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高考語文古文匯總:琵琶行
《琵琶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chuàng)作的長篇敘事詩。此詩通過對歌妓琵琶女高超彈奏技藝和不幸人生經(jīng)歷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會官僚腐敗、民生凋敝、人才埋沒等不合理現(xiàn)象,表達了詩人對琵琶女的深切同情,也抒發(fā)了詩人對自己無辜被貶的憤懣之情。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高考語文古文:琵琶行相關(guān)資料,歡迎閱讀!
原文
琵琶行 / 琵琶引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shù)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zhuǎn)徙于江湖間。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fā)。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不得志 一作:不得意)
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六幺 一作:綠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暫歇 一作:漸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shù)。
鈿頭銀篦擊節(jié)碎,血色羅裙翻酒污。(銀篦 一作:云篦)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zhuǎn)急。
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作者簡介
1、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白居易是繼杜甫之后,我國古代又一位杰出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中唐詩壇代表人物,與詩人元稹合稱“元白”,與詩人劉禹錫合稱“劉白”。 青年時家境貧困,對社會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較多的接觸和了解。二十九歲中進士,官至左拾遺(諫官)。有"兼濟天下"的理想,屢次上書針砭時弊。寫下了《新樂府》、《秦中吟》為代表的"諷喻詩",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統(tǒng)治階級的腐朽和罪惡。由于得罪了憲宗和官僚集團,被貶官。著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一卷,今存書近三千首。在文學上白居易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強調(diào)和繼承我國古典詩歌的現(xiàn)實主義優(yōu)良傳統(tǒng),反對"嘲風月,弄花草"而別無寄托的作品,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在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作品以通俗流麗著稱!杜眯小肥俏覈膶W史上著名的長篇敘事詩,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初中學過他的作品《賣炭翁》。
他的成就,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政治諷喻詩;二是以《長恨歌》、《琵琶行》為代表的長篇敘事詩。前者把當時社會病態(tài)的癥結(jié)所在,幾乎全部呈露在他的筆底。后者則有著曲折離奇、自具首尾的細致的情節(jié)描寫,和完整而鮮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當時號稱“千字律詩”。
2、創(chuàng)作歷程:
(1) 前期(從入仕到被貶江州司馬)“兼濟天下”
白居易少年得志,官至左拾遺。寫下了大量政治諷喻詩,針砭時弊。
白居易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強調(diào)和繼承我國古典詩歌的現(xiàn)實主義優(yōu)良傳統(tǒng),反對“嘲風月,弄花草”而別無寄托的作品,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在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作品以通俗流麗著稱!顿u炭翁》《觀刈麥》等
(2) 后期(從被貶到死) “獨善其身”
獨善其身的時期,揉儒家的“樂天知命”、道家的“知足不辱”和佛家的“四大皆空”來作為自己明哲保身的法寶,悔恨自己“三十氣太壯,胸中多是非”,力求做到“面上滅除憂喜色,胸中消盡是非心”,以閑適感傷為主。有《長恨歌》、《琵琶行》。
解題
1、關(guān)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還有《長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種形式,后成為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三者的名稱雖不同,其實并無嚴格區(qū)別。其音節(jié)、格律一般比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于變化。
2、寫作背景
《琵琶行》創(chuàng)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白居易任諫官時,直言敢諫,同情民間疾苦,寫了大量的諷諭詩,觸怒了唐憲宗,得罪了權(quán)貴。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鎮(zhèn)李師道派人刺殺。白居易情急之中上疏請捕刺客,觸犯了權(quán)貴的利益,被指責越職奏事,貶為江州刺史;又進而誣陷他作《賞花》《新井》詩“甚傷名教”,再貶江州司馬。江州當時被看成是“蠻瘴之地”,加之州司馬雖然名義上是刺史的佐史,實際上是一種閑散職務(wù),這對白居易來說是一種莫大的嘲弄。他的被貶其實是一樁冤案,他連遭打擊,心境凄涼,滿懷郁憤。次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創(chuàng)作出這首傳世名篇。
3、 詩歌主張
“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聲,莫深乎義。詩者:根情、苗言、華聲、實義!(《與元九書》)——詩歌的政治作用和社會意義。
“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與元九書》)——反映時事,為現(xiàn)實而作。
“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寄唐生》)——反映人發(fā)疾苦。
4、詩作《白氏長慶集》71卷,存詩2806首。
諷喻詩、閑適詩、感傷詩、雜律詩——分類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心能唱《琵琶》篇”——唐宣宗李忱題
誦讀《琵琶行》
1、聽課文朗讀
2、品讀詩詞
(1)概括詩詞每部分的內(nèi)容
(2)用現(xiàn)代語言描述白居易介紹的這段琵琶曲,并給予評述。
整體感知
這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濃的長篇敘事詩。
詩前有一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經(jīng)過,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說明了本詩的寫作動機,定下了全詩凄切傷懷的感情基調(diào)。
1、《琵琶行》是一首敘事詩,敘了什么事?
