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開題報告(精選20篇)
緊張而又充實的大學生活即將結束,大家馬上就要開始最難熬的畢業(yè)設計階段,而我們做畢業(yè)設計前指導老師都會要求先寫開題報告,那么開題報告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教育開題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教育開題報告 1
一、選題意義和背景
在信息時代,教育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zhàn)。電腦游戲尤其是電腦網絡游戲的盛行,給小學生的學習帶來了巨大的沖擊,許多小學生沉迷于電腦游戲,荒廢了學業(yè),同時也影響了身心的健康發(fā)展。與此同時,教育信息化過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難題,如何把信息技術和課程教學進行整合,如何設計和開發(fā)高質量的教育軟件,成了教育技術專家和一線教師共同關注的問題。教育軟件市場的不景氣,致使許多從事教育軟件開發(fā)的公司都紛紛轉移目標,而少數(shù)具有戰(zhàn)略眼光的開發(fā)商則將電腦游戲和教育軟件相結合,開發(fā)出教育游戲軟件以下簡稱教育游戲。教育游戲的產生,不僅給教育軟件市場帶來了生機,也給教育工作者和學生家長帶來了希望和曙光。大家在期待教育游戲還孩子們一片健康的天空、給孩子們一抹成功的喜悅時,也在為教育游戲的應用方式而苦思和摸索。
二、論文綜述/研究基礎
教育游戲是一個很新的概念,在國內還屬于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雖然國內已經出現(xiàn)了幾款教育游戲,但因為諸多原因,沒有正式大規(guī)模地投入應用。因此,關于如何將教育游戲應用到教育中的研究幾乎沒有。作者通過查閱大量的文獻,總結并借鑒了前人的相關研究,作為本文研究的部分起點,主要有以下幾項內容:
(1)電腦游戲的教育價值
電腦游戲作為一種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現(xiàn)代娛樂方式,通過一系列的挑戰(zhàn)和激勵,讓游戲者在激動、刺激和快樂的過程中完成一系列的任務。學生玩電腦游戲都是主動的,甚至癡迷的。俗話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玩電腦游戲本身是一個主動的學習過程,是一個由好奇心驅動的探索過程,是一個高度互動的交流過程,而這些正是我們目前的教育所缺少和應當追求的。任何一款電腦游戲都具有一定的教育價值第一,電腦游戲的內容涉及社會的各個方面,知識含量非常大第二,電腦游戲能促進游戲者思維能力的發(fā)展,給玩家思維帶來激蕩和挑戰(zhàn);第三,玩電腦游戲是一種探索性的學習過程,是一個充滿生命力的學習過程第四,玩電腦游戲的過程是一個創(chuàng)造過程,電腦游戲的不確定性和未知性,能激發(fā)玩家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此外,電腦游戲還能對青少年的智力發(fā)展、心理健康以及團隊合作等方面的能力有積極的意義。
。2)教育游戲的開發(fā)前景
根據(jù)中國教育學會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專業(yè)委員會黃小玉老師和王相東老師等人的研究,教育游戲將是教育軟件開發(fā)獲得新生的一條重要途徑,教育游戲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其主要的研究和論點有:
第一,將小學的學科知識內容、社會百科知識、生活常識以及行為規(guī)范等與電腦游戲相結合,以教育為目的,以游戲為手段,開發(fā)出知識性、娛樂性、趣味性相統(tǒng)一的教育游戲。這既是教育軟件發(fā)展的一個重要途徑,也是提高校園網、教育城域網應用效益的好辦法。
第二,電腦游戲和教育的結合,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如何處理好“教育”和“游戲”之間的平衡,即做到知識性和趣味性的有機結合,并找到“教育”和“游戲”相結合的模式是教育游戲產業(yè)能否順利發(fā)展的瓶頸;谀壳暗募夹g水平,游戲和教育的結合有兩種主要的方式一是在目前的游戲基礎上滲透教育教學的內容,以游戲的可玩性為主,滲透百科知識、生活常識以及行為規(guī)范的熏陶等二是將題庫練習和游戲牽強附會地硬性搭配,將“枯燥、強迫”的練習和“愉快、自愿”的游戲硬性捆綁,滲透電腦游戲的游戲性,側重于教育教學。
第三,教育游戲的策劃需要教育教學人員、教育心理專家、教育技術專家、游戲研發(fā)人員、小學生和家長的共同參與。對于游戲研發(fā)人員來講,他們對教育類題材把握不準,忽視了游戲的知識性和教育性而有的小學老師在自制教育游戲的時候,往往因為缺乏游戲的理論知識和開發(fā)經驗,開發(fā)出來的產品游戲性不強,走了課件制作的`老路,用“游戲”這張外衣來掩蓋知識灌輸和答題操練的本質。教育游戲的開發(fā),可以在教育技術專家的指導下,讓一線教師和游戲開發(fā)公司進行合作,由一線教師列出學科領域中相關知識點和細節(jié),由教育技術專家指導,進行教學設計和游戲策略的選擇,并讓游戲公司負責技術的實現(xiàn)。
(3)教育游戲的作用定位
小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技能有很多種,終身必備的最重要的知識技能在學校都以課程尤其是學科課程的形式開設。面對大量的學科知識,班級講授式教學是最有效率的方式。因此無論是教育軟件還是教育游戲,都不可能替代學校課堂教育的作用,而只能作為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補充。首先,并不是所有的學科都適合于在游戲中學習。目前開發(fā)比較多的教育游戲集中在語文、數(shù)學和英語等主要科目上,事實上,根據(jù)國外的經驗,教育游戲更適合在物理、數(shù)學、生物等學科其次,任何一門學科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合用教育游戲的形式表達,對于一些記憶性的知識,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更有效。因此需要我們選擇那些適合用游戲方式來表現(xiàn)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設計并制作成教育游戲最后,目前學校教育太重視學科和課本知識,過分關注學生的成績和升學率,從而忽視了學生社會知識和生活常識的培養(yǎng)。而教育游戲在表現(xiàn)百科知識、社會公德和生活常識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學生在游戲的同時,遵循游戲規(guī)則,潛移默化地獲得這些知識。考慮到教育游戲開發(fā)的現(xiàn)狀以及它作為一種教育媒體形式所具有的優(yōu)缺點,教育游戲更適合作為傳統(tǒng)的學校教育、課堂教學的一種補充。
小學教育開題報告 2
課題名稱 農村小學低年級寫話教學探究
課題類別 河北省教育學會教育科研一般課題
學科分類 小學語文
課題承擔人 劉xx
所在單位 xx縣xx中心校
一、開題活動簡況
20xx年6月8日,在宣化縣趙川中心校多媒體教室,我所承擔的課題舉行開題活動。評議專家是來自我們鄉(xiāng)鎮(zhèn)鎮(zhèn)中的王風英老師,同時參加開題活動的人員有我校的領導和參加本課題研究的所有成員。
二、開題報告要點
前言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學校對縣教科所、教研室一直以來對我校教科研工作的支持和幫助,以及對我校教科研工作的認可和信任表示感謝!
我校申報的“農村小學低年級寫話教學探究”課題已立項為省教育學會“十二五”課題。立項之后我們課題組成員總結了自己在教學一線發(fā)現(xiàn)的問題,并進行了認真的梳理、深入的思考,對宣化縣12所學校的低年級寫話教學現(xiàn)狀做了初步調查,把我縣的趙川小學作為實驗試點學校,在各方面條件比較成熟的條件下,我們決定舉行開題。
正文
1、課題的提出
①課題提出的背景
河北省張家口市是一座山城,農村小學居多,學生的學前教育情況不一致,有一部分是在鎮(zhèn)上上的幼兒園和學前班,有一部分則是在鄉(xiāng)下上的學前班,還有部分學生沒有接受過學前教育。所以上小學之后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很大困難,尤其是孩子在說話和寫話的時候更明顯。口頭方言和書面用語往往相差甚遠,有的連一個準確的字和一句通順的話都說不上來,寫起話來更是讓人看了哭笑不得,這給以后的中高年級寫作埋下了隱患。
近年來,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發(fā)展,小學作文教學從教學觀念到教學方法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學生的寫作質量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然而,作為基礎的低年級寫話訓練與中高年級的作文教學相比顯得比較薄弱。特別是農村低年級的寫話教學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在此基礎上,我們提出“農村小學低年級寫話教學與教師評語的研究”這一課題,以趙川中心校為試點,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習慣,閱讀習慣,注重教師在寫話教學中評語的運用,激發(fā)學生的寫話興趣,消除學生對寫話產生的畏難情緒和害怕心理,提高學生的寫話質量。 ②國內外研究情況
國內外小學作文教學現(xiàn)狀對比研究,很多人都在研究低年級作文教學,并且展示了很多成果,但是很少有人在研究低年級寫話教學的時候,重視教師評語的研究。
③課題研究的價值
a、理論價值
課程標準對低年級作文的要求定義為: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寫自己想說的話,寫自己想象中的事,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低年級作文的寫作范圍,寫作要求。我們不能忽視課程標準的要求而放棄低年級對學生進行作文輔導的教學任務。
低年級孩子的認識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規(guī)律,剛入學的孩子,一方面積累的字詞不多,生活經驗貧乏;另一方面,卻又渴望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目前在低年級寫話教學中存在不少問題。這對作文教學的起步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B、實踐價值
為了降低中高年級作文的難度,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我覺得應從學生的“寫話”入手。作為低年級的學生,除了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力、模仿力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教給他們說話的方法,閱讀的方法,培養(yǎng)他們的說話習慣,閱讀習慣,提高課外閱讀的效率。其次,要正確引導學生養(yǎng)成認真觀察、積極思考的習慣,培養(yǎng)孩子做生活的有心人。只有這樣孩子們才能大膽地說出眼中所見,心中所想!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受,并且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根據(jù)表達的需要,學會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我希望以低年級學生的寫話教學為契機,重視教師評語在寫話教學中的作用,真正從實質上豐富學生的閱讀,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使孩子們對寫話不怵、不懼。
2、課題的界定
、佟皩懺挕保菏菍W生看一幅圖或者是看到一個環(huán)境或場面,學生寫出的幾句或一段話,如果有能力可以寫成簡短的作文。
、凇暗湍昙墶保何覀兏鶕(jù)我們宣化縣的學生認知水平、知識經驗,確定為一、二、三年級學生。
3、課題的研究
、僬n題研究的指導思想
1、以人為本原則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寫話教學應千方百計地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寫話中來,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激發(fā)學生寫話的興趣,使學生在寫話的過程中,發(fā)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
2、整合原則 教師應重視語文課與藝術課等課程的融合,有意識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寫話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寫話素材,鍛煉寫話能力。
3、循序漸進原則 寫話教學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小步子快節(jié)奏,循序漸進,逐步提高。
4、興趣激勵原則 興趣是學生寫話的主動力。教師應不斷地研讀自己的教師評語,鼓勵和表揚,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寫話興趣,促使他們及時調整和完善自己的學習動機,做到樂于寫話。
、谡n題研究的目標
1、依據(jù)《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興趣和自信心,使學生達到新課標中的寫話要求,讓孩子愿意寫話,喜愛寫話,變“要我寫”為“我要寫”,為學生將來的習作提供廣闊的空間。
2、通過研究和實踐,規(guī)范教師在寫話教學中的'評語,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3、通過研究和實踐,達到小學低年級語言訓練的要求,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周圍的人與事,激發(fā)他們寫話的興趣,提高口頭表達和寫話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4、通過研究和實踐,提高學校的教育科研水平,努力探索一條低年級作文教學模式和策略。
5、通過研究和實踐,激發(fā)低年級的寫話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③課題研究的內容
1、 從說到寫。通過閱讀,口語交際、看圖等多種渠道,培養(yǎng)學生的聽話說話能力,使學生從說到寫降低學生的寫作難度。
2、 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注重教師評語的研究,激發(fā)興趣,引導學生樂于寫作。
3、 感悟生活。積累生活片段,引導學生寫出真實的內容。
4、 好詞佳句的積累。
5、 標點和行款的學習。
、苷n題研究的方法
本課題的研究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1、調查研究法,主要運用在第二階段,調查張家口部分農村小學低年級學生對寫話題目的感受和寫話教學現(xiàn)狀。
2、個案收集法,主要運用在第三階段,收集教學案例,教師評語,學生習作。
3、文獻研究法,貫穿于課題研究的整個過程,隨時研讀文獻,豐富自己的研究資料。
、菡n題研究的步驟
本課題研究計劃從20xx年1月-20xx年12月,分四階段進行。
1、準備申報階段:20xx年12月-20xx年1月
在此階段,認真選題,申報課題;組織成立課題實驗小組,研讀有關文獻資料。劉亞軍撰寫課題研究計劃,每個實驗教師寫出本人具體的研究計劃。劉貴通過調查問卷對實驗學校學生低年級寫話學習的現(xiàn)狀調查,并撰寫跳查報告。整理低年級學生期末成績,以便以后對比。
2、準備開題階段20xx年2月-20xx年5月
成立機構,研讀文獻,學習理論,提高認識,制定實施方案。前期調查分析,為課題開題做準備。劉亞軍做開題報告,每個實驗教師寫出學習筆記。
3、實施階段:20xx年6月-20xx年12月
根據(jù)實施方案進行研究,調查情況,積累資料,研讀文獻,解決研究過程中可能碰到的問題,做好課堂教學,案例分析,并及時收集相關資料,不斷鞏固“階段性成果”,提出下階段研究目標及操作方法,撰寫研究心得、讀書筆記和相關論文,形成階段性成果。進行課堂教學評比并進行交流,得出結論。每個實驗教師至少寫出一篇有關的論文在縣內學習。每人準備一節(jié)寫話教學課堂實錄。
4、總結階段:20xx年1月-12月
根據(jù)實施情況,進行階段總結,整理匯編,完成報告,匯總相關論文、教學反思、讀書筆記、學生習作等,進行成果展示,接受上級專家評估,準備結題。通過調查問卷對實驗小學學生再次調查,并撰寫調查報告。將低年級的期末語文成績與實驗前的成績進行對比。
對理論、實踐進行總結,最后寫出結題報告。
、拚n題預期成果
1、張家口市部分農村低年級學生對寫話題目的感受調查報告
2、課題研究心得
3、課題研究個案集,教師評語集
4、教學反思
5、讀書筆記
6、學生習作
7、學生習作集,教師評語集
8、相關論文
9、結題報告
、哂行У慕M織保障
1、參與課題研究的課題組成員隊伍是學校中的骨干教師,思想意識高,具有多年的教學經驗。在教學中做出了一定的成績。課題組成員業(yè)務素質過硬,有較多的教育科研經驗,對課題的研究具有濃厚的興趣,對實施課題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了大量的前期研究工作,并潛心鉆研教育學、心理學和新的教學理論和方法。這些都為課題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充足的力量保證。
2、該課題的研究有一定的研究基礎。課題主持人劉亞軍和唐燕研究的市級課題《預防和矯正小學生的逆反心理》在20xx年底順利結題并獲成果二等獎。同年參加了省級骨干教師培訓。主要參加成員中唐燕參加了已結題的市級課題《預防和矯正小學生的逆反心理》的研究工作,縣級課題《農村小學語文開放式課堂模式的建立》進入結題總結階段,現(xiàn)主持市級課題《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的研究》的研究工作。周建英參加了市級課題《單親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的研究工作,(該課題正在結題)她參加研究的縣級課題《農村小學語文開放式課堂模式的建立》進入結題總結階段,市級課題《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的研究》正在研究。梁燕主持研究的市級課題《提高農村小學生信息技術課堂效率的研究》的研究進入結題階段!笆晃濉逼陂g我校教科研取得了可喜得成果,得到了上級部門的支持和認可,為本課題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我校具有較雄厚的經濟實力,領導重視、支持教育科研,研究經費和資料設備有充足的保障。學校今年建立了“校園網”,信息渠道暢通,教育和教科研設備先進。此外,學校的圖書室、多媒體教師組成了專門的課題服務小組,圖書藏量豐富,為教師們查閱資料和學習研究提供了方便。
4、學校這幾年發(fā)展迅速,“請進來,走出去”是我校教師進行培訓的好途徑,每年都有大量的教師參加培訓。
、鄬嶒灲處熃M內分工
1、課題組研究組長:劉亞軍
負責研究實施過程中對課題研究方向、計劃、內容的局部調整。
2、課題組成員:
、虐嘀魅谓處煟褐芙ㄓⅰ⒙费牌、梁燕、王銳剛、茹永濤、王瑞負責問卷調查、數(shù)據(jù)收集整理、綜合分析、集體輔導等。
、铺蒲啵航M織進行教研活動,做好材料收集。
⑶谷瑞華:負責各位老師寫出相關的論文。
、葎①F:通過問卷調查對實驗學校學生學習狀況再次調查,并撰寫調查報告。將學生的期末寫話成績與實驗前的成績進行對比。
⑸陳美清:對學生習作進行收集整理。
小學教育開題報告 3
本課題《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有效練習研究》于20xx年10月向河南省教育學會申報立項,經河南省教育學會評審,準予立項,并被列為河南省教育學會20xx年教育科研重點課題,現(xiàn)開始實施研究。
一、課題研究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
課題的理論價值:
課堂練習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在實踐中加以運用,檢驗自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從而促進有效的反思同時教師可以獲得反饋信息,及時進行糾錯和指導。具有鞏固、強化、反饋、提升、發(fā)展等重要作用,對我們提高教學質量來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教學的成效與練習因素有很大的關聯(lián):練習可以出質量,但練習也有可能加重負擔。長期以來,小學數(shù)學教學提倡“精講多練”、“以練代講”,所以在練習中存在著多、繁、雜的現(xiàn)象,而在我們教師的觀念中又有“不加強練習,不進行重復的練習不能使學生掌握知識”的認識,以致于我們很少反思哪些練習對學生的學習是有效的,哪些是無效甚至是有負面影響的。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一面要努力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另一面要加強過程教學,增加學生對新知的探究時間,這樣做將大大縮短課堂練習的時間,減少練習的量。因此在傳統(tǒng)的“練習觀”受到極大挑戰(zhàn)的同時,有必要對課堂練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對傳統(tǒng)的“練習觀”進行反思,確立效率意識,提倡有效練習。
課題的實踐價值: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希望能從教與學兩個方面來探討有效練習的途徑,尋找根治重復低效的數(shù)學課堂練習的方法,讓課堂練習(包括復習練習、對新知的針對性練習、鞏固性練習、綜合性練習、拓展性練習等。)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活動之中,優(yōu)化課堂練習,提高課堂練習的有效性。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和內容
課題研究目標:
1.探索在新課程標準的背景下課堂練習設計的策略,強化教師“預設”意識,促成學生“生成”的達成,提高教師有效教學的策略,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能力,提高教學效率。
2.探索在新課程標準的背景下合理的練習結構和學生喜歡的課堂練習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fā)展,進而提高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質量。
3.利用經驗材料的數(shù)學組織化、數(shù)學知識的邏輯化和數(shù)學應用的三個過程中的邏輯思維因素,全面發(fā)展學生的直覺思維、辯證思維和形式思維等,優(yōu)化思維結構,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研究的內容:
1.新課程標準下小學數(shù)學課堂有效練習的`設計的原則。
2.新課程標準下小學數(shù)學課堂有效課堂練習的內容和形式。
3.小學數(shù)學課堂有效課堂練習中教師的作用。
4.小學數(shù)學課堂有效課堂練習中學生的情感體驗。
創(chuàng)新之處:
有效練習的問題基于從形式到內容缺乏整體考慮而產生的低效或無效練習的現(xiàn)狀提出的。我們提出此課題,探索課堂有效練習的設計的策略、練習的結構與層次性、練習的形式、練習的教育價值及教師在練習中的地位等問題。讓學生在數(shù)學練習中既要掌握知識又要發(fā)展思維能力,更要讓對數(shù)學學習產生積極的良好情感,從而實現(xiàn)數(shù)學教學的育人目標。
三、課題研究的過程設計、技術線路和實施步驟
總體實施步驟:
針對不同類型的數(shù)學課大家寫出自己的練習設計及實施方法,利用教研活動時間一起交流、討論,并寫出自己的反思。最終總結出復習課、新授課、練習課、講評課的練習如何設計,新授課中概念性教學、計算教學的課堂練習如何設計,以及組織形式和方法。
技術線路:
主要依據(jù)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遵循實踐——認識——再實踐的規(guī)律,采取的研究方法:行動研究法、文獻查閱法、調查法等。
遵循以下原則:
1.針對性和層次性原則
2.多樣性和趣味性原則
3.拓展性和開放性原則
4.典型性和生活化原則
分階段實施步驟:
本課題研究,擬定為二年,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研究準備階段(20xx年11月——12月):
建立課題組,學習有關理論,構思方案。
第二階段:組織與實施階段(20xx年1月——20xx年7月):
課題研究教師在備課、聽課、議課、課后反思四個方面來研究有效練習,備課中著重體現(xiàn)如何設計有效練習,有哪些有效練習題。起到什么效果?聽課時著重聽這位教師是如何讓學生進行有效練習的,單周寫出練習題的設計及練習方法;議課也圍繞此課題討論有效練習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是否合適,所產生的效果如何來進行評議,并針對“如何設計有效練習?”這一問題進行研討,確實把這一課題落實到實處。課后反思體現(xiàn)出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有效練習使學生掌握了什么知識,起到什么作用,收到哪些效果?雙周寫反思。
第三階段:整理總結階段(20xx年7月——9月):
1、撰寫有關“有效練習”的小論文。
2、整理、匯總課題實施材料,整理出一套課堂中有效練習的方法;撰寫結題報告。
四、課題研究的預計成果:
(一)通過有效課堂練習的研究:
1、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和積極的思維活動。
2、改變學生過去被動的、接受式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成為知識、方法的探索者和發(fā)現(xiàn)者。
