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比例尺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3-01-07 16:00:01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比例尺的教學設計(精選12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比例尺的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比例尺的教學設計(精選12篇)

          比例尺的教學設計 篇1

          一、編寫意圖:

          比例尺是在學生已掌握正、反比例,圖形的放縮等知識的基礎上學習的!氨壤摺痹谏钪械膽梅浅V泛,學生事實上對它已有了初步的生活積累,只不過未提升到數學化的認識。從教學的角度看,這一內容屬于“概念教學”的范圍,據此,我把教學的主要目標定為以下三點:

          1、我會看地圖:掌握比例尺意義 ;

          2、我會用地圖 :求圖上或實際距離 ;

          3、我會造地圖 :根據實際,選擇合適比例尺,

          顯然,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是本節課的重點,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比例尺是本課難點。

          重點難點突破措施:

          1、 情境:

          “看地圖”,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結合具體實例進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義。

          2、 設疑:

          “每一張地圖的比例尺都一樣嗎?為什么?”這一問題的設置就是對學生的挑戰

          3、 放手:

          充分發揮小組的作用,讓學生在合作中依靠團隊的力量,解決問題。

          二、教學反饋

          1、導學案:當堂發放。開始本單元時,讓學生將地圖懸掛在教室。

          2、教學步驟:

         。1)明確課題,解讀目標

         。2)獨立預習,完成學案

         。3)對學群學,解決疑難

         。4)重點展示,整體提升

         。5)整理收獲。當堂檢測

          3、雙色筆運用:群學中的“小組智慧”、學案整理中運用。

          4、預期效果:

         。1)能靈活運用比例尺的知識

         。2)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發現、提出、解決問題。

         。3)在合作中贏取更大的勝利

          (4)完成當堂檢測及課外加油站

          5、不足:展示時間預設不足,當堂檢測未能全部批改。

          三、備課組點評

          1、導學案特色

         、倌繕饲、層次清,保障學生思路清

         、跈z測題目與目標達成一一對應

         、巯嘈藕⒆,大膽放手,給孩子更大的思考和合作空間

          課堂片段:

          在導學按第二站“用地圖”中,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

          1、在地圖上選擇兩地,量出它們之間的直線距離,你知道實際距離嗎?

          2、這些計算在實際生活中有什么用處?

          在研究第一個問題開始不到兩分鐘,碧海藍天組便高高的舉起了手。

          “老師,我們的地圖是盜版的,上面沒有比例尺”孩子們一臉的沮喪。

          還真是這樣,他們組帶來的是一種玩具型的中國地圖拼圖,我們也和他們又找了一遍,也沒有發現比例尺的蹤跡。

          “沒有比例尺,怎么能求出實際距離呢?”

          “都怪劉之豪,帶動時候也不看看”

          “是呀,沒有比例尺怎么計算呢?”我順著孩子們的話說下去,“其實,劉之豪在考大家呢!”見我賣了個關子,孩子們一下子靜了下來。

          我接著說:“如果是相同的兩地,在不同大小的地圖上,表示的距離相等嗎?”

          一句話引起了孩子們的思考。果然,經過討論,他們在自己“盜版”的玩具地圖上,先量出了安陽到鄭州的直線距離,又借助班內的大型中國地圖,求出這兩地的實際距離,最后根據比例尺的意義計算出了自己地圖比例尺。

          展示中,碧海藍天組洋溢著滿滿的自信,孩子們在一片歡呼中享受著發現的喜悅!

          (1)第二站:用地圖

          2、集智備課流程

         、偌w研討,全面分析教材,整體把握全冊及單元知識點、重點難點,指定主備人。

         、谥鱾淙嗽O計導學案初稿。

         、奂w討論初稿,并對初稿進行修改和完善,上交學校教導處審核。

         、苤鱾淙烁鶕抻喴庖姷诙卧O計。

         、莞魑唤處熃Y合自己的學情自行設計適合本班的導學案。

          3、教師評價

          本導學案學習目標具體,重難點突出,結合生活實際靈活應用知識。

          4、學生評價

          ①我能看懂學習目標,知道自己該做什么。

         、谛枰獙懙臇|西不多,我可以有更多的思考時間?

         、弁ㄟ^檢測題,我可以很清楚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很好,哪些地方需要努力

         、苡幸蓡柌豢膳,“小組智慧”處我要認真學

          5、努力方向

         、偃绾闻囵B學生強烈的時間觀念

         、诮處熑绾螠蚀_調控課堂時間

         、郛攲W生主體與時間出現沖突時,教師該如何把握

         、荜P于后進生的課堂輔導應該通過怎樣的途徑

          比例尺的教學設計 篇2

          教案背景:

          本課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十二冊“正比例和反比例”這一單元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對比例的意義有了一定的建構基礎以及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性質這樣背景下進行探索學習的。學好這部分內容,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能更好地理解地圖。

          教材分析:

          教材通過解決實際問題知識引出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就是比例尺。再通過練習鞏固比例尺的相關知識,使學生能根據比例尺求出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這部分內容有較強的實際應用價值,為學生架起一道數學學習和現實生活之間的橋梁,使他們充分感受到數學的現實意義,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習興趣,并為后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驗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2通過觀察、操作與交流,體會比例尺實際意義,了解比例尺的含義。 過程與方法:

          3運用比例尺的有關知識,通過測量、繪圖、估算、計算等活動,學會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4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逐步形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的意識,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的習慣。

          教學重點:

          正確理解比例尺的含義。

          教學難點:

          運用比例尺的有關知識,通過測量、繪圖、估算、計算等活動,體會比例尺的實際意義,學會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老師為了考考大家,給同學們出個腦筋急轉彎:一只螞蟻不到20秒鐘從西安爬到了北京,你知道為什么嗎?

          生思考回答:在地圖上。

          師:那么大的地方可以用一幅地圖來體現出來,這里運用了什么知識? 生:圖形的放縮。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如果要給我們的教室畫一張平面圖,它應該是

          什么形狀的?你會畫嗎?

