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著名詩人王勃寫的詩
導語:王勃是唐代著名的詩人,那著名詩人王勃都寫過什么詩呢?以下是小編為你們整理的王勃寫的詩,一起跟小編來看看吧!
著名詩人王勃寫的詩 篇1
王勃(約650年—約676年),字子安,漢族,唐代文學家。古絳州龍門人,出身儒學世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并稱為“王楊盧駱”、“初唐四杰”。出身于豪門望族,祖父王通是隋末大儒,號文中子;叔祖王績是著名詩人;父親王福畤歷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職,從祖王績,王績的`詩風直接影響了王勃的詩作。而王勃兄弟六人,都以詩文為人稱道。王勃曾有過“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感嘆。
王勃自幼聰敏好學,據(jù)《舊唐書》記載,他六歲即能寫文章,文筆流暢,被贊為“神童”。九歲時,讀顏師古注《漢書》,作《指瑕》十卷以糾正其錯。十六歲時,應幽素科試及第,授職朝散郎因做《斗雞檄》被趕出沛王府。之后,王勃歷時三年游覽巴蜀山川景物,創(chuàng)作了大量詩文。返回長安后,求補得虢州參軍。在參軍任上,因私殺官奴二次被貶。唐高宗上元三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親返回時,不幸渡海溺水,驚悸而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江送巴南水,山橫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誰見泣離群?
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
寂寞離亭掩, 江山此夜寒。
《羈游餞別》
客心懸隴路,游子倦江干.
槿豐朝砌靜,條密夜窗寒.
琴聲消別恨,風景駐離歡.
寧覺山川遠,悠悠旅思難.
《秋日別王長史》
別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
正悲西候日,更動北梁篇.
野色籠寒霧,山光斂暮煙.
終知難再奉,懷德自潸然.
《尋道觀》
其觀即昌利觀,張?zhí)鞄熅右病?/p>
芝應光分野,蓬闕盛規(guī)模。
碧壇清桂閾,丹洞肅松樞。
玉芨三山記,金箱五岳圖。
蒼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
《八仙徑》
柰園欣八正,松巖訪九仙。
援蘿窺霧術,攀林俯云煙。
代北鸞驂至,遼西鶴騎旋。
終希脫塵網(wǎng),連翼下芝田。
《滕王閣詩》
滕王高閣臨江渚, 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云, 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 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 檻外長江空自流。
著名詩人王勃寫的詩 篇2
滕王閣詩
王勃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賞析:
唐高宗上元三年(676),詩人遠道去交趾探父,途經(jīng)洪州(今江西南昌),參與閻都督宴會,即席作《滕王閣序》,序末附這首凝煉、含蓄的詩篇,概括了序的內(nèi)容。第一句開門見山,用質(zhì)樸蒼老的筆法,點出了滕王閣的形勢。滕王閣是高祖李淵之子滕王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建。故址在今江西新建西章江門上,下臨贛江,可以遠望,可以俯視,下文的“南浦”、“西山”、“閑云”、“潭影”和“檻外長江”都從第一句“高閣臨江渚”生發(fā)出來。滕王閣的形勢是這樣的好,但是如今閣中有誰來游賞呢?想當年建閣的滕王已經(jīng)死去,坐著鸞鈴馬車,掛著琳瑯玉佩,來到閣上,舉行宴會,那種豪華的場面,已經(jīng)一去不復返了。第一句寫空間,第二句寫時間,第一句興致勃勃,第二句意興闌珊,兩兩對照。詩人運用“隨立隨掃”的方法,使讀者自然產(chǎn)生盛衰無常的感覺。寥寥兩句已把全詩主題包括無余。
