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李白的趣聞軼事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yù)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李白的趣聞軼事相關(guān)內(nèi)容。
閑來無事,雜看雜寫,又看到了崔璟的《黃鶴樓》,從而想起三兩事,拿來一敘。
相傳李白四處游走,到處題詩,這一日來到黃鶴樓,見到很多文人墨客在此抒懷斗詩。就站在一邊觀看。希望能看到一兩句像樣的詩,左看右看,寫出來的都很垃圾,不禁連連搖頭,面帶恥笑。
一位自以為了得的士紳看到了,上下打量李白,見李白破衣爛衫,皺皺巴巴,像個窮酸,料定不會有什么學(xué)問。就開口問道;“這里都是此地的名流才俊,各個才高八斗,學(xué)富五車。寫出的詩文字字珠璣,段段華彩,就連皇帝看了都點(diǎn)頭。你何敢恥笑,難道你也會作詩?”李白聽了,面帶微笑,說道;“這有何難,作一首你們看看”。展紙舒筆,一只腳踏在凳上,將袖子卷了卷,刷刷幾筆,龍飛鳳舞,寫出了第一句——一爬爬上黃鶴樓。
眾人一看,各個笑得前仰后合;“這也叫詩,簡直就是大糞”,“走都不會了,還來寫詩?”一片哄笑中,李白的第二句寫好了——唯見長江天際流。
眾人看后;“這句嗎,還有些詩的味道”,有的點(diǎn)頭,有的琢磨找毛病。哄笑聲沒有了。李白略一思索,寫出了第三句——不是對面蛇山擋。
眾人看后有些不明白了,各個瞪著眼睛,摒住呼吸,等著李白的下句。李白看到眾人的樣子,有意賣個關(guān)子。連道墨太干,上不了筆。有人趕緊上前加水研墨,畢恭畢敬,生怕李白嫌墨不好不寫了。李白再次提筆,向上伸伸胳膊,一字一頓地寫出末句——望盡江南十六州。
最后一個字寫完,叫好聲連連,各個佩服得五體投地。皆稱此詩可與詩仙李白的詩一比。
一爬爬上黃鶴樓
唯見長江天際流
不是對面蛇山擋
望盡江南十六州。
李白一篇嬉作傾倒四座,令眾人佩服得五體投地,視若詩仙。可李白自己心知肚明,想到此番到黃鶴樓是與好友作別,不由心神凝重,面色漸冷。半舉著豪筆渡到樓欄前,只見臨江春色如濤,花海如云,一江碧水浩浩蕩蕩,不由心潮澎湃,詩意再起。掉頭向西一望,驚得自己瞠目張口,半天回不過神來,但見;滔天的大水閃著粼粼白光,從天地交合的遠(yuǎn)方滾滾而下,碧空盡處隱隱約約可見一只小帆,搖搖晃晃在大水中前行……
李白疾步回到桌旁,懸腕轉(zhuǎn)豪,盡吐胸臆,刷刷數(shù)筆,一氣呵成,一篇千古流傳的別情詩落于紙上。眾人聚前一看;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詩罷興盡,抬腿準(zhǔn)備下樓。眾人見狀,齊齊上前挽留,一位老者開口道;“賢俊詩風(fēng)飄逸,即來黃鶴樓,何不為此樓題詩,以作千古之不朽?”李白聞言止步,對呀,哪有到此名勝不留詩的道理。眾人見李白有意留詩,各個大喜,領(lǐng)著李白四處觀看,盡其所能講些黃鶴樓的古事今聞。李白手端酒杯,搖搖晃晃,在眾人的簇?fù)硐乱宦房催^來。猛抬頭,但見迎面照壁上,如炭般的幾行大字洋洋灑灑奪人眼目;
《黃鶴樓》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fù)返,
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
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讀罷,不由倒吸一口冷氣,幸好沒有隨筆題詩。此詩已把黃鶴樓寫盡,無人再有超越。酒醒人乏,已無意再觀再看,逐將手中酒杯換成豪筆,在照壁下方寫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正所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李詩仙貴有自知之明,雖狂不燥,雖傲不驕,由此才得以成就萬世芳名。
