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課稿模板合集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該怎么去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說課稿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說課稿 篇1
一、文本認識
打開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七組課文,一股素雅溫馨的自然風裹挾著夏雨新荷、鳥語花香,月光魚影撲面而來,青山秀水的詩情畫意,語文世界的奇妙和諧剎那間把我吸引了。
傾聽著大自然的聲音,領略著大自然的豐姿,在詩意文字的引領下,我們突然打開了一扇奇異獨特的大門,一直通向我們和大自然的心靈深處——
《望月》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第七單元中的一篇散文。全文以“望月”為聚焦點,雖形散卻神聚。其靜謐明雅的月色、清新俊逸的語言、深沉委婉的意境更給學生感受自然之美提供了一個自然、質樸的視角。月亮是美的,看到月亮,使人頓生憐愛之情。而“小外甥”奇妙的想象,則使文章頗添了幾分童話色彩,易于引起學生共鳴,便于啟發(fā)他們同樣用童心來感受和反映世界。作為本單元的主體文章,《望月》還能通過課外拓展的教學形式,獲得超越文本的意義建構,使學生在品讀、感悟中體會“月亮”所具有的獨特的中國文化內涵,并從中受到美的教育和人文精神的熏陶。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對高年級閱讀教學的相關要求,基于教材特點和學生認識水平,我將本課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定位為:
1、 品讀課文中描寫月光和小外甥獨特、充滿童趣幻想的句子,感受文本語句的語言美、形象美和意蘊美,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2、 積累描寫月亮的詩句,領略詩詞意境,體會“月亮”所具有的獨特的中國文化內涵,同時培養(yǎng)學生搜集資料、處理信息的能力。這是本次教學中的難點。
三、教學過程
1、在賞析體悟中感受“月光之美”。
首先,引導學生回顧課文內容,用一個字或詞來概括形容一下自己閱讀后的感受。(板書:美)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疏理文章的脈絡,以小標題的形式提煉出文章所蘊藏的三個因素的美。(板書:月光之美 古詩之美 想象之美)
。◣煟菏前,如水流淌的月色美,意味深遠的詩句美,文中小外甥新奇的想象也很美。如果說文中的美直接感染了讀者的話,課文中哪一句話寫出了在那樣的夜晚,“月光之美”和“古詩之美”曾經深深地打動了作者和他的小外甥呢?)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根據板書,因勢利導,讓學生找出文中的中心句,并且引導他們反復品讀,充分質疑,教師將有價值的問題強調凸顯出來:“月光”和“詩”既不是水,又不是酒,如何讓“我們”沐浴其間,又怎會使“我們”沉醉不已?
學生帶著這個問題自由朗讀課文的第1、2自然段,抓住重點詞語結合中心句讀出自己的體會,深入感受“月色之美”。
【設計意圖】在教學第一部分時,我主要著眼于朗讀的指導與訓練,通過“品讀析情法”、“感悟鑒賞”等教學方法,引領學生進入語境,同時鼓勵學生敢于表達自己個性化的閱讀體會。如從“吐灑”、“晶瑩閃爍”、“鍍”等詞可以體會到月光的淡遠、清幽,正如水一般澄澈;而“隱隱約約”、“黑色剪影”等詞寫出了月光的朦朧、寧靜等等。學生在賞析的過程中感受“月光之美”,培養(yǎng)了語感,提高了對文字的感悟能力。
2、在拓展品讀中沐浴“古詩之美”。
。1)是!這明暗互襯、動靜相宜的景,這讓人動心動情的月光的美,如何不叫人沉醉呢?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個中心句,想一想,應該通過朗讀強調哪些詞語?
。2)為什么在這句話中,“詩”這個詞要用逗號隔開呢?
。3)對!令我們“沉醉”的不僅是月光,還有什么?
