圖的細化,利用圖旁邊的文字,讓學生從厚度、溫度、物質組成和狀態(tài)的變化了解地球內部圈層構造以及地殼與巖石圈的概念區(qū)別。
第二目:地球的外部圈層。地球外部圈層與人類關系密切,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這里只是簡單介紹了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的范圍、組成和總體特點,從物質形態(tài)、空間分布、相互關系等方面認識地球的外部同心圈層。
圖1·28“地球外部圈層示意”設計:
一是點出外部圈層的位置和名稱;
二是形象地說明外部圈層的相互關系.強調它們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一個整體,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基礎。
最后“活動”部分對課文內容有一定的拓展。這個問題其實是起承上啟下的作用,不要求學生此時就能完全解答。
二、教學思路設計
1、教材突破策略
。1)地球的內部圈層?煞謨刹竭M行。
第一步,學生左手放在桌子上,用右手敲擊桌子,桌子受到沖擊產生彈性振動,耳朵聽到敲擊聲,左手感覺到振動。借此閱讀感悟教材,探究地震渡的有關特點,通過學生質疑解疑,獲取地震波的有關知識:地震波為彈性波?v波傳播速度快,能通過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三態(tài)物質;橫波傳播速度慢,只能通過固態(tài)物質。
第二步,據圖1、26觀察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的傳播速度變化,分析地震波的不連續(xù)面以及地球分層,結合圖1、27及有關小字內容,理解地球內部圈層結構特點。利用活動第2題的開放性,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2、知識與技能培養(yǎng)
獲取地球圈層的構造及其主要特點等有關知識。通過讀圖提高學生的讀圖、析圖的能力,通過對教材內容的自學操究、質疑釋疑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探究能力、地理思維及綜合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事物是普遍聯系的。地球內部物質處在不斷運動和循環(huán)中;地球外部圈層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形成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huán)境。人類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人類活動改造環(huán)境,環(huán)境變化對人類產生反作用。只有人類和環(huán)境相互協調,才能實現人類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三、課堂教學實錄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資料l:中國大陸科學鉆探工程是國家級的高科技工程,它利用現代深部鉆探高新技術,在具有全球地學意義的大別——蘇普超高壓變質帶上實施,被稱為是“深入地球內部的望遠鏡”,鉆探工程設計深度5000米,總投資1·5億元人民幣,整個工程歷時5年完成。利用從鉆孔中獲取的巖心及液、氣態(tài)樣品及原位測量數據,進行多學科綜合研究。該工程于2001年8月4日正式開鉆。
資料2:目前世界上最深的科學鉆探井為前蘇聯的科拉SG3超深鉆井,深12262米。
教師:
。1)地球是由不同物質和不同狀態(tài)的圈層所組成的球體,它們都以地心為共同球心,形成同心圈層,這是地球結構的最大特征。目前,人類對地球外部圈層的研究進展很大,但地球內部是一個什么樣子呢?看來利用鉆探技術是難以完成的。
。2)(拿一被切開的熟雞蛋)同學們,有人拿這個雞蛋形象的比喻為地球內部圈層構造,你認為這個說法有根據嗎?
【多維互動主題探究】
(一)地球的內部圈層(詳錄)
實例感悟:同學們,將左手放在桌子上,用右手敲擊桌子,你會有哪些感受?
自學探究:(出示表格)大家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結合剛才的感悟,自主學習教材第一自然段,完成表格中的內容。請?zhí)岢霰拘〗M在自學中的見解或者遇到的疑難問題,希望其他小組幫助解決。
地震波的類型
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三態(tài)物質
互動探究:
生l:用手敲擊桌子,桌子會產生彈性振動。地震波就是一種彈性波,它有縱波與橫波之分。
生2:縱波的傳播速度較快,能通過固態(tài)、液態(tài)和氣態(tài);橫波的傳播速度慢,只能通過固態(tài);縱波與橫波的傳播速度都隨著所通過物質的性質而變化。
教師介入:剛才的同學較好的說出了縱波、橫波的特點,哪位同學還有新的見解或者異議?
生3:什么是縱波?什么是橫波?
。ń淌壹澎o)
教師介入:同學提出的問題有新意?v波與橫波的概念、特點是今后物理課程要解決的問題。簡單說來,橫波是質點的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垂直的波;縱波是質點的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在一條直線上的波。還有什么問題需要解決的嗎?
生4:地震發(fā)生時人們應該先感覺到的是縱波,因為它的傳播速度快。若坐在船上,人們只會感覺到顛簸,因為橫波不可以在液體中傳播。
生5:縱波與橫波的傳播速度都隨著所通過物質的性質變化而變化。應該說地震波在傳播過程中,若通過的物質密度加大,波速必然會加大。
生6:你所說的結論,根據在哪里?
生5:……
總結承轉:縱波與橫波最突出的差異是在不同介質中能否傳播以及傳播速度的差異。剛才的討論是不是正確,還有待于大家下面進一步討論、學習。我認為波的傳播速度還與物質的形態(tài)有關,這里有這樣一組數據提供給大家,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媒體演示: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的傳播速度變化。
教師介入: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的傳播速度與其通過的介質性質密切相關:若介質為均質體,地震波則勻速直線傳播;介質性質發(fā)生變化,地震波波速隨之變化。尤其是地震波在通過性質完全不同的兩種物質的分解面時,波速會發(fā)生突然變化,出現了地震波的不連續(xù)面。同學們,看完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的傳播速度變化圖,會有什么樣的感想呢?希望大家做出討論、辯解。
生1:從圈中發(fā)現地震波在地面以下很近的距離之處、900km、2900km和5000km附近出現了不連續(xù)面。
生2:在地面以下2900km之處橫波突然消失,說明其內部物質形態(tài)是液體。
生3:從橫波突然消失的角度講,其內部物質是液體,但覺得很難理解。
總結承轉:根據橫波不能通過這一事實,有人認為2900km以下的物質近似“液體”,是在高溫高壓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特殊的“物質狀態(tài)”,成分以重金屬鐵、鎳為主。但也有人有不同看法,以下的成分和物質狀態(tài)是一個尚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媒體演示:地震波的傳播速度與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在原媒體播放的基礎上對應出現地球內部的圈層劃分)。
激勵探究:根據我們的學習,大家快速閱讀教材第二自然段內容和圈1、27“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有關信息,小組內合作完成表格要求。有什么新的發(fā)現與疑點還請?zhí)岢,以便我們共同研究探討?/p>
媒體展示:地球各圈層的劃分及特點表(楷體內容在表中為空白)。
。▽W生完成后,第一學習小姐和第四學習小組填表,補充完成)
【互動探究】
生1:在地面以下900km和5150km附近,地震波的傳播速度有明顯變化,它不屬于地震波的不連續(xù)面嗎?
生2:是。地面以下900km處的不連續(xù)面,把地幔劃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地面以下5150km處的不連續(xù)面,把地核劃分為內核和外核。
教師介入:這兩個不連續(xù)面,我們認定為次級不連續(xù)面。
生3,軟流層一般認為可能是巖漿的主要發(fā)源地。但橫波能通過,物質狀態(tài)應該是固體呀。
教師介入:軟流層的物質從總體上看仍是固態(tài)的。但波速在此有所降低,說明該層的物質較巖石要軟要熱些,這里硬軟的差異是冷熱的必然結果。所謂“熱些”是說物質溫度比較接近其熔點,雖未熔化,但其可塑性和活動性卻大大增強了,所以也有人把軟流層的物質狀態(tài)說成是具有可塑性的固體。
生4:從圖1、27看出巖石圈與地殼的范圍和界限是不同的,巖石圈不但包括地殼,還包括軟流層之上的上地幔部分。
承轉引導:同學們討論的氣氛很熱烈,能比較完整的綜合了我們所要掌握的知識。但是現在我還有兩個問題亟待大家解決:
1、能用雞蛋的結構說啊地球內部的圈層結構嗎?
2、獲取地球內部的信息,除了我們對地震波的研究外,你認為還有沒有別的進徑?
。ǘ┑厍虻耐獠咳樱裕
四、教學案例評析
執(zhí)教者知識功底深厚,材料掌握到位(如地球內部物質密度變化表),雖然學生思維多維展現,但教師仍能得心應手地駕馭課堂。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巧用實例,感悟地震波;巧設比喻,引發(fā)學習興趣;借助直觀手段,突破難點;教師適時介人,化解疑點;通過特征比較,把握重點;通過讀圖,培養(yǎng)學生處理地理信息的能力,通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以及師生、生生互動質疑探究,使學生的思維得到了充分展現。這樣,在情境創(chuàng)新、環(huán)節(jié)設計、方法和理論提升等方面,較好地體現了新課改新課程的精神和要求,從而使課堂氣氛熱烈、融洽、民主,尊重了學生人格,注重了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
高一地理教案16
一、課標要求:
描述地球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運用資料說明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即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二、基礎梳理:
1、請寫出你所知道的天體,寫出月球、地球、太陽都屬于哪類天體,并說明三者的關系。
2、讀太陽系模式圖回答下列問題:
(1)比太陽系高一級的天體系統(tǒng)是:低一級的天體系統(tǒng)是,目前人類所知的最高一級天體系統(tǒng)是:
。2)太陽系中8大行星從里向外依次是:。
。3)8大行星在繞日公轉時在方向軌道等方面有何特點?
。4)8大行星按照距日遠近、質量、體積、等特征可分為哪幾類?其中地球、水星、木星、天王星分別屬于哪一類?
(5)據圖分析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條件:
。6)運用課本或資料說明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三、分層演練:
1、不包括地球的天體系統(tǒng)()
A、太陽系
B、銀河
C、總星系
D、河外星系
2、關于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的正確敘述有()
、俚厍蛏嫌兴,其他行星上沒有水
、诘厍蛏嫌羞m于生物呼吸的大氣存在
③地球上的溫度在100~C以下,利于形成分子
④太陽與地球的距離適中是存在生命物質的重要基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010南京調研)讀“天體系統(tǒng)的不同級別劃分示意圖”,回答3~4題。
3、仙女座河外星系的級別與圖所示天體系統(tǒng)級別相同()
A、AB.BC.CD.D
4、D系統(tǒng)中的中心天體與太陽系其他行星相比獨特而優(yōu)越的條件是()
A、安全的宇宙環(huán)境
B、地球表面存在大氣層
C、具有適宜的溫度
D、具有水體存在
5、2007年4月,歐洲天文學家首次發(fā)現一顆有生命跡象的太陽系外行星。該行星可能適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據是()
A、行星上有巖石與土壤
B、行星上有液態(tài)水與適宜的溫度
C、行星的表面比較平坦
D、行星接受來自恒星的輻射能量
。20xx江蘇徐州質檢)新華網20xx年8月6日華盛頓電:美國航天局6日發(fā)布消息說,已升空5個月的“開普勒”太空望遠鏡日前發(fā)回了一顆太陽系外行星的高清晰圖像。美國“開普勒”太空望遠鏡是世界上首個專門用于搜尋太陽系外類地行星的航天器,在為期3年半的任務期內,它將對天鵝座和天琴座中大約10萬個恒星展開觀測,以尋找類地行星和生命存在的跡象。,據此回答6~7題。
6、“開普勒”望遠鏡所搜尋的宇宙范圍包括的天體系統(tǒng)級別有()
A、.1級B、2級C、3級D、4級
7、假設“開普勒’”望遠鏡發(fā)現一顆有生命跡象的太陽系外行星。該行星可能適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據是()
A、行星上有巖石和土壤
B、行星上有液態(tài)水與適宜的溫度
C、行星的表面比較平坦
D、行星接受來自太陽的輻射能量
8、上圖是日、地、月位置示意圖,甲、乙、丙、丁表示月球繞地運動的位置。當發(fā)生日食時,月球的位置是()
A、甲
B、乙
C、丙
D、丁
9、能反映2008年8月上旬日食現象的太陽、地球和月球三者位置關系的示意圖是()
10、讀太陽系模式圖.完成下列要求。
(1)圖中的字母所代表的行星名稱是:
A、B、C、D。
。2)屬類地行星的有。(填字母)
。3)用箭頭表示八大行星的公轉方向。
。4)用小圓點在適當的軌道位置表示出小行星帶。
(5)比太陽系低一級的天體系統(tǒng)是,其中心天體是;比太陽系高一級的天體系統(tǒng)是。
高一地理教案17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陸地水體的組成及主要類型,能夠分析掌握陸地各種水體之間相互運動和相互轉化的關系,掌握陸地水體的運動更新過程和規(guī)律,明確水循環(huán)對整個地理環(huán)境的作用和意義。
2.通過學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判讀地理原理示意圖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從圖像中提取、認定、加工處理各種信息的能力。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陸地水體對于人類生存的重要性,從而使學生明確在人類生產生活中應合理利用水資源使之能夠可持續(xù)利用下去,使學生樹立節(jié)約用水的意識,逐步樹立人地協調的觀點。
教學設計方案
【教學重點】
1.水圈的組成及主要的水體類型;
2.水循環(huán)的過程和主要環(huán)節(jié);
3.陸地水體的補給關系
【教學手段】
1.多媒體教學法;
2.讀圖分析討論法;
3.案例分析法;
【教學過程 】
[導入新課]水是生命之源,在《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一節(jié)中也講過:地球存在生命的條件之一是因為地球有生命之源———水,地球上各種水體共同組成的一個連續(xù)但不規(guī)則的圈層就是水圈。
一、水圈的組成(板書)
1.水圈的組成(板書)
【播放視頻】
1、從宇宙看地球為藍色的水球
2、地球表面浩瀚連續(xù)的海洋水和南北兩極潔白連綿的冰川。
【明確】
地球表面僅29%是陸地,71%是海洋。
【教師提問】
讀課本圖2-3-2地球水體的存在形式及所占比例,說出地球上的水體主要有哪些?它們所占的比例各是多少?
【學生回答】
(略)
【分析提問】
由比例圖可看出,地球上的淡水資源極其有限,那么淡水的主體是什么?
【學生回答】
南北兩極的冰川。
【教師提問】
在這些淡水資源中我們目前可利用的是哪些?為什么只能用這些?
【學生回答】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其他水體人類目前還不能有效利用。
【強調】
保護有限的水資源、平日節(jié)約使用每一滴水是每一個地球人的責任和義務。
【引導討論】
看書討論一下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有哪些特點,使其成為人類生產和生活主要淡水資源?
2.可利用的水資源(板書)
【學生回答】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更新周期較短,利用后在較短時期可恢復。因此,它們可以循環(huán)利用,與人類關系也最為密切,成為人類目前開發(fā)利用的主要水體。
【拓展引導】
不知同學們注意到了沒有,在許多地方有河流、湖泊等其實并不缺少淡水,但當地為什么還是缺水?
【討論回答】
當地水被污染,不能用了。
【拓展引導】下面我們討論一下,哪些不良行為能污染水源?有哪些解決措施?
【學生回答】
不良行為:工廠不經過處理的污水、生活污水和垃圾、過量農藥等.
解決措施:嚴格執(zhí)法,工廠污水達標排放、處理生活污水,回收垃圾、使用低毒高效農藥等.
【分析引導】
在這些有限的淡水資源中還存在不少的問題,例如:時間、空間分布的不均勻。下面請同學們思考:我國許多地方修建水庫,以及“南水北調”工程,主要是解決什么問題,有何作用?
3.淡水資源分布不均勻及解決措施(板書)
【教師歸納】
修水庫,主要是解決水資源年內分配不均(季節(jié)變化大)的問題。水庫的作用是在河流的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從而調節(jié)河流水量的季節(jié)變化。
“南水北調”工程,以及前些年搞的城市引水工程,如“引黃濟青”、“引灤入津”、“引黃入晉”等,均屬跨流域調水工程,主要是解決水資源空間分布(地區(qū)分布)不均的問題。
【承轉、過渡】
各種水體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都在不斷的更新。有的更新速度快,平均每16天多就可更換一次,如河流水;有的則更新很慢,如冰川、深層地下水,需要“千年等一回”。那么水體是如何更新的呢?
二、陸地水的更新——水循環(huán)(板書)
【讀圖分析】
教師放動畫,看示意圖引導學生分析
1.水循環(huán)的過程及主要環(huán)節(jié)(板書)
【教師提問】
何謂.水循環(huán)?有哪幾種類型?
【學生回答】
(略)
【教師歸納】
在海洋和陸地之間,因為發(fā)生的領域廣、范圍大,所以稱為海陸間大循環(huán)。而在陸地上和海洋上,也存在著水循環(huán)運動,稱為內陸循環(huán)和海上內循環(huán)。因為它們發(fā)生的領域較小,稱為小循環(huán)。
【觀察提問】
觀察圖上閃動的箭頭回答:三類水循環(huán)分別由哪些主要環(huán)節(jié)組成?
