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永葆“童心”之青春》閱讀答案
美國一位心理學家做過一個終身實驗,研究青少年將來的成就與他們在校成績的關系。他對三百多名中學生每隔五年作一次面試,實驗進行了60年。教授去世后,他的學生繼續(xù)從事這一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兩者之間沒有任何直接的聯(lián)系。
這里引用這一材料,并非完全否定學生在校的學習成績,只是想說 明,造成一個人成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果一個學生僅僅是通過考試 取得好的成績,而不同時在思想上、心理上培育優(yōu)秀素質,那么,這樣的 學生往往是“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美國教授的實驗表明,不少在校成績 很好的學生,在以后工作中恰恰沒有做出成果。
其中的癥結,按我國首席科學家顧均的分析,關鍵是缺少膽量、童心 和磨難。
擁有膽量,就是敢闖,敢于探索。經得起磨難,就是在困難和挫折面 前不退縮,不倒下。任何事業(yè)要創(chuàng)新,要前進,要取得成就,都離不開這種精神。這好理解。值得多說幾句的,是“童心”。顧均說:“童心就是指同學們在對自然界的追求中表現(xiàn)出來的自然反映,比如好奇心,盡情玩耍,趣味游戲等!笨刹豢梢哉f,注意“童心”,就是要保持和發(fā)揚兒童所固有的那種好奇心、幻想力與創(chuàng)造欲,防止將兒童頭腦模式化、機械化、呆板化。顧均說他的腦子比較好使,與他從小愛玩有關。多玩,能促使兒童多動腦 筋。如果不讓兒童玩,強迫他們每天做大量作業(yè)題,正是使兒童“傷腦 筋”。結果,兒童雖然學會了考試,卻損害了今后發(fā)展的后勁。
所以,珍惜“童心”,歷來為有識人士所關心。魯迅對孩子“常常想到 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處,想到昆蟲的語言;他想飛上天空,他想潛入蟻穴……”認為“是可以敬服的”。世界兒童 文學的母題中,就有“頑童的母題”。那些“頑童型”的作品,著重表現(xiàn)兒童的任性與調皮以激發(fā)和滿足兒童的天性。
要激發(fā)想象力,就不宜單純地向學生頭腦里灌注知識,而是要努力促使他們運用自己的頭腦。學會用腦,比生硬死背一些東西,要有用得多。就一個人的成才來說,吸收知識自然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能消化知識,運用知識,發(fā)展知識。愛因斯坦說:“學習知識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方法成為科學家的!币虼,在對青少年的培養(yǎng)中,要珍視那種充滿著幻想、好奇的“童心”,充分培育他們的想象力、思考力和創(chuàng)造力,而不要用“死讀書’的辦法,窒息了這一最具生機、最可寶貴的心靈。
1、文章開頭介紹美國心理學教授的實驗,是為了說明什么道理?
答:
2、作者認為“造成一個人成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這“多方面”具體包括
3、文中引用魯迅的論述,是為了說明 道理;引用愛因斯坦的話,則是為了說明 道理。
4、標題“永葆‘童心’之青春”中的“童心”在文中的含義是:
5、概括本文的中心論點:
參考答案
1、造成一個人成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不僅僅是在校取得好成績 2、良好的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思想品質以及心理素質等 3、珍惜“童心”歷來為有識之士所關心 思考比識記更有利于成材 4、兒童固有的好奇心、幻想力和創(chuàng)造欲 5、我們要讓學生永葆“童心”之青春(或:我們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思考力和創(chuàng)造力)
【《永葆“童心”之青春》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童心》的閱讀答案06-23
童心說閱讀答案及譯文07-27
《水之經典》閱讀及答案07-16
黔之驢閱讀答案05-16
《蘇秦之楚》閱讀答案11-21
柏林之圍閱讀答案10-01
《夏之韻》閱讀答案10-09
《蟋蟀之話》閱讀答案05-08
《家之脈》閱讀答案09-08
夏之韻閱讀答案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