。4)“誦明月之詞,歌窈窕文章”向來是歷代文人墨客的雅事。下面,就讓老師來扮演文中的“我”,同學們都是文中活潑聰穎的“小外甥”,我們還可以盡情發(fā)揮想象,充分調動自己的詩句積累,一起來再現當時“賽詩會”的情景,一起沐浴、沉醉在詩的情感和意境中去吧。
。5)配樂解說:你描繪的是明凈清雅的林中之月。
你展現的是大氣磅礴的沙漠月升。
你勾勒了令人魂牽夢縈的故鄉(xiāng)之月……
或者:通過你的朗讀,我仿佛看到了詩人月下獨酌時孤寂的身影。
通過你的背誦,我似乎體會到了詩人在月夜快馬加鞭趕回故里的歡暢。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北磉_了詩人的愁緒與綿綿的思念。
。6)再次回到中心句(幻燈):看來,同學們都是充滿才氣的小詩人,對寫月亮的詩了解得還真不少,現在讓我們再回到這個中心句,經過剛才的“賽詩會”,你對這句有什么新的體會?你還能“品”出其它的意味嗎?
(7)小結:多美的意境。≡娋湟驗樵鹿舛嗔艘环蒽`動,月光卻因為詩句添了一份厚重。月光和詩互相融合,渾然一體。讓人沐浴其間,使人久久沉醉,不愿離去。
【設計意圖】在教學這一個環(huán)節(jié)時,我盡量通過學科間資源的整合,既增強了古詩詞欣賞的直觀性、情境性,又幫助學生調動主觀情感積極參與,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真正確立。在具體設計時,采用“想象感悟法”、“積累拓展法”等教學方法,通過“豐富朗讀形式,讀出韻味;渲染課堂氣氛,讀出情味!焙汀凹ぐl(fā)學生想像,讀出意味;巧妙點撥引導,讀出余味。”等多種手段,使學生在立體化閱讀中還語文以畫面、還語文以意象,實現讀者與文本及作者深層次的交流對話,感受到了詩句“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特點。
3、在遷移創(chuàng)作中放飛“想象之美”。
指名讓學生分角色朗讀第三部分。讓學生通過描寫小外甥神情、語言等詞句,感受“小外甥”愛幻想、富有童真童趣的特點,并且說一說:“在‘小外甥’眼里,月亮像____________ 。”(幻燈),同時,以“在我的眼里,月亮像_____________ !保ɑ脽簦┻@樣的說話練習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進行遷移創(chuàng)作,通過編寫詩歌、畫畫,書法或創(chuàng)作童話的方法來具體地表現自己心中獨特的那個月亮。
【設計意圖】在學生的畫里,在學生的筆下,“獨特”的月亮代表著自己獨特的閱讀感受。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旨在通過“扶放結合法”、“遷移運用法”,使學生參與主體的語文實踐與創(chuàng)造,把自己對月亮的感性認知、對文章情感的深切體驗以個性化的方式展現出來,同時也進一步固化自己的閱讀感受。
4、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在這節(jié)課的學習中,我們和作者與“小外甥”一道,沉醉在清幽曠遠的月光中,沉醉在意象深遠的古詩意境里,沉醉在充滿情趣的創(chuàng)造空間里。正所謂“月兒本無情。情在人心間!比藗冄壑械脑,實際上就是人們心中的月呀!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也能“以心觀萬物”,去體會“萬物皆有情”的奇妙和樂趣!
