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采桑子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3-04-04 11:44:00 古籍 我要投稿

        采桑子原文翻譯及賞析匯編15篇

        采桑子原文翻譯及賞析1

          原文:

          轆轤金井梧桐晚,幾樹驚秋。晝雨如愁,百尺蝦須上玉鉤。

          瓊窗春斷雙蛾皺,回首邊頭。欲寄鱗游,九曲寒波不溯流。

          亭前春逐紅英盡,舞態(tài)徘徊。細雨霏微,不放雙眉時暫開。

          綠窗冷靜芳音斷,香印成灰?赡吻閼,欲睡朦朧入夢來。

          譯文

          深秋時節(jié),梧桐樹下,轆轤金井旁,落葉滿地。樹木入秋而變,人見秋色而愁。手扶百尺垂簾,眼望窗外細雨,舊愁之上又添新愁。

          閨中的思婦獨守著瓊窗,想到韶華漸逝,心愿難成,怎不雙眉緊皺,愁在心頭;厥走叺兀魅司脽o音訊。想要寄書信,可是黃河寒波滔滔,溯流難上,思婦只能在孤獨寂寞中苦苦守望。

          亭前紅花飄落,春光亦隨花而去,花兒飄落的姿態(tài)優(yōu)雅,好像翩翩起舞,花兒不忍歸去,似乎在徘徊彷徨。細雨霏霏,這雨,浸潤了落花,也浸濕了愁緒,我雙眉緊鎖,難得一展。

          沒有遠方的佳音,獨守綠色窗欞,冷冷清清,空空寂寂,印香飄渺,漸漸燒成了灰燼。思情難耐,百無聊奈時,昏然欲睡,思念的人兒朦朧進入夢境。

          注釋

          此詞調(diào)名于《草堂詩余》、《花間集補》中作《丑奴兒令》,《類編草堂詩余》中注曰:“一名《羅敷令》,一名《采桑子》!薄额惥幉萏迷娪唷贰ⅰ痘ú荽饩帯、《嘯余譜》中均有題作“秋怨”。從詞意看,當屬李煜中期的作品。

          轆轤(lùlú):一種安在井上絞起汲水斗的器具,亦即汲取井水用的滑車。金井:井欄上有雕飾的井,這里指宮廷園林中的井。梧桐:一種落葉喬木,葉柄長,葉大,質(zhì)地輕而韌。古代詩人常用梧桐金井說明時已至晚秋。

          幾樹:多少的樹。樹,這里指梧桐樹。驚秋,有二種理解,一說吃驚秋天的到來,二說秋風(fēng)驚動了梧桐樹。兩種理解盡管語意角度不同,但均可通。

          晝雨:指白天下的雨。晝,白天。新愁:指悲秋之愁。

          百尺:這里為約指,極言其長。蝦須:因簾子的表狀像蝦的觸須,所以用“蝦須”作為簾子的別稱。《類編草堂詩余》注中云:“蝦須,簾也!碧拼憰场逗煛吩娭杏芯洹皠趯⑺厥志砦r須,瓊室流光更綴珠。”用法同。玉鉤:玉制的鉤子。這句話是說長長的簾子掛在玉鉤上。

          瓊窗:雕飾精美而華麗的窗。春斷:這里指情意斷絕,即男女相愛之情斷絕。春,指男女相愛之情。雙蛾:《花草粹編》、《花間集補》等本中均作“雙娥”。即指美女的'兩眉。蛾,蛾眉,指婦女長而美的眉。皺:起皺紋,指皺眉。

          回首:回望。邊頭:指偏僻而遙遠的地方。

          欲:想要。寄:寄托。鱗游:游魚,這里借指書信。

          九曲:蕭本二主詞中“曲”作“月”。九曲,形容黃河河道的迂回曲折,這里代指黃河。九,泛指多數(shù)。遂以九曲代指黃河。泝(sù)流:倒流。泝,同“溯”,逆流而上。

