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鄉愁教學過程設計

        時間:2023-03-24 03:18:48 鄉愁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鄉愁教學過程設計

          《鄉愁》是一首新格律詩,也可以說是一篇帶有淡淡哀傷情思的美文,教學該怎么設計呢?

        鄉愁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誦讀中感悟詩中感情的層次與變化

          2.指導學生學會抓住詩歌中的意象去理解詩歌

          3.引導學生感悟詩中情、情中理:兩岸溝通、祖國統一是人心所向,是歷史的必然

          教學重點:

          學會抓住意象去理解詩歌所表達的情理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初中階段我們學過哪些表現鄉愁的古詩詞?(學生當場回憶背誦馬致遠的《天凈沙&8226;秋思》)是啊,鄉愁就是游子想家時那種牽腸掛肚的思念自古以來有多少文人騷客抒發過這種美好的情愫余光中的《鄉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長、音調動人的一曲,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這一首膾炙人口的現代抒情詩

          二.揭示目標,明確任務

          三.整體感知,誦讀欣賞

          1.齊讀注解①,了解作者

          補充背景:1928年余光中出生于南京,1949年隨國民軍到臺灣,臺灣與大陸由于人為的長期隔絕,有近四十年不通來往,漂流到孤島上去千千萬萬的同胞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祖國和親人余光中也不例外余光中在臺北的辦公室靠著臺灣東海岸,他說:“我看太平洋和美國有什么意思?這也許是天意,我憑窗而立,就可以直視海峽,可以眺望香港,可以一生守望著我的大陸大陸是母親,臺灣是妻子,香港是情人,美國是外遇”這一番話讓我們感受到余光中的故園情結是多么的濃烈!1972年,飽嘗了23年鄉愁之苦的余光中終于按捺不住,在臺灣的寓居內,用了僅僅20分鐘時間創作了《鄉愁》,唱出了兩岸人們共同的思鄉曲1992 年余光中第一次回大陸探親,圓了43年來的思鄉夢;2004年春節,余光中在中央電視臺親自朗誦了這首詩現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聽聽這首詩的配樂朗讀,感受詩人的濃濃鄉情

          2.朗讀悟情:

          (1)指導朗讀:在詩中注明重音,朗讀時語調舒緩,感情深沉,節與節之間要有起伏

          (2)學生展示朗讀,其他同學做好評價

          四.自主學習,合作鑒賞

          (一)賞析意象,感悟詩歌的情感美(著重指導學生學會抓住意象理解抽象情感的方法)

          1.鄉愁本是十分抽象,不可捉摸的一種情感,詩是通過什么具體可感的事物來表達的?為什么選取這樣的事物?

          【明確】詩人巧妙地將“鄉愁”這種情感進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對應物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里,“鄉愁”分別寄托在郵票、船票、墳墓和海峽等具體可感的對象上這種技法.通常稱之為“移情”,可以增加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郵票——寫信可寄相思 (初涉人生,詩人對母親的思念寄托在一封封的家書上)

          船票——乘船可解相思 (一張船票雖然窄小,卻凝結著對妻子的不盡相思)

          墳墓——生死隔絕哀思難訴(墳墓矮小,卻將慈母與我天人相隔,既無家書傳達,又無船只抵達,其間的酸楚似乎已成了鄉愁的全部

          海峽——海水無盡憂思無盡(海峽雖然淺淺,卻將臺灣與大陸分隔多年,遠望大陸,這思鄉之情就融進了這一灣海峽之中)

          【小結】個人的故鄉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一群人的家國之思全詩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長長的余味

          2.四個時間序詞代表了哪四個人生階段?每個階段的鄉愁是否一樣?這首詩的四個意象是按照什么關系排列的?它們之間又有著什么關系?