四、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 語文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紤]到閱讀教學的特點,在進行《望月》一課的教學預設時,我的理念是充分挖掘文本的情味、韻味和趣味,同時有效地整合各種教學資源,努力構建開放而充滿活力的語文教育體系。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引導學生在賞析體悟中感受“月光之美”、在拓展品讀中沐浴“古詩之美”, 在遷移創(chuàng)作中放飛“想象之美”,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和生命體驗,培養(yǎng)學生懂得欣賞美的情懷和學會表現美的能力。此外,通過品析研讀、語言積累、句式比較和想象寫話等多種語文實踐活動的綜合運用,學生還體會到語文學習的規(guī)律,在學習的過程中實現了由“感”而“悟”,由“積累”到“運用”,由“理解”到“創(chuàng)造”的層層深入,并從中感受語文學習的樂趣所在。
五、作業(yè)設計
學生自主選擇其中一項作業(yè)完成。
1、作業(yè)一:(閱讀以下描寫“月亮”的散文語段,積累并背誦。)
【語段一】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
——朱自清:《荷塘月色》
【語段二】“泰山月,是很美的。那空明澄碧的月色,令人想起潺潺的清泉。坐在泰山極頂的觀月亮峰上賞月,云淡風清,玉盞般的圓月亮,悄無聲息地懸在空中,那樣的清,那樣的靜,恰似一泓蓄滿瓊漿的晶亮亮的湖,恍如一伸手,就可以掬下一杯清冽的甘露呢。”
——沈世豪:《泰山一片月》
2、作業(yè)二:以《望雨》或《觀云》為題,寫一段話。
說課稿 篇2
一、本節(jié)課的設計理念:
課題中的“發(fā)現”一詞是本文的文眼,教學中引導學生從課題入手提出疑問,然后進行梳理明確主要學習任務。學生自主學習,了解“我”發(fā)現了什么,重點了解“我”是怎么發(fā)現的,理清作者童年時發(fā)現胚胎發(fā)育規(guī)律的過程。
二、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篇鼓勵求知、鼓勵大膽想象、鼓勵探究發(fā)現的課文,通過作者回憶童年時發(fā)現胚胎發(fā)育規(guī)律這件趣事,反映了兒童求知若渴的心理特點和驚人的想象力。第一部分先概述了“我”九歲時發(fā)現了有關胚胎發(fā)育的規(guī)律,卻在后來因此受到懲罰。第二部分具體敘述“我”發(fā)現有關胚胎發(fā)育規(guī)律的前后經過。最后,寫這個發(fā)現在幾年后老師講課時得到證實,“我”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結果被老師誤解受到處罰,但“我”從中獲得感悟。本文故事情節(jié)充滿童真童趣,語言風趣幽默,并有多處內心活動的描寫,真實展現了孩子內心世界。
教學目標:
1、認讀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胚胎、禍患、滑翔、天賦”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解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領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4、激發(fā)學生探究興趣、培養(yǎng)想象能力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tài)度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入情入景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了解“我”發(fā)現了什么,重點了解“我”是怎么發(fā)現的。
2、感受人物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課文幽默活潑的語言風格。
教學難點: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fā)明與發(fā)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等含義深刻的句子。
三:教法學法:
教法:學習這篇課文,要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和討論交流,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我”發(fā)現了什么、是怎么發(fā)現的;從中激發(fā)學生勤學好問、大膽想象、樂于探究的學習精神;體會心理活動描寫對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能真實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
學法:在這節(jié)課教學中,我主要教給學生學會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學會自己發(fā)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討論法,抓住重點段理解課文的方法等達到教學的目的。
四、設計流程
。ㄒ唬┳x題質疑,激發(fā)興趣
難忘的童年生活中,我們不知不覺得成長著,有笑,也有淚;有喜,也有憂……今天我們學習《童年的發(fā)現》,不知它又能帶給我們哪些感受。(出示課題)
。ǘ┚o扣“發(fā)現”,初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我”童年的發(fā)現是什么?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
3、仔細讀讀這幾句話,理解句子意思,并帶上自己的理解轉述這幾句話。
4、聯系整段話,反復朗讀,體會當“我”發(fā)現這個規(guī)律時,是怎樣的心情。
5、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ㄈ﹪@“發(fā)現”,精讀課文
1、默讀課文,思考:“我”是怎樣發(fā)現胚胎發(fā)育規(guī)律的?又是怎樣找到答案的?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談談自己的體會。
2、探討交流,理清脈絡
。1)“我”是在做夢中發(fā)現自己總在飛翔,并且發(fā)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于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2)我們一起找到老師,請他給我們解答。
“為什么只有晚上睡覺時才長?”“那么為什么人在生長的時候就要飛呢?這究竟是什么道理?”“人怎么會是鳥?”
