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后赤壁賦練習題
1、下列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巉 (chán) 蒙茸(róng) 黃泥之坂(bǎn) B、馮(féng)夷 棲鶻(hú) 戛(gā)然長鳴
C、縞(gǎo)衣 臨皋(gāo) 羽衣翩躚(piān xiān) D、揖(yī)予 驚寤(wù) 松江之鱸(lú)
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是歲十月之望(農歷每月十五日) B、顧(看)而樂之
C、履(踏,攀)巉巖 D、攀棲鶻之危(危險)巢
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顧而樂之,行歌(即“歌行”,一種詩體)相答 B、曾日月之幾何(多少)
C、予乃攝衣(提起下衣)而上 D、攀棲鶻之危巢(危險的鳥巢)
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組是( )
A、①俯馮夷之幽宮 ②燕巢于飛幕之上
B、①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 ②吾念,汝從于東,東亦客也
C、①顧安所得酒乎 ②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
D、①適有孤鶴,橫江東來 ②無以利世,而適類于予
5、對下列各句加點詞語詞類活用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
、傧陆辏樍鞫鴸|也 ②掠予舟而西也 ③侶魚蝦而友麋鹿 ④羽衣翩躚
A、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6、下列句子分編為四組,全都屬于用白描手法寫景的一組是( )
、偃擞霸诘兀鲆娒髟 ②江流有聲,斷岸千尺 ③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軙r夜將來,四顧寂寥 ⑤曾明月之幾何 ⑥山鳴谷應,風起云涌
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②③⑤
A、文章寫了作者與二客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并生動描繪了清幽的江上景色
B、“霜露既降,木葉盡脫”“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寫的是初冬之景,而在《赤壁賦》中寫的則是“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的新秋之景
C、作者在散步中為“月白風清”的良夜所吸引,陡起游興,而泛舟赤壁;后又舍舟登山,山游后又復舟游,過程曲折,景色也因而繁富
D、文中道士化鶴的故事出于“羽化而登仙”的游仙思想,其中既透露了作者精神升騰入大自然的曠達之思,也反映了他在出世和入世問題上的矛盾心情
8、對下列句中加點的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披(分開)蒙茸,踞虎豹 B、攀棲鶻之危(危險)巢
C、翅如車輪,玄裳縞(白)衣 D、道士顧笑,予亦驚寤(醒)
9、選出下列加點的詞的用法不同類的一項( )
A、予乃攝衣而上 B、履巉巖,披蒙茸
C、適有孤鶴,橫江東來 D、掠予舟而西也
10、對下列兩組句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凜乎其不可留也 時夜將半,四顧寂寥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 顧安所得酒乎
A、兩個“乎”字相同,兩個“顧”字也相同 B、兩個“乎”字不同,兩個“顧”字也不同
C、兩個“乎”字相同,兩個“顧”字不同 D、兩個“乎”字不同,兩個“顧”字相同
11、對語段內容及形式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巉巖”、“棲鶻”等詞語在蘇軾的另一篇游記《石鐘山記》中也曾出現(xiàn)過
B、因為作者對景物感到恐懼,所以“劃然長嘯”,給自己壯膽,這種心態(tài),在《石鐘山記》中也曾出現(xiàn)過
C、語段在表達方法上以記敘、描寫為主,邊抒情論理,在寫法上與《石鐘山記》有異曲同工之妙
D、道士化鶴的故事出于“羽化”的游仙思想,作者的這一幻想,流露了他出世的思想
1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指兇狠的老虎和豹子),登虬龍
B、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古代傳說中的水神名)之幽宮
C、夢一道士,羽衣翩躚(形容道士輕盈的體態(tài)),過臨皋之下
D、疇昔(往日,這里指昨晚上)之夜,飛鳴而過我者……
13、下列加點字的意思,古今變化不大的一項是( )