【學生回答】
(略)
【承轉、過渡】
那么,三類水循環(huán)水循環(huán)有什么地理意義呢?請同學們根據 圖示、課文來分析歸納、總結。
2.水循環(huán)的意義?(板書)
【學生歸納、總結】
第一,水循環(huán)維持著全球水體之間的動態(tài)平衡,促使水資源不斷得以更新;
第二,促使自然界的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轉化;
第三,影響著全球氣候,塑造著地表形態(tài)。
【拓展探究】
大家看屏幕材料:我國水資源分布很不平衡,南方多北方少,比較缺水的華北地區(qū)雖有大河——黃河流經,但仍是全國最缺水的地區(qū)。不少城市引河流水緩解城市用水危機。如“引灤入津”、“引黃濟青”等工程。但是北方河流徑流量不穩(wěn)定,有明顯的季節(jié)變化,甚至出現斷流現象。1972—1998的27年間,黃河有21次斷流,進入90年代后幾乎年年斷流,黃河斷流不僅導致黃河沿岸用水緊張,而且黃河三角洲濕地幾乎萎縮一半,魚類減少40%,鳥類減少30%,海水步步回逼,1997年斷流,僅山東一省經濟損失達100多億元。
現在同學們思考兩個問題:
1.水循環(huán)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人類可直接施加影響的是哪一個環(huán)節(jié)?舉例說明。
【教師歸納】
人類可直接施加影響的是地表徑流。如南水北調工程
2.既然通過水循環(huán)可使陸地水得到補充更新,能否說水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呢?
【教師歸納】
在空間上、時間上一個地區(qū)的水資源是有限的,而且水體還存在更新周期的限制,所以我們不能說水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類只有保護好水資源、合理利用水資源才能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
【承轉過渡】
陸地水體彼此之間并不是孤立的,它們之間既有運動轉化,也存在著水源補給關系。
三、陸地水體的補給關系(板書)
學生讀圖分析,教師提出問題:河流徑流與降雨量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學生回答】
河流的徑流量與降雨量兩者基本上是一致的。降雨多的時候,河流的徑流量就會增加;否則,便減少。
1.大氣降水補給 水量變化與降水變化相關(板書)
【教師提問】
這樣的河流屬于內流河還是外流河?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哪一地區(qū)呢?
【學生回答】
這種河流屬于外流河,最終流入海洋。在我國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qū)。
(承轉)但情況也不都是這樣,再看下面這幅圖:
【教師提問】
這幅圖上只畫出了氣溫曲線,而沒有降雨量的變化。氣溫與河流流量之間是個什么關系?圖中1、2、11、12月份為何空缺?
【學生回答】
(略)
【教師歸納】
這幅圖反映的是處于干旱地區(qū)的河流(大多為內流河)的水源補給狀況。處于干旱地區(qū)的河流,由于降水較少,水源主要靠高山、高原上的冰雪、冰川融水來補給。而冰川融水量的多少,與氣溫的高低有直接關系。氣溫升高,山上的冰川融化,河流的流量就會增加。
2.冰川補給 水量變化與氣溫變化相關(板書)
(播放多媒體課件:河水與地下水互補示意圖思考)結合示意圖說明河流與地下水之間的補給關系特點是什么?根據河流與地下水的補給關系,分析說明河流與湖泊之間的補給有什么特點?
【學生活動、回答】
【教師歸納】
在豐水期時,河流的水位可以高出湖面或兩岸的潛水面,這樣,河水就可以補給湖泊水或地下潛水;圖的右半部分剛好相反,當河流處于枯水期時,河流的水位低于湖面或潛水面,這樣,湖泊水或潛水就會補給河流。不僅如此,湖泊水或潛水就會補給河流。不僅如此,湖泊對河流還具有調蓄作用,在河流漲水時可以蓄存一部分洪水,從而延緩、削減河川洪峰。
3.河水與地下水相互補給(板書)
4.湖泊對河流起調蓄作用(板書)
【教師歸納】
以上3、4類型的補給關系其實挺簡單:誰的水位高,誰就是補給源; 誰的水位低,誰就是被補給者。
好了這節(jié)課講完了,謝謝大家!
板書設計
第三節(jié) 水圈和水循環(huán)
一、水圈的組成
1. 水圈的組成
2.可利用的水資源
3.淡水資源的分布不均勻及解決措施
二、陸地水的更新——水循環(huán)
1.水循環(huán)的過程及主要環(huán)節(jié) ?
2.水循環(huán)的意義
三、陸地水體的補給關系
1.大氣降水補給 水量變化與降水變化相關
2.冰川補給 水量變化與氣溫變化相關
3.河水與地下水相互補給
4.湖泊對河流起調蓄作用
【教學反思】
本節(jié)教材無論是講述陸地水體類型,陸地水體的相互關系,還是陸地水的更新,始終圍繞著水資源以及人類對水資源的利用這一主線展開,因此在教學設計中,也應對此有充足的體現,通過對三部分內容的學習,使學生切實感受到水資源的危機和水資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對于本節(jié)教材中原理性內容或知識間相互關聯性的內容,教學中力圖通過動畫、課件、示意圖等形式使學生易于理解。這部分內容的教學設計注重了對學生讀圖技能的訓練以及認定、提取、加工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
【專家點評】
該教案緊扣人類與水資源的關系這一中心環(huán)節(jié),由淺入深的講述了陸地水體類型、陸地水體的相互關系、陸地水的更新等知識內容,其間配以動畫、課件、示意圖等形式進行教學,直觀、形象便于學生理解,效果好;教師層層設疑尤其設計了一些拓展性材料和題目,不但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且激發(fā)了學生探索知識的興趣,也體現了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新理念。
建議在以后的教學中,加強學情分析,精講精練,更突出強調以學生學習為中心,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和諧、高效”,切忌盲目走形式,不求實效。
高一地理教案18
前言 走進地理學
由于中考考試科目的設置及教師、家長和社會的影響,部分學生在初中階段對地理不夠重視,表現為學習積極性不高,興趣不濃,學科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差。因此,作為高一新教材必修Ⅰ的第一節(jié)課,教學中通過向學生介紹“地理學是什么”“地理學做什么”“地理學怎樣做”三方面的內容,讓學生全面了解地理學,從而帶領學生從容走進地理學。 本節(jié)課,教師除向學生系統(tǒng)介紹新課程高中地理學科體系及教學內容的設置安排以外,還應盡可能多地向學生展示新課程教材中有趣的地理現象、地理規(guī)律,以增強學生對地理學科的認識,提高學生上好地理課的自覺性,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熱愛地理科學、鉆研地理科學的良好風尚。
教學重點
1.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動機。
2.了解地理學是什么、做什么和怎樣做。
教學難點通過教師引導,使學生對地理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形成愿學、想學地理的思想動機。
教具準備能反映地理學特色的圖片、地理學科的體系示意圖、介紹最新地理學科研究成果的材料或論文精選。
課時安排1課時。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地理學的內容和意義。
2.引導學生懂得地理學是什么?地理學做什么?地理學怎樣做?為學好地理課程指出正確的途徑。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閱讀教材、聽教師講解、查閱資料等方式,了解地理是一門什么樣的學科,地理學做什么,地理學通過什么方法和技術來進行研究。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強烈欲望和興趣,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的精神。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師 教師用信任的目光,將學生看一遍,然后充滿激情地向學生講道:“寧靜的夜晚,我們仰望天空,看到那些滿天的繁星,你會生出什么感想?你是否也有‘我是在哪里?我是哪里來的?我到哪里去?’這樣的疑惑?”
生 大膽想象,踴躍發(fā)言。
師 激勵性評價后,指出:人類居住在地球上,地球,是我們的母親,地球是我們每個人的家園,但直到今天我們對地球的真正面目認識得還不夠清楚,如為什么我國大陸每年向東偏南運動8毫米?科學家預言地球軌道正面臨隕石進入的高峰期,人類將如何應對?太陽黑子的周期性爆發(fā)對人類有何影響?還有厄爾尼諾現象與世界氣候等都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未解之謎,如何才能愛護地球,保護地球呢?
生 必須首先了解她,認識她。
師 怎樣快速地、系統(tǒng)地、深刻地認識地球呢?
生 必須認真學好地理學,因為地理學能幫助我們徹底認識地球。
師 今天請讓我?guī)ьI同學們一起走進地理學。
板書:
前言——走進地理學
推進新課
前邊我們簡單了解了學習地理學的重要性,地理學是一門什么樣的科學?它包含了哪些學科體系呢?
板書:略
高一地理教案19
教學重點:
七大洲的地形特點
教學難點:
初步學會概括各大洲的地形特征
教學方法:
教師引導下的學生活動
教學工具:
世界地形掛圖、各大洲輪廓圖、不同顏色的橡皮泥、直尺、寫有地形名稱的小旗。
一、教學過程
(導課):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地表有五種基本的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不僅如此,我們還能在分層設色的地形圖上,把它們判讀出來;今天,我們就用我們已掌握的本領放眼世界。
(板書)七大洲地形的基本特征
(組織)調整學生座位,分成七個組,圍繞課桌做好
(分工)每組學生的桌子上放著一張某個大洲的輪廓圖。七大洲有七個小組承包。
(學生活動)依照世界地形地圖,在你們這個大洲的輪廓圖上,用橡皮泥制作出它的地形模型,并試著描述本大洲的地形特點(從海拔高低,起伏大小,地形的種類組合方面分析)向同學介紹本大洲的地形單元。15分鐘完成。
(教師指導)1)去各小組指導模型的制作、加工把握地形特點,識別不同的單元。
2)指導學生把做好的模型按各大洲的位位置拼合成全世界地形模型。
二、板書
七大洲地形特點
亞洲
歐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州
南極洲
(學生活動)現在我們借助各組做的模型。對世界七大洲進行初步的了解。
請亞洲組來兩位同學給我們介紹亞洲有哪些主要的地形單元。一位同學指著模型給我們介紹,另一位同學在他介紹的同時,在分層設色地形地圖上也把這個地形單元指出來,一方面便于我們更好地把模型和地形圖對立起來,另一方面,也檢查一下他們組的模型做的是否準確。
(教師)全班同學在你們的引導下對亞洲的地形的分布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那么這些地形單元組合在一起又表現出什么樣的特點呢?再請你們組的同學來給我們概括一下(指圖回答)
(小結)的確像他們描述的一樣,亞洲的地勢中間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積廣大。
(板書)中間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積廣大。
下面我們請亞洲的鄰居之一,歐洲組來介紹。
請兩位同學同時指圖和模型,介紹歐洲的主要地形單元;再請一位同學介紹歐洲的特點,對照模型做檢測。
(小結)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比較低平。
依次類推,由同學完成其他五個大洲。
(板書)
七大洲地形特點
亞洲中間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積廣大
歐洲以平原為主,地勢低平
非洲以高原為主
北美洲西部山地、中部平原、東部高原
南美洲西部高原、中部平原、東部高原
大洋州西部高原、中部平原、東部山地
南極洲冰雪覆蓋,海拔最高的大陸
通過各組的介紹,對各大洲哪兒是什么地形有了大概的了解,特別是對面積最大、海拔最高、長度最長的地形單元記憶最深。老師這兒有幾個寫有地形單元名稱小旗,看哪個小組又快又準地把它插在模型中,并猜一猜這個地形單元是什么地形之最?
發(fā)給每一組一面小旗,上面分別寫著巴西高原、青藏高原、亞馬孫平原、喜馬拉雅山、安第斯山、東歐平原、剛果盆地。
(教師講評)從世界地形圖上看,不同地區(qū)的地形差異很大。有的地區(qū)海拔高,有的地區(qū)海拔低;有的地區(qū)地面崎嶇,有的地面平坦;在更大的區(qū)域,還有不同類型的組合,如有的地區(qū)地形復雜多樣,有的地區(qū)地形單調。一個地區(qū)的地形特點,一般是從海拔、地面起伏和地勢、地形類型及分布等方面來說的。
按洲來說,歐洲、和非洲分別以平原和高原為主;亞洲的地形則比較復雜,地勢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積廣大,平原分別在大陸周圍地區(qū)。
今天我們做出了全世界的地形模型,很不簡單。借助這個模型,對七大洲的地形有了十分直觀的認識,對我們今后的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
(板書設計)
三、七大洲
七大洲地形特點
亞洲中間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積廣大
歐洲以平原為主,地勢低平
非洲以高原為主
北美洲西部山地、中部平原、東部高原
南美洲西部高原、中部平原、東部高原
大洋州西部高原、中部平原、東部山地
南極洲冰雪覆蓋,海拔最高的大陸
四、四大洋:
大陸架、大陸坡、海溝、洋盆、海嶺
探究活動
制作地形模型
目的:
1.制作地形模型。需要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地形圖的判讀方法和不同類型地形的形態(tài)特征來完成這個富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增強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促進知識的遷移。
2.通過實踐,我愛范文,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與人合作的能力。制作模型的成功,使學生體會到了成就感,體驗到了知識的價值和學習的重要性,有利于今后更積極主動的學習。
3.探究活動的實踐過程,也是一個創(chuàng)造活動,鼓勵中國學習聯盟膽創(chuàng)新,勇于實踐為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提供一個空間。
活動準備:
1.世界地形圖,五種類型的分層設色地形圖,沙盤,泥沙,直尺。
2.學生被分成五個小組,教師有五張設色地形圖,發(fā)給每組一張。
活動內容和步驟:
請每個小組的同學依照教師發(fā)給的圖,完成下列工作:
步驟一:
(1)依照分層設色地形圖,以1:15000為吹垂直比例尺,動手在沙盤中出這種地形模型。
(2)觀察模型,描述這種地形的形態(tài)特點。
(3)參照分層設色地形圖在世界地形圖中找出這種地形的同類
(4)對照模型和分層設色地形圖找出它們之間的對應關系。
步驟二:
各組作完以后,各小組派代表上臺,展示他們的模型,描述描述這種地形的形態(tài)特點。找出這種地形的同類,對照模型和分層設色地形圖找出它們之間的對應關系。
高一地理教案20
教學目的:
1.了解幾種常見的氣象災害的危害,以及監(jiān)測防御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臺風、暴雨洪澇、干旱、寒潮等氣象災害的危害性、發(fā)生的規(guī)律及有效的防御。
教學方法:
及時收集全球范圍內的氣象災害消息,讓學生具體了解其危害;組織學生收看關于我國1998年“三江”特大洪澇災害的影視資料,進行具體分析防御措施。如《揮師三江》
教學過程:
氣象災害是全球各類自然災害中最嚴重的災害。為了加強我們對災害的意識,提高對減災、防災的認識,我們將氣象災害專課學習,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氣象災害的嚴重性,逐步了解其發(fā)生的規(guī)律,以及如何有效地進行防御。
一、臺風:
我國是世界上受臺風影響最大的國家之一。臺風是形成在熱帶或副熱帶海面溫度在26℃以上的廣闊洋面上,是一種強烈發(fā)展的熱帶氣旋,在北半球為逆時針輻合的大旋渦。中心附近風力在12級或以上。若發(fā)生在印度洋和大西洋上叫颶風。
臺風災害主要由強風、特大暴雨和風暴潮造成。
加強臺風的監(jiān)測和預報,是減輕臺風災害的重要措施。對臺風的探測主要是利用氣象衛(wèi)星,近海可用雷達監(jiān)視其動向,如圖2.33,指導學生識別臺風中心位置及移動的路徑,做到及時預報,減輕災害損失。
二、暴雨洪澇:
連續(xù)性的暴雨或短時間的大暴雨是造成洪澇災害的重要原因。我國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國家之一,主要發(fā)生在南方和東部地區(qū)。暴雨的形成需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a.源源不斷地水汽供應;
b.強烈的空氣上升運動;
c.形成降水的天氣系統(tǒng)持續(xù)時間較長。
利用氣象衛(wèi)星對暴雨、洪水進行監(jiān)測,對防御洪水有巨大作用。防洪需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結合進行。工程措施包括:修筑堤壩、整治河道、修建水庫、修建分洪區(qū)等。非工程措施是:洪泛區(qū)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預報警報系統(tǒng);擬定居民的應急撤離計劃和對策;實行防洪保險等。
三、干旱
干旱是因長時期無降水或降水異常偏少而造成空氣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種現象,是一個突出的世界性問題。會造成糧食減產,人畜飲水困難,影響經濟發(fā)展和社會安定。
防御干旱應采取多種措施:農、林、牧結合,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選擇耐旱作物,開展農田水利建筑,營造防護要,改進耕作制度等。
四、寒潮
由強冷空氣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圍的劇烈降溫,并伴有大風、雨雪、凍害等現象。寒潮是我國冬半年主要的氣象災害,造成的主要災害有:農作物凍害,大風吹翻船只,摧毀建筑物,破壞牧場,大雪、、凍雨破壞通信線路,交通受阻等。
對寒潮的防御要提前發(fā)布準確的寒潮消息或警報,提醒有關部門事先做好準備,將可大大減少損失。
課堂小結:
將幾種自然災害進行對比,了解其主要內容。
課后活動:
讓學生及時收集各種氣象災害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及特點。
板書設計:
幾種氣象災害對比表
種類概念成因分布災害表現防御措施
臺風
強烈發(fā)展的熱帶氣旋
氣旋的強烈發(fā)展
熱帶、副熱帶海面
強風、特大暴雨、風暴潮
加強監(jiān)測、預報、防災、減災
暴雨洪澇
24時降水量在500mm以上
充沛水汽強烈上升降水時長
全球范圍程度不等
洪澇、農田被淹、財物受損
監(jiān)測、預報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結合
干旱
空氣干燥,土壤缺水現象
長期無雨或異常偏少
全球范圍程度不等
糧食減產、飲水困難、社會經濟不穩(wěn)
農牧林結合,農田水利建設,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
寒潮
大范圍劇烈降溫,伴有風、雨、雪等
強冷空氣迅速入侵造成
我國冬半年大部分地區(qū)
農作物受凍、建筑物毀壞、破壞牧場
提前發(fā)布寒潮消息或警報
教學后記:
各種氣象災害對人類的生活、生產影響較大,讓學生從具體實例著手,了解危害程度,做好應急準備。
高一地理教案21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
詩詞賞析
此詩為寫景名篇。詩人以大手筆描繪了廬山雄奇壯麗的風光,可謂描寫廬山的千古絕唱。同時,此詩也表現了詩人的豪邁氣概,抒發(fā)了詩人寄情山水、縱情遨游、狂放不羈的情懷,表達了詩人想在名山勝景中得到寄托,在神仙境界中逍遙的.愿望,流露了詩人因政治失意而避世求仙的憤世之情。詩思想內容比較復雜、感情豪邁開朗,磅礴著一種震撼山岳的氣概。第二段描寫廬山風景,寫長江壯景則又換山韻,音響慷慨高亢。隨后,調子陡然降低,變?yōu)槿肼曉马崳磉_歸隱求仙的閑情逸致,聲音柔弱急促,和前面的高昂調子恰好構成鮮明的對比,極富抑揚頓挫之妙。最后一段表現美麗的神仙世界,轉換清韻,音調又升高,悠長而舒暢,余音裊裊,令人神往。
自古山水是文人墨客寄托情懷的首選。山所擁有的雄偉往往成為大眾遠大志向和雄偉抱負的寄托,那么山的這種屬性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山的形成與分類
【導學與自主探究】請大家認真閱讀教材P73頁內容,結合學案分析思考下列問題:
(一)山地與陸地的關系
山地是陸地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也是陸地的骨架。山的形成和發(fā)展與內力有關。
。ǘ┥降氐姆诸悾厚薨櫳健鄩K山、火山等
二、褶皺的形成和基本形式
【互動討論】
請觀察褶皺形成中巖層形態(tài)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有幾種類型?
