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四年級下冊《等量關系》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2-05-30 15:30:50 教案 我要投稿

        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等量關系》數(shù)學教案(通用17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等量關系》數(shù)學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等量關系》數(shù)學教案(通用17篇)

          四年級下冊《等量關系》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經(jīng) 歷從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建構過程,會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數(shù)量關系。

          2.提高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列方程的過程中,發(fā)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方程的解的意義,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數(shù)量關系。

          教學難點

          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數(shù)量關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下面哪些是等式? 哪些是方程?

          5y 36÷x=97?8+9m 10-x=3?54+x>9 5×7=35 6y+6=48 2x+3x=20

          2.解方程。

          10-x=5? x+1 0=20 x+3=1 2 x-11=5

          二、走進新課。

          1.等式兩邊都乘同一個數(shù)(或除以同一 個不為0的數(shù)),等式還成立嗎?

          解:等式成立。

          2.請你用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解出我們前面列出的方程。

          4y=20xx y=500

          3.解方程。

         。1)x÷3=9 x=27

          (2)7y=28 y=4

          4.下列解法正確嗎?

          (1)x-19=19

          解:x-19+19=19-19 x=0

          正確解法:x-19+19=19+19 x=38

         。2)3x=36

          解:3x÷ 3=36÷3 x=12

          三、隨堂練習。

          1.解方程。

         。1)6x=156

         。2)3x=630

         。3)59+x=120

         。4)x÷28=0

          四、小結

          等式兩邊都乘 同一個數(shù)(或除以同一個不為0的數(shù)),等式成立。

          五、作業(yè)。

          教材P71第5題。

          四年級下冊《等量關系》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第一維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理解統(tǒng)計在數(shù)學中的意義,理解條 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和優(yōu)勢;掌握條形統(tǒng)計圖中橫、縱坐標及單位的意義,能看懂統(tǒng)計圖中的數(shù)量關系;學會用統(tǒng)計的方法分析生產(chǎn)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能夠根據(jù)統(tǒng)計 的結果分析得出相關的結論。

          第二維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在統(tǒng)計的過程中要求學生能夠細心運算,學習數(shù)學研究的一般性方法,體會由數(shù)字規(guī)律得到相關結論的邏輯關系,從而提高判斷能力和應用數(shù)學知識的能力。

          第三維目標: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在學習過程中充分體會數(shù)字的分布規(guī)律,體現(xiàn)數(shù)學 的美感和對于實際問題的探 究型研究方法,體會數(shù)學的魅力和奧妙,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和辯證的研究方法。

          教具

          坐標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組織小同學們集中注意力,開始學習,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

          二、導入新課。

          1.師生互動:請每一位小同學把自己的生日寫在一張小紙條上,在黑板上列出春、夏、秋、冬的圖表,請每一位小同學在坐標紙上畫出與黑板上一樣的圖表,請班干部在講臺前統(tǒng)計各個季節(jié)生日的同學人數(shù),老師在黑板上、同學們在坐標紙上同時完成生日的條形統(tǒng)計圖。

          2.教師講解:做統(tǒng)計圖時的注意事項,第一步,認真紀錄每一個數(shù)據(jù);第二步,統(tǒng)計每一個范圍內的數(shù)據(jù)個數(shù);第三步,在方格紙上認真畫出條形圖;第四步,由統(tǒng)計圖對數(shù)據(jù)進 行分析。明確橫坐標、縱坐標分別代表的數(shù)學涵義及單位量的大小。

          重點:細心、準確、無誤、美觀。

          難點:對于數(shù)據(jù)的分析,比較數(shù)據(jù)之間的差別,理解最大值與最小值。

          三、例題講解。

          本例題通過師生互動完成班級內同學們的生日分布條形統(tǒng)計圖,旨在要同學們在縝密的數(shù)學思維背景下理解統(tǒng)計的涵義,基于一組相關 數(shù)據(jù)的數(shù)理分析過程,了解通過統(tǒng)計的方法掌握某一數(shù)據(jù)的變化規(guī)律和內涵, 進行科學的分析。 掌握條形統(tǒng)計圖當中橫坐標、縱坐標的數(shù)學意義與單位量與數(shù)據(jù)量的大小關系及單位。

          四、習題鞏固。

          習題一: 四年級舉行的特色運動會,調查并統(tǒng)計同學們最喜歡哪些特色體育項目。

          習題二:班級要設立圖書角,調查并統(tǒng)計同學們最喜歡哪類圖書。

          習題三:調查并統(tǒng)計班級同學最喜歡的電視節(jié)目情況。

          五、拓展及小結。

          1.基于某一類的相關數(shù)據(jù),我們可以進 行數(shù)據(jù)的表示,本節(jié)課僅利用條形統(tǒng)計圖作例,說明對于數(shù)據(jù)的合理表示可以得到對于數(shù)據(jù)的更有效分析,從而得出相關結論,采 取相應措施,體現(xiàn)數(shù)學與生產(chǎn)生活的緊密結合性。

          2.有關條形統(tǒng)計圖的優(yōu)勢:體現(xiàn) 每組中的具體數(shù)據(jù);易比較數(shù)據(jù)之間的差別。

          3.統(tǒng)計圖有很多種,后續(xù)課堂還會學習到:扇形統(tǒng)計圖、折線統(tǒng)計圖,請同學們先有一個印象。

          四年級下冊《等量關系》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天平游戲,發(fā)現(xiàn)等式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shù),等式仍然成立。

          2.過程與方法:能夠利用發(fā)現(xiàn)的等式性質,解簡單的方程。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動手實踐,認真觀察、思考歸納的學習習慣。

          學習重點

          通過天平游戲,發(fā)現(xiàn)等式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shù),等式仍然成立。

          學習難點

          利用發(fā)現(xiàn)的等式性質,解簡單的方程。

          教學過程

          一、知識回顧。

          填空:含有_______的_______叫做方程。

          判斷:下列這些是方程嗎:

          1.x=10 ( )

          2.32+x ( )

          3.16+4=20 ( )

          二、自學指導。

          仔細觀察下列圖片,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1.通過觀察,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先在小組內互相說一說自己的想法。(課本左邊主題圖 )

          提示:

         。1)現(xiàn)在的天平處于什么狀態(tài)?_______,說明兩盤的質量_______。

         。2)從左往右觀察每組兩幅圖片,天平的左右兩盤有什么變化?天平有什么變化嗎?現(xiàn)在你能把天平的規(guī)律描述出來嗎?換成等式呢?

          2.現(xiàn)在再來觀察一組,和上面的 一組有什么不同嗎?(課本右邊主題圖。)

          對比上面一組 天平圖片的規(guī)律,你能說出這 一組圖片中有什么規(guī)律嗎?用一句話來描述等式的規(guī)律。

          請用我們自己的語言對這個規(guī) 律進行舉例說明。

          三、實踐應用。

          利用剛剛學習的方法,求出方程中的x。

          x+2=10

          思考:在這個方程里,未知數(shù)x屬于這個加法算式的哪部分?根據(jù)加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你能想到這個方程的不 同解法嗎?試一試吧。

          練習鞏固:

          解方程:y-7=12 23+x=45

          四、課堂小結。

          總結一下,我們這節(jié)課學習 了什么內容呢?

          1.會解一些方程了。

          2.注意算數(shù)準確。

          五、目標檢測。

          1.通過研 究我們明白了:等式兩邊都_______(或_______)同一個數(shù),等式_______。

          2.解方程:x-12.3=3.8。

          3.結合我們身邊的事例,編一道題,列出方程并解出來。

          六、作業(yè)布置。

          課本P69頁第2題、第5題。

          四年級下冊《等量關系》數(shù)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教材第79~80頁內容。

          教學目標

          1.結合奧運信息,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有關實際問題。

          2.通過解決體育賽場上的有關問題,體會數(shù)學與體育之間的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難點

          能運用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奧運中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2016年第31屆奧運會在里約舉行,同學們知道我國運動員一共獲得了多少枚金牌?其中有些項目還打破了世界記錄,尤其是中國女排,頂著巨大的壓力,通過團結協(xié)作,頑強拼搏,終于獲得冠軍。那么同學們對奧運會有哪些了解呢?

          師出示課件教材第79頁情景圖。

          引導學生觀查表格,從表格中你能獲得哪些數(shù)學信息?你能根據(jù)這些信息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解決奧運中的數(shù)學問題。

          二、探究問題

          1.師出示課件教材第79頁問題一。

          (1)學生觀察表格,交流匯報:可以知道三名運動員各自的成績分別是多少秒。

          (2)出示問題: 前三名運動員的成績分別相差多少?