          生:長方形。

          師:那我們來估一估它的長和寬吧

         。ㄉ洪L大約9米,寬大約6米 。 )

          師:請大家在練習本上畫出教室的平面圖。(生畫師巡視)

          學生動手操作,反饋。

          師:同樣畫的都是我們的教室,卻不一樣大,大家贊成誰的畫法(故

          意)?為什么?

          生:可以利用前面所學的知識----圖形的放縮,把教室的長和寬都縮

          小一定的倍數在紙上表示出來。

          師:你的想法很對,跟笑笑同學的想法一樣。

          師板書學生結果:逐步引出1:100

          1學生匯報。

          2學生討論:

          學生:圖上1厘米長的線段表示實際100厘米。

          3引出課題。

          教師:這就是今天要學習的新知識——比例尺(板書課題)

          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1.介紹各種比例尺的名稱。

          師:在地圖上這些都叫做比例尺。根據板書教師介紹數字比例尺、文

          字比例尺、線段比例尺。

          2.認識比例尺的意義。

          師:比例尺1:500是什么意思?

          生1:就是圖上1厘米的長度代表現實中的500厘米。

          生2: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500倍。

          1生3: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 500

          師:比例尺1:2200000是什么意思?

          生1:就是地圖上1厘米的距離相當于現實中的2200000厘米的距離。 生2:?

          師:同學們講得都對,那到底什么是比例尺?

          學生回答,師評價并規范學生語言:對,比例尺就是圖上距離與實際

          距離的比。

          小結比例尺的特點及應注意的問題.

          三、練習鞏固,檢測反饋。

          1、練習1、求比例尺在一幅地圖上,用20cm的線段表示實際距離10

          千米。求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

          學生獨立做,集體反饋。

          練習2:甲、乙兩地相距320千米,畫在比例尺是的地圖上,應畫多少厘米? 02040 60千米

          練習3、4略

          2、師:剛才我們畫的教室平面圖,你現在有辦法讓別人知道我們教室有多大了嗎?

          指導學生在畫的長是9厘米、寬是6厘米的圖上加上"比例尺1:100"。 在畫的長是3厘米、寬是2厘米的圖上加上"比例尺1:300"。

          3、再次認識比例尺

          <1>出示一個手表的零件,這些零件如果要你畫出來,你覺得有什么困難。你有什么辦法嗎?

          <3>求出這幅圖的比例尺。說說與一般的地圖上的比例尺有什么不同。

          比例尺把實際距離縮小一定的倍數如1:30000000

          把實際距離擴大一定的倍數如200:1

          <5>引導討論要將鋼筆或杯子的設計圖畫出來,你選擇怎么樣的比例尺?

          補充板書:

          把實際距離按原來的大小畫出來,比例尺就是1:1

          四、合作總結,整理內化。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五、布置作業。

          1、請大家把書翻到30頁,量一量平面圖中笑笑臥室的長是()厘米,寬是()厘米。

          算一算笑笑臥室

          實際的長是()米,寬是()米,面積是()平方米。

          學生獨立完成。

          2.同學們,你們能自己確定比例尺,把自己家的平面圖畫下來嗎? 板書設計

          比例尺的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組織學生畫出的平面圖,使學生體會到圖上距離與實際距

          離的比,知道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就是比例尺,知道比例尺的兩種形式并能互化。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小組觀察、思考、動手、討論等合作學習,進一步發展了畫圖能力以及互相合作、協調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結合學生認知規律,充分發揮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功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在具體的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以及與人交流、溝通,互動、互助的學習品質。

          重點和難點:

          理解比例尺的概念,能正確根據比例尺的意義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設置教學情境,感受比例尺

         。ㄒ唬┊嫯嫳缺

          1、估計黑板的長和寬:教室前的這塊黑板同學們熟悉嗎?

          請你估計一下黑板的長和寬。

          2、丈量黑板的長和寬:(板書:黑板實際長3.5米,寬1.5米)

          3、畫黑板:你能照樣子把黑板畫在本子上嗎?(師巡視)

          4、質疑:這么大的黑板,為什么能畫在這么小的一張紙上呢?(長和寬按一定的比例縮小了。)

          5、挑兩個黑板圖(一個畫得不像一個畫得較像)出示:

          評價:

         、僬l畫得更像一點?

         、诜治鰣DA畫得不像原因可能是什么?(長和寬縮小的比例不一樣。)

          師生合作,算一下長和寬分別縮小了多少倍?得數保留整數。(屏幕顯示)

          圖上長7厘米,長縮小:350÷7=50

          圖上長5厘米,長縮小:350÷5=70

          寬1.5厘米,寬縮小:150÷1.5=100

          寬2.5厘米,寬縮。150÷2.5=60

          師點撥:從上面計算結果來看圖A長和寬縮小的比例差距較大(即比例失調),所以看上去畫得不像;而圖B長和寬縮小的比例接近,所以看上去畫得較像。

         。ǘ┰佼嬙俦

          1、想一想怎樣畫得更像?(長和寬縮小的比例要保持相同。)

          2、課件展示準確的平面圖:

          3、請你幫老師算算長和寬分別縮小多少倍?

          圖上長3.5厘米縮。350÷3.5=100

          寬1.5厘米縮小:150÷1.5=100

          4、小結:當長和寬縮小的倍數相同時,黑板的平面圖就十分逼真!由此可見,為了能反映真實的情況,畫圖時必須要有個統一的標準,這個統一的標準就是比例尺。(板書:比例尺)

          二、結合實際,理解比例尺

         。ㄒ唬┱f一說

          ①講授:課件中的長方形是按縮小100倍來畫的,我們就說這幅圖的比例尺是1﹕100。

         、谡l來說說比例尺1﹕100表示什么?(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一百分之一;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一百倍;圖上距離1厘米表示實際距離100厘米等等)

          ③圖A、圖B長和寬比例尺各是多少?分別表示什么?

          小結:一幅圖一般只有一個比例尺,當長和寬的比例尺不一樣時,所畫黑板就會失真。

         、苡米约涸捳f說什么叫做比例尺?怎樣計算比例尺?