          亭:侯本二主詞、蕭本二主詞、呂本二主詞、《花草粹編》、《尊前集》、《歷代詩余》、《全唐詩》等本中均作“亭”。晨本二主詞中作“庭”。逐:跟隨。紅英:紅花。盡:完。

          徘徊:這里形容回旋飛轉(zhuǎn)的樣子。

          細:蕭本二主詞中作“零”;呂本二主詞中此字空缺。霏微:《尊前集》中作“霏霏”;吳訥《唐宋名賢百家詞》中誤作“非非”。霏(fēi)微,雨雪細小,迷迷濛濛的樣子。

          不放雙眉:就是緊鎖雙眉的意思。全句意思是,無法使雙眉暫時展開。

          芳音:晨本二主詞中作“芳英”。芳音,即佳音,好音。斷:斷絕。

          香印成灰:指香燒成了灰燼。香印,即印香,打上印的香,用多種香料搗成末調(diào)和均勻制成的一種香。王建《香印》詩中有句:“閑坐印香燒,滿戶松柏氣。”可見,“香印”與“印香”同義。古時富貴人家為使屋里氣味芬芳,常常在室內(nèi)燃香。成灰,成為灰燼。

          可奈,怎奈,即無可奈何。情懷:心情,心境。

          賞析:

          此詞當作于開寶六年,宋太祖任命李煜的弟弟從善為泰寧軍節(jié)度使,并留在京師。李煜請求宋太祖讓從善回國,未獲允許,作登高文,哀念不已。據(jù)說李煜非常想念他,常常痛哭,這首詞是從善入宋后未歸,李煜為思念他而作的。

        采桑子原文翻譯及賞析2

          原文:

          荷花開后西湖好,載酒來時。不用旌旗。前后紅幢綠蓋隨。

          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煙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歸。

          譯文及注釋:

          作者:佚名

          譯文

          西湖風(fēng)光好,荷花開后清香繚繞,劃船載著酒宴來賞玩,用不著旌旗儀仗,自有紅花為幢綠葉為蓋隨船而來。

          彩畫游船駛進了荷花叢的深處,金杯上泛起加了荷香的酒香。傍晚煙霧夾著微雨,在一片音樂歌聲里,船兒載著醉倒的游客歸去。

          注釋

          ⑴西湖:指潁州(今安徽省阜陽市)西湖。歐陽修晚年退休后住在潁州,寫了一組《采桑子》(十首)。

         、拼保汗糯囊环N旗子。

         、巧w:古代一種似傘的遮陽物。

          賞析:

          作者:清泉石濤

          這首詩描寫了夏季西湖荷花盛開的.美景,表達了詩人寄情山水的閑適心情。上片,把荷花,荷葉比作紅幢、綠蓋的儀仗,隨著自己前呼后擁,寫出了荷塘荷花開放的旺盛姿態(tài)。下片,寫暢游荷塘,飲酒聽曲,已完全沉醉這大自然的美景之中了。游覽荷塘,官場上的上的失意和煩悶,都被這荷香、微雨所沖散,帶回的是一顆超塵脫俗的心境。

        采桑子原文翻譯及賞析3

          而今才道當時錯,心緒凄迷。紅淚偷垂,滿眼春風(fēng)百事非。

          情知此后來無計,強說歡期。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

          譯文

          現(xiàn)在才知道那時我錯了,心中凄涼迷亂,眼淚默默落下,滿眼看到的都是春風(fēng),事物卻非于從前。

          明知此次分別之后再無相見的機會,還是勉強約定將來相會的日期。像這樣一別,一待梨花落盡,月亮又會懸系在西天。

          注釋

          才道:才知道。語本晏幾道《醉落魄》詞:“心心口口長恨昨,分飛容易當時錯!庇炙蝿⒖饲f:《憶秦娥》:“古來成敗難描模,而近卻悔當時錯!

          凄迷:凄涼迷亂。

          紅淚,形容女子的眼淚。當初,魏文帝曹丕迎娶美女薛靈蕓,薛姑娘不忍遠離父母,傷心欲絕,等到登車啟程以后,薛靈蕓仍然止不住哭泣,眼淚流在玉唾壺里,染得那晶瑩剔透的玉唾壺漸漸變成了紅色。待車隊到了京城,壺中已經(jīng)淚凝如血。

          滿眼春風(fēng)百事非:句出于李賀《三月》詩“東方風(fēng)來滿眼春,花城柳暗愁殺人!庇炙乌w彥端《減字木蘭花》詞:“滿眼春風(fēng),不覺黃梅細雨中!