【總結分析】
(一)褶皺:
在地殼運動產生的強大的擠壓作用下,巖層會發(fā)生塑性變形,產生一系列的波狀彎曲。
《第二節(jié) 山地的形成》教學設計
。ǘ薨櫟幕締挝哗ぉゑ耷
巖層向上拱起部分稱為背斜;巖層向下彎曲部分稱為向斜。
三、地球巖石圈板塊構造學說
《第二節(jié) 山地的形成》教學設計
(一)地球巖石圈板塊示意圖
活動:(展示板塊示意圖)說出板塊名稱并填注在板塊示意圖中。
《第二節(jié) 山地的形成》教學設計
六大板塊名稱: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 南極洲板塊。
。ǘ┌鍓K屬性
板塊的內部地殼比較穩(wěn)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塊邊緣地帶。
。ㄈ┌鍓K運動與地表形態(tài)的關系
模擬板塊運動的游戲
《第二節(jié) 山地的形成》教學設計
游戲規(guī)則:
1.以課室的中線為界,左邊的同學為第一組,右邊的同學為第二組,請各組各派兩位代表。
2.兩組的代表各抓住泡沫板的兩端。
3.第一組的兩位同學從泡沫板的兩側使勁往外拉。
4.第二組的兩位同學從泡沫板的兩側使勁往內擠。
討論 :
1.將泡沫板從兩側向外拉會發(fā)生什么現象?這種現象與地殼板塊水平運動有何聯系?
2.將泡沫板從兩側向內擠會發(fā)生什么現象?這種現象與地殼板塊水平運動有何聯系?
《第二節(jié) 山地的形成》教學設計
《第二節(jié) 山地的形成》教學設計
。ㄋ模耷呐袛喾椒
《第二節(jié) 山地的形成》教學設計
1.結合上圖,你可以從哪些方面來判斷背斜和向斜?
(1)從形態(tài)上看:巖層向上為背斜、向下為向斜。
。2)從巖層的新老關系上看:背斜中老翼新、向斜中新翼老。
。3)從地貌景觀上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2.探索·褶皺地形──“地形倒置”的原因是什么?
歸納展示:
一般:背斜成嶺,向斜成谷;地形倒置: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背斜頂部受張力作用巖性較疏松,容易被外力侵蝕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擠壓力作用巖性較堅實,不易被外力侵蝕反而成為山嶺。
(五)褶皺的實踐意義
《第二節(jié) 山地的形成》教學設計
1.利用向斜構造找水,利用背斜找油。向斜構造有利于地下水補給,兩翼的水向中間匯集,下滲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背斜是良好的儲油構造,由于氣最輕,分布于背斜頂部,中間為石油。
2.利用背斜、向斜確定鉆礦的位置。如果巖層中含有某種礦產層,如煤、鐵礦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鉆井或打井應在向斜構造處;因背斜頂部易被侵蝕,背斜巖層中的礦石很可能被侵蝕搬運掉了。
四、斷塊山
。ㄒ唬⿺鄬拥男纬
當地殼運動產生的強大壓力和張力,超過了巖體承受能力時,巖體就會破裂;巖體發(fā)生破裂后,兩側的巖體沿斷裂面發(fā)生明顯的位移,就形成了斷層。
《第二節(jié) 山地的形成》教學設計
《第二節(jié) 山地的形成》教學設計
。ǘ⿺鄬拥幕拘问
上升巖塊(地壘):常形成塊狀山地或高地。
《第二節(jié) 山地的形成》教學設計
下沉巖塊(地塹):常形成谷地或低地。
《第二節(jié) 山地的形成》教學設計
。ㄈ⿺鄬游灰婆c地表形態(tài)
斷層
地表形態(tài)
斷層的位移
以水平方向為主
錯斷原有的地貌,或在斷層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
以垂直方向為主
相對下降的巖體形成谷地或低地相對上升的巖體形成山嶺或高地
斷層構造帶
常發(fā)育成溝谷、河流
。ㄋ模⿺鄬訕嬙斓孛
斷層形態(tài)
上升巖塊
下降巖塊
斷裂帶
構造地貌
塊狀山地或高地
谷地或低地
裂谷或河流
實例
廬山、泰山、華山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東非大裂谷
。1)汾河谷地
《第二節(jié) 山地的形成》教學設計
位于山西省中、南部。這里在地質史上為一東北—西南走向的斷層地塹,南與渭河平原相接,北與滹沱河谷地相連,后經汾河等河流沖積形成為河谷平原。汾河谷地土壤肥沃,灌溉條件優(yōu)越,是山西省重要的糧、棉產地。
。2)渭河平原
《第二節(jié) 山地的形成》教學設計
又稱渭河盆地,系地塹式構造平原。位于陜西省中部,介于秦嶺和渭北北山之間。西起寶雞,東至潼關,海拔約325~800米,東西長約300公里,南北寬窄不一,面積約3.4萬平方公里。因在函谷關和大散關之間古代稱“關中”。春秋戰(zhàn)國時為秦國故地,號稱“八百里秦川” 。是陜西最富足的地方,也是中國最早被稱為“金城千里,天府之國”的地方。
。ㄎ澹⿺鄬拥膶嵺`意義
1.利用斷層找水。斷層由于巖層破碎,往往是地下水外露的地方。
2.建筑、工程隧道選址應避開斷層。在斷層地帶搞大型工程易誘發(fā)斷層活動,產生地震、滑坡、滲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向斜構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現為盆地,修筑鐵路、開鑿隧道時應避開向斜部位,因為如果在向斜部位開鑿,向斜是地下水匯集區(qū),隧道可能變?yōu)樗馈?/p>
3.斷層能加大地震裂度。地震發(fā)生時,有斷層處的地區(qū)裂度會變大。
【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兩種山地──褶皺山和斷塊山的形成、地貌特征及其實踐意義。在山地形成學習中了解了板塊運動的基本特征。
高一地理教案22
一、教材
在上節(jié)內容中,我們已經對宇宙中的地球進行了初步學習,為學習太陽對地球的影響奠定了基礎。“萬物生長靠太陽”,在本節(jié)內容中,我們要學習與地球以及人類生存、生活密切相關的恒星——太陽對地球的影響,由此,我們才能繼續(xù)學習下面幾節(jié)與太陽對地球的影響有關的內容。所以,本節(jié)內容起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二、學情
1.在初中對區(qū)域地理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對太陽輻射的分布已經略有了解,在此基礎上要引導學生從原理上理解影響太陽輻射強弱的因素,并總結太陽輻射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
2.對于太陽活動的認識,學生剛剛接觸,因此比較陌生,所以學生需要一個認識學習的過程。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結合實例,認識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2.結合太陽外部結構說出太陽活動的主要類型以及特征。
3.簡述太陽活動對地球的主要影響,并能用實例加以分析和說明。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結合圖片、資料和生活體驗提出問題,認真思考,與同學共同探究,尋求結論。培養(yǎng)分析問題、總結歸納問題的能力。
2.通過閱讀課本中出現的地理空間分布圖,掌握讀圖分析并總結地理規(guī)律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1.養(yǎng)成熱愛生活,善于觀察生活中的現象,從生活中發(fā)生的地理現象去學習、分析的習慣。
2.通過探究太陽輻射、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樹立事物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觀點。
3.正確認識太陽輻射和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樹立科學的宇宙觀和發(fā)展觀。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
1.太陽能量的來源,太陽輻射和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2.通過讀圖,分析太陽輻射的緯度分布規(guī)律及其影響因素。
3.了解太陽的外部大氣結構與太陽活動的類型,理解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難點】
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五、說教學方法
講授法、讀圖法、對比分析法。
高一地理教案23
農業(yè)的區(qū)位選擇
從容說課
本節(jié)內容較為系統(tǒng)、詳細地分析了影響農業(yè)區(qū)位的自然、社會、經濟等因素。通過活動,使學生了解農業(yè)的區(qū)位選擇受多種因素的制約,因此在發(fā)展農業(yè)生產時,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
教材通過泰國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種植和澳大利亞牧場的對比,引出區(qū)位的概念以及農業(yè)不同區(qū)位選擇的原因。泰國湄南河平原和澳大利亞東南部在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和農業(yè)生產特點方面的區(qū)別應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加以對比。使學生理解:農業(yè)的區(qū)位因素主要有哪些?農業(yè)的區(qū)位選擇在本質上就是綜合考慮多種區(qū)位因素從而對土地的合理利用。在這一基礎上,學生就較容易回答出兩地農業(yè)生產存在巨大差異的原因了。
圖3.3是本單元核心原理的概念圖,是本單元的其他內容的基礎,教學中應在分析各個案例和“活動”的過程中反復運用,從而達到熟練應用的目的。P43的三個活動的設計在于幫助學生理解農業(yè)生產的布局、變化與區(qū)位因素的影響,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好這一內容,以提高對學生探究能力和讀圖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顒觢和活動2在教學時應出示地圖,讓學生找到孟買、羅馬、江西泰和縣的地理位置。使學生建立空間概念,進而幫助他們分析這三個地區(qū)的地理區(qū)位條件;顒3是“我國*帶沿海地區(qū)農業(yè)景觀的變遷”,教學中需要出示一些這一地區(qū)的土地利用變化資料以及稻米、甘蔗、花卉三種作物的市場價格,最后引導學生分析說明農業(yè)區(qū)位的選擇受市場因素的影響。
P44案例1的目的在于說明農業(yè)的區(qū)位選擇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且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問題。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分析地中海農產品種類及消費地的變化,通過對法國和西班牙兩國的農業(yè)區(qū)位差異的比較,使學生學會進行地理區(qū)域比較的方法和思想。
農業(yè)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的結果。教材中以澳大利亞混合農業(yè)地域的形成過程為例來說明這一問題,教學時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多圖綜合,分析澳大利亞混合農業(yè)地域類型形成的原因,同時訓練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
知識與技能
l.從地理位置、自然和社會因素等方面,理解農業(yè)區(qū)位的含義。
2.理解農業(yè)生產的布局、變化與區(qū)位因素的影響,說明農業(yè)生產活動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
3.通過分析澳大利亞混合農業(yè)地域類型形成的原因,訓練學生讀圖分析能力。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不同農業(yè)地域景觀圖的比較,理解農業(yè)區(qū)位的含義。
2.利用圖表分析法、比較法幫助學生理解農業(yè)生產的布局、變化與區(qū)位因素的影響。
3.以具體案例引導學生理解法國和西班牙兩個國家農業(yè)區(qū)位差異,學會進行區(qū)域比較。
高一地理教案24
習者水平分析:
1、地球內部圈層內容雖然簡單,但比較理論化,無法讓學生用“眼見為實”來感受,所以通過實物比擬的方法來描述地球內部結構(如地球內部圈層就像一個雞蛋剖面一樣)是一種比較好的“化繁為簡、化虛為實”的好方法。
2、關于地震波的縱波和橫波,學生在初中只能是看到過,在高中物理中還沒學到該部分的內容。所以,我們地理老師就應當充當一回物理老師,要全面的把縱波和橫波的相關知識講清講透,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學好地球內部圈層的結構和特點。
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jié)教材主要介紹了地球的圈層結構,包括地球的內部圈層和外部圈層。人類對地球內部的了解,主要通過對地震波的研究,來推知地球內部的組成及其他特征。所以,在具體的教學中,首先掌握地震波的特點:縱波傳播速度快,能通過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三態(tài)物質;橫波傳播速度慢,只能通過固態(tài)物質。在此基礎上,我們就可以根據地震波速度的變化,來推知地球內部的物質的組成及特點。我們把地震波速度突然變化的面叫做不連續(xù)面一個是莫霍面一個是古登堡面。根據這兩個面,我們可以將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個圈層。
地球外部圈層與人類關系比較密切,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在后面的教材會有更詳細的介紹,所以在本節(jié)中介紹可簡略點。當然,要強調的是地球外部圈層之間是相互聯系的,相互制約的,人類對地理環(huán)境的作用都會造成環(huán)境對人類的反作用,人類對地理環(huán)境的作用都會造成環(huán)境對人類的反作用。所以,人類只有按自然規(guī)律辦事,合理利用、改造自然,才能促進生態(tài)體統(tǒng)的良性發(fā)展,為人類造福。否則,會使生態(tài)系統(tǒng)惡性發(fā)展,影響人類的生存和發(fā)展。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A、了解地球圈層結構及特點,并能概括出各圈層的主要特點
B、運用資料和圖表了解地球外部圈層的作用與人類的關系
2、過程與方法
A、能夠結合地球各圈層結構特點,分析實際生活中的地理現象
B、用具體實例說明地球表層的特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A、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整體意識,認識事物的普遍聯系性規(guī)律
B、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學精神
C、學會從宏觀到微觀、從整體到局部的方法,來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重點:
地球內外部圈層的空間分布和特點
教學難點:
地球內部圈層的結構和基本特征
教學方法:
對比分析法、讀圖分析法、畫圖分析法、合作討論法
教學過程
教師行為
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主題
探究地球內部圈層
活動
中國古代對大地有一種說法:我們活人生活的地表叫人間,而地表之下的部分,叫陰間。陰間又分18層,所謂18層地獄么?你認為我們住的地底之下真的有18層嗎?那我們的地球內部結構到底是怎樣的呢?同學們的猜想都很有意思,想聽聽我的猜想嗎?我認為地球內部結構就像是一個熟雞蛋的結構,你相信嗎?
不信是吧!我這里有一個熟雞蛋(小刀切開,展示給學生看)同學們能把看到的情景描述一下嗎?
