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詩經(jīng)》十五國風起源地考

        時間:2023-03-24 16:22:23 詩經(jīng)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詩經(jīng)》十五國風起源地考

          周南、召南

        《詩經(jīng)》十五國風起源地考

          關于“周南”、“召南”二部分詩產生的地區(qū)及“二南”的具體意義,歷來有不同的說法,至今仍未得到一致的結論。我們從“二南”本身找內證,分前人的一些不同的意見,認為“二南”絕大部分詩是來自江漢之間的一些小國,有少量詩篇也遠及原來周公旦和召公分治的地區(qū)——今河南洛陽一帶[1]。因此“二南”詩的產地大致說來,包括今河南洛陽、南陽和湖北陽、陽等地區(qū)[2]。

          至于“南”的含義,根據(jù)甲骨文,證之以古代典籍,“南”原來是一種很古老的樂器名稱(《詩經(jīng)·小雅·鼓鐘》:“以雅以南,以。”),后來才演變?yōu)橐环N地方曲調的專名[3],古書稱作“南音”。“南”這種曲調最初盛行于江漢流域,以后才逐步影響到附近北方的地區(qū)。“二南”中的詩就是用“南音”演唱的歌詞,自漢以來,雖然“聲”漸漸失傳了,但是“南”這個名稱仍然保留了下來。

          同時“南”又是方位之稱,在周代習慣將江漢流域的一些小國統(tǒng)稱之“南國”或“南邦”、“南土”(《詩經(jīng)·小雅·四月》:“滔滔江漢,南國之紀。”《詩經(jīng)· 大雅·高》:“王命申伯,式是南邦。”“往近王舅,南土是保。”)等,所以詩的編輯者便將采自江漢流域許多小國的歌詞,連同受“南音”影響的周、召一些地方采來的歌詞,命名為“周南”、“召南”,以與其他十三國風在編排的形式上整齊劃一!蹲髠·隱公三年》記君子的話說:“‘風’有《采》《采蘋》。”,此二詩均屬“召南”?梢“二南”屬于風詩,與其他國風一樣是地方曲調[4]。

          “二南”絕大部分詩是西周末東周初的作品,舊說以為是文王時期的詩,那是沒有根據(jù)的。

          [1]據(jù)一些古書記載,西周建國前后,周公旦、召公曾分陜而治,周公統(tǒng)治陜東地區(qū),召公統(tǒng)治陜西地區(qū)。這里所說的陜,不是今陜西省,而是河南西部的陜縣。

          [2]有人根據(jù)《召南》的《江有》中的“江有”、《草蟲》中的“陟彼南山”、《殷其雷》中的“在南山之陽”等句,誤認為召南地區(qū)遠及川東和陜西的西安之南,這是錯解了“”與“南山”所致。,《毛傳》訓“江之別者”,即長江的支流,系泛指,非確指今四川的江;“南山”也是泛指,非指今陜西的終南山。因此,把“召南”的疆域擴大到川陜一帶,恐未確。

          [3]郭沫若在《甲骨文研究·釋南》中說:甲骨文“南”字,“本鐘之象形,更變而為鈴”。“詩之周南、召南、大小雅,其初,當亦以樂器之名,孳乳為曲調之名,猶今人言大鼓、花鼓、魚琴、簡板、梆子、灘簧之類耳。”張西堂在《詩經(jīng)六論》中據(jù)此進一步說:“南是一種曲調,是由于歌唱之時,伴奏的是一種形狀象“南”而現(xiàn)在讀如鈴的那樣的樂器而得名。南是南方之樂,是一種唱的詩,其主要的得名的原因,只是由于南是一種樂器。”

          [4]有人認為“二南”在分類上應當獨立,與“風”“雅”“頌”并列,所謂“四詩”,這是不妥當?shù)摹?/p>

          邶風、風、衛(wèi)風

          經(jīng)前人考定,邶、、衛(wèi)都是衛(wèi)國的詩!蹲髠·公二十九年》記載吳公子季札聽了魯國的樂隊歌唱了“邶、、衛(wèi)”以后,評論時便將此三詩統(tǒng)稱之為“衛(wèi)風”?梢娝前“邶衛(wèi)”作為一個整體,以區(qū)別于其他國風的。

