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徐志摩的詩歌《再別康橋》品讀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jīng)典的詩歌吧,詩歌富于音樂美,語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結(jié)構(gòu)形式的美。還苦于找不到好的詩歌?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徐志摩的詩歌《再別康橋》品讀,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原文
悄悄的我走了,
再別康橋 徐志摩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悄悄的招手,
悄悄的我走了,
作別西天的云彩。
那河邊的金柳,
是斜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陰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淀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美麗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寂靜是分別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緘默沉靜,
緘默沉靜是今晚的康橋!
寂靜的我走了,
正如我寂靜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云彩。
十一月六日
賞析
《再別康橋》是中國先到著名詩人徐志摩的代表作,它是作者第三次造訪康橋后所作。這一次的康橋之旅,可以說是一種失意之旅。因為此時,正是徐志摩整個人生的低谷,他是來康橋,尋求心靈的安慰來了!对賱e康橋》這首詩以其齊整的節(jié)奏、優(yōu)美的旋律及獨具匠心的押韻使其有一種獨特的音樂美,并在藝術(shù)上上達到了極高的成就。同時,其語言優(yōu)美華麗、內(nèi)涵豐富,并且富有歧義,使整首詩極富表現(xiàn)力。
一、詩歌的康橋情結(jié)
康橋,即劍橋,是英國著名的劍橋大學(xué)所在地。1918年,徐志摩赴美留學(xué),夢想著要做一個理想中的政治家,只可惜最后事與愿違。慶幸的是,他在這里結(jié)識了很多名人名流,并與他們有著深入的交流。1920年,徐志摩因追隨大哲學(xué)家羅素而從美國來到康橋,從此開始了人生當(dāng)中的第一次康橋之旅。
在這里,徐志摩逐漸安定下來,每天和老師一起交流,在康河河畔畔流連忘返,他的情感世界也變得逐漸豐富起來。尤其是在1920年的冬天,徐志摩在康橋是遇到了林徽因,遇到了他一生當(dāng)中最為重要的女人。他和她一見鐘情,無法自拔。徐志摩是林徽因第一個愛上的男人。徐志摩雖已結(jié)婚,但同樣是第一次愛上一個自己真正喜歡的女人。才子佳人,情定康橋,那一場風(fēng)花雪月的傾城之戀,成為了康橋永久的佳話。同時,也使得因包辦婚姻給徐志摩帶來的痛苦和束縛變得煙消云散。
在康橋的兩年,是徐志摩一生中最快樂,最為充實的日子,也是徐志摩的人生觀,價值觀發(fā)生轉(zhuǎn)折點的時期。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康橋是他人生里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條在他心目中最美麗的康河,就像母親河一樣,給了他最美的印象,也是他寫作的靈感源泉。徐志摩對康橋有種特殊的感情,有種特殊的愛。這種感情,這種愛,我們可以稱之為康橋情結(jié)。這種情結(jié)對他一生所產(chǎn)生的影響極為深刻,對徐志摩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也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
在康橋,徐志摩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學(xué)習(xí),接受著康橋文化的洗禮,還可以在與羅素、狄更斯、曼斯菲爾德等名士的交往中,汲取自己的營養(yǎng),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己的文學(xué)素養(yǎng)。同時,康橋的那絕美的風(fēng)景也洗滌了徐志摩的心靈,讓他的心更加貼近自然,貼近自己的靈魂。他把大自然的美,以及自己對大自然,對人生,對理想的追求融入到寫作當(dāng)中去,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情感豐富,語言輕靈,追求自然美,音樂美的寫作風(fēng)格。