          無計:無法。

          歡期:佳期,指二人重會相守之期。

          落盡梨花月又西:唐鄭谷《下第退居二首》之一,“落盡梨花春又了,破籬殘雨晚鶯啼。”又宋梅堯臣《蘇幕遮》詞:“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容若此句撇開前人,用“月字”獨創(chuàng)出凄迷冷艷的意境。梨花同月若梅花惹雪,別是一種肌骨。

          賞析

          《采桑子》率直平白,把詞人的一片深情以及被迫分離永難相見的痛苦與思念表達得淋漓盡致。

          該詞上片描寫自己與表妹之間只是一種錯,抒發(fā)了自己凄迷的心情。

          “而今才道當時錯,心緒凄迷。”有一種美,就在于語言的歧義,“心緒凄迷”是本篇抒情的重心。這里的“心緒凄迷”,正是由上面的“錯”而引發(fā)出來,但而今才明白的“當時錯”,究竟是當初不應(yīng)相識,還是當初不該從相識而走得更近,或是當時應(yīng)該牢牢把握住機會、不放你離去,作者所謂的“錯”是什么詞中并未交待清楚,也不需要交待清楚,這個空間是留給讀者自己想像的,讀者不應(yīng)該侵占、剝奪,也不能夠侵占、剝奪。

          “紅淚偷垂,滿眼春風(fēng)百事非!痹O(shè)想那個女子正在偷偷垂淚,這里似乎是一個錯位的修辭,要說“百事非”,應(yīng)該搭配“滿眼秋風(fēng)”才是,但春風(fēng)滿眼,春愁宛轉(zhuǎn),由生之美麗而感受死之凄涼,在繁花似錦的喜景里獨會百事皆非的悲懷,尤為痛楚。此刻的春風(fēng)和多年前的春風(fēng)并沒什么兩樣,而此刻的心情卻早已步入秋天。

          下片開始寫無可奈何的心境,表達了詞人內(nèi)心的無奈之情。

          “情知此后來無計,強說歡期!薄皻g期”是相見、歡聚的意思,而“強說”一詞讓這份期待中的歡期變得難以預(yù)見,明明知道再也不會有見面的機會了,但還是強自編織著謊言,約定將來的會面。那一別真成永訣,此時此刻,欲哭無淚,欲訴無言。

          “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風(fēng)動梨花、淡煙軟月中,翩翩歸來的.,是佳人的一點幽香,化作梨花落入手心。情語寫到盡處,以景語來作結(jié):以景語的“客觀風(fēng)月”來昭示情語的“主觀風(fēng)月”,這既是詞人的修辭,也是情人的無奈。正是那無限愁懷說不得,卻道天涼好個秋。

          全詞以懊惱之意寫分離之苦,語少而意足,辭新而情悲,有跌宕搖曳之姿。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的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自從納蘭的表妹進宮之后,詞人便對她懷念不已。幾年之后,在某一個春光明媚、心情本該最好的日子,痛定思痛,突然發(fā)現(xiàn)這場思念或許就不該開始,即便開始也本該早早結(jié)束。于是詞人寫下了這首詞來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惆悵與思念。也有資料稱該詞是詞人為愛人沈宛所作,旨在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愛人的思念之情。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也占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guān)聯(lián)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jīng)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huán)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shù)風(fēng)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备挥谝饩常瞧浔姸啻碜髦。

        采桑子原文翻譯及賞析4

          采桑子·桃花羞作無情死

          桃花羞作無情死,感激東風(fēng)。吹落嬌紅,飛入閑窗伴懊儂。

          誰憐辛苦東陽瘦,也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處濃。

          翻譯

          桃花并非無情地死去,在這春闌花殘之際,艷麗的桃花被東風(fēng)吹落,飛入窗欞,陪伴著傷情的人共度殘留的春光。

          有誰來憐惜我這像沈約般飄零殆盡、日漸消瘦的身影,為春殘而懊惱,感到慵懶無聊。雖比不上芙蓉花,但它的一片幽香在清冷處卻顯得更加濃重。

          注釋

          采桑子:《百名家詞鈔》作“羅敷媚”。

          嬌紅:嫩紅,鮮艷的紅色。這里指花。懊儂(:煩悶。這里指煩悶的人。

          東陽:指南朝梁沈約。因其曾為東陽太守,故稱。唐朝初期,著名的史學(xué)家姚思廉和他的父親姚察在所著史籍《梁書·沈約傳》中,高度贊譽了他的人品和文品,評價他“高才博洽、一代英偉!币λ剂凇读簳ど蚣s傳》