          【明確】即小時候—長大后—后來—現在四個人生階段,概括了詩人的一生的鄉愁

          小時候——母子之情

          長大后——夫妻之愛

          后來 ——喪母之哀

          現在 ——戀國之思

          【小結】層進關系前三節都表達對親人的思念感情愈來愈強烈,過去的鄉愁是為了襯托現在的鄉愁,在最后一節詩人將個人的悲歡與愛國之情,民族之戀交融在一起,具有以往鄉愁詩無可比擬的廣度和深度,唱出了時代的共鳴

          3.這四種對象前表修飾、限制的形容詞和數量詞有什么特點?它們共同突出了這四樣東西的什么特征?在詩中有什么表達效果?

          【明確】“一枚”“一張”“一方”“一灣”四個數量詞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四個形容詞都以一種看似輕描淡寫的方式,把鄉愁濃縮于四個面積小程度輕的對象之上,恰恰反襯出詩人內心深處濃烈的思鄉情感

          4.詩歌的第四節對詩意的拓展有怎樣的重要作用?

          【明確】如果去掉第四節,充其量只是一首普普通通的思念故鄉的詩;有了第四節,前三節就成了鋪墊,這一節又畫龍點睛,鄉愁的詩意升華為國愁和民愁了

          【小結】詩人用一個個具體可感的形象闡明抽象的鄉愁,這就是創設意象意象是理解和賞析詩歌的主要途徑,寫詩也要善于創設意象

          (二)賞析形式,感悟詩歌的音樂美((在學生歸納的基礎上加以點撥,不作重點講)

          詩歌是非常注重形式的,這首詩形式完美體現在哪幾個方面?(引導歸納)

          【明確】

          (1)結構美:每節四行,節與節之間相當勻稱,每節詩人又注重了長句與短句的變化調節,從而使詩形整齊中有參差之美,充分體現出自由詩的特點

          (2)音樂美:同一位置上的詞的重復與疊詞的運用,如“小小”“窄窄”“矮矮”“淺淺”等疊詞的運用,在音樂上造成一種回環往復,一唱三嘆的旋律,給全詩營造一種低回悵惘的氛圍使全詩低回掩抑,如泣如訴,加強了詩的音韻之美

          五.課時小結,拓展延伸

          ¨ 同學們,“鄉愁”是我國傳統文學歷久常新的主題,像唐代詩人李白的名作《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王灣《次北固山下》:“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崔顥《黃鶴樓》:“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余光中的首這《鄉愁》詩,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映射著中國古典詩詞的神韻和魅力,他借郵票、船票、墳墓、海峽把抽象的鄉愁具體化、實物化,變成具體可感的東西,表達了作者渴望與親人團聚,渴望祖國早日統一結束分離之苦的強烈愿望吟誦這深情的戀歌,我們掂量出了詩人思想中中國意識的分量

          ¨ 拓展延伸:席慕蓉的《鄉愁》詩是如何表現纏綿悱惻的思鄉之情的?

          鄉愁(席慕容)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 晚上/響起

          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

          仿佛/霧里的/揮手別離

          別離后

          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

          【明確】這首詩共三節七行,但作者卻別出心裁,運用奇特新穎的比喻通過月夜的笛聲,霧里的揮手別離和沒有年輪的樹這三種形象來表現濃郁的鄉愁,就像是三幅畫面,使詩句更具形象性,尤其是“永不老去的沒有年輪的樹”這個創造性比喻說明故鄉依舊,鄉愁在心中永遠揮之不去(這兩首詩有著相似的寫作背景余光中和席慕蓉的祖籍和出生地均在大陸,后來赴臺灣兩位詩人都鐘情于中國古典文化,承繼傳統文化中鄉愁的永恒主題寫出了新意)