          小結: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叫做比例尺;比例尺通常寫成前項是1的比。

         。ǘ┧阋凰

         、傧聢D是我校的平面圖(屏幕同時顯示),水果批發市場距我校直線距離約300米,可在這幅圖上只畫了3厘米,這幅圖的比例尺是多少?

          評講:你是如何算得?結果是多少?(1﹕10000)要注意些什么?

         、趶1﹕10000這一比例尺上,你能獲取那些信息?

          板書: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一萬分之一;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一萬倍;圖上距離1厘米表示實際距離10000厘米等等。

          三、自學新知

          師:今天學的比例尺就是書上48至49面的內容,請同學們打開書,認真看看,還有什么內容陳老師沒講到的呢。

          1、學生看書自學,匯報。

          2、認識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師:有關比例尺的知識還有很多呢

         。1)出示:標有數值比例尺的中國地圖讓生說比例尺1:100000000的意思

         。2)出示:機器零件圖說出圖中2:1的意思

          四、課堂總結,回顧比例尺。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能用“收獲、啟發、成功、遺憾”四個詞談談你這節課的感受嗎?

          比例尺的教學設計 篇4

          一、教材分析

          《比例尺》這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比和比例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它是比和比例知識的延伸和應用,比例尺不是一把真正意義上的尺子,卻是一個日常生活中極其重要的工具。在現實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因此,對比例尺的學習具有很現實的意義。

          二、學情分析

          本課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第十二冊第

          48、49頁。是在學生學習了比和比例有關知識的基礎上學習的,學生對于常見的平面圖和地圖并不陌生,但對“比例尺”這個概念可能會有些生疏和抽象,課堂上將緊密借助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引導學生,主動建構知識,讓學生充分動手操作,動腦思考,經歷“比例尺”知識的形成過程。

          三、目標與要點分析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義,并能根據比例尺的意義求一幅圖的比例尺。

          (2)能夠根據比例尺知識求實際距離。

         。3)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動手測量和畫圖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合作意識、創新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驗學習數學的價值,增強學好數學的情感。

          本節課的重點是理解比例尺的意義。難點是把線段比例尺改寫成數值比例尺。

          為了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本節課將提供較大的探索空間和眾多的動手操作時機,讓學生充分動手動腦,主動建構知識,而不是硬生生地把知識強塞給學生。

          四、教學策略設計

          比例尺是人們約定俗成地表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關系。以往我們執教傳統教材,是直接給出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然后讓學生求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要求化成單位相同再寫比,這樣的比就是比例尺。表面上看學生似乎已經知道了比例尺,但是比例尺為什么應運而生?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知識。如何讓學生經歷比例尺的產生過程,教材創設了設計足球場平面圖的情境,讓學生在設計過程中體驗到比例尺產生的必要性——繪制平面圖時需要把實際距離縮小一定的倍數,既體現了新理念,又讓學生有了更多自我體驗和感悟的時間與空間。

          有了以上的思考,就有了我第一次設計嘗試,遺憾的是學生面對一個長8米,寬6米的教室,沒有意識到在紙上長要畫多長,寬要畫多長,按多少“比”在來畫。從學生完成的作品來看,有3人用1∶1000來畫的,有13人畫出長的比是1∶500,寬的比是1∶300,兩個比不同,導致學生畫出的形狀與原來足球場的形狀不同。大部分學生畫出了任意長和任意寬,組成一個長方形,標上實際距離。這種情況是不是學生缺乏一種體驗,一種按倍數縮小并縮小相同倍數的體驗,因此學生不能自動生成。以上的教學實踐引起了我的反思,重新嘗試第二次設計,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五、教學過程設計

          (一)、生活原型再現:

          師:(出示李成俊同學的照片)你們認識他嗎?他是誰?

          生:李成俊

          師:怎么可能呢?照片上的人這么小,怎么會是他呢?

          生:是縮小了??

          師:如果李成俊的眼睛不縮小,鼻子和嘴巴縮小了,那會怎么樣?生:不像他了,像丑八怪??師:那怎樣才能像他呢?生:都要縮小。

          師:一起縮小,是吧。如果他的眼睛縮小100倍,鼻子和嘴巴縮小10倍,像他嗎?生:不像,要縮小相同的倍數。??

         。ǘ、創設情境,以疑激思

          同學們,昨天我們測量了教室的長是8米寬是6米,現在老師提議大家以小組為單位,當一回繪畫師,畫出教室的平面圖。再動手之前,先思考這兩個問題:

          1、要把教室的平面圖畫在紙上,你有這么的的紙嗎?你怎么辦?

          2、隨便在紙上畫一個長方形,這一定是教室的平面圖嗎?

         。ㄈ、獨立探究,合作交流。

         。1)通過學生討論,引出學習要求:

          A、你是怎樣確定圖上的長和寬的長度;

          B、圖上的長和實際的長的比是多少,并化簡;

          C、寫上圖上的寬和實際的寬的比,并化簡;

          根據要求個人作圖,完成后四人小組交流(重點交流你是怎么確定圖上的長和寬的)選擇你們組認為最好的,貼在黑板上。(2)學生小組學習

         。3)學生匯報設計思路

          生1:我是把實際的長和寬都縮小1000倍,圖上的長就是8厘米,寬就是6厘米,這樣的長方形圖就是足球場的平面圖。

          (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8厘米:8米=8:800=1:100

          6厘米:60米=6:6000=1:100

          4厘米:8米=4:800=1:200

          3厘米:6米=3:600=1:200

          揭示比例尺的意義: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師:1:200的比例尺,說說你是怎樣理解的?

          生:表示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1/200;

          表示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200倍;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是1:200;圖上1厘米表示實際距離2米;

          (四)、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的認識

          1、示中國地圖。

          師:比例尺1:10000000表示什么實際意義?

          生:圖上距離1厘米是實際距離的1000000000厘米。

          2、示北京市的地圖。

          師:觀察這幅地圖的比例尺有什么不同?表示什么實際意義?生:這是一幅線段比例尺,表示圖上1厘米表示實際50千米。

          3、學生讀教科書。

          師:書中這兩種比例尺分別叫什么?它們有什么不同?