三四兩句緊承第二句,更加發(fā)揮。閣既無人游賞,閣內(nèi)畫棟珠簾當然冷落可憐,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與它為伴。這兩句不但寫出滕王閣的寂寞,而且畫棟飛上了南浦的云,寫出了滕王閣的居高,珠簾卷入了西山的雨,寫出了滕王閣的臨遠,情景交融,寄慨遙深。
至此,詩人的作意已全部包含,但表達方法上,還是比較隱藏而沒有點醒寫透,所以在前四句用“渚”“舞”“雨”三個比較沉著的韻腳之后,立即轉(zhuǎn)為“悠”“秋”“流”三個漫長柔和的韻腳,利用章節(jié)和意義上的配合,在時間方面特別強調(diào),加以發(fā)揮,與上半首的偏重空間,有所變化!伴e云”二字有意無意地與上文的“南浦云”銜接,“潭影”二字故意避開了“江”字,而把“江”深化為“潭”。云在天上,潭在地下,一俯一仰,還是在寫空間,但接下來用“日悠悠”三字,就立即把空間轉(zhuǎn)入時間,點出了時日的漫長,不是一天兩天,而是經(jīng)年累月,很自然地生出了風物更換季節(jié),星座轉(zhuǎn)移方位的感慨,也很自然地想起了建閣的人而今安在。這里一“幾”一“何”,連續(xù)發(fā)問,表達了緊湊的情緒。最后又從時間轉(zhuǎn)入空間,指出物要換,星要移,帝子要死去,而檻外的長江,卻是永恒地東流無盡。“檻”字“江”字回應第一句的高閣臨江,神完氣足。
這首詩一共只有五十六個字,其中屬于空間的有閣、江、棟、簾、云、雨、山、浦、潭影;屬于時間的有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今何在,這些詞融混在一起,毫無疊床架屋的感覺。主要的原因,是它們都環(huán)繞著一個中心──滕王閣,而各自發(fā)揮其眾星拱月的作用。
唐詩多用實字(即名詞),這與喜歡多用虛字(尤其是轉(zhuǎn)折詞)的宋詩有著明顯的區(qū)別。例如,三四兩句中,除了“飛”字和“卷”字是動詞以外,其余十二個字都是實字,但兩個虛字就把十二個實字一起帶動帶活了,唐人的善用實字,實而不實,于此可見。
另外,詩的結(jié)尾用對偶句法作結(jié),很有特色。一般說來,對偶句多用來放在中段,起鋪排的作用。這里用來作結(jié)束,而且不象兩扇門一樣地并列(術語稱為扇對),而是一開一合,采取“側(cè)勢”,讀者只覺其流動,而不覺其為對偶,顯出了王勃過人的才力。后來杜甫的七言律詩,甚至七言絕句,也時常采用這種手法,如“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流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等?梢娡醪獙μ圃姲l(fā)展的影響。
著名詩人王勃寫的詩 篇3
別薛華
王勃
送送多窮路,遑遑獨問津。
悲涼千里道,凄斷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無論去與往,俱是夢中人。
劉熙載在《藝論》中說:“詩要避俗,更要避熟!蓖醪拇_做到了這一點,同樣是送別詩,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鏗鏘激昂,給人詮釋一個直面生離死別的堅強斗士。而這首《別薛華》卻是細膩入微,把離愁別緒化作滴滴血淚灑落紙上。
近體詩經(jīng)過大小謝的力導發(fā)展到王勃的年代已始日臻成熟,不僅僅是寫作風格上,就是在刻畫感情上也做到了言之有物,充斥詩篇的不再是無病呻吟的情調(diào),更多地加入了人文的思想。
“送送多窮路,遑遑獨問津”送別的路走了許久,一程又一程,仿佛如同王勃與薛華的感情綿綿不斷,就要遠行,前面多少荒寂艱難的道路沒有朋友的陪伴要一個人走啊,惶惶不安的去問路,僅僅是問路那么簡單么?不是,同樣的也是在問自己的前途啊。首句中一個“窮”字,一個“獨”字可謂詩眼,無窮無盡的前路比喻人生再恰當不過了。不想把離別的失落傳染給朋友而去獨自問津,此處應該是王勃離別京城獨自去問路吧。此一句一語雙關,畢竟分別是兩個人的事。兩個詩眼把送別朋友的凄切、悲苦的心情渲染的十分真切。
第二句緊緊圍繞“窮路”、“問津”展開,此一去千里之遙,與薛華兩地離分,不得相見,卻留有一顆與君同樣悲涼失意的心與君作伴。自此之后獨自一人面對孤獨寂寞,面對凄涼苦楚,面對世間的`冷暖炎涼,真是有淚也無處哭訴啊。人生之無奈也莫過于此,不過區(qū)區(qū)百年,得一知己卻也要天各一方,如此切膚之痛豈是這羸弱的軀體所能承受的?
