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在莒文言文翻譯
勿忘在莒,該成語出自春秋戰(zhàn)國時期。比喻不忘本,不忘記曾經(jīng)的艱苦歲月。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guān)的內(nèi)容,供大家參考。
詞目
發(fā)音 wù wàng zài jǔ
基本資料
[ 莒 ] 拼音:jǔ
部首:艸 部首筆劃:03 五行:木
簡體筆劃:09 繁體筆劃:12 吉兇寓意:兇
拼音輸入:ju 五筆輸入:akkf 筆順:橫豎豎豎橫折橫豎橫折橫
成語出處
《呂氏春秋·直諫》:“使公毋忘出奔于莒也!
原文:齊桓公、管仲、鮑叔、甯戚相與飲。酒酣,桓公謂鮑叔曰:“何不起為壽?” 鮑叔奉杯而進(jìn)曰:“使公毋忘出奔在於莒也,使管仲毋忘束縛而在於魯也,使甯戚毋忘其飯牛而居於車下!被腹芟侔菰唬骸肮讶伺c大夫能皆毋忘夫子之言, 則齊國之社稷幸於不殆矣!”當(dāng)此時也,桓公可與言極言矣。可與言極言,故可與為霸。
俗話說: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尤其酒桌上,喝得正在興頭時?蛇@次,鮑叔牙竟揭了一圈,頭一個就是手握己身政治前途的“頂頭上司”——位列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姜小白:今天赫赫有名了,當(dāng)年也曾和喪家犬一樣躲在莒國寄人籬下;緊接著,“提醒”公布令上印在自己前邊的管仲:別忘了綁在囚車?yán)锏人罆r的滋味;最后是排名不分先后的寧戚:趕車喂牛的,記著自己的出身。
此即成語“勿忘在莒”的出處。
例句:《宋史。張商英傳》 (按:張商英注《素書》行於世)
哲宗親政,召為右正言、左司諫。商英積憾元祐大臣不用己,極力攻之,上疏曰:「先帝盛德大業(yè),跨絕今古,而司馬光、呂公著、劉摯、呂大防,援引朋儔,敢行譏議。凡詳定局之所建明,中書之所勘當(dāng),戶部之所行遣,百官之所論列,詞臣之所作命,無非指擿抉揚(yáng),鄙薄嗤笑,翦除陛下羽翼於內(nèi),擊逐股肱於外,天下之勢,岌岌殆矣。今天清日明,誅賞未正,愿下禁省檢索前後章牘,付臣等看詳,簽揭以上,陛下與大臣斟酌而可否焉!顾煺搩(nèi)侍陳衍以搖宣仁,至比之呂、武;乞追奪光、公著贈謚,仆碑毀冢;言文彥博背負(fù)國恩,及蘇軾、范祖禹、孫升、韓川諸人,皆相繼受譴。又言:「愿陛下無忘元祐時,章惇無忘汝州時,安燾無忘許昌時,李清臣、曾布無忘河陽時!蛊溆^望捭闔,以險(xiǎn)語激怒當(dāng)世,概類此。
詳細(xì)解釋
莒
jǔ
(1)芋頭 [taro]一種芋屬植物
。2)周代諸侯國名 [Ju state]。己姓,舊都介根,在今山東省膠州市西南,后遷莒,今山東省莒縣,后為楚滅。如:莒刀(古代齊國的錢幣。莒邑所造,形如刀,故名)
(3)古邑名 [Ju city]。一為春秋時齊邑,在莒縣;一為春秋時周邑(其地未詳)
莒
jǔ ㄐㄩˇ
(1)古代對“芋”的別稱。
。2)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山東省莒縣一帶。
鄭碼:EJJ,U:8392,GBK:DCEC
筆畫數(shù):9,部首:艸,筆順編號:122251251
成語釋義
釋義:比喻不忘本。
立場
“勿忘在莒”這個成語,對大陸人來說比較生僻,但對生活在臺灣的人們來說可謂耳熟能詳。因?yàn)槭Yx自1949年敗退臺灣以后,基本以“勿忘在莒”為座右銘,并常以此提醒臺灣軍民!拔鹜谲臁背蔀榕_灣的一個流行口號。
莒(jǔ),是一春秋時期的一個小國,戰(zhàn)國時歸附齊國,在今山東省莒縣境內(nèi)!拔鹜谲臁,大體有兩個出處:一出自《呂氏春秋·直諫》:“齊桓公、管仲、鮑叔、寧戚相與飲酒酣,桓公謂鮑叔曰:‘何不起為壽?’鮑叔奉杯而進(jìn)曰:‘使公毋忘出奔在于莒也,使管仲毋忘束縛在于魯也,使寧戚毋忘其飯牛而居于車下!