          生1:前面的一種叫數值比例尺,后一種叫線段比例尺。數值比例尺沒有單位.生2:實際距離都比圖上距離大。

          師:是不是所有的比例尺都是實際距離比圖上距離大呢?請同學們看書第49頁后,回答并說為什么?

          生:不是。因為有的機器零件很小,需要把實際長度按一定的比擴大后,再畫在圖紙上,這就出現了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大的比例尺。師:圖中的2:1表示什么?

          生:圖中的2:1表示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2倍。

          師:請同學們觀察這些比,你有什么發現?生:這些比的前項和后項都是1.小結:為了計算,通常把比例尺寫成前項或后項師1的比。

          4、教學例1.師:我們能不能把它(手指上面的線段比例尺)改成數值比例尺呢?指名學生板書:圖上距離:實際距離1厘米:50千米

          =1厘米:5000000厘米

          =1:5000000師:做這類題,因該注意什么?

          生:統一單位,比例尺不帶單位名稱,一定是圖上距離除以實際距離。

          教學反思

          上完課,我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經歷了實踐與理論的深思與探索,對新課標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1、在學生已有的經驗上學習數學

          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只有在學生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學生才感到親切,學得主動。通過課前展示學生的照片,學生對照片上的人是按倍數縮小了這種生活常識有了深刻的體驗,再讓學生來畫教室的平面圖,可以說是水到渠成的。

          2、讓學生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

          只有體驗過,理解才會深刻。讓學生在畫教室平面圖的交流互動中,體驗探究比例尺的產生過程,理解比例尺產生的必要性。同時在探究過程中,學生對比例尺的意義理解是多方位的,個性化的。有了學生個性化的體驗,才有了后面解決問題的個性化的表達。

          3、讓學生密切聯系了生活實際

          數學來源與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實際。本節課從讓學生設計教室平面圖,到讓學生把線段比例尺改成數值比例尺,“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理念貫穿了整個教學的始終,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價值。

          比例尺的教學設計 篇5

          【教材分析】

          教材從學生比較熟悉的房屋平面圖入手,引導學生認識比例尺,初步感受比例尺在生活中的應用。出示平面圖后,借助圖形放縮的經驗和其他學習經驗,了解比例尺的含義。

          【學情分析】

          本節課內容是學生在學習了化簡比的基礎上學習的,因此不會感到陌生。但學生對比例尺的意義可能不好理解,這部分知識相對來說比較抽象,在具體計算上可能存在一定困難。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認識比例尺;能根據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中的兩個量求第三個量。

          2、運用比例尺的有關知識,通過測量、繪圖、估算、計算等活動,學會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3、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進一步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結合具體情境理解比例尺的意義。

          【教學難點】

          應用比例尺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直尺,中國地圖

          【教學流程】

          一、 談話導入,激起興趣

          1、 如果要繪制我們教室的平面圖,需要多大的紙?

          如果要繪制中國地圖呢?

         。▽W生自由回答。得出結論。)

          2、 聰明的人想出了一個辦法,把物體實際的長度按一定比例縮小再畫在圖紙上,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研究的內容。

          【設計意圖:先抓住學生急于認知的心理,從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出發,真切感受到在繪制平面圖的時候,不可能按照實際的長度來操作,需要有一個科學的方法,從而引入本節課內容!

          二、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活動一:(課件出示)

          六一兒童節快要到了,學校要舉辦一個大型的篝火晚會,想讓同學們設計一個舞臺。在平面圖上如果用10厘米表示地面上10米的距離,那么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是多少呢?

          【設計意圖:用學生喜歡的活動引起濃厚的興趣,用親身經驗走近數學,探索其中的奧秘!

         。1)讀懂題目中的信息。

         。▽W生匯報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2)根據題目的要求,引導學生得出10厘米:10米,并用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化簡比。

          【設計意圖:利用已有的學習經驗,學生自然會想到要化簡這個比,必須要統一計量單位,這也是比例尺這個知識點重點強調的地方!

         。3)隨學生匯報,板書提煉: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10厘米:10米

          10:1000

          1:100

         。4)揭示比例尺的含義。使學生理解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就是比例尺。

          【設計意圖:不把比例尺作為一個知識點讓學生背誦,而是在情景中鼓勵學生進行充分的思考與交流后得出結論!

         。5)講授比例尺的另一種表示形式,即分數的形式。板書。

          活動二:(課件出示)(投影儀展示)

          師生共同搜集的生活中不同的比例尺,引導學生交流討論,說說自己的發現。

         。▽W生積極展開討論與研究,各抒己見。)

          教師歸納為三點。

         、 比例尺是一個比,不帶計量單位。

         、 比例尺的前項和后項一定是同級單位。

          ③ 為了計算方便,比例尺通常都寫做是前項為1的比。

          【設計意圖:多角度理解比例尺的含義,使學生對比例尺的意義、形式、求法有初步了解,為解決實際問題打好基礎!

          活動三:(出示教材30頁情境圖)

         。1) 理解比例尺1:100的意義,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

          (2) 完成2、3題。

         。▽W生獨立思考后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全班交流方法。)

         。3) 完成4、5題。

         。ㄒ龑W生理解題意,獨立思考后進行交流。)

          【設計意圖:學生可以利用比的意義、比例尺的含義等知識和解決問題的經驗來解決這些問題,放手學生有利于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4)引導學生進行總結歸納。已知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中的兩個量怎樣求第三個量。

          三、 拓展引申,鞏固新知

          出示一中國地圖。

          1、 找到自己的家鄉。估一估家鄉到北京的距離,求一求實際距離。

          2、 放暑假時,你打算從------到-------去旅游,兩地間的實際距離大約是------千米。

          引導學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設計意圖:本體具有開放性和挑戰性,對學生的估算和計算能力都是一種考驗!

          四、 運用所學,解決問題

          1、 學了本節課,你有獲得了哪些知識?