3、使學生學得主動、生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觀察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4、另外,在培養(yǎng)學生個性、集體觀念、合作精神、參與意識等方面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學習氛圍良好,學習的效率得到提高,成績穩(wěn)步上升。使學生能夠得到全面、和諧的發(fā)展。
(二)通過實驗,探索適用于我校小學數(shù)學課堂上進行有效練習的一般模式,優(yōu)化數(shù)學課堂練習的結構,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習成績的提高。
五、課題承擔者的科研能力及科研保障條件
1、能力保障:
課題組組長肖艷崢老師,樂于鉆研、勤于探索,曾有多篇論文獲獎,參與課題《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預習能力的研究》,現(xiàn)已結題;王磊老師曾擔任市級課題《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教材主題圖的應用研究》的主持人,現(xiàn)已結題,她有著豐富的研究經驗。王艷利教師和王麗萍老師積極上進、喜歡閱讀理論書籍,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2、組織保障:
課題組成員有志于服務教育實踐,探索在新形式下學校教育科研的有效方式和方法。本教研組教師有強烈的科研熱情并渴望科研人員給予具體而有效的指導。
教研組課題有學校教科研室負責人和學校聘請的專家的指導。
2、時間保障:
研究時間為兩年,實驗教師全部是一線教師,有足夠的時間和能力保證實驗的正常運行。課題組堅持每月開展一次課題研討活動,注重階段性總結與交流,掌握課題研究進程,及時進行調控,為使課題研究劃上圓滿的句號而努力。
以上是我對本課題的一些想法,有不對的或還需改進的地方,請個位老師多提寶貴經驗。
小學教育開題報告 4
一、研究的目的、意義與應用前景等:
目的:時下時髦的一句話是,“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是對學前幼兒不當?shù)慕逃椒ê统銎淠挲g的超負荷的小學化教育卻恰恰與這個初衷相違背,其結果將會導致“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本課題研究可以找出存在的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問題的原因,課題研究最終達到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樹立起他們正確的兒童觀、育人觀、成才觀、人才觀;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理論水平,改進學前教育質量,實現(xiàn)還幼兒快樂童年的目的。
意義:研究課題的意義,在于通過研究找出不同的學前教育機構存在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問題的各自不同的原因和共性的原因。了解這一實際現(xiàn)象并正確的兒童觀和人才觀,對家長的成材觀念和育子觀念加以了解,逐步使自己適應以后工作的狀態(tài)幫助兒童健康成長。應用前景:明晰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界限,加強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
二、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目前學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問題國外并不存在。據(jù)人民日報記者調查文章,
天津、貴州、哈爾濱、珠海等地均出現(xiàn)學前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來自兩個方面。
一是由于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希望幼兒早學知識,多學知識,幼兒園為了爭取生源,為了在競爭中生
存,被迫迎合家長;另一方面是小學一年級采用入學前測試的辦法招生,測試內容竟是一年級的課程內容,個別甚至是小學奧數(shù)競賽的題目,幼兒園為了本園畢業(yè)的孩子能通過測試順利入小學,也不得不實行小學化教學。
目前幼兒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走進了誤區(qū):幼兒教育小學化、拔苗助長式的“填鴨”教育、各種名
目繁多的專項技能訓練受到家長追捧,家長的一些違背幼兒教育規(guī)律的要求,驅動一些幼兒園以所謂專項、特長教育,代替幼兒園的全人教育,嚴重危害幼兒的游戲權、發(fā)展權,危害幼兒的身心健康。
小學化傾向對幼兒的身心發(fā)展有害無益,其危害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1、孩子還未上學,就已厭學;
2、扼殺了幼兒的天性,剝奪了幼兒的快樂;
3、不利于幼兒身體的正常發(fā)育,危害了幼兒的身體健康;
4、不利于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了幼兒的心理健康;
5、遏制幼兒智力的全面發(fā)展,錯過了幼兒教育的.“關鍵期”;
6、忽視幼兒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不利于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
7、拔苗助長,對幼兒入小學后的學習造成負面影響。為了幼兒的身心健康,許多專業(yè)人士呼吁應禁止這一現(xiàn)象,各地也紛紛出臺了相關的文件和采取一系列的行政手段明令禁止。但如何改變學前幼兒教育小學化的狀況?我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很好的解決對策,尚未探索出從根本上控制和扭轉這種現(xiàn)象的有效對策。
三、研究的內容和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研究內容的具體化
1、各園(校)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常見現(xiàn)象調查分析
2、各園(校)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原因調查分析
3、各園(校)參與課題研究的教師基本素質(身體素質、業(yè)務素質、心理素質、職業(yè)道德素質)現(xiàn)狀調查分析
4、各園(校)課題研究班級幼兒主要監(jiān)護人家庭教育方式和家長文化水平調查分析
5、各園(校)課題研究班級幼兒家長對幼兒教育的認識和教育觀念現(xiàn)狀(成才觀、人才觀、兒童觀、教育觀)調查分析
6、各園(校)附近社區(qū)居民及各園(校)課題研究班級幼兒家長對現(xiàn)階段學前教育游戲化和學前教育小學化的贊成度調查分析
7、各園(校)課題研究班級幼兒一日作息時間和活動安排現(xiàn)狀調查分析
8、各園(校)課題研究班級幼兒室內外玩教具配備及教師教學資料、參考書、教具配備現(xiàn)狀(數(shù)量、品種、使用功能)情況調查分析
9、各園(校)轉變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制約因素探究與反思
10、各園(校)課題研究班級教師實施游戲化教學活動設計策略與指導策略探究與實踐
11、各園(校)課題研究班級教師運用游戲化教學幼兒發(fā)展情況階段性評價
12、各園(校)課題研究班級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提升情況和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fā)展情況評價
13、各園(校)參與課題研究的教師業(yè)務素質、心理素質、職業(yè)道德素質提升情況調查分析
14、各園(校)課題研究班級幼兒家長對幼兒教育的認識和教育觀念提升情況(成才觀、人才觀、兒童觀、教育觀)調查分析
15、各園(校)附近社區(qū)居民及各園(校)課題研究班級幼兒家長對課題研究后學前教育游戲化和學前教育小學化的贊成度調查分析
16、各園(校)附近小學一年級教師現(xiàn)階段和研究后分別對幼兒教育小學化和游戲化教學方式的贊成度調查和兩種教育方式一年級學生全面發(fā)展情況調查分析
研究中重點關注教師和幼兒,以人為本,關注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和幼兒身心和諧發(fā)展,關注幼兒的學習過程和教師的教育過程,關注教師教育活動設計和組織及幼兒學習的興趣和積極主動性。要處理好教師、幼兒和教育的關系。研究中還需關注教育策略,即教師為實施的教育方案而發(fā)生在幼兒園的一系列行為。研究中也要關注評估策略,它主要是對幼兒園一日生活各環(huán)節(jié)的教育過程與結果做出的一系列的價值判斷行為,制定出完善的幼兒園評估策略與方案,主要涉及對幼兒的評估和對幼兒園一日活動的評估。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1、盡力改變家長和社會不正確的人才觀、成才觀和兒童觀。
2、提升學前教育機構中教師的專業(yè)水平,轉變教師的兒童觀和教育觀,促進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和發(fā)展。
3、盡力扭轉我國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減輕小學化教學對學前幼兒造成的危害,促使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fā)展。
四、研究思路、方法和當前收集的文獻:研究思路、方法:
在研究中我將采用問卷調查法、文獻研究法、實地考察法、觀察法、行動研究法、分析法、實踐探索法等各種方法展開研究實踐和探索,力爭找出問題根源和解決對策。
1、行動研究法:行動研究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基于實際問題解決的需要,與專家合作,將問題發(fā)展成研究主題進行系統(tǒng)的研究,以解決問題為目的的一種研究方法。在行動中研究行動,要求各研究課題的成員有明確的目的,有具體的計劃,控制實驗過程,收集相關信息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統(tǒng)計、加工、提煉,形成研究成果。
2、文獻研究法:通過在網上、書刊上查閱相關文獻,提高理論認識,吸取有效經驗方法,促進研究。
3、觀察研究法: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對研究對象(幼兒、教師)進行觀察,典型群體與個案研究相結合,多種感官參與與信息技術相結合,從而收集真實、準確、有代表性的信息。 參考文獻:
、偈居、禾林《家庭教育讀本》(幼兒版)寧夏人民出版社20xx年2月第1版
、谠瑦哿岷涡阌ⅰ队變簣@教育活動指導策略》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年1月第1版
、鄄虈⒕幹端刭|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寧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4
④吳紅娟“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研究與對策” 《教育科研論壇》 20xx年09期
、菰S卓婭張暉《幼兒園課程理論與實踐》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年6月第1版
⑥姜勇龐麗娟梁玉華《兒童發(fā)展指導》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年11月第1版
、邚埖ぁ瓣P于幼兒園小學化傾向的反思” 《幼兒教學研究》 20xx年第9期
五、特色或創(chuàng)新之處:
1、本課題研究方法新,除常規(guī)的教科研方法外,還采取行動研究法和觀察研究法予以探究;
2、本課題選取角度新,在研究基地的選擇上有各種不同類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學前教育機構,通過有針對性地對各個研究基地幼兒園問題原因的分析和解決對策的探索,可以解決我國幼兒教育小學化的主要問題。
小學教育開題報告 5
一、課題的提出
誠信是人類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美德,世界各國均重視國民的誠信教育。中華民族有著數(shù)千年文明發(fā)展史,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自古以來看重誠信。《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明確提出我國公民基本道德規(guī)范的內容是: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yè)奉獻。隨著《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頒布,“誠信”已經逐步深入到我國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等各個領域,成為衡量人們日常行為、道德素養(yǎng)的重要標準。
《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第六條明確規(guī)定:誠實守信,不說謊話,知錯就改,不隨意拿別人的東西,借東西及時歸還,答應別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時表示歉意,考試不作弊。誠信教育雖然已在社會上蔚然成風,但綜觀小學生的誠信教育,“個人主義”、“利己主義”、“享樂主義”等不良風氣和一些不良生活方式對學校教育的影響仍不容忽視,部分家長不講誠信成為學生誠信美德教育的難題,部分家長重文化知識,輕道德情感教育,造成學生誠信的缺失;它們對學校教育的負面影響也是巨大的。
誠信是道德之基石,是立人之根本,是小學生公民意識培養(yǎng)的重要內容。樹木之初重育苗,立人之始在于幼。誠信教育應從小抓起。因此,對小學生的誠信教育的實踐與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預期研究目標、內容:
總體目標:
1、通過研究,培養(yǎng)學生形成“擁有誠信”的意識與能力:在實踐中讓學生能做到用真誠的態(tài)度處置學習生活中的一切事情,做到誠實守信。
2、通過研究,提高教師的師德水平,創(chuàng)設師生的平等地位,營造師生相互尊重的良好氛圍,同時讓誠信的種子在學生們心中扎根,讓誠信的鮮花開遍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具體目標:
1、在誠實教育方面:培養(yǎng)學生誠實待人,以真誠的言行對待他人、對他人富有同情心,樂于助人。嚴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不說謊話。端正考風考紀,作業(yè)和考試獨自完成,不抄襲、不作弊。
2、在守信教育方面:培養(yǎng)學生守時、守信、有責任心,承諾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遇到失誤,勇于承擔應有的責任,知錯就改。
3、在法規(guī)教育方面:加強遵守法律法規(guī)、校規(guī)校紀和社會公德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法規(guī)意識,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要進一步落實《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全面培養(yǎng)學生誠信、守紀、公正、文明等良好習慣。
研究內容:
1、小學低年級學生誠信意識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
2、小學低年級學生誠信培育策略的行動研究,它包括如何在課堂教學、校內活動和社會實踐中培育小學生的誠信意識素養(yǎng)。
三、課題研究的原則:
1、整合性原則:本課題以學校二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個別與集體跟蹤研究。結合學校開展的主題活動,將圍繞改革課堂教學,拓展校內活動,開辟社會大課堂這三條主線,通過各種活動的設計,達到研究目的。
2、主體性原則:本課題的實施需要教師的充分參與,要重視教師的主動精神,更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充分了解學生和反映學生的實際,重視學生的參與,給學生盡可能充分的表現(xiàn)和選擇的機會,還應特別注意學生參與活動的反饋意見和信息,以根據(jù)學生的需要不斷修正和優(yōu)化研究內容。
3、團結合作原則:育人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僅有學校教育是不夠的'。學校與家庭、社會之間存在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家庭教育直接影響著青少年素質的提高,決定著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健康成長和發(fā)展;在信息媒體日益發(fā)達的今天,社會環(huán)境對學生的影響越來越大。在教育實踐中,要注意利用一切有效資源開展教育。
四、研究方法:
1、行動研究法:通過品德與生活課堂,結合“做誠實的好孩子”這一主題開展系列活動,力求讓思品科課堂成為學生掌握、形成“誠信意識”的主陣地。
2、文獻研究法: 通過網絡、教育雜志、理論書籍等多種渠道查閱文獻資料,了解國內外此類研究狀況及成果,搜集相關理論依據(jù)與資料,最大限度地為課題提供理論支撐,把握研究方向。
3、調查研究法:爭取街道、社區(qū)的支持,在社區(qū)建立活動基地,在學校、家庭、社區(qū)的密切配合下,進行小學生誠信意識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找到培育的切入點。同時與社區(qū)一塊開展形式多樣的培育活動。
五、課題研究的價值
誠信教育的重點在知行統(tǒng)一,關鍵在踐行。只有精心安排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學生的誠信活動,學生才能受到熏陶。在課題研究中,將采用收集匯編格言、典故、故事等,通過誦讀、故事會、表演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在寓教于樂中感悟誠信。同時,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開展階段測試免監(jiān)考等塑造學生誠信美德的特色活動,真正使學生做到說誠信話,辦誠信事,做誠信人。
六、研究過程:
第一階段為準備階段,時間為XX年9月——11月,主要任務為:確立課題,對課題進行論證,對學生現(xiàn)有思想道德水平進行實驗前的調查分析,制定實驗方案,為實驗研究做好準備。
第二階段為實施階段,時間為XX年12月——XX年6月,本階段按著實驗方案,有計劃、有組織、全方位地開展研究,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
。1)搞好調查摸底,對實驗班學生的原有品德狀況及行為習慣及興趣愛好進行調查摸底,建立實驗班學生檔案。
(2)實驗中對學生的道德知識及道德行為進行定期測試,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工作。
。3)定期開展以“創(chuàng)誠信校園,做誠信學生”為主題的活動,如主題班隊會、誠信故事比賽、誠信格言抄寫比賽、制作誠信手抄報比賽等。
。4)通過家校共育,使學校、家庭、社會教育形成合力。
。5)利用社會上的專用場所和教育設施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
第三階段為總結階段,時間為XX年7月,對調查研究的各種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對研究結果進行評估、對研究過程效果進行總結,撰寫結題報告、成果論文。
七、課題研究的預期成果
1、《小學低年級學生誠信教育的實踐研究》研究報告。
2、教師的論文、經驗總結、優(yōu)秀教學設計、個案等。
3、學生開展誠信教育主題活動及文化環(huán)境的展示。
4、學生的有關作品。
八、完成研究任務的可行性分析
。1)本課題為個人微課題。本人具有一定的學術水平,有從事生本教育課題研究的經歷,對課題實施操作有一定的研究。
。2)圍繞此課題我校已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從早年開始學校就啟動了誠信教育系列活動,本學年擬進行“創(chuàng)誠信校園、做誠信學生”的主題活動,對本課題的開展有很大的幫助。
。3)完成任務的保障條件:我校的領導對教科研工作歷來重視,特別對于德育科研格外重視,在研究經費的籌措上不存在任何問題,課題的研究時間有保證。
小學教育開題報告 6
課題名稱:
小學低年級英語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選題緣由:
新的《英語課程標準》強調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語感,獲得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為真實交際打下基礎”。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突出語言的實踐性特征,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小學階段是一個人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時期,所以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使我們的學生養(yǎng)成一些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擺在每一位教師面前的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這不僅是小學英語教學的要求之一,也是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必備條件。運用英語的能力需要在交際的環(huán)境下逐步形成,小學階段是學生語言能力的形成時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具有好奇、好動、愛表現(xiàn)、善模仿等特點。他們喜歡新鮮事物,對陌生語言的`好奇心能激起他們對外語的興趣。他們喜歡引起別人的注意,重視老師的表揚,不怕犯錯,很少有羞怯感,喜歡參與集體活動,這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習慣的非常有利的條件。
目前,小學學生的英語的學習缺乏針對學生習慣的培養(yǎng),要開始培養(yǎng)英語扎實的聽、說、讀、寫基本功必須從低年級抓起。在小學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習慣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能讓學生感到英語學了就能用,從而能保持英語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英語學習習慣對學生交際能力的提高起著很大的作用。同時此項課題作為校本課題《小學生自主管理的理論與規(guī)范指導體系研究》下的子課題已經運行了一段時間,并取得了預期效果。因此本課題的研究具有很強的實踐意義。
研究設想:
本課題試圖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在從課堂內外各個環(huán)節(jié)。有效性的角度探索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問題及其策略建議。從分析小學不同年齡段學生身心發(fā)展和學習規(guī)律、分析小學現(xiàn)用英語教材特點及其教法、分析小學英語教師自身特點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找出小學英語學科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方法。
1、準備階段(XX年1月—XX年2月)
為響應大學區(qū)工作,共同提高學區(qū)小學生英語學生學習能力,本次課題通鐵五第二小學共同研究。
(1)對目前小學生的英語學習習慣進行調查、分析,找出存在問題,使研究具有針對性和實踐性。
(2)對現(xiàn)有的經驗及理論進行綜合的比較研究,供本課題借鑒,提出實驗假設,完成實驗的總體設計。
2、實施階段(XX年2月—XX年10月)
(1)按實施方案進行實施,實驗中對學生學習習慣進行跟蹤調查,做好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分析、整理工作。
(2)定期組織課題研究活動,并不斷調整操作方式。
(3)定期做好工作總結,實驗效果作出評價,不斷總結實驗中存在的問題,并作出分析調整,進一步完善操作體系。
3、總結階段(XX年11月-XX年12月)
(1)修正、調整研究目標、方法等,并初步形成小學生良好英語學習習慣培養(yǎng)的策略;
(2)全面反思、總結,撰寫研究報告。
(3)總結上報,做好結題工作,形成一批有價值論文。
小學教育開題報告 7
一、課題的提出
中華民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也是一個崇尚仁義、知恩圖報的民族。從《詩經》中的“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到今人常說的“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等等,都從不同的方面告訴了我們該怎樣去感恩,怎樣去報恩。
小學階段是人生受教育的起始階段,一些行為習慣就是從此養(yǎng)成的,并影響著孩子的一生。當前在我們的小學生身上,表現(xiàn)出來的不少情形令人痛心和警醒:某學校對小學生思想道德心理狀況進行了一次“摸底抽查”,抽查數(shù)據(jù)顯示,40%的學生敬仰科學家,35%的學生敬仰體育、影視明星,只有1.5%的學生表示敬仰自己的父母,而敬仰黑勢力老大的學生竟然達到2.9%,幾乎是崇拜父母的兩倍!“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付出的`是最多的,可崇拜父母的孩子是最少的。孩子尚且對父母不懷感恩之心,更何況對同學、對老師、對社會呢?