          邶、、衛(wèi)都是古國名。據(jù)說周武王滅殷以后,便將紂的陪都朝歌(今河南淇縣西北)附近地區(qū)封給紂的兒子武庚祿父,并將其地分而為三:北為邶(今河南湯陰東南),南為(今河南衛(wèi)輝東北),東為衛(wèi)(今河南淇縣附近)。武王并派他的三個弟弟管叔、叔、霍叔分別守衛(wèi)這三個地方[1],以監(jiān)督武庚,號為“三監(jiān)”。武王死后,兒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旦執(zhí)政。管叔等散布流言說“周公將不利于成王”,并使武庚叛亂。于是周公率兵鎮(zhèn)壓,殺死武庚與管、、霍等,接著又合并三地為衛(wèi)[2],連同原殷民一起封給康叔,建都(今河南淇縣),號衛(wèi)君。

          衛(wèi)國自康叔歷十三世至獻公,自后便國力日衰,內亂不息。到公時,更加腐敗不堪,公元前六六零年為狄人所滅。后來在齊桓公的幫助下,衛(wèi)殘部南渡黃河,文公在楚丘(今河南滑縣東)重建衛(wèi)國!風》的《載馳》(“載馳載驅,歸衛(wèi)侯。”)《定之方中》(“定之方中,作于楚宮。”)二詩就是反映這一歷史事件的。

          邶、二地早已并入衛(wèi)國,為什么衛(wèi)詩還冠以其名呢?自漢以來議論紛紛[3],沒有定論。近人一般認為,因衛(wèi)詩有三十九首之多,近風詩的四分之一,所以編者將部分詩編入邶、之下,但是這一說法仍有疑問。查今本《詩經(jīng)》,邶詩十九首,詩十首,衛(wèi)詩十首,為什么分得如此不平均呢?這很難說編者只是偶然為之,而無別的原因,因此這一說法仍屬于猜測罷了。

          邶、、衛(wèi)三詩大部分難以確定具體時代,大致說來西周末東周初的詩居多數(shù)。

          [1]司馬遷在《史記》的《魯周公世家》與《衛(wèi)康叔世家》中,只說到派管叔、叔監(jiān)督武庚祿父,未提及霍叔。同時周公鎮(zhèn)壓武庚叛亂以后,也只說“殺武庚祿父、管叔,放叔。”本文主要采用鄭玄《詩譜序》的說法,與《史記》略有出入。

          關于邶、的地望,王國維《北伯鼎跋》中根據(jù)北伯諸器出土于河北水張家洼,認為北即邶,邶國就是燕國,則是魯國。(《觀堂集林》卷十八)錄于此以備考。

          [2]關于邶、兩地是周公連同衛(wèi)地一次封給康叔的,還是后來康叔的子孫侵奪的,歷來記載有分歧,又沒有其他材料可資證。

          [3]方玉潤說:“惟邶地既入衛(wèi),詩多衛(wèi)詩,而猶系其故國之名,且編之于衛(wèi)國之前,《序》與《傳》都莫名其故。或謂其詩所得之地而存之;或謂其聲之異而存之;或謂以寓存亡繼絕之心。……愚謂邶自有詩,特無可考,故難征實,諸家又泥古《序》,篇篇以衛(wèi)事實之,致令邶詩無一存焉。”(見《詩經(jīng)原始》卷三)

          王風

          王,是“王”的簡稱,即東周王朝的直接統(tǒng)治區(qū),大致包括今河南的洛陽、偃師、鞏義、溫縣、沁陽、濟源、孟津一帶地方。“王風”就是這個區(qū)域的詩。

          東周王朝失去了原來的宗主地位,對諸侯國非但無力控制,而且要受到強大諸侯國的欺凌,領土日見削減。然而在春秋之初,周王朝還不免要擺出一副天子尊嚴的架勢,對所謂“無禮”的諸侯國進行征伐,但可悲的是,總是以失敗告終。

