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2-08-20 16:29:55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熱門】小學數(shù)學教案范文7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熱門】小學數(shù)學教案范文7篇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81頁例1及“做一做”第1題、練習十五第1、2題。

          教學目標:

          1.學生會讀、寫幾時幾分。

          2.學生知道1時=60分。

          3.學生樹立珍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點:

          學生會讀、寫幾時幾分。

          教學難點:

          讀出接近整時的時間和1時=60分的推導過程。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鐘,學生準備小鬧鐘。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創(chuàng)設情境。

          (讓課鈴響)

          師:上課……

          師:哪位同學說說,剛才早讀下課是幾時嗎?(8:00)你知道我們學校第一節(jié)的上課時間是?(邊問邊出示課件,課件顯示一個鐘面,定格在8:15)

          2.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又知道現(xiàn)在是幾時嗎?(引出8時多)

          師: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來認識時間。(板書課題《認識幾時幾分》)

          二、直觀演示,探索新知

         。ㄒ唬┱J識鐘面

          1.師:通過上學期的學習,我們知道,鐘面上有些什么?

          2.學生反饋,教師用課件演示并板書。(鐘面上有時針、分針、12個數(shù)字、12個大格、每一個大格里有5小格、一共有60個小格。)

          (二)認識時間。

          1、認識“時”

         。1)引導學生觀察時針

          師:時針是用來表示“時”的,時針走1大格的時間是1時。

          2.認識分。

         。╨)引導學生觀察分針。(屏幕顯示放大的鐘面,演示分針走1小格)

          師:分針是用來表示“分”的,分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1分。

         。2)感受1分鐘有多長,1分鐘能做什么。并教育學生要有珍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3)邊在課件中演示,邊提問:

          分針指著1是幾分?為什么?(一個大格有5小格,所以是5分。)

          3.認識時間。

          (1)教學例1第一個鐘面

          師:時針指著幾?是幾時?分針指著幾?是幾分?(時針指著3多一點,是3時,分針指著1,是5分。)

          師:那鐘面上表示的時間是幾時幾分?(3時5分)

         。2)教學時間的兩種表示方法。(兩種表示方法在上學期已學過,在些讓學生注意在寫3時5分時,要在兩點后面加一個“0”如:“3:05”)

         。3)用同樣的方法教學第二、三個鐘面。

          4.認識時、分的關系。

         。1)學生分組操作。

          讓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小鬧鐘,撥一撥,看一看分針走一圈,時針走幾大格,并在小組中互相交流自己的操作結果。

          (讓生思考4個問題1、分針和時針有沒有一起走?2、分針走了多長?3、時針走了多長?4、誰花的時間多?)

         。2)學生反饋交流結果。

          學生反饋,教師出示課件:分針走一圈,同時時針走一大格。

         。3)引出“1時=60分”。找板書

          三、動手實踐、鞏固新知

          1.教師撥鐘,學生說時間。

          2.兩個同學為一小組,一個同學撥鐘,另一個同學說時間。

          3.教師說時間,學生撥鐘。

          四、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1.完成課本“做一做”第1題。

          學生練習時,先說一說:時針指著幾,是幾時?分針指著幾,是幾分?再把時間寫在每個鐘面的下面。

          2.完成練習十五第1題。

          先讓學生說一說每一大格的刻度分別對應多少分,再說一說第一幅圖中的學生在做什么,讀出時間是幾時幾分,再用兩種方法記錄下來。

          學生完成后,兩人為一小組,

          相互說說自己一天的作息時間是什么樣的,邊說邊用小鬧鐘把時間撥出來。

          3.練習十五第2題。

          先讓學生讀出鐘面上的時間,再連線。

          五、小結

          師:同學們,你們今天學到了什么?

         。ㄏ抡n鈴響,屏幕上的鐘面顯示出8:55)

          師:你能說出我們第二節(jié)課下課的時間是幾時幾分嗎?