          2、 怎樣畫我們教室的平面圖呢?(長8米,寬6米)

          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看法,自定比例尺,畫出平面圖。

          【設計意圖:回顧前面的問題,首尾呼應,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自由發展空間,讓他們傾聽、協作、分享、交流!

          五、 布置作業,課后延伸

          1、 搜集生活中后項為1的比例尺。

          2、 比例尺除了可以用1:100、1/100這樣的形式表示,你知道還可以怎樣來表示嗎?

          【設計意圖:作為知識的拓展,將舊教材中的擴大比例尺和縮小比例尺、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的知識點給學生,拓寬學生視野和知識面。】

          比例尺的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理比例尺的意義。

          2、能根據比例尺的意義求一幅圖的比例尺。

          重點和難點:

          理解比例尺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課前我先學

          教室的長是8米,寬是6米,請把教室的平面圖畫在紙上,并完成表格。

          要求:

         。1)確定圖上的長和寬;

         。2)個人獨立畫出平面圖;

         。3)在下表中填出圖上的長、寬與實際的長、寬的比,并化簡。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長寬

          二、課中學習:

          1、小組匯報。

          (1)選出大小不同的作品貼在黑板上。

         。2)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各是多少,它們的比值是多少。

          2、集體交流。

         。1)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之間存在著一種倍數關系。

         。2)什么是比例尺呢?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

          (3)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比例尺

          3、根據學生回答,老師強調:

         。1)比例尺與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個比,不應帶有計量單位.

         。2)求比例尺時,前、后項的單位長度一定要化成同級單位.

          (3)比例尺的前項(或后項),一般應化簡成“1”.

         。4)比例尺可以怎樣表示?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

          4、教學第48頁中的把線段比例尺改成數值比例尺。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1CM:50KM=1CM:5000000CM=1:5000000

          三、鞏固練習

          1、判斷下列這段話中,哪些是比例尺,哪些不是?為什么?

          把一塊長40米,寬20米的長方形地畫在圖紙上,長畫了10厘米,寬畫了5厘米。

         。1)圖上長與實際長的比是。()

          (2)圖上寬與實際寬的比是1∶400。()

         。3)圖上面積與實際面積的比是1∶160000。()

          (4)實際長與圖上長的比是400∶1。()

          2、課本P55練一練第1、2題。

          四、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比例尺的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義,能看懂線段比例尺,會求一幅圖上的比例尺,會把數值比例尺與線段比例尺進行轉化。

          2、使學生在觀察、比較、思考和交流等活動中,培養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比例尺的意義,能看懂線段比例尺,會求一幅圖的比例尺。

          教學難點:

          使學生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會求一幅圖的比例尺。

          設計理念:

          本課設計結合具體的情境,出示不同地圖,引發學生思考。再通過比的有關知識介紹比例尺的意義,利用具體生活實例引導學生建構比例尺這一概念,為強化對比例尺的認識,設計中,通過不同形式比例尺的分析比較,以及系列學生自主活動,進一步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培養學生分析、概括的能力,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

          比較引入演示:出示出示一組大小不同的中國地圖。

          師:通過觀察,你發現了什么?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師:想知道地圖是怎樣繪制出來的嗎?今天我們就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板書課題:比例尺)學生觀察

          學生回答。(可能出現:形狀沒變、大小變了。)

          二、自主探究

          認識新知

          1、出示例6。

          師:題中要我們寫幾個比?這兩個比分別是哪兩個數量的比?

          什么是圖上距離?

          什么是實際距離?

          2、認識探索寫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比的方法。

          師: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單位不同,怎樣寫出它們的比?

         。▽W生獨立完成后,展示、交流寫出的比,強調要把寫出的比化簡。)

          3、比例尺的意義及求比例尺的方法

          師:像剛才寫出的兩個比,都是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我們把圖書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

          題中草坪平面圖的比例尺是多少?

          師:怎樣求一幅圖的比例尺?

          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4、進一步理解比例尺的實際意義。

          師:我們知道這幅圖的比例尺是1:1000,也可以寫成1/1000。你是怎樣理解這幅圖的比例尺的?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指出:為了計算簡便,通常把比例尺寫成前項是1的最簡單整數比。像1:1000這樣的比例尺,通常叫做數值比例尺。

          5、認識線段比例尺

          三、學生交流,明確方法:

          把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單位統一成相同單位,寫出比后再化簡。

          學生總結: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學生在小組里說說,再全班交流。

          學生交流:1:1000的意思是圖上1厘米的線段表示實際距離1000厘米的距離,也表示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1/1000,還表示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1000倍。

          學生:圖上1厘米的距離表示實際距離10米。

          四、獨立練習

          鞏固提高1、做“練一練”第1題。

          2、做“練一練”第2題。

          獨立相互說,指名說。先說說每幅圖中比例尺的實際意義。

          學生各自測量、計算,再交流思考過程。

          五、總結評價

          生活延伸

          1、你學會了什么?你有哪些收獲和體會?

          2、在生活中找找,哪些會用到比例尺學生交流

          比例尺的教學設計 篇8

          教學內容:

          比例尺

          學情分析

          班級學生基本上已經比例有關知識,通過本節課是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認識比例尺,能根據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中的兩個量求第三個量,運用比例尺的有關知識,通過測量、繪圖、估算、計算等活動,學會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認識比例尺,能根據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中的兩個量求第三個量。

          2、運用比例尺的有關知識,通過測量、繪圖、估算、計算等活動,學會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認識比例尺,能根據三個量中的兩個量求第三個量,運用比例尺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認識比例尺,能根據三個量中的兩個量求第三個量,運用比例尺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呈現情境圖

          思考、討論

          我家的房屋平面圖

          1、比例尺1:100是什么意思?