寫到此處王勃還是覺得不可盡訴離別之苦,緊承頷聯(lián)又說:“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漂泊的不僅僅只有你一個薛華,還有一個王勃。王勃七歲時人皆譽之為神童,想不到二十幾歲后竟落得不得重用顛沛流離的境地,思想往事怎不叫人嘆息痛恨,滿懷一腔的激憤卻又不得不大度地寬慰朋友,有一點“咽淚裝歡”的意思。也許吧,王勃此生次是注定是與你薛華一樣仕途坎坷,經(jīng)歷辛苦。這一句把自己和薛華兩個人拉到相同的一個處境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體現(xiàn)出與薛華的真摯感情。
縱有天與海般的感情,該離別時還是要離別,如此王勃才又說:“無論去與往,俱是夢中人”,這一句有兩種理解,一種為無論是留下的還是離開的,我們都會在夢中相見的,另一種是無論是離去的人還是留下的人都一樣,都是生活在如夢如幻中的人,我比較認同后一種,一則俱與聚不同,二則我想此處王勃應該發(fā)表一下如楊修般:“丞相非在夢中,君乃在夢中爾!钡母锌5堑谝环N解釋可以說明彼此的知心,“我思君處君思我”你知我思念你,我也明白你會思念我的。然而歷史不容猜測,也許此舉何意,只有王勃自己知道了。
袁枚在《隨園詩話》中說:“凡寫詩,寫景易,言情難!钡谴嗽姲央x別的苦楚訴說的深邃、綿邈,美中不足的就是沒有情景交融了。大凡好的詩作,景與情絲絲相扣,互相補充,此詩只是反復嘆詠離愁別緒,雖說字字切題,卻并沒有涉及到景,不免失色不少。此詩在詩壇的地位不及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就連同是王勃自己所作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恐怕也有如此的問題吧。
王勃一生不太懂做官的道理,早年的一篇《戲為檄英王雞》惹惱了唐高宗,得罪老大的后果可想而知,從此伴隨王勃一生的是顛沛流離和不得重用!墩撜Z》中記載子長向孔子問求官取祿的訣竅,孔子說:“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憂;多見闕疑,慎行其余,則寡悔,言寡憂,行寡悔,祿在其中”說白了就是教子長老老實實做事,夾著尾巴做人,做到這些自然就會官運亨通。王勃自幼熟讀詩書,又怎會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所謂性格決定命運,從小就被人搞高抬起,再加上自己有些抱負,自然是想加尾巴也夾不住了,夾不住尾巴的王勃才混得很慘很慘。暫且不論夾尾巴的事,就詩歌而言王勃也是如此。《再別薛華》中說:“旅泊成千里,棲遑共百年。窮途唯有淚,還望獨潸然!焙瓦@首《別薛華》文字極其相似,大抵是由于磨礪太輕,生命太短暫有關吧。一個人經(jīng)歷的太少了也就不免有些輕浮了。
其實把離別看得淡的人何嘗不是飽經(jīng)滄桑的?那是一種氣質(zhì),也同樣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大家之所以稱為大家不僅僅是他們的學識,其實更重要的往往還有他們所經(jīng)歷的磨礪。文章的事也許與經(jīng)歷的多少有著直接的關系。這也就不難明白王勃為何成不了大家的原因。
著名詩人王勃寫的詩 篇4
“去來固無跡,動息如有情!钡脑娨猓猴L的去來本就是沒有蹤跡,但動息之間卻仿似有情誼。
出自王勃《詠風》
肅肅涼風生,加我林壑清。
驅(qū)煙尋澗戶,卷霧出山楹。
去來固無跡,動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靜,為君起松聲。
參考譯文
清涼的山風肅肅地吹過來,使我的林壑變得清爽涼快。
驅(qū)散煙云尋到澗底的人家,卷走霧靄現(xiàn)出山間的房屋。