          教學反思

          本堂課的優(yōu)點有:

          1、導入自然,很好地結合了學生的生活情境,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喚醒了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舊知,為新課的教學作好了鋪墊。

          2、在提問8:15分時引出8時多,為后面學生學習接近整時的時間提供了有利的重要條件

          3、在認識分針走一小格是一分鐘,走一大格是5分鐘,5分5分的認讀時間時運用了多媒體的直觀展示,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突破了難點。

          4、在教學9:05記法時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又注重學生與生活實際的溝通,使學生樂意接受。

          5、在拓展應用中既對新知進行了鞏固,又對學生進行了珍惜時間的德育熏陶。

          6、4個問題問得好,使學生能較好的推導出“1時=60分”

          本堂課的缺點:

          1、4個問題最好提到前一張課件。

          2、教師還是講了多了些,認識時間時,教學學生怎么看時間,還講得不夠,還要讓學生多講講。

          3、本節(jié)課重點是讓學生會看幾時幾分,不要讓學生撥出時間,最好下一節(jié)課再撥。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掌握用豎式計算連加、連減的方法和簡便寫法,進一步鞏固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能靈活、正確的計算連加、連減的題目。

          2.過程與方法:培養(yǎng)學生正確計算的能力和遷移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和數(shù)學應用的意識。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練習,在個性化及交流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用豎式計算連加、連減的方法和簡便寫法。

          教學難點:

          能靈活、正確的計算連加、連減的題目,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創(chuàng)設情境:

          今年農(nóng)場的南瓜豐收了,同學去幫助收南瓜,他們分小組進行比賽,下面是他們比賽的統(tǒng)計,你能獲取哪些數(shù)學信息?

          第一組 28人

          第二組 34人

          第三組 22人

          二、新課學習

          1.教師:三組一共摘了多少個?

          學生:28+34+23

          小組討論:怎樣計算?

          匯報: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如何計算?

          教師:這個算式該怎么算呢?

          同樣是加法,它和我們前面學習的進位加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引導學生說出:

          前面我們學習進位加法只有兩個數(shù)相加,這里有三個兩位數(shù)相加,是一道連加算式。

          教師:再比較一下28+34+22這個算式和我們黑板上的8+4+2這個算式,你又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后回答出:

          兩道都是連加,只是連加的范圍不同而已。

          教師:那它們的計算方法是否一樣呢?

          引導學生猜測它們的計算方法可能是一樣的,都要數(shù)位對齊后,從個位加起,相加滿10都要向前一位進1。

          教師:同學們的猜測是否正確呢?

          下面請小朋友們在小組內(nèi)合作,比一比,看哪些小組想的辦法更多、更好!

          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計算后再在組內(nèi)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全班匯報。

          主要引導學生從以下幾種算法進行匯報:

          整十加整十,個位數(shù)加個位數(shù),然后再合起來:

          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加,再把和與另一個數(shù)相加:

          先把后兩個數(shù)相加,再把和與第一個數(shù)相加:

          學生匯報后教師整理在黑板上并追問:

          除了這些算法,我們可不可以用我們前面學過的豎式來計算呢?

          用豎式又該怎么算呢?

          引導學生嘗試列出豎式后并抽其中的兩個同學投影展示。

          主要引導學生列出右面的豎式:

          2 8 6 2 2 8

          + 3 4 +2 2 +3 4

          6 2 8 4 6 2

          +2 2

          8 4

          如果有學生能列出豎式的第二種寫法就請學生列出后說一說他是怎么想的,如果沒有學生列出豎式的第二種寫法教師則作如下的引導:

          教師:其實這種豎式還有另外一種寫法,大家想知道嗎?

          引導學生看書自學后再抽一學生投影展示。

          教師:豎式的這兩種寫法是一樣的嗎?相比之下你更喜歡哪種?為什么?

          學生說出自己喜歡的豎式,其實計算過程是一樣的,但相比之下,第二種寫法更簡單一些。

          教師:不管是用哪種方法計算,你覺得三個數(shù)連加與兩個數(shù)相加相比,有哪些地方不一樣呢?

          要注意些什么問題呢?

          引導學生說出三個數(shù)連加比兩個數(shù)相加要復雜一些,特別是涉及進位的問題,因此要特別注意。

          2.教學例2

          多媒體課件出示例2情景圖。

          教師:同學們已經(jīng)會算連加的算式了,根據(jù)這個情景圖,你又能列出怎樣的算式?

          引導學生列出算式:

          教師:這是一個什么算式?

          學生:連減算式。

          教師:這個連減算式和我們以前學的連減算式比有什么不同?