          學生先獨立計算,然后在小組內說說是怎么做的,互相交流訂正。

          (3)課件出示教材第79頁兩幅沖刺情況圖,并提問:根據(jù)剛才的數(shù)據(jù),你能判斷哪幅圖能描述當時決賽的沖刺情況嗎?

          學生觀察圖片,交流匯報。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整理歸納:根據(jù)剛才計算出來的結果,可以知道,第二名和第三名相差很少,他們之間的距離應該很近,而他們和劉翔的時間相差很多,所以距離應該相對遠一些。

          因此第二幅圖能更好的描述當時的沖刺情況。

          (4)當時男子110米欄的奧運會記錄是12.95 秒,劉翔用的時間少了多少秒?

          學生先獨立思考,小組內交流,再全班匯報。

          2.師出示教材第80頁問題二

          (1)引導學生閱讀短文,你能獲取什么數(shù)學信息?

          學生閱讀后,指名匯報交流:在最后一跳之前,何沖比第二名多32.45分,秦凱比第二名少7.65 分,是第三名……

          (2)課件出示問題1。

          學生先獨立計算,然后在小組內說說是怎么想的。指名學生匯報,集體訂正。

          (3)課件出示問題2。

          ①讓學生觀察“最后一跳的得分情況表”。

          ②學生獨立思考計算,小組交流,指名匯報。

          根據(jù)學生匯報,師歸納:何沖最后一跳得分最高,是第一名;最后一跳前,秦凱落后德斯帕蒂耶斯7.65分,而最后一跳,秦凱得分比德斯帕蒂耶斯多98.00-96.90=1.1(分),所以第二名是德斯帕蒂耶斯,第三名是秦凱。

          3.師出示教材第80頁問題三。

          (1)引導學生閱讀短文,并從中獲取數(shù)學信息。

          學生先獨立思考計算,小組討論交流。指名學生匯報,集體訂正。

          (2)出示課件射擊比賽場景圖。

          同學們先觀察圖片,再獨立通過想象判斷,并用自己的語言說明理由,小組內交流。

          指名學生匯報,集體討論驗證。

          三、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想法?和同學們說一說。

          四、課后練習

          四年級下冊《等量關系》數(shù)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并熟記平均數(shù)概念及運算方法。

          2.過程與方法。

          理解平均數(shù)的意義并掌握如何求得一組數(shù)據(jù)的平均數(shù)的一般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平均數(shù)概念和性質的探究,使學生能夠利用它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發(fā)展自身的數(shù)學應用能力。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新知探究。

          1.一年中北京的氣溫變化的幅度與上海的氣溫變化的幅度比較,哪里的氣溫變化幅度大?你知道如何通過計算比較這兩地氣溫變化幅度的大小嗎?

          北京得氣溫變化大,通過兩地得最高氣 溫和最低氣溫得 溫差計算比較得出。

          2.表1給出了某戶居民20xx年下半年的 電話費用,請你幫這戶居民算一算:平均每月花費了多少元電話費?

          表1某戶居民20xx年7-12月電話費用統(tǒng)計表

          月份789101112電話費(元)75.804576.3065.955.9045.90

         。75.80+45+76.30+65.9+55.90+45.90)÷6=60.80 (元)。

          二、例題 講解。

          每3秒呈現(xiàn)10個數(shù)字,淘氣小朋友5次記住數(shù)字得情況統(tǒng)計表

          次數(shù)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記住數(shù)字的個數(shù)54759

         、偬詺饽苡涀讉數(shù)字?

          淘氣平均每次記住6個數(shù)字。

         、谄骄看斡涀6個數(shù)字是怎么的出來的?

          平均數(shù)每次記住數(shù)字的個數(shù)為:(5+4+7+5+9)÷5=6(個)。

         、厶詺饽囊淮我矝]有記住6個數(shù)字!這是怎么回事?

          “6個”是幾次“勻”出來得。平均數(shù)是一組數(shù)據(jù)平均水平得代表。

         、苷f一說生活中你在哪里見到過平均數(shù)。

          我們班同學得平均身高、這個月得平均 氣溫。

          四、實際應用。

          小明期中考試,語文、數(shù)學、科學三門的平均分是91分,其 中語文考了89分,英語考 了91分,小明期中考試數(shù)學考了多少分?

          解:由題知總分為91×3=273(分)

          所以數(shù)學考了273-89-91=93( 分)

          答:小明期中考試數(shù)學考了93分。

          五、習題鞏固。

          1.下面是科技館一星期售出門票情況統(tǒng)計表。

          時間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售票∕張7006409109901300●●

          (1)估一估前5天平均每天大約售票多少張。

          一定比640大,比1300小。

          大約900張。

         。2)星期六售出門票1700張,星期日售出門票1460張。這個星期售票張數(shù)的平均值與5天的平均 數(shù)相比,有什么變化?

          這星期售票張數(shù)的平均數(shù):(700+640+910+990+1300+1700+1460)÷7=1100(張)。

          這星期售票張數(shù)的平均值比5天得平均數(shù)大。

          2.小熊冷飲店 又該進冰糕了,小熊翻開了本月前3周賣出冰糕情況記錄,第一周7箱,第二周8箱,第三周9箱,那么小熊本周進多少冰糕合適呢?

          按平均數(shù)進貨比較保險,每周都在增加,第四周還可以增加一箱。那么本周可以進冰糕10箱。

          六、課后拓展。

          1.在一分投球比賽中。奇思前后4次投中的個數(shù)分別為7個、7個、6個、8個。用什么數(shù)可以表示奇思投中的個數(shù)?

          用平均數(shù)可以表示奇思投中得個數(shù)。

          2.下表是某地一星期的氣溫記錄。請你分別算出這星期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得平均值。

          時間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平均值最低氣溫/°C810111211121311最高氣溫/°C1818202224202521

          3.一農(nóng)機站有960千克的柴油。用了6天,還剩240千克。照此用法,剩下的柴油還可以用幾天?

          解:由題知可用6天平均用柴油:(960-240)÷6=120(千克)

          按照每天用120千克算還可以用:240 ÷120=2(天)

          答:照此用法,剩下的柴油還可以用2天。

          七、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得學習,我們學會了如何看圖表以及平均數(shù)得計算原理,加深了對平均數(shù)的理解,重在計算和生活上得應用。

          四年級下冊《等量關系》數(shù)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猜數(shù)游戲等活動,學會用方程解答簡單的應用題。

          2.通過解決問題,進一步理解方程的意義。

          教學重點

          學會用方程解答簡單的應用題。

          教學難點

          學會用方程解答簡單的應用題。

          教學步驟

          活動:創(chuàng)設情境,建立模型。

          1.猜數(shù)游戲。

          今天我們來做游戲,把你心里想的數(shù)乘2,再加上20,等于多少?

          通過做猜數(shù)游戲,引起用方程來解決實際問題。

          2.等于80。猜猜我想的數(shù)是多少?

          3.你想的數(shù)是30。

          4.你是怎么猜到的?

          5.學生交流,解決。

          6.學生匯報。

          7.如果淘氣想的 數(shù)為x,那么

          2 x+20=80

          2x+20- 20=80

          2x=60

          2 x÷2=60÷2

          x=30

          引導學生解方程與等式性質結合。

          8.同桌共同玩猜數(shù)游戲。列方程并解答。

          9.通過剛才游戲,你們有什么收獲?