李白黃鶴樓題詩不得,終是耿耿于懷,后采用崔璟的格律作《登金陵鳳凰臺》以此比美。李白的《鳳凰臺》與崔璟的《黃鶴樓》被譽(yù)為登臨懷古的雙璧之作。有“格律氣勢,未易甲乙”之說。礙于李白的名氣,很多人在解釋兩詩或做對比時,多少會偏重李白。其實(shí)不去想作者,就詩論詩。崔璟的《黃鶴樓》明顯地讀來親切自然,沒有修飾的味道。李白的《鳳凰臺》因是有心要和崔璟一比高下,自然帶出修飾后的匠氣。
《登金陵鳳凰臺》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
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
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
長安不見使人愁。
登臨懷古的詩很多,但從氣勢上能與這兩首詩一比的當(dāng)屬王勃的《滕王閣序》。這首詩也是大家十分熟悉的四言八句詩。此詩說來也有一段相似的軼事。
王勃年少成名,名震南北;剜l(xiāng)侍父途中被朋友請到滕王閣赴宴,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各個酒酣耳熱,詩興大發(fā)。頃刻間詩簾墨紙吊得滿樓滿閣,王勃因是外來之人,不好主動露筆。朋友在旁看在眼里,就對閣間的眾位介紹到王勃。眾位聽說王勃在此,莫不驚訝,盛名之下,不敢怠慢,趕緊拿來筆墨請王勃留寶。王勃早已是成竹在胸,刷刷點(diǎn)點(diǎn),一揮而就。王勃邊寫,旁人邊贊。寫到最后幾句時,更是一句一噫噓;
嗚呼!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丘墟。臨別贈言,幸承恩于偉餞;登高作賦,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懷,恭疏短引,一言均賦,四韻俱成。請灑潘江,各傾陸海云爾!
滕王高閣臨江渚,“好,好,好一個‘渚’字,臨水危樓一個‘渚’字寫透了。”配玉鳴鸞罷歌舞。
“妙,妙,妙在一個‘罷’字,翠羽鳳鸞都被高閣的氣勢驚呆了,不啼也不舞了!碑嫍澇w南浦云,“奇思,絕對的奇思,怎么想到云彩會在棟梁之間穿飛呢?樓在云中,還用說高嗎?”珠簾暮卷西山雨!懊钕,絕對的妙想,樓高自是看得遠(yuǎn),玉珠串起的簾子道出了樓閣的精美,卷簾看雨,美哉、快哉!”閑云潭影日悠悠,“奇了,真是奇了,寫天上的景致,卻是在水里看到的,一筆三物,外加風(fēng)吹水面!蔽飺Q星移幾度秋。
“絕了,絕對的絕,文隨筆轉(zhuǎn),一下就留下懸念,讓人期待下句!遍w中帝子今安在,
“觸景生情,不嘆不為詩,直接嘆到高閣的主人,高,實(shí)在是高。”檻外長江自流。
王勃寫罷,欲要趕船,逐與朋友匆匆離去。圍觀的人正在為詩序感嘆,未曾留意王勃的不在。及到反應(yīng)過來,王勃已是人影不見。眾人看到末句留有一個空檔沒寫字,紛紛猜測是王勃有意考考大家。想到此,各個想在絕作上留跡。
這個說:“檻外長江永自流”!安缓貌缓茫破讲粚。”那個說;“檻外長江老自流。”“更臭,更臭,詩的意境都沒了!
眾人苦思苦想得不出一個好字,看樣子只好去追王勃。一人快馬加鞭,直奔渡口。趕得還算及時,王勃上船離岸還看得清口鼻。
“請問賢俊,最后留的空格填什么字好呀?我們實(shí)在是想不出好字了”追來之人,攏著雙手使勁沖著王勃喊。
“沒有留白——詩是完整的啊”王勃拖著長音回道。
“不是空——著一個字格嗎?”
“對呀,那就是字!”