          圖上距離

          2、比例尺=—————實際距離

          3、練習獨立完成p30頁第2、3題。

          4、p30頁第4題,怎樣求窗戶的圖上距離?注意比成相成的單位后再計算。

          5、指導完成p30頁第5題。

          注意求比例尺時,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單位要統一。

          教學反思:

          在教學比例尺的過程中,針對課本上出現的兩種問題,一類是已知比例尺和圖上距離求實際距離,另一類是已知比例尺和實際距離求圖上距離。而且在教學的過程中,方法也有不同,學生很容易混淆。

          第一個容易混淆的地方是,針對兩種不同類型的問題,用方程解答,在解設未知數的時候,教材上出現的方法是在設未知數的時候,單位上就出現了不同,以至于學生不知道如何區分,什么時候該怎么設。

          第二個就是方法的選擇上,其實在這一塊知識上,利用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倍比關系,也是一種很好的解法。但是如何讓學生理解這種方法的原理很重要,從學生的課堂和課后情況來看,很多學生其實并沒有從根本上理解這種解法的原理,只是在一樣的畫葫蘆罷了。

          根據學生的這一情況,今天又對比例尺的內容重新整理了一遍,其實關鍵還是在于學生沒有真正的理解比例尺的概念。例如:比例尺1:500000這是在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單位統一的時候的比,所以在用列方程進行解答的時候,如何進行解設只要抓住一個要點:對應的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單位是相同的才能列出方程。這樣就不用去顧及怎么設,只要抓住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單位相同就可以了,怎么設都是可以解答的。

          對于第二個問題,倍比關系的理解,實際還是對于比例尺的理解不夠深。例如:比例尺1:500000表示的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1/500000,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500000倍,圖上的1厘米實際是5千米,這就是線段比例尺,在有些問題中利用線段比例尺還會給計算帶來方便。

          在學生出現問題之后,針對學生的情況,及時地給學生適當的進行歸納整理,會加強學的理解,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

          比例尺的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進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義,能根據比例尺用多種方法計算實際距離。

          2、在具體情境中經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結合問題情境,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進一步認識比例尺,能根據比例尺用多種方法計算實際距離。

          教學難點:應用比例尺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具、學具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直尺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1、回顧思考:

         。1)上一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比例尺,什么是比例尺?怎樣計算比例尺?(留出時間學生思考時間)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

          (2)比例尺有哪些表示形式?數值比例尺有什么特點?在計算時比例尺要注意什么?

          師生共同總結如下:

         、俦壤邚男问缴峡煞譃椤皵抵当壤摺焙汀熬段比例尺”。

         、谔攸c:1、數值比例尺是一個比,可以寫成比的形式也可以寫成分數的形式;

          2、比例尺的前項一般是1。

         、塾嬎氵^程中要注意單位統一;1千米=100000厘米

         。3)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比例尺”?請舉例說一說這個比例尺所表示的意義,前項和后項有怎樣的倍數關系?

          小結:通過剛才同學們的舉例可以看出,比例尺在生活中應用很廣泛,應用比例尺還可以解決哪些實際問題呢?這節課就讓我們共同探究怎樣根據比例尺求實際距離。(板書課題)

          2、提出問題。(課件出示情境圖)

          通過觀察你獲得哪些數學信息?(學生回答)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板書:雛鷹少年足球隊需要幾小時到達青島?

          二、自主學習,小組探究

          教師出示問題:雛鷹少年足球隊需要幾小時到達青島?

          1、出示探究要求:

         。1)理解題意,找出條件和問題。

         。2)分析數量關系,要求“雛鷹少年足球隊需要幾小時到達青島?”,還需要什么條件?

         。3)怎樣根據比例尺求出濟南到青島的實際距離?

         。4)嘗試用不同方法解答這個問題。

          2、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解決,小組長做好記錄。

         。ㄐ〗M合作解答,教師巡視指導學困生,注意不同的解決方法)

          三、匯報交流,評價質疑

          1、分析題意,理清數量關系

          圖中為我們提供了哪些信息?要求時間還要知道哪些條件?

          生:從圖中我們知道了這幅圖的比例尺是1:8000000,這輛汽車的速度是每小時100千米;要求時間應先求出兩地間的路程,用路程÷速度就是需要的時間。

          2、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解決,小組長做好記錄。

         。ㄐ〗M合作解答,教師巡視指導學困生)

          列方程為:

          質疑:濟南到青島的實際距離為什么要用厘米作單位?

          生:讓實際距離和圖上距離的單位統一。

         。◣煆娬{比前項和后項要單位一致)

          師:還有不同解法嗎?學生用展臺進行全班交流

          生:4÷=32000000(厘米)=320(千米)320÷100=3、2(小時)

          師:“4÷”求出的是什么?你們是怎樣想的?

          生:“4÷”求出的是實際距離。我們組是這樣想的:因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在這里圖上距離是比的前項;實際距離是比的后項;比例尺相當于比值。所以可以推出“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我們組就是根據這種關系求實際距離的。

          師:哪個小組還愿意說一說?

          生:4×8000000=32000000(厘米)=320(千米)

          320÷100=3、2(小時)

          質疑:說一說你們的依據?

          生:我們是這樣想的:比例尺是“1︰8000000”,說明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8000000倍,所以從濟南到青島的實際距離可用“4×8000000”求出,求出的數值單位是厘米,所以還要把這個數量的單位轉化為“千米”,最后利用“路程÷速度”求出時間。

          四、抽象概括,總結提升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利用比例尺求實際距離,想想上面的幾種解法,說說你更喜歡哪種解法。為什么?

          預設1:我認為第一種方法好,它是根據比例尺的計算公式列出方程,這種方法更好理解。

          預設2:第三種解法。比例尺“1︰8000000”,說明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8000000倍,所以從濟南到青島的實際距離可用“4×8000000”求出,因為求出的數值單位是厘米,所以還要把這個數量的單位轉化為“千米”,最后利用“路程÷速度”求出時間。

          總結:根據你的理解能選擇適合你的解法很好,那么在設未知數x時,由于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所用的單位不同,注意應設實際距離為x厘米,算出實際距離的厘米數后,再換算成千米。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對比例尺又有了新的認識,在根據比例尺和圖上距離,求出實際距離時,既能根據比例尺的公式列方程解答,也可以用“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或“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的后項”來計算。