          引導學生說出:以前學的連減算式是20以內(nèi)的,85-40-26是100以內(nèi)的連減,并且需要退位。

          教師:根據(jù)我們前面的學習經(jīng)驗,你能試著計算這道連減算式嗎?

          教師放手讓學生試著計算,教師巡視觀察,發(fā)現(xiàn)不同的算法,對有困難的學生盡量指導學生用豎式進行計算。

          學生嘗試計算后匯報: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整理板書連減的算法,主要引導學生列出以下兩種豎式計算:學生列出豎式后請學生分別說一說計算的過程。

          教師:在做這道題時哪個地方最容易做錯?能給其他的同學提個醒嗎?

          讓學生發(fā)現(xiàn)最容易做錯的地方就是兩次相減時都要退位,因此要按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一步一步地思考每步的計算結果。

          教師:在做連加連減的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引導學生回答:在連加連減的計算過程中依然要注意進位和退位的問題。

          三、結論總結

          1.整十加整十,個位數(shù)加個位數(shù),然后再合起來;

          2.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加,再把和與另一個數(shù)相加;

          3.先把后兩個數(shù)相加,再把和與第一個數(shù)相加;

          四、全課小結

          教師:同學們,在今天這節(jié)課上,你都學會了些什么?有哪些收獲?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 材 分 析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當學生“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著從數(shù)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本課所學內(nèi)容就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簡單事例,讓學生嘗試從優(yōu)化的角度在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yōu)的方案,初步體會統(tǒng)籌思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以及在解決問題中的運用。

          學 情 分 析

          四年級學生在數(shù)學知識和技能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其思維能力尚停留在形象化和表面化,對于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也不能靈活運用,所以在教學時,教師應做好課前準備,讓學生提前了解烙餅的方法和時間。

          教 學 目 標

          1、通過生活中的簡單事例,使學生初步體會到優(yōu)化思想在解決問題中的應用。

          2、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中的策略的多樣性,初步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yōu)化方案的意識。

          3、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shù)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體會優(yōu)化思想。

          教學難點:尋找解決問題的最優(yōu)方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一、師生談話,復習導入。

          談話:同學們,上節(jié)課老師和你們一起領略了我國的熱極—吐魯番盆地的奇異風光,從中你都收獲了些什么?(引導學生復習正、負數(shù)的知識)

          小結:同學們真了不起,上節(jié)課我,們不僅學習了正負數(shù)的知識,還豐富了自己的課余知識,今天我們繼續(xù)來研究正、負數(shù),好嗎?

          【設計意圖】由于本節(jié)課是第二課時,首先以情境引導學生回顧已學知識,提高對原有知識的運用能力,以及繼續(xù)學習新知識的興趣。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談話:上節(jié)課我們就知道吐魯番三月份平均最低氣溫在零下3℃左右,冬季則到零下10℃左右。你會表示這兩個溫度嗎?(學生寫出—3℃、—10℃)

          談話:很好,那么你知道哪個溫度更低一些嗎?

          出示第三個紅點問題:—3℃與—10℃哪個溫度更低?同學們先來猜一猜,并說說為什么。

          討論:可以用什么方法進行比較?借助溫度計比較:學生會發(fā)現(xiàn)—10℃表示的溫度低。

          【設計意圖】以上環(huán)節(jié)充分發(fā)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作用,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在猜測、觀察、交流中通過兩個負數(shù)的大小比較,進一步理解負數(shù)的意義。

          三、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1、自主練習第2題(這是一道用正、負數(shù)表示溫度并比較大小的題目)

         、傧茸寣W生看懂第2題中每一幅溫度計圖所表示的溫度。

         、讵毩⑼瓿捎谜摂(shù)表示這些溫度。

         、蹖W生獨立把這些溫度從高到低排列起來。

         、芗w交流,引導學生說出比較的辦法。

          2、自主練習第5、7題

         、賹W生認真觀察信息圖,分析所示信息。

         、诟鶕(jù)題據(jù)獨立填統(tǒng)計表。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在練習中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聯(lián)系生活,拓展延伸

          1、自主練習第8題(這道題目是用正負數(shù)表示現(xiàn)實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量的題目)

         、傧茸寣W生讀懂題目,分析題意第8題:某商場上半年的經(jīng)營情況。

          ②討論確定什么情況下用正數(shù)表示?什么情況下用負數(shù)表示?