(可對學生的描述進行鼓勵性評價)
那么我是怎么知道地球內部結構也像這個熟雞蛋呢?(自問自答)
是不是我也把地球當雞蛋一樣用這把小刀給切開呢?或者像《封神榜中的土行孫一樣,可以到地下去看看呢?或者又像凡爾納作品《地心之旅》中的主人公一樣一個火山口進一個火山口出呢?(都不可能)
(有感而言:上天不易,下地也挺難)
那你能想出什么辦法來探測地球內部的結構和組成物質呢?
教師總結:那么,人來是如何利用地震波來實現對地球的“*”呢?
仔細閱讀課本21頁第一段和第二段內容,并結合圖1.25,完成下列問題:
1、地震波、縱波、橫波的概念
2、對比縱波和橫波,完成下列表格
地震波類型
縱波
傳播速度
通過的物質
橫波
根據第一和二題的結論,分析:當地震發(fā)生時,人們首先感到地面是上下跳動還是左右晃動?為什么?(深入探究:如果是在水面上呢?你的感嘆又會是什么?為什么?)
4、什么叫不連續(xù)面?在地球內部存在著哪幾個不連續(xù)面呢?請在圖1.25中找出不連續(xù)面的名稱以及他們所處的大概深度。
5、不連續(xù)面把地球內部分成幾個圈層,分別叫什么?
6、地震波在通過不連續(xù)面時,波速會不會變化?如果會,是如何變化的?(深入探究:據此你能推測出地幔和地核的物質狀態(tài)嗎?)
7、根據你的理解,地殼的厚度會均勻嗎?請舉出實例說明
。ㄗ詈,教師可對比驗證地球內部圈層確實很像一i個雞蛋的內部結構)
1、畫出地球內部圈層示意圖。(要求:只看雞蛋不看書)
2、完成后,教師給出地幔可分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核可分為外核和內核的相關知識和數據,再次讓學生在已完成的示意圖中做出上述內容。
3、然后,教師在給出軟流層和巖石圈的相關資料,讓學生與學生可相互糾錯。續(xù)作出軟流層和巖石圈在地球內部圈層的相對范圍
4、最后可根據完成的示意圖提問:地殼等于巖石圈?請說出它們的差異?
過度:通過上述學習,我們已經知道地下世界很“精彩”,其實地表世界“更精彩”,接下來我們在探究一下地球的外部圈層。
學生回答:不是!
學生各抒己見
學生:想!
學生思考
某一學生:由外向里共分三層,即蛋殼蛋白和蛋黃;厚度有差異,蛋殼最薄,蛋白次之,蛋黃最后
學生哄笑
學生討論,答案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如鉆探技術、火山、溫泉、遙感、地震波等等。
學生閱讀,小范圍內合作完成上述7個問題
學生相互糾錯
學生回答問題
從學生掌握的知識和生活體驗進入學習情境,引起學生思考和求證*,激發(fā)學習*。
培養(yǎng)初步的觀察能力。
培養(yǎng)學生閱讀歸納能力,讀圖、析圖能力,實際應用能力和合作能力。
提高學生作圖能力、讀圖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
探究地球外部圈層
課堂小結
請根據圖1.27和資料1,回答下列問題
1、你認為地球外部圈層主要有哪幾層?各自的范圍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2、舉例說明為什么地球外部圈層是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必要條件?
3、探究:你認為巖石圈是屬于地球的外部圈層還是屬于內部圈層?
教師小結:(完整版書)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和地球之間有了一次親密的接觸,讓我們清晰的認識到地球這個“精彩’的、充滿生機的家園。同時,也讓我們清醒的感受到人類的生存和發(fā)展離不開這個家園,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將來也是如此。所以,請同學們一起行動起來,伸出你我雙手,自覺的去愛護她、保護她、珍惜她、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每位同學,可任選一題,完成下列探究:(字數:200—300之間)
選題一:如果將來,人類真的發(fā)明了一種能到地球深處的“船“,你認為,這樣的”船“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選題二:以“一顆小水滴的旅行“為題,寫一篇地理小論文。
學生閱讀、討論回答
課后探討
通過閱讀材料,培養(yǎng)學生提取、分析信息并運用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學活用,理論聯系實際,培養(yǎng)探究精神。
高一地理教案25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為魯教版必修二第二單元第一節(jié)《城市發(fā)展與城市化》,本節(jié)介紹了城市的起源和城市的發(fā)展,重點探討了城市化的過程和特點,發(fā)展中國家與發(fā)達國家城市化的差異、城市化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等四個問題。城市化與社會經濟發(fā)展之間是互相促進的,但城市化也給化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城市起源的條件和發(fā)展的三個階段;了解城市化的含義、標志和當代
城市化的特點;理解城市化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
2、過程與方法:圍繞生產力的發(fā)展和社會分工等因素分析城市起源和發(fā)展;從城市化的概念入手,圍繞著城市化的三個標志,分析城市化的過程和特點;從城市數量、規(guī)模擴大所引起的變化角度分析影響。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悟生產力發(fā)展水平的影響;領會當代城市發(fā)展的趨勢;重視城市環(huán)境問題。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城市化及其特點,城市化帶來的環(huán)境問題
難點:郊區(qū)城市化和逆城市化
四、學情分析:
學生對城市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對于城市的起源、城市化的概念等沒有什么知識基礎,要求教師多搜集資料、圖片,讓學生有一個細致的了解,給下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五、教學方法:
1、圖表、圖片展示法
2、學案導學
3.新授課教學基本環(huán)節(jié):預習檢查、總結疑惑→情境導入、展示目標→合作探究、精講點撥→反思總結、當堂檢測→發(fā)導學案、布置預習
高一地理教案26
人口遷移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人口遷移的概念和分類。
2.探究人口遷移的特點,舉例說明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
3.正確認識人口遷移客觀存在及其正、負影響。
4.通過有關人口移動的討論,學會全面地、客觀地分析某一具體的人口遷移現象。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分析人口遷移與人口移動兩個概念的關系,明確不同地理概念的區(qū)別與聯系,從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
2.過剖析人口遷移的基本原因推力拉力作用,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各因素對人口遷移的影響,使學生學會正確看待各地理事物之間的聯系。
3.在討論過程中,引導學生團結協作,大膽表達、交流,發(fā)展學生學會合作、與人交往的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人口遷移的學習,使學生能夠結合生活實際,解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用科學的理念、發(fā)展的觀點看待生活。
2.激發(fā)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養(yǎng)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形成正確的世界觀。
3.培養(yǎng)學生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精神。
4.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口觀和環(huán)境觀。
【教學重點難點】
人口遷移的概念、引起人口遷移的因素
【教學過程與方法】
[導入新課]
播放錄象:我國民工流動、伊拉克戰(zhàn)爭難民移動引入本節(jié)課題
[學生閱讀]
回答問題:①人口變動的原因是什么?
、谑裁词侨丝谶w移?
③短期旅行、農民秋收后到城市打工、去商店買東西是否是人口遷移
提示:人口遷移是指變更定居地時間為長期或永久,人口遷移≠人口流動③中的現象都是人口流動。
[活動參與]針對課本活動1判斷是否為人口遷移?各組討論,發(fā)言人回答
[展示]①圖1-9近現代世界人口遷移流動路線示意圖
、诒椴际澜绺鞯氐奶迫私
③我國當代人口遷移
[承轉]①②為國際人口遷移,③為國內人口遷移,引入人口遷移的分類
[活動參與]針對課本活動2判斷哪些為國際人口遷移,哪些為國內人口遷移?當前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人口遷移的主要類型?各組討論,發(fā)言人回答
[承轉]人口遷移類型多種多樣,引起人口遷移的原因是什么?引入下一問題:引起人口遷移的因素:
[學生閱讀]課文第一、二段,回答問題:人口遷移的基本原因是什么?推力與拉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展示案例]美國的人口遷移
探究問題:
、20世紀60-70年代美國的人口遷移方向?拉力和推力分別是什么?
、20世紀70年代后美國的人口遷移方向?拉力和推力分別是什么?
[討論回答]20世紀60-70年代由于東北部老工業(yè)區(qū)環(huán)境惡化,西部和南部環(huán)境優(yōu)美,新興工業(yè)發(fā)達;20世紀70年代后,隨著城市環(huán)境改善和老工業(yè)區(qū)經濟的重建,出現了人口向老工業(yè)區(qū)和城市回流的現象。
[承轉]從以上分析:引起美國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環(huán)境生態(tài)因素。
[閱讀回答]
、僮匀画h(huán)境因素中哪些是拉力,哪些是推力?
、谑裁词黔h(huán)境移民?三峽移民是否為環(huán)境移民?
答案:拉力為氣候溫和,土壤肥沃,水源方便,地形平坦,資源豐富;
推力為環(huán)境惡化、自然災害;由生態(tài)環(huán)境條件惡化而引起的移民稱為“環(huán)境移民”或“生態(tài)移民”。三峽移民并不是環(huán)境移民,因為環(huán)境移民是被迫的,結果都是流離失所,背井離鄉(xiāng)。舉例:圖瓦盧舉國移民新西蘭。
[承轉]自然條件對人口遷移的影響,是通過人類的社會經濟活動來實現的。經濟因素對人口遷移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閱讀課本]回答:
、俳洕蛩刂械睦Α⑼屏Ψ謩e是什么?
、诮洕蛩刂饕憩F在哪幾個方面?并舉例。
答案:拉力為經濟水平高,遷入率高。推力為經濟落后,遷出率高
表現:城市化的推進,大型建設項目的布局,區(qū)域的大規(guī)模發(fā)展,交通運輸
[展示資料]深圳-年輕的特區(qū)城市、三峽工程建設、西部大開發(fā)
提問:造成的人口遷移分別受哪個因素影響?
答案:城市化的推進、大型工程建設項目的布局、區(qū)域的大規(guī)模開發(fā)
[活動參與]學生閱讀課本活動要求,看圖分組討論:①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人口的流動方向?②造成人口流動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方向:從內地向沿海,從農村向城市,從山區(qū)向平原——從經濟發(fā)達區(qū)向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
原因:
①我國人多地少,農村勞動力長期處于剩余。
、诔青l(xiāng)之間收入是促使人口大量遷移的根本。
、蹏艺咴试S人口遷移。
[閱讀提問]閱讀課本材料:我國當代人口遷移、戰(zhàn)爭與巴爾干人口遷移
問題:20世紀80年代以前,我國人口遷移與巴爾干地區(qū)的人口遷移分別是有什么因素引起的?
答案:國家政策、戰(zhàn)爭即政治因素。
[自主學習]
、偕鐣幕蛩乇憩F在哪些方面?
、谙铝鞋F象分別屬于哪個方面?
A科技人員出國留學B印巴分治C老張到深圳去和兒子一起居住(文化教育、宗教、家庭婚姻)
[活動參與]閱讀課本活動要求,討論回答:
、偈澜缛丝谶w出國和遷入國有什么特征?(遷出國都是發(fā)展中國家,遷入國都是發(fā)達國家)
、谠斐蛇@種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發(fā)達國家經濟發(fā)達,發(fā)展中國家勞動力剩余。主要受經濟原因影響。)
、墼20世紀80年代后我國的人口遷移主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經濟因素)
[小結]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有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因素、經濟因素、政治因素、社會文化因素。在以上因素中經濟因素往往起著重要的作用。
[探究]人口遷移對遷出地和遷入地分別帶來怎樣的影響?討論回答:
對人口增長和分布產生巨大影響;對人口結構產生影響;對經濟、文化發(fā)展深遠影響;同時對城市的環(huán)境、交通、住房等產生影響。
高一地理教案27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內容是城市單元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在上一節(jié),教材把城市是作為一個點,從宏觀上講解城市的區(qū)位因素,而本節(jié)把城市作為一個區(qū)域,從微觀上剖析城市的內部結構。重點在于分析不同功能區(qū)的分布和形成原因。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掌握城市功能區(qū)類型并能夠舉例說明歷史因素、經濟因素、社會因素對功能分區(qū)的影響。
(2)了解地域文化對城市的影響
2.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要應用綜合的觀點、辯證的觀點看問題,避免使所學知識公式化。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1)認識城市各功能區(qū)的分布是有一定規(guī)律可循的,學會用發(fā)展的觀點認識城市各功能區(qū)的形成和變化,培養(yǎng)學生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樹立實事求是的思想。
(2)通過認識城市,理解三大因素對城市地域結構的形成和合理規(guī)劃起重要的指導作用,從而進一步熱愛自己生活的城市。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城市三種功能區(qū)在空間上的分布規(guī)律和特點。
2.影響城市功能分區(qū)的主要因素。
3.地域文化對城市的影響。
難點:經濟因素對城市功能分區(qū)的影響。
四、學情分析
高一的學生屬于平行分班,沒有實驗班,學生對城市有所了解,但對于城市功能分區(qū)了解很少,所以講解時需要細致。對于地域文化對城市的影響了解更少,講解時應多提供一些合適的案例。
五、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學習、講解法
六、課前準備
1.學生的學習準備:預習課本知識,完成學案。
2.教師的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制作,課前預習學案,課內探究學案,課后延伸拓展學案,城市圖片。
3.教學環(huán)境的設計和布置:四人一組,準備探究學習。
七、課時安排:
1--2課時
高一地理教案28
人類認識的宇宙
。蹖胄抡n]
茫茫宇宙,無邊無際,無始無終。宇宙是個什么“模樣”呢?有人做了這樣的比喻:太空像汪洋大海,天體像相距很遠的小島,天體系統(tǒng)如同群島。我們的地球所處的環(huán)境怎么樣呢?