          教學反思

         。1)教學時,我承接了前面足球隊賽前訓練的話題引入,出示信息窗,通過讀圖讓學生認識山東省地圖,了解17個城市的大體位置。然后引導學生結合圖中信息提出并解決足球隊需要的幾小時到達青島的問題,展開對新知識的學習。

          (2)合作探索時,根據速度、時間、路程三者之間的關系確定解決問題的思路。把問題轉化到了求濟南到青島的實際距離大約是多少千米。學習邱實際距離時,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思考探究能力,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有的同學想到了方程法,還有的同學根據關系式“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解答。對于學生的不同方法我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讓學生說明道理,另一方面又引導學生自覺進行比較反思,從而掌握求實際距離的基本方法。

          (3)學生對于題目當中的數據,缺乏認真地觀察和思考,單位不統一時,就直接做的大又有在,對于這一點應加強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

          使用建議

          書上呈現只有一種方法,并不是硬要求學生掌握只用一種方法,可能是為了以后的用比例解決問題。對學生來說,并不是書上的方法就是好的。我覺得應該鼓勵學生結合已有的知識經驗,運用多種方法解決,學會欣賞,以實現個性與共性的統一,同時也進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義。

          需破解的問題

          是不是把這一個問題當成一個問題來解決,突出解決問題的多樣化,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除了常規的知識與技能目標外,增加“經歷解決實際距離問題的探索過程,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并結合已有知識掌握”。

          比例尺的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理解比例尺的概念,能正確、熟練地進行求比例尺計算。

          2、掌握根據比例尺求圖上的距離或實際距離的方法。

          3、培養學生對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從中感悟到比例尺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根據比例尺的意義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教學難點:

          設未知數時單位的正確使用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1套,學具圖若干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創設情境: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教師在音樂中朗誦描寫奏的詩歌,音樂停,師問:你感受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感受到春的氣息,想去旅游)

          2、揭示課題:我們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旅游,首先要做什么呢?(找地圖,了解城市情況)從地圖上可以獲取哪些信息(比例尺、圖距、實距、方向)師:比例尺的計算方法我們已經學過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比例尺在生活中的運用(板書課題:比例尺的應用)

          二、自主探索

          1、談話:剛才同學們說了那么多想去的地方,老師想帶你們到南京玩一玩,你想嗎?(想)

          2、出示下面地圖,思考從圖上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3、學生匯報:從圖上可以看到想去的地方的方位,比例尺是多少,可以看出居住地及旅游的線路

          4、學習求實際距離的方法。假設我們到南京旅游,住在金陵飯店,想去南京博物館參觀,你能計算出從金陵飯店到南京博物館的距離嗎?試試看。

         。1)學生討論計算方法,然后小組代表發言、集體交流。(要求實際距離可以根據比例尺的意義用解比例尺的方法做,也可以用其它公式做)

         。2)學生試做,并指名板演。

          (3)集體訂正,(采用不同方法解答,說一說每一種方法思路及注意點)

          5、學習求圖上距離的方法

          (1)出示:已知南京博物館長600米、寬300米,現在做成比例尺是1:10000的平面圖,你能求出南京博物館在圖上的長和寬各是多少厘米嗎?

         。2)學生討論解決方法,然后小組代表發言,集體交流。(可以根據比例尺的意義用比例的方法解答,也可以用公式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解答)

         。3)學生試做并板演。

         。4)集體訂正,說一說,每種方法的思路及注意點。

          6、學生看書3738頁,提出不懂的問題,集體解決。

          三、反饋提高

          1、學校的操場長300米、寬100米,要把平面圖給制在作業本上,你認為選用哪個比例尺比較合適?

         。1)1:1000

          (2)1:2000

         。3)1:5000

         。4)1:10000

          選第(3)個最合適,讓學生說明原因

          2、量一量下圖中小明家到學校公園、商場的距離各是多少厘米,然后算一算小明家到學校、公園、商場的實際距離各是多少米?指名板演,并說一說列式的依據及解題思路。

          3、根據條件繪制金山鎮鎮區平面圖

         。1)金石路在繁榮路和開發路之間并與兩條路平行,距繁榮路300米(在圖上畫出金石路)(2)金山小學在金中路東側,在開發路北100米處,(標出金山小學位置)

          四、小結:今天你學習了什么內容?有哪些收獲?

          五、作業:測量出學校的實際長和寬,然后選用適當的比例尺一出學校平面圖。

          比例尺的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比例尺的含義,能正確說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體意義。

          2.認識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能將線段比例尺改成數值比例尺,將數值比例尺改成線段比例尺。

          3.理解比例尺的書寫特征。

          教學重點:

          比例尺的意義。

          教學難點:

          將線段比例尺改寫成數值比例尺。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教師:前面我們學習了比例的知識,比例的知識在實際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呢?

          請同學們看一看我們教室有多大,它的長和寬大約是多少米。(長大約8米,寬大約6米。)如果我們要繪制教室的平面圖,若是按實際尺寸來繪制,需要多大的圖紙?可能嗎?如果要畫中國地圖呢?于是,人們就想出了一個聰明的辦法:在繪制地圖和其他平面圖的時候,把實際距離按一定的比例縮小,再畫在圖紙上,有時也把一些尺寸比例小的物體(如機器零件等)的實際距離擴大一定的倍數,再畫在圖紙上。不管是哪種情況,都需要確定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這就是比例的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一種應用。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二、教學比例尺的意義。

          1.什么是比例尺(自學書上內容,學生交流匯報)

          出示圖例1

          在繪制地圖和其它平面圖的時候,需要把實際距離按一定的比縮小(或擴大),再畫在圖紙上。這時,就要確定圖上距離和相對應的實際距離的比。一幅圖的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

          2.介紹數值比例尺

          讓學生看圖。

          我們經常在地圖上看到的比例尺有這兩種:1:100000000是數值比例尺,有時也可以寫成:1/100000000,表示圖上距離1厘米相當于實際距離100000000厘米。