          練一練。

          1.按照笑笑的規(guī)則和同伴做猜數(shù)游戲, 并列方程解答。

          解:設這個數(shù)是x

          4×x+10=90

          4x=80

          x=20

          心里這個數(shù)是20。

          生獨立完成。

          2.列方程。

          (1)3x+6=15

          解:3x+6=15

          3x= 9

          x=3

         。2)4x-2=26

          解:4x-2=26

          4x=28

          x=7

         。3)8+x=20

          解:8+x=20

          x=12

          3.看圖說一說等量關系,再列方程解決問題。

          解:3x+48=234

          3x=186

          x=62(元)

          課外拓展。

          每天修 x米,

          5x+500=2500

          x=400

          四年級下冊《等量關系》數(shù)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會寫14個,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光溜溜、貨物、節(jié)奏、平衡、誦讀、超過、肌肉、拘束、耽誤、哲理。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并能用語言簡單概括。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能用語言簡單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準備:

          鼓勵學生課前體驗:挑點東西登十幾級臺階,體驗一下生活。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板書課題、學生簡介對挑山工的了解。

          多媒體展示挑山工奮力登攀的圖片,并引導學生觀察、聯(lián)想,在引發(fā)興趣的情境中,初步體驗:這些普普通通的勞動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往山上挑貨物,的確令人敬佩。

          二、質疑問難

          1.學生自由讀課文,畫出含義深刻的句子,看看自己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以開放的理念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至少10人)。對認真讀書,善于動腦,能提出有創(chuàng)意問題的學生,及時予以表揚。

          三、預習交流

          1.同座相互檢查課文朗讀情況,要求正確、流利。

          2.聽兩組(4人)讀課文,評價讀的情況,穿插正音。

          3.畫出含義深刻的句子,把這些句子多讀幾遍,并提出自己的疑問,或談談自己初步的看法。

          4.小組交流。

          5.全班交流。

          6.抄寫描寫挑山工外貌、衣著、神態(tài)和動作的句子。

          四、學習生字

          1.同桌交流識記字形并組詞。

          2.匯報交流。

          3.組內交流指導寫字,互評。

          4.針對難點板書指導書寫。

          五、初知內容

          1.小組內輕聲朗讀課文。

          2.說一說課文主要內容。

          四年級下冊《等量關系》數(shù)學教案 篇8

          教材分析和學生狀況:

          二期課改小學數(shù)學教材中,引入了幾何概念:垂直、平行。對于“平行線”,以往的教材中是以“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是平行線”來定義的。然而,對于小學生來說,“同一平面”的說法比較抽象,“永不相交”也無法通過操作來驗證。國際上對于小學階段的幾何概念的引入,都遵循“通過某種操作行為來引入,而這種操作行為是要能抽象出這個幾何概念的!彼裕滩囊氲谌龡l直線,通過“兩條直線垂直于同一條直線”來引入“平行”的概念。使學生能借助“用三角尺量兩條直線是否垂直于同一條直線、用三角尺畫兩條垂直于同一直線的平行線、折出平行的折痕”等可操作的行為來抽象出什么是平行。同時,通過地圖、長方形、不規(guī)則紙等載體來感悟“同一平面”。

          學生在接觸“平行”的概念之前,已經(jīng)認識了垂直,會用三角尺檢驗兩條直線是否互相垂直,能用紙折出互相垂直的折痕。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形成“平行”的初步概念,必然要對“兩條直線垂直于同一條直線”有深刻的認識。這將對后續(xù)的“畫平行線”和“判斷生活中的平行”有推動作用。估計,在引入第三條直線后,學生可能對建立這三條直線之間的互相垂直、互相平行的關系有一定的困難。

          基于對教材的解讀和學生已有知識經(jīng)驗的考慮,制定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折出兩條互相平行的折痕,初步形成“平行”的概念。

          過程與方法:通過量、折的操作行為來感知“平行”。

          情感與價值觀:知道兩條直線垂直于同一條直線,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城區(qū)地圖

          1、在前面的學習中,通過量一量,我們在城區(qū)地圖上發(fā)現(xiàn)了不少互相垂直的路,再來觀察,哪些路是垂直于同一條路的?

          2、記錄下來

          3、根據(jù)學生回答,展示地圖中的5種類似情況

          獨立觀察思考,

          先說出一組

          看著圖說一說

          同桌互說其余幾組

          獲得“兩條路垂直于同一條路”的表象

          用板書的形式將平行的表象凸現(xiàn)在學生面前

          二、長方形

          1、在城區(qū)地圖上,我們發(fā)現(xiàn)了兩條路垂直于同一條路的現(xiàn)象,那么在長方形中是否也有類似的情況呢?

          2、交流:

          3、認識“平行”

          像a、b這樣垂直于同一條邊的兩條邊,我們說它們是互相平行的。

          記錄:

          a⊥c

          →a∥b(b∥a)

          b⊥c

          4、在長方形中,還有互相平行的邊嗎?

          5、反饋,分析

          6、在城區(qū)地圖上有沒有互相平行的路?為什么?

          7、小結:

          在地圖上、長方形中,兩條線之間的位置關系,如果相交成直角,那么這兩條線互相垂直;如果這兩條線垂直于同一條線,那么這兩條線是互相平行的。

          先獨立觀察,

          然后在小組內說一說

          用語言敘述:

          a垂直于c,b垂直于c,a和b都垂直于c

          記錄下來

          可能:

          c∥a c∥d

          說一說

          從生活情境過渡到幾何圖形,進一步凸現(xiàn)平行的表象

          初步獲得“平行”的概念

          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的同時,使學生分清兩條直線垂直、平行的不同位置關系

          找生活中的平行

          三、折出平行的折痕

          1、我們已經(jīng)會用不規(guī)則的紙折出互相垂直的折痕,那么怎樣折出平行的折痕呢?

          2、交流:

          你是怎么折的?

          3、折出互相垂直的折痕后,第3次的折痕與第1次折痕互相垂直,使后兩次折痕都垂直于第1次的折痕。

          還能怎么折?

          4、要折出互相平行的折痕,關鍵是什么?

          先思考:你準備怎么折?

          再動手折

          用筆和尺畫出平行的折痕,標上字母

          其它學生思考:他折的是互相平行的折痕嗎?

          可能:

          和書上一樣的折法;

          沒折出平行;

          不嚴密的折法;

          幾條折痕的。

          嘗試

          引導學生有序思考折的步驟,不要盲目

          思考折出平行的關鍵

          啟發(fā):第3次折只要與任意一條折痕互相垂直即可

          體會關鍵:兩條折痕垂直于同一條折痕

          四年級下冊《等量關系》數(shù)學教案 篇9

          一、教材

          《三角形邊的關系》這節(jié)課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重要內容之一。教材通過動手操作活動導出所要研究的問題,接著介紹以實驗的方法進行探究,目的是讓學生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進而找到解決實際問題的數(shù)學原理。教材篇幅簡短,但思路清晰,要點突出,教法學法寓于其中,方便教師教學。

          分析教材可以看出,教材編寫者力圖讓學生通過動手實驗,收集、整理和分析數(shù)據(jù)的探索過程,自己發(fā)現(xiàn)和得出結論。為了讓學生獲得更深的感受和體會,我遵循編寫意圖,對教材還做了適當?shù)臄U充處理,增加了一些環(huán)節(jié),讓教學過程更顯層次性和動態(tài)性。這一內容的教學,能使學生在已經(jīng)建立三角形概念和知道三角形穩(wěn)定性特性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三角形的另一個重要特性,豐富三角形的知識。同時,也為以后繼續(xù)學習三角形與四邊形及其它多邊形的關系打下基礎。

          二、教法

          《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學要貫徹直觀性、實踐性、趣味性的原則。根據(jù)本課的內容特點,我將實踐性原則擺在重要位置,將教學過程設置為學生自主活動的過程。主要采用的教學方法是談話法、實驗法、演示法、發(fā)現(xiàn)法等。教學中我將把這些方法有機結合在一起,靈活運用,期望實現(xiàn)最佳效果。

          三、學法

          《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化的過程。”遵循這一理念,考慮與上述教法相適應,突出主體性和實踐性,本節(jié)課我引領學生立足“三自”,主動學習,即:自由探究,自我總結,自主運用。安排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把課堂還給學生。

          四、教學目標

          1.通過擺一擺登封操作活動,探索并發(fā)現(xiàn)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的規(guī)律。

          2.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分析數(shù)據(jù),體驗探索和發(fā)現(xiàn)三角形邊的關系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意識及提出問題的能力,積累探索問題的方法和經(jīng)驗。引導學生樹立自己探索真理的勇氣和信心,享受成功的喜悅。

          五、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三角形三條邊的之間的關系

          難點:在探索中發(fā)現(xiàn)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關系

          六、教學過程

          這節(jié)課以“讓學生主動學習”為教學指導思想,為突出重,突破難點,達成預設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個個環(huán)節(jié):

          (一)談話導入

          1.出示一個三角形。(同學們,這是什么圖形?)

          2.什么樣的圖形叫三角形?(強調首尾相連的封閉圖形。)

          3.那你們想不想知道三角形的三條邊有什么關系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

          來研究三角形三邊的關系(板書課題)

         。ǘ┳灾魈剿鳎献鹘涣,學習新知

          1.合作用小棒擺三角形

          請同學們將我們課前準備好的四組不同長度的小棒拿出來,同桌兩個相互合作,看看哪組小棒能擺成三角形,哪組小棒擺不成三角形?