          正因為東周王朝前期征伐頻,又加上大貴族集中,生活奢侈,所以不得不加重對自己統(tǒng)治區(qū)人民的壓迫和剝削。在沉重的兵役、勞役、經(jīng)濟負擔之下,產生了不少曠夫怨女和流浪漢,人民普遍感到生活質量在一天天下降,大大不如東遷以前了。“王風”的十首詩歌,大部分就是反映人民的這種痛苦呻吟和怨恨的。

          “王風”與“周南”來源地部分相同,但它們的曲調是不同的。編入“王風”的是東周王的土樂,編入“周南”的則是受“南音”影響的外來樂。

          鄭風

          周宣王二十二年(前八零六年)封其弟友于鄭。鄭地,即今陜西的華縣。友,就是鄭桓公,當犬戎攻破西周王朝時,他與周幽王同時被殺。其子鄭武公與平王東迂,并吞了國與檜國的領土,沿襲舊號,命名新都為新鄭(今河南新鄭)。春秋時代鄭國的統(tǒng)治區(qū)大致包括今河南的鄭州、陽、登封、新鄭一帶地方。“鄭風”就是這個區(qū)域的詩。

          鄭國與東周王接壤,地處中原,文化較發(fā)達。春秋之際,人民創(chuàng)造了一種具有地方色彩的新曲調,激越活潑,抒情細膩,較之遲緩凝重的“雅樂”,在音樂創(chuàng)作上是一種創(chuàng)新。故而當時吳國公子季札聽了不禁脫口贊道:“美哉,其細也甚!”孔子則稱“鄭聲淫”,欲“放鄭聲”,后人測或許是孔子擔憂鄭國這一“激越活潑”的新聲,會取代周王朝的正樂。

          “鄭風”中絕大部分是情詩(如《女曰雞鳴》《有女同車》《裳》《子衿》《野有草》《》),這雖同鄭國有水、水便于男女游覽聚會有關,但更主要的是同鄭國的風俗習慣密不可分。從《》一詩看,鄭國的上巳節(jié)(夏歷三月第一個巳日,晉時確定在三月三),實際就是一個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節(jié)日。正因為鄭國保留著男女自由交往的某些古代遺風,所以它也就能夠影響人們的思想。如鄭厲公四年(前六九七年),鄭國大臣祭仲的女兒雍姬問她的母親:“父親與丈夫哪個親近些?”其母答曰:“父親只能有一個罷了,而丈夫卻個個男人都可做。”一個世家命婦居然用這種褻瀆禮教的話來教育自己的女兒,鄭國一般人民的男女觀念,那就可想而知了。懂得了這點,再讀鄭風中那些大膽的情詩,也就好理解了。

          當然,從鄭國人民歌唱的本身說,恐怕反映自己勞苦和怨憤的詩歌也決不會少的,何況鄭國當“虎牢”天險,是兵家必爭之地,古人曾指出“春秋戰(zhàn)爭之多者,無如鄭”。但是,頻的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卻在“鄭風”中看不到,這可能是編選者排斥的結果。

          齊風

          齊,本是西周初姜尚的封國,后又兼并周圍小國,是春秋時期的一等大國,其領土大致包括今山東的昌、臨、東營、德州、泰安等地區(qū)以及河北滄州地區(qū)的南部。“齊風”就是這個區(qū)域的詩。

          齊國地大物博,盛產魚鹽,紡織、刺繡等手工業(yè)很發(fā)達(《史記·貨殖列傳》:“故齊冠帶衣履天下,海岱之間斂袂而往朝焉。”),人口分布也較他國稠密。自太公姜尚歷十五世,至齊桓公時(前六八五年即位),稱霸于天下。其后再傳十四世,政權落入新貴田氏手里,仍號為齊國。

          在“齊風”中半數(shù)以上也是關于婚娶和愛情的詩(如《著》《東方之日》),其余幾首或是反映人民對沉重勞役的不滿(如《東方未明》),或是揭露齊公與其妹文姜通奸的丑行(如《南山》《載驅》),或是描寫田獵和射技等(如《還》《嗟》)。