          3.介紹線段比例尺

          還有一種是線段比例尺(看北京地圖),表示地圖上1厘米的距離相當于地面上50km的實際距離。

          4.介紹放大比例尺

          出示圖例2

          在生產中,有時由于機器零件比較小,需要把實際距離擴大一定的倍數以后,再畫在圖紙上。下面就是一個彈簧零件的制作圖紙。

          比例尺的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比例尺的意義,學會求比例尺,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比例尺產生過程和探究比例尺應用的過程,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根據比例尺的意義求比例尺、實際距離和圖上距離。

          教學難點

          從不同的角度理解比例尺的意義。

          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小黑板、中國地圖一張。

          學具準備:學生各自準備一張地圖、一張方格紙。

          教法學法

          教法:對于意義理解部分主要采用嘗試法。對于運用比例尺進行相關計算時,主要用引導發現法。

          學法: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動手操作,大膽設想、自主探究的方法進行學習,必要時進行合作交流。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激趣

          師:同學們,你們見過這個成語嗎?(板書:以――當――)

          生:以一當十。(指名回答)

          師:那這樣的話以三當幾?以七當幾?你是怎么算的?

          生:以三當三十,當七當七十。三乘十等于三十,七乘十等于七十。(指名回答)

          師:那反過來,以幾當五十?以幾當一百二十?你又是怎么算的呢?

          生:以五當五十,以十二當一百二十。五十除以十等于五,一百二十除以十等于十二。

          師:大家真聰明!今天我們就用數學的眼光來看一下在數學中如何以一當十,以一當百,以一當千,甚至以一當更多。

          二、 意義構建

          1、師:如果要給我們教室畫一個平面圖,它應該是什么形狀的?

          生:長方形。

          師:我們以前測量過教室的長、寬各是多少?

          (生:長大約8米,寬大約6米 。 )

          師:請大家在方格紙上畫出我們教室的平面圖。(生畫師巡視)

          (以談話的形式,從學生熟悉的教室入手,讓學生先估計教室的長和寬,再嘗試畫出教室的平面圖,這樣既復習了上節課圖形的放縮知識,又為下面的學習做好準備。)

          師:大家畫的圖是長8米,寬6米嗎?(不是)誰來說說是怎么畫的?(展示生的作品)

          (學生的答案可能有:長方形長8厘米,寬6厘米;蛘呤情L4厘米,寬3厘米。)

          師:同樣畫的都是我們的教室,卻不一樣大,大家贊成誰的畫法(故意)?為什么?

          (觀點一:都可以,因為這兩個圖的比都是4:3。

          觀點二:這兩種畫法一樣,但畫的大小不一樣,一個面積是54平方厘米,一個是6平方厘米。)

          師:是啊,這兩個平面圖,別人一看會知道我們教室的大概形狀, 但我們的教室不可能是長8厘米、寬6厘米,也不可能是長4厘米、寬3厘米,你能想個辦法,讓別人也知道我們教室有多大嗎?(生動腦想、動手寫)

          引導學生匯報:

          (1)直接寫上“教室面積大約50平方米!

          (2)在圖上標出“長8米、寬6米。”

          (3) 標上“1厘米=1米”。

          (4)1厘米怎么能等于1米呢?我認為可以寫“1厘米相當于1米!

          ( 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欲,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去動腦、動手、動口,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同時讓學生體會了比例尺產生的必要性。)

          師:看來同學們很愛動腦筋,遇到問題會想辦法。其實這個問題里面就藏著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新知識。(板書課題:比例尺)

          讓生自學課本第30頁什么是比例尺?

          集體交流什么是比例尺,比例尺其實是一個比,注意誰是前項誰是后項。師根據生的回答板書: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或分數形式。

          (引導學生利用手中的素材,讓學生自己尋找、發現和觀察比例尺,從而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

          讓生說出自已畫的兩幅圖的比例尺各是多少,是如何計算的。師根據生的回答板書相應比例尺。

          2、讓學生議一議可以怎樣理解比例尺所代表的意義。

          圖上的1厘米表示實際的多少?(注意單位要統一)

          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多少倍?把圖上距離擴大多少倍就是實際距離?

          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多少分之一?把實際距離縮小多少倍就是圖上距離?

          圖上距離相當于多少份?實際距離相當于多少份?

          三、實際應用

          (一)基本運用(小黑板出示)

          1、把一塊長20米,寬10米的長方形地畫在圖紙上,長畫了5厘米,寬畫了2.5厘米。

          判斷下列幾句話中,哪些比是比例尺,哪些不是.

          (1)圖上寬與圖上長的比是1∶2 (  )

          (2)圖上寬與實際寬的比1/400是 ( )

          (3)圖上面積與實際面積的比是1 ∶160000( )

          (4)實際長與圖上長的比是400 ∶1 ( )

          (5)圖上長與實際寬的比是1 ∶200 ( )

          通過比較判斷說理使學生更加明確比例尺概念的外延,加深對比例尺意義的理解。

          2、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00的中國地圖,深圳到上海的圖上距離是20.3厘米,深圳到上海的實際距離是多少千米呢?在學生計算之前先引導學生從倍數的角度回憶比的意義。提醒學生計算結果的單位名稱,然后總結方法。

          3、深圳到上海的 距離是1218千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9000000的中國地圖上,深圳到上海的圖上距離會是多少呢?提醒注意單位統一。

          在這個基本運用的過程中,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解。

          4、生先獨立完成課本第30頁1至5題,然后集體訂正。

          (二)拓展延伸

          1、笑笑家買了一個長5米的家具,請同學們算一下在客廳中能放得下嗎?

          2、拿出自己準備好的中國地圖,測算你的家鄉到北京的實際距離。

          四、課堂小結

          師:剛才我們畫的教室平面圖,你現在有辦法讓別人知道我們教室有多大了嗎?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什么叫比例尺了嗎?如何求一幅圖的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呢?

        【比例尺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比例尺》教學設計08-25

        比例尺教學設計04-03

        《認識比例尺》教學設計02-20

        認識比例尺教學設計04-07

        《比例尺的應用》的教學設計06-12

        比例尺教學設計模板05-27

        《比例尺》教學設計(精選7篇)09-13

        比例尺的教學設計(精選10篇)06-02

        《比例尺的意義及應用》教學設計06-12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