          比較鑒賞:根據分析現代詩的方法,學習這首詩,并說說 兩者之間的 同異

          同:詩人都是選擇幾個深意的形象或畫面來表達同樣的主題,兩篇都是通過創造性的比喻來書寫心中的愁,兩首都是抒情詩

          異:余詩主要是通過形象來推進詩情,席詩主要通過畫面和比喻表達對故鄉的懷念;余詩的思想深度比席詩要廣和深;余詩的結構比較對稱,在表達的情感上,席詩相對細膩和纏綿。

          拓展閱讀:鄉愁課文分析

          該詩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國的統一,又將鄉愁描寫的淋漓盡致。正像中國大地上許多江河都是黃河與長江的支流一樣,余光中雖然身居海島,但是,作為一個摯愛祖國及其文化傳統的中國詩人,他的鄉愁詩從內在感情上繼承了我國古典詩歌中的民族感情傳統,具有深厚的歷史感與民族感。同時,臺灣和大陸人為的長期隔絕,飄流到孤島上去的千千萬萬人的思鄉情懷。余光中作為一個離開大陸三十多年的當代詩人,他的作品也必然會烙上深刻的時代印記!多l愁》一詩,側重寫個人在大陸的經歷,那年少時的一枚郵票,那青年時的一張船票,甚至那未來的一方墳墓,都寄寓了詩人的也是萬千海外游子的綿長鄉關之思,而這一切在詩的結尾升華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庇腥绨俅ū枷驏|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詩人個人的悲歡與巨大的祖國之愛,民族之戀交融在一起。而詩人個人經歷的傾訴,也因為結尾的感情的燃燒而更為撩人愁思。正如詩人自己所說:“縱的歷史感,橫的地域感。縱橫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現實感!(《白玉苦瓜》序) 余光中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熱愛中國。禮贊“中國,最美最母親的國度”。

          全詩共四節。一方面,詩人以時間的變化組詩:小時候——長大后——后來——現在,四個人生階段。另一方面,詩人以空間上的阻隔作為這四個階段共同的特征:小時候的母子分離——長大后的夫妻分離——后來的母子死別——現在的游子與大陸的分離。詩人為這人生的四個階段各自找到一個表達鄉愁的對應物:小時候的郵票——長大后的船票——后來的墳墓——現在的海峽。由此,看到這首詩以時空的隔離與變化來層層推進詩情的抒發,構思極為巧妙。

          詩人精練地提取了幾個單純的意象: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這四個意象是單純、明朗、集中、強烈。它們又是豐富的,即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張力,能誘發讀者多方面的聯想。這四個意象把本是一個非常抽象的“鄉愁”物化、具體化,通過“托物寄情”取得了很好的藝術效果。這些意象和“這”、“那”這兩個簡單的指示代詞聯接在一起,巧妙地將彼此隔離的人、物、時間和空間,將愁緒的兩端緊密融合。若有若無的距離和聯系,給那些整日在相思、別離和相聚閶奔波的人們一種強烈的共鳴,給人們一種難以言表的哀愁和歡欣。詩歌以時間的次序為經,以兩地的距離為緯,在平鋪直舒中自有一種動人心魄的魅力,引起人們無限的哀愁和無盡的相嗯。

          詩歌在藝術上呈現出結構上的整飭美和韻律上的音樂美。在均勻、整齊的句式中追求一種活潑、生機勃勃的表現形式,在恰當的意象組合中完美地運用語詞的音韻,使詩歌具有一種音樂般的節奏,回旋往復,一唱三嘆。詩人用融合了中國傳統審美特征的現代詩語,唱出了詩人心中對故鄉、對祖國的深深眷戀之情。

          《鄉愁》有令人矚目的形式美。一是結構上寓變化于統一,節與節,句與句,均衡對稱。但整齊中又有參差,長句與短句相互變化錯落,體現了自由詩的特點。二是同一位置上的詞的重復和疊詞的運用,在音樂上造成一種回環往復,一唱三嘆的旋律,給全詩營造了一種低回悵惘的氛圍。

        【鄉愁教學過程設計】相關文章:

        鄉愁教學設計02-15

        《鄉愁》教學設計(通用10篇)06-25

        《鄉愁》的教學設計范文(精選11篇)08-25

        《鄉愁》教學設計思路(通用6篇)05-24

        《鄉愁》的教學設計稿(通用11篇)05-29

        《鄉愁》教材分析與教學設計(通用10篇)12-02

        席慕容《鄉愁》教學設計(通用10篇)07-29

        鄉愁教學流程02-06

        鄉愁教學重點06-17

        《鄉愁》教學反思11-03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