。3)老師并沒有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便激發(fā)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來的。以至于親自抓來魚,仔細觀察,想從魚身上發(fā)現人應具有的某些特征。
。4)“我”經過思考、推算,終于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ㄋ模┺D述發(fā)現,小結課文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我”發(fā)現胚胎發(fā)育規(guī)律的過程,體會作者執(zhí)著探究的精神。
。ㄎ澹┎贾米鳂I(yè)
用自己的話說說“我”的發(fā)現和發(fā)現的過程。
五、教學反思
課堂中,我們常會遇到學生思路不暢的情況。那么我們該怎么辦呢?我認為首先教師切忌動怒。必須克制自己的情感,用理智駕馭感情,保持冷靜!安还茱L吹雨打,勝似閑庭信步”,這是應用教學機智的原則之一。冷靜,能讓我們的頭腦更清楚,思維更敏捷,靈感便會在剎那間迸發(fā)出來,教師便能恰當而有效地引導學生。在本案例中,如果我當時頭腦發(fā)熱,將學生訓斥一番,只會形成師生情緒的對立,課堂氛圍的緊張,不會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更不會聽到學生后面精彩的發(fā)言,不會看到他們那一顆顆熱愛生活的心,不會發(fā)現其實他們也是愛動腦、愛觀察的。
思維障礙,出現冷場。但我突然靈機一動,想到用我自己童年時的一個小發(fā)現來拋磚引玉:“老師先來講講我童年時的發(fā)現吧!边@樣的隨機應變,打破了僵局,喚醒了學生生活經驗,激活了學生的思維,這一點就充分體現了教師的教學機智,同時也可以看出教師的教學機智是多么重要。
最后,我想說,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教學機智是教師素質的畫龍點睛之筆。讓我們不斷地在實踐中學習、摸索、思考、積淀,不斷地充實自己、追求個性、構建風格,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說課稿 篇3
一、 說教材
1、 教材內容要點:
第一、 安全電壓 第二、用測電筆辨別火線 第三、安全用電常識
2、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安全用電的知識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社會性,也是作為現代公民所必需的知識,讓學生掌握安全用電常識,提高安全用電的意識,具有實際意義,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程理念。本節(jié)的內容不同于前面規(guī)律性知識的學習,注重的是科學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
3、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知道安全電壓
知道測電筆的構造,學習使用測電筆辨別家庭電路的火線和零線
知道安全用電的常識
(2) 技能目標
通過學習用測電筆辨別家庭電路的火線和零線,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技能
通過學習安全用電常識,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3) 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體會物理與生活密切相關
通過學習,提高學生安全用電的意識,能自覺地執(zhí)行和宣傳安全用電
4、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安全用電的原則是學生今后生產、生活中保障自身安全的準則之一,因此是
本節(jié)內容的重點。
難點:對于觸電事故的發(fā)生,無論是高壓觸電還是低壓觸電都具有不可實驗與體驗
性,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對于學生有一定的難度,所
以是本節(jié)的難點。
二、教法和學法
教法:依據本節(jié)教材的內容,采用師生互動啟發(fā)式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實例、圖片,利用多媒體的直觀動態(tài)教學手段,通過討論、問答、練習等一系列的師生活動展開教學。 學法:引導學生采用討論法、問答法、練習法、記憶法等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三、教學過程