明確:敘詩人謫居江州,月夜送客江邊,巧遇琵琶女之事。詩中主要塑造了兩個形象:琵琶女和詩人自己。前者為主,后者為賓。既表達了對琵琶女晚年沉淪遭遇的同情,表達了詩人的凄涼心境,通過琴聲和感受兩個方面來描述詩人和琵琶女的這場偶遇,抒發(fā)“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慨。
2、詩前的小序有什么作用?
明確: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和故事概況,概述歌女的悲涼身世,說明了寫作的背景動因,并為全詩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調(diào)。
學生快速默讀詩序文和全詩,把彼此對應(yīng)的部分找出來。
明確:序文的第二句(“明年秋……錚錚然有京都聲”)跟詩的第一段對應(yīng);第四、五句(“問其人……轉(zhuǎn)徙于江湖間”)同詩的第二、三段對應(yīng);第六、七句(“予出官二年……命曰《琵琶行》”)跟第四段對應(yīng)。
3、分析結(jié)構(gòu):
這首詩分為四大部分:
第一幅:江頭夜送客圖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交待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和景物,渲染了一種悲涼情景。(開頭至“猶抱琵琶半遮面”)寫遇到琵琶女的經(jīng)過:江邊送客,正苦于沒有音樂的時候,偶然遇到了她。
第二幅:夜聽琵琶曲 (“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至“唯見江心秋月白”)寫琵琶女彈奏琵琶的情況,詳細描寫了她的演奏技巧。 是全詩描寫的重點,也是寫得最精彩的地方。
第三幅:自訴身世苦 (“沉吟放撥插弦中”至“夢啼妝淚紅闌干”)寫琵琶女自述身世。
“沉吟”兩句是過渡,寫由彈奏結(jié)束到自敘身世的動作和神情!白匝浴币院蠖鋽⑹隽伺门畠蓚階段的不同遭遇。前半部寫早年色藝超群、紅極一時的歌伎生涯。“自言”兩句介紹籍貫和住處,接下四句寫自己才貌雙全、色藝出眾,后面六句極力渲染歌伎生活的“歡樂奢華”,為反襯后來的凄涼生活!扒镌麓猴L等閑度”一順過渡到后半部。后半部寫年長色衰后的寂寞處境!暗茏摺眱删鋵懪门畹缆钒l(fā)生轉(zhuǎn)折的三個原因:弟走從軍,阿姨身死,年長色衰。接下兩句寫琵琶女人生道路的重大轉(zhuǎn)折。后面六句寫嫁作商人婦孤苦凄涼的寂寞生活。
第四幅:自嘆謫居苦 ,重聞琵琶聲(“我聞琵琶已嘆息”至篇終)寫作者的感慨:對琵琶女的同情,并借此抒發(fā)了自己遷謫后的郁悶心情。前四句寫作者的感慨。頭兩句承上啟下,表達了詩人對琵琶女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后兩句寫產(chǎn)生共鳴,點明題旨。中間十二句是詩人自述,著重寫謫居江州后的郁悶心情,揭示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這一感慨的原因。后四句,詩人對琵琶女的贊揚和請求。 寫詩人重聞琵琶聲時激動悲切的強烈感情。“感我此言良久立”,寫琵琶女對詩人自述的反應(yīng),包含著非常復雜的感情,有對詩人的遭遇的同情,也有對知遇之恩的感激!皡s坐促弦弦轉(zhuǎn)急”“凄凄不似向前聲”,就是琵琶女滿腔激情的自然流露。最后,用設(shè)問句從側(cè)面表現(xiàn)自己感傷程度之深。全詩在哀怨之情達到頂峰時突然收束,給讀者留下充分回味的余地。
創(chuàng)作背景
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六月,唐朝藩鎮(zhèn)勢力派刺客在長安街頭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傷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嘩,藩鎮(zhèn)勢力又進一步提出要求罷免裴度,以安藩鎮(zhèn)“反側(cè)”之心。白居易上表主張嚴緝兇手,有“擅越職分”之嫌,而且平素多作諷喻詩,得罪了朝中權(quán)貴,于是被貶為江州司馬。