。壑v授新課]
二、宇宙中的地球(板書)
1.地球和她的兄弟姐妹(板書)
教師出示掛圖或投影片——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讓學生通過讀圖,首先找到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并提醒學生注意小行星帶的位置,然后教師可根據以下資料把九大行星給學生做一個簡單介紹。
(1)寵愛的小個子——水星
水星是九大行星中的小個子,除了冥王星外,算它最小了。我國古人稱它辰星,國際名“墨丘民”,是羅馬神話中商神的名字。
水星是一個固體行星,自轉一周(一天)58.6天,公轉一周(一年)約88天,體積、質量均為地球的1/20。
水星也是一個不發(fā)光的天體,依靠反射太陽光而發(fā)亮。用望遠鏡看水星,像一個小月亮。
水星是名不符實的,在水星表面和上空一滴水也沒有。
(2)美麗的女神、地球的姐妹——金星
金星因有白皙的光輝,我國古代稱它為太白,或太白金星,它的國際名為“維納斯”。在我國古典名著《西游記》里描寫有一位白胡子老頭,到花果山請孫悟空上天當弼馬瘟,他就是太白金星。金星是九大行星中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每天都可看到,它黃昏后出現在西方天空,稱為長庚星;黎明前出現在東方天空,稱為啟明星。西方國家把金星比喻成太陽神阿波羅的先驅和使者,又說它是愛與美的女神維納斯。
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美、俄共向金星發(fā)射了近20個探測器。飛向金星的第一個探測器是美國1962年8月27日發(fā)射的“水手—2號”。根據觀測資料,科學家們認為,金星表面溫度很高(可達380℃),那里沒有河流、湖泊和海洋,也沒有磁場,至今沒有發(fā)現有生命的痕跡。
金星是太陽系的九大行星中惟一逆向自轉的行星,所以在金星上看太陽是“西升東落”的。金星上“一天”是243天,“一年”是225天。
(3)戰(zhàn)神瑪爾斯——火星
火星,似火一般,發(fā)出火紅的光芒 ,在地球上看是一顆紅色星球。火星在午夜可看到,我國古人稱它為熒惑,國際名叫瑪爾斯。
科學家認為,火星是最像地球的一顆星。它被大氣包圍著固體表面,有四季交替的氣候變化,但證實大氣很稀薄,無氧氣,也無液態(tài)水。
近些年對火星的探測較多,有人說火星上有運河,有人說有生命,但至今無定論。
(4)“巨人”朱庇特——木星
木星是九大行星中體積和質量均的一顆星。朱庇特是古羅馬主神的名字,現為國際名。我國古人叫它歲星,民間傳說中的太歲也是指木星。在九大行星中,木星自轉最快,它9時50分自轉一周,但公轉慢,需11.8年。
人類訪問木星的第一位使者是“先驅者——10號”,是1972年3月2日由美國發(fā)射的。據探測表明:木星上空有大氣,周圍有光環(huán),是一個流體星球。
(5)戴草帽的星——土星
土星是太陽系中一顆美麗的行星,淡黃的球體,淺藍的極區(qū)。用望遠鏡看土星,它周圍有一圈明亮的光環(huán),像是戴了一頂漂亮的草帽,所以有人送它一個雅號:戴草帽的星。在西方,羅馬神話中稱它為農神,國際名叫薩圖恩。中國古代叫它填星或鎮(zhèn)星。
在九大行星中,土星的大小和質量都名列第二,僅次于木星。它的體積是地球的745倍,質量是地球的95倍。它公轉一周需29.5年,相當于地球上2萬天,但自轉很快,僅需10小時14分。
(6)躺著走路的星——天王星
天王星的國際名叫“烏刺諾斯”,是希臘神話中的天神。天王星是在1781年由威廉·赫歇爾發(fā)現的。他出生在德國,起初是一個音樂家,17歲去了英國,當宮庭歌會的雙簧管吹奏者,天文是他的業(yè)余愛好。1774年,他親手制成了一架望遠鏡,用來觀測星空。天王星是他偶然發(fā)現的。
天王星在九大行星中排第三,其他星是側著身子轉的,而天王星的自轉軸和軌道面只有8度的夾角,好像躺著運動。它公轉慢,自轉快。
(7)筆尖上的行星——海王星
天王星發(fā)現后,一些天文學家發(fā)現它運動有點“古怪”,于是有人就提出其外側可能還有一顆星。1843年,英國劍橋大學23歲的青年學生亞當斯,運用萬有引力定律,于1845年算出這顆新星的位置,于10月21日送到了格林尼治天文臺。當時天文臺并沒理睬這位“小人物”。
在亞當斯的同時,法國青年勒威列也獨立計算出這顆星,1846年9月18日,他把結果寄給了德國柏林天文臺的臺長伽勒。當伽勒接到信的當晚,即9月23日,果然在天空中找到了這顆星。
古羅馬神話中有一位統(tǒng)治水晶宮的海王,名叫“尼普頓”,現為國際名。天文學家根據這個神話,把這顆新星叫海王星。
(8)冥王普魯托
冥王星是在1930年1月下旬由英國洛威爾天文臺的22歲青年天文工作者湯博發(fā)現的,是九大行星中發(fā)現最晚的一顆星。
因冥王星距太陽非常遙遠,相當于日地距離的40倍,所接受太陽的光、熱僅相當于地球的一千五百分之一,因此,那里到處是黑暗和寒冷。天文學家給這顆行星命名時,想起了希臘神話中的冥府之神——冥王普魯托(現為國際名),所以就叫它冥王星。
冥王星是太陽系中最小的一個行星,體積為地球的1%,質量為地球的1/400,比月亮還輕。它繞太陽一周需248年。
引導學生分析表1.1,依據其質量、體積和距日距離把九大行星分為三類:類地行星,即類似于地球的行星;巨行星,質量、體積都很大的行星;遠日行星,即距離太陽較遠的三顆行星。從表中提供的五項資料數據來看,地球與其他八大行星相比,并沒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2.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板書)
(承轉、過渡)但是,我們已經知道,地球生命存在,特別是在太陽系的九大行星中,地球是一顆適宜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隨著科學技術尤其是宇航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科學界人士也相信宇宙間還會有能夠繁殖生命的星球,但是至今為止,還沒有找到它們。為什么地球上會出現生物呢?請同學們仔細閱讀、分析課文,可以分組討論,來尋找答案。
3.地球的特殊性——具有生命的星球(板書)
(學生分析、討論后教師通過提問來了解情況,然后進行歸納、總結并板書)
。壅n堂小結]
宇宙是運動著的物質組成的,地球在宇宙中只是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但地球所處的宇宙環(huán)境是較穩(wěn)定和安全的,地球自身又具備了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溫度、大氣、水等有利條件,也就使地球上出現了生命物質。
。壅n后作業(yè)]
1.根據課本P4表1.1太陽系九大行星的比較數據,說明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
答案:略
2.根據地球所處的宇宙環(huán)境,以及地球本身的條件,說明地球是太陽系中惟一一顆有生命物質的天體的原因。
答案:略
●板書設計
二、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和她的兄弟姐妹
2.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
3.地球的特殊性——具有生命的星球
高一地理教案29
太陽、月球與地球的關系
[導入新課]
同學們!通過前面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了解到,宇宙中有許許多多不同類型的星體,而月球是距離我們地球最近的一個星球。月亮,在我國古代有許多美好的神話傳說,如嫦娥奔月、月宮(廣寒宮)、桂花樹、玉兔等,到了近、現代,科學的發(fā)展進一步證實地球上許多自然現象與月球有關,所以我們今天有必要來了解一下有關月球的知識。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稍留意就會發(fā)現,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形狀是在不斷變化的,有時像鐮刀,有時呈半圓,有時為圓月,在一個月中,月亮的圓缺是在不斷變化的。月亮圓缺的各種形狀,叫做月相。月亮為什么會發(fā)生圓缺變化呢?
[講授新課]
三、月相及其變化(板書)
1.月相的成因(板書)
(教師利用三球儀邊演示邊解釋)月球是地球的一顆自然衛(wèi)星,它質量較小,本身不發(fā)光也不透明,但可以反射太陽光。通過三球儀的演示我們可以看到,月球在繞著地球轉,地球帶著月球又在繞著太陽轉,由于日、地、月三者的相對位置在不斷變化,因此,我們在地球上所見到的月球被照亮部分也在不斷地變化,從而產生了不同的視形狀,即月相。它的變化是很有規(guī)律的。(教師板書并出示圖1.10投影片或掛圖、自繪圖)
2.月相的變化規(guī)律(板書)
先讓學生自己結合圖下小字說明讀圖分析,然后教師據圖解釋并結合下面的材料作補充說明。
我國歷的科學家(數學家)祖沖之,小時候就非常聰明。有一天好奇地問他父親:“月亮天天有嗎?它什么時候出來?是什么樣子呢?”父親撫摸著他的頭說:“孩子,我教你唱一支《月亮歌》吧!”這支《月亮歌》是這樣唱的:
初一月亮看不見,
初二月亮一根線,
初三初四像鐮刀,
初七初八月半邊。
一天更比一天胖,
直到十五月才圓。
十七十八月出遲,
廿二半夜月半圓,
一天更比一天瘦,
廿九三十見月難。
通過教師解釋、補充說明,來引導學生分析并掌握月相的變化規(guī)律,可用下面兩句話來歸納、概括:“上上西西、下下東東”或“上月西西在夜晚,下月東東在白天!
解釋:“上上西西”是指上弦月在上半夜(黃昏至午夜)可見,出現在西方天空,西半個月球發(fā)亮;“下下東東”是指下弦月在下半夜至次日白天可見,出現在東方天空,東半個月球發(fā)亮!吧显挛魑髟谝雇怼敝干舷以挛靼雮月球發(fā)亮,出現在西方天空上,傍晚至半夜可見;“下月東東在白晝”指下弦月東半個月球發(fā)亮,出現在東方天空,后半夜至次日白晝可見。
(教師結合圖1.11圖、表讓學生來進一步理解、掌握)
(承轉、過渡)人們研究月相有什么意義呢?
3.人們對月相的利用(板書)
古代勞動人民利用月相變化的規(guī)律性,創(chuàng)造了計時制度。目前我國采用的是陽歷和陰歷(嚴格來說應叫陰陽歷)兩種歷法。陽歷也稱公歷,一年一般為365天,是根據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的周期性推算出來的,我們將在后面講到。陰歷也叫農歷,是我國采用的一種傳統(tǒng)歷法,主要在廣大農村中使用。農歷中的月就是以月相變化周期為基礎的。農歷的平年一般為354天,閏年為383或384天。農歷的閏年,是根據月球繞地球公轉的周期推算出來的,農歷的閏年為閏月,采用19年7閏的方法,天文學上稱為沙羅周期。
此外,每個月的月相變化,從朔到上弦、上弦到望、望到下弦、下弦再到朔,這種朔望兩弦四相,每相大約7日的現象,也是一種天然的計時單元。星期最早就是由此演變而來的。
。壅n堂小結]
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衛(wèi)星,它和地球一起,組成了“地月系”。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自然天體,因此對它的研究和了解是很有意義的。
[課后作業(yè)]
1. 讀下圖回答:
(1)圖中包括了幾級天體系統(tǒng)( )
A.一級
B.二級
C.三級
D.四級
答案:B
(2)圖中的月相應該是( )
A.滿月
B.上弦月
C.下弦月
D.新月
答案:A
(3)圖中的月球屬于( )
A.恒星
B.行星
C.衛(wèi)星
D.星云
答案:C
2.月光是夜晚的自然照明,月亮圓缺的變化是有規(guī)律的。許多文人在詩詞中都有關于月相的描述。請判斷以下描述各為什么月相?
(1)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2)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3)盧溝曉月。
(4)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答案:(1)月底的蛾眉月
(2)月初的蛾眉月
(3)下弦月
(4)上弦月
3.觀測月相。可連續(xù)一個月每晚8時、凌晨6時定時觀測,畫出月相,注意月面方向,然后填出下表。
●板書設計 答案:略
三、月相及其變化(選學)
1.月相的成因
2.月相的變化規(guī)律
3.人們對月相的利用
高一地理教案30
知識與技能
1.內力作用形成山岳的三種類型。
2.山岳對交通運輸的影響。
3.通過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分析,進一步使學生理解內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
過程與方法
1.分析法、討論法。
2.探究與活動,理解背斜、向斜的判斷。
3.利用直觀的錄像、景觀圖片等進行展示,使學生理解山岳地貌的成因與特征。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火山的危害和好處的分析使學生樹立辯證法的思想;通過山岳對交通的影響內容的學習,使學生明白人類的活動應和自然和諧統(tǒng)一。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山岳的三種類型。
2.山岳對交通運輸的影響。
●教學難點
背斜、向斜的判斷依據
教學過程
【活動】判斷背斜和向斜
1.結合上圖,你可以從哪些方面來判斷背斜和向斜?
從形態(tài)上可以區(qū)別它們,背斜的巖層向上拱起,表現為山嶺;向斜的巖層向下彎曲,表現為谷地。
巖層的新老關系才是判斷背斜、向斜的重要依據。背斜的中心部分巖層較老,兩翼巖層較新;而向斜中心部分巖層較新,兩翼巖層較老。
【練習】褶皺構造判斷及成因
1.判斷甲乙兩地何處是背斜?何處是向斜?
2.甲乙兩處何處是山嶺?何處是山谷?
3.解釋甲地形成山嶺,乙地形成山谷的原因?
背斜頂部受張力作用,巖石疏松、破碎易被外力侵蝕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擠壓,巖石致密、堅硬,不易被外力所侵蝕,而保留下來形成山嶺。
【講授】板塊學說的基本觀點
1.巖石圈可以劃分為六大板塊,且之間還有若干小板塊
2.板塊位于軟流層之上,處于不斷的運動之中
3.板塊內部相對穩(wěn)定,交界處活躍,碰撞的位置多火山地震
4.板塊的相對運動形成了地表的基本面貌
【活動】板塊構造學說應用
1.為什么亞洲多火山地震?
亞洲位于三大板塊交界處(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亞歐板塊)
2.‘為什么太平洋沿岸多火山地震,而大西洋沿岸火山地震相對要少?
太平洋沿岸多板塊交界處,印度洋沿岸較少
3.新西蘭地震的形成原因?
印度洋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相撞
【活動】褶皺構造與礦產
1.為什么背斜多能成為良好的儲油、氣構造?
油、氣密度小,上浮,因而分布在背斜。
2.為什么“向斜巖層儲水好,水量豐富容易找”?
水的密度大,由高處往低處滲流,因而分布在向斜。
【講授】探究分析:背斜、向斜的實踐意義。
背斜:石油、天然氣埋藏區(qū)
隧道的良好選址
頂部地帶適宜建采石場
向斜:地下水儲藏區(qū),常有“自流井”分布
【講授】火山活動的影響
有利影響:帶來肥沃的火山灰土壤;帶來硫磺、建材、能源(地熱資源)和其他礦產資源;利用火山景觀發(fā)展旅游(溫泉);有利于火山研究(或火山科研考察)。
不利影響:火山噴發(fā)可能會造成當地冰雪融化,形成洪水;空氣中的懸浮物增多,污染大氣;火山灰漂浮在空中,影響航空和旅游業(yè);還會使地面接收太陽輻射減少,引起地面溫度下降;火山噴發(fā)的有毒氣體會影響到人的健康。
高一地理教案31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
【第一節(jié)自然環(huán)境】
第1教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亞洲的位置、范圍、政區(qū)劃分以及地形河流概況。
能力目標:1.通過對亞洲的學習,使學生掌握認識大洲的基本方法:如學會讀圖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點;學會運用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描述某一區(qū)域地勢變化及地形分布特點;運用地圖及有關資料歸納出大洲的地形、氣候、河流特點,并分析其相互關系。
2.通過地圖和資料,嘗試從不同方面說明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發(fā)展發(fā)散思維。
3.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培養(yǎng)探究意識和與人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對亞洲自然風貌的學習以及用歌曲強化氛圍,培養(yǎng)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對于我們生活的大洲的自豪感。
教學重點:通過對亞洲的學習,掌握認識大洲的基本方法。
教學難點:學會正確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點,運用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描述區(qū)域某一地勢變化及地形分布特點。
教學準備:掛圖、地形名稱卡片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你知道世界上的大洲是哪一個嗎?
你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哪一個嗎?
你知道世界陸地的點在哪嗎?在哪一個大洲?
你知道世界陸地的最低點在哪嗎?在哪一個大洲?
你知道中國在哪一個大洲嗎?
對,以上所有的答案都在我們生活的這個大洲—亞洲。
從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學習的對象將由上學期通觀全球,轉向距離我們周邊的世界越來越近的地理環(huán)境,從某一大洲,深入到某一政區(qū),再具體到某一國家。
講授新課:
一、世界第一大洲
認識一個大洲,先要從“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確位置,搞清楚范圍、邊界。
那么,應當如何描述亞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
[活動]:P3
1.讀圖6.1《亞洲在世界中的位置》,描述亞洲在東西半球、南北半球中的位置。(絕大部分在東半球、北半球)
2.讀圖6.2《亞洲的范圍》,找出亞洲的緯度位置
[教師利用“亞洲地形”掛圖進行確認]
①最北:81°N;最南:11°3′S;
、谧顤|:169°40′W;最西:26°3′E
3.讀圖6.2、6.3,你可以從哪些方面說明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小組討論]
1.計算:
a.跨緯度數(約92°,大部分在北半球,跨寒、溫、熱三帶)
b.地球上緯度相差1度,距離約110千米,則亞洲南北距離(10120千米)
c.跨經度數(約164°,大部分在東半球)
d.比較和其他大洲的東西距離。
2.讀圖6.3《七大洲面積比較》,亞洲面積是多少,相當于幾個歐洲和南極洲面積之和?(三個歐洲和一個南極洲面積之和)
得出結論:為什么說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1.跨緯度(跨寒、溫、熱帶)
2.東西距離
3.面積(4400千米)
[活動]
1.角色扮演──亞洲的鄰居(讀圖6.2《亞洲的范圍》)
前后7人為一小組,以中心課桌為亞洲,確定教室的北方,請該課桌周邊的同學依據地圖,說明自己應扮演哪一大洲或哪一大洋,并報出自己的方位,并按與亞洲的相鄰關系調整前后左右的距離。
2.讀圖6.2《亞洲的范圍》,仍由周邊同學說出自己所扮演的大洲與亞洲的分界線
亞歐分界:烏拉爾山-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
亞非分界:蘇伊士運河
亞-北美分界:白令海峽
3.通常,亞洲按照地理方位還可以劃分為6個區(qū)域。
讀圖6.4《亞洲地理分區(qū)》,結合圖6.5《亞洲地形、政區(qū)》,回答問題:
、傩、馬、泰屬于亞洲的哪個地理分區(qū)
、谑澜绲诙丝诖髧《葘儆趤喼薜哪膫地理分區(qū)
、郯⒏缓箤儆趤喼薜哪膫地理分區(qū)
、鼙眮啿糠謱儆谀膫國家的領土范圍
⑤哈薩克斯坦屬于亞洲的哪個地理分區(qū)
、拗袊鴮儆趤喼薜哪膫地理分區(qū),這個地理分區(qū)還包括哪些國家
區(qū)域地理特征的學習通常要分為自然和人文兩方面。下面我們就要看看亞洲這里最重要的自然特征有哪些。
二、地形和河流
[播放《亞洲雄風》歌曲,提問]從這首熟悉的歌曲里,你聽到亞洲的大自然里有什么了嗎?你感受到了亞洲的驕傲在哪里了嗎?
[復習地形圖的閱讀方法]地形圖依據什么來分層設色的?每種顏色各代表什么高度?(讀海深陸高表)基本地形有哪五種?
[活動]P5
結合讀圖6.5和P.5閱讀材料,全班分成兩組做一次亞洲之旅:
沿途說出你將經過哪些國家?哪些地形區(qū)?大致海拔高度是多少?有可能見到什么樣的自然景觀?或哪些世界之最或亞洲之最的地形?
