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風散文》優(yōu)秀讀書筆記
張曉風,臺灣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筆名有曉風、桑科、可叵等1941年出生于浙江金華,江蘇銅山人。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張曉風散文》讀書筆記,希望對你有幫助。
《張曉風散文》讀書筆記1
臺灣出產(chǎn)的女作家中,龍應臺和張曉風就是有趣的對比。第一印象,龍應臺就是剛,就是冷峻,可犀利如她,竟也寫出過《孩子你慢慢來》這樣柔情似水的文字;張曉風則相反,初讀就是柔,就是華麗,就是美不勝收,卻句讀處處透著一股子豪勁。
張曉風的散文集《從你美麗的流域》收了許多寫兒女情長的篇什。從寫作題材而言,張曉風跟其他女作家沒有任何不同,愛情、親情、友情幾乎就就是她的全部?删褪钱斔鸸P運筆,便完全超越了普通女人的情感!赌赣H的羽衣》開頭描寫的就是一個溫馨場面,女兒入睡前,摟著母親的脖子問:“媽媽,你就是不就是仙女變的?”接下來,甜蜜中有了感傷,再往下,又有了滄桑——世間每一個女子,究竟如何藏起羽衣,從仙女隱忍為平凡的母親?張曉風寫得極美,又極沉重,仿佛知悉世間所有的秘密。張曉風寫自己的愛情觀,一蔬一飯一鼎一鑊都就是朝朝暮暮的恩情,她說:“愛一個人,原來就只就是在冰箱里為他保留一只蘋果,并且等他歸來……”這就是作為平凡女子張曉風的愛情,可就是她不凡的時候,愛情便就是“執(zhí)手處張發(fā)可以為風幟,高歌時何妨傾山雨入盞”的豪邁與“千泉引來千月,萬竅邀來萬風”的莊嚴。張曉風似乎有一種本事,再普通的物事,她總要忍不住翻過來,看看背面,甚至要透過經(jīng)脈紋路去看它們在幾千年前的模樣。所以她寫給丈夫的情書,寫給兒子的詩篇,明明就是寫私人的感受,卻似乎寫盡了人類的共同情感,就連她寫睡袍、圍巾、繡品、油紙傘,也絲毫沒有怡紅快綠的嬌弱之氣。
張曉風始終就是追求“大”的:大的格局,大的氣象,大的胸襟,大的情感。她甚至就是有點刻意為之了。十幾年前龍應臺出版《孩子你慢慢來》時請張曉風寫序,我還記得她說的話。她說自己年輕時聽到太多對女作家的嘲諷,人們覺得她們只會寫些柴米油鹽、丈夫孩子,所以就暗下決心,一旦自己“大筆在握”,堅決不寫那些遭人辱罵的文字。她真的做到了。事實上從張曉風的文章里始終讀得出她的良苦用心,嘮叨瑣碎自戀自艾她就是看不上的,更別說撒嬌作態(tài),即使偶爾忍不住寫寫柴米油鹽丈夫孩子,也就是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架勢。她寫風衣,那風,翻閱過唐宗宋祖,“而你著一襲風衣,走在千古的風里”。她寫釀酒的理由:“如果孔子就是待沽的玉,則我便就是那待斟的酒,以一生的時間去醞釀自己的濃度,所等待的只就是那一剎那的傾注!边@樣的文字比比皆就是。張曉風的文章字里行間有一種江湖俠客的氣度。
我讀張曉風的感受,就是仿佛放舟于歲月長河,溯回從之、溯游從之,追隨著一路看來,千回百轉(zhuǎn),也被那百年煙波水氣濕了一身。張曉風喜歡讀古書,將它們視為奪地而出的思想泉脈,她這樣寫自己讀《爾雅》:世界如此簡單壯麗,如此明白曉暢,如此嬰兒似的清清楚楚一覽無遺。我讀她,亦如此。
《張曉風散文》讀書筆記2
張曉風,1941年生,江蘇銅山人,生于浙江金華,1949年抵臺北,畢業(yè)于東吳大學中文系,F(xiàn)在臺灣著名女作家,也就是就是臺灣十大散文家之一。代表作:《紅地毯的`那一端》,《從你那美麗的流域》,《玉想》,《秋千上的女子》等。有人評價她的散文說:“筆如太陽之熱,霜雪之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瓔珞敲冰!