A、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 B、予乃攝衣而上
C、適有孤鶴,橫江東來 D、須臾客去,予亦就睡
1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活用詞用法的判斷,正確的一組是( )
①顧而樂之,行歌相答 ②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
、塾枰嗲娜欢C然而恐 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
A、①③相同,②④相同 B、①③相同,②④不同
C、①③不同,②④相同 D、①③不同,②④不同
1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有不相同的一組是( )
A、①歸而謀諸婦 ②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
B、①適有孤鶴,橫江東來 ②不能興風雨,無以利世,而適類于予
C、①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 ②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祿升斗之祿
D、①聽其所止而休 ②愿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
16、下列句中加點實詞釋義錯誤的一項是( )
A、斷(阻絕)岸千尺 B、履(鞋子)巉巖
C、木葉盡脫(凋零,脫落) D、披(分開)蒙茸
17、下列組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①黃泥之坂 ②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B、①顧安所得酒乎 ②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C、①余亦悄然而悲 ②北救趙而西卻秦 D、①將歸于臨皋 ②霜葉紅于二月花
18、名句填空
①霜露既降, 人影在地, ,顧而樂之,
、诮饔新, 山高月小,
19、結合所學過的《前赤壁賦》,比較兩篇賦文,問答下面的問題:(每空1分,共5分)
前賦是新秋游赤壁,典型的景象是“ 、 ” ,后賦是初冬游赤壁,相應景象是“ 、 ” ;前賦寫的是月下泛舟的實事,后者則用道士化鶴來印證前賦中“ ”的虛幻故事,從而抒發(fā)作者超脫的情懷
20、這篇賦渲染的氣氛前后有什么變化?
21、孤鶴有什么象征意義?
22、末段所寫的夢境與《夢游天姥吟留別》的夢境在創(chuàng)作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處?
23、末段所寫的夢境寄托作者怎樣的情思?
24、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偃绱肆家购
、陬櫚菜镁坪
、垡源硬粫r之須
④江山不可復識矣
、萋犉渌苟菀
⑥歸而謀諸婦
、呤菤q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
、嘤钄z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
25、此文是作者在寫了《赤壁賦》數月以后寫的試任選一個角度,簡析這兩篇文章的異同(3分)
答: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完成2628題
凡 物 皆 有 可 觀 茍 有 可 觀 皆 有 可 樂 非 必 怪 奇 偉 麗 者也 饣甫 糟 啜 酉離 皆 可 以 醉 果 蔬 草 木 皆 可 以 飽 推 此 類 也 吾 安 往 而 不 樂
夫所為求福而辭禍者,以福可喜而禍可悲也人之所欲無窮,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盡美惡之辨戰(zhàn)于中,而去取之擇交乎前,則可樂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謂求禍而辭福夫求禍而辭福,豈人之情也哉?物有以蓋之矣彼游于物之內,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內而觀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挾其高大以臨我,則我常眩亂反復,如隙中之觀斗,又烏知勝負之所在?是以美惡橫生,而憂樂出焉,可不大哀乎!
節(jié)選自蘇軾《超然臺記》
26、給第一段文字加上標點
27、下列句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 美惡之辨戰(zhàn)于中(中間) B、 物有以蓋(遮蔽)之矣
C、 彼挾其高大以臨(府視)我 D、 則我常眩亂(迷亂,迷惑)反復
28、翻譯
、俜蛩鶠榍蟾6o禍者,以福可喜而禍可悲也
、谌缦吨兄^斗,又烏知勝負之所在?