1.請一組同學沿東經80度,從北向南做旅行,另一組同學沿北緯30度,從東向西做旅行。(前后左右同學可“結伴而行”)請沿途紀錄所經國家、地形區(qū),所見到的地貌環(huán)境和地形特征(地名、海拔、景觀等)。
2.每組學生依次上前指掛圖描述所經地區(qū)名稱、景觀及海拔高度。全班對描述面、語言最流暢的同學予以鼓掌激勵。
3.“造型活動”:
(教師課前準備好以上地區(qū)的名稱卡片,平原、高原、山地分別采用不同的顏色,如綠色、紅色、-)
以上同學手拿卡片依次站成南北向和東西向兩排,交叉成十字。教師提出“造型要求”:
各人以膝蓋處為海平面,腰部為海拔2000米,頭部為4000米,請以上同學將手中的地形卡片舉放在最合適的位置。
從同學們的描述及演示,能否得出亞洲地形大勢有什么特點?(地形復雜多樣,地勢中間高,四周低,)
[引導學生閱讀地形剖面圖]
同學們演示的地形高低起伏,即地勢狀況,大家一目了然。如科學的按垂直坐標和水平坐標標注在圖上就成為沿北緯30度和沿東經80度的地形剖面圖。(見p.6圖6.7)
[提問]亞洲河流眾多,依據以上特點,亞洲的河流大多應從哪個方位發(fā)源,流向哪里?(呈輻射狀,由中心流向四周)
總結:
1.地形大勢: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狀
2.主要地形區(qū):西西伯利亞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
3.主要河流:
太平洋—長江、黃河、湄公河
印度洋—印度河、恒河、伊洛瓦底江
北冰洋—鄂畢河、葉尼塞河,
板書設計,世界第一大洲
1.跨緯度(跨寒、溫、熱帶)
2.東西距離
3.面積(4400千米)
三、地形和河流
1.地形大勢: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狀
第六章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
【第一節(jié)自然環(huán)境,第2教時】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
1、初步掌握亞洲氣候特征
2、能運用氣候類型分布圖,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及相關資料分析亞洲的氣候特征及主要影響因素;
3、理解亞洲東部和南部的餓降水與夏季風的關系以及對農業(yè)的影響。
4、初步學會從位置、河流、氣候等方面歸納一個大洲的自然環(huán)境特征。
情感態(tài)度目標:
1、通過學習亞洲氣候與位置、地形、農業(yè)的關系,分析氣候特征的影響因素,足見形成追根求源的探索意識。
2、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讀圖分析、討論競賽等活動,發(fā)展邏輯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與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氣候特點及其主要影響因素
教學難點:對比不同城市的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分析造成氣候差異的主要原因。
教學準備:地圖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從今日的天氣等話題導入,密切聯系生活實際。(提示:冬夏兩季的氣溫差異和降水差別。)
復雜的氣候:
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想想我們連云港的氣候有什么特點?
海洋性氣候,溫和濕潤,寒暑相宜,四季分明
氣候是自然環(huán)境的主要組成部分,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很大。作為世界第一大洲,面積廣大,地形復雜,氣候差異很大。(展示P7“亞洲氣候類型圖”)
1、亞洲主要有哪些氣候類型?
全世界的主要氣候類型有十一種,僅亞洲就有9種,說明了什么?
亞洲氣候類型復雜多樣。
2、觀察其中分布范圍最廣的氣候類型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兒?
溫帶大陸性氣候,約占亞洲面積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亞洲中西部。
3、距離海洋的遠近如何?
距海遙遠,深入亞洲大陸內部。
4、展示“亞洲氣候類型圖”,并在上面點出孟買和哈爾賓、雅庫茨克、烏蘭巴托的位置)
5、引導學生分析溫帶大陸性氣候的特點
溫帶大陸性氣候的特點是全年溫差大,冬冷夏熱,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過渡:降水對于人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陸地上的淡水來源主要來自于大氣降水。
6、亞洲降水比較多的氣候類型除了位于赤道附近馬來群島的熱帶雨林氣候外,還有集中季風氣候全年降水量相對比較多,是哪幾種?主要分布在哪兒?
熱帶季風氣候、-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南部。
教師簡單解釋何謂季風氣候,在亞洲圖上畫箭頭簡單示意,補充三種季風氣候的降水季節(jié)分配圖和降水年際變化圖,幫助學生分析季風氣候降水的特點)
小結:降水的多少與夏季風有什么關系?
夏季風強大——降水多,反之,降水少
7、如果降水過多或過少會造成什么后果呢?
(展示有關干旱和洪澇的視頻、圖片)
農業(yè)
小結:所以在亞洲東部和南部季風區(qū)內,由于夏季風的影響易發(fā)生旱澇災害。
8、根據以上分析,從氣候類型及分布范圍看,亞洲的氣候主要有什么特點?
氣候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最廣。
過渡:為什么會形成這么復雜的氣候?主要受了哪些因素的影響?
(以亞洲的幾個城市{前述}為例,提示回憶上冊學過的“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知識,引導學生總結出氣候與位置的關系及氣候與地形、地勢的關系)
小結:影響亞洲氣候的因素,除了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外,還有地勢及其他因素,但主要的是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
【活動】
展示非洲氣候圖P9
提問:在圖中,非洲的餓氣候分布有什么特點?分析主要的影響因素。
總結:赤道穿過非洲中部
以熱帶氣候為主,熱帶雨林和熱帶草原氣候分布很廣
氣候類型南北對稱,以赤道為中心
影響因素:緯度位置,還有地勢高低等
板書設計:
復雜的氣候:
亞洲氣候類型復雜多樣
溫帶大陸性氣候
熱帶季風氣候
-帶季風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
高一地理教案32
中國的地理差異
第一節(jié)四大地理區(qū)域的劃分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初步理解區(qū)域劃分的原因及相應的地理區(qū)域類型;
2.在簡單地圖上進行區(qū)域劃分;
3.在地圖上指出四大區(qū)域的地理位置、范圍及劃分原因;
4.在地圖上找出秦嶺、淮河,并說明秦嶺—淮河一線的意義。
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讀圖、析圖能力,觀察判斷能力和主動探究能力。
2.使學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劃分方法。
德育目標
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使學生更加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
教學重點
我國四大地理區(qū)域的位置、范圍及劃分原因。
教學難點
結合地圖,使學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間概念。
教學方法
讀圖觀察、啟發(fā)式講述、學生活動、探究。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學投影片、教學掛圖等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分別把課前掛好的新疆高山牧區(qū)景觀圖、西雙版納熱帶風光傣家竹樓景觀圖、東南沿海經濟特區(qū)的工業(yè)生產流水線景觀圖和長江三角洲農業(yè)及工業(yè)景觀圖與四位扮演者(學生)口述臺詞(課文中的敘述)配套,依次打開。
[講授新課]
這項活動完畢后,再叫一、兩名同學試著描述自己家鄉(xiāng)的特點。
教師帶領同學們一起總結:以上同學的描述,說出了許多不同類型的地理區(qū)域:(大屏幕依次顯示)
至此,同學們已經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中國的地理差異。
(板書)第五章中國的地理差異
想一想:(大屏幕顯示)為什么會出現不同的地理區(qū)域呢?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可做點撥,最后總結:它們是根據不同的需要劃分的。
同學們請看屏幕。(課本圖5.1)
按學生座位分成四組,每個組負責在其中一個地理區(qū)域中找出有關區(qū)域的術語,最后每組選一名代表,陳述結果,教師匯總:(大屏幕顯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牧區(qū)
東南沿海——經濟特區(qū)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熱帶——旅游區(qū)
長江三角洲——農業(yè)區(qū)——工業(yè)區(qū)
想一想:一個地區(qū)只能屬于一個地理區(qū)域嗎,可以同時兼有多重“身份”嗎?
學生思考后回答:不是,可以。
活動1:(課文第3頁活動第1題)做完后,讓同桌的同學相互交換劃分結果。
提問:你們是不是發(fā)現劃分結果不完全一致呢?(是的)
引導學生認識到劃分區(qū)域要有明確的指標。
同學們,假如美國有一位朋友想給你寄信,你能告訴他你的詳細地址嗎?(提問一到兩名同學)
(大屏幕顯示)
-省(自治區(qū))-縣(自治縣、市)-鄉(xiāng)(鎮(zhèn))
幾位同學都是首先說明自己所在的省(自治區(qū))然后是縣(自治縣、市),再者是-鄉(xiāng)(鎮(zhèn))等,大家想一想,這個順序有什么意義呢?不這樣可以嗎?請同學說明,若學生有疑問,教師舉例說明。
(大屏幕顯示)
-省(自治區(qū))——一級行政區(qū)
-縣(自治縣、市)——二級行政區(qū)
-鄉(xiāng)(鎮(zhèn))——三級行政區(qū)
總結:(大屏幕顯示)
同一類型的區(qū)域,還可以劃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級別的區(qū)域。(板書)
舉例:(大屏幕顯示)
活動2:(讓學生自己調查、了解郵政編碼與不同級別的行政區(qū)域之間的聯系)檢查學生調查結果:
第一、二位編碼表示一級行政區(qū)
第三、四位編碼表示下一級行政區(qū)
第五、六位編碼表示投遞局的代碼
同學們,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事例反映出區(qū)域的不同尺度或不同級別呢?
如:長途電話號碼:區(qū)號+電話號碼
承轉:現在,我們已經知道,根據不同的理由(或滿足不同的需要)可以劃分出不同的地理區(qū)域。(利用多媒體大屏幕顯示中國地形圖)同學們請看大屏幕:我國疆域遼闊,不同地區(qū)的地理環(huán)境差異很大。下面我們將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進行區(qū)域劃分。(這時,在中國地形圖上出現閃動的區(qū)域界線,并附有區(qū)域名稱)教師用光標指到哪個區(qū)域,即請同學們集體讀出這個區(qū)域的名稱。
總結:這就是我國的四大地理區(qū)域的劃分。
(板書):第一節(jié)四大地理區(qū)域的劃分
下面我們了解一下四大地理區(qū)域劃分的原因及區(qū)域位置和范圍。
(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活動,探究)——做第5頁活動題,同學們可互相討論,交流活動結果,最后教師總結,把區(qū)域界線、位置與范圍都落實到圖上,并做板書。
活動題目參考答案:
1.有相似性。
界線A的確定,主導因素是夏季風的影響,大致與400mm等降水量線一致——西北地區(qū)深居內陸,很難受到夏季風的影響,降水較少、干燥。東部季風區(qū)受夏季風影響較多,降水較多,屬于濕潤、半濕潤區(qū)。
2.①界線B大致與1月0℃等溫線的分布最接近。
、诮缇B大致與800mm等降水量線的分布最接近。
、劢缇B的確定,主導因素是氣溫和降水——綜合的氣候方面影響。
、芮貛X—淮河。
3.第一、二級階梯的界線基本吻合。
界線C的確定,主導因素是地形因素。
[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了解了人們可根據不同的需要劃分地理區(qū)域,一個地區(qū)可同時兼有多重“身份”。同一類型的區(qū)域,還可劃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級別的區(qū)域。在此基礎上,我們重點學習了我國四大地理區(qū)域的劃分依據、位置和范圍。正是由于區(qū)域間存在的差異性較大,而同一區(qū)域內相同或相似性較多,我們才有必要對它們進行區(qū)域劃分,有利于人們因地制宜安排生產、生活。
知識要點與檢測
[反饋練習]
1.填空
(1)北方地區(qū)與南方地區(qū)的分界線大致與(山脈)、(河流)一致。
(2)西北地區(qū)與北方地區(qū)的分界線大致是影響的界線,大致與mm等降水量線一致。
(3)青藏地區(qū)與西北地區(qū)及北方和南方地區(qū)的分界線大致與、級階梯分界線一致。
2.判斷
(1)一個地區(qū)只能屬于一個地理區(qū)域。(×)
(2)同一類型的區(qū)域沒有級別高低或尺度大小的區(qū)別。(×)
(3)我國的地理區(qū)域只有四個。(×)
(4)我國四大地理區(qū)域在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各具特色。(√)
3.下列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主要或全部位于哪個地理區(qū)域。
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北方地區(qū)
藏自治區(qū)南方地區(qū)
北京西北地區(qū)
上海青藏地區(qū)
4.填圖(圖見課本)
在中國政區(qū)空白圖上填繪下列地理事物:
秦嶺、淮河、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大興安嶺、陰山山脈、賀蘭山脈
高一地理教案33
教學目標
⑴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陸地水體的組成及主要類型,能夠分析掌握陸地各種水體之間相互運動和相互轉化的關系,掌握陸地水體的運動更新過程和規(guī)律,明確水循環(huán)對整個地理環(huán)境的作用和意義。
⑵ 通過學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判讀地理原理示意圖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從圖像中提取、認定、加工處理各種信息的能力。
、峭ㄟ^學習使學生認識陸地水體對于人類生存的重要性,從而使學生明確在人類生產生活中應合理利用水資源使之能夠可持續(xù)利用下去,使學生樹立節(jié)約用水的意識,逐步樹立人地協調的觀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水圈的組成及主要的水體類型;
2.水循環(huán)的過程和主要環(huán)節(jié);
3.陸地水體的補給關系。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考情分析】高考中多以水循環(huán)示意圖、區(qū)域圖、熱點材料為載體,突出查水循環(huán)的原理、人類活動對水循環(huán)的影響以及水循環(huán)的地理意義
【高考預測】1.以大型工程建設如南水北調,三峽大壩,退耕還林、還草、還湖及城市化建設為切入點考查人類活動對水循環(huán)環(huán)節(jié)的影響
2.以區(qū)域圖、水資源分布及利用圖表為背景,考查水資源的分布特點及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3.結合有關水資源的重要工程、重要政策,以案例的形式考查解決水資源問題的措施。
水圈的組成
1.圖解水圈的組成
2.特點:地球上各種水體共同組成的一個xx但不規(guī)則的圈層。
知識點一:水循環(huán)的類型及環(huán)節(jié)
【雙基落實】
1. 概念:自然界的水在地球表層通過各個環(huán)節(jié)
xx運動的過程。
2.類型及主要環(huán)節(jié):畫出水循環(huán)的過程和環(huán)節(jié)
(在右中畫出水循環(huán)環(huán)節(jié)箭頭方向,標注各環(huán)節(jié)
及水循環(huán)的三種類型)
【真題選粹】
(2008山東卷)下圖是我國某地區(qū)略圖,圖中景觀圖片為黃土塬(黃土高原地區(qū)面積廣闊、地面平坦的黃土高地)。黃土塬上水循環(huán)過程不同于黃土高原其他地貌類型區(qū),其最弱的環(huán)節(jié)是
A.降水 B.下滲
C.蒸發(fā) D.地表徑流
知識點二:水循環(huán)各環(huán)節(jié)的影響因素
【高頻考點】
【真題選粹】
(20xx課標卷II)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的侵蝕、沉積及沼澤的吸收(附)影響河流泥沙和營養(yǎng)物質含量,水體中營養(yǎng)物質含量影響浮游生物量,與水溫共同制約魚類資源數量。根據大屏幕展示圖片可知:西西伯利亞平原地勢低平,凍土發(fā)育,河流眾多,沼澤廣布。
分析西西伯利亞平原沼澤廣布的原因(8分)
提示:沼澤廣布的原因從水循環(huán)的角度考慮主要是地表水來水量大,排水不暢、下滲少、蒸發(fā)量小,其影響因素與地形、氣溫、凍土、凌汛等有關。
【深度探究】
(分組討論,利用水循環(huán)的原理分析以下四個問題的形成原因)
1.分析死海面積縮小的原因
2.分析修水庫對河流徑流及庫區(qū)的影響
3.分析土地鹽堿化的形成原因
4.分析城市內澇的原因
【高考選粹】
(20xx新課標I卷)雨水花園是一種模仿自然界雨水匯集、滲漏而建設的淺凹綠地,主要用于匯聚并吸收來自屋頂或地面的雨水,并通過植物及各填充層的綜合作用使?jié)B漏的雨水得到凈化。凈化后的雨水不僅可以補給地下水,也可以作為城市景觀用水、廁所用水等。結合大屏幕上的圖片完成下列小題。
1. 鋪設樹皮覆蓋層的主要目的是( )
A.為植物提供養(yǎng)分 B.控制雨水滲漏速度
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
2. 對下滲雨水凈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層是( )
A. 樹皮覆蓋層和種植土層 B. 種植土層和砂層
C. 砂層和礫石層 D. 樹皮覆蓋層和礫石層
知識點三:水循環(huán)的地理意義
【雙基落實】
水循環(huán)的地理意義
(1)實現了xx、大氣圈、巖石圈和xx的相互聯系;
(2)促進了地球上各種水體的更新,維持了全球水的xxxx;
(3)調節(jié)圈層間的xxxx,進行能量的轉換,改造地表形態(tài);
(4)使地表物質發(fā)生xx。
【高頻考點】水資源短缺的原因及措施
提示:自然原因(空間分布不均、時間分布不均、氣候干旱,水資源總量少)
人為原因(人口劇增,工農業(yè)發(fā)達,需求量大;水資源浪費;水資源污染)
【考向透視】
亞馬遜雨林在地球的水循環(huán)和碳循環(huán)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讀“亞馬孫平原大氣環(huán)流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來自本地區(qū)的水汽經上升、冷卻形成降水降到地面,相當于亞馬孫河流域總降水量的50%,另外50%降水量來自( ) 帶來的水汽。
(2)據調查,近年來亞馬孫河流域某些地區(qū)空氣濕度下降,降水量減少約20%,但是流入亞馬孫河的水量及洪水次數反而有所增加。結合水循環(huán)原理,解釋以上現象。
高一地理教案34
《農業(yè)的區(qū)位選擇》
從容說課