          “齊風”除少數(shù)諷刺齊公的詩可知作于公元前六九七年至前六八三年之間,其余的詩年代多不可考。

          魏風

          魏,是西周初分封的姬姓小國,故址在今山西芮城,魯公元年(前六六一年)為晉獻公所滅,以其地封給晉臣畢萬。戰(zhàn)國時魏國的統(tǒng)治者,就是畢萬的后代。

          古魏國北與晉國相鄰。春秋之初,秦國領土向東擴張,占領了西周王故地,魏又西與秦接壤,因此它常受到晉、秦的侵奪。在這種情況下,魏國的統(tǒng)治者既要擴張軍備,又不肯克制自己的奢侈生活,因此國內人民所受的經(jīng)濟剝削與兵役負擔是很沉重的,F(xiàn)存的魏詩雖然不多,但人民反對剝削和兵役的呼聲卻是很高的(如《伐檀》《鼠》)。除此之外,魏風中還可聽到某些有識之士憂國憂時的嗟嘆(如《園有桃》)。

          由上觀之,魏詩的時代,我們以為多數(shù)應是春秋初期的作品,其中有個別詩或早或遲,這很難說。宋人蘇轍、朱熹都懷疑魏詩是晉詩,就象邶、都是衛(wèi)詩一樣。不過這也只是推論,并無確鑿根據(jù)。

          唐風

          唐,是周成王弟叔虞的封國,其子,改國號為晉。統(tǒng)治區(qū)大致包括今山西的太原以南沿汾水流域的一帶地方。“唐風”就是這個區(qū)域的詩。朱熹說:“其詩不謂之晉而謂之唐,蓋仍其始封之舊號耳。”

          唐風產生的時代,難以論定,按照《詩序》的解釋,其中有部分詩,如《揚之水》《采苓》等,當是春秋初期之作。不過序說并無確證,只能作參考。

          秦風

          秦,古秦國原址在犬戎(今陜西興平東南)。東周初,因秦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秦開始被列為諸侯,改建都于雍(今陜西鳳翔),自此逐漸強大起來。統(tǒng)治區(qū)大致包括今陜西中部和甘肅東南部。“秦風”就是這個區(qū)域的詩。

          《漢書·地理志》說:“天水隴西,山多林木,民以板為室屋,及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逼近戎狄,修習戰(zhàn)備,高上氣力,以射獵為先。”所以在秦風中,有一種在別的風詩中少見的尚武精神和悲壯慷慨的情調(如《無衣》)。

          秦詩產生的時代,大致說來是自春秋初至秦穆公(薨于前六二二年)這一百五、六十年間的詩。

          陳風

          陳,西周初分封的諸侯國。開國君主名媯滿,據(jù)說是帝舜的后代,因有功于周,武王封他于陳,并把自己的大女兒嫁給他,號胡公。陳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陽),統(tǒng)治區(qū)大致包括今河南東部和安西北部的部分地方。陳風就是這個區(qū)域的詩。

          在陳國最高統(tǒng)治集團的倡導下,全國盛行巫風,競于歌舞。這種祭祀歌舞的集會,方便了青年男女的交往,所以在陳風中反映這種巫風的詩(如《宛丘》)常伴以愛情。這是區(qū)別于其他風詩的一個顯著特點。

          陳詩產生的時代,有史實可考的是《株林》,揭露陳靈公君臣私通夏姬而被殺的事。這首詩當作于公元前五九九年。因此一般都認為這是《詩經(jīng)》中最晚的一首詩。至于陳風中的上限時間,難以斷定。

          檜風

          檜(音快,又作,有成語“自以下”),西周分封的諸侯國,妘姓,故都在今河南的密縣與新鄭之間。其統(tǒng)治區(qū)大致包括今河南密縣、新鄭、陽的一些地方。檜風就是這個區(qū)域的詩。

          檜國于春秋初年為鄭武公所滅。檜詩產生的時代,一說在檜滅之前,即春秋初以前;一說檜詩實際是“鄭詩”,即檜滅之后(朱熹《詩集傳》引蘇氏說)。二說都系猜測,姑并存待考。