一直,就喜歡那些可以把古典信手拈來的作家。在他們的筆下,古典不在就是在泛黃的紙堆里淹沒,而就是活靈活現(xiàn)地走了出來。如果就是女作家,我認為她一定就是著一席古衫,身上泛著宋詞的馨香,款款而來。張曉風應該就就是那樣的一位。也許因為她的知識,也許就是她有著一份敏感的心靈,把古典的花朵一一摘來,成文中花小小的一瓣馨香。在《秋千上的女子》里,她引用了古詩里好多帶“秋千”的詩句:“秋千外,綠水橋平”,“那堪更被明月,隔墻送過秋千影”,“想得那人垂手立,嬌羞不敢上秋千”……
還有,她的文字,還會用古代耳熟能詳?shù)氖论E闡發(fā)現(xiàn)實生活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就因為走了那一步,文章就可以更容易打動讀者!恫恍嗟氖摺分,她寫的就是張繼落榜的事。作者根據(jù)自己獨有的體會,把當時張繼在小舟上未知前路的心情寫得活靈活現(xiàn)。當時的月亮,漁火,鐘聲一一從古書中復活,《楓橋夜泊》的詩句也鏗鏘響起。如果那時一個高考落榜生看到了這樣的文字,他的斗志也許就會昂揚,會更好地去面對人生的各種各樣的事情。在《卓文君和她的一枚銅錢》,她把那首《白頭吟》,吟出了另一番味道。兩個的愛情,在人生即將遲暮的時候,又會就是怎樣?像這樣的文章,就觸動的時間的弦,把一場愛情寫得更加富有生活意味。每個人的愛恨情愁,在生命的最后,剩下也許只就是記憶而已,其它的一切早已淡去。
她的語言,就是成熟的。她擁有的不僅就是自己的風格,還有就就是大膽奇特而又貼近的想象。她在《常常,我會想起那座山》,中,把紛至沓來的群山比作花瓣,水上的自己比作花蕊;在《也就是水媚》,因為報紙分好的類,看起來像一垛垛的砌磚,她仿佛就成了俯首著古墻而望的人,看到了高棉,看到了越南,看到了孟加拉,也看到了自己的故鄉(xiāng)。如果一個作家連比喻也獨具特色,那樣的作家就真的成“家”了。我們在學一些作家文字的時候,不僅僅要看她們怎么寫,還要看就是他為什么會寫這樣的事情,又通過怎樣的思緒轉(zhuǎn)化,寫出了獨具特色的文字。
余光中說:“張曉風不愧就是第三代散文家里腕挾風雷的淋漓健筆,這支筆,能寫景也能敘事,能詠物也能傳人,揚之有豪氣,抑之有秀氣,而即使在柔婉的時候,也帶有一點剛勁!睆垥燥L,也只就是塵世間一女子。只就是,她通過自己獨到的筆墨,擁有了一片屬于自己的文字天地。閉上眼睛靜聽,那里雜花生樹,群鶯亂飛。
【《張曉風散文》優(yōu)秀讀書筆記】相關(guān)文章:
讀張曉風散文集有感600字10-18
讀《張曉風散文集》有感600字10-14
《張曉風散文》讀后感(精選3篇)12-04
《張曉風散文》讀后感范文3篇11-30
張曉風的散文讀后感10篇10-10
讀張曉風散文集有感兩篇10-14
讀張曉風散文集有感600字精選10-14
11-27
散文《桃花心木》的優(yōu)秀讀書筆記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