         、劢涣鞯弥A晳T上一般將進貨、盈利等用正數(shù)表示,與之相對應的出貨、虧損就用負數(shù)表示。

          2、自主練習第6題(是進一步鞏固正負數(shù)意義的題目)

          ①引導學生觀察標簽(課前要準備好標簽)

         、诮M織學生對“1500±25毫升”和“500±10克”表示的意思充分發(fā)表見解。

         、弁ㄟ^討論,明白意思。“1500±25毫升”表示容量許可范圍為(1500—25)毫升到(1500+25)毫升;“500

          ±10克”表示容量許可范圍為(500-10)克到(500+10)克。

          3、自主練習第9題(是用正負數(shù)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量綜合練習題)

         、傧纫龑W生分析題意。

         、谧寣W生獨立完成。

         、奂w討論。(對于得分欄的填寫,不要提要求,只要學生得出正確結果即可)

          【設計意圖】通過以上形式練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讓學生找出做題的方法和思路,還發(fā)展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進一步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讓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

          五、總結收獲,評價提高。

          談話: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你的收獲是什么?你能談談自己的感受嗎?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shù).認識直角、平角、鈍角、銳角和周角.

          2.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建立各種角的概念.

          教學難點:正確地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演示課件角的度量導入

          提問:這些角你能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給他們排一下隊嗎?

          教師指出左端兩個大小比較接近的角

          提問:你知道他們相差多少嗎?

          2.教師談話:如果我們能夠度量出每個角的大小,以上問題就可以解決了.你們想不想知道他們究竟相差多少呢?(揭示課題角的度量和角的分類)

          二、探索新知

          (一)角的度量

          1.出示圖片認識量角器

          講解: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因為它的形狀是一個半圓,所以又叫關圓儀.角的計量單位是度,用符號表示,結合圖片,認識半圓儀中心,0刻度線和內(nèi)外圓刻度.

          2.(1)播放視頻1角的概念

         。2)出示幾個不同的角,并估算角的度數(shù).

         。ń處煟阂胫浪浪愕氖欠駵蚀_,還要通過測量.)

          3.量角的方法

         。1)自學教材第123頁第一、二自然段.

         。2)由學生匯報度量角的方法.結合黑板上的角,邊度量邊介紹.

          (3)播放視頻量角方法

         。4)嘗試測量角的度數(shù)(盡量使角的開口方向不同)巡視中注意了解學生掌握情況.

         。5)教師舉出幾種學生常見的錯誤:

          錯誤類型一:學生量角時,量角器中心點和角的頂點沒重合.

          錯誤類型二:量角器0刻度線與邊沒對齊.

          錯誤類型三:看錯了刻度,應看里圈,卻看外圈刻度了,或者應看外圈卻看里圈刻度了.

          (6)討論:怎樣避免前面的錯誤,正確迅速地量出角的度數(shù)呢?

         。0在哪個圈上,就在哪個圈上找角的另一邊所對的刻度)

         。7)播放視頻角的大小比較

          (播放前先請同學用估算的方法判斷,播放后教師進行總結)

          (二)角的分類

          1.自學教材第124頁《角的分類》.(可按書中內(nèi)容邊學習邊操作)

          2.小組討論:

         。1)角可以分哪幾類?每類角的特征是什么?

         。2)直角、平角、周角之間有什么關系?

         。3)平角和直線一樣嗎?

          3.利用活動角,按老師要求擺角.

          (直角、鈍角、平角、銳角......)

          三、鞏固練習

          1.量一量一副三角板中各個角的度數(shù).

          2.完成教材第126頁第7題.

          說出每個鐘面上的時間,量出時針和分針所成的角度.

          提問:不用度量你能知道每個時刻分針與時針的夾角嗎?

          3.利用活動角的量角器擺出下面各角.

          (1)直角(2)平角(3)120(4)30(5)77

          四、質(zhì)疑總結

          1.這節(jié)課都學會了什么?

         。ń堑亩攘亢头诸悾拷菚r要對劉頂點和0刻度線,確定如看哪一圈刻度)

          2.教師整理成順口溜助記

          量角器量角很簡單,角可分為五大類.