追來之人,恍然大悟,“空”就是字,千古一絕,絕就絕在一“空”。
《宴滕王閣序》王勃
滕王高閣臨江渚,
配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云,
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
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安在,
檻外長江空自流。
擴(kuò)展: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yù)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舊唐書》記載李白為山東人;《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jìn)酒》《早發(fā)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chuàng)意義及藝術(shù)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人物生平
早年天才
長安元年(701年),李白,字太白。出生于安西都護(hù)府之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nèi)),約五歲時隨父遷居綿州彰明縣(今四川江油)之青蓮鄉(xiāng)。祖籍為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其家世、家族皆不詳。
神龍元年(705年)十一月,武則天去世。李白五歲。發(fā)奮讀書始于是年!渡习仓菖衢L史書》云:“五歲誦六甲。”六甲,唐代的小學(xué)識字課本,長史,州之次官。
開元三年(715年),李白十五歲。已有詩賦多首,并得到一些社會名流的推崇與獎掖,開始從事社會干謁活動。好劍術(shù),喜任俠。是年岑參生。
開元六年(718年),李白十八歲。隱居戴天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市內(nèi))讀書。往來于旁郡,先后出游江油、劍閣、梓州(州治在今四川省境內(nèi))等地,增長了不少閱歷與見識。
辭親遠(yuǎn)游
開元十二年(724年),李白二十四歲。離開故鄉(xiāng)而踏上遠(yuǎn)游的征途。再游成都、峨眉山,然后舟行東下至渝州(今重慶市)。
開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出蜀,“仗劍去國,辭親遠(yuǎn)游”。
開元十四年(726年),李白二十六歲。春往揚(yáng)州(今江蘇省揚(yáng)州市)。秋,病臥揚(yáng)州。冬,離揚(yáng)州北游汝州(今河南省臨汝縣),至安陸(今湖北省安陸縣)。途經(jīng)陳州時與李邕相識。結(jié)識孟浩然。
開元十五年(727年),是年詔令“民間有文武之高才者,可到朝廷自薦”。秋,全國六十三州水災(zāi),十七州霜旱。李白二十七歲。居于安陸壽山,與故宰相許圉師之孫女結(jié)婚,遂家于安陸。是年王昌齡進(jìn)士及第。
開元十六年(728年),土蕃屢次入侵。李白二十八歲。早春,出游江夏(今湖北省武漢市),與孟浩然相會于斯。
開元十七年(729年),八月五日,唐玄宗為自己四十歲生日舉行盛大的慶賀活動,并以每年八月五日為千秋節(jié)。詔令天下諸州宴樂,休假三日。以宇文融管理全國財賦,強(qiáng)制稅法,廣為聚斂,供朝廷奢侈之用。李白二十九歲。在安陸。
蹉跎歲月
開元十八年(730年),李白三十歲。春在安陸。前此曾多次謁見本州裴長史,因遭人讒謗,于近日上書自白,終為所拒。初夏,往長安,謁宰相張說,并結(jié)識其子張垍。寓居終南山玉真公主(玄宗御妹)別館。又曾謁見其他王公大臣,均無結(jié)果。暮秋游邠州(在長安之西)。冬游坊州(在長安之北)。是年杜甫十九歲,游于晉(今山西省)。
開元十九年(731年),玄宗多任宦官,尤寵高力士,時四方表奏,皆先為高力士所決。十月,玄宗駕幸洛陽。李白三十一歲,窮愁潦倒于長安,自暴自棄,與長安市井之徒交往。初夏,離長安,經(jīng)開封(今河南省開封市),到宋城(今河南省商丘縣)。秋到嵩山五岳之一的中岳(為河南省登封縣的名山),戀故友元丹丘的山居所在,遂有隱居之意。暮秋,滯留洛陽。
開元二十年(732年),十月,玄宗出巡,詔令巡幸所至,地方官員可將本地區(qū)賢才直接向朝廷推薦。十二月,歸還洛陽。是年全國戶數(shù)為786萬余,人口4543萬余,是有史以來的最高記錄。李白自春歷夏在洛陽與元演、崔成甫結(jié)識。秋,自洛陽返安陸。途經(jīng)南陽(今河南省南陽市),結(jié)識崔宗之。冬,元演自洛陽到安陸相訪,二人同游隨州(今湖北省隨縣)。歲未,歸家安陸。
