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赤壁賦中的明月意象分析總結(jié)
總結(jié)是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xué)習(xí)或思想中的經(jīng)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的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不如靜下心來好好寫寫總結(jié)吧。那么如何把總結(jié)寫出新花樣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赤壁賦中的明月意象分析總結(jié),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赤壁賦中的明月意象分析總結(jié) 1
。、明月──寫景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蘇軾一生屢遭政敵排擠,抑郁不得其志。1080年終因“烏臺詩案”而被捕,當(dāng)年即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其心灰意冷之狀可知矣。此時他只有借助于游山玩水來排遣心中塊壘,而他所選景物則恰恰是遠(yuǎn)離污濁政治的清風(fēng)明月,故有“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的純凈之美和“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的閑適之情,而“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的融洽與和諧更是描繪出秋天長江的爽朗與澄凈,其悠然自得、怡然自樂之態(tài)躍然紙上。
2、明月──開啟抒情閘門的引子:
作者身處偏遠(yuǎn)黃州的長江邊上,而身份則是低得算不上品級的區(qū)區(qū)團練副使,此時暫得偷閑于月下赤壁,有感于月出東山,才有“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余懷,望美人兮天一方”的詠嘆。也許神宗皇帝此時也在飲酒賞月,但他一定不會記起蘇軾這個“詩中暗含譏諷”的罪人了,而處于偏遠(yuǎn)之地的作者,仍以“美人”比君,以示忠君之殷切。其既出仕為官,思用于世,思忠于君,而小人離間讒謗,無端羅織罪名,陷其于不義,其“哀”可想而知,但高貴的心靈往往在處于困境時更能夠表現(xiàn)出人格中最寶貴的東西來,此時東坡之謫黃州已有兩年光景,經(jīng)過兩年的自我調(diào)節(jié),他的思想已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但政治上的失意、精神上的摧殘、肉體上的折磨并沒有使他陷入消極的泥淖而不能自拔,反而養(yǎng)成了他豁達灑脫的性格,即使遭貶也還要“望美人兮天一方”。
。、明月──展開議論話題的'依托: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是從當(dāng)前江月之景聯(lián)想而得,名為懷古,實為傷時。蘇軾在同年創(chuàng)作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借周瑜的功成名就抒發(fā)自己建功立業(yè)的遠(yuǎn)大抱負(fù),而這里則從赤壁之戰(zhàn)中敗北一方曹操的角度展開評說,當(dāng)其率領(lǐng)號稱八十萬大軍,“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困周郎于赤壁時,“舳艫千里,旌旗蔽空”,何其壯哉
。 搬嚲婆R江,橫槊賦詩”,何其志得意滿,“固一世之雄也”!而結(jié)果又怎么樣呢?只落得“檣櫓灰飛煙滅”而已,“而今安在哉”?敗者不在,而那“雄姿英發(fā)”的勝者周郎呢?也還不是同“千古風(fēng)流人物”一起被這“滾滾長江東逝水”所“淘盡”了嗎
。空^“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肮沤穸嗌偈,都付笑談中”(楊慎《臨江仙》)了。所謂功業(yè),原來卻如此被歷史撥弄于股掌之間,多么可悲呀!貴為王侯將相尚且如此,更何況我等“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的普通人呢?既然功業(yè)成敗與否都失去了意義,何苦為之孜孜以求呢?人的短暫的一生與永恒的歷史相比,簡直如一只飛蟲般易生易滅,如一滴水般可有可無,何不散淡江湖逍遙氣時呢?
。、明月──闡述人生哲理的憑借:
但蘇軾不愧為灑脫豪放之士,在遭受了人生與仕途的變故之后,及時地調(diào)整了心態(tài)!翱鸵嘀蛩c月乎?”由眼前的“水”與“月”生發(fā)出變與不變的思考。蘇軾時年46歲,已逾不惑,而望知天命之年,對人生的意義已有了獨特的理解,就近取譬,不能不說是深入淺出:水雖東流長逝,但江中之水卻未曾枯竭;月雖有圓有缺,但仍是光照千古未曾損耗。清風(fēng)江水明月可以永恒,不朽的人生也可以靠“立德”、“立功”、“立言”來完成,于是轉(zhuǎn)而為對不朽人生的積極追求。
這種思想的轉(zhuǎn)變是難能可貴的,由“哀吾生之須臾”到“物與我皆無盡”,從“羨長江之無窮”到“而又何羨乎”,一掃向時之哀,重新表現(xiàn)出正視人生的果敢和面對現(xiàn)實的勇氣。有了這樣的氣魄,人生的暫時得失又算得了什么?“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人生的層次不同則取舍各異,“不義之富貴,于我如浮云”。又何必孜孜以求之,而“江上之清風(fēng),與山間之明月”,“取之無禁,用之不竭”,這就是大自然最豐厚的賞賜!為什么要錯過呢?