          2.小組匯報

          3.小組討論:

          同樣是用三根小棒來擺三角形,為什么有的能擺成,有的卻擺不成呢?觀察、比較一下這兩組實驗結論,你能發(fā)現(xiàn)三角形三邊之間有什么關系嗎?

          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參與學生的討論。

          4.全班交流

         。1)怎樣的三根小棒能擺成三角形呢?各小組派代表匯報一下你們組的發(fā)現(xiàn)。

          組1:三根長度不相同的小棒能擺成三角形

          組2:兩邊長度加起來大于第三條邊的長度的小棒能擺成三角形。

          組3:…………

          根據(jù)學生回答,舉出反例:引導學生辨析,逐步完善學生認識,達成共識: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板書)

          (2)這邊的各組小棒為什么不能擺成三角形呢?(強調“任意兩邊的和”)

          5.教師小結

          同學們,祝賀你們探索和發(fā)現(xiàn)了三角形邊的關系,讓我們自豪地再說一遍這個結論。

          (三)看書鞏固自己看教材第27頁的內容

         。ㄋ模┩卣箲

          1.教科書第28頁練一練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匯報

          2.出示小明上學的路線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小明上學可以怎樣走?有哪幾條路線?在這兩條路線中,走哪條路線最近?請你從數(shù)學的角度來解釋這種現(xiàn)象。

          集中分析,總結匯報

          3.課本第28頁練一練第2小題

          學生獨立完成,匯報結果

         。ㄎ澹┱n堂小結今天你學到了什么?

         。┎贾米鳂I(yè)課本28頁練一練第3,4小題

          四年級下冊《等量關系》數(shù)學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并學會表示等量關系。

          2.過程與方法。

          結合具體情況,了解什 么是等量關 系。會用線段、列式這兩 種方法來表示等量關系。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等量關系的學習培養(yǎng)數(shù)學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學會找到等量關系,鍛煉協(xié)作交流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蹺蹺板圖:

          師: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

          有三幅圖,第一幅圖是一只鵝和兩個鴨子在玩蹺蹺板,結果鵝的質量比較大。(教師說明質量就是物體的重量)第二幅圖是1只鵝和3只鴨子玩蹺蹺板,結果3只鵝的 質量 比較大。第三幅圖1只鵝和2只鴨子1只雞比較,結果蹺蹺板平衡。

          師:蹺蹺板平衡說明了什么?

          蹺蹺板兩邊的質量相等,也就是1只鵝的質量相當于2只鴨子和1只雞的質量。

          師:嗯,說的非常棒,這就是咱們今天要學的等量關系。那如果用等式表示兩邊的關系,你可以嗎?寫一寫,試一試。

          1只鵝=2只鴨子+1 只雞。

          師 :做的很棒,既然大家初步認識了等量關系,那么咱們就繼續(xù)挑戰(zhàn)。

          2.出示妹妹的身高與姚明、笑笑關系圖:

          師: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

          姚明身高是妹妹的2倍,笑笑比妹妹高20厘米、姚明身高226厘米。

          師:你能不能表示 出妹妹身高與姚明、笑笑身高之間的關系?

          同桌討論:

          一生匯報:我用畫圖的方法。

          師:很好,請你在黑板上表示一下。除此之外還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嗎?

          一生匯報 :我用列式的方法。

          師:也請你在黑板上列式,給大家分享下你的方法。

          成果展示:生1:畫圖法

          妹妹身高

          姚明身高

          笑笑身高

          生2:妹妹身高×2=姚明身高;妹妹身高+20厘米=笑笑身 高

          師:嗯,上面兩位同學做的非常好,非常形象的表達了三人身高之間的關系,那你們做的和他相同嗎?你還能說出其他的等式嗎?(小組互相說。)

          多生匯報:

          生1:姚明身高÷2=妹妹身高

          生2:笑笑身高-20厘米=妹妹身高

          生3:姚明身高÷2=笑笑身高-20厘米

         。ù颂幗處熡枰砸龑,關系式1與關系式2最后都等于妹妹身高, 那么就說明這兩個等式是相等的,滲透到等式轉換。)

          3.師:請同學們觀察我們列的幾個算式,它們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與同學交流。(等量轉換)

          二、拓展應用。

          1. 練一練第1題,第2題。

          看圖說一說什么時候相等,說出等量關系。

          你是怎么想的?

          2.練一練第3題。

          根據(jù)題意寫出相應關系式,用字母表示。

          第三題對于學生來說有 一定的難度,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做。

          3.練一練第4題。

          結合下列情景說一說數(shù)量間的等量關系。(教師適當引導)

          三、總結: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了什么內容,你學到了什么,還有哪些疑問?

          四、作業(yè)布置:找一找 說一說 生活中有哪些等量關系。

          四年級下冊《等量關系》數(shù)學教案 篇11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敘述了在一艘外國輪船上發(fā)生的故事:一只猴子把船長兒子戴的帽子掛到了桅桿最高的橫木的一頭,孩子為了追回帽子,走上橫木。在萬分危急的時刻,船長急中生智,命令兒子跳水,水手及時下水搶救,終于使孩子轉危為安。故事蘊涵著這樣的道理:事物是不斷發(fā)展和變化的,我們要根據(jù)情況的變化采取相應的果斷行為。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會用“模仿、顯然”造句。

          2、理清課文層次,給課文分段。

          3、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4、體會船長在危急中果斷處理問題的方法,教育學生懂得遇到危險情況要沉著冷靜,果斷處理。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抓住關鍵詞,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感悟表現(xiàn)孩子處境危險的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讀。

          2、學習船長的智慧,冷靜的處事方法。

          教具準備:

          媒體課件:(鏡頭一、一望無際的大海、一艘輪船,甲板上水手、孩子、猴子;鏡頭二、孩子追趕猴子走向最高橫木搖搖晃晃;鏡頭三、船長舉槍要射擊情景;鏡頭四、孩子跳入大海被水手救上?醢宓那榫啊#?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談話導入

          1、師:課前老師已布置大家閱讀了《跳水》這個故事,你對故事有了哪些了解?

          (學生紛紛發(fā)言,各抒已見)

          2、課文是怎樣記敘這個故事的呢?老師要請同學來讀讀課文,注意要讀得正確流利。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理一理: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記敘的?

          (1)個人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2)小組內交流,這個故事的發(fā)展過程是怎樣的?

          三、精讀課文,體驗感悟

          1、學習第4―6自然段。

          (1)師:這篇課文的人物有很多,不知同學們能否找出來?

          老師相信你們,請行動吧!快速瀏覽課文。

          (板書:孩子猴子水手船長)

          (2)師:(出示課件1。邊放課件邊解說)有一天,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上一艘帆船正往回航行,水手們正悠閑地站在甲板上欣賞著美麗的大海。瞧,一只猴子出來了,正和水手們取樂,可事隔一會兒,這里卻發(fā)生了讓人心驚肉跳的事。

          (3)(出示課件2:一個孩子搖搖晃晃地站在桅桿的頂端)

          師:同學們,你們的神態(tài)、語言已經(jīng)告訴我,你們都感到這個孩子的處境太危險了。

          師:請打開書本快速瀏覽課文,看看課文里哪幾個自然段描寫這個孩子處境很危險,找到了可以大聲告訴同學們。

          (4)師:現(xiàn)在請大家小聲讀文,邊讀邊畫出這三個自然段中哪些句子描寫了小孩子處境危險,找到后可以和同桌議一議。

          師:找得十分準確,請再讀課文中描寫男孩處境危險的句子,試一試你用什么方法理解這些句子。

          (5)師:思考好了,請找自己的學習伙伴交流、討論。

          (學習小組討論,教師參與其中的二、三個小組學習討論)

          (6)師:現(xiàn)在哪個小組來匯報一下。(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交流自己的感受。)

          預設1:若學生抓住文中關鍵詞““放開繩子”,搖搖擺擺”,“走上橫木”,感受到孩子處境十分危險時,教師可抓住時機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關聯(lián)詞“只要……就”這段話,更深層的感悟到“只要孩子一失足,他就會跌到甲板上,摔個粉碎。”更體會到孩子處境的危險,并指導學生有感情的讀文。

          預設2:若學生只抓住了正面描寫的句子,沒有發(fā)現(xiàn)“這時候,甲板上的人都在望著……全都嚇呆了”這個側面描寫的句子時,引導學生再讀文,抓住“嚇呆”一詞,從中感悟這些經(jīng)歷許多困難的水手已被眼前情境(太危險的情境)嚇得不知如何是好,只知道傻站著,更深入感悟了孩子的處境太危險了。

          (7)師:同學們把剛才對課文的感悟用朗讀的方式再現(xiàn)出來,就更棒了!

