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語文課程網絡化教學平臺的構建論文
一、大學語文教學現狀分析
。ㄒ唬┱n程教學理念與有限的上課時間的矛盾
高校開始設立大學語文課程時提出基本目的有三點:一是提高大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和漢語運用能力;二是傳承傳統(tǒng)文化精髓;三是提升精神文明。這三點有很強的現實性。但就目前的情況看,很難達到。大學語文課程的教學對象是非中文專業(yè)的學生,在他們的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中,大學語文是公共課,所以上課時間比較短,往往是一學期34學時的授課時間。而強化漢語水平,加強文化修養(yǎng),提高人文素質,不是通過幾篇文章就能一蹴而就的,從一定意義上說,這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學生不僅需要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還需要多讀優(yōu)秀作品并通過思考將知識系統(tǒng)化,形成自己的感悟。如此有限的上課時間內卻需要從總體上提高非中文專業(yè)學生的文學文化水平、人文修養(yǎng)和人格素質,這很難實現。于是很多教師把大學語文當成“高四語文”,依然采取高中模式教學,通過閱讀文章給學生劃分段落,分析內容,給學生標準答案,上課過程索然無味,學生的認可度普遍不高。
。ǘ﹤鹘y(tǒng)教學方式的局限性
傳統(tǒng)的語文課程大多采用填鴨式、滿堂灌教學方法,方法比較古板單一、墨守成規(guī),大多是一張黑板、一支粉筆、一張嘴。如今不少高校大學語文課依然如此,外加上一塊屏幕,滿屏的文字,通過有限的上課時間給學生灌輸,教師費勁,學生乏味,無法調動學生的興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師生間的交流互動不夠。那怎樣來克服大學語文課傳統(tǒng)教學中的這些弱點?完全拋棄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是不現實的,語文課確實需要借助文本帶動教學活動,也需要教師參與講解引導、啟發(fā)。所以教學方式的改變依賴于教學理念的更新。一旦有效的教學理念得以推廣,教師的'教學方式就會發(fā)生改變,就能吸納更多新的教學因素。
二、重新定位大學語文課程的教學理念
。ㄒ唬┐髮W語文不是“高四語文”
大學語文課的課本往往如高中課本一樣,由多篇經典文章組成,而這些文章的深度并不比高中強。但是大學語文如果為求深度、新穎性,選擇“不重復”,那么就只能查漏補缺,大量的名作都得刪掉,那怎樣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和審美能力?大學語文的優(yōu)勢應該是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不同于以前的學習。學生在學習大學語文前,已經接受了12年的語文教育。語文基礎知識、課文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都經過了高中的強化訓練。大學語文主要致力于將優(yōu)秀作品介紹給學生,幫助學生提升興趣,形成一定的有品位、開放性的藝術判斷能力,對具體作品提倡有不同的解讀方法,以此提高文學審美能力,完善知識結構,發(fā)展學生的人文精神。所以,大學語文首先在教學理念上就應當和高中教學不同,大學語文不是“高四語文”,教學授課時應該牢記這一點。那大學語文課應該把學生從高中的模式中解放出來,給予學生一種理念:語文學習是“一輩子的事”。
。ǘ┐髮W語文教學理念的探索
大學語文課程的設置一般只有2個學分,一學期34學時。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要達到從提高語文技能到素質等多重教學目標是非常困難的。況且無論是語文技能的提高還是文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抑或是人文素養(yǎng)的熏陶,都不應該只是學生在學校階段的學習,母語能力的掌握與學習應該持續(xù)在人生的整個階段。但就當前情況看差強人意,漢字不會寫,語言表達有問題等現象在大學生中還存在。因此,大學語文教學,不應只限于學生在課堂時間內的簡單學習,而應擴展到為學生提高整個大學學習期間,甚至是一生的語文能力和文化修養(yǎng)奠定基礎。基于上述觀點,大學語文課的教學應該把啟發(fā)學生對文學作品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審美能力作為重點。授課教師應該依托課本中的作品有效地為學生提供指導。這種指導包括將學生原有的語文知識的完整話、系統(tǒng)化,還需要啟發(fā)學生關注作品表現出的審美享受,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關注知識背后的文化層面上的意蘊,啟發(fā)思路,使學生在學完一學期的大學語文課后,能夠持續(xù)不斷地自覺學習、自我充實,逐步達到“學到老”的要求。大學語文課還需要把課內學習和課外學習相結合,特別注重課外時間的應用。在大學中,課外學習不僅是課堂學習的有效補充,也是補充知識、提高學生能力的重要方面。大學語文授課學時很有限,僅僅依靠課內時間無法寄予學生更多的指導,所以課外的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利用多媒體網絡輔佐大學語文教學,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與大學語文數字化教學平臺相結合,兩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就能達到1+1大于2的結果。
三、大學語文網絡教學平臺的探索與構建
(一)大學語文教學平臺的優(yōu)勢