本節(jié)內容較為系統(tǒng)、詳細地分析了影響農業(yè)區(qū)位的自然、社會、經濟等因素。通過活動,使學生了解農業(yè)的區(qū)位選擇受多種因素的制約,因此在發(fā)展農業(yè)生產時,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
教材通過泰國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種植和澳大利亞牧場的對比,引出區(qū)位的概念以及農業(yè)不同區(qū)位選擇的原因。泰國湄南河平原和澳大利亞東南部在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和農業(yè)生產特點方面的區(qū)別應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加以對比。使學生理解:農業(yè)的區(qū)位因素主要有哪些?農業(yè)的區(qū)位選擇在本質上就是綜合考慮多種區(qū)位因素從而對土地的合理利用。在這一基礎上,學生就較容易回答出兩地農業(yè)生產存在巨大差異的原因了。
圖3.3是本單元核心原理的概念圖,是本單元的其他內容的基礎,教學中應在分析各個案例和“活動”的過程中反復運用,從而達到熟練應用的目的。P43的三個活動的設計在于幫助學生理解農業(yè)生產的布局、變化與區(qū)位因素的影響,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好這一內容,以提高對學生探究能力和讀圖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顒觢和活動2在教學時應出示地圖,讓學生找到孟買、羅馬、江西泰和縣的地理位置。使學生建立空間概念,進而幫助他們分析這三個地區(qū)的地理區(qū)位條件;顒3是“我國-帶沿海地區(qū)農業(yè)景觀的變遷”,教學中需要出示一些這一地區(qū)的土地利用變化資料以及稻米、甘蔗、花卉三種作物的市場價格,最后引導學生分析說明農業(yè)區(qū)位的選擇受市場因素的影響。
P44案例1的目的在于說明農業(yè)的區(qū)位選擇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且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問題。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分析地中海農產品種類及消費地的變化,通過對法國和西班牙兩國的農業(yè)區(qū)位差異的比較,使學生學會進行地理區(qū)域比較的方法和思想。
農業(yè)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的結果。教材中以澳大利亞混合農業(yè)地域的形成過程為例來說明這一問題,教學時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多圖綜合,分析澳大利亞混合農業(yè)地域類型形成的原因,同時訓練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l.從地理位置、自然和社會因素等方面,理解農業(yè)區(qū)位的含義。
2.理解農業(yè)生產的布局、變化與區(qū)位因素的影響,說明農業(yè)生產活動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
3.通過分析澳大利亞混合農業(yè)地域類型形成的原因,訓練學生讀圖分析能力。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不同農業(yè)地域景觀圖的比較,理解農業(yè)區(qū)位的含義。
2.利用圖表分析法、比較法幫助學生理解農業(yè)生產的布局、變化與區(qū)位因素的影響。
3.以具體案例引導學生理解法國和西班牙兩個國家農業(yè)區(qū)位差異,學會進行區(qū)域比較。
高一地理教案35
教學目的:
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土壤的概念、本質特性和組成 ,了解土壤的形成過程,初步樹立陸地環(huán)境整體性的觀點。通過聯系人類的生產生活,使學生懂得應該保護和合理利用土壤資源和保護環(huán)境的必要性
教學重點:
、偻寥赖姆柿μ匦约巴寥赖姆柿μ匦缘男纬;
、谌祟惢顒优c土壤的關系
教學難點:
土壤的肥力特性的形成、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主導作用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有關版圖、自制圖等
教學方法:
講述法、圖示分析法、歸納總結法
教學過程:
一、土壤在地理環(huán)境中的作用
。ㄒ唬┩寥栏拍睿宏懙乇砻婢哂幸欢ǚ柿,能夠生長植物的疏松表面。(圖3.46)
。ǘ┩寥涝诘乩憝h(huán)境中的作用(圖3.47)
它處于四大圈層緊密接觸的過度地帶,是結合陸地環(huán)境各要素的樞紐。
它是地表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轉化非;钴S的場所,是聯系有機界和無機界的中心環(huán)節(jié)。
它使地表由巖石裸露變?yōu)椴菽旧L,從而導致陸地環(huán)境及整個地球面貌發(fā)生根本改變。
二、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其重要性
土壤肥力:土壤能同時并不斷地供應和調節(jié)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所需的水分、養(yǎng)分、空氣和熱量的能力。
土壤的物質組成:礦物質、有機質、水分和空氣。
。▓D3.48 理想土壤成分的體積分數)
1) 礦物質 -- 成土母質(風化殼或風化堆積物)風化形成的土壤固體顆粒,它是土壤的物質基礎,組成了整個土體的"骨骼"。
土壤中礦物養(yǎng)分的主要來源,如鉀、磷、鈣、鎂等供植物吸收。
2) 有機質 -- 多集中在表層,在土壤中含量不高。通過微生物的分解釋放以氮素為主的養(yǎng)分,供植物吸收,同時放出二氧化碳,加強植物的光合作用。 它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個重要標志.。
3)土壤水分(水溶液)和空氣-- 貯存在土壤空隙中,具有很大的流動性.
兩者組成比例的變化,影響著土壤的熱量狀況。
水分多,空氣被排擠 土溫下降,土壤缺氧,影響植物生長;
空氣過多而水分缺少 養(yǎng)分和水分供應不足,植物就會枯萎;
性狀良好的土壤 既能通氣透水,又能蓄水保溫。
高一地理教案36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掌握我國主要地震帶的分布。知道我國的火山及其分布。
2.使學生了解泥石流的形成條件及其危害。了解我國泥石流多發(fā)地區(qū)的分布。
3.對學生進行有關我國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方面的地理國情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防災、減災意識。
[教學重點]
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我國主要地震帶的分布。
[教具準備]
1.我國主要地震帶和火山分布圖
2.“地動儀”圖片
3.地球儀
[教學課時]
本節(jié)教學安排1.5課時,第一課時講完“地震”,后半個課時講完“火山”和“泥石流”。
[教學方法]
講述法
[教學過程]
(新課引入)
現在我們學習第三章最后一節(jié)。
[板書] 第三章 第五節(jié)地震、火山和泥石流
(講授新課)
[提問] 同學們還記得世界上著名的兩大地震帶嗎?(學生議論、發(fā)言。教師在地球儀上向學生提示,共同說出答案。)
[講述] 我國處在世界上兩大地震帶之間,是個多地震的國家。(教師可用地球儀指示)
[板書] 一、多地震的國家
[講述] 請同學們閱讀課文,了解我國本世紀初到八十年代中期的地震記錄,并閱讀“注解”,明確什么叫“震級”。
[講述] 我國地震活動,在時間上呈現一定的周期性,大概有連續(xù)十幾年是活躍時期,接著十幾年是比較平靜的時期,再又是活躍時期。
[板書] 1.活躍時期和平靜時期交替出現
[講述] 在世界各國中,我國是有文字記載地震最早的國家,《竹書紀年》一書所記載的夏朝發(fā)生的地震,距今已有3800多年。
[展示圖片] 出示“地動儀”圖片。
[提問]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在中國歷史課本上曾學過,這個儀器名稱是什么?是哪個朝代、哪位科學家發(fā)明的?(學生回答,教師提示、糾正)
[板書] 2.最早記載地震、發(fā)明地動儀的國家
[掛圖] 掛出“我國主要地震帶和火山分布圖”。
[講述] 我國地震活動比較多而且強烈的地區(qū),多分布在地殼不穩(wěn)定的部分,像大陸板塊和大洋板塊的接觸處,以及板塊斷裂破碎的地帶(教師邊講邊用地球儀指示)。例如,我國的臺灣、福建沿海正位于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上;西南青藏高原和它邊緣的四川、云南兩省西部正位于地中!柴R拉雅地震帶上,還有一些地區(qū)地殼也不夠穩(wěn)定。請同學們參考課本圖3·23,對照課文認識我國主要地震帶的分布。
[指圖] 教師在“我國主要地震帶和火山分布圖”上指出四個地震帶的位置,請同學們一一說出它們的名稱。
[板書] 二、主要地震帶
1.東南部的臺灣和福建沿海
2.華北太行山沿線和京津唐地區(qū)
3.西南青藏高原和它邊緣的四川、云南兩省西部
4.西北的新疆、甘肅、寧夏
[指圖講述] 我國歷史上所發(fā)生的大地震,大多集中分布在上述四個地區(qū)。根據已有的資料記載,我國最大地震為8.5級,山東、西藏、寧夏各發(fā)生過一次。1556年陜西華縣(秦嶺東段北坡下)發(fā)生8級大地震,死亡80多萬人,是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地震。新中國成立后發(fā)生的危害最大的一次地震,是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震級為7.8級。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于400枚廣島原子彈,奪去了24萬人的生命,使唐山這座華北重鎮(zhèn)猛烈震動中成為一片廢墟。請同學們看課文“讀一讀”中一位外出急診的醫(yī)生講述的唐山大地震的情形。
唐山地震后,唐山人民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在全國人民的支援下,已在一片廢墟上重建成一座欣欣向榮、擁有百萬以上人口的工業(yè)城市。(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本中“地震后的唐山”和“重建后的唐山”兩幅對比強烈的插圖,并請他們談談感想,從而使學生體會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
[承轉] 根據上面所述,我國的地震災害嚴重,F在同學們一定很關心下面要講述的問題:地震是否能夠預報?
[板書] 三、地震監(jiān)測和預報
[講述] 地震是一種自然災害,它是指地殼的天然震動。較大的地震,震前一般會有預兆,同學們可以看課本圖3·26。圖中所表示的是,地震前動物異常的情況。其實,除動物異常外,在氣象、地下水等方面都有表現,范文,地震儀器上也有顯示,所以我們說,地震是可以預報的。例如,1975年2月4日,遼寧海城發(fā)生的7.3級地震,我國地震臺站在震前準確地作出預報,及時疏散居民,免遭重大損失。但是,目前從整個世界范圍來說,預報地震還不能像預報天氣那樣準確可靠,F在,我國已經在全國范圍建立了地震監(jiān)測網絡,對地震預報也積累了不少經驗。今后,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地震預報會有更多的成果出現,也希望同學們學好科學知識,將來為地震預報做出貢獻。
[閱讀回答] 閱讀課文“讀一讀”,回答:
1.地震前,井水和動物會有哪些異,F象?
2.發(fā)現井水和動物異,F象怎么辦?(學生議論、回答。教師再向學生說明:①自然界的異常現象并不一定是地震前兆,因此不能發(fā)現自然異常就自行預報地震,以免引起恐慌和混亂;②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每個人都應樹立防震意識,觀察到有關地震前兆的異常現象,應主動、就近向地震臺站和有關政府部門報告。)
[練習] 在填充圖上填出我國主要地震帶的名稱。
[板書] 四、火山的分布
[提問] 請同學們閱讀圖3·27和圖3·28,想一想:為什么長白山主峰白頭山山頂會出現湖泊呢?為什么黑龍江省五大連池的湖泊相連成串呢?(學生議論、發(fā)言)
[講述] 原來,它們都和火山活動有關。白頭山是一座火山,“天池”是火山口積水形成的山頂湖泊;五大連池所在的地方也有火山活動,“五大連池”就是五個相連成串的湖泊,它們是由火山噴出的熔巖堵塞河道形成的湖泊群。
[講述] 我國的火山主要分布在以下幾個地方(指圖):內蒙古高原南部、東北山區(qū)、臺灣、海南島等地。
我國已經知道的火山有600多座,可是近幾百年來仍在活動的卻很少。我國最近年代,也就是1951年5月,噴發(fā)的一座火山,是在新疆境內的昆侖山中;鹕絿姲l(fā)也能引起地震,這叫火山地震。
下面,我們學習另一種在我國許多地方經常發(fā)生、危害嚴重的自然災害——泥石流的知識。
[板書] 五、泥石流
[講述] 泥石流是突然爆發(fā)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塊、具有強大破壞力的特殊洪流。它多發(fā)生在山區(qū),和地形、巖石、植被、氣候都有關系。
[提問] 請同學們閱讀圖3·29,對照課文,說說泥石流發(fā)生的條件。(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提問] 再請同學們閱讀課文,說說泥石流有哪幾方面的危害。(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板書] 2.造成的危害
[講述] 泥石流也是一種自然災害,我們應當認識它。預防泥石流也是我們防災、減災的一項重要任務。
[提問] 泥石流發(fā)生在山區(qū),我國哪些地方是泥石流的多發(fā)地區(qū)呢?(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總結] 地震、火山、泥石流都會危害人們生產、生活,我們應當認識它們,預防它們,盡量減少它們的危害。
[練習] 1.我國火山分布在哪些地方?
2.泥石流發(fā)生的條件有哪些?它有什么危害?
(布置作業(yè))
本節(jié)課文后的選做復習題1、2、
[板書設計]
略
高一地理教案37
農業(yè)的區(qū)位選擇
從容說課
本節(jié)內容較為系統(tǒng)、詳細地分析了影響農業(yè)區(qū)位的自然、社會、經濟等因素。通過活動,使學生了解農業(yè)的區(qū)位選擇受多種因素的制約,因此在發(fā)展農業(yè)生產時,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
教材通過泰國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種植和澳大利亞牧場的對比,引出區(qū)位的概念以及農業(yè)不同區(qū)位選擇的原因。泰國湄南河平原和澳大利亞東南部在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和農業(yè)生產特點方面的區(qū)別應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加以對比。使學生理解:農業(yè)的區(qū)位因素主要有哪些?農業(yè)的區(qū)位選擇在本質上就是綜合考慮多種區(qū)位因素從而對土地的合理利用。在這一基礎上,學生就較容易回答出兩地農業(yè)生產存在巨大差異的原因了。
圖3.3是本單元核心原理的概念圖,是本單元的其他內容的基礎,教學中應在分析各個案例和“活動”的過程中反復運用,從而達到熟練應用的目的。P43的三個活動的設計在于幫助學生理解農業(yè)生產的布局、變化與區(qū)位因素的影響,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好這一內容,以提高對學生探究能力和讀圖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顒觢和活動2在教學時應出示地圖,讓學生找到孟買、羅馬、江西泰和縣的地理位置。使學生建立空間概念,進而幫助他們分析這三個地區(qū)的地理區(qū)位條件;顒3是“我國亞熱帶沿海地區(qū)農業(yè)景觀的變遷”,教學中需要出示一些這一地區(qū)的土地利用變化資料以及稻米、甘蔗、花卉三種作物的市場價格,最后引導學生分析說明農業(yè)區(qū)位的選擇受市場因素的影響。
P44案例1的目的在于說明農業(yè)的區(qū)位選擇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且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問題。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分析地中海農產品種類及消費地的變化,通過對法國和西班牙兩國的農業(yè)區(qū)位差異的比較,使學生學會進行地理區(qū)域比較的方法和思想。
農業(yè)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的結果。教材中以澳大利亞混合農業(yè)地域的形成過程為例來說明這一問題,教學時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多圖綜合,分析澳大利亞混合農業(yè)地域類型形成的原因,同時訓練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l.從地理位置、自然和社會因素等方面,理解農業(yè)區(qū)位的含義。
2.理解農業(yè)生產的布局、變化與區(qū)位因素的影響,說明農業(yè)生產活動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
3.通過分析澳大利亞混合農業(yè)地域類型形成的原因,訓練學生讀圖分析能力。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不同農業(yè)地域景觀圖的比較,理解農業(yè)區(qū)位的含義。
2.利用圖表分析法、比較法幫助學生理解農業(yè)生產的布局、變化與區(qū)位因素的影響。
3.以具體案例引導學生理解法國和西班牙兩個國家農業(yè)區(qū)位差異,學會進行區(qū)域比較。
高一地理教案38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使學生了解新疆的自然環(huán)境特征;
2.使學生了解新疆的人口、城市、交通設施的分布特點,并分析其原因;
3.使學生了解影響新疆農業(yè)發(fā)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二)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運用地圖和資料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2.初步培訓學生繪制簡圖反映事物分布的技能和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認識趨于特征的方法。
(三)德育目標
通過西部大開發(fā)等知識的講述,對學生進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念。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教學重點
1.新疆人口、城市的分布特點及其影響因素
2.能源開發(fā)與環(huán)境保護之間的關系。
(二)教學難點
1.自然環(huán)境特征對城市、人口和交通設施分布的影響
2.能源開發(fā)過程應如何不破壞環(huán)境。
三、教學方法及教具準備
(一)教學方法
地圖教學法、分析討論法、講述法。
(二)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儀、相關地圖等。
四、課時安排
二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出示維吾爾族姑娘穿著民族服飾的圖片。請大家辨認一下,這是我國哪個少數民族?這個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國哪個省級行政區(qū)?