          (生朗讀師引導學生對朗讀情況進行評價。)

          師:用什么樣的語氣讀更能夠表現(xiàn)出孩子的處境危險呢?

          (引導:語速再快一點、聲稍高一些,突出重點詞語。生練讀文。)

          師:你們讀文的技巧掌握得真好,太令老師欣賞了!

          (8)師:我知道此時你們非常想救這個孩子,誰有好辦法?

          (學生各抒己見,進一步體會當時情況的危急。)

          師:大家的辦法,到底行不行呀,為什么呢?我現(xiàn)在不替你們作評判,因為學習原本就是個從不會到會的過程。請再讀描寫孩子處境危險的句子。

          師:那個孩子摔到甲板上了嗎?

          2、理解文中第7、8自然段。

          師:誰救了他?請同桌一起讀7、8自然段,把能作為你的理由的句子劃下來。

          (同桌讀書討論,生匯報。)

          師:請自己讀讀描寫父親和水手的句子,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學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師:能把你們的體會有感情的朗讀出來嗎?

          四、暢談收獲,拓展延伸

          1、師:學習本課后,你有哪些收獲?(生交流)

          2、拓展練習:孩子被救上來后,船長、水手、孩子又會說些什么?說一說,再寫下來。

          教學反思:

          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中,我注重學生從自己的體驗中獲得知識,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情感體驗,在合作交流中探究,通過個人讀、小組讀、分角色讀等方法以及借助評價引導學生抓住描寫孩子心理變化及船長性格特征的關鍵詞句品讀,教師不失時機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理清文中的段落,探究感悟。在實際教學中基本實現(xiàn)了我的教學設想,達到了教學目的。同時,利用媒體課件有情有景,使學生進一步把握了故事發(fā)展高潮結局,突破了難點,解決了學生課前的困惑,使學生隨故事的發(fā)展,情感也在潮起潮落,感悟出船長遇事沉著、果斷、機智的性格特點,展現(xiàn)了他極大的人格魅力,對學生學習如何處事,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四年級是一個過渡年級,語文教學不能停留在表面層次上,而要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懂得自讀、自悟、自得,合作探究深入理解課文,在本節(jié)課上,學生充分展示了內在的潛力,樂學、樂問,在啟發(fā)點撥之中,多數(shù)孩子獲得自己的感悟。但個別同學自悟能力差些。在今后的教學中,還要關注全體同學,讓每個孩子學得有動力,更加有熱情。

          總評:

          1、本節(jié)課教師在教學中以學生發(fā)展為主,堅持學生自讀、自悟、自得;堅持輔之以“導”,做到“指一指引”以導向,“點一點化”以開竅,“撥一撥弄”以知曉,把學生引進理解文章的“門”引上理解文章的“路”,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

          2、教師在教學中善于引發(fā)學生對學習活動的內在樂趣,達到樂學、樂問,從而激活學生的思維,引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的欲望和強烈的出自內心深處的學習動機,使學生變“機械接受”為主動探究。教學中,創(chuàng)設直觀形象的情境,創(chuàng)設交流、想象問題情境,變“單一思維”為“多向拓展”,學生潛意識創(chuàng)造力得以發(fā)展,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四年級下冊《等量關系》數(shù)學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通過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的活動,體會到統(tǒng)計圖中一 格表示多少個單位的必要性。

          2.理解條形統(tǒng)計圖上的數(shù)據(jù)所表示的意義。

          3.會將實驗中所得的數(shù)據(jù)用條形統(tǒng)計圖表示。

          4.經(jīng)歷收集、整理、分析數(shù)據(jù)的活動過程,體會條形統(tǒng)計圖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和理解條形統(tǒng)計圖中一格表示多個單位,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數(shù)據(jù)繪制成條形統(tǒng)計圖。

          課前準備

          提前14~20天讓學生在家栽種一盤 蒜苗,定期(每一天或每三天)測量一次蒜苗的高度,并做好前14天的數(shù)據(jù)記錄。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事先板 書好課題:栽蒜苗。

          師:同學們,前一階段我們對蒜苗的生長情況進行了觀察、記錄,今天我們就來交流你們的數(shù)據(jù)并進行整理。

          二、探索新知。

          1.討論數(shù)據(jù)收集的方法。

          在你觀察蒜苗的這些天里,你有哪些體會或者發(fā)現(xiàn)嗎?

          2.討論數(shù)據(jù)描述的方法。

          (1)學生與小組成員交流各自蒜苗第十五天的生長高度,并把每個小組成員的蒜苗第十四天生長情況記錄在統(tǒng)計表內。

         。總小組一張學習卡,其中包括統(tǒng)計表和統(tǒng)計圖。)

          小組匯報填表情況,從統(tǒng)計表中知道了什么,集體交流。

         。2)通過尋找所有小組成員中誰栽的蒜苗第十四天最高,誰其次,有什么辦法能更直觀、一眼就能看出來呢?引出統(tǒng)計圖,體現(xiàn)統(tǒng)計圖的必要性。

          提 出要求:你們小組打算怎么來繪 制這幅統(tǒng)計圖,繪制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你又是怎么解決的,把遇到的困難記錄到課堂練習本上。

          小組合作根據(jù)統(tǒng)計表,制作條形統(tǒng)計圖。

         。3)討論一格表示幾個單位的方法。

          學生會遇到一格表示幾個單位的問題,每個小組通過組內討論,確定自己小組的方法,把統(tǒng)計圖完成,師巡視進行適當?shù)妮o導。

          (4)實物投影儀展示其中兩或三個一格表示不同厘米數(shù)的小組的統(tǒng)計圖。

          展示時,讓展示的學生說說 一格表示這個厘米數(shù)有什么原因,有什么好處。引導全班進行討論、交流。

          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么確定一格表示幾個單位的,有什么訣竅嗎?和小組的同學交流

         。5)教 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小結。

          3.進一步了解統(tǒng)計圖。

          每個小組看著自己小組的統(tǒng)計圖,說說自己小組哪個同學的蒜苗在第十四天時長得最高,誰第二,其次呢?你發(fā)現(xiàn)了統(tǒng)計圖的什么優(yōu)點了嗎?

          突出統(tǒng)計圖的直觀、簡便,凸現(xiàn)繪制統(tǒng)計圖的必要性。

          4.生活中的統(tǒng)計。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經(jīng)常會用到條形統(tǒng)計圖,你們知道那些有用到它們的嗎?

          三、鞏固練習。

          指導學生完成教材P86 頁“試一試”及“練一練”。

          1.試一試。

          這道題目的練習主要是鞏固對條形統(tǒng)計圖的認識 ,使學生能結合現(xiàn)實的背景,說出條形統(tǒng)計圖中數(shù)據(jù)的實際意義。

          先讓學生說一說,在說得過程中體會從一圖形或一小格表示的幾個 單位 中理解條形所代表的實際數(shù)據(jù)。鼓勵學生從條形統(tǒng)計圖中盡可能多地獲取信息。

          2.練一練。

          先讓學生通過數(shù)據(jù)確定每小格表示幾個單位,再在方格紙上獨立畫條形統(tǒng)計圖,再進行展示交流,讓學生說一說是怎么樣畫條形統(tǒng)計圖的,你能從圖上獲取哪些信息?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認識的條形統(tǒng)計圖與以前認識的條形統(tǒng)計圖有什么不同?今天認識的條形統(tǒng)計圖有什么優(yōu)點?(讓學生自由回答)

          四年級下冊《等量關系》數(shù)學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能根據(jù)一組相關的數(shù)據(jù),繪制折線統(tǒng)計圖。

          2.過程與方法:經(jīng)歷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的過程,了解折線統(tǒng)計圖的特點;從折線統(tǒng)計圖上,獲取數(shù)據(jù)變 化的信息,并進行簡單預測。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規(guī)范有序的解決問題的步驟。

          學習重點

          能根據(jù)一組相關的數(shù)據(jù),繪制折線統(tǒng)計圖。

          學習難點

          從折線統(tǒng)計圖上,獲取數(shù)據(jù)變化的信息,并進行簡單預測。

          教學過程

          一、知識回顧。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條形統(tǒng)計圖,條形統(tǒng)計圖有什么優(yōu)點?