現(xiàn)在的孩子缺乏感恩思想,變得冷漠與自私,原因是多方面的: 現(xiàn)狀之一:家長溺愛嚴重
如今的少年兒童,絕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每個家庭的掌上明珠。在眾多長輩的呵護下,他們已養(yǎng)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家長對孩子的物質要求是“有求必應”,對孩子的學業(yè)要求期望甚高。這兩者之間的沖突,導致孩子人格發(fā)展不平衡。很多孩子面對父母的養(yǎng)
育之恩表現(xiàn)冷漠;孝敬之情在心目中淡化,只知受寵,不知感恩。
現(xiàn)狀之二:社會影響深遠
在這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里,一些成年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乃至道德觀發(fā)生了扭曲。他們自私、驕橫、冷漠、不善于合作。使得未成年人,也受到了他們的負面影響,缺乏“感恩”的意識。
現(xiàn)狀之三:學校教育缺乏
現(xiàn)行的高考制度,使得學校教育始終未能擺脫考試的圈子。教育看分數(shù)、教師壓力大,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教學上,忽視了對學生的道德教育,特別是感恩的教育。20xx年“六.一”學校組織慶祝會,學生帶上凳子到操場觀看。班主任為了調查學生的感恩現(xiàn)狀,有意不拿凳子到操場。從開始到結束,兩個多小時一直站在學生旁邊,結果沒有任何班的學生主動為老師讓座。
孩子們這種感恩情懷的缺失讓我們意識到感恩是社會上每個人都應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有了感恩之心,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才會變得和諧、親切,學生才會知道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才會對生活充滿希望,才會懂得珍惜時間和機會,才會努力完成自己的學業(yè)來報答周圍的人和社會。學生自身也會因為這種感恩心理的形成而感到更加愉快,更加健康,這也是學生責任意識、自立意識、自尊意識和健全主體人格的構建。
思想是人的靈魂,如何拯救這“將要垮掉的一代”?良方在哪里?《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若干意見》指出:
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要“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未成年人的原則”,要“從他們的具體實際和生活實際出發(fā),深入淺出”,“要注重實踐教育、體驗教育、養(yǎng)成教育”。
正是鑒于當前現(xiàn)實,我們提出了《小學生感恩教育的實踐與研究》這一課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從小就養(yǎng)成一種感恩意識,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同伴、感恩身邊的人??使學生獲得作為一個現(xiàn)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道德準則、文明素養(yǎng)、社會責任意識,為學生的終身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二、課題的界定
1.感恩:就是對他人、社會和自然給予自己帶來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產生認可并意欲回饋的一種認識,一種情懷和行為,就是知恩、報恩、感恩,說明一個人對自己與他人和社會的關系的正確認識。感恩不僅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人生境界的體現(xiàn),是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體現(xiàn),永懷感恩之心,才能從別人那里得到更大的情感回報。
2.感恩教育:感恩教育以活動為載體,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引導學生從感受最深的身邊人、身邊事開始,學會感激父母,感激父母給我們生命,感激父母養(yǎng)育了我們;學會感激老師,感激老師為我們導航,感激老師培育我們。從感激父母老師開始,由近及遠,由淺入深,再引導學會感激他人,感激社會,感激一切為自己的健康成長付出心血和汗水、提供服務和幫助的人。
三、 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ㄒ唬┱n題研究的目的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人精神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俗話說:“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教育心理學也指出:長期以來,人們對“健康”的理解,主要局限于有機的生理方面。無論是學校教師,還是青少年本人,對健康的關心也都集中在學生身體發(fā)育方面的一些生理指標上,至于學生的心理方面是否健康,往往為大家所忽略。近年來,有關中小學心理障礙問題日益引起社會及教育部門的重視,心理方面的健康問題也就漸為人們所關注。因此我校把“感恩教育”定為核心課題進行研究,其目的為:
1.讓學生們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使其心靈深處受到感動。
2.懂得理解、寬容、體貼、關愛他人。
3.懂得孝敬父母以及長輩是為人之本。
4.懂得感恩是快樂生活之源,心中充滿愛心,學習更有動力,生活更有意義.
5.尋求實施感恩教育最佳途徑和方法。
6.通過一些具體的感恩教育的開展,培植感恩文化推進校本課程建設。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
感恩是一種文明,感恩是一種品德。人有了感恩之心,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也會變得更加和諧,更加親切。我們自身也會因為這種感恩心理的存在而變得愉快和健康起來,生命將得到滋潤。
小學教育開題報告 8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一)課題研究背景
1、是當前全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需要。
當前,現(xiàn)代教育技術飛速發(fā)展,特別是計算機與網絡的加盟,在教育領域激起一陣狂熱的興奮與殷切的期盼。先進的高科技手段的應用必將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將現(xiàn)代教育技術應用于教學,教育與信息技術相結合必將產生傳統(tǒng)教學模式難以比擬的良好效果。由于現(xiàn)代教育技術具有圖、文、聲并茂甚至有活動影像這樣的特點,所以能夠提供最理想的教學環(huán)境,它必須會對教育、教育過程產生深刻的影響!艾F(xiàn)代教育技術”(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與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整合作為深化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愈來愈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
2、是本校教育教學改革和發(fā)展的需要。
鶴壁市淇濱區(qū)福源小學是一所環(huán)境優(yōu)美、教學理念先進、教學設備先進的學校。學校設立有微機室、多媒體教室、錄課室,每個辦公室都配有電腦,每個教室都有電子白板,學校所有的計算機都開通了寬帶連接,網絡班班通,校內資源共享,學校有優(yōu)良的網絡化教學和學習環(huán)境,F(xiàn)代信息技術進入課堂,必將引發(fā)課堂教學從教育觀念到實施方式、實施策略的一系列變革,如何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為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學資源的呈現(xiàn)方式、互動方式,近年來我校一直在積極推動和促進信息技術在教學工作中的應用和開發(fā)。在我校,應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教學過程,已體現(xiàn)在常規(guī)教學中,因此,結合我校實際,選定“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整合的研究”課題進行研究,以期能進一步深化我,F(xiàn)代教育技術在教學改革中的實踐和發(fā)展。
3、是新時期小學數(shù)學教學發(fā)展的需要。
新時期的小學數(shù)學教學發(fā)展,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運用新穎、先進的教育技術,為小學數(shù)學教學新的生長點提供廣闊的展示平臺。因此,研究現(xiàn)代教育技術和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整合,有利于充分認識到實施小學數(shù)學教學必然地要以先進的教育理論為指導,轉變教育思想,改革課堂教學,更新教學方法和手段,促進教育觀念與教學機制的整體深刻變革。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
1、數(shù)學是一門來源于生活的基礎學科,同時也是一門綜合、分析、應用信息的學科。數(shù)學教師必須從自己學科的角度來研究如何使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來提高教學水平,現(xiàn)代教育技術有機融入到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筆、紙和筆一樣熟練、自然。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到真實的情景中去體驗、去感受,經歷數(shù)學知識的構建過程,達到對數(shù)學知識的徹底理解。還可以引導學生在網絡環(huán)境下自主學習,通過互聯(lián)網獲取自己在課堂上、在課本中很難得到的自己所需的知識,最大限度的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教師在教學中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可以將所受知識通過文字、圖像、動畫、聲音等形式進行展示,能夠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產生心理需求,進而主動參與學習活動,F(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還可以把抽象的知識點通過形、聲、情、意形象化,讓學生直接感知和理解教學內容,從而達到突出教學重點、化解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的目的。促進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2、我校20xx年建成,是一所很年輕的學校,教學設備先進,學校中年輕老師居多,精力充沛,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強,在課堂教學中大多數(shù)老師可以使用計算機教學,物資資源和人力資源很匹配,但這些資源在目前來看,還沒有發(fā)揮其更大的優(yōu)勢,所以希望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和實施,最大限度的發(fā)揮老師的教學能力和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jù)和課題核心概念界定。
1、本課題的理論依據(jù)
在20xx年11月的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會議上,當時的教育部部長陳至立的報告中指出“要努力推進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教學的整合,鼓勵在其他學科的教學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手段,并把信息技術教育融合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中”。在20xx年教育部頒發(fā)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也提出了相似的要求。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既不是客觀的,也不是主觀的,而是個體在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漸建構的結果,F(xiàn)代教育技術與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整合,其最終目的是要通過優(yōu)化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過程來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F(xiàn)代教育技術為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資源,可促使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并發(fā)揮作用。有利于學生主動建構對信息的理解,以已有認知結構為基礎,對信息進行主動選擇、推理、判斷,從而建構新知識?梢姮F(xiàn)代教育技術所具有的多種特征特別適合于實現(xiàn)建構主義學習環(huán)境。因此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作為本課題的理論研究基礎是最適宜的。
2、課題核心概念界定
現(xiàn)代教育技術是指利用電化媒體技術(例如幻燈、投影、電影、錄音、錄像、電視、計算機等價為教育、教學的一種手段,運用電教的特性和功能進行多媒體教學,F(xiàn)代多媒體技術已不僅是幾種媒體(例如把幻燈、投影、錄音、錄像加以組合),而是側重于以計算機為中心,把語音處理技術、圖像處理技術、視聽技術都集成在一起,而且把語音信號、圖像信號轉換成統(tǒng)一的數(shù)字信號,對它們進行存儲、加工、控制、編輯、變換、查詢、檢索,具備有圖、文、聲并茂以至活動影象的功能。
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整合,就是教師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活動中,能把現(xiàn)代教育技術和數(shù)學課程內容有機結合起來,服務于總的教學目標,以期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共同完成數(shù)學課程教學任務的一種新型的數(shù)學教學方式。
三、研究目標
通過實踐建立起現(xiàn)代教育技術環(huán)境下學習為主體的自主性、研究性、協(xié)作性學習模式,能夠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優(yōu)化、整合、設計教育教學過程,達到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小學數(shù)學教學有效整合,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應用、開發(fā)、管理學校信息資源,提高利用效率,優(yōu)化教與學的評價。
四、研究內容
1、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與現(xiàn)代教育技術整合的有效模式。
2、合理使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資源,構建新的學習方式,高效發(fā)揮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方面的優(yōu)勢,是學習過程符合個性化學習的需要。
3、本校小學數(shù)學教學信息資源庫的建立與系統(tǒng)化。
五、研究的方法
研究主要采用案例分析、經驗總結、問卷調查、對比觀察,行動研究等方法進行研究。從教學實際出發(fā),將科研與實際的數(shù)學教學相結合,形成系統(tǒng)的計劃,在實踐中開展研究,不斷總結,再將成果應用到實踐,使課題的實踐研究形成良性循環(huán)。重視案例與經驗總結的成果積累,將課題研究與資源建設結合起來提高項目的應用與推廣價值。
六、研究的創(chuàng)新點
以往對本課題的研究,一般都集中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與現(xiàn)代教育技術內容、形式、方法的整合上,體現(xiàn)了教師的“教”。而本次的研究是在此基礎上提高了一個臺階。從關注教師的“教”轉移到學生的“學”;從單純的引用別人的信息教學資源轉移到了自主創(chuàng)新信息教學資源,這是本課題的亮點。在整合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應當以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為目標,應該站在創(chuàng)新教育的高度認識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整合。
七、研究規(guī)劃
(一)、研究方法
本課題主要運用文獻研究法和行動研究法研究。
1、首先運用調查法深入了解學校老師對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使用情況,發(fā)現(xiàn)存在的共性問題;
2、案例分析法:組織聽課活動,探討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與現(xiàn)代信息技術整合中存在的問題以及采用的整合模式。
3、運用文獻法了解本課題的研究現(xiàn)狀,為本課題的確立和研究提供理論依據(jù)。
4、開展實踐行動研究,結合老師使用信息技術的情況,組織老師課件制作培訓,每位老師最基本要熟練制作ppt,個別老師要學會flash制作,并建立課件資源庫,收集制作精美且質量高的課件。在研究中結合經驗總結法不斷地總結經驗,積累資料,積極推廣。
。ǘ嵤┎襟E
本課題用兩年時間,在小學課堂教學活動中開展研究活動。
第一階段:準備啟動階段(20xx年6月—20xx年10月)
1、收集資料,做好申報、立項工作。
2、整合備課組,進行內容分工。
我們組的人員是中青結合。中年老師都是市級骨干教師,有多年的教學經驗,可以指導青年老師。青年老師知識水平高,制作課件的水平高,特別是劉海濱老師,學的是計算機專業(yè),可以做我們組的計算機老師和課題中有關專業(yè)的老師?梢哉f各有所長,能做到互補,為課題研究提供了人員保障。
第二階段:課題研究、實施階段(20xx年11月—20xx年12月)
1、聽有關教育行政領導、專家、學者指導,或上網學習專家課題講座,對課題進行論證,提高全體教師研究的實效性,擴大課題的影響。
對于課題研究的具體流程,課題研究包括哪些要素或環(huán)節(jié),課題的模式,如何順利結題等,課題組的每位老師并不是很清楚,如果教育行政部門邀請專家做課題培訓,我們課題組的每位成員一定要參加培訓。如果教育行政部門不進行此項活動,我會組織課題組的每位成員上網學習。通過學習,詳細了解課題研究,為課題的順利實施做好鋪墊。
2、通過問卷調查以及課堂隨機抽查等方式,調查各學科教師對現(xiàn)代信息技術資源的使用情況,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如何改進;調查如何有效進行課題研究,調整活動安排,突顯研究效果。小組成員通過討論確定問卷的內容,韓保華負責低年級的調查問卷,秦秀娟負責中年級的調查問卷,王麗負責高年級的調查問卷,并各自總結各年級組的在數(shù)學課堂中使用多媒體教學遇到的問題,根據(jù)問題組員共同探索有效方法。
3、每位成員每學期至少講兩次校公開課,至少聽20節(jié)課,通過講課、聽課尋求提升師生信息素養(yǎng),探索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有效模式。
4、劉海濱、趙春陽老師負責教師計算機的培訓工作,提高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的能力,每位成員要把自己授課的教學設計和課件上傳福源小學信息資源庫,并鼓勵全校每位老師都這樣做,積累信息資源,逐步建立信息資源庫,提高教師“整合”能力。
5、撰寫論文,每學期根據(jù)研究專題撰寫課題論文,不斷充實專題論文集。每位成員要善于把做課題研究中的所得所想變成文字寫下來,總結經驗,探究模式。
第三階段:研究總結階段(20xx年1月--20xx年6月)
1、全面收集整理資料,進行分析、總結,并在全校加以推廣,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質量以及學生創(chuàng)新性學習的能力。
2、撰寫課題研究報告
八、預期研究成果
(一)、構建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與現(xiàn)代教育技術整合的有效模式。
通過問卷調查、聽課、講課、計算機培訓,展開研討活動,探索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與現(xiàn)代教育技術整合的有效模式。