學生齊答;維吾爾族,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北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大家可能知道新疆的瓜果又香又甜,但為什么這么甜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認識這個中國面積最大,鄰國最多的省級行政區(qū)。
板書:西部開發(fā)的重要陣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講授新課]
講述: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各地的自然條件和經濟基礎差別很大,造成在過去的發(fā)展過程中,東部與中西部在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和經濟發(fā)展速度兩方面差距很大。同時由于東部人口稠密、經濟發(fā)展水平高,對資源的需求量大,而西部相對地廣人稀,資源豐富。國家為了使西部的優(yōu)勢得到最大發(fā)揮,同時緩解東部地區(qū)人口與資源矛盾突出的狀況;為了促進東部和中西部協調發(fā)展而決定實施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
承轉:新疆地處祖國的西部邊陲,無疑成為西部大開發(fā)的橋頭堡,首先讓我們來認識新疆的自然環(huán)境特征。
板書:一、新疆的自然環(huán)境特征
活動:請大家閱讀地圖冊中國政區(qū)圖,P40課文和圖6.31,回答下列問題
1.描述新疆在中國的位置特點,找出與新疆相鄰的國家有哪幾個。
2.找出橫亙于新疆北部、中部和南部的三列山脈,說出它們的走向。
3.找出新疆的兩大盆地及其分界山地。
4.將上述山地和盆地在P41頁新疆輪廓圖中畫出(用鉛筆)。
學生讀圖畫圖,教師巡回指導畫圖方法。
講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簡稱新,地處我國西北邊陲,從東北向西南與蒙古、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八個國家相鄰,是我國鄰國最多的省級行政區(qū)。
新疆的面積160多萬平方千米,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qū)。
新疆現有人口1925萬人,人口密度12人/km,屬我國地廣人稀的少數民族聚居區(qū),有維吾爾、漢、哈薩克、回、蒙古、柯爾克孜等10多個民族。
新疆的地形特點可以用“三山夾兩盆”來概括。
新疆北部是西北——東南向的阿爾泰山,新疆唯一的外流河——額爾齊斯河發(fā)源于此,中部是東西向的天山。南部為包括多條山脈組成的東西向山地昆侖山。天山把新疆分為南疆和北疆兩大部分,南為塔里木盆地,面積53萬km,為世界最大內陸盆地。盆地中有面積達32.4萬km的“死亡之!薄死敻缮衬,邊緣有我國最長的內流河——塔里木河。新疆北部為準噶爾盆地,盆地中有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為我國第二大沙漠。
新疆的“疆”字高度濃縮了新疆的地形特點和國防重要性。(在黑板上邊寫邊解釋每一部分的含義。)右上第一橫代表新疆北部的阿爾泰山,中間一橫代表天山,最下邊一橫代表昆侖山,三橫之間的兩個“田”分別代表兩大盆地。左邊擺放了一張“弓”,弓是中國古代的冷兵器,而新疆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且遠離統(tǒng)治中心,位于邊防要塞,因此需要設防保護,保護國土不被侵占,因此在“弓”內加了一個土字。
承轉:剛才我們講到新疆兩大盆地內都有面積廣大的沙漠,新疆之所以沙漠廣布,與新疆的氣候密不可分。
活動:請大家在中國政區(qū)圖上量算新疆南部距印度洋、新疆東部距太平洋的直線距離。
學生量算。
提問量算結果,學生回答。(略)
講述:新疆東距太平洋達2500 km之遙,南距印度洋1600 km,距海遙遠,加之重重山嶺,高原的屏障作用,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很難到達新疆,所以導致新疆形成了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其突出特征是冬冷夏熱,日照長,溫差大,降水少,蒸發(fā)強。大部分地區(qū)年降水量在150mm以下。
承轉:我們知道,水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的生命之源,人類尤其離不開水,人類的各種活動都離不開水,因此,水會影響、制約人類的一些活動。
活動:請大家閱讀圖6.34,回答以下問題:說明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市和交通設施分布的主要特點,并分析原因。
提問,學生回答。(略)
歸納講述:由于新疆地處亞歐大陸內部(據中科所地理研究所科研人員研究測定,亞洲大陸的“心臟”——地理中心位于新疆烏魯木齊郊區(qū)的烏魯木齊縣永豐鄉(xiāng)包家槽子村),距海遙遠導致干旱少雨,因此水源主要來自高山冰雪冰川融水。在這冰雪、冰川融水的滋潤下,在盆地的邊緣山麓地帶出現了許多綠洲,新疆的人口、城市等也就集中分布于這些綠洲中。冰川冰雪融水還孕育了一些內流河。在這些河流沿岸也分布有城市、人口等。交通運輸是加強人類活動的地域聯系,促進工農業(yè)生產和方便人民生活的一種主要方式,因此交通設施的分布與人口、城市密不可分,多沿盆地邊緣分布,將人口、城市和經濟活動集中的綠洲聯系起來,既靠近水源,也帶動了城市和經濟的發(fā)展,方便了人民生活,但新疆各綠洲之間相距遙遠,這勢必導致新疆的物流、人流不暢,信息通達度較差,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極大地影響、制約新疆的經濟發(fā)展。面對這種境況,應從實際出發(fā),加大新疆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擴大新疆的對外交流,加快經濟發(fā)展速度。
承轉:在加快經濟發(fā)展的同時,范文,還應注意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和治理。新疆由于特殊的環(huán)境特征,生態(tài)環(huán)境很脆弱,是我國荒漠化較嚴重地區(qū)。
活動:請大家讀圖6.34,完成:荒漠化最容易在哪些區(qū)域發(fā)生?人們在這些地區(qū)生產和生活時,應該注意什么問題?
學生自由發(fā)言,互相補充。
歸納講述:簡單地講,荒漠化就是指由于人類的不合理活動,在自然因素干旱、半干旱和半濕潤等促使下,造成的以上一些地區(qū)的土地逐漸退化,直至變成荒漠的過程。著名的絲綢之路上的樓蘭古城就是因為土地的不斷荒漠化而在版圖上消失的。
在新疆,綠洲是人口、城市的集中分布區(qū)。而綠洲的外圍就是茫茫沙漠,如果因為過度放牧、過度樵采等人類行為破壞了植被;過度抽取地下水、不合理的灌溉等不合理利用水資源,就很容易導致脆弱的綠洲邊緣的土地荒漠化。為了不讓樓蘭古城的悲劇重演,我們應從生產和生活的多方面著手,如培養(yǎng)優(yōu)種牲畜,合理放牧、輪牧,采用先進的灌溉方式,日常生活中節(jié)約用水等等阻止土地的荒漠,使綠洲常綠、草地常青。
[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著重了解了新疆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在獨特環(huán)境特征影響下的人口、城市交通設施的分布特點。新疆的位置和地形特點導致新疆的氣候以干旱為突出特點,進而使新疆形成與之相適應的荒漠為主的自然景觀,這說明自然環(huán)境是一個整體,各要素之間相互制約、相互影響。同時人類是自然環(huán)境的產物,環(huán)境特征也會影響到人類的活動,干旱的自然環(huán)境導致人口、城市等主要分布在水源充足的綠洲和內流河沿岸,同時人類的某些過激行為也會破壞生態(tài),導致環(huán)境惡化。人類與環(huán)境應和諧相處,共同發(fā)展。
高一地理教案39
教學目標:
1.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1) 通過學習海灣國家,了解單一資源型國家經濟發(fā)展特點,進而了解歐佩克組織協調合同一個成員國的石油政策,保護和發(fā)展民族經濟中的作用。了解到在經濟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發(fā)展中國家只有聯合起來,才能在國際社會立足和尋求發(fā)展。
(2) 通過學習新加坡經濟發(fā)展與環(huán)境保護成功結合的實例,了解發(fā)展中國家只要根據本國國情,選擇正確的發(fā)展道路,是可以做到經濟發(fā)展與環(huán)境保護協調進行的。使學生樹立正確的發(fā)展觀和緩景觀。
(3) 通過印度的實例,知道人口不適當的發(fā)展對社會、環(huán)境帶來的影響,理解我國人口國策,樹立正確的人口館。
(4) 通過了解肯尼亞的殖民歷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培養(yǎng)學生對殖民主義和國際不平等主義的憎惡態(tài)度,使學生認識和平與發(fā)展是當今世界兩大主題的歷史性和時代性。
2.能力目標:
(1) 通過在世界政治地圖和世界干濕分布圖上查找海灣國家的位置和獲得一些有關自然條件的信息,培養(yǎng)學生讀圖、用圖及分析地圖的能力。
(2) 通過閱讀馬六甲海峽航線圖,結合世界政治地圖、世界石油資源分布圖及世界主要海運航線分布示意圖,查找經過馬六甲海峽的船只走向,培養(yǎng)學生綜合讀圖、用圖能力。
(3) 通過教師的指導,讓學生把新加坡發(fā)展條件和過程用框圖形式表現出來,培養(yǎng)學生綜合分析能力。
(4) 通過閱讀印度物產及工業(yè)區(qū)分布圖,與新加坡、海灣國家比較,印度發(fā)展工業(yè)的有利條件,培養(yǎng)學生讀圖、分析能力、比較事物間異同的學習能力。
(5) 通過學習肯尼亞以及非洲的經濟社會發(fā)展歷史和現狀,使學生能正確分析非洲落后的各種原因,特別是殖民主義的深刻影響。
(6) 使學生理解和平與發(fā)展之間的相互關系。
(7) 使學生能正確分析在地理環(huán)境和發(fā)展基礎之上如何選擇經濟發(fā)展途徑和方向。
3. 知識目標:
(1) 通過閱讀海灣地區(qū)石油分布圖,掌握海灣地區(qū)地理位置及石油資源優(yōu)勢。
(2) 通過學習新加坡利用位置優(yōu)勢發(fā)展經濟的成功實例,理解交通對經濟發(fā)展的重要,了解新加坡利用位置優(yōu)勢發(fā)展貿易、金融、旅游過程。
(3) 通過學習印度概況,知道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也是發(fā)展中的工農業(yè)大國和第二人口大國。
(4) 通過學習印度工農業(yè)發(fā)展,理解人口過快對經濟發(fā)展的影響。
(5) 知道印度在重視發(fā)展教育的基礎上,抓住機遇,迅速發(fā)展成為世界軟件制造業(yè)大國。
(6) 使學生了解肯尼亞的自然地理特征。
(7) 使學生了解肯尼亞的各個產業(yè)反戰(zhàn)狀況,尤其是經濟作物的種類、工業(yè)體系、旅游等。
(8) 使學生了解發(fā)展中國家的一般知識,掌握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的區(qū)別。
發(fā)達國家 即高收入國家,工業(yè)化完成,教育、衛(wèi)生和文化事業(yè)發(fā)達,基礎設施良好的市場經濟國家。
發(fā)展中國家在發(fā)展初期階段,或尚處于工業(yè)化過程,教育、衛(wèi)生和文化事業(yè)欠發(fā)達,基礎設施不完備的國家。
國民生產總值 簡稱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國所有常住單位在報告期內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結果。其計算公式為:
國民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來自國外的勞動者報酬和財政收入-支付給國外的勞動者報酬和財政收入)
國民生產總值是所有居民生產者創(chuàng)造的增加值的總和,加上未統(tǒng)計在估計產值中的稅收(減去補貼),再加上來自非居民途徑的初級收入凈額(雇員獲得的報酬和財產收入)。
國內生產總值 簡稱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綜合反映一國或地區(qū)生產水平最基礎的總量指標。
一、海灣國家
教學重點:
l 海灣國家利用豐富的石油資源發(fā)展民族經濟所走的道路,即海灣國家從以石油為主的單一經濟向經濟多樣化的發(fā)展過程。
教學難點:
l 如何使學生理解發(fā)展中國家僅以資源出口為經濟支柱,不發(fā)展其他民居經濟,進入發(fā)達國家的行列是有難度的。
教學方法:談話法、討論法
教學課時:1課時
導入:海灣國家?(西亞的波斯灣沿岸國家,國際上通常稱之為海灣國家。)
西亞近代發(fā)展簡述 西亞是人類古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自公元前3 000年前興起,西亞地區(qū)內先后出現了一批強盛的奴隸制或封建制國家,如巴比倫王國、波斯帝國、奧斯曼帝國等,均對世界歷史產生過巨大影響。
自16世紀起,歐洲列強開始對東方的侵略擴張,處于重要地理位置的西亞成了英、俄、法、德諸國競相爭奪的目標。蘇伊士運河開通后,英、法在西亞陸續(xù)霸占了大片殖民地,土耳其和伊朗也成為了半殖民地。1919年和1921年,阿富汗和伊拉克首先獨立,其他各殖民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也陸續(xù)獨立。但帝國主義、霸權主義仍力圖控制地理位置重要及石油資源豐富的西亞,它們的滲透和爭奪,同由于本身地區(qū)種種歷史和社會因素形成的矛盾交織在一起,使得西亞的局勢長期動蕩,并多次燃起戰(zhàn)火,不僅給當地人民帶來災難,對整個國際局勢也有很大影響。
石油資源豐富 石油工業(yè) 出口石油
三洲五海之地 與石油相關產業(yè)
淡水等資源貧乏 海水淡化 積累資金
經濟多樣化 教育
1. 海灣國家的地理位置
閱讀P55“海灣地區(qū)石油分布示意圖”,找出西亞地處哪三洲五海之間?(三洲:亞洲、歐洲、非洲;五海:地中海、黑海、里海、阿拉伯海和紅海。)指出海灣地區(qū)主要產油國?(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曼、卡塔爾和巴林等。)說明霍爾木茲海峽的位置?(“世界油閥”)
2. 海灣地區(qū)石油資源在世界中優(yōu)勢
西亞全區(qū)石油總儲量的98%以上都集中在波斯灣及其周圍約100萬平方千米的范圍內,有“世界油極”之稱。由于西亞油田具有規(guī)模大、地質條件好、油質好、運輸方便、易于開采,使得石油的生產成本遠遠低于世界其他地區(qū),加之大型和巨型油輪相繼出現,顯著降低了海上石油運費,海灣地區(qū)石油產量逐年上升。進入20世紀70年代已占世界總產量的1/3以上。西亞地區(qū)的石油產量自1953年超過拉丁美洲,1965年又超過美國,此后一直高居世界首位。
讀地圖冊P22“世界石油資源分布圖”,查找主要石油運輸路線所經過的海灣、海峽、海域、大洋及運河?(分組查找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地區(qū)和國家、石油主要出口國、石油進口國或地區(qū),及主要運輸路線經過的地方。)
3. 由單一的石油經濟向經濟多樣化轉變
西亞的石油輸出國指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爾、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阿曼這8個波斯灣沿岸國家。
從國民經濟的部門結構來看,8國經濟均以石油業(yè)為命脈,建筑業(yè)、運輸業(yè)、制造業(yè)和商業(yè)等其他經濟部門在很大程度上都以石油業(yè)為存在的基礎。國民經濟結構之單一在世界范圍內也很少見。
近些年來,海灣國家利用巨額石油收入,努力促進國民經濟的多樣化發(fā)展,在港口、道路、橋梁、住宅、動力、供水、電信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上取得了顯著進展,范文,制造業(yè)和農業(yè)也得到了很大發(fā)展,尤其側重于同當地資源相結合的一些原材料工業(yè),如煉油、石油化工、煉銅、水泥等,其產品已相繼進入國際市場,從而使石油在商品出口總額中的比重有所下降。
【高一地理教案】相關文章:
1.初中地理教案
2.初中地理課件教案
3.大洲和大洋地理教案
4.大洲和大洋地理教案
5.氣候特征地理教案
6.高一地理教學課件
7.初中生的地理教案
8.初中優(yōu)秀地理教案設計
9.森林資源地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