          中記載:“沈約,永明末出守東陽……百日數(shù)旬革帶常應(yīng)移孔,以手握臂率計月小半分。”沈約操勞過度,日漸消瘦后,被世人以“東陽銷瘦”、“東陽瘦體”稱之。

          春慵:春天的懶散情緒。

          芙蓉:荷花,或以為指芙蓉鏡。段成式《酉陽雜俎續(xù)集》:“相國李公下第游蜀,遇一老嫗。

          言:郎君明年芙蓉鏡下及第。明年,果然狀頭及第!

          幽情:《草堂嗣響》作“幽香”。

          創(chuàng)作背景

          納蘭在寫這首詞的時候年紀尚輕,早先他拜在名師門下,熟讀四書五經(jīng),中了舉人后,納蘭在積極地備考科舉考試最后一關(guān)的殿試時,卻突然得了風(fēng)寒,失去了參加由皇帝親自主持考試的機會。在床榻上無聊躺著的納蘭有感而發(fā),寫下了這首《采桑子。

          賞析

          在這首小令中,作者淡淡地寫出了傷春自憐的哀傷。這表面上看是一首傷春傷離之作,但事實上卻是借著傷春抒寫傷懷之情。

          上闋寫春闌花殘,艷麗的桃花被東風(fēng)吹落,飄零殆盡。然而,艷麗嬌柔、多情婉轉(zhuǎn)的桃花無法接受無情的死,多情的花總要有某種多情的死法。 “感激東風(fēng)”是觀花的作者所發(fā)的`感慨。東風(fēng)把嬌紅的桃花吹落,沒有任它委于塵土泥濘,而是吹它飛進了容若的小窗,讓它來陪伴容若這個傷情的人共度殘留的春光?吹教一o可奈何的命運,作者也感傷起了自己,從下片開始,“誰憐辛苦東陽瘦”,便是作者的自況。

          下闋先點出作者為春殘懊惱,而慵懶無聊,下接以結(jié)句,加深加濃了傷春之意,心靜下來了,可是思念之情卻更加強烈。納蘭性德以沈約自況,形容自己像沈約一樣病容憔悴、抑郁多疾。沈約和作者是一樣的美男子,有才有德,作者以沈約自比,既是說自己風(fēng)流才俊,更是感傷自己身體單薄。這個典故用的十分貼切自然,交代了心境,也寫出了實情。而后所接之句“也為春慵”,更是說出自己的身心之所以如此慵懶,并非是為其他閑雜之事所累,只是春天就要結(jié)束了。

          “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處濃”,雖然作者認為桃花妖艷,卻還是比不上芙蓉的清幽芬芳。不過,作者這里所指的芙蓉并不是荷花,傳說唐朝李固在考試落第之后游覽蜀地,遇見一名老婦人,這個老婦人對他說,他明年會在芙蓉鏡下科舉及第,再過二十年還有拜相之命。于是心灰意冷的李固再次去參加考試,果然中第,而且榜上正好有“人鏡芙蓉”一語,正應(yīng)了那老婦的預(yù)言。作者也是因病失去殿試的機會,和落第等同,所以,在這個背景下,作者所說的芙蓉應(yīng)當是指“芙蓉鏡”的典故了。于是,自然而然的,接下去的一句“一片幽情冷處濃”,正是寫了自己懊惱的“幽情”。

          這一首《采桑子》上、下片相對比較緊湊,但是全詞似傷春又不似傷春,頗值得多加玩味了。

        采桑子原文翻譯及賞析5

          采桑子·何人解賞西湖好

          朝代:宋代

          作者:歐陽修

          原文:

          何人解賞西湖好,佳景無時。飛蓋相追。貪向花間醉玉卮。

          誰知閑憑闌干處,芳草斜暉。水遠煙微。一點滄洲白鷺飛。

          譯文

          誰能看得懂西湖的美麗?任何時候都是美景。驅(qū)車去追尋。只愿在花叢綠樹中飲酒貪歡。

          誰知道隨意站立在那水氣交錯的迷離之中,綠草斜陽正美。水波幽遠,煙霧飄渺,白鷺飛來,仿佛水濱之間只有一點。

          賞析

          歐陽修特意游覽西湖,于暮春敗景,歌散人去之處發(fā)現(xiàn)了特殊的美感與韻味。本詞表現(xiàn)出詞人別具慧眼的審美特點,尤其最后兩句營造出耐人尋味的`意境。作者寫西湖美景,動靜交錯,以動顯靜,意脈貫串,層次井然,顯示出不凡的藝術(shù)功力。這首詞通篇寫景,景中寓情,反映的雖是個人生活感受和剎那間的意緒波動,但詞境清雋疏澹,一掃宋初詞壇上殘余的“花間”習(xí)氣。全詞意境開闊,明麗曉暢,清新質(zhì)樸,讀來確有耳目一新之感。這首詞如同一幅清麗活潑、空靈淡遠的風(fēng)景畫,美不勝收,清新可愛,令人留連忘返,從中足見歐公乃詞壇寫景高手。

        采桑子原文翻譯及賞析6

          原文

          桃花羞作無情死,感激東風(fēng)。吹死嬌紅,飛入閑窗伴懊儂。

          誰憐辛苦東陽瘦,也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處濃。

          譯文

          桃花并非無情地死去,在這春闌花殘之際,艷麗的桃花被東風(fēng)吹死,飛入窗欞,陪伴著傷情的人共度殘留的春光。

          有誰來憐惜我這像沈約般飄零殆盡、日漸消瘦的身影,為春殘而懊惱,感到慵懶無聊。雖比不上芙蓉花,但它的一片幽香在清冷處卻顯得更加濃重。

          注釋

          采桑子:《百名家詞鈔》作“羅敷媚”。

          嬌紅:嫩紅,鮮艷的紅色。這里指花。

          懊儂(ào nóng):煩悶。這里指煩悶的人。

          東陽:指南朝梁沈約。因其曾為東陽太守,故稱。唐朝初期,著名的史學(xué)家姚思廉和他的父親姚察在所著史籍《梁書·沈約傳》中,高度贊譽了他的人品和文品,評價他“高才博洽、一代英偉!币λ剂凇读簳ど蚣s傳》中記載:“沈約,永明末出守東陽……百日數(shù)旬革帶常應(yīng)移孔,以手握臂率計月小半分!鄙蚣s操勞過度,日漸消瘦后,被世人以“東陽銷瘦”、“東陽瘦體”稱之。

         、荽恒迹▂ōng):春天的懶散情緒。

         、捃饺兀汉苫ǎ蛞詾橹杠饺冂R。段成式《酉陽雜俎續(xù)集》:“相國李公下第游蜀,遇一老嫗。言:郎君明年芙蓉鏡下及第。明年,果然狀頭及第!

          幽情:《草堂嗣響》作“幽香”。

          賞析

          納蘭在寫這首詞的時候年紀尚輕,早先他拜在名師門下,熟讀四書五經(jīng),中了舉人后,納蘭在積極地備考科舉考試最后一關(guān)的殿試時,卻突然得了風(fēng)寒,失去了參加由皇帝親自主持考試的機會。在床榻上無聊躺著的納蘭有感而發(fā),寫下了這首《采桑子。

          創(chuàng)作背景

          在這首小令中,作者淡淡地寫出了傷春自憐的哀傷。這表面上看是一首傷春傷離之作,但事實上卻是借著傷春抒寫傷懷之情。

          上闋寫春闌花殘,艷麗的'桃花被東風(fēng)吹死,飄零殆盡。然而,艷麗嬌柔、多情婉轉(zhuǎn)的桃花無法接受無情的死,多情的花總要有某種多情的死法。 “感激東風(fēng)”是觀花的作者所發(fā)的感慨。東風(fēng)把嬌紅的桃花吹死,沒有任它委于塵土泥濘,而是吹它飛進了容若的小窗,讓它來陪伴容若這個傷情的人共度殘留的春光。看到桃花無可奈何的命運,作者也感傷起了自己,從下片開始,“誰憐辛苦東陽瘦”,便是作者的自況。

          下闋先點出作者為春殘懊惱,而慵懶無聊,下接以結(jié)句,加深加濃了傷春之意,心靜下來了,可是思念之情卻更加強烈。納蘭性德以沈約自況,形容自己