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正月,唐玄宗親注老子《道德經(jīng)》。令天下士庶家藏一冊,每年貢舉時加試《老子》策。李白三十三歲,構(gòu)石室于安陸白兆山桃花巖。開山田,日以耕種、讀書為生活。
獻(xiàn)賦謀仕
開元二十二年(734年)正月,李白為玄宗獻(xiàn)上著作《明堂賦》,賦云:“穹崇明堂,倚天開兮!庇衷疲骸八拈T啟兮萬國來,考休征兮進(jìn)賢才。儼若皇居而作固,窮千祀兮悠哉!”按賦中有“臣白美頌”等字樣,疑太白曾以此賦在東都洛陽進(jìn)獻(xiàn)玄宗。此賦盛贊明堂之宏大壯麗,寫盡開元盛世的雄偉氣象以及作者的政治理想。
李白《明堂賦》的寫作目的是為了謀求官位,其寫作時間為開元二十七年拆毀明堂之前,他賦明堂一是為了謀仕的需要,二是“以大道匡君”的需要。由于家庭的緣故,李白不能應(yīng)常舉和制舉以入仕途,只能走獻(xiàn)賦之路,這是真獻(xiàn)賦謀仕的原因。
開元二十三年(735年),玄宗又一次狩獵,正好李白也在西游,乘機(jī)獻(xiàn)上《大獵賦》,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賞識。他的《大獵賦》希圖以“大道匡君,示物周博”,而“圣朝園池遐荒,殫窮六合”,幅員遼闊,境況與前代大不相同,夸耀本朝遠(yuǎn)勝漢朝,并在結(jié)尾處宣講道教的玄理,以契合玄宗當(dāng)時崇尚道教的心情。
是年,李白進(jìn)長安后結(jié)識了衛(wèi)尉張卿,并通過他向玉真公主獻(xiàn)了詩,最后兩句說“幾時入少室,王母應(yīng)相逢”,是祝她入道成仙。由此,他一步步地接近了統(tǒng)治階級的上層。李白這次在長安還結(jié)識了賀知章。李白去紫極宮,在那里遇見了賀知章,立刻上前拜見,并呈上袖中的詩本。賀知章頗為欣賞《蜀道難》和《烏棲曲》。李白瑰麗的詩歌和瀟灑出塵的風(fēng)采令賀知章驚異萬分,竟說:“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賀知章稱他為“謫仙人”。三年后,李白發(fā)出“行路難,歸去來”的感嘆,離開長安。
供奉翰林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的交口稱贊,玄宗看了李白的詩賦,對其十分欽慕,便召李白進(jìn)宮。李白進(jìn)宮朝見那天,玄宗降輦步迎,“以七寶床賜食于前,親手調(diào)羹”。玄宗問到一些當(dāng)世事務(wù),李白憑半生飽學(xué)及長期對社會的觀察,胸有成竹,對答如流。玄宗大為贊賞,隨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職務(wù)是給皇上寫詩文娛樂,陪侍皇帝左右。
玄宗每有宴請或郊游,必命李白侍從,利用他敏捷的詩才,賦詩紀(jì)實(shí)。雖非記功,也將其文字流傳后世,以盛況向后人夸示。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寵信,同僚不勝艷羨,但也有人因此而產(chǎn)生了嫉恨之心。
天寶二年(743年),李白四十三歲。詔翰林院。初春,玄宗于宮中行樂,李白奉詔作《宮中行樂詞》,賜宮錦袍。暮春,興慶池牡丹盛開,玄宗與楊玉環(huán)同賞,李白又奉詔作《清平調(diào)》。對御用文人生活日漸厭倦,始縱酒以自昏穢。與賀知章等人結(jié)“酒中人仙”之游,玄宗呼之不朝。嘗奉詔醉中起草詔書,引足令高力士脫靴,宮中人恨之,讒謗于玄宗,玄宗疏之,后玄宗賜金放還。
李杜相識
天寶三載(744年,注:天寶三載及至德年間改“年”為“載”)夏天,李白到了東都洛陽。在這里,他遇到了杜甫。中國文學(xué)史上最偉大的兩位詩人見面了。此時,李白已名揚(yáng)全國,而杜甫風(fēng)華正茂,卻困守洛城。李白比杜甫年長十一歲,但他并沒有以自己的才名在杜甫面前倨傲。而“性豪也嗜酒”“結(jié)交皆老蒼”的杜甫,也沒有在李白面前一味低頭稱頌。兩人以平等的身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在洛陽時,他們約好下次在梁宋(今開封、商丘一帶)會面,訪道求仙。
同年秋天,兩人如約到了梁宋。兩人在此抒懷遣興,借古評今。他們還在這里遇到了詩人高適,高適此時也還沒有祿位。然而,三人各有大志,理想相同。三人暢游甚歡,評文論詩,縱談天下大勢,都為國家的隱患而擔(dān)憂。這時的李杜都值壯年,此次兩人在創(chuàng)作上的切磋對他們今后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