。ㄒ唬┦吕n(2')
首先通過多媒體播放一段人體觸電事故發(fā)生的視頻,這樣做可以達到兩個目的:(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具體事例引課比語言引課更具有吸引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2)以真實的事例教育學生安全用電的重要性,導出課題。
。ǘ⿴熒印R的學習
1、安全電壓(5')
人體也是導體,對于人體的觸電現象學生較易理解;谶@一點對本知識我設計下面的師生互動過程:
(1)教師提供通過人體電流的大小對人體的影響(危害)和通常情況下人體電阻值的大小兩方面數據材料,引導學生運用公式U=IR推導出一般情況下對人體的安全電壓。既應用鞏固了舊知識又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2)教師向學生介紹不是每個人的電阻都一樣大,而且同一個人的電阻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從而著重指出:一般情況下,36伏以下的電壓對人體才是安全的。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求知態(tài)度,感受科學的辨證關系。
。、用測電筆辨別火線(5')
出示教材中的圖13-17在教師的指導下認識它的各部分名稱,接著教師用測電筆演示教材圖13-18的測電筆的正確和錯誤的使用方法。教師要告訴學生:在使用測電筆時,應先在有電的地方試一下,檢查測電筆是否正常,防止造成誤判,發(fā)生觸電事故;在正確使用測電筆下,若測電筆的金屬筆尖接觸火線,則氖管發(fā)光;若金屬筆尖接觸零線,則則氖管不發(fā)光。測電筆只能在對地電壓250V以下使用。不可用它碰高壓帶電設備。
。、安全用電常識(10')
觸電事故的發(fā)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采取下面的具體做法:
。1)學生閱讀課文,對觸電事故有一個初步認識。
。2)通過媒體展示觸電的類別的圖片和視頻讓學生觀察、分析,然后進行小組討論、相互交流、充分利用群體的思維討論得出觸電類別及其觸電原因,培養(yǎng)學生分析能力和合作精神。采取討論這種學習方式也符合初中階段學生的身心特點,使學生有張有弛。 教師可以出示以下問題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討論;
、賵D中哪些是低壓觸電?哪些是高壓觸電?理由是什么?(引導學生從架線桿、標志等方面分析)
、谟蓤D中看出低壓觸電是接觸零線還是火線造成的?
、塾蓤D看出高壓觸電是接觸高壓帶電體造成的,還是靠近高壓帶電體造成的?
(3)引導學生小結低壓觸電和高壓觸電發(fā)生的情況及發(fā)生的原因。
(4)練習:
、俪鍪荆嚎绮诫妷骸皥D片,人遇到“跨步電壓”時該怎么做?(討論回答后,出示一個人單腳跳著通過跨步電壓圈的圖片)
、诔鍪緢D片,讓學生判斷是否觸電?
通過以上習題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也讓學生感受到知識源于實踐而又作用于實踐的辨證關系。
(三)總結歸納——得出安全用電原則(3')
通過學習低壓觸電和高壓觸電的原因,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安全用電的原則: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不弄濕用電器,不損壞絕緣層。從而完成本節(jié)教材的重點。
(四)發(fā)生觸電時的措施
。1)應立即斷開電源開關,切斷電路 或用絕緣體將電線挑開,并現場搶救 (練習)你會處理嗎?
①如果有人觸電,應該怎么辦?
、诋敿彝ナщ娭饡r,應該怎么辦?
四、作業(yè)布置(1')
針對九年級學生的認識、能力水平,結合本節(jié)教材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的特點,
我給學生布置以下研究性作業(yè),讓學生通過親身實踐獲取直接經驗,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養(yǎng)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
1、自己家里的用電器怎樣防止觸電?
2、 鉗子、螺絲刀等工具采取怎樣防止觸電得措施?
3、電工防止觸電是如何工作的.
4、工業(yè)上、生活中有哪些防止觸電的用具.