閱讀《石鐘山記》文段,回答下面的問題:
石鐘山記(第一段) 蘇 軾
《水經》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說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枹止響騰,余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說也,余尤疑之石之鏗然有聲音,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29、翻譯下面的句子(6分)
①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
譯文:
、谑H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譯文:
3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是(這種)說也,人常疑之 B、余韻徐歇(停止)
C、自以為得之(代指“遺蹤”)矣 D、桴(木制的鼓槌)止響騰
31、本段是全文的第一段,作者從石鐘山的 開始入筆,以兩位古人“酈元”和李渤的觀點為引子,其中后者是 (填贊同或反對)前者的觀點,作者對二者的觀點持 態(tài)度這一點從文中 這句話可以判斷(4分)
閱讀《方山子傳》,回答下面的問題:
方山子傳
蘇 軾
方山子,光、黃間隱人也①少時慕朱家、郭解為人②,閭里之俠皆宗之③稍壯,折節(jié)讀書,欲以此馳騁當世,然終不遇晚乃遁于光、黃間,曰岐亭庵居蔬食,不與世相聞;棄車馬,毀冠服,徒步往來山中,人莫識也見其所著帽,方聳而高,曰:“此豈古方山冠之遺像乎?④”因謂之方山子
余謫居于黃,過岐亭⑤,適見焉曰:“嗚呼!此吾故人陳慥季常也,何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問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環(huán)堵蕭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聳然異之獨念方山子少時,使酒好劍,用財如糞土前十有九年⑥,余在岐下,見方山子從兩騎,挾二矢,游西山,鵲起于前,使騎逐而射之,不獲方山子怒馬獨出,一發(fā)得之因與余馬上論用兵及古今成敗,自謂一世豪士今幾日耳,精悍之色,猶見于眉間,而豈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勛閥,當得官,使從事于其間,今已顯聞而其家在洛陽,園宅壯麗,與公侯等;河北有田⑦,歲得帛千匹,亦足以富樂皆棄不取,獨來窮山中,此豈無得而然哉!
余聞光、黃間多異人,往往陽狂垢污,不可得而見,方山子儻見之歟?
【注釋】
、俟狻ⅫS:即光州和黃州光州和黃州鄰接,宋時同屬淮南西路② 朱家、郭解:二人都是西漢時的游俠,喜替人排憂解難③ 閭里:鄉(xiāng)里④ 方山冠:漢代祭祀宗廟時樂舞者所戴的一種帽子唐宋時,隱者常喜戴之⑤ 岐亭:鎮(zhèn)名,今湖北省麻城縣⑥ 前十有九年:即嘉祐八年(1063),作者任鳳翔府簽判⑦ 河北:宋代路名,治所在今河北省大名縣
3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的含義(4分)
①閭里之俠皆宗之 ②稍壯,折節(jié)讀書
③方山子儻見之歟 ④欲以此馳騁當世
33、下列每組句子中加點的字的意義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3分)
A、①見其所著帽,方聳而高 ②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B、①余既聳然異之 ②他植者則不然
C、①晚乃遁于光、黃間 ②謫戍之眾,非抗于九國之師也
D、①呼余宿其家 ②其皆出于此乎
34、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6分)
①稍壯,折節(jié)讀書,欲以此馳騁當世,然終不遇
譯文:
、诜缴阶訌膬沈T,挾二矢,游西山,鵲起于前,使騎逐而射之,不獲
譯文:
35、這篇文章寥寥數語,攝取了一個生活片段,敘事、寫景、抒情都是為了突出主人公的一個典型特征: ,作者賞明月,看松柏,自放于山水之間,這實際上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 的情懷。
參考答案:
1、 B 馮——píng, 戛——jiá
2、D (應解為“高”)
3、B(A邊走邊唱,C提著衣襟,D筑在樹梢處的鳥巢)
4、C(A結構助詞“的”,B跟隨,C“可是”/“回頭看”,D恰好)
5、C(①句“下”和②句“西”均為方位名詞用作動詞“攻下”和“向西飛”,③句“侶”為名詞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為侶”“以……為友”,④“羽衣”名詞用作狀語“穿著羽衣”)
6、A(④⑤不是寫景)
7、A(不只是泛舟,還有爬山,描繪的不是江上景色,而是山間草木,景色是“峭拔”,而非“清幽”)
8、B
9、C
10、B
11、D
12、A
13、C
14、A
15、A(一個表順承,一個表轉折,譯為但是)B、恰好C、表示目的D、任憑
16、 B 履:登、踏
17、 A、(A項中兩個“之”字均為音節(jié)助詞B項中兩個“顧”字,前者轉折連詞,為“但是,可是”意,后者為反問副詞,為“難道”意C項中兩個“而”字,前者表修飾關系,后者表并列關系D項中兩個“于”字,前者為介詞,為“到”意;后者為形容詞后表比較)
18、①木葉盡脫 仰見明月 行歌互答②斷岸千尺 水落石出
19、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羽化而登仙
20、 景物色彩由秋季的明朗清麗、平寧悠遠轉為冬季的陰暗壓抑、險峻肅殺
21、 在我國傳統(tǒng)意象里,鶴具有高貴、幽雅,超凡脫俗,仙風道骨的特征結尾借此含蓄地傳達出他企圖超脫塵世,逍遙物外的心態(tài)
23、 夢是一種追求,但是現(xiàn)實是所追求的未必能獲得“不知其處”表明作者內心面對前途、理想、抱負的迷茫,如同茫茫夜色般無跡可求,以此結尾意味深長蘇軾常常在儒家的積極入世和道家的消極避世之間徘徊困惑,這種看似矛盾的思想是其復雜感情的真實體現(xiàn)
24、①這個美好的夜晚該如何度過呢?②可是從哪里能弄到酒呢?③留著你意外的需用④先前的景象再也不能辨識了⑤任憑那船停止在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休息⑥回到家里找妻子(婦人)為此事想辦法(商量此事)⑦這年十月十五日,我從雪堂走出,將要回到臨皋去兩位客人跟隨我,同過黃泥坂⑧我提起衣裳上岸,踏著險峻的山巖,分開稠密的雜草,蹲在形似虎豹的山石上,登上象虬龍一樣彎曲的古木,手扳著鶻鳥棲宿的高巢府視水神馮夷的深宮,這時兩位客人已不能跟我爬山了
25、如:《赤壁賦》描寫主要是江上明月,景色清幽,說理談玄,寓悲憤于曠達;《后赤壁賦》則主要描寫山間草木,景色峭拔,以記敘、描寫為主,表達了作者在出世和入世問題上的矛盾心情談到某點并言之成理即可(3分)
26、可觀可觀,可樂,者也酉離,醉,木,飽也,樂?
27、 A 中,指內心
28、①那些為了求福而躲避;嫉娜耍詾樾腋A钊烁吲d而禍患,使人悲傷
、诰秃孟褚钥p隙中看別人爭斗,又怎能明白勝負的原因呢?
29、(1)現(xiàn)在把鐘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風浪也不能使它發(fā)出聲音,何況石頭呢
(2)能敲得發(fā)出鏗鏘作響的山石,到處都有,可是唯獨這座山用鐘來命名,這是為什么呢?
30、C(之代指石鐘山命名的由來)
31、得名由來 反對 懷疑 然是說也,余尤疑之
32、推崇 改變志節(jié)、行為 通“倘”、或許 放開手腳干一番事
33、A (A“而”:都是連詞, 并且,表遞進B“然”:形容詞詞尾,的樣子/代詞,這樣C“于”:介詞,在/介詞,比D“其”代詞,他的\副詞,大概,表推測)
34、①年歲稍長,就改變志趣,發(fā)奮讀書,想以此來馳名當代,但是一直沒有交上好運
②方山子帶著兩名騎馬隨從,身藏兩箭,在西山游獵只見前方一鵲飛起,他便叫隨從追趕射鵲,未能射中
35、閑 失意抑郁
【后赤壁賦練習題】相關文章:
《赤壁賦》練習題03-23
后赤壁賦原文01-25
后赤壁賦賞析06-20
蘇軾:后赤壁賦04-17
論后赤壁賦04-20
后赤壁賦教案03-26
后赤壁賦的翻譯03-09
后赤壁賦繁體07-26
《后赤壁賦》教案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