          二、自學指導。

          1.情景導入:

         。ㄓ盟饷缟L的動畫圖片引入新課)

          2.由學生動手,演示笑笑的蒜苗生長情況統(tǒng)計表。

          3.動畫演示蒜苗生長情況折線統(tǒng)計圖(要強調學生注意觀 察畫折線統(tǒng)計圖的步驟)。

          讓學生分析在格子圖中畫折線統(tǒng)計圖可以分成哪兩步。

          三、習題鞏固。

          課本P89練一練1。

          四、實踐應用。

          課本P89練一練2。

          五、課堂小結。

          1.折線統(tǒng)計圖有什么優(yōu)點呢?

          折線統(tǒng)計圖有利于直觀了解事物的變化情況。

          2.怎樣畫折線統(tǒng)計圖呢?

          (1)先在格子圖中描點。

          (2)連線。

          3.統(tǒng)計圖一般有幾種形式呢?

          統(tǒng)計圖一般有條形統(tǒng)計圖、折線統(tǒng)計圖、扇形統(tǒng)計圖三種形式。

          4.進 行預測時,先要找出數(shù)量變化趨勢中的規(guī)律,再進行預測。

          六、知識拓展。

          為了尋找小玲跳繩成績提高的秘密,笑笑幫助小玲記錄了鍛煉的情況,并制成了統(tǒng)計圖。

         。1)小玲跳繩中哪一階段成績提高最快?哪一階段成績提高比較緩慢?

          答:小玲 第5~10天成績提高最快,第15~20天和20~25天成績提高比較緩慢。

          (3)估計小玲第8天的成績大約是多少,達到每分135個大 約是在第幾天?

          答:估計小玲第8天的成績大約是118個,達到每分135個大約是在第12天。

          七、目標檢測。

          1.要表示上海20xx年全年每月降水量的變化情況,用( )表示合適。

          A.條形統(tǒng)計圖

          B.折線統(tǒng)計圖

          C .扇形統(tǒng)計圖

          2.統(tǒng)計圖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的折線統(tǒng)計圖表示的是李明從9時到11時由甲地到乙 地騎車行駛的情況。

         。1)李明從甲地到乙地一共用了多長時間?甲乙兩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他平 均每時行駛多少千米?

         。2)李明在中途停留了嗎?如果停留了,那么停留了多長時間?

         。3)李明在最后30分里行駛了多少 千米?比他騎車行駛全程的平均速度快多少?

          八、實踐作業(yè)。

          根據(jù)十幾天觀察蒜苗得到的結論,寫一篇《我的蒜苗長得快》數(shù)學實踐小論文。

          四年級下冊《等量關系》數(shù)學教案 篇14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好玩之《密鋪》。

          教材分析:這是一節(jié) 根據(jù)有關平面圖形特點進行觀察、操作、思考和簡單設計的實踐活動。教材分三部分安排:第一部分,通過觀察生活中常見的用磚鋪成的地面或墻面,初步理解什么是圖形的密鋪。第二部分通過動手操作和思考,探索三角形和四邊形能否進行密鋪。并了解能夠進行密鋪的平面圖形的特點,知道有些平面圖形可以密鋪,而有些則不能;從而在活動中進一步體會密鋪的含義,更多地了解有關平面圖形的特征。第三部分,通過欣賞和設計簡單的密鋪圖案, 進一步感受圖形密鋪的奇妙,獲得美的體驗。并能夠對自己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進行自我評價和反思。

          學情分析:

         。1)知識水平: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圖形的平移、旋轉及多邊形的內角和等知識;具有了相關的知識經(jīng)驗;

         。2)能力和方法水平:學生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推理能力,能初步運用“猜想--驗證--歸納”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來探究問題;

         。3)心理水平:該階段的學生雖然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知識經(jīng)驗,但是還是有較強的好奇心,也有較強的表現(xiàn)欲;

         。4)思維水平:學生的思維以直接經(jīng)驗為主,間接經(jīng)驗相對較少。在學習過簡單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學生已經(jīng)對平面圖形有了初步的印象,并能準確的認識各種簡單平面圖形。對于密鋪,學生已經(jīng)有了較為直觀的生活體驗,只是還未形成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

          在此基礎上進行密鋪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活動設計,符合學生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是對學生生活經(jīng)驗的提煉和再加工,從而形成較為系統(tǒng)的初步抽象的理論知識。在這個知識系統(tǒng)的幫助下 ,可以進一步讓學生認識到數(shù)學的美,激發(fā)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是對學生進行的一次頭腦風暴,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有很大的幫助;谝陨险J識,本課的設計重 點放在讓學生動手操作、探究,從而獲得豐富的知識經(jīng)驗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學習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小組長作用,小組內進行充分的交流討論,通過經(jīng)歷與組內同伴動手拼圖以及設計密鋪圖形等活動過程,知道三角形、四邊形、正六邊形可以密鋪,并知道有些圖形是不能密鋪的。在整個活動中,教師參與到組內討論,并指導。最后在學生活動和交流的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評價、自我評價和反思,內化知識經(jīng)驗與知識體系。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觀察生活中常見的密鋪現(xiàn)象,使學生初步理解圖形的密鋪;通過拼擺各種圖形,探索并了解能夠進行密鋪的平面圖形的特點。

          2.過程與方法:在探究多邊形密鋪條件的過程中學生經(jīng)歷觀察、猜測、推理、驗證和交流等過程。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合情推理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使學生在欣賞密鋪圖案和設計簡單的密鋪圖案的過程中,體會圖形的轉換,感受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經(jīng)歷欣賞數(shù)學美、創(chuàng)造數(shù)學美的過程,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價值。同時,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享受由合作獲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知道什么是密鋪,了解有一些圖形(如三角形,四邊形和正六邊形)是可以密鋪的。

          教學難點:初步感受密鋪的原理

          教學手段:

          基于以上幾點的認識,本節(jié)課采用傳統(tǒng)教學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教學手段,重點突出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數(shù)學教學課堂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學生能夠自主的在多媒體設備上完成自學或者是進行各種探究實驗,是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體現(xiàn);教師在課中擔任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角色。但,由于每個孩子在信息技術方面的掌握層次不盡相同,所以為孩子們提供了多種渠道來探究解決問題,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完成自己的探究活動,并在活動中有不同的.體驗。

          課前準備:

          1、 信息技術準備:廣播教學的教學系統(tǒng),可以用來廣播教學,也可以用來展示學生的電腦上的操作。信息技術的簡單應用基礎,學生能在計算機上實現(xiàn)對基本圖形的平移和旋轉。同時學生能在多媒體設備上完成對他人作品的欣賞與評價,同時也能對自己整個的活動過程進行評價反思。

          2、 道具準備:剪刀、卡紙若干。

          3、 素材準備:某客廳地面的照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教師與學生談話,想了解學生家里的客廳地面是由什么鋪成的。學生向全班同學介紹自己家客廳地面是由什么鋪成的。

          2、教師請學生用一個字或者是兩個字來形容一下自己家里客廳的地面。學生單獨匯報。(如:大/密/美麗/漂亮/寬敞/平整……)

          3、教師出示從朋友家拍來的客廳的地面(兩幅圖),請學生欣賞。并問學生分別是由什么形狀的地磚鋪成的。(長方形和正方形)

          4、教師問學生覺得這兩家的客廳鋪的怎么樣。(如果學生說鋪的好或者是鋪的很平,就追問:好在哪里?平在哪里?并用手勢提醒學生發(fā)現(xiàn)每塊地磚之間是一塊挨著一塊的,也就是沒有空隙的。如果沒有說出沒有重疊,就追問:有沒有把兩塊地磚疊在一起?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沒有重疊。)

          5、揭示課題:我們把像這樣,圖形之間,沒有空隙,也不重疊的鋪法稱為密鋪。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以談話方式引入 ,從學生的身邊去發(fā)現(xiàn)和感受密鋪的存在,從而引出課題。

          二、實驗探究,領悟新知

          (一)動手操作、感受密鋪

          1、教師請學生們觀察“密鋪”這一個詞,問學生哪個字更重要。(學生回答“密”字更重要,教師及時追問:“密”怎么體現(xiàn)?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密”體現(xiàn)在沒有空隙,不重疊。)