五、板書設計
六 安全用電
1、安全電壓
低于36V的電壓
2、用測電筆辨別火線
構造、使用方法
3、安全用電常識:“四不”
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不弄濕用電器,不損壞絕緣層。
4、發(fā)生觸電時的措施
應立即斷開電源開關,切斷電路 或用絕緣體將電線挑開,并現場搶救
說課稿 篇4
《我的家鄉(xiāng)風光好》。它選自未來出版社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二課。下面,我從教材、目標、教學方法、教學設計、教學方法、課堂亮點,板書設計幾個方面來談一談我的教學思路。
一、教材分析
愛國主義在小學教育中十分重要,愛祖國要從愛家鄉(xiāng)開始。本課是讓學生知道我國幅員廣闊,不同地方有著不同風光,通過了解、展示家鄉(xiāng)美麗的風光從而增強學生作為家鄉(xiāng)人的自豪感,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教材中安排了兩個主題活動:1、說說家鄉(xiāng)的山和水;2、我做家鄉(xiāng)的小導游;讓學生直觀的認識家鄉(xiāng)的美景。再介紹美景由表及里,由淺到深,循序漸進。這樣安排符合學生年齡特點,有利于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心理。
二、說目標
根據教材編者的設計意圖,在生活化、活動化理念下,我設計了如下教學目標:
1.通過了解、展示家鄉(xiāng)的風光,體會家鄉(xiāng)的可愛。
2.通過各種活動激發(fā)學生喜歡家鄉(xiāng)風光,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3.學會收集、整理,分析社會信息。
鑒于四年級學生對家鄉(xiāng)感情、體驗不夠,所在我在教學中通過各種活動讓學生喜歡家鄉(xiāng)風光,萌發(fā)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并愿意為家鄉(xiāng)的發(fā)展建設獻計獻策。來做為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三、說教學設計
在本課的設計上,我緊扣《品德與生活》課程的生活性、開放性、活動性的原則,在充分考慮學生生活實際的基礎上,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中有趣的活動情境,捕捉鮮活的內容,引導學生在互動、交流的體驗中讓學生體會家鄉(xiāng)的可愛。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通過五個環(huán)節(jié)進行:
。ㄒ唬┬蕾p美景 激發(fā)熱情
欣賞安徽黃山、長江三峽、寧夏六盤山、云南石林、甘肅嘉峪關、無錫蠡園這6幅祖國名山大川圖片,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走進生活 了解家鄉(xiāng)
1.我用談話導入:由不同地方不同風光導入課題:《我的家鄉(xiāng)風光好》。
2.課件播放陜西的自然風光和旅游景區(qū),讓學生在音像動畫中感受風光的美麗。引導學生觀其形、察其言、度其心,使學生進行情感體驗。然后讓學生談談欣賞家鄉(xiāng)風光后的感受,“說說家鄉(xiāng)的山和水”活動——把家鄉(xiāng)自然風光美的迷人之處來說一說,或把自己親自去過的景點或值得一游的景區(qū)介紹給游客,讓學生融入自己的生活世界。
3.(活動)是我們和兒童構建一座走向社會的橋梁。讓學生參與到“我當家鄉(xiāng)的小畫家”活動中。
我先引導學生去回想家鄉(xiāng)的周圍有哪些美麗的自然風景,然后拿出自己的彩筆去畫一畫家鄉(xiāng)美麗的一角。學生通過動手進一步激發(fā)起學生喜歡家鄉(xiāng)風光,愿意去裝扮家鄉(xiāng)、美化家鄉(xiāng)。
。ㄈ┱故久谰 宣傳家鄉(xiāng)
讓學生把自己調查收集的景點圖片、資料或繪畫作品貼在展板
上,通過這樣的活動宣傳我們的家鄉(xiāng),讓學生更加喜愛家鄉(xiāng)的風光,增強對家鄉(xiāng)的自豪感,也讓更多的中外游客來了解、走近我們可愛的家鄉(xiāng),來我們的家鄉(xiāng)觀光、旅游、投資。
活動是教與學的中介,是實施德育的有效載體。因此,在課程實施中,老師重視指導學生活動,讓更多地通過實際參與活動,構建知識和能力,形成內化的道德品質。創(chuàng)設旅游團假期到我家鄉(xiāng)旅游的情景!拔易黾亦l(xiāng)的小導游,把自己收集的家鄉(xiāng)的景點、材料、圖片或繪畫作品整理一下,為游人安排好三日游的行程。并小組合作按照教材第10頁的導游情景圖來編好導游詞,小組匯報,然后推選出三位導游上臺演示。激發(fā)了學習的興趣,又激發(fā)學生說的欲望,提高了語言的組織能力和口語的表達能力。同時也表現對家鄉(xiāng)未來的憧憬,升華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ㄋ模┨嵘J識 建設家鄉(xiāng)
教師舉例在旅游過程中有些人亂涂、亂畫、亂摘,不注意保護環(huán)境的事例,讓學生評價這種行為美不美。然后啟發(fā)學生做一個文明游客。然后啟發(fā)學生愿意從實際行動中植樹造林、美化環(huán)境。并從現在開始更加努力的學習,把我們家鄉(xiāng)建設的更加美麗富饒。結束語:家鄉(xiāng)的美麗風光讓我們自豪,家鄉(xiāng)日新月異的變化讓我們驕傲。家鄉(xiāng)是生我們養(yǎng)我們的地方,所以我們要熱愛我們的家鄉(xiāng),熱愛我們的祖國!