風的去來本就是沒有蹤跡,但動息之間卻仿似有情誼。
紅日西下山水等全都沉靜,風為您吹響陣陣松濤之聲。
簡析
《詠風》是一首以風喻人,托物言志的五言律詩。首二聯(lián)是“肅肅涼風生,加我林壑清。驅(qū)煙尋澗戶,卷霧出山楹。”末聯(lián)是:“日落山水靜,為君起松聲!蹦憧矗好C肅涼風吹來,像急人所需似的吹散了暑熱,使林壑為之清爽;也驅(qū)散了澗上的煙云,卷走山上的沉霧,現(xiàn)出山間的房屋,使我尋到澗底的人家。無怪乎詩人情不自禁地贊美風“出來固無跡,動息如有情”了,這種“情”不只在白日,到了晚間,夜幕降臨,萬簌俱寂之時,它又不辭辛勞地吹響松濤,奏起雄渾的樂曲,給人以歡娛。詩人在這里極力贊美風的高尚品格和勤奮精神,著眼在“有情”二字。詩人少有才華,壯志難酬,這里以風喻己,借物詠懷,寄托其“青云之志”,意遠含蓄,余味深長。
賞析
《詠風》是唐代詩人王勃的作品。這不僅是王勃詠物詩的.代表作,也是歷代詠風詩中的佳作。此詩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寫法,以風喻人,借風詠懷,贊美風的高尚品格和勤奮精神,抒寫了詩人普濟天下蒼生的情懷。全詩立意新穎,構(gòu)思奇巧,抓住了秋風涼爽、令人愉悅、無所不在的特點,以擬人化的手法,把風寫得慷慨無私,獨具性靈。
此詩的著眼點在“有情”二字。上面從“有情”寫其加林壑以清爽,下面復由“有情”贊其“為君起松聲”。通過這種擬人化的藝術手法,把風的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首句寫風的生起,以“肅肅”狀風勢之速。風勢之緩急,本來是并無目的的,但次句用了一個“加”字,就使之化為有意的行動,仿佛風疾馳而來,正是為了使林壑清爽,有意急人所需似的。下面寫風的活動,也是抓住“驅(qū)煙”“卷霧”“起松聲”等風中的動態(tài)景象進行擬人化的描寫。風吹煙霧,風卷松濤,本來都是自然現(xiàn)象寫成了有意識的活動。她神通廣大,猶如精靈般地出入山澗,驅(qū)煙卷霧,送來清爽,并吹動萬山松濤,為人奏起美妙的樂章。在詩人筆下,風的形象被刻畫得維妙維肖了。
此詩所詠之風,不是習見的柔弱的香風,也并非宋玉《風賦》中的取悅于大王的雄風,肆虐于庶人的雌風。這首《詠風》小詩里,寄寓著詩人的平等的政治理想和生活情趣。
著名詩人王勃寫的詩 篇5
秋夜長
朝代:唐朝|作者:王勃
秋夜長,殊未央,月明白露澄清光,層城綺閣遙相望。
遙相望,川無梁,北風受節(jié)南雁翔,崇蘭委質(zhì)時菊芳。
鳴環(huán)曳履出長廊,為君秋夜搗衣裳。
纖羅對鳳凰,丹綺雙鴛鴦,調(diào)砧亂杵思自傷。
思自傷,征夫萬里戍他鄉(xiāng)。鶴關音信斷,龍門道路長。
君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
山中
朝代:唐朝|作者:王勃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秋日別王長史
朝代:唐朝|作者:王勃
別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正悲西候日,更動北梁篇。
野色籠寒霧,山光斂暮煙。終知難再奉,懷德自潸然。
【著名詩人王勃寫的詩】相關文章:
王勃的詩全集03-15
王勃的送別詩02-07
王勃最有名的詩07-30
王勃《滕王閣詩》 賞析02-02
王勃的滕王閣序全詩08-02
王勃滕王閣序與滕王閣詩07-31
《滕王閣序》王勃的詩寫作背景10-22
王勃《滕王閣詩》與《滕王閣序》賞析07-16
王勃的詩集及王勃簡介09-17
王勃寫的《滕王閣序》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