。ǘ⒑侠硎褂矛F(xiàn)代教育技術與資源,構建新的學習方式,高效發(fā)揮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方面的優(yōu)勢。在數(shù)學課堂上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資源,讓學生通過各種現(xiàn)代化媒介媒介,幫助學生自主思考,促進學生共同學習,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良好實現(xiàn)教師角色的轉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式不但使學生的能力得到發(fā)展,而且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本校小學數(shù)學教學信息資源庫的建立與系統(tǒng)化。
小學教育開題報告 9
一、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1.養(yǎng)成良好習慣,是學生健康發(fā)展、可持續(xù)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基礎。
所謂養(yǎng)成教育就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是對學生行為指導與良好習慣培養(yǎng)的一種教育模式。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國,我國的養(yǎng)成教育可謂源遠流長,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對后世養(yǎng)成教育產生了長遠的影響。明清之際的王夫之闡有"習子童蒙,圣功也"的論點,進一步主張把養(yǎng)成教育作為兒童德育的有效途徑。
素質教育的實質就是促進每個受教育者全面主動發(fā)展,促進每個受教育者人格與個性的養(yǎng)成。有一位教育專家曾有過這樣的論述:"你在孩子的心靈播下思想的種子,就會獲得行為的收獲;播下行為的種子,就會獲得習慣的收獲;你播下習慣的種子,就會獲得品德的收獲;你播下品德的種子,就會獲得命運的收獲。"由此可見,養(yǎng)成教育是管孩子一輩子的教育。培養(yǎng)一代少年兒童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是保證他健康發(fā)展、可持續(xù)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基礎。
2.抓好養(yǎng)成教育,這是從當前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而提出的。
就學生的普遍狀況來說,其文明道德習慣、學習習慣、衛(wèi)生健身習慣的現(xiàn)狀是不能令人滿意的。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社會等外來的不良影響,但更重要的是我們教育自身存在的問題。對我國青少年德育工作進行深入的反思,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一個重要的弊端就是:不從日常生活中的細節(jié)開始,忽視基本的良好習慣培養(yǎng),脫離廣大青少年生活實際,不遵循他們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因此,抓養(yǎng)成教育的培養(yǎng)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將對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作進一步探索,使之成為我校的`一大特色。
3.抓好養(yǎng)成教育,有利于增強德育的實效性。
就我國目前小學教育的實際看,在德育中,不僅忽視少年兒童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而且這方面的教育也是不規(guī)范的。培養(yǎng)少年兒童的良好行為習慣,既有利于克服我國長期以來在少年兒童德育中追求"高、大、全"的弊端,又有利于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這一研究,從現(xiàn)實和長遠看,無疑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
1.調查并詳細分析影響小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不良習慣形成的原因。
2.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發(fā)展,初步探討良好行為習慣對學生人格發(fā)展的影響及相應的教育對策。
3.通過研究,找到家庭、學校和社會對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主要因素,找到科學的策略和基本方法。
三、課題研究的內容
學生成長過程中需要養(yǎng)成的良好習慣很多,本項目旨在充分發(fā)揮課題組成員的主題意識,本照“點滴皆是教育,細節(jié)蘊含成功”的辦學理念,以學生為主體深入研究學生良好習慣養(yǎng)成的方法:
1.充分利用“班級實名制”的優(yōu)勢,借助“U”型小組導學員的課堂教學模式,促使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何為“U”型小組導學員模式?“U”指的是全班學生以六七人為一組,采用“U”型的方式圍住在一起,“U”的開口指向講臺,整個班級四十幾個學生最后分成了六七個組。原本老師面對的是四十幾個學生個體,而現(xiàn)在面對的是六七個團隊,教育對象由個體轉變?yōu)閳F隊,既有利于任課教師駕馭課堂,又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小組合作的機會,同時有利于加強小組間的競爭。一句話:單兵作戰(zhàn)的局面被小團隊互相配合作戰(zhàn)所代替,個體學習的局面轉變成了合作學習,既有利于合作,又創(chuàng)設了競爭的機會。
“導”指的是“U”型小組中的導學員。每個小組中設立了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擔任導學員一職,主要職責是實行“兵教兵”的策略。每組設定導學員2-3名,每名導學員負責幫助1-2名學習能力稍微差一點同學,通過互助、督促、指導等手段,幫助能力差一點同學完成學習任務,在班級中喊響了“不讓一個伙伴掉隊”的口號。“1+1、n+1”多元化的幫扶模式,不但提高了學生的成績,還 “以點帶面,以面促點”養(yǎng)成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強化落實我校特色“揚三棄一”品行修養(yǎng)卡,發(fā)揮“敬、競、凈、靜”星級評價的作用,形成星級評價體系,強化學生日常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揚三棄一”品行修養(yǎng)提示卡,為學生量身定制特色“名片”。運用哲學的揚棄理論,也給學生們制作了“個人名片”,即揚三棄一品行修養(yǎng)提示卡。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特長與不足,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品行習慣!皳P三棄一”品行修養(yǎng)提示卡是一張學生信息卡,教師可以根據(jù)卡片上的內容,了解學生的性格愛好、優(yōu)缺點等方面的信息。此卡還是一張評價反饋卡,注重了過程評價與即時評價?ㄖ小皳P一”與“揚二”注重學生特長的培養(yǎng)。學生分別從“六美”行為習慣、興趣特長(球類、體育技巧類、才藝類)找出自己的特長填寫。平時,我們組織學生參加少年宮活動,使他們的特長充分發(fā)展,力爭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境界!皳P三”與“棄一”注重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揚三”定為動態(tài)即時評價,即:每周根據(jù)學生的“敬、競、靜、凈”四方面的表現(xiàn)進行評比,表現(xiàn)突出的由班主任在此欄中印上所獲得相應的“星”標志。學期末根據(jù)所獲“星”的數(shù)量評出品行優(yōu)秀的學生。“棄一”是學生填寫自己的缺點。學期末由同學、教師進行表決,認為已改掉則在期末班主任評語中予以體現(xiàn)。每學期末我們都將此卡裝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袋中,作為學生成長評價的重要依據(jù)。這一做法有利于教師隨時了解學生的品行情況,有利于實踐“德高尚,方有大成”的管理理念。
3.發(fā)揮我!安世L人生”鄉(xiāng)村少年宮的作用,為每個學生的發(fā)展提供場所,強化學生動手實踐習慣的養(yǎng)成。
在威海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管委、教育局及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共計投資22萬余元,成立了“靚彩樂園,彩繪少年”少年宮。少年宮共設“剪紙歡樂坊”、“巧手工作間”、“紙漿工藝吧”、“我舞我秀室”、“棋林益智苑”、“四驅車樂園”、“百變魔方站”、“風雅書法屋”、“潑墨畫中畫”等活動場所,且一樓主題文化為“科技探索”,二樓的主題文化為“藝術欣賞”,整座樓將成為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踐能力與藝術情操欣賞的專用場所,成為放飛孩子夢想的大舞臺。
每周二與周五下午的大課間時間,將成為學生們的活動時間,配合著室外的輪滑、籃球、乒乓球、足球等活動,全方位打造學生綜合素質的30多個活動項目,讓每個孩子都可自主選擇所喜愛的項目進行活動,“人人有活動項目、人人有活動場所、人人有技能展示、人人有成果積累”成為“彩繪少年”少年宮培養(yǎng)的目標。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愛好習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
1.問卷調查法
廣泛收集教師、學生、家長以及社會對學生行為規(guī)范的調查報告,對問卷進行整理、分析,從中把學生的行為,要求放在第一位,不良的行為得到及時矯治。
2.個案研究法
通過對班級學生若干個個案的研究,進行比較分析,找出規(guī)律性的東西,進行深入具體的研究,為今后課題研究提供針對性的事實依據(jù)。
3.比較研究法
通過對實施對象之間或個案與個案之間的比較,找出適合我校實際工作的方法,加以指導以后的工作。
4.文獻資料研究法
廣泛收集國內外有關養(yǎng)成教育的資料,然后再進行整理、分析,從中篩選出有用的資料學習,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借鑒和參考依據(jù)。
五、課題研究的過程設計與人員的具體分工:
課題研究的過程設計: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xx年6月――20xx年10月)
建立課題研究組織,組內成員學習、商討,落實人員分工,明確責任。了解學生已有的行為習慣,制定針對性研究方案和計劃。研究資料文獻的準備、信息的收集、設計問卷調查表等。
第二階段:具體實施階段(20xx年11月――20xx年10月)
、偾捌诜治鲭A段:通過教師對學生行為習慣現(xiàn)狀的觀察分析,撰寫”崮山中學學生行為習慣現(xiàn)狀調查樣本分析”,對各個年級學生此階段的行為習慣的現(xiàn)狀作分析總結,為今后的對策研究提供了事實依據(jù)。
、趯嵤╇A段:
A、針對小學生的特點,進行不同層次的良好習慣的教育,搜集典型課例和活動錄像等資料。
B、按照不同階段研究方案,通過實際調查研究形成培養(yǎng)學生行為習慣的具體計劃和實施步驟,并探索學生行為習慣提高的方法和策略。
C、實施期間定期召開座談會,適時聽取班干部和各個學科教師對本階段學生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反饋,并根據(jù)反饋及時做出相應改進與調整。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與結題階段(20xx年11月――20xx年9月)
1.完成各項有關測試,進行認真對照和分析。
2.課題組總結、整理規(guī)范研究資料和經驗成果,進行分析、歸納,提煉規(guī)律。
3.完成研究報告,舉行結題會。
人員的具體分工:
負責人:苗延亮(負責課題工作的總體規(guī)劃)
組長:劉亞琳 (負責課題信息的匯總和傳遞,并撰寫各種課題文件,確保課題的各項工作能夠按計劃完成)
實施者:周建等8名教師。(負責課題工作的具體實施,確保課題研究的效果,需要在實施過程中積累研究資料,并撰寫各種研究成果)
六、課題預期的成果與表現(xiàn)形式
1、預期研究成果:
。1)課題研究報告、分析報告、典型案例、階段性報告等
。2)科學合理的完善學生評價體系。
2、最終研究成果
。1)通過研究,探索“U”型小組、“彩繪人生”鄉(xiāng)村少年宮、“揚三棄一”品行修養(yǎng)卡、“敬、競、凈、靜”星級評價等模式對學生良好習慣養(yǎng)成教育的作用和具體實施措施。
。2)提高家長、教師對學生行為習慣養(yǎng)成重要性的認識。
3、成果形式:
。1)形成本課題的"工作報告"。
。2)本課題的研究論文、研究個案、隨筆、敘述故事、主題活動、等匯編。
七、課題研究的保證措施
1.課題組負責人苗延亮,是學校校長,他對教育科研有著濃厚的興趣,積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學和科研管理經驗,親自主持并參與研究,他把教育科研視為“學校由平庸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他對該項目給予極大地支持。
。.參與課題組成員中有經驗豐富、多年從事教學研究的中層領導,有專業(yè)素質高、勇于開拓創(chuàng)新的青年教師,還有多年從事班主任工作,很善于和學生進行交流的班主任,為課題的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取得上級科研部門的關心與幫助,確保實驗順利實施。
4.學校保證完成課題所需的時間和各項條件,并承擔課題的業(yè)務管理和財務管理。
綜上所述,本校課題組進行的課題研究的條件是具備的,預計通過本校課題組成員的努力,上級教科研部門的正確領導,屆時將會圓滿地完成該課題的研究工作。
小學教育開題報告 10
一、研究或設計的目的和意義:
目的:
通過一些心理學知識和實踐意義,闡述教師的個人特長對小學生存在的影響,增強教師提高個人特長素質的意識。讓家長了解到個人特長對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及性格塑造有正面影響,打破家長只重視孩子考試成績的舊觀念,讓學生更健康的學習、成長。
意義:
在教師個人特長的熏陶下,給小學生提供一個展現(xiàn)自我的平臺,有利于激發(fā)小學生各方面的學習興趣、表現(xiàn)欲望和不斷進取的精神。在特長學習過程中,磨練小學生的意志,培養(yǎng)小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和交際能力。學以致用的過程中,讓小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踐,融入到校園之外的生活圈,體驗生活,開拓小學生的眼界,讓他們的思維更加敏捷,促使小學生的身心更健全的成長,充分實現(xiàn)教師有價值的“教”和學生有價值的“學”。
二、研究或設計的國內外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
現(xiàn)狀:
目前,國內外開設了許多特長培訓班,但這些班級幾乎都是一些在校外開辦的私立班級,沒有把特長學習和學校里的書面學習有機結合起來,無法實現(xiàn)小學生真正意義上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學校里有特長的教師很少,而且具有的特長比較單一,或者大多數(shù)有特長的教師只注重按時授予關于特長的基礎知識,不能充分利用課堂資源來發(fā)現(xiàn)和激發(fā)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導致一些小學生對特長所具有的天賦被抹殺,或者一些小學生的家長不了解自己孩子的興趣愛好,盲目地把家長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讓他們去學習自己并不感興趣的東西,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小學生特長的興趣激發(fā)和培養(yǎng)不能與學校課本知識的教學有機結合,忽視了教師的個人特長對小學生的影響,一個身心健康、活潑的孩子才能夠更好的接納和理解教師授予的課本知識,促進其發(fā)展,而國內外對這一問題的研究還是比較少,不夠全面,不夠成熟。
發(fā)展趨勢:
當今社會,各類特長文化已經發(fā)展到相對沿海城市較落后的小城市,并且得到逐步的完善,特長文化的大量普及將會從生活中影響到家長只注重孩子分數(shù)的看法,從而又進一步推動特長文化的大量普及。當今學生的特長學習更加豐富、高質量、多元化,改變了以往單一枯燥乏味的學習模式。每個學生都有可能成為小學教師,后一代的小學教師將會是多才多藝全面發(fā)展的新一代教師,對這一領域的研究也將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全面。
三、主要研究或設計內容,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和思路:
主要的研究內容有:
1、從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小學生的興趣愛好。
2、特長培養(yǎng)對小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影響。
3、身體和心理的健康發(fā)展有利于小學生各方面的學習。
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和思路:
1、如何發(fā)現(xiàn)小學生的興趣愛好:
a.利用課余時間和學生進行交流。
b.利用課堂提問、課堂交流。
2、怎樣讓小學生感受到學習特長的'價值:
a.學?梢远嘟M織一些有意義的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
b.教師帶領學生去校外參加比較大型的比賽。
c.給一些特長比較突出的學生給予鼓勵和獎勵,激勵每個學生不斷進取。
3、為什么特長學習會有利于其他學習:
a.特長學習磨練人的意志,讓學生養(yǎng)成做事不半途而廢的良好習慣。
b.特長學習在潛意識中,能讓學生塑造一個活潑開朗的性格,增強交際能力。
c.在長期的演出、比賽中,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
四、完成畢業(yè)論文(設計)所必須具備的工作條件及解決的辦法:
具備的工作條件:
有:圖書館(書籍、學報)、網絡(中國知網)、與論文相關的文獻等等。
解決的辦法:
1、本課題研究的方法主要有:文獻查閱法、觀察法、問卷調查法等;
2、積累與該課題相關的知識,借鑒別人成功的經驗,對查閱文獻資料和知識進行整合等,并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下完成本研究。
五、工作的主要階段、進度與時間安排:
第一階段:20xx年6月—20xx年8月 選定論文寫作方向、收集相關資料、閱讀 文獻、擬定論文題目
第二階段:20xx年9月1日—20xx年10月8日 確定論文題目,擬定寫作提綱、撰寫論文開題報告
第三階段:20xx年10月9日—20xx年11月28日 整理分析資料,撰寫論文初稿
第四階段:20xx年12月1日—1月30日 修改定稿
小學教育開題報告 11
一、課題產生背景
小學中高年級部分學生不能按時完成家庭作業(yè),令很多教師頭痛,常常利用上課時間教育這部分學生,且未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學生不完成家庭作業(yè)的這種不良習慣的形成,既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又導致教學效果差。學生出現(xiàn)不完成家庭作業(yè)現(xiàn)象,在學校通常是老師進行教育,在家里通常是家長進行教育,但老師、家長都與學生的思想差距大,年齡差距大,生活習慣差距大,灌輸?shù)慕逃枷雽W生難以接受。我深感培養(yǎng)學生認真完成家庭作業(yè)的習慣,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大難題,于是我從多角度進行了探索,在從實踐中探索出讓完成了家庭作業(yè)的學生教育未完成家庭作業(yè)的學生效果好。因此,我把對不完成家庭作業(yè)學生教育作為重要課題進行研究。如何搭建讓學生相互教育的平臺,本課題研究旨在解決對不完成家庭作業(yè)的學生進行有效教育。
二、課題研究價值
、彼刭|教育的需要。某種意義上說,素質就是習慣與能力。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和不良習慣的克服,意味著學生的素質的提高。因此學生按時完成家庭作業(yè)的習慣養(yǎng)成教育就是素質教育!秶鴦赵宏P于基礎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決定》中明確指出,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等全面發(fā)展,應當體現(xiàn)時代要求,必須在習慣養(yǎng)成教育中注如時代的活水。
、矊W生發(fā)展的需要。根據(jù)中央教育部和四川省對小學生減負的要求:小學五、六年級學生家庭作業(yè)不超過一個小時。這個要求是限制有的老師過多地布置家庭作業(yè),但是也不可能不布置家庭作業(yè)。因為小學高段開設的課程相對較多,特別是新課標的課程要求,小學語文每周只有六節(jié)課,數(shù)學每周只有四節(jié)課,科學只有兩節(jié)課。家庭作業(yè)要么需要學生預習,要么需要學生對當天所學知識進行鞏固,要么需要學生背誦,要么需要學生動手實驗,要么需要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傊,必要的`家庭作業(yè)是學生發(fā)展的需要。