司馬是刺史的助手,在中唐時期多專門安置“犯罪”官員,屬于變相發(fā)配。這件事對白居易影響很大,是他思想變化的轉(zhuǎn)折點,從此他早期的斗爭銳氣逐漸銷磨,消極情緒日漸增多。元和十一年(816)秋天,白居易在潯陽江頭送別客人,偶遇一位彈琵琶的長安歌妓,便用為題材,創(chuàng)作了敘事長詩《琵琶行》。
作品鑒賞
《琵琶行》內(nèi)容,如小序中所說,所寫的是作者由長安貶到九江期間在船上聽一位長安故倡彈奏琵琶、訴說身世的情景。作為一首長篇敘事詩,此詩結(jié)構(gòu)嚴謹,錯落有致,情節(jié)曲折,波瀾起伏。
第一部分從“潯陽江頭夜送客”至“猶抱琵琶半遮面”,敘寫送別宴無音樂的遺憾,邀請商人婦彈奏琵琶的情形,細致描繪琵琶的聲調(diào),著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首句“潯陽江頭夜送客”,只七個字,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點(潯陽江頭)、事件(主人送客人)和時間(夜晚)一一作概括的介紹;再用“楓葉荻花秋瑟瑟”一句作環(huán)境的烘染,而秋夜送客的蕭瑟落寞之感,已曲曲傳出。惟其蕭瑟落寞,因而反跌出“舉酒欲飲無管弦”。“無管弦”三字,既與后面的“終歲不聞絲竹聲”相呼應(yīng),又為琵琶女的出場和彈奏作鋪墊。因“無管弦”而“醉不成歡慘將別”,鋪墊已十分有力,再用“別時茫茫江浸月”作進一層的環(huán)境烘染,構(gòu)成一種強烈的壓抑感,使得“忽聞水上琵琶聲”具有濃烈的空谷足音之感,為下文的突然出現(xiàn)轉(zhuǎn)機作了準備。從“夜送客”之時的“秋蕭瑟”“無管弦”“慘將別”一轉(zhuǎn)而為“忽聞”“尋聲”“暗問”“移船”,直到“邀相見”,這對于琵琶女的出場來說,已可以說是“千呼萬喚”了。但“邀相見”還不那么容易,又要經(jīng)歷一個“千呼萬喚”的過程,她才肯“出來”。這并不是她在意身份。正像“我”渴望聽仙樂一般的琵琶聲,是“直欲攄寫天涯淪落之恨”一樣,她“千呼萬喚始出來”,也是由于有一肚子“天涯淪落之恨”,不便明說,也不愿見人。詩人正是抓住這一點,用“琵琶聲停欲語遲”“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肖像描寫來表現(xiàn)她的難言之痛的。這段琵琶女出場過程的描寫歷歷動人,她未見其人先聞其琵琶聲,未聞其語先已微露其內(nèi)心之隱痛,為后面的故事發(fā)展造成許多懸念。
第二部分從“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至“唯見江心秋月白”,寫琵琶女及其演奏的琵琶曲,具體而生動地揭示了琵琶女的內(nèi)心世界。先用“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一句寫校弦試音,接著就贊嘆“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突出了一個“情”字!跋蚁已谝致暵曀肌币韵铝,總寫“初為霓裳后六幺”的彈奏過程,其中既用“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輕攏慢捻抹復挑”描寫彈奏的神態(tài),更用“似訴平生不得志”“說盡心中無限事”概括了琵琶女借樂曲所抒發(fā)的思想情感。此后十四句,在借助語言的音韻摹寫音樂的時候,兼用各種生動的比喻以加強其形象性!按笙亦朽腥缂庇辍,既用“嘈嘈”這個疊字詞摹聲,又用“如急雨”使它形象化。“小弦切切如私語”亦然。這還不夠,“嘈嘈切切錯雜彈”,已經(jīng)再現(xiàn)了“如急雨”“如私語”兩種旋律的交錯出現(xiàn),再用“大珠小珠落玉盤”一比,視覺形象與聽覺形象就同時顯露出來,令人眼花繚亂,耳不暇接。旋律繼續(xù)變化,出現(xiàn)了先“滑”后“澀”的兩種意境。“間關(guān)”之聲,輕快流利,而這種聲音又好像“鶯語花底”,視覺形象的優(yōu)美強化了聽覺形象的優(yōu)美!坝难省敝暎诌烊,而這種聲音又好像“泉流冰下”,視覺形象的冷澀強化了聽覺形象的冷澀。由“冷澀”到“凝絕”,是一個“聲漸歇”的過程,詩人用“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的佳句描繪了余音裊裊、余意無窮的藝術(shù)境界,令人拍案叫絕。彈奏至此,滿以為已經(jīng)結(jié)束了。誰知那“幽愁暗恨”在“聲漸歇”的過程中積聚了無窮的力量,無法壓抑,終于如“銀瓶乍破”,水漿奔迸,如“鐵騎突出”,刀槍轟鳴,把“凝絕”的暗流突然推向高潮。才到高潮,即收撥一畫,戛然而止。一曲雖終,而回腸蕩氣、驚心動魄的音樂魅力,卻并沒有消失。詩人又用“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的環(huán)境描寫作側(cè)面烘托,給讀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廣闊空間。