          2、教師拿出幾個長方形,請一個學生來試一試,看看能不能做到密鋪。(一個學生在黑板上操作,其他學生認真觀察。)

          3、學生操作完以后,教師請學生觀察有沒有做到密鋪,并追問是如何判斷的。(學生會說出,是密鋪,因為沒有空隙,也不重疊。)

          4、教師對學生們的善于觀察和一學就會的寶貴品質進行肯定。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再認“密鋪”一詞和請學生動手鋪長方形,來幫助學生初步感受密鋪。為后面的動手實驗探究做鋪墊。

         。ǘ┨骄咳切文懿荒軐崿F(xiàn)密鋪之初步判定

          1、教師追問學生:除了長方形和正方形以外,我們還學過什么圖形?(三角形、圓、平行四邊形、梯形……)

          2、教師繼續(xù)問學生三角形能不能實現(xiàn)密鋪。并先讓學生猜測。

          3、教師提示學生:要知道三角形到底能不能密鋪,可以怎么做。

          4、學生說一說要驗證三角形能不能密鋪需要做哪些事。

          5、教師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實驗步驟來操作:

         。▽W生猜能或者是不能,教師追問,要知道到底能不能,我們該怎么辦呢?學生會說試一試或者是鋪一鋪,師再追問:拿什么試?拿什么鋪?學生應該會回答:要準備幾個三角形,然后再鋪一鋪。師再追問,準備的三角形需要完全一樣嗎?師:那我們就來按照這兩個步驟實驗一下:第一、取出①號信封里面的卡紙(如下圖),沿著上面的線剪開,得到幾個三角形;第二、把剪下來的較大的三角形(銳角三角形)放在一起鋪一鋪。(以上步驟由小組合作完成))

          6、學生按照剛才所說的步驟小組合作完成,在學生完成的過程中教師給予一定的指導和幫助,并用IPad拍一組已經(jīng)完成好的圖片。

          7、先請學生匯報實驗結果,并追問學生是如何判斷的。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通過討論如何判斷三角形能否密鋪到初步實驗發(fā)現(xiàn)三角形可以密鋪,為學生建立初步的表現(xiàn)。

          (三)探究三角形能不能實現(xiàn)密鋪之研究密鋪原理

          1、教師提出:如果把這些三角形隨便的鋪在一起,能密鋪嗎?如果不能,這到底跟三角形的什么有關呢 ?(學生發(fā)現(xiàn)和三角形的角有關)教師接著追問和三角形哪個角有關(學生進一步發(fā)現(xiàn)和三角形的三個角都有關系)。

          2、師生共同提出:為了更好的區(qū)分這三個角,可以把三角形的三個角分別標上∠1、∠2、 ∠3。然后再放在一起鋪一鋪,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學生在標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把所有三角形的角都標出來,并且相同的角標上相同的序號)

          3、學生再次鋪一鋪。在鋪的 過程中適時引導學生觀察拼接點處有幾個角,分別是哪幾個。

          4、教師展示一組學生完成的密鋪作品。并請學生認真觀察一下,這個小組標完角以后,在拼接點處有幾個角呢?

          【(6個角),哪6個角??這個角1就是老師黑板上的三角形的角1,這個角2就是老師黑板上的 三角形的角2,這個角3就是老師黑板上的三角形的角3,而∠1 、∠2、∠3就是這個三角形的三個內角。這個∠1、∠2、∠3也是這個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師再問,在這個拼接點處有幾個角1?幾個角2?幾個角3?】

          教師小結:看來三角形真的可以實現(xiàn)密鋪,而且和三角形的內角有關。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通過討論、探究,發(fā)現(xiàn)三角形能密鋪是和三角形的三個內角都有關系的。讓學生感知到三角形能夠密鋪并非偶然,這其中隱藏著一定的必然性。而這種必然性就是密鋪的原理 所在。

         。ㄋ模┨骄咳切文懿荒軐崿F(xiàn)密鋪之再次驗證

          1、教師問學生如果再用另外一種三角形來鋪一鋪,學生們想要怎么做。

          2、學生思考,并提出可以先標出角,再鋪一鋪。

          3、教師請學生把剛才剪下來的較小的三角形(鈍角三角形)放在一起標一標,鋪一鋪。學生小組合作完成,師用IPAd拍一組完成好的。

          4、教師先請學生判斷這種三角形能不能密鋪。再展示其中一組學生的作品。問學生這一次實驗和之前的實驗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或者是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

          5、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教師進行總結。

          小結:這樣看來這一種三角形和前面一種三角形一樣,也可以密鋪,而且也和它的三個內角有著密切的關系。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再一次的鋪一鋪的活動,讓學生再次感受三角形是可以密鋪 的,而且再次領悟三角形能密鋪是和它的三個角有關的。

         。ㄎ澹┨骄克倪呅文懿荒苊茕

          1、教師引導學生:既然三角形能夠實現(xiàn)密鋪,那如果是這樣的四邊形能實現(xiàn)密鋪嗎?(師拿出一個不規(guī)則的四邊形,貼到黑板上)

          2、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并提出:要知道能不能密鋪,動手實驗一下就行了。

          3、教師請學生打開②號信封,取出里面的四邊形動手鋪一鋪,并提醒學生思考動手鋪之前可以先做什么。 (標角)

          4、 學生根據(jù)教師的要求和提示動手實驗,教師觀察每一組完成的情況,并用IPAd記錄其中一組完成的情況。對于已經(jīng)鋪完的小組,請學生在小組內議一議,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5、反饋:教師先請學生判斷這樣的四邊形是否可以密鋪。然后請學生說說有什么發(fā)現(xiàn)。

          6、學生先判斷是可以密鋪的,因為這幾個圖形之間沒有空隙也不重疊。并且發(fā)現(xiàn)拼接點處有4個角,而且這4個角分別是這個四邊形的四個內角。如果有學生能發(fā)現(xiàn)這四個角加起來就是360°就更好了。

          小結:通過這個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這種四邊形也是可以密鋪的,而且也與四邊形的內角有關。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在前面幾次實驗的基礎上,大膽讓學生自己猜測、驗證。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四邊形是可以密鋪的,而且和三角形一樣,也和四邊形的四個內角有密切的關系。

          三、小結及拓展延伸

          1、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我們今天研究了密鋪,知道了長方形可以密鋪,正方形可以密鋪,三角形可以密鋪,四邊形可以密鋪。并提問學生:你還有什么問題想問呢?

          2、學生提出新的問題,如梯形能不能密鋪?五邊形能不能密鋪?六邊形能不能密鋪?……

          3、教師清學生借助計算機操作來驗證正五邊形和正六邊形是否能密鋪。

          4、學生小組合作完成。在學生完成的過程中教師給予一些指導和幫助。

          5、學生操作完后,進行反饋,通過廣播教學體系請其中的幾組學生展示自己的實驗結果。并請其他學生幫助判斷。通過實驗、討論發(fā)現(xiàn),正五邊形不可以密鋪,而正六邊形可以密鋪。

          小結:這樣看來并不是所有的平面圖形都可以密鋪的,有的可以密鋪,有的不可以密鋪。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通過計算機實現(xiàn)人機交互操作,體現(xiàn)出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通過在計算機上操作發(fā)現(xiàn)并不是所有的平面圖形都可以密鋪的,有的可以,有的是不可以的。

          四:實踐作業(yè)

          用上今天所學的密鋪的知識為你自己的家設計一款漂亮的地磚。

          五:板書設計

          密鋪

          圖形之間,沒有空隙,也不重疊。

          四年級下冊《等量關系》數(shù)學教案 篇15

          設計說明

          在數(shù)學課上,我們經(jīng)常利用等量關系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但是單把這項知識拿出來理解,學生就會有些茫然無措。為了使學生對等量關系有直觀的理解,并能從具體的情境中抽象出這種關系,在教學設計上注重了兩個方面:

          1.關注“情境”在教學中的作用。

          本節(jié)課通過兒童喜聞樂見的蹺蹺板導入,創(chuàng)設了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借助課件直觀演示的方式使學生感受平衡和不平衡狀態(tài)。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是從生活情境中感知等式,嘗試用數(shù)學知識來描述情境。在不斷尋找和交流中,讓學生從具體情境中找到等量關系。

          2.充分發(fā)揮“自主探究”的學習精神。

          本節(jié)課,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討論、比較、合作交流等活動找到等量關系,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自主探究,獲得基本的數(shù)學知識和技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自信心。如在表示妹妹的身高與姚明、笑笑身高的關系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通過觀察、討論、交流,找到各種等量關系。本節(jié)課給學生提供了歸納、類比、猜測、交流、反思的時間與空間,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談話引入。

          (1)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想象老師和學生玩蹺蹺板的情境,蹺蹺板會怎樣?