3、學校發(fā)展的需要。班上不完成家庭作業(yè)的學生,是每位教師都感到困惑的問題。但通過對不完成家庭作業(yè)學生“互教”的研究,幫助老師們找到教育不完成家庭作業(yè)學生的新捷徑,有效地教育不按時完成家庭作業(yè)的學生,使學校的教學活動良好性循環(huán):學生按時完成當天的家庭作業(yè),消化和鞏固學生當天所學知識,第二天不影響正常的上課,學生又獲得新知識,這樣日復一日,學生健康成長。學生的個體成績提高了,學校的整體成績隨之提高,這顯然是學校發(fā)展的需要。
三、課題研究內容
為了搭建讓學生相互教育的平臺,本課題研究旨在解決對不完成家庭作業(yè)的學生進行有效教育。主要有以下幾種教育方法:
1、班級思想教育:由班上全體學生參與對不完成作業(yè)學生的思想教育。
2、班委管理教育:由班委干部對不完成家庭作業(yè)學生進行管理教育。
3、接對幫助教育:由專門指定的優(yōu)秀學生對不完成家庭作業(yè)學生進行“一對一”幫助教育。
4、朋友情感教育:由不完成家庭作業(yè)學生的好朋友對他們進行教育。
5、典型案例教育:在曾經不完成家庭作業(yè)學生中,挑選幾個已經完全改變不完成作業(yè)的不良習慣的同學,作為典型對不完成作業(yè)學生進行案例教育。
四、課題研究方法
《對不完成家庭作業(yè)學生教育的研究》主要采取:
1、調查研究法:通過座談、問卷等形式對不同年級學生進行不完成家庭作業(yè)學生的調查統(tǒng)計,為課題的開展與進一步深化尋找依據(jù)與支撐。
2、教育實驗法:收集對不完成家庭作業(yè)學生的教育方法,并進行典型案例收集。
3、個案研究法:對不完成家庭作業(yè)學生進行跟蹤調查研究,把相應的研究成果存入學生檔案袋。
五、課題研究進度
1、準備階段(20xx年1——2月)
2、理論學習階段(20xx年3——5月):收集有關資料,學習并加以論證,完成課題申報。
3、實施階段(20xx年6——12月):根據(jù)課題設計方案進行實施,并進行階段性總結,寫出階段性研究報告。做好資料收集和積累工作。
4、結題階段(20xx年元月):以研究報告的形式結題。
六、課題成果形式
成果主要以研究報告的形式呈現(xiàn),其次輔助資料是相關論文和典型案例。
七、研究能力
本人是小學一級教師,工作在教育一線,并連續(xù)擔任8年班主任。已研究普教科研課題結題1個,有較豐富的課題研究經驗,對于這個校本課題,起源于本人,已進行了廣泛的實踐,在實踐中本人已創(chuàng)建了相關理論,完成此課題,本人完全有這個實力。
八、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主要是《教育學》《心理學》和相關方面的書籍,名人名言等。
小學教育開題報告 12
。ㄒ唬 課題名稱:
小學生責任感養(yǎng)成教育模式研究
。ǘ 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小學教育過程的一個重要思想是養(yǎng)成教育。養(yǎng)成教育既包括正確行為的指導也包括良好習慣的訓練,既包括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也包括語言習慣、思維習慣的培養(yǎng)。養(yǎng)成教育包括各種習慣的培養(yǎng)。如培養(yǎng)良好的做人習慣、做事習慣、學習習慣、生活習慣、思維習慣等。教育者重視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好習慣,但常常付出巨大努力而收效甚微。這可能是對養(yǎng)成教育內容的特點缺乏認識的結果。養(yǎng)成教育是一個長期的、系統(tǒng)的工程,必須講科學,而不是教育者腦袋一熱就能解決的問題。
小學生養(yǎng)成教育當中一個重要的內容的責任感教育更應該尊重這一規(guī)律,必須講科學,只有科學、系統(tǒng)的對學生實施責任感教育才能達到小學教育階段養(yǎng)成教育目標。
為了在工作中科學、系統(tǒng)、有效的對小學進行責任感養(yǎng)成教育,只有通過探索、實踐、總結、發(fā)現(xiàn)運用嚴謹、規(guī)范的研究手段,總結出具有實效性、可推廣性的一套小學生責任感養(yǎng)成教育模式,才能更好的推動學校德育工作中養(yǎng)成教育工作,形成我校獨特的德育教育特色,并通過論文、研究報告等形式形成經驗材料,推動小學生責任養(yǎng)成教育工作健康快速的發(fā)展。
。ㄈ 國內研究現(xiàn)狀、水平和發(fā)展趨勢
小學生責任感教育這一內容一直是教育工作中一項重要的內容,但是作為養(yǎng)成教育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一直沒有一套更好、更有效的教育模式供我們一線教師參考;沒有一套可操作性強、系統(tǒng)的模式供我們小學德育工作者去參考、去實踐。因此,探索出一套更高效、更科學的小學生責任感養(yǎng)成教育模式,為我們當前小學生養(yǎng)成教育模式研究豐富基礎數(shù)據(jù),提供更多元化的思維方式,從我們學校當前德育養(yǎng)成教育工作實際出發(fā)總結出供更多研究者參考的小學生責任感養(yǎng)成教育模式,為全國重點課題《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公民教育實踐模式研究》提供參考性基層資料具有重大意義。教育研究是每個教育工作者的義務,為推動基礎教育工作的發(fā)展,每個教育工作者都有責任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ㄋ模 本課題研究的主要支撐理論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
《意見》指出,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實《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緊密結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際,針對未成年人身心成長的特點,積極探索新世紀新階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規(guī)律,堅持以人為本,教育和引導未成年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養(yǎng)成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
《意見》提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主要任務是:從增強愛國情感做起,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從確立遠大志向做起,樹立和培育正確的理想信念。從規(guī)范行為習慣做起,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
2. 《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
《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把"堅持尊重個人合法權益與承擔社會責任相統(tǒng)一"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方針原則之一,明確指出“引導每個公民自覺履行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各項義務,積極承擔自己應盡的社會責任!薄耙M織學生參加適當?shù)纳a勞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幫助他們認識社會、了解國情、增強社會責任感。”“五愛”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基本要求,是每個公民都應當承擔的法律義務和道德責任。
3.《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提出,新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革命傳統(tǒng);具有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新課程標準就要改變以往教學中重課堂教學、輕社會實踐,重知識獲得、輕能力培養(yǎng)、責任心培養(yǎng)的局面,使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發(fā)展。在這樣一個新的時代里,教育將繼續(xù)擔負著振興經濟、振興民族、振興中華的歷史責任。
4.社會心理學相關理論
社會心理學認為:從兒童期到青少年期,個體社會化中親社會性發(fā)展要經歷5個發(fā)展階段:
、僦魂P注自我的享樂主義階段
②以他人需要為定向期水平階段
、垡詫λ丝贪逵∠蠛退速澇膳c否為定向的.水平階段
、芤砸魄闉槎ㄏ虿囊魄榈絻然倪^渡階段水平階段
⑤深度內化階段。其中①~③階段主要出現(xiàn)在兒童時期,而④~⑤階段則為中學階段,這時的學生依據(jù)內化了的價值觀、社會準則、責任感為依據(jù)做出行為的決定。
5.教育心理學相關理論
從心理學規(guī)律看,青少年道德的自我修養(yǎng)和提高,是知、情、意、行的辯證統(tǒng)一的過程。作為教師,不僅要給學生傳授系統(tǒng)的“責任心”方面的知識,教育青年學生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我們要通過各種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身體力行,讓學生感受到自身肩負的責任,堅持有“責任心”的實際行為。通過這種道德行為的實踐,使學生學會關心國家和社會進步,思考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發(fā)展,初步形成對國家、對社會、對他人的責任感,鞏固和強化“責任心”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責任行為。
。ㄎ澹 課題主要研究內容、方法
研究內容:
1.探索培養(yǎng)小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具體教育內容
。1)對自己的責任
在認識自己獨一無二的價值的基礎上能滿意地接受自己;能利用一切條件和各種機會發(fā)揮自己的潛能;關心自己的健康,謀求必要的生活條件;自尊、自愛、自制、自強。
。2)對家庭的責任
尊重、體貼、幫助父母;關心、照顧長輩和兄弟姐妹;熱愛家庭,努力創(chuàng)造和諧的家庭氣氛,履行和擔負起家庭的各種責任。
。3)對他人的責任
接受和信任他人,富有深厚的憐憫心、同情心;尊重他人的人格、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尊重并愿意考慮他人的不同意見和看法;平等待人,有事大家商量;同學、朋友團結友愛、和睦相處;謙恭禮讓,敬老愛幼,尊重婦女,關懷殘疾人;珍惜時間,信守諾言。
小學教育開題報告 13
一、課題名稱:
《中小學數(shù)學開放式教學研究》
二、課題性質:
本課題是應用型研究課題
三、課題定義:
所謂開放式教學,指教師在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中努力提供一種情境,讓學生個人或小組積極討論、研究、發(fā)現(xiàn),還學生更多的民主和自由,充分尊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相信每一位學生,鼓勵他們想干就干,想寫就寫,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可以進行具體、有效的指導和幫助,或組織引導學生互相幫助。它以發(fā)展為中心,以問題為紐帶,以訓練為主線,學生主動,教師主導,活動點撥,反饋矯正,發(fā)展思維,形成能力。
四、課題的提出:
開放對應于封閉,生成對應于預設。教學是預設與生成,封閉與開放的矛盾的統(tǒng)一體,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設是教學的基本要求,教學目標、有計劃的活動、教學的運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并因此表現(xiàn)出相對的封閉性。傳統(tǒng)教學則過分強調預設和封。從而使課堂教學變得機械沉悶和程式化。缺乏生氣和樂趣,缺乏對智慧的挑戰(zhàn)和對好奇心的刺激,使師生的生命力在課堂中得不到充分發(fā)揮。封閉導致僵化,只有開放,才能搞活,開放性是新課程課堂教學的基本特征。而多年來農村小學數(shù)學教學大多屬于封閉式教學,機械地讓學生聽,一算一練缺少創(chuàng)新教育的環(huán)境。學生由此在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探究科學的能力培養(yǎng)及開發(fā)創(chuàng)造力等方面都受到一定的影響 ,如何尋求一種開放式課堂教學,優(yōu)化數(shù)學課堂教學,就成了廣大數(shù)學教學工作者深入探索、研究的課題。
五、課題研究的內容:
“數(shù)學教學要從獲取知識為首要目標變?yōu)槭紫汝P注人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一個有利于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發(fā)展的教育環(huán)境,提供給學生充分發(fā)展的空間”。新課標這一理念是針對長期以來的封閉式教學而提出來的,其實質是要實行開放性教學,開式教學首先是教學觀念的開放,強調以學生的發(fā)展為基本內容,包括教學內容的開放、學習方式的開放、教學過程的開放、教學情境的開放、教學評價的開放。
1、開放教學內容
數(shù)學教育是數(shù)學活動的教育,數(shù)學內容是數(shù)學活動的重要載體。要切實有效地進行開放性教學,就要在認真領會教材編排意圖的基礎上,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編擬出具有較高思維價值的開放性教學內容。
2、開放學習方式
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是在以教師為主體的機械的聽講為主的, 我們開放式的學生學習方式體現(xiàn)學生自主、合作與探究。是師生、生生間多邊互動的活動,具有指導的互教、互學、互幫的解決問題的過程,具體又分為三個小環(huán)節(jié):
( 1 ) 試一試;
( 2 ) 議一議;
( 3 ) 辯一辯。
3、開放教學過程
開放的教學過程是動態(tài)的教學過程。動態(tài)的教學過程是指課堂教學過程是動態(tài)的發(fā)展、適時變化的,而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課堂需求則成為調整教學過程的指揮棒。動態(tài)的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課內外互動的過程。
4、開放教學情境
在教學中要設置開放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新知背景中,積極思維,激起學生尋根問底的心理趨向,產生自發(fā)探索、思考、討論、解決問題的求知欲望。創(chuàng)設情境方式是多樣的,如:故事情境、操作情境、謎語情境、兒歌情境、比賽情境?傊瑒(chuàng)設情境應有較強的指向性,應是學生較為熟悉的`或能理解的生活實例或數(shù)學材料。
5、開放教學評價
我們在研究開放式教學評價中,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及個性的全面發(fā)展。同時評價方式應是多元的,又以師生評價、生生評價、家校共評為主。在評價時,我們將考慮以下三點:
(1)注意保護學生的探索心理;
(2)重視對學生的信任;
(3)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思維方法和學習習慣。
本課題體現(xiàn)了教育以人為本,是從學生的終身發(fā)展角度出發(fā)而考慮的課題。此課題涵蓋面較大,又可以分解為五個子課題:《開放數(shù)學教學內容研究》、《開放數(shù)學學習方式研究》、《開放數(shù)學教學過程研究》、《開放數(shù)學教學情境研究》、《開放數(shù)學教學評價研究》。
由于該課題的研究范圍涉及學生學習、生活及學校、社會、家庭各個方面,既利于教師根據(jù)本校情況選擇子課題及小課題,又利于全組的合作研究。
六、國內外同課題的研究狀況:
對數(shù)學開放式教學研究,國內外各種媒體均有報道。其中遼寧、江西及我省牡丹江等地方深入較早,研究比較系統(tǒng)、扎實,效果顯著。其經驗及成果可操作性較強,對于我校此課題研究有一定借鑒作用。但我市范圍內對此課題研究不夠廣泛,作法不夠深入。所以對此課題研究對我校及至全市數(shù)學教學將是有益的舉措。
七、課題研究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本課題的研究有利于教師積極學習教育理論,并將其所學的教育理論運用于教學實踐中。通過課題研究,能提高教師綜合素質。教師的教育行為方式是受思想支配,陳舊的教育理念嚴重影響教學工作。本課題的研究與實驗,有利于促進教師觀念的轉變,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它,教師看得更高,更遠,有更多時間學習現(xiàn)代理論,從事教育教學研究。同時對推動我校教學改革,實現(xiàn)素質教育跨越式發(fā)展教有著極大的影響。通過此課題的研究還將提高教師的科研意識與科研能力,幫助教師走進科研工作的陽光大道,對于提升教師群體素質和促進各校區(qū)域間的整體和諧發(fā)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總之,開放式教學研究中,每節(jié)課都要讓學生有實實在在的認知收獲,同時也要有或多或少的生命感悟。課堂教學應成為對生長、成長中的人的整個生命的成全。這是開放式教學的根本目的。
八、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課題的研究以理論研討、實踐探究法為主,通過示范課、交流會等形成進行深化和推進。
九、本課題研究的可行性:
數(shù)學,是基礎工具學科,也是人類生存與發(fā)展的必備技能。此課題的研究將提高師生的綜合素質,提高數(shù)學教學的質量,將深受廣大師生的歡迎,其效果將立竿見影。對此研究,我們要求全員參加,認真確立子課題,由小至大,由點到面,循序漸進,力求實效。研究方法以實踐探究法為主,每學期進行一次階段總結,預計五年完成本課題研究。
小學教育開題報告 14
課題研究背景:
帶班多年發(fā)現(xiàn),班級內的單親家庭學生越來越多,這樣的家庭對孩子們的影響還是挺大的,讓我不得不思考這個問題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的婚姻觀、家庭觀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離婚率越來越高,單親家庭子女日益增多。家庭的破裂、撫養(yǎng)方式的改變、人際關系的變化以及家庭教育的變異,對孩子的健康成長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對單親家庭孩子的教育問題的研究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課題研究意義:
據(jù)我在班里調查,和各班班主任交流,每個班里這樣的孩子還不少呢!所以,就這個問題我想研究一下,看看有什么具體的辦法來幫幫這些孩子,實在不忍心他們長大后一無是處或是人格有缺陷。
這些孩子就學,給了社會、學校,乃至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么是這些孩子成為有用的人呢?很多老師發(fā)現(xiàn),班里的這些孩子生理、心理都在發(fā)生著微妙的變化。很多教師也都逐漸發(fā)現(xiàn)了這類學生出現(xiàn)的'新問題。例如,一部分學生長期受到家庭的冷落,在學校消極,不參加集體活動,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的態(tài)度。性格孤僻、灰暗;還有的學生受到家庭暴力的影響,在情緒控制上較為困難,容易沖動,攻擊性強,等等。這些情況,對于學校管理、教師的教學目標實現(xiàn)都提出了問題,如何更好的去幫助單親家庭學生成長,是不可缺少的學校教育組成。
課題名稱的界定和解讀
單親家庭通常指父母離婚的家庭,可是在實際的生活中,單親家庭的范圍應該是更廣泛的。孩子他們每個人的情況都是不同的,有父母離婚的、有父母一方或雙方死亡的、有父母一方或雙方監(jiān)獄服刑或強制戒毒的、有父母在外地打工常年不在身邊的。我本次課題研究的對象主要指小學生中父母離異、父母離世的孩子,他們由于家庭的原因造成了情感、性格等方面的發(fā)展有所缺陷,在學校的活動中也表現(xiàn)出了明顯的不同于他人,造成了他們有自閉、自卑、叛逆等心理問題表現(xiàn),本次課題研究的方向就是了解這些單親家庭的孩子在小學階段的成長情況,尤其是心理發(fā)展方面。了解單親家庭在孩子們成長中的影響,從而在教學中多關注這些孩子們的成長,給予他們更多的幫助。
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舉措
準備階段:XX.6——XX.8
為豐富課題研究時的理論基礎,我在學校圖書室找了許多相關的書籍,如《兒童心理與教育漫談》、《簡明心理學辭典》、《小學教育大全》等,為課題研究工作的開展奠定思想基礎。其次,走訪班主任、家長、任課教師等途徑,了解我校單親家庭中學學生成長現(xiàn)狀,選取六名典型學生為研究對象。并逐步收集其生理、心理、學業(yè)、人際關系的方面資料,因人而異制定研究實施方案。
實施階段:XX.9——XX.4