          中心重合角的頂點,直、平、周角最特殊,

          一條邊對齊0刻度,銳角小于九十度,

          角的度數(shù)看另一邊.鈍角介于直、平間.

          3.鼓勵學生對所學知識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解題

          五布置作業(yè)

          完成第127頁第9題.

          把下面的角的度數(shù)分別填在適當?shù)娜铮?/p>

          五、板書設計

          角的度量和角的分類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6

          課題:加法的意義和加法交換律(小學數(shù)學人教版第八冊)

          授課教師:王曉華(六里坪鎮(zhèn)財神廟小學)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48、49頁的例1和例2,練習十一的第1、2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在已有加法知識的基礎上,理解并概括加法的意義和加法交換律,能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歸納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加法交換律

          教學難點: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自己概括出加法的意義和歸納出加法交換律。

          教學準備:小黑板

          教學方法:啟發(fā)式

          教學過程

          一、課題提示

          我們學了幾年數(shù)學,幾乎每天都與加法打交道,誰能說說什么是加法嗎?今天我們學習加法的意義。(板書課題:加法的意義)

          二、教學新課

         。ㄒ唬、教學加法的意義。

          1、出示例1。學生讀題,指名說已知條件和問題,老師畫線段圖。

          2、獨立解答。指名學生說自己所列的算式及其得數(shù)(在圖下板書)然后問:為什么要用加法算?

          3、引導看線段圖,老師輔以手勢說明,我們用加法把137和357合并成了494這一個數(shù),可見加法是一種運算。加法是一種怎樣的運算呢?

          4、說出式中的各部分的名稱。什么是加數(shù)?什么是和?

          5、剛才的加法中,加數(shù)中不含0;如果含有0,得多少呢?舉例:7+0=7,0+7=7,0+0=0!,得出結論,一個數(shù)加上0,還得原數(shù)。

         。ǘ┙虒W加法交換律。

          1、看例1線段圖,剛才我們求北京到濟南的鐵路長。如果要求濟南到北京的鐵路長還可以怎樣列式?

          2、為什么用加法算?

          3、比較兩個算式有什么樣的關系?(板書:在兩個算式間畫上“=”)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4、如果其他任意兩個數(shù)相加時,交換一下兩個加數(shù)的位置,相加的和是不是也不變呢?

          5、出示例2兩組式子,引導學生比較。討論:兩組算式有什么共同點?歸納并板書加法交換律。

          6、加法交換律除了用文字語言進行敘述外,還可以用字母寫成的式子來表示。如果用字母a和b分別表示兩個加數(shù),怎樣表示加法交換律?

          說一說a和b分別表示什么?比較一下文字敘述和字母表示的式子,哪一種簡明好記。

          7、鞏固練習:教材第49頁的“做一做”。(出示小黑板)

         。1)填空。

         、侔褍蓚數(shù)合并成( )個數(shù)的( ),叫著加法;相加的兩個數(shù)叫做( ),加得的數(shù)叫做( )。

         、86+124=( )+86 ( )+25=25+a

          ③兩個數(shù)相加,交換它們的位置,它們的( )不變。

          ④418+382=382+418,這是應用了加法的( )律。

         、菀粋數(shù)加上( ),是原數(shù)。

         。2)判斷。(對的打“√”,錯的打“×”)

         、偃我鈨蓚數(shù)的和,一定比這兩個數(shù)大。( )

         、谙旅婺男┧闶椒霞臃ń粨Q律?

          430+270=280+420( ) 28+a=a+28

          570+250=250+570( ) 40+30+10=40+10+30( )

         、塾米帜福岷停夥謩e表示兩個加數(shù),加法交換律寫成:a+b=a+c。( )

          8、想一想,我們以前在哪里曾經(jīng)用加法交換律?(加法驗算)

          三、課堂小結

          說一說加法的意義和加法交換律的含義。

          四、作業(yè)布置

          練習十一的第1、2題。

          附板書:

          加法的意義和加法交換律

          例1(略) 7+0=7 0+7=7 0+0=0

         。ó嬍疽鈭D) 一個數(shù)加上0,還得原數(shù)

          137+357=494(千米)