這段歷史說的是春秋時代,齊襄公昏庸,齊國內(nèi)亂,公子齊小白為逃避殺身之禍,于公元前686年夏在鮑叔牙的保護(hù)下逃到莒國的姥姥家避難,第二年,齊襄公去世,小白歷經(jīng)艱險(xiǎn)回齊國做了國君,他就是春秋五霸的第一霸主為齊桓公!霸谲臁边有另一出處,據(jù)《史記》等史料記載,公元前284年,燕將樂毅率五國聯(lián)軍伐齊,攻占齊國都城臨淄等七十余城,惟莒與即墨二城未被攻占,齊緡王出奔莒城,次年被臣下所殺。其子法章在莒被擁立為襄王,率眾保莒以拒樂毅;田單堅(jiān)守即墨,后來燕軍被田單的'火牛陣所破,奪回了七十余城,襄王守莒而最終復(fù)國。在這里“勿忘在莒”,就是告誡“不要忘記復(fù)國”!拔鹜谲臁保谶@里是比喻“不要忘本”。蔣x所引用“勿忘在莒”,一定是“田單復(fù)國”這一歷史典故。
1952年1月,蔣x到金門島視察,特意給金門守軍題詞:“勿忘在莒”,當(dāng)時,國民軍軍隊(duì)駐防金門的司令官胡璉將軍對此心領(lǐng)神會。當(dāng)年就在金門督造了一座“莒光樓”,樓內(nèi)有“勿忘在莒”匾額和“莒光”二字,大概是“勿忘在莒”與“光復(fù)大陸”的縮寫吧!败旃鈽恰币殉蔀橛^光景點(diǎn)。
【拓展內(nèi)容】
成語故事
春秋戰(zhàn)國時期,齊桓公小白,曾去莒國避難,一心成就一番霸業(yè),勤學(xué)苦練,廣攬賢能。成為國君之后,他選賢任能,改革齊政,使國富兵強(qiáng),“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時期的五霸之首!熬藕现T侯”是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結(jié)盟,齊桓公也是歷史上第一個盟主。在治理國家過程中,以管仲為首的扶臣常提醒齊桓公,毋忘在莒,毋忘初衷,毋忘崢嶸歲月,對齊桓公成就大業(yè),起到了很大作用。
莒,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山東省日照市莒縣境內(nèi)。莒為地名,始自原始社會東夷民族的莒部落?脊虐l(fā)現(xiàn)也證實(shí)莒地在新石器時代就建立了大規(guī)模的部落王國。夏為莒部落,商屬姑幕國,周為莒子國。據(jù)《春秋》記載,西周到春秋初期,莒國疆域相當(dāng)遼闊,擁有介根等三十一個城邑,大體相當(dāng)于今東臨黃海,北到山東省膠州、高密,西到昌邑、蒙陰,南到蒼山、郯城、臨沐和江蘇省贛榆的范圍。在春秋初從計(jì)(在今山東省膠州市西南)遷莒后,國勢強(qiáng)盛,不斷與齊、魯、晉會盟,對周圍小國征戰(zhàn)。
該典故中,鮑叔牙說:“使公毋忘出如莒時也”,講的是這樣一段往事:春秋時期,齊襄公昏庸,齊國發(fā)生內(nèi)亂,公子小白為逃避殺身之禍,在鮑叔牙的保護(hù)下,逃到莒國的姥姥家避難。齊襄公去世后,小白歷經(jīng)艱險(xiǎn)回齊國做了國君,他就是春秋第一霸主齊桓公。這便是著名歷史典故勿忘在莒的由來。
到春秋中后期,因?qū)以庹鞣,莒國疆域日小。?zhàn)國時期,前431年為楚所滅(另說齊先滅莒,后又為楚所取)。后屬齊地。前350年,齊國修建長城,經(jīng)莒境東莞北部山嶺至瑯球入海。前284年,燕將樂毅率五國聯(lián)軍伐齊,攻克齊都臨淄,七十余城淪陷,唯莒與即墨二城未被攻占,齊閔王出奔莒城,次年被殺。其子法章在莒被擁立為襄王,率眾保莒城以拒樂毅。田單堅(jiān)守即墨,后來燕軍被田單的火牛陣所破,奪回了七十余城,襄王守莒而最終復(fù)國。
【勿忘在莒文言文翻譯】相關(guān)文章:
文言文“公輸”翻譯01-20
孟子文言文翻譯01-13
曾子文言文翻譯01-13
海瑞文言文翻譯01-01
江郎才盡文言文翻譯03-17
《唾面自干》文言文翻譯12-19
黃庭堅(jiān)文言文翻譯10-21
浴矢文言文翻譯01-22
蠹化文言文翻譯01-20
《治安策》文言文翻譯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