1、全面了解研究對象,通過家訪、電訪、信訪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做好資料的收集和分析,弄清學生的成長背景,家庭成員,父母的教育態(tài)度,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
2、課間與學生群體聊天,掌握全面的情況,通過平時對他們的觀察以及分析有關的各種資料,形成對他們的情況。
3、與任科教師商討交流輔導意見,爭取各任課老師的幫助,從而保證輔導目的的達成。
4、找一些熱心的同學幫忙,主動接近他,吸引他的注意力。
5、對前期研究過程進行階段總結,形成課題階段性總結報告。
6、反思課題研究前半期的成果與不足,完善后半期的研究方案,適當調整研究策略。
總結階段:XX年5月
對課題進行全面總結和評價,撰寫報告,整理研究資料,請有關專家進行課題論證。
小學教育開題報告 15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個社會對個人能力的要求。“立人”始終是我們教育的出發(fā)點與歸宿。而“作文是‘立言——立人’的途徑。”但一直以來,作文教學方式基本處于無序狀態(tài),老師們教得隨意,教學效果并不理想。不會寫作文、怕寫作文,幾乎是絕大多數(shù)學生的切身感受。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感覺到改變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的必要性。
我校在泗陽縣是第一批全面使用國家新課程標準小學語文實驗教科書(蘇教版)的學校。學校積極探索小學生作文教學的有效途徑,取得一定的成績和積累了不少的作文教學的經驗。自主管理、課外閱讀是我校的特色,我也在語文教學,尤其是作文教學中著力展開研究,以培養(yǎng)學生作文興趣,為學生創(chuàng)設作文的空間等策略,提高學生作文的興趣和水平,從而培養(yǎng)想學習會學習的學生,這與新課程標準要求的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一致的。這也是我開展“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作文能力的策略研究”課題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我校一直重視教師的科研。認識到教師科研是促進教師發(fā)展的最好途徑,是由教書匠型教師向專家型教師轉變的重要途徑。課題組教師都具有較強的教育科研意識和從事科研的能力,希望通過教育科研提升自己并構建出有效的促進小學生作文的教學模式。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淡化作文程式,讓學生自由、開放地選材、命題、構思、作文;引導學生“我手寫我心”,寫出兒童的語言、心理特點,解決學生無話可說的問題。
(2)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改革作文評價方案,讓學生享受作文成功的樂趣,增強學生寫作的自信,從而培養(yǎng)學生作文興趣,提高作文教學質量,解決作文水平差的問題。
(3)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轉變教師的學生觀。讓學生參與到作文教學設計中來,和教師一起進行習作前的準備,一起設計教和學的內容,使學生真正成為習作的主人,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4)轉變教師的教學觀。以往把教學看成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向學生傳授知識、訓練技能、發(fā)展智力、陶冶品德的過程。這樣的教學觀,教師負責教,學生負責學,教學就是教師對學生的單項培養(yǎng)。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轉變教師的這種觀點,使教學過程成為師生共同學習、共同發(fā)展、互幫互學的過程。
(5)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轉變教師的角色,教師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指導者、幫助者、合作者,成為學生的學習伙伴。
(6)提高教師的教案編制能力以及科研能力。
三、課題核心概念的界定
“自主性作文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教師不是直接告訴學生應該怎樣學習和解決他們所面臨的問題,而是著重于創(chuàng)造促進經驗學習的課堂氣氛,以真誠的情感對待學生,給學生以無條件的關注,并能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產生移情。隨之而來的便是學生自我指向的學習。“自主性”強調作文及作文教學應長期并始終關注、植根、攝取和提煉生活的現(xiàn)實與需求,尊重、理解、珍視并立足學生的生活閱歷和情感體驗。也就是說,學生有無進步或發(fā)展是作文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所謂"策略",就是指教師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或教學意圖而采用的一系列具體的問題解決行為方式。據(jù)此,我們對小學“自主性”作文教學有效實施的策略作如下的界定:就是從廣大教師在“自主性”作文教學實施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出發(fā),依據(jù)新課程理念與有效教學的理念、生活教育理論、生活化作文教學的特征和教學實施要求,通過作文教學內容、形式、方法以及典型作文教學課例的設計、實踐和分析總結,對如何有效開展自主性作文教學進行研究,提出自主性作文教學有效實施的基本策略,為教師開展作文教學提供指導和支持,提高教學實效。本課題著重小學“自主性”作文教學中有效實施策略的實踐研究。
四、支撐性理論
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維果斯基;皮亞杰)
(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不僅僅是通過教師傳授獲得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的。
(2)建構主義理論對于我國教育界的現(xiàn)狀特別有針對性——它所強調的“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自主建構知識意義的教育思想和教學觀念,對于多年來統(tǒng)治我國各級各類學校課堂的傳統(tǒng)教學結構與教學模式是極大的沖擊。除此以外,還因為建構主義理論本身是在20 世紀90 年代初期,伴隨著多媒體和網絡通信技術的日漸普及而逐漸發(fā)展起來的,它可以對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教學(也就是信息技術與各學科課程的整合)提供最強有力的支持。
(3)建構主義的教學設計有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學習環(huán)境的設計,另一部分是自主學習策略的設計。 環(huán)境的設計實際上是要求設計出能提供一種有利于學生自主建構知識的良好環(huán)境,例如創(chuàng)設與學習主題相關的情境、提供必要的信息資源以及組織合作學習等。
2.行為主義學習理論(代表人物:巴甫洛夫;華生;桑代克;斯金納;班杜拉)
(1)桑代克的“試誤說”:美國桑代克是聯(lián)結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認為學習在于形成一定的情景與反應的聯(lián)結。學習是一種漸進的、試探式的、嘗試與錯誤的過程,隨著錯誤的不斷減少,正確反映逐漸增加,形成固定的“刺激——反應”,即形成刺激反映之間的聯(lián)結。
(2)斯金納的“操作條件說”,美國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家斯金納依據(jù)他創(chuàng)立的反射與強化的理論,提出了“操作條件說”,他認為,一切行為都有反射構成,學習在于形成條件反射。他把學習分成兩類,即反射學習與操作學習,反射學習是應答性行為,它是有已知的刺激所引起的反應;操作學習是自發(fā)性行為,它是由有機體發(fā)出的自發(fā)的反應。
3.認知學習理論(代表人物:苛勒;托爾曼;布魯納;奧蘇貝爾;加涅)
(1) 布魯納的“認知——發(fā)現(xiàn)說”,布魯納認為,學習不是在于被動地形成刺激——反應的聯(lián)結,而是在于通過主動發(fā)現(xiàn)來形成認知結構。他認為學習過程就是在頭腦中形成“編碼系統(tǒng)”或“知識結構”的過程,編碼系統(tǒng)的形成主要依賴思維的概念化或類型化。布魯納提倡在教學中運用發(fā)現(xiàn)學習,他把學生的學習看作是學生主動地獲得知識和不斷發(fā)展知能的過程。他論述了四條學習原則:主動原則、結構原則、序列原則、反饋原則。
(2)奧蘇貝爾的意義學習論:其理論內涵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意義接受學習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形式。有意義接受學習必須滿足內、外部條件。內部條件指學習者須有意義學習的心向,同時,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必須具有適當?shù)闹R,以便與新知識發(fā)生聯(lián)系。再有,學習者必須積極主動地使這種具有潛在意義的新知識與其認知結構中有關的舊知識發(fā)生相互聯(lián)系,使舊知識得到改造,新知識獲得實際意義即心理意義。
(3)認知學習論在教育上的應用價值 布魯納的發(fā)現(xiàn)學習論在教育應用上有兩大貢獻:其一,發(fā)現(xiàn)學習理論為啟發(fā)式教學法確立了理論基礎;其二,布魯納所強調的學習情景結構理念,引起以后教材編制重視結構的實踐。奧蘇貝爾的意義學習論對學校教學提示了一個重要的建議:教師對學生經驗能力的了解并給予清楚地講解引導,是形成有效教學的必要條件。
小學教育開題報告 16
一、課題研究的目的及研究意義
。ㄒ唬、課題研究的目的
任橋鎮(zhèn)回民小學和劉橋小學是兩所農村完小,兩校13個班級,學生432人,學生均為農村戶口。通過實地調查走訪,發(fā)現(xiàn)農村小學藝體教育活動太過單一,學生每天學習、學習還是學習,這使學生的心理發(fā)生了扭曲,慢慢的討厭學習,對學習不感興趣。開展好藝體教育資源開發(fā)與運用的研究,能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加強學校藝術教育工作,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夠,很好的控制學生討厭學習的情緒,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整體素質。
“農村小學藝體教育資源開發(fā)與運用的研究”的課題研究,能加強校際聯(lián)系,加強點面結合,輻射帶動,以形成“興趣+特長+發(fā)展”的人才線狀結構,以樹立課題促進學校特色優(yōu)先、素質優(yōu)先的發(fā)展理念。能烘托校園的'文化氛圍,彰顯學校的文化品位。
。ǘ⒄n題研究的意義
本次課題“農村小學藝體教育資源開發(fā)與運用的研究”,是進一步深化藝體教學改革,全面推進、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有效正常開展藝體特色課程與活動,能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為學生提供一個自主發(fā)展的時間與空間。學校經常性組織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科技、體育特色活動,符合廣大學生家長的意愿。同時,通過特色活動,讓學生獲得許多在課堂中學不到的知識、技能,激發(fā)他們學習興趣、發(fā)展他們的個性特長,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課題研究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生的個體發(fā)展,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以藝體教育活動為載體,以校園藝術文化為依托,勇于挑戰(zhàn)困難,突破困境,整體推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努力形成較為鮮明的農村辦學特色,使農村學習藝術特色教育再上新的臺階。
二、課題研究的狀況與預計突破
1.國內外藝體特色課程、活動研究現(xiàn)狀:
。1)、國內農村小學教育當前仍是偏重于智育教育,忽視德育、美育教育,藝體特色流于形式。學校雖然也開足開齊課程,但“掛羊頭賣狗肉”,藝體課被應試科目擠占。上級檢查時,找?guī)讉學生唱一唱、畫一畫,跳一跳,便理解為特色藝體,應付過關。學校藝體特色止步不前,教師、學生積極性不高。
(2)、專業(yè)師資極度匱乏。歷年以來,師資問題一直制約著九洪教育教學的發(fā)展,藝術體育專業(yè)師資更是少之又少。目前,中心校僅有美術、體育專職教師各兩名,音樂專業(yè)教師一名(代課),村小沒有一名專職教師。大量的藝術體育課全由語數(shù)教師兼任,專業(yè)學科的教學質量難以保障。
。3)、思想意識重視不夠。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遺留下來的分數(shù)觀念,許多語數(shù)教師只重視學生考試分數(shù),不重視全面發(fā)展,不支持學生參加訓練,部分教師甚至將音體美挪上語文數(shù)學課。
。4)、教學資源相對短缺。眾所周知,雖然近年各級部門投入了大量資金配置了教育教學設備,但是城鄉(xiāng)差距、特別是中心校與村小之間不均衡的現(xiàn)象還很突出。雖然各個村小都配備了一些設備,但離藝術教育的需求差距還很大,這也使得教師、學生積極性不高。
2.課題研究預計突破:
。1)抓好藝體教育特色課程工作,配備專職指導教師,通過訓練,全體學生對合唱、舞蹈、剪紙、電子琴、體操、美術、籃球操、蹴球、足球、演講等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有較大進步,增強對藝體特色課的興趣。學生綜合素質得以提高,思維力、想象力得以拓展,能力得到培養(yǎng),文化生活得以豐富。音樂組每學期拿出2個以上團體優(yōu)秀節(jié)目,美術組定期開展學生作品展等等。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科研能力,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通過特色活動,讓學生獲得許多在課堂中學不到的知識、技能,激發(fā)他們學習興趣、發(fā)展他們的個性特長,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營造一個良好的藝術教育氛圍,以點帶面,促進農村藝體特色有序發(fā)展。
(3)、搭建藝術展示平臺,促進藝體教育發(fā)展。以藝體活動為載體,給師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以有效推進農村小學藝術教育活動的開展。如每年舉行兩次小學生藝術節(jié),包括開幕式、現(xiàn)場書畫、小制作、手抄報、征文、藝術節(jié)作品展、閉幕式及重大節(jié)日文藝匯演等系列活動,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能力。
。4)積極參與各級部門組織的藝體活動,展示學校的藝體活動成績,提高學校知名度。
三、課題研究的保障
1、召開動員會議,讓教師轉變觀念,樹立全面發(fā)展意識。學校將通過家長會、教師會及黑板報、手抄報等多種形式,宣傳藝術體育教育在素質教育中重要作用,形成良好氛圍。改進課堂教學。藝術體育教學中,引入“雙新”課堂教學的理念,改進教學方法,真正讓藝術體育教育落到實處。
2、優(yōu)先加強課題組教師的培養(yǎng)培訓。在當前師資短缺的前提下,專業(yè)教師配置在短期內是難以實現(xiàn)的。為此學校把現(xiàn)有的兼職教師優(yōu)先送出參加各級培訓,回來后再培訓具有相關特長的教師,發(fā)揮專業(yè)教師的骨干作用,解決師資短缺的問題。
3、加強制度保障。建立相關制度,保證開齊開足課時、杜絕私自挪課、活動開展、表彰獎勵等,推進藝術體育教育的開展。
4、開展豐富的活動。不但要進一步完善校園藝術節(jié)系列活動,辦出特色、辦出水平。還要把藝術展示融入大課間活動,每周安排一至二天組織學生在大課間活動時展示獨唱、舞蹈等,營造氛圍。甚至積極開展豐富的藝體競賽活動,除一年一度的課題組校際之間的運動會之外,還要組織參加縣教體局開展的拔河、跳繩、乒乓球、接力等單項體育竟賽活動。最后要把鄉(xiāng)村民俗文化的挖掘與社會實踐活動結合,如少數(shù)民族的蹴球等。
小學教育開題報告 17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及現(xiàn)狀
(一)、課題研究背景
生命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寶貴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世界因為有了生命而變得精彩,同時生命也是脆弱的。在校園內,一些觸目驚心的事故讓人震憾,一個個蓓蕾還沒來得及開放就枯萎了,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還沒來得及享受生活就凋謝了,這不能不讓人扼腕嘆息!校園內發(fā)生的安全事故屢見不鮮,例如:
1、放學和下課時在樓道、門口等黑暗和狹窄的地方互相爭先而造成的擠壓、踐踏等事故。學校樓房走廊欄桿的高度不符合要求;校園的深水池;體育設備不定期檢查、維修、更換,有些危房在“帶病”使用;校園設施老化。
2、體育活動或體育課上不遵守紀律或注意力不集中,活動隨意,體育器械使用不得要領而造成的傷害。
3、在勞動或社會實踐中安全意識差,操作不熟練或不按要求操作而造成的傷害。
4、學生在課余時間相互追逐、戲耍、打鬧時不掌握分寸和方式方法,使用筆、石子、小刀、玩具等器械造成的傷害。
(二)、現(xiàn)狀
1990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發(fā)布報告,在世界大多數(shù)國家中,意外傷害是兒童青少年致傷、致殘的最主要原因。在我國,學齡兒童的意外傷害多數(shù)發(fā)生學校和上學的途中;而在不同年齡的青少年中,又以15-19歲意外傷害的死亡率最高。
意外傷害不僅造成了大量兒童的永久性殘疾和早亡,消耗巨大的醫(yī)療費用,而且削弱了國民生產力。不僅給孩子及家庭帶來痛苦和不幸,而且給社會、政府及學校造成巨大的負擔和損失。據(jù)調查,1999年-間,北京市共發(fā)生學校賠償經濟損失的學生傷亡事故360余起,其中有一半以上學校在處理事故時遇到困難。
學校安全工作是全社會安全工作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直接關系到青少年學生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長,關系到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幸福安寧和社會穩(wěn)定。因此,校園安全問題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問題。保護好每一個孩子,使發(fā)生在他們身上的意外事故減少到最低限度,已成為中小學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內容。
二、選題的意義及研究價值
隨著二十一世紀的到來,社會前進的步伐在不斷加快,先進的交通工具、豪華的摩天大樓、新穎的家用電器等正迅速進入人類的生活。然而,由于現(xiàn)代社會的多元化發(fā)展,危及人類生存的安全問題也出現(xiàn)多樣化、復雜化的發(fā)展趨勢。溫室效應、環(huán)境污染、交通事故、疾病流行等等,隨時威脅到我們人類的安全與健康。加上小學生由于年紀小,自我保護意識弱,自我保護能力差,生命安全受到各種因素的威脅。
小學生正處于生理的發(fā)育階段,心理非常單純,最容易受到各種各樣的傷害。但是,生命總是眷顧有安全意識的人,而安全意識是從日常行為中體現(xiàn)出來的。比如:遵紀守法,遵守交通規(guī)則,自覺抵制暴力、黃色信息和毒品,遇事要冷靜,做事多想想后果,做到三思而行,同學間有了矛盾要冷靜解決,不要以非對非。學會求助他人,學會躲避風險,如:遇到火災要及時報告大人,或撥打119報警電話,不能貿然只身去救火,因為我們小學生人小無能力;遭遇暴力(以大欺。┮欢ㄒ朕k法及時脫身,報告老師或撥打110電話報案,要學會拒絕別人的無理要求或不良誘惑,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些知識很簡單,但如果做不到,學生的健康甚至生命就可能收到威脅。孩子是社會未來的接班人,他們能否健康成長,關系到民族的興衰和社會的進步。育人不僅要進行智力教育,還要進行道德、紀律教育。
安全教育的問題在學校教育中越來越顯得舉足輕重,除了各種不安全事故觸痛了人們的神經外,今天的.學生生活在一個前所未有的、變化多端、異常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中。從家庭方面看,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寄托在唯一的孩子身上,孩子的健康、安全和發(fā)展已成為千萬個家庭幸福與否的分水嶺,他們除了在家里給予孩子百般呵護外,同時也強烈要求學校提供使他們放心、使孩子受用的周到、負責的照料和管理。其實當他們真正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生活時,特別是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時,他們往往變得十分脆弱,安全防衛(wèi)防護能力更是有限。再次是學校擺脫被動“照管”的迫切需要。學校與其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采取“關、卡、壓”等手段去照管學生,不如去主動地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使學生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形成較強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以防患于一時、防患于未然。對自身的保護能力,直接影響學生的生活、學習及全面發(fā)展。
