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岑參詩歌中的西域

        時間:2020-08-29 18:42:07 岑參 我要投稿

        岑參詩歌中的西域

          岑參的一生中,從軍邊塞,兩度遠赴西域的生活經歷對他創(chuàng)作的影響最為深刻,也正是在此期間創(chuàng)作的全面反映西部生活,充滿奇情異彩并著稱于世的邊塞詩作,使他成為邊塞詩派的代表。

        岑參詩歌中的西域

          一、岑參西域文化情結產生的基礎因素

          (一)唐代開放包容的社會政治局面

          唐代社會的開放格局是唐歌創(chuàng)作開放局面的重要前提和條件,而唐社會和唐詩歌的開放格局都為岑參的詩創(chuàng)作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社會和文學氛圍,同時也是岑參接觸西域文化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邊塞詩歌的重要前提。唐代社會的對外開放,不僅體現(xiàn)在漢族對外國人、漢族對待其他少數(shù)民族開放方面,更體現(xiàn)在中原等核心要害地區(qū)對外國和邊境地區(qū)開放方面。唐朝皇帝都顯示出了海納百川的情懷、包容天下的長遠眼光。

          唐太宗說:“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聯(lián)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聯(lián)如父母。”到玄宗時,“國朝一家天下,華夷如一”;在思想和宗教領域,唐王朝對外來的三教也持寬容和接納的態(tài)度;在國家事務中,唐代一個國家的博大胸懷和強大國力,體現(xiàn)在在保證邊境和平穩(wěn)定的前提下,寬容接受了周圍的少數(shù)民族。唐代開放社會的結構意識,乃博大的胸懷氣概,寬容的宗教思想;強大的經濟實力,外國軍事帝國的邊疆穩(wěn)定的細化,在文治武功的舞臺上異族和蕃將得以馳騁其才、張揚其志,所有都形成了唐代開放的社會和政治局面。

          (二)盛唐昂揚蓬勃、積極進取的精神

          在唐開元天寶年間,當時唐王朝經濟繁榮,政治穩(wěn)定,文化繁盛,威名四海,出現(xiàn)了空前盛世。杜甫曾有詩描寫這種盛世面貌:“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凜俱豐實……”人生活在這個盛世之中,對未來充滿希望和信心,呈現(xiàn)出蓬勃向上、積極進取的獨特精神,具體體現(xiàn)為積極的情感,遠大的抱負,豪邁的氣魄,寬廣的胸懷等,并逐步積累成一個繁榮的國家心理氣象。

          李澤厚先生《美的歷程》一書提到“盛唐之音”,引進了異國的習俗、禮儀、服裝、配飾、音樂、美術、舞蹈以及宗教這些元素。無所畏懼的唐代,公然地引進和吸收,毫無束縛,大膽地創(chuàng)造和創(chuàng)新,打破框架,不落窠臼,突破傳統(tǒng),這就是產生文藝上所謂“盛唐之音”的社會氛圍和思想基礎。

          (三)西域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

          地理環(huán)境是指的是存在于人類社會周圍的自然界,包括地貌地質、氣象、氣候、土壤等自然要素。岑參邊塞詩所取得的突出成就,與西域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有著不解之緣。西域獨特的物候與自然景觀,令岑參驚異而興奮,他用手中那支詩筆,酣暢淋漓地寫出了很多很多神奇瑰麗的邊塞詩作。

          (四)岑參兩度赴西域,歷經西域各地

          岑參曾兩度出塞,東起交河西至熱海,沿著天山南北,遍歷西域各地。正是由于詩人深入西域廣大地區(qū),走過西域的每一個角落,才為他的邊塞詩創(chuàng)作提供了豐富而深刻的題材,同時,也真實地反映了歷史上唐代西域的狀況。根據(jù)岑參的詩作,可以考證他到達過的西域地區(qū)。岑參所留下的詩篇,大概恢復了詩人西域之行的大致路線(詩歌不一一贅述)。岑參從長安出發(fā),經過咸陽到隴山,過隴山至秦州、渭州、金城、過河西之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出玉門關。以上,是岑參從長安直到今甘肅玉門關所經歷過的地區(qū)和路段,也是詩人西域之行的玉門關以東一段路線。

          出了玉門關西行,岑參曾經遠赴交河,也就是今日的新疆境內:吐魯番、經銀山,至焉省(焉省,著名的安西四鎮(zhèn)之一),過鐵門關到安西、北庭、輪臺、西至熱海。這些都是岑參西出玉門關后所到達過的西域地區(qū)。