大學語文網絡化教學平臺的內涵是指利用網絡技術,將各種教學資源數字化,實現網絡化的教學、管理和溝通方式,從而形成語文資源豐富的軟環(huán)境。好的教學平臺可以解決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中的大量弱點。首先,解決教學課時少與授課結構、授課內容之間的矛盾。通常大學語文課程設置34個學時,在緊張的課內時間將大學語文豐富的內容講授完并啟發(fā)學生對語文的興趣是不可能的,于是只能把講授內容壓縮再壓縮。數字化教學平臺的建立可以解決這一難題。其次,解決大學語文課程中實踐環(huán)節(jié)相對較弱的問題。網絡教學平臺可以設計與開發(fā)閱讀、寫作等語言實踐技能相關的子模塊,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第三,解決大學語文教學資源匱乏的問題。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設計與開發(fā)高效、易用、擴展性強的多媒體大學語文資源庫,使學生接觸到課本以外更廣闊的知識。第四,可以增強師生間的互動。平臺設置了互動交流模塊,學生可以匿名提建議,問問題,求幫助,這種方式可以打破公共課中師生交流的不順暢問題。如果大學語文教學能夠有效構建并充分利用網絡教學系統(tǒng),使師生的教與學環(huán)節(jié)從固定的教室延伸到無限的網絡中,將大大提高學生的興趣,無論是學生的作業(yè)、習作、老師的感言和論文,還是師生的討論、問難和爭鳴都可以在網上實現,使現階段單一的學習過程變?yōu)槎嘣幕有问健?/p>
。ǘ┐髮W語文課程網絡教學平臺模塊的構想
大學語文網絡教學平臺應該呈現出什么面貌?設置哪些模塊更適合學生的需要?1.大學語文課程網絡教學平臺的設計思路。在大學語文教學理念的引導下,大學語文課程網絡教學平臺的設計思路,可總結為“一個中心兩個層面四項功能”。“一個中心”是以學生為中心,本著為學生服務的原則。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適應與否是網絡教學平臺設計的依據!皟蓚層面”是發(fā)揮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既為學生提供實用的語文知識,培養(yǎng)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漢語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寫作水平,更好地適應社會需要。又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通過學習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感悟蘊涵于其中的人文精神。“四項功能”是賦予大學語文的基本目標:
。1)幫助學生“梳理”和完善中小學所學的語文知識,將知識系統(tǒng)化、條理化。學生經過小學、中學語文課的系統(tǒng)學習,已經掌握了許多知識點,我們需要把這些知識點連成線、結成面,使學生對知識有系統(tǒng)的把握;
。2)在古今文化精品的熏陶下,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和人文精神,促成審美能力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3)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葉圣陶先生曾指出,語文教學最終要做到“學生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學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教”是為了“不教”;
。4)方便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教師可以在課下給予學生適當的指導。大學語文課程網絡教學平臺應該是學生語文課堂學習的延續(xù),更應該是學生終身接受語文學習的延伸。
2.大學語文課程網絡教學平臺的設計模塊。大學語文網絡教學平臺的開發(fā)是與設計思路相結合的,在實施過程中,通過一而再地設想、驗證、思考等環(huán)節(jié)建立大學語文課程網絡教學平臺的模塊。模塊包括:
(1)與大學語文課程相照應的“課程設置”模塊,這個模塊包括課程介紹、大綱日歷和教材信息三項內容,可以把與本課程相關的課程信息如課程沿革、教學大綱、各種大學語文教材的對比等放入,能夠使學生對這門課有更深的了解。
(2)與教學內容相關聯的“學習內容”模塊,這個模塊包括教案課件、視頻資料、音頻資料和思考練習,主要是與學生使用的教材中的文章直接相關的內容,老師可以把更多與上課內容相關的資料放入,也可以布置相關練習思考題。
。3)與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人文精神相關聯的“拓展資源”模塊,這個模塊是為拓展學生課外知識、使學生由課堂延伸到無限的網絡,拓展大學語文課程體系的外延而設的重要模塊,包括推薦閱讀、大語研究、名作欣賞、職業(yè)漢語、綜合資料這五項。在這個模塊中,老師可以放入推薦學生閱讀的名作、書籍,也可以放入實用的語文知識。
。4)與測試評價相關聯的“在線練習”“在線測試模塊。
。5)方便師生在線交流的互動交流模塊。師生之間可以在網上交流、問難,甚至論辯,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
【大學語文課程網絡化教學平臺的構建論文】相關文章:
ASP技術下網絡教學平臺的構建研究論文04-17
大學生自主創(chuàng)業(yè)服務平臺的構建論文09-12
中學生網絡教學平臺的構建研究的論文04-17
財經類實驗教學平臺構建與應用論文10-12
構建培養(yǎng)大學生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的平臺論文12-10
構建創(chuàng)新實踐平臺推動大學實驗教學向研究型發(fā)展論文07-05
高校網絡教學交互平臺的構建問題和策略論文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