          137+357=494(千米) 137+357=357+137

          加數(shù) 加數(shù) 和 18+17㈡17+18

          答:(略) 兩個數(shù)相加,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它們的和不變,這就是加法交換律。

          把兩個數(shù)合并成一個數(shù)的運算,叫做加法。 a+b=b+a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7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16~19頁圓錐的認識和體積計算、例1。

          教學要求:

          l.使學生認識圓錐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稱,掌握高的特征,知道測量圓錐高的方法。

          2.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并能正確地求出圓錐的體積。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具準備: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等,根據(jù)教材第167頁自制的圓錐,演示測高、等底、等高的教具,演示得出圓錐體積等于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的教具。

          教學重點:掌握圓錐的特征。

          教學難點:理解和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說出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

          2.我們已經(jīng)學過了長方體、正方體及圓柱體(邊說邊出示實物圖形)。在日常生活和生產(chǎn)中,我們還常?吹较旅嬉恍┪矬w(出示教材第16頁插圖)。這些物體的形狀都是圓錐體,簡稱圓錐。我們教材中所講的圓錐,都是直圓錐。今天這節(jié)課,就學習圓錐和圓錐的體積。(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究:

          1.認識圓錐。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還見過哪些物體是這樣的圓錐體,誰能舉出一些例子?

          2.根據(jù)教材第16頁插圖,和學生舉的例子通過幻燈片或其他方法抽象出立體圖。

          3.利用學生課前做好的圓錐體及立體圖通過觀察、手摸認識圓錐的特點。

          (1)圓錐的底面是個圓,圓錐的側面是一個曲面。

          (2)認識圓錐的頂點,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是圓錐的高。(在圖上表示出這條高)提問:圖里畫的這條高和底面圓的所有直徑有什么關系?

          4.學生練習。

          口答練習三第1題。

          5.教學圓錐高的測量方法。(見課本第17頁有關內(nèi)容)

          6.讓學生根據(jù)上述方法測量自制圓錐的高。

          7.實驗操作、推導圓錐體積計算公式。

          (1)通過演示使學生知道什么叫等底等高。(具體方法可見教材第18頁上面的圖)

          (2)讓學生猜想:老師手中的圓錐和圓柱等底等高,你能猜想一下它們體積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3)實驗操作,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在空圓錐里裝滿黃沙,然后倒入空圓柱里,看看倒幾次正好裝滿。(用有色水演示也可)從倒的次數(shù)看,你發(fā)現(xiàn)圓錐體積與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之間有怎樣的關系?得出圓錐的體積是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體積的。

          老師把圓柱里的黃沙倒進圓錐,問:把圓柱內(nèi)的沙往圓錐內(nèi)倒三次倒光,你又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4)是不是所有的圓柱和圓錐都有這樣的關系?教師可出示不等底不等高的圓錐、圓柱,讓學生通過觀察實驗,得出只有等底等高的圓錐才是圓柱體積的。

          (5)啟發(fā)引導推導出計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圓錐的體積=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用字母表示:V=Sh

          (6)小結:要求圓錐體積必須知道哪些條件,公式中的底面積乘以高,求的是什么?為什么要乘以?

          8.教學例l

          (1)出示例1

          (2)審題后可讓學生根據(jù)圓錐體積計算公式自己試做。

          (3)批改講評。注意些什么問題。

          三、鞏固練習

          1.做練習三第2題。

          學生做在課本上。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老師板書。錯的要求說明理由。

          2.做練習三第4題。學生書面練習,小組交流,集體訂正。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圓錐有怎樣的特征?圓錐的體積怎樣計算?為什么?

          五、課堂作業(yè)

          練習三第3題及數(shù)訓。

          六、板書:

          圓錐

          圓錐的特征:底面是圓,

          側面是一個曲面,展開是一個扇形。

          它有一個頂點和一條高。

          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圓錐的體積=圓柱體積

          圓錐的體積=底面積高V=Sh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08-22

        小學數(shù)學教案06-12

        小學數(shù)學教案08-27

        小學的數(shù)學教案03-24

        小學的趣味數(shù)學教案12-24

        【薦】小學數(shù)學教案06-25

        【推薦】小學數(shù)學教案06-25

        【熱】小學數(shù)學教案06-26

        小學數(shù)學教案【熱】07-04

        【熱門】小學數(shù)學教案07-30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