這年的秋冬之際,李杜又一次分手。李白到齊州(今山東濟(jì)南一帶)紫極宮請道士高天師如貴授道箓,從此他算是正式履行了道教儀式,成為道士。其后李白又赴德州安陵縣,遇見這一帶善寫符箓的蓋還,為他造了真箓。此次的求仙訪道,李白得到了完滿的結(jié)果。
天寶四載(745年)秋天,李白與杜甫在東魯?shù)谌螘。短短一年多的時間,他們兩次相約,三次會見,知交之情不斷加深。他們一道尋訪隱士高人,也偕同去濟(jì)州拜訪過當(dāng)時馳名天下的文章家、書法家李邕。就在這年冬天,李杜兩人分手。
安史入幕
李白與安史之亂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fā),李白與妻子宗氏一道南奔避難。春在當(dāng)涂。旋聞洛陽失陷,中原橫潰,乃自當(dāng)涂返宣城,避難剡中(今浙江省嵊州)。至溧陽(今江蘇省溧陽市),與張旭相遇。夏至越中。聞郭子儀、李光弼在河北大勝,又返金陵。秋,聞玄宗奔蜀,遂沿長江西上,入廬山屏風(fēng)疊隱居。
天寶十五載、至德元載(756年),正月,安祿山在洛陽自稱大燕皇帝。五月,郭子儀、李光弼大破史思明,收復(fù)河北十余郡。六月,安祿山率部攻破潼關(guān),生擒哥舒翰。
至德二載(757年),李白五十七歲。正月,在永王軍營,作組詩《永王東巡歌》抒發(fā)了建功報國情懷。永王擅自引兵東巡,導(dǎo)致征剿,兵敗。李白在潯陽入獄。被宋若思、崔渙營救。成為宋若思的幕僚后,為宋寫過一些文表,并跟隨他到了武昌。李白在宋若思幕下很受重視,并以宋的名義再次向朝廷推薦,希望再度能得到朝廷的任用。終以參加永王東巡而被判罪長流夜郎(今貴州桐梓)。是年杜甫四十六歲,四月,從賊營逃出,謁肅宗于鳳翔,授左拾遺。
乾元元年(758年),四月,史思明反。五月,肅宗罷張鎬宰相,出為荊州大都督長史。十二月,史思明陷魏州(今河北省南部)。李白五十八歲。李白自潯陽出發(fā),開始長流夜郎,妻弟宗嫌相送。春末夏初。途經(jīng)西塞驛(今武昌縣東),至江夏,訪李邕故居,登黃鶴樓,眺望鸚鵡洲。秋至江陵,冬入三峽。是年杜甫四十七歲,為華州司功參軍。
主要成就
詩歌
綜述
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詩歌創(chuàng)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dá)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dá)出無盡的情思。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于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詩雄奇飄逸,藝術(shù)成就極高。他謳歌祖國山河與美麗的自然風(fēng)光,風(fēng)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義精神,達(dá)到了內(nèi)容與藝術(shù)的統(tǒng)一。他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fā)內(nèi)心的情感為主。李白的詩具有“筆落驚風(fēng)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shù)魅力,這也是他的詩歌中最鮮明的藝術(shù)特色。李白的詩富于自我表現(xiàn)的主觀抒情色彩十分濃烈,感情的表達(dá)具有一種排山倒海、一瀉千里的氣勢。他與杜甫并稱為“大李杜”,(李商隱與杜牧并稱為“小李杜”)。
李白詩中常將想象、夸張、比喻、擬人等手法綜合運(yùn)用,從而造成神奇異彩、瑰麗動人的意境,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義詩作給人以豪邁奔放、飄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詩歌對后代產(chǎn)生了極為深遠(yuǎn)的影響。中唐的韓愈、孟郊、李賀,宋代的蘇軾、陸游、辛棄疾,明清的高啟、楊慎、龔自珍等著名詩人,都受到李白詩歌的巨大影響。
風(fēng)格
豪邁奔放,清新飄逸,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奇妙,浪漫主義,立意清晰。