。ㄎ澹┎贾米鳂I(yè) 贊美家鄉(xiāng)
讓學生用獨特的方式:講故事、編童謠、創(chuàng)編詩歌、寫一段話
等不同形式來贊美我們可愛的家鄉(xiāng)。
四、說教學方法
1.媒體激情,情感共鳴——多媒體課件音像并茂,操作性強,很符合兒童對事物的認知規(guī)律,非常適合于進行情感熏陶。
2.課前調查,合作探究——課前調查時,我發(fā)現學生對家鄉(xiāng)的了解是支離破碎的,是模糊的,為了讓學生理性的、全方位的了解家鄉(xiāng),我讓學生自己選擇調查的內容,收集資料,這樣就使得學生學習的空間得到拓展,“家鄉(xiāng)”這個詞在他們腦海已經不是“模糊”的。而是清晰的,鮮活生動的。同學們通過自己搜集資料,也體現了對學習的自主性。
3.課堂教學活動多樣化,讓學生通過各種活動的參與讓學生“用眼看家鄉(xiāng)”、“用心體會家鄉(xiāng)”通過課堂參與交流匯報,讓他們突然發(fā)現自己的家鄉(xiāng)是如此的美好,一種自豪感便油然而生,他們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作為家鄉(xiāng)的一員是多么幸福!
4.在課后作業(yè)中,用不同的形式,真情贊美家鄉(xiāng)——暢談交流后在評價中升華對家鄉(xiāng)的感情。
五、說課堂生成的亮點
1.說說家鄉(xiāng)的的山和水,做家鄉(xiāng)的小畫家,家鄉(xiāng)美景展和我做家鄉(xiāng)小導游活動中讓學生進一步感受了家鄉(xiāng)的風光美,從而激起熱愛家鄉(xiāng)的興趣。
2.用實地調查,收集資料的方法,讓學生用切身的體會感悟家鄉(xiāng)。是學生流露出的真情實感。
六、說板書設計
板書簡單明了概括性強。能突出我們家鄉(xiāng)的風光特點,自然風光好,名勝古跡多。又根據這兩個特點來組織這節(jié)課的活動。通過活動讓學生萌發(fā)對家鄉(xiāng)、對祖國的熱愛!
說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評委:
大家好!