基于以上分析,我們課題組認為:提高少年兒童的安全意識,學會自我保護,達到“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確保一方平安”的安全教育目的,讓學生在擁有知識的同時,擁有健康的體魄,擁有美好的生命,擁有快樂、成功的人生,是學校教育不可推卸的任務和職責。
三、課題研究的政策理論依據(jù)
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出了一系列方針、原則和措施,使構建和諧社會從理論認識開始走向社會實踐。我們所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構建和諧校園,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一個和諧的校園首先應是一個安全文明的校園,而一個安全文明的校園,必須對師生員工進行安全教育,努力提升師生員工的法律素養(yǎng)和安全意識。深入開展安全教育,是安全校園建設的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也是構建和諧校園極為重要的舉措。
四、研究目標
1、本課題的研究宗旨在加強學校的安全教育工作,普及安全知識、營造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的氛圍、進一步增強師生的安全意識,提高防范各種安全事故的能力,為學校的發(fā)展創(chuàng)設一個穩(wěn)定、和諧的環(huán)境。
2 、在學生中開展各種安全教育活動,使廣大學生樹立強烈的安全意識,認識到生命的可貴與脆弱,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自護技能,提高在各種危急情況下自救、互救和自我保護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生命質量,保證學生能得以身體、心理、知識、能力的全面和諧發(fā)展。
3、能形成一套小學生安全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并能加以推廣
五、研究內容
加強校園安全教育,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識,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自救能力。
六、研究的方法
本課題的研究是一種基礎教育德育教育研究的范式,是一種理論性、實證性、探索性研究。本課題力圖以“研究——嘗試——反思——提升”為研究模式,力圖在嘗試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文獻資料法:廣泛搜集與課題相關的資料,并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與課題有關的先進理念,提升理念,以前沿的理論指導實踐。
2、行動研究法:學?砷_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以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及自我保護意識,如安全演習,主題日活動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3、案例研究法:研究者對某一創(chuàng)新行動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七、研究策略
1、建立機制,為構建和諧校園創(chuàng)造良好的安全教育工作格局
安全教育的對象較為廣泛。學校學生有多少,安全教育的覆蓋面就要多大。同時,這些教育對象又分別隸屬不同,十分分散。我校通過校黨政主要領導與各部門、教師簽訂《校園治安綜合治理責任書》,將安全教育列入責任書的重要內容,通過年度的綜治考評加以督促落實,從而形成了保衛(wèi)和學生管理部門牽頭抓,齊抓共管的安全教育工作格局。
2、建立制度,納入正式教學內容
對于學生的安全教育,以往一般都利用課余時間來進行。既沒有列入教學計劃,也沒有制定相應的教學大綱。隨著學生安全問題的日益突出,國家對學生生命安全的日益重視,我校將安全教育課納入學生的必修課。
3、點面結合,突出安全教育重點
加強學生安全教育,既要全面展開,更要有所側重,做到點面結合,以點帶面。我校的做法:一是抓了存在安全問題的“重點人”進行教育,如對網絡癡迷者、性格較孤僻者、經常違規(guī)違紀的學生等;二是抓了重點時期的安全教育,如新生入學,學生開學、放假前后這些時段;三是抓了重點部位的安全教育,大型集會活動場所這些重點部位;四是抓了重要方面的安全教育,如防火、防盜、防騙、防搶這些重要方面;五是抓了重要時刻的教育,分層次對學生進行國家安全教育、維護校園穩(wěn)定和加強愛國主義、社會責任感的教育。
4、創(chuàng)新形式,增強安全教育效果
在開展安全教育過程中,采取各種學生喜聞樂見、操作性強的多樣化教育。我校的做法:一是利用學生升國旗結束后的聚會期間由少先隊進行簡短的口頭安全教育;二是通過發(fā)放《安全防范指南》、《安全知識讀本》、《防盜、防火須知》,張貼安全警示等進行安全教育;三是通過組織參觀安全知識圖片展和參加消防演練進行安全教育;四是通過網絡、廣播、板報、報紙等媒介進行廣泛的宣傳教育,尤其是重視將各種安全防范知識和各個時期的治安動態(tài)及安全防范重點上傳到學校主頁和“電子警務室”進行教育,通過這個“電子警務室”,就可以把安全防范教育的端口前移到學生的桌面,使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地接受到教育;五是通過舉辦安全知識競賽、安全知識征文比賽、“平安建設校園行”、安全知識文藝晚會等活動形式進行宣傳教育;六是通過聘請專家開設普法教育課和安全知識專題講座。
八、課題研究的實施步驟
本課題研究時間為兩年,10月----20xx年6月。
第一階段:10月----11月(準備啟動階段)
1.制定課題實施方案,落實課題申報工作。
2.成立課題研究的領導小組和實驗研究小組,加強管理,精心組織實施。
3.通過問卷調查,摸清學校安全教育的情況,做出情況分析。
第二階段:12月----20xx年1月(全面實施階段)
1.參加寒亭區(qū)課題開題會。
2.建立鍵全學校安全教育的長效激勵機制,認真開展學習研修活動。
3.認真開展學校安全教育在教學中的地位、功能和效果的實證研究。
4.做好搜集、積累和整理資料工作,認真開展案例和敘事性的研究。
第三階段:20xx年2月----20xx年6月(結題、總結、評比階段)
搞好總結、定期組織鑒定驗收,開好總結、結題會,做好表彰工作,具體要做好:
1.20xx年2月一20xx年4月在課題研究基礎上,進行研究效果檢測,對資料、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分析、統(tǒng)計,形成論文,完成研究報告。
2.20xx年5月底以前,課題完成研究(實驗)報告,屆時將參加課題研究成果報告會。通過現(xiàn)場會、經驗交流、學術論文等形式推廣研究成果。完成研究總報告。完成課題的鑒定驗收工作。
九、完成課題的可行性分析
1.課題由固堤街道固堤小學具體組織實施。該學校有優(yōu)秀的教研教改傳統(tǒng),課題研究氛圍濃厚;學校領導班子重視課題研究,保障制度健全,評價激勵機制完善;學校資金向教研教改傾斜,向教學一線傾斜,集中財力保障實驗課題順利進行。
2.課題組成員有豐富的課題研究經驗,并承擔過多項課題的的實驗研究工作。
魏洪霞(課題負責人):一級教師,近年來已參加多個省、市多項課題研究,多篇論文曾在《山東教育》等雜志上發(fā)表。這些課題的研究成果,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鑒和指導作用。
本課題的核心成員由教導處主任、教科研主任、學科教研組長、以及學科骨干教師組成。他們都曾參加過多個課題的研究,有較強的教育科研能力,能夠承擔課題的研究任務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積累了豐富的研究經驗。
3.本課題聘請寒亭區(qū)教育局教育專家張興國主任對課題研究工作做技術性指導。
請各位領導、專家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小學教育開題報告 18
一、課題的提出:
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對一個人的一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然而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表明,青少年時期雖不是精神疾病的多發(fā)時期,但卻是不健康行為的孕育期。由于中小學生心理活動狀態(tài)的不穩(wěn)定性、認知結構的不完備性、生理成熟與心理成熟的不同步性、對社會和家庭的依賴性等,使得他們比成年人有越來越多的出現(xiàn)學習焦慮、人際交往緊張、青春期困惑等心理問題。暫時性的心理障礙若得不到及時排除,便會產生不良反應,從而影響以后心理的健康發(fā)展,甚至會釀成日后難以挽救的心理疾病。所以中小學階段是容易滋生心理異常的溫床期,必須將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將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為素質教育一個極其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來抓緊抓好。
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中小學生的心理問題并沒有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一些家長總以為孩子只有感冒發(fā)燒才是得了病,出現(xiàn)學習障礙、多動癥、焦慮、厭學、膽小、說謊、不守紀律、打架等就不是病。而我們的學校和老師們也總是把著重點放在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升學率上,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考慮開設相應的課程,來幫助他們了解科學知識,掌握一定的心理調節(jié)技巧來轉移情緒、宣泄痛苦、發(fā)泄憤怒。因而連續(xù)兩年發(fā)生兩起七年級女生死亡事件,雖沒有給學校造成太多的損失,但給學校造成的負面影響不可估量。其實健康是由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兩方面組成,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都要隨時經常注意學生心理的微妙變化,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疏導,切不可等閑視之。針對青少年心理問題的上述特點,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學校決定在上級有關部門的指導下積極開展本課題的研究。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及背景:
進入新世紀的中學生一部分是獨生子女;受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大批學生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學生增多;再加上近年來部分家庭結構的不穩(wěn)定因素的增加,社會競爭的激烈,人際關系的錯綜復雜;還有網絡等因素的影響。都會給學生帶來越來越多的困惑、疑慮和過重的心理壓力。目前的學校教育,既使當前提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但仍存在片面強調文化知識和既定規(guī)范的灌輸,嚴重忽視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yǎng)的現(xiàn)象,導致目前學生心理素質不佳,他們身上暴露出來許多與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不適應的心理問題,如自私、個人主義嚴重、不尊重他人、不會交際與合作、懶惰、不愿吃苦、害怕失敗和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差等等。
由于我校地理位置特殊,處于城郊結合部,情況比較復雜,教育壓力更大,教育難度更大。連續(xù)兩年發(fā)生兩起七年級女生因心理健康問題而走上不歸路,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給學校造成極大的負面效應。本著對學生身心和諧發(fā)展的關心,我們開始探討產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在上級教科研部門的指導下,學校申報了《農村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這一省級課題。
這一課題的研究符合《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的精神,因《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中明確指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fā)展!毙睦斫】到逃鳛閸湫碌恼n題,近年來得到不少學校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是推進素質教育、深化德育改革、培養(yǎng)現(xiàn)代化人才的重要途徑和必要措施。
怎樣培養(yǎng)教育好這些學生,把他們塑造成能自食其力、對社會建設有用的人,教育要面對全體學生,積極地、建設性地按學生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個性特點,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心理品質,開發(fā)學生的潛能,并通過自我教育,使之不斷自我完善是本課題研究的宗旨。
三、課題研究的內容目標及實施原則。
。ㄒ唬┭芯康闹饕獌热
1、從不良行為中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征,社會活動,交往情況,家庭關系狀況等方面,深入調查,準確地掌握中小學生不良心理的成因。
2、學生進入青春期心理準備教育的研究。對少數(shù)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咨詢和輔導,使他們盡快擺脫障礙的研究。
3、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徑的研究。對少數(shù)有心理困擾或有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咨詢和輔導,使他們盡快擺脫障礙,調節(jié)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發(fā)展自我的能力。
4、研究班集體對不良行為中學生心理的轉化重要作用。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的研究。
5、中學生常見的逆反心理分析與對策;克服自卑心理的對策。
6、探索轉化的主要途徑和方法。探索心育與德育的關系,提高德育的實效。
7、中學生常見的早戀心理分析與對策;中學生沖動心理分析及應對策略。
8、從學科特點、學生心理素質入手,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觀察能力、想象能力的研究。
9、學校教育中家庭教育功能的研究。
。ǘ┲袑W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科學性、實踐性很強的教育工作,本課題的研究應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則:
1、信任原則:教育的成功在于信任。只有師生之間建立起真正的信任感,才能使學生在教育中獲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學生的這種寄托情感可促使學生愿意把自己心里的秘密告訴老師;愿意請老師幫助改變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激發(fā)自己堅定信念的內驅力。信任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巨大力量,這種力量在感染和陶冶學生的心靈,從而促進學生自覺地向老師敞開自己的心靈和種種隱私,他們會從老師的幫助中獲取力量,在老師的指導中得到安慰,在老師的愛撫中得到理解。
2、保密原則:說真話是心理咨詢、心理教育中的最基本要求,只有說真話才能保證教育的有效性。保密是一個手段,其目的就是要讓學生說真話,學生只有對心理指導老師說的真話,他才能感到有寄托,有希望,有安慰。為此老師要十分珍惜學生的這份真摯的感情,千萬不能做出任何危及學生信任的事,也不能說出傷害學生心理的話。
3、活動性原則:心理教育不同于其他各科的教學,學生心理的發(fā)展,個性心理品質的形成,不是靠心理學知識的傳授,更不是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心理學的知識。學生個性心理品質的養(yǎng)成、發(fā)展,更主要的是要讓學生在各種豐富多采的、形式多樣的體驗性活動和環(huán)境中,通過心理教育和訓練去完成。
四、研究方法
1、理論學習法。我校聘請了鄖縣科技學校(原鄖縣師范)心理咨詢師曹書英、孫許俊等心理學專家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并經常以班級為單位召開心理健康方面的班會,以此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
2、訪談法:通過召開學生座談會或個別談話了解心理疏導的效果及有關情況。
3、文獻法:學習研究中外教育理論,特別是中小學生心理學理論,從理論的高度去認識課題的內涵
4.調查法:向在校的學生發(fā)放心理健康調查問卷,對相關問題進行摸底排查及量化分析。(聘請心理專家設計問卷并幫助分析)。包括群體調查和個體調查,群體調查主 要搜尋具有共性的材料,個體調查主要研究個性問題。 對參研學生進行心理測試,把研究前后的測試結果對比;也可以在每階段任務完成后對參研學生進行檢測,觀察其心理變化,對結果進行研究總結。
5、實驗法:在每個研究內容中,都確定1-2個實驗班或實驗小組,進行有目的的探索。
6、個案研究法:參照檢測評價的內容,或在活動課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然后,研究人員收集典型個案,對典型個案進行集體討論研究,分析其表現(xiàn)、形成問題的原因、探討問題疏導的策略。
7.歸納法:對調查、實驗的結果進行歸納分析,得出一般性的規(guī)律,用以指導實踐。學期結束,每位研究成員撰寫一篇總結論文。通過對經驗的及時總結,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帶動其他教師。
五:研究過程:
研究共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調查準備階段(2007.10——2008.2)
主要任務:撰寫立項申請與實施方案,通過課題立項,各級部班主任建立聯(lián)系,課題組成員研討分工,搜集相關資料,制定方案,落實課題。
第二階段:研究階段(2008.3——20xx.12)
主要任務:指導實施課題調查,搜集材料,組織研討,撰寫報告。組織階段性經驗交流和研討撰寫階段性實驗報告,實施教學班級的誓言。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2012.1——2012.12)
主要任務:完成實驗成果論文、實驗報告撰寫及個案事例總結.將實驗成果在校內推廣檢驗。
六、研究人員組成及分工
課題組15名成員有6人為中、小學高級教師,其余4為中學一級教師,2人為中學二級教師,2人為小學一級教師,學歷均為本科,教齡均在10年以上,長期工作在中小學教學第一線,并長期擔任班主任工作,與廣大中小學生有廣泛而密切的聯(lián)系,了解學生心理。
七、經費預算及來源
1.經費預算:
、儋徺I研究用的書籍、相關的資料:4000元
、诮M織研究組的老師外出觀摩等:3000元
、燮刚堄嘘P專家講學、指導費用:3000元
2.經費來源
、偕暾埳霞壵n題研究經費。
、谏暾垖W校課題研究補貼
八、備注
本課題的研究成果將以論文的形式出現(xiàn)。
本課題組聘請上級有關專家、教授為顧問。
小學教育開題報告 19
一、研究或設計的目的和意義:
目的:
通過一些心理學知識和實踐意義,闡述教師的個人特長對小學生存在的影響,增強教師提高個人特長素質的意識。讓家長了解到個人特長對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及性格塑造有正面影響,打破家長只重視孩子考試成績的舊觀念,讓學生更健康的學習、成長。
意義:
在教師個人特長的熏陶下,給小學生提供一個展現(xiàn)自我的平臺,有利于激發(fā)小學生各方面的學習興趣、表現(xiàn)欲望和不斷進取的精神。在特長學習過程中,磨練小學生的意志,培養(yǎng)小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和交際能力。學以致用的過程中,讓小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踐,融入到校園之外的生活圈,體驗生活,開拓小學生的眼界,讓他們的思維更加敏捷,促使小學生的身心更健全的成長,充分實現(xiàn)教師有價值的“教”和學生有價值的“學”。