          (2)想辦法讓蹺蹺板平衡。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和老師玩蹺蹺板的情境,并想辦法讓蹺蹺板平衡,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為下一環(huán)節(jié)做好鋪墊。

          2.觀察主題圖。

          (課件逐一出示動物玩蹺蹺板的情境圖)

          (1)觀察圖上信息,想辦法讓蹺蹺板平衡。

          (2)用語言描述當蹺蹺板平衡時誰和誰的質量是相等的。

          (3)全班交流,發(fā)現(xiàn)1只鵝的質量相當于2只鴨子和1只雞的質量。

          3.揭示課題。

          通過剛才的討論我們知道了“1只鵝的質量相當于2只鴨子和1只雞的質量”,這就是等量關系。(板書:等量關系)

          設計意圖:蹺蹺板是學生熟悉的生活事物,同時又是體現(xiàn)等量關系的生活原型,既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已有生活經(jīng)驗,又能幫助學生理解什么是等量關系。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根據(jù)數(shù)據(jù)分析數(shù)量關系,探索表示等量關系的方法。

          課件出示教材64頁第二幅情境圖。

          (1)提問:從圖中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學生看圖,收集并交流發(fā)現(xiàn)的數(shù)學信息。

          (2)根據(jù)這些信息,請你表示出妹妹的身高與姚明、笑笑身高的關系。

          提示:可以用畫圖或文字的形式表示這些等量關系。

          師:哪兩個人的身高有關系?

          (同桌交流,全班匯報)

          生1:畫圖表示如下:

          生2:我用式子表示,妹妹身高×2=姚明身高,妹妹身高+20厘米=笑笑身高。

          2.組織學生討論:有的同學找出了這樣的等量關系,你能看懂嗎?

         、僖γ魃砀摺2=妹妹身高

          ②笑笑身高-20厘米=妹妹身高

         、垡γ魃砀摺2=笑笑身高-20厘米

          四年級下冊《等量關系》數(shù)學教案 篇16

          教學目標

          第一維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理解統(tǒng)計在數(shù)學中的意義,理解條 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和優(yōu)勢;掌握條形統(tǒng)計圖中橫、縱坐標及單位的意義,能看懂統(tǒng)計圖中的數(shù)量關系;學會用統(tǒng)計的方法分析生產(chǎn)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能夠根據(jù)統(tǒng)計 的結果分析得出相關的結論。

          第二維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在統(tǒng)計的過程中要求學生能夠細心運算,學習數(shù)學研究的一般性方法,體會由數(shù)字規(guī)律得到相關結論的邏輯關系,從而提高判斷能力和應用數(shù)學知識的能力。

          第三維目標: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在學習過程中充分體會數(shù)字的分布規(guī)律,體現(xiàn)數(shù)學 的美感和對于實際問題的探 究型研究方法,體會數(shù)學的魅力和奧妙,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和辯證的研究方法。

          教具

          坐標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組織小同學們集中注意力,開始學習,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

          二、導入新課。

          1.師生互動:請每一位小同學把自己的生日寫在一張小紙條上,在黑板上列出春、夏、秋、冬的圖表,請每一位小同學在坐標紙上畫出與黑板上一樣的圖表,請班干部在講臺前統(tǒng)計各個季節(jié)生日的同學人數(shù),老師在黑板上、同學們在坐標紙上同時完成生日的條形統(tǒng)計圖。

          2.教師講解:做統(tǒng)計圖時的注意事項,第一步,認真紀錄每一個數(shù)據(jù);第二步,統(tǒng)計每一個范圍內的數(shù)據(jù)個數(shù);第三步,在方格紙上認真畫出條形圖;第四步,由統(tǒng)計圖對數(shù)據(jù)進 行分析。明確橫坐標、縱坐標分別代表的數(shù)學涵義及單位量的大小。

          重點:細心、準確、無誤、美觀。

          難點:對于數(shù)據(jù)的分析,比較數(shù)據(jù)之間的差別,理解最大值與最小值。

          三、例題講解。

          本例題通過師生互動完成班級內同學們的生日分布條形統(tǒng)計圖,旨在要同學們在縝密的數(shù)學思維背景下理解統(tǒng)計的涵義,基于一組相關 數(shù)據(jù)的數(shù)理分析過程,了解通過統(tǒng)計的方法掌握某一數(shù)據(jù)的變化規(guī)律和內涵, 進行科學的分析。 掌握條形統(tǒng)計圖當中橫坐標、縱坐標的數(shù)學意義與單位量與數(shù)據(jù)量的大小關系及單位。

          四、習題鞏固。

          習題一: 四年級舉行的特色運動會,調查并統(tǒng)計同學們最喜歡哪些特色體育項目。

          習題二:班級要設立圖書角,調查并統(tǒng)計同學們最喜歡哪類圖書。

          習題三:調查并統(tǒng)計班級同學最喜歡的電視節(jié)目情況。

          五、拓展及小結。

          1.基于某一類的相關數(shù)據(jù),我們可以進 行數(shù)據(jù)的表示,本節(jié)課僅利用條形統(tǒng)計圖作例,說明對于數(shù)據(jù)的合理表示可以得到對于數(shù)據(jù)的更有效分析,從而得出相關結論,采 取相應措施,體現(xiàn)數(shù)學與生產(chǎn)生活的緊密結合性。

          2.有關條形統(tǒng)計圖的優(yōu)勢:體現(xiàn) 每組中的具體數(shù)據(jù);易比較數(shù)據(jù)之間的差別。

          3.統(tǒng)計圖有很多種,后續(xù)課堂還會學習到:扇形統(tǒng)計圖、折線統(tǒng)計圖,請同學們先有一個印象。

          四年級下冊《等量關系》數(shù)學教案 篇17

          教學目標

          1.通過猜數(shù)游戲等活動,學會用方程解答簡單的應用題。

          2.通過解決問題,進一步理解方程的意義。

          教學重點

          學會用方程解答簡單的應用題。

          教學難點

          學會用方程解答簡單的應用題。

          教學步驟

          活動:創(chuàng)設情境,建立模型。

          1.猜數(shù)游戲。

          今天我們來做游戲,把你心里想的數(shù)乘2,再加上20,等于多少?

          通過做猜數(shù)游戲,引起用方程來解決實際問題。

          2.等于80。猜猜我想的數(shù)是多少?

          3.你想的數(shù)是30。

          4.你是怎么猜到的?

          5.學生交流,解決。

          6.學生匯報。

          7.如果淘氣想的 數(shù)為x,那么

          2 x+20=80

          2x+20- 20=80

          2x=60

          2 x÷2=60÷2

          x=30

          引導學生解方程與等式性質結合。

          8.同桌共同玩猜數(shù)游戲。列方程并解答。

          9.通過剛才游戲,你們有什么收獲?

          練一練。

          1.按照笑笑的規(guī)則和同伴做猜數(shù)游戲, 并列方程解答。

          解:設這個數(shù)是x

          4×x+10=90

          4x=80

          x=20

          心里這個數(shù)是20。

          生獨立完成。

          2.列方程。

          (1)3x+6=15

          解:3x+6=15

          3x= 9

          x=3

         。2)4x-2=26

          解:4x-2=26

          4x=28

          x=7

         。3)8+x=20

          解:8+x=20

          x=12

          3.看圖說一說等量關系,再列方程解決問題。

          解:3x+48=234

          3x=186

          x=62(元)

          課外拓展。

          每天修 x米,

          5x+500=2500

          x=400

        【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等量關系》數(shù)學教案(通用17篇)】相關文章:

        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精打細算說課稿11-04

        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下冊詞語歸類04-15

        北師大版四數(shù)下冊《優(yōu)化》說課稿11-30

        北師大版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 手拉手說課稿12-04

        北師大版物理八年級下冊試講稿 探究運動與力的關系11-16

        北師大版英語四年級下冊 Unit 11 Uncle Jack’s farm11-16

        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倒數(shù)說課稿11-04

        北師大版初中數(shù)學說課稿(通用8篇)05-20

        北師大版語文三年級下冊 松鼠說課稿12-09

        北師大版《學步》教學反思04-01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