徐志摩短暫的一生,一共有三次康橋之旅,第一次是求學(xué)之旅,時間最長,經(jīng)歷也最豐富,也是他最快樂之旅。第二次時間最短,猶如驚鴻掠影,除了寫下《我所值得的康橋》之外,沒有值得紀念的地方。而第三次,也就是最后一次,卻是他的失意之旅,尋求安慰之旅。那時的徐志摩,經(jīng)歷了事業(yè)和感情的雙重打擊,正是人生最時的時候。這一次歸來后,他便寫下了這首著名的《再別康橋》,從此,直到他生命的終結(jié),他再也沒有去過康橋。再也沒有見過他魂牽夢繞的地方。他揮一揮衣袖,作別了西天的云彩,作別了夢里的康橋。
二、《再別康橋》的音樂之美
徐志摩是新月詩派的重要代表。新月詩派的前身是胡適,梁實秋,聞一多等人創(chuàng)設(shè)的新月社,后來因為徐志摩等一大批很有才華的青年詩人的加入,最終形成了新月詩派。新月詩派以嚴格的格律著稱,所以又稱格律詩派。在新月詩派的發(fā)展壯大過程中,聞一多在理論方面提供了較多的幫助,他曾系統(tǒng)地提出了新格律詩的理論,認為詩是“做”出來的,主張戴著格律的腳鐐跳舞,并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張,即“音樂的美”(音節(jié))、“繪畫的美”(詞藻)、“建筑的美”(節(jié)的勻稱和句的均齊)[1],徐志摩對聞一多的這種理論相當(dāng)?shù)耐瞥,并力行實踐。《再別康橋》就充分的體現(xiàn)了“三美”主張,尤其是那齊整的節(jié)奏,優(yōu)美的旋律,極富音樂美,也很有感染力。
這首詩一開篇,就連用了三個“輕輕的”,氣息悠悠綿長,音節(jié)抑揚頓挫,旋律輕靈明快,充分體現(xiàn)了格律的特點。全詩分為七節(jié),開頭幾句除了應(yīng)有的變化之外,幾乎沒什么不同,這種重復(fù)造成了全詩的一種回環(huán)往復(fù)的韻律之美,并構(gòu)成了主題的回旋。這七節(jié)詩,每節(jié)又分四行,每行兩頓或三頓,不拘一格而又法度嚴謹,在韻格上嚴守二、四押韻,抑揚頓挫,朗朗上口。
再加上徐志摩很善于疊字的運用,“輕輕”“悄悄”等疊字的反復(fù)運用,增強了詩歌輕盈的節(jié)奏。就如李清照的《聲聲慢》一樣,有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感覺。七節(jié)詩錯落有致地排列,有一種獨特的審美。整首詩就猶如一首美妙的小曲,極富音樂感染力。
記得胡適曾經(jīng)說過:“他的人生觀真是一種‘單純信仰’,這里面只有三個大字:一個是愛,一個是自由,一個是美。”徐志摩的一生就是這三個字的真實些照。他對愛的不懈追求,對自由的無限向往,對美的努力實踐,在他的詩歌寫作生涯中一直沒有放棄。
真正偉大的名作,是經(jīng)得起時間的打磨的,《再別康橋》無疑就是這樣的作品。它不論在形式上,還是在情感的表達上,又或是在語言的運用上,都達到了很高的藝術(shù)成就。不論時間有多久遠,不論經(jīng)歷多少風(fēng)雨,它的光輝和燦爛,都不會被歷史的長河所淹沒。
作者簡介
徐志摩(1897~1931)現(xiàn)代詩人、散文家。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學(xué)美國時改名志摩。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詩人。
代表作品: 《再別康橋》《翡冷翠的一夜》
感情史1:
915年,與張幼儀結(jié)婚,后于1922年3月在柏林離婚。
與林徽因的感情沒有結(jié)果,而后遇到了陸小曼。
七夕節(jié)是中國的情人節(jié),就在牛郎織女相會的那天,1926年8月14日在北京北海公園進行了一場人們議論了很久的訂婚儀式,是年10月3日兩人舉辦婚禮,胡適做介紹人,梁啟超為證婚人。
個人作品
詩歌集著有:《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共四集
散文集有:《落葉》《巴黎的鱗爪》《自剖》《秋》共四集
小說集:僅《輪盤》
戲。簝H《卞昆岡》 日記:《愛眉小札》《志摩日記》等
譯著《曼殊斐爾小說集》等。
徐詩字句清新,韻律諧和,比喻新奇,想象豐富,意境優(yōu)美,神思飄逸,富于變化,并追求藝術(shù)形式的整飭、華美,具有鮮明的藝術(shù)個性,為新月派的代表詩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亞于詩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飛》《我所知道的康橋》《翡冷翠山居閑話》等都是傳世的名篇。
【徐志摩的詩歌《再別康橋》品讀】相關(guān)文章:
徐志摩詩歌作品《再別康橋》創(chuàng)作背景及賞析09-08
徐志摩偶然原文品讀08-07
徐志摩詩歌11-07
徐志摩的詩歌12-05
徐志摩《再別康橋》04-13
徐志摩的詩歌分析12-16
徐志摩的短篇詩歌精選03-25
徐志摩的詩歌《偶遇》07-19
徐志摩詩歌《黃鸝》09-01
徐志摩詩歌《破廟》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