二、研究或設計的國內外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
現(xiàn)狀:
目前,國內外開設了許多特長培訓班,但這些班級幾乎都是一些在校外開辦的私立班級,沒有把特長學習和學校里的書面學習有機結合起來,無法實現(xiàn)小學生真正意義上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學校里有特長的教師很少,而且具有的特長比較單一,或者大多數(shù)有特長的教師只注重按時授予關于特長的基礎知識,不能充分利用課堂資源來發(fā)現(xiàn)和激發(fā)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導致一些小學生對特長所具有的天賦被抹殺,或者一些小學生的家長不了解自己孩子的興趣愛好,盲目地把家長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讓他們去學習自己并不感興趣的東西,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小學生特長的興趣激發(fā)和培養(yǎng)不能與學校課本知識的.教學有機結合,忽視了教師的個人特長對小學生的影響,一個身心健康、活潑的孩子才能夠更好的接納和理解教師授予的課本知識,促進其發(fā)展,而國內外對這一問題的研究還是比較少,不夠全面,不夠成熟。
發(fā)展趨勢:
當今社會,各類特長文化已經發(fā)展到相對沿海城市較落后的小城市,并且得到逐步的完善,特長文化的大量普及將會從生活中影響到家長只注重孩子分數(shù)的看法,從而又進一步推動特長文化的大量普及。當今學生的特長學習更加豐富、高質量、多元化,改變了以往單一枯燥乏味的學習模式。每個學生都有可能成為小學教師,后一代的小學教師將會是多才多藝全面發(fā)展的新一代教師,對這一領域的研究也將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全面。
三、主要研究或設計內容,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和思路:
主要的研究內容有:
1、從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小學生的興趣愛好。
2、特長培養(yǎng)對小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影響。
3、身體和心理的健康發(fā)展有利于小學生各方面的學習。
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和思路:
1、如何發(fā)現(xiàn)小學生的興趣愛好:
a.利用課余時間和學生進行交流。
b.利用課堂提問、課堂交流。
2、怎樣讓小學生感受到學習特長的價值:
a.學?梢远嘟M織一些有意義的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
b.教師帶領學生去校外參加比較大型的比賽。
c.給一些特長比較突出的學生給予鼓勵和獎勵,激勵每個學生不斷進取。
3、為什么特長學習會有利于其他學習:
a.特長學習磨練人的意志,讓學生養(yǎng)成做事不半途而廢的良好習慣。
b.特長學習在潛意識中,能讓學生塑造一個活潑開朗的性格,增強交際能力。
c.在長期的演出、比賽中,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
四、完成畢業(yè)論文(設計)所必須具備的工作條件及解決的辦法:
具備的工作條件:
有:圖書館(書籍、學報)、網絡(中國知網)、與論文相關的文獻等等。
解決的辦法:
1、本課題研究的方法主要有:文獻查閱法、觀察法、問卷調查法等;
2、積累與該課題相關的知識,借鑒別人成功的經驗,對查閱文獻資料和知識進行整合等,并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下完成本研究。
五、工作的主要階段、進度與時間安排:
第一階段:20xx年6月—20xx年8月 選定論文寫作方向、收集相關資料、閱讀 文獻、擬定論文題目
第二階段:20xx年9月1日—20xx年10月8日 確定論文題目,擬定寫作提綱、撰寫論文開題報告
第三階段:2010年10月9日—20xx年11月28日 整理分析資料,撰寫論文初稿
第四階段:20xx年12月1日—1月30日 修改定稿
小學教育開題報告 20
一、課題的提出
綜合實踐教育是黨的教育方針的重要內容,是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21世紀合格人才的有效途徑。勞動教育與德、智、體、美等育緊密相聯(lián),是教育不可取代的基本內容。
由于社會、家庭、學校重文輕勞的思想在作祟,升學指揮棒的負面影響,導致我們的學生勞動觀念薄弱,勞動認識片面,勞動態(tài)度不正,勞動習慣差劣,勞動技能低下。綜合實踐教育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智力潛能深度的開發(fā),對于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對身心健康的養(yǎng)成,對真善美的追求等方面獨特作用,迄今還沒有引起學校、家長、社會的充分重視。特別是落實到教育教學上,從課程定位到教學內容、課時安排、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等,還遠不能有效地適應學生發(fā)展的需要。在幾個教育科研“五年”規(guī)劃中,國內一些學者在理論上進行了相關研究,在“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豐富的成果。但是,面對新世紀、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zhàn),對綜合實踐教育在基礎教育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對人的全面發(fā)展、素質提高的價值認識需要作出新回答!翱平膛d國”,人才的基礎在哪里?國家創(chuàng)新體系的人才資源的基礎在哪里?基礎教育是重中之重,綜合實踐教育更不可缺位。因此,深入系統(tǒng)地研究中小學綜合實踐教育,對于全面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決定》以及《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促進基礎教育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學習服務,在課程改革和學習方式上提供理論和實踐上的支持,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長遠意義。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在小學初中階段,綜合實踐教育從原來的學科課程,而被納入新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之中。無論在學科地位上,還是在學時的分配上、知識的含量上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新課程理念要求綜合實踐活動不允許有原來意義上的教材出現(xiàn),不允許每個學習領域都編成教材。因此,綜合實踐教育的發(fā)展,必須在教學內容取舍和選擇上,在的開發(fā)和利用上,建立一種新的運行機制,使綜合實踐教育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適應學生發(fā)展的需要,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二、研究的目標
。ㄒ唬┕ぷ髂繕
探索一套既體現(xiàn)基礎教育性質和素質教育精神,又和我校當?shù)亟洕、社會發(fā)展相適應的綜合實踐教育資源體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勞動。
(二)學生素質目標
1.初步形成熱愛家鄉(xiāng)、熱愛勞動的情感和態(tài)度。
2.初步學會自我認識、自我體驗,養(yǎng)成使用勞動工具、主動參與勞動的習慣。
3.初步學會運用綜合實踐實踐所學知識去觀察社會生活,能夠在綜合實踐教育實踐中開發(fā)智力、增強體質、陶冶情操。
。ㄈ┙處熍囵B(yǎng)目標
綜合實踐課題的研究開展需要教師深刻理解綜合實踐教育工作的內涵,真正確立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理念,具有良好的自身素養(yǎng)和不斷完善的知識結構。需要教師理解綜合實踐教育所負載的價值和意義。需要教師具有觀察、發(fā)現(xiàn)、應對、靈活深入地處理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差異性、豐富性問題的能力?傊,教師職業(yè)的專業(yè)性要求在課題的實踐與研究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我們要以課題研究為契機,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對綜合實踐教師進行專業(yè)技術和專業(yè)教法方面的定期培訓和學習,不斷完善綜合實踐教師隊伍建設,培養(yǎng)和鍛煉一批優(yōu)秀的青年骨干教師。
三、研究的內容
1、編寫出一套既突出區(qū)域性、地方性特色,又突出綜合實踐教育特點,符合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的校本課程體系。
2、探索符合兒童認知規(guī)律的校本教材編排模式。
3、初步形成學校自主開發(fā)的"課程運行機制,建立綜合實踐教育科學合理的學校課程管理機制和評價體系。
四、研究方法與研究思路
。ㄒ唬┭芯糠椒
本課題研究主要采用行動研究法和經驗總結法。
查閱有關文獻材料,根據(jù)地區(qū)綜合實踐教育資源的考察和學校綜合實踐教育的實際情況調查,開發(fā)和設計具有學校特色的綜合實踐教育資源。用觀察、測量和統(tǒng)計分析的辦法來了解和掌握第一手材料和有關數(shù)據(jù),不斷調整、完善研究措施,不斷總結經驗,不斷提高研究水平和活動實效。
。ǘ┭芯克悸
以馬克思關于人的發(fā)展論述和兒童心理學為理論基礎,以當前綜合實踐教學的現(xiàn)狀為背景,以社會、家庭、學校為反饋點,以學生綜合實踐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為著眼點,通過比賽、訪問、座談會、個別面談、問卷、測試等多種形式進行研究,開發(fā)和利用校本綜合實踐教育資源,致力于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關心經濟發(fā)展、會學習新技術,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現(xiàn)代人”。
五、研究的'原則
、比w性原則:
面向全體是素質教育的前提和基礎,綜合實踐課在的開發(fā)和利用上,必須從綜合實踐教育的基礎性、通用性出發(fā),做到面向每一位學生,適應每一個孩子,使每位學生都能享有均等的動手、動腦、參與學習的機會,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礎上有所發(fā)展和提高。
2.全面性原則:
綜合實踐教育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必須能最大限度地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既要學習必要的綜合實踐知識,訓練操作技能,又要注重滲透思想教育,培養(yǎng)學生健康又健全的人格。3.基礎性原則:
綜合實踐教育是一門使學生學會生存、生活和發(fā)展的工具課。教育資源的開發(fā)必須既要立足于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勞動態(tài)度、勞動觀念和勞動習慣,又要使學生初步掌握一些工農業(yè)生產和服務性勞動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勞動素質。
4.活動性原則:
綜合實踐教育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要堅持以學生自身實踐為主的原則。要保證學生主體有足夠的勞動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具體操作中去實現(xiàn)理解、認識、探索、創(chuàng)造、交流和情感體驗,在動作的內化過程中促進學生智力、技能、情感、個性的發(fā)展。
5.開放性原則
綜合實踐教育具有很強的綜合性,綜合實踐教育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要注意和其他學科教學的緊密聯(lián)系和互相滲透,要因地、因校制宜,從實際出發(fā),開發(fā)教學資源。要走出課堂、走出校門,做到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有機結合。
6.主體性原則
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盡可能多地為每一位學生提供實驗、動手實踐操作的時間和空間,大膽放手讓他們解決生產中的實踐問題,激發(fā)他們探索真知的愿望和熱情,使他們在掌握勞動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
7、目的性原則
綜合實踐教育資源的開發(fā)和設計,其外顯活動必須具有明確的目的性。要徹底消除無目的無意義的“花架子”活動,力求避免為活動而活動。要充分考慮到每次活動都是教育中所必需的,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
8、因材施教原則
綜合實踐教育活動必須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要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年齡的特征和掌握知識量的多少,提出不同的要求進行分類指導,從學生的個性差異、興趣差異、特長差異、能力差異出發(fā),因人制宜地加強個別指導。9.區(qū)域性原則
綜合實踐教育的內容,各地的情況是不同的,強調它的地方性特點或者區(qū)域性的特點,我們必須充分發(fā)揮我校得天獨厚的綜合實踐教育資源優(yōu)勢,因地制宜地開發(fā)和利用我校的綜合實踐教育資源。
六、教育資源開發(fā)的設想:
1.建立實踐基地,強化校本特色:
綜合實踐課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極強的課程。單純地搞"紙上談兵"、"黑板上種田"是無法完成學習內容的。學生只有通過親身實踐,才能掌握基本的操作要領形成自己的能力。然而目前許多學校沒有綜合實踐課專業(yè)教室,即使是好學校設立了綜合實踐課教室,但設備也不夠學生使用,只能滿教師的演示使用,更缺乏校外的實踐基地。
勞動實踐基地是綜合實踐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勞動觀念和開展課外生產實踐活動以及德育的主要陣地之一。我們將著手創(chuàng)建“小農場、小苗圃、小果園、小飼養(yǎng)場、小魚池、小工廠”等學生綜合實踐實踐基地,學生在勞動實踐基地通過實踐、觀察、實驗和嘗試等活動,能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技能,調動學生的勞動積極性,還能讓學生養(yǎng)成珍惜勞動成果和熱愛勞動的優(yōu)良品質。
2.課外科技活動,促進潛能開發(fā):
要深化綜合實踐教育,確保綜合實踐教育的質量和效果,把綜合實踐教育和科技活動結合起來,把創(chuàng)造教育的內容滲透到綜合實踐教育中,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渠道。把綜合實踐教育和科技活動結合起來,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綜合實踐教育的興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有利于把學生源于生活和課本知識提出的奇思妙想在綜合實踐教育中去檢驗、去實踐。通過植物種植活動、生物飼養(yǎng)活動、工藝制作活動、電子制作活動、航模制作活動、發(fā)明創(chuàng)造活動,營造一個良好科技教育的校園氛圍,為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提供廣闊的學習背景。
3.科學選擇內容,改進課堂教學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要確立綜合實踐課的主體地位,在綜合實踐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打破原有的教育思想,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因地制宜,開展一些實用技術內容的教學。如組織學習一些當?shù)剞r特產的栽培、嫁接、加工等知識。
開展一些鄉(xiāng)土資料、環(huán)保等的調查活動。介紹一些簡單的動植物栽養(yǎng)實用技術。還可開設一些現(xiàn)代科技知識講座,憑教師自身的素質和手頭資料,給學生介紹當今世界的前沿科技信息,如“克隆技術”、“基因工程”等。
4.校外公益勞動:
面向社會,每個學期組織幾次校外公益勞動,如社區(qū)服務、打掃街道等公益勞動,讓學生積極投身于社會服務,用自己的雙手美化周圍的環(huán)境,服務身邊的居民,將來更好的為社會服務。
5.相關學科滲透:
小學科學學科與社會生產和生活緊密聯(lián)系,包含多種綜合實踐教育因素。生物學與農業(yè)生產、人類環(huán)境有著緊密的關聯(lián),它可以直接促進學生了解農牧業(yè)的知識及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天文地理可以使學生獲得家鄉(xiāng)的自然氣候、物產資源分布、交通網絡以及利用和控制自然力的方法等知識。物理學的基本定律和原理是許多重要生產過程的基礎,可以幫助學生掌握綜合實踐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因此,教師在進行這些教學時必須緊密聯(lián)系工農業(yè)生產的實際,使學生正確地理解生產原理,理解科學技術在現(xiàn)代生產中的運用,理論聯(lián)系實際,激發(fā)勞動興趣。
6.其他教育活動:
開展教室內務整理、洗衣服等生活自理比賽。舉行篝火晚會、挑戰(zhàn)自我等文體活動。長期聘請校外科技輔導員,定期舉行農技知識講座和實踐活動指導,請當?shù)赜嘘P部門的領導、專家、技術人員、致富能人來介紹本地的產業(yè)結構、經濟形勢和勞動力市場信息,帶領學生帶生產第一線,激發(fā)學生綜合實踐學習的興趣,樹立服務于社會的理想。
七、研究措施:
1.進一步解決好認識問題。
要把綜合實踐教育看作是貫徹教育方針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堅持社會主義方向的一項基本措施,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人才的必要途徑。全校教師要樹立新形勢下現(xiàn)代教育思想體系和素質教育觀念,以現(xiàn)代教學手段促進綜合實踐教育,以扎實的教學促進綜合實踐教改,以教改促進綜合實踐師資隊伍建設,從而促進教育教學思想認識的提高,開創(chuàng)我校綜合實踐教育的新局面。
2.進一步完善綜合實踐教育的基地建設。
我校要以教育現(xiàn)代化建設為契機,進一步加大投入,不斷充實校內外綜合實踐教育教育基地的建設,為學生提供綜合實踐教育實踐的機會和條件。校內應充實綜合實踐專用教室的設施建設,裝備具有先進技術水平和一定科技含量的教學設施,建立學校課堂小基地。加強校外基地建設,為綜合實踐教育提供規(guī)范的實踐基地。
3.深化綜合實踐課教學改革。
教師要致力于綜合實踐教學研究,總結教學規(guī)律,借助現(xiàn)代教學手段,研究提高學生綜合實踐學習效率的途徑、方法,加強對學生現(xiàn)代勞動觀念、勞動技能、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的最佳結合。
4.健全對綜合實踐教育的督導評估機制。
把綜合實踐教育作為督導評估的一項重要內容,制定綜合實踐教育督導評估細則,并認真貫徹落實,進一步優(yōu)化綜合實踐教育、全面提高綜合實踐教育的科學化、規(guī)范化水平。通過督導評估,大力表彰和獎勵綜合實踐教育的先進單位和個人,堅決糾正不重視綜合實踐教育的現(xiàn)象和問題,扎扎實實地促進綜合實踐教育事業(yè)的不斷健康發(fā)展。
八、課題研究的實施步驟
。ㄒ唬蕚潆A段:
1、查閱文獻,廣泛收集資料,接觸和了解國內外先進的綜合實踐教育思想,積極吸取各地研究成果。
2、組織部分教師系統(tǒng)學習有關小學綜合實踐教育理論,做好課題內成員的分工工作。
3、調查研究當前小學綜合實踐教育的現(xiàn)狀,分析思考課題操作的可行性,制定研究方案,開題論證。
。ǘ⿲嵤╇A段:
系統(tǒng)開發(fā)和利用綜合實踐教育資源,逐步構建小學綜合實踐教育的評估機制,完成有關的系列體制。并根據(jù)研究情況及時總結經驗,寫出階段性小結和研究論文。
。ㄈ┛偨Y階段:
完成結題報告和相關材料的整理工作,撰寫課題成果,請有關專家鑒定。
九、成果的形式
1、階段性總結、實驗報告、、研究論文。
2、學生綜合實踐素質提高的各項依據(jù)及有關數(shù)據(jù)。
3、其他有關材料。
【小學教育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小學教育開題報告(精選13篇)08-06
小學教育開題報告15篇11-02
小學教育開題報告5篇02-17
小學教育開題報告(13篇)06-18
教育碩士開題報告11-14
教育開題報告范文12-08
教育開題報告熱門01-16
小學教育開題報告集錦13篇12-07
教育語文開題報告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