我是語文( )號,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語文A版五年級下冊 2 課《 三月的原野 》,我將從說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和學法、課前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七個方面進行我的說課。
教材分析:《三月的原野》節(jié)選自蕭紅的《小城三月》,作者真實地描繪了北國初春原野獨特的景象,同時傳達出對生命的渴望,對春天的喜愛和對未來的憧憬,抒發(fā)了春天到來時的欣喜之情。 學情分析:五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一定的自悟能力,且樂于表達和交流,但要完全透過文字感悟文本背后蘊含的情感還存在一定差異。因此本課我將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品析重點詞句,體會作者情感,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基于對教材的分析和學情的分析,結合新課程標準對五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我將本課教學目標定為:
知識技能目標:能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運用邊讀邊想象,學習課文的表達方法,理解“ 蠱惑”、“脹破”等詞語的意思。
過程方法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 情感價值目標:通過有感情朗讀課文,啟發(fā)學生熱愛春天的情感。
為了落實本課的教學目標,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定為:品悟原野上景物的特點。 教學難點:體會春天到來時人們的心情。 教法與學法:教是為學服務的,選擇適當的教法,可以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本節(jié)課我將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法,朗讀品悟法,想象感悟法,多媒體輔助法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通過“讀、品、悟”(或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方法來學習本文,讓學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在讀中獲得思想啟迪,在讀中享受審美樂趣。
為了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我以學生的學為立足點,預設了以下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個成功的導入,能激起學生的閱讀期待。所以開課伊始,我從詩詞導入,課前播放《春天在哪里》,讓學生欣賞歌曲,通過歌曲感受春天的氣息。
二、 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币虼,
我將讓學生先自由地讀課文,邊讀邊思考,找出描寫春天景物的句子來讀一讀。
三、細讀品味,理解感悟
閱讀是一個讀者與文本相互作用,構建意義的動態(tài)過程。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與文本對話,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根據上一環(huán)節(jié)的回答,我將讓學生再次默讀課文,引導學生品析以下詞句。
品讀句一
“三月的原野已經綠了------那一定是向陽的地方”,讓學生說說你感受到了什么?從哪兒感受到的?引導學生抓住“透出”“轉折”“欣幸”等詞語來感受小草頑強的生命力。再引導學生抓住孩子和媽媽的對話,來感受初春到來時人們的喜悅之情,體會到春天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季節(jié),然后讓學生通過“讀”把這種情感表達出來。接著,我將通過引導學生重點理解“天氣------都有意思”這句話的含義,先讓學生讀一讀這句話,然后問學生:你從哪些景物的描寫感受到“日子一寸一寸的都有意思”。我將通過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來幫助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引導學生抓住靜態(tài)描寫:小草、蒲公英;動態(tài)的描寫:羊羔的叫聲,河水在流,烏鴉、楊花在飛;有顏色的描寫:變黃的榆樹,白色的搶根菜的籽兒的景物描寫,并借助多媒體播放這些景物每天的生長變化,來感受作者看到這些景物變化的欣喜之情,感受到春天充滿了生機,充滿了活力,也仿佛聽到了春天離我們越來越近的腳步。這一切都讓作者覺得是那么的有意思,激發(fā)學生和作者一起產生對春天的喜愛之情,并讓學生帶著這份情感再讀“天氣--------都有意思”。
品讀句二
學生可能“河水發(fā)了,奔放地向下流”這句話并不一定能理解,我將通過多媒體播放河水融化時的場景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苦悶又奔放”的意思,以此感受春天的活力,并通過讀把這種活力表達出來。有了以上學習的基礎,學生對“春天帶著強烈呼喚,從這頭走到那頭”就很容易理解了。我將通過問學生春天帶著什么樣的強烈呼喚,讓學生聯系上文的靜態(tài)、動態(tài)的景物描寫,來理解春天的盎然生機,“這頭”、“那頭”分別指的是那頭?幫助學生理解春滿大地,感受到春天是一個充滿希望、充滿生機的季節(jié),激發(fā)學生對春天的喜愛之情。并讓學生帶著這種喜愛之情齊讀全文,以此讓學生再次感受春天的生機盎然。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課文學到這兒,我將設計這樣一段結束語。讓學生課外閱讀朱自清的《春》,或搜集一
些詩句,以擴大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積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最后來說說我的板書設計,根據課文內容,我設計了這個板書,我是按文章的主題線來設計的,該板書力求簡潔清晰,使學生一目了然就能對文本有所感悟,有所思。
3、 三月的原野
驚喜 呼喚
希望、生機勃勃
【說課稿模板合集5篇】相關文章:
初中地理說課稿模板《北京》說課稿12-29
《離騷》說課稿模板12-05
蘭亭集序說課稿模板合集10篇05-23
蘭亭集序說課稿模板合集7篇05-07
蘭亭集序說課稿模板合集8篇03-22
《過秦論》優(yōu)秀說課稿模板12-28
小學音樂說課稿模板12-27
《蜘蛛開店》優(yōu)秀說課稿模板12-28
變色花優(yōu)秀說課稿模板12-27
《美麗的彩虹》說課稿模板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