          二、岑參思想中的西域文化情結

          (一)贊美西域壯美山川

          邊疆奇特的美景和西域各少數(shù)民族的民情風俗的親身感受讓岑參對這片土地有了深沉的情感,他熱愛這片土地和這里的人民。他常常濃墨重彩地描繪、毫無拘忌地熱情贊美西部邊疆的壯麗山川、奇俏景觀和多姿多彩的異域生活場景,表達對邊疆深沉的愛:“火山今始見,突兀蒲昌東。赤焰燒虜云,炎氛蒸塞空。不知陰陽炭,何獨燃此中。我來嚴冬時,山下多炎風。人馬盡汗流,孰知造化功。”此乃岑參第一次見到火山所作的《經火山》,他為祖國西北邊塞如此壯麗、壯美的山川而感到十分驚異和驚奇,詩中描寫了許多獨特景象,意境變幻多端。

          (二)熱愛異域風情生活

          西域異族的生活風情在岑參所著的邊塞詩中隨處可尋,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詩中說道:“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毒迫叵献砗笞鳌吩娫疲“渾炙犁牛烹野駝,交河美酒歸叵羅”;《田使君美人如蓮花舞北旋歌》詩云:“忽作出塞入塞聲,白草胡沙寒颯颯”,可見,詩人對胡琴、琵琶、羌笛等音調、色彩濃郁的地方樂器充滿了喜愛。

          詩人對充滿濃郁生活風情的西域生活往往給予濃墨重彩的描述和訴說,描述的背后不僅僅是詩人對這片異域生活的向往,更是對這片異域土地的熱愛。

          (三)反對外來侵略,平等對待少數(shù)民族人民,維護多民族團結一致

          天寶十年,阿拉伯帝國的士兵入侵安西四鎮(zhèn),昭武諸國合力相助一同攻唐,高仙芝出兵反擊,岑參所著《武威送劉丹判官赴安西行營便呈高升府》盛贊聲勢浩蕩、所向披靡的土蕃、漢甲兵再戰(zhàn)斗中的凌然悍氣,也表達了各族人民,共同維護和平,凝聚力量維護國家統(tǒng)一的強有力的感慨之情。即使是對發(fā)動戰(zhàn)爭的漢族統(tǒng)治者,岑參也同樣不留情面,在其所作的詩歌中對漢族統(tǒng)治者的批判也從不留情!端偷覇T外巡按西山軍》中寫道:“兵馬守西山,中國非得計。不知何代策,空使蜀人弊。”流露出詩人對當時唐統(tǒng)治者的強烈不滿,嚴厲批評統(tǒng)治者推行的擴張政策是弊大于利,是危害國民、破壞和平統(tǒng)一的失策之舉。綜上所述,岑參站在一個反侵略、維護民族平等、國家統(tǒng)一的公正、客觀立場之上。

          在對待少數(shù)民族的關系問題上,岑參一直注意維持和平統(tǒng)一。岑參和他手下的將軍們跟西方少數(shù)的上層人物官員喝酒享受,并唱歌和跳舞,氣氛非常融洽。有一首詩寫到:“中軍置酒夜撾鼓,錦筵紅燭月未干。花門將軍善胡歌,葉河蕃王能漢語。”這是揭示幾個國家語言通用的詩,寫出了大家一起相互唱歌,團結有愛的生動場景,岑參也有意識地成為一個各族下層人民愛戴的人,甚至成為他們的朋友!稇騿柣ㄩT酒家翁》中“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壺百甕花門口。道旁榆莢仍似錢,摘來沽酒君肯否?”“岑參用榆莢當錢,問老人,甚至超過七十歲的老人也可以成為他的朋友。詩歌作為一個整體,展現(xiàn)了岑參平易近人,友好的樣子,讓人們深感詩人和少數(shù)民族人民之間的友好交往。同時,岑參也是一個尊重少數(shù)民族生活習慣的人。即使在“九月天山風似刀,城南獵馬縮寒毛”這樣的惡劣天氣條件下,也以少數(shù)民族的習俗為重,用極大的熱情和少數(shù)民族領導人狩獵賽馬,加強情感交流和少數(shù)民族的團結。

          雖然岑參沒有明確表示其超現(xiàn)實的鮮明的民族觀的思想,但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能感受到他傳達出自己和各族人民一樣要求統(tǒng)一、渴盼安定的心聲。

        【岑參詩歌中的西域】相關文章:

        岑參詩歌中的西域文化05-25

        岑參詩歌中的“詩畫意境”10-03

        岑參的詩歌特色11-02

        岑參的詩歌賞析10-17

        關于岑參詩歌中的“詩畫意境”10-07

        岑參詩歌中的“三張圖”10-04

        岑參賞析詩歌賞析10-31

        岑參詩歌鑒賞范文10-17

        淺析岑參詩歌意境10-02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