          曹風

          曹,西周初武王封其弟叔鐸于曹,建都陶丘(今山東定陶西北),是為曹國,公元前四八七年為宋景公所滅。曹國的統(tǒng)治區(qū)在今山東荷澤地區(qū)一帶。曹風就是這一區(qū)域的詩。

          曹詩產生的時代,從內容判斷,多為東遷以后。在風詩中,它產生的時代較晚。

          

          (音賓),古地名,在今陜西旬邑和彬縣之間。周部族的先祖公劉由(今陜西武功西南)遷居于此(《詩經(jīng)·大雅·公劉》:“篤公劉,于始館。”),到文王祖父古公父又遷于岐(今陜西岐山,《詩經(jīng)·大雅·綿》:“古公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于岐下。”)。風就是今陜西旬邑和彬縣一帶地方的詩。這些地方春秋時屬秦國,詩之所以不入秦而獨立,可能由于其時代較早,演唱的曲調有別于秦風。

          舊說詩是周公旦所作或為周公旦而作的,此說雖不完全可信,但有的詩同周公旦的事跡有關卻無疑問(如《破斧》)。不過就寫作時代說,即使是西周初的詩,也是經(jīng)過后人加工了的,從形式技巧看,其寫定的時代,不可能早于西周中期。

          另附雅、頌簡介

          小雅

          雅,也是由樂器之名演變?yōu)榍{之稱的(《詩經(jīng)·小雅·鼓鐘》:“以雅以南,以。”)。這種曲調原盛行于西周王一帶,是周王朝直接統(tǒng)治區(qū)的音樂。雅有正的意思,所以“雅樂”,也就是“正樂”[1]。

          大、小雅的分別,當在于它們的使用場合不同。“大雅”用于國家的大典儀式,“小雅”則用于一般朝廷宴會。不過,這種用途的差別,最初也應該是由于音調的不同而決定的。

          “小雅”大部分為貴族的作品,也有小部分來自民間,從風格看,它們酷似“風詩”(如《之華》《何草不黃》,另外《采薇》《大東》等作品受民歌影響較大)。

          “小雅”中大部分詩產生于西周后期和東周初期,因此有不少詩反映了時代的黑暗和動亂(相比成康年間,夷厲之后的雅詩又稱為“變雅”),有一定的進步意義。

          [1]參見《毛詩序》、章炳《大說》、梁啟超《釋四詩名義》等。

          大雅

          “大雅”產生的時代,一部分詩在西周前期,另一部分則屬于西周后期乃至東周初期。

          “大雅”基本是貴族詩歌。其中最有價值的,當推周部族的史詩和政治諷諭詩,揭示了一定的時代面貌。

          頌

          頌,是周王朝的廟堂音樂,用于祭祀祖先和神明。頌,即“容”字,指舞容。“頌詩”就是以歌舞娛樂祖先和神明時的唱詞。據(jù)王國維說,“頌聲”的節(jié)奏較“風”緩慢,不及“風”有感人力量(見《觀堂集林》卷二)。

          “頌”的用途決定了“頌詩”內容多為歌頌祖先功德和求福祈年,形式呆板,語言空泛。因此除少數(shù)外,藝術性都不高,而其史料價值卻是很高的。

          “頌”共有四十首詩,其中“周頌”三十一首,全為西周初的作品,“魯頌”四首,是春秋前期魯國為歌頌自己的祖先而作,“商頌”五首,是春秋前期宋國為歌頌自己的祖先而作。

        【《詩經(jīng)》十五國風起源地考】相關文章:

        詩經(jīng)國風11-09

        《詩經(jīng)·國風》概述07-26

        解密《詩經(jīng)·國風》10-26

        詩經(jīng)·國風·抒情敘述06-30

        《詩經(jīng).國風》的男性形象12-08

        詩經(jīng)國風全文09-08

        《詩經(jīng)·國風·秦風》的注音06-20

        《詩經(jīng)·國風》“渡河”意象的內涵10-13

        詩經(jīng)·國風·邶風·綠衣10-23

        詩經(jīng)·國風·邶風·日月04-10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