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他性格豪邁,熱愛祖國山河,游蹤遍及南北各地,寫出大量贊美名山大川的壯麗詩篇。他的詩,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人們稱他為“詩仙”。李白的詩歌不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精神,而且從形象塑造、素材攝取、到體裁選擇和各種藝術(shù)手法的運(yùn)用,無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藝術(shù)特征。
李白成功地在中塑造自我,強(qiáng)烈地表現(xiàn)自我,突出抒情主人公的獨(dú)特個性,因而他的詩歌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特色。他喜歡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現(xiàn)自我,在詩中毫不掩飾、也不加節(jié)制地抒發(fā)感情,表現(xiàn)他的喜怒哀樂。
對權(quán)豪勢要,他“手持一枝菊,調(diào)笑二千石”(《醉后寄崔侍御》二首之一);看到勞動人民艱辛勞作時,他“心摧淚如雨”。當(dāng)社稷傾覆、民生涂炭時,他“過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拔劍擊前柱,悲歌難重論”(《南奔書懷》),那樣慷慨激昂;與朋友開懷暢飲時,“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fù)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山中與幽人對酌》),又是那樣天真直率?傊脑娀蠲撁摰乇憩F(xiàn)了他豪放不羈的性格和倜(俶)儻不群的形象。
豪放是李白詩歌的主要特征。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際諸因素外,李白詩歌采用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和體裁結(jié)構(gòu)也是形成他豪放飄逸風(fēng)格的重要原因。善于憑借想象,以主觀現(xiàn)客觀是李白詩歌浪漫主義藝術(shù)手法的重要特征。幾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運(yùn)用多種多樣的想象。現(xiàn)實(shí)事物、自然景觀、神話傳說、歷史典故、夢中幻境,無不成為他想象的媒介。常借助想象,超越時空,將現(xiàn)實(shí)與夢境、仙境,把自然界與人類社會交織一起,再現(xiàn)客觀現(xiàn)實(shí)。他筆下的形象不是客觀現(xiàn)實(shí)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內(nèi)心主觀世界的外化,藝術(shù)的真實(shí)。
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藝術(shù)手法之一是把擬人與比喻巧妙地結(jié)合起來,移情于物,將物比人。
李白詩歌的另一個浪漫主義藝術(shù)手法是抓住事情的某一特點(diǎn),在生活真實(shí)的基礎(chǔ)上,加以大膽的想象夸張。他的夸張不僅想象奇特,而且總是與具體事物相結(jié)合,夸張得那么自然,不露痕跡;那么大膽,又真實(shí)可信,起到突出形象、強(qiáng)化感情的作用。有時他還把大膽的夸張與鮮明的對比結(jié)合起來,通過加大藝術(shù)反差,加強(qiáng)藝術(shù)效果。
李白最擅長的體裁是七言歌行和絕句。李白的七言歌行又采用了大開大合、跳躍宕蕩的結(jié)構(gòu)。詩的開頭常突兀如狂飆驟起,而詩的中間形象轉(zhuǎn)換倏忽,往往省略過渡照應(yīng),似無跡可循,詩的結(jié)尾多在感情高潮處戛然而止。
李白的五七言絕句,更多地代表了他的詩歌清新明麗的風(fēng)格。如《早發(fā)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廣陵》、《靜夜思》等,妙在“只眼前景、口頭語、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遠(yuǎn)!保ā墩f詩晬語》上)。
【李白的趣聞軼事】相關(guān)文章:
李白的詩歌06-19
李白的古詩10-21
李白的詩句07-19
李白的經(jīng)典古詩08-10
詩仙李白09-15
李白的作品08-10
李白之死08-14
李白的月亮06-30
《塞下曲》李白09-28
李白的古詩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