第三部分從“沉吟放撥插弦中”至“夢啼妝淚紅闌干”,寫琵琶女自述身世,由少女到商婦的經(jīng)歷,亦如琵琶聲的激揚幽抑。正像在“邀相見”之后,省掉了請彈琵琶的細節(jié)一樣;在曲終之后,也略去了關(guān)于身世的詢問,而用兩個描寫肖像的句子向“自言”過渡:“沉吟”的神態(tài),顯然與詢問有關(guān),這反映了她欲說還休的內(nèi)心矛盾;“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等一系列動作和表情,則表現(xiàn)了她克服矛盾、一吐為快的心理活動!白匝浴币韵,用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抒情筆調(diào),為琵琶女的半生遭遇譜寫了一曲扣人心弦的悲歌,與“說盡心中無限事”的樂曲互相補充,完成了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得異常生動真實,并具有高度的典型性。通過這個形象,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會中被損害的歌妓們、藝人們的悲慘命運。
第四部分從“我聞琵琶已嘆息”到最后的“江州司馬青衫濕”,寫詩人深沉的感慨,抒發(fā)與琵琶女的同病相憐之情。作者在被琵琶女的命運激起的情感波濤中坦露了自我形象。“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的那個“我”,是作者自己。作者由于要求革除暴政、實行仁政而遭受打擊,從長安貶到九江,心情很痛苦。當琵琶女第一次彈出哀怨的樂曲、表達心事的時候,就已經(jīng)撥動了他的心弦,發(fā)出了深長的嘆息聲。當琵琶女自訴身世、講到“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的時候,就更激起他的情感的共鳴:“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同病相憐,同聲相應(yīng),忍不住說出了自己的遭遇。寫琵琶女自訴身世,詳昔而略今;寫自己的遭遇,則壓根兒不提被貶以前的事。這意味著以彼之詳,補此之略。琵琶女昔日在京城里“曲罷常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的情況和作者被貶以前的情況當有某些相通之處;同樣,他被貶以后的處境和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婦”以后的處境也有某些類似之處,不然不會發(fā)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慨。作者的訴說,反過來又波動了琵琶女的心弦,當她又一次彈琵琶的時候,那聲音就更加凄苦感人,因而反轉(zhuǎn)來又激動了作者的感情,以致熱淚直流,濕透青衫。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現(xiàn)實主義杰作,全文以人物為線索,既寫琵琶女的身世,又寫詩人的感受,然后在“同是天涯淪落人”二句上會合。歌女的悲慘遭遇寫得很具體,可算是明線;詩人的感情滲透在字里行間,隨琵琶女彈的曲子和她身世的不斷變化而蕩起層層波浪,可算是暗線。這一明一暗,一實一虛,使情節(jié)波瀾起伏。它所敘述的故事曲折感人,抒發(fā)的情感能引起人的共鳴,語言美而不浮華,精而不晦澀,內(nèi)容貼近生活而又有廣闊的社會性,雅俗共賞。
【高考語文古文:琵琶行】相關(guān)文章:
白居易《琵琶行》詩眼及古文鑒賞03-29
《琵琶行》語文教案11-05
《琵琶行》語文教案11-07
必修三語文琵琶行原文08-10
語文必修三琵琶行原文08-11
高中語文《琵琶行》說課稿03-31
《琵琶行》語文教學實錄09-26
高中語文琵琶行說課稿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