赤壁賦中的明月意象分析總結(jié) 2
《赤壁賦》因其詩情、才情、理趣為人喜愛。作為高中教材中的名篇,如何品韻,思其理。我選擇了對比的方法,將文章與前文《蘭亭集序》與學(xué)過的黃州時的《記承天寺夜游》對比,將作品放到作者生平經(jīng)歷中來學(xué)習(xí)。
首先介紹蘇軾的才華、生平及仕途:蘇軾從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他曾自稱讀過天下所有書,識得天下所有字。21歲第一次科考拔得頭籌。可謂少年名成。他多才多藝。唐宋八大散文家“三蘇”,并“歐蘇”并稱,詩“蘇黃”,詞“蘇辛”,書“宋四家”他個性灑脫,很有生活情趣,率真而隨性,生活中處處皆得文章。因其性格和政見被羅織罪名,險丟性命。烏臺詩案”后,蘇軾被貶到黃州做團練副使,這是有名無實的官職,還需開墾荒地才能為生。人生遭遇巨大的落差。黃州時期名作有《念奴嬌赤壁懷古》﹑前后《赤壁賦》初中學(xué)過《記承天寺夜游》
課文分析如下:
一、回憶《蘭亭集》,古人的游記通常會寫哪些內(nèi)容?
回憶蘭亭寫了時間、季節(jié)、地點、聚會原因、人物、環(huán)境、事件、及心情:信可樂也。《赤壁賦》也無不相同的交待了這此,時間:七月既望,季節(jié):壬戌之秋,地點:游于赤壁,人物:蘇子與客。環(huán)境: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事件:泛舟赤壁、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游之感: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樂甚)為了加深對第一段環(huán)境的理解,我設(shè)計了一問:為何會有“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的感覺?其一白露橫江,水光接天(遺世獨立)其二、萬頃之茫然(馮虛)其三、縱一葦之所如,泛舟(飄飄、御風(fēng))。
二、赤壁之樂與蘭亭聚之樂有何異同:同:游中生樂,聚中生樂,美景中生樂。異:如臨仙境,超脫人世;游目騁懷,心情開暢
三、對比《蘭亭》想想古人游歷山水時為什么會樂極生悲,為什么會有“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
(1)先分析主客生悲的原因:來看蘇子的歌詞抒發(fā)的感情:屈原的香草美人法在文中的傳承。楚辭的形式傳承。才華橫溢,渴望重視,有所作為。蘇子肯定由景思事:這么一個上演神話逆轉(zhuǎn)的地方不能不讓人觸目思懷。他的心情是低落的?偷暮嵚暼缭谷缒剑缙缭V,正是他遭遇莫大的打擊寫照,悲愴至極?蜑楹味科湟挥纱司跋氲讲懿?曹操胸懷奇志,建立了偉業(yè)。當(dāng)時氣勢磅礴的蓋世英雄,現(xiàn)今不在。其悲的原因是:羨慕曹操能施展才華,英名傳世,而自己壯志不酬。人生短暫,不能長久,終為灰燼。其二與曹操相較,自己平凡、普通,在黃州這偏遠(yuǎn)處寄生。感受到自然的無窮,自我的渺小。
其三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fēng)。即使是今晩的樂甚之游也是如夢幻一樣不可多得,轉(zhuǎn)瞬即逝,快樂太少太短,人生的主旋律是平淡和不順。
。2)從蘭亭來看:古人有“快然自足時,感慨流年似水,老之將至!庇小扒殡S事遷,向之所欣,已為陳跡”有“修短隨化,終期于盡”的感傷。這正是游景時對眼中自然的思考,人生的反思,對生命的留戀,一種想有所作為而時不我待的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此為人之長情,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有時間飛逝的感覺是什么時候,如作業(yè)多而難時,也有時間太短。
四、蘇子與王羲之是怎樣看待這種悲痛的?
。1)從身邊的景說開去:以山水為例(由景而議,過渡自然)“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此句頗有哲理。因為看問題有不同的角度:“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正如有哲學(xué)家說“人不能第二次踏進同一條河流”?梢娞K子的思想已經(jīng)上升到哲學(xué)層面!拔锔饔兄,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fēng),與山間之明月。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多么樂觀、曠達的東坡。只要換個角度思考問題,人就會有不同的思想境界。
。2)王羲之對悲的態(tài)度是“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體現(xiàn)的是珍惜當(dāng)下,努力作為。
五、對比《記承天寺夜游》與《赤壁賦》有何相同。這兩篇黃州時的作品都有共性,《夜游》曾有此句“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二人也”黃州時的蘇軾就是這樣,在困境中自得其樂的。
對比中前后文章可以互補,綜合學(xué)習(xí),知識遷移,形成能力。
【赤壁賦中的明月意象分析總結(jié)】相關(guān)文章:
詩詞中的流水意象分析06-29
李白詩歌中劍的意象分析07-23
《赤壁賦》的美人意象08-30
李白詩歌中“劍”與“酒”的意象分析10-22
采薇的意象分析07-29
《詩經(jīng)》中的植物意象06-24
王維送別詩的意象分析07-09
課文分析:《赤壁賦》06-08
徐志摩詩歌中的“飛升”意象09-11
徐志摩詩歌中“云”意象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