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辛棄疾賞析參考
辛棄疾主張為恢復(fù)中原而建立功名,但此詞第二句卻說“功名馀事且加餐”,這是為什么?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鷓鴣天辛棄疾賞析,希望大家喜歡。
鷓鴣天辛棄疾賞析
宋·辛棄疾《鷓鴣天·送人》:“唱徹《陽關(guān)》淚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幾千般,只應(yīng)離合是悲歡?江頭未是風(fēng)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
唐詩宋詞中充斥著很多“離愁別緒”,想想也難怪,“離別”本就不是值得高興的事情,而對于憂愁的文人騷客,在那個偏遠的年代也許真應(yīng)了費玉清的那首《千里之外》——我送你離開,天涯之外、你是否還在,琴聲何來、生死難猜,用一生去等待!所以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離別時。即便對于生性豪放的辛稼軒,也是難免如此——只不過他的所謂“淚未干”別有一番隱情。
“陽關(guān)”即陽關(guān)曲,也叫陽關(guān)三疊,還叫渭城曲——這狗血的名字可以出一道很燒腦的填空題。這是根據(jù)詩佛王維的七絕“送元二使安西”譜寫的一首古曲,古時文人騷客離別時唱這首歌烘托一下氣氛,那淚花子就滔滔不絕了——然而辛稼軒應(yīng)該不至于唱完了還“淚未干”,這里的“功名馀事”更來得有些突兀,可如果聯(lián)系到他這一生的經(jīng)歷,也就不難理解原因何在——想來他所面對的是一位知己,所以酒過三巡之后,心底的不忿也隨之而來,功名并非多余之事,只是時光如白駒過隙,建功立業(yè)的機會已經(jīng)越來越渺茫,縱然憤憤難平又能如何?還不如在這即將離別的時候來他個一醉方休。
“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埋一半山”渲染了一幅令人壓抑的送別場景,“樹”的遠去只是視角的轉(zhuǎn)換,其實是“人”的遠去——也或者是理想正變得越來越渺茫?烏云裹挾著雨水將蒼山遮蔽,一如友人此去那撲朔迷離的前程,也或者恰似辛稼軒只因外界的種種阻撓而被一再放逐的戎馬半生?從古至今有多少往事令人憤恨,是一千件,還是一萬般?難道唯有離別才使人悲傷,唯有聚首才令人歡暢?長江風(fēng)高浪急,但不見得真的險惡,“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唐·李白《行路難·其一》)”,想在人世間混出個人樣,才是真的難!
人在不快樂的時候,總難免觸情生情,正如辛稼軒心里的'不痛快恰逢好朋友的遠行,且不論這位好友是誰,這樣的場景無疑會放大詩人心底的痛苦,對于一腔熱血卻屢遭排擠打壓的人來說,情郁于中自然要發(fā)之于外,只不過令人感到悲傷的是這位值得崇敬的風(fēng)流才子心比天高,奈何命比紙薄,注定一輩子只能在詩詞中訴說他的悲壯……
辛棄疾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顯示其卓越軍事才能與愛國熱忱。其詞抒寫力圖恢復(fù)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dāng)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zé);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fēng)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作品集有《稼軒長短句》,今人輯有《辛稼軒詩文鈔存》。
辛棄疾存詞600多首。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zhàn)斗精神是辛詞的基本思想內(nèi)容。他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豪放派詞人、愛國者、軍事家和政治家。 關(guān)于更名一事,辛棄疾在抗擊金人的戰(zhàn)斗過程中,將原字“坦夫”改為“幼安”,旨在效仿西漢大將霍去。ㄇ140年-前117年),也能奮勇殺敵,帶領(lǐng)將士打敗異族侵略。
辛棄疾在文學(xué)上與蘇軾齊名,號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濟南由此也成為當(dāng)時全國的文學(xué)中心。 有人這樣贊美過他:稼軒者,人中之杰,詞中之龍。劉辰翁《辛稼軒詞序》說:“自辛稼軒前,用一語如此者,必且掩口。及稼軒,橫豎爛熳,乃如禪宗棒喝,頭頭皆是;又如悲笳萬鼓,平生不平事并巵酒,但覺賓主酣暢,談不暇顧。詞至此亦足矣!
【鷓鴣天辛棄疾賞析參考】相關(guān)文章:
鷓鴣天辛棄疾賞析01-12
辛棄疾鷓鴣天賞析01-04
辛棄疾《鷓鴣天送人》賞析11-02
鷓鴣天送人辛棄疾賞析11-02
辛棄疾鷓鴣天送人賞析11-02
鷓鴣天掩鼻辛棄疾賞析01-15
鷓鴣天辛棄疾古詩賞析01-12
辛棄疾《鷓鴣天》的賞析01-10
鷓鴣天辛棄疾的賞析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