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算24點教學反思
《算24點》小學的重點數學內容,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算24點教學反思,歡迎參考閱讀!
算24點教學反思1
《算24點》這一節(jié)內容是在學習了表內乘除法的基礎上進行的,這個游戲不僅可以加強加、減、乘、除的口算練習,而且可以激勵學生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由于教學經驗有限,在真正的實踐中還是有很多問題值得深思,我就自己教授的《算24點》談一些自己的認識和體會。
在課前的調查中,我發(fā)現全班同學沒有一個玩過“算24點”的游戲,對于游戲規(guī)則一無所知,更別說一些算24點的技巧了,而單調的計算又是非?菰锏;谝陨险J識,我把整節(jié)課設計成游戲闖關的形式,撲克牌分別從3張到4張算24點,算法從一種到多種,我覺得這樣的設計是符合由淺入深的認知規(guī)律的,在不知不覺中化解了教學的難點,完成了教學目標。同時能使教學目標層層遞進,給不同層次的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基礎進行目標選擇,分解了學生的難點,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性和對教學內容的易接受性,使教學效果及學生參與達到最佳,尤其使基礎較差的學生覺得我能學會,讓中等生感到我能行,使優(yōu)等生產生試一試更有成功的期望。由于采取的是游戲的'形式,同學們從1個人玩到2個人、3個人、4個人玩,把大量的練習寓于游戲之中,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所學知識,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進行計算,極大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整個課堂氣氛是可以的,但是總的效果還是不盡人意,上課時我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索、思考、計算、歸納,但是由于課堂調控能力有限,放得太開了就有收不回來,有點被學生牽著鼻子走了,在該小結時,沒有引導學生把一階段內容進行好好的梳理小結,以至于整節(jié)課條理不是很清晰,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既來不及鞏固算出24點的方法(別的同學早已算出),又還沒掌握算24點的技巧,當別人算得不亦樂乎時,這一部分學生卻還是云里霧里,不會算24點。再者,不管是什么方法,都需要一定的習題來支撐鞏固,由于擔心時間可能會來不及。
算24點教學反思2
第一類,理清“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的根本聯(lián)系和區(qū)別。這是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兩種計時的方法在說法上雖然不同,但是歸結起來就是同一個鐘面的兩種讀法。無論哪一種用法,都離不開鐘面上的那12個數字。12時計時法(也叫普通計時法)是社會上傳統(tǒng)的用時方法,它和24時計時法相比較,無非是重復讀一次那12個數字,結果就出現了兩個1時,兩個2時,兩個3時,……兩個12時。例如:鐘面上的1時,當天的午夜有一個1時,它是新的一天的開始,到了中午仍有個1時等。而24時計時法,雖然用的也是鐘面上的那12個數字,但和12時計時法的讀時方法不同。也就是說鐘面上的12個數字不重復讀,而是出現連續(xù)的讀用方法。例如:從午夜的1時一直讀到中午的12時后,下面的1時就直接讀作13時,那么1時后面的2時就續(xù)讀作14時……,讀到午夜的12時時就讀作24時,這就是24時計時法,它正好是一整天的24時。通過黑板上的鐘面,使同學們產生對家里的鐘面的聯(lián)想。通過老師的`反復對照讀法,使同學們也能很好區(qū)別這兩個不同的概念以及它們的內在聯(lián)系,從而為下面的實際計算打下堅定的基礎,有了概念,同時,也就有了有計算的基礎,這就是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完成的第一階段。
第二類,簡單間隔時間的計算。學習的目的在于應用,講清24時計時法的概念之后,就要進入實際的計算的教學。但是大部分的同學往往存在著一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問題,在實際的計算中總是糊里糊涂的。例如:一列火車10:22從首都北京發(fā)車,19:29到達沈陽。求列車的運行時間。還有,一場 演唱會從8:30開始到14:30結束,求演唱會演出的時間等。這類的計算問題,都可以概括出一個簡易的公式,讓同學們像應用其它的公式一樣,輕松地把數字代入公式中就即刻求出。那就是:結束時間-開始時間=運動時間。這個公式即通俗易懂又涵蓋了很多問題的時間計算。對于同學們來說,在老師的啟發(fā)下是很容易接受的,運用起來也頗為方便。關鍵是公式中的運動時間這個概念要讓同學們理解好,它代表了很多事物的運動時間,接近的有飛機、輪船、汽車、摩托車、自行車等等,有些事物雖不接近行走,但也是運行的事物,有如:比賽、會議、義務勞動、演唱會等也都可看作運行的事物,只要有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就可以代入這個公式中求出運行時間。在掌握了這個公式以后,有關的運行時間的計算就徹底的解決了。同學們運用這個公式解決實際的時間計算問題,就非常的靈活和得心應手了,這樣一來,實際的教學效果也就大大地提高了。
算24點教學反思3
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時、分有關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24時記時法的教學歷來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雖說只有兩個教學內容:區(qū)分12時記時法和24時記時法,并且能夠對這兩種記時法進行轉換。只因這部分內容比較抽象,因而學生難以掌握。
如何把抽象的問題轉化成直觀問題,是解決這節(jié)課的關鍵。而學生熟悉的'學具就是鐘,我想還是從鐘面入手,再結合本校上下課的時間,來組織學生進行自我構建24時記時認知,這樣能引發(fā)學生積極探索興趣,也能避免機械的互換練習,又能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我校8時到校,讓學生把學具鐘撥到8時,接著提問:晚上也有8時,怎樣區(qū)分?揭示出表示時間段的詞語。進入24時記時法的教學,是在學具鐘的外圈補上13、14這些時間。提出下午的時間“在鐘面怎么表示?”“幾點上課,幾點放學?”,讓學生展開討論。沒想到一節(jié)課結束了,學生學會簡單計算24時的方法,還懂得按照計算結果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我覺得,課堂就應該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體驗生活中數學和經歷數學,凡是學生能做的教師決不去代替,才能夠使學生真正將知識學會并運用于生活中。
讓學生在知識充分展開的過程中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的直接經驗在教師的引導下得到了系統(tǒng)化,才能在課堂的小舞臺展示學生們優(yōu)美身姿,讓學生學得既輕輕松松,又豐富多彩。
【算24點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算年齡作文09-07
春曉教學反思教學反思09-29
景陽岡教學反思教學反思02-28
蕭教學反思教學反思12-06
美術教學反思教學反思11-24
《貓》教學反思貓 教學反思09-21
《春》教學反思-春教學反思09-21
觀滄海教學反思教學反思01-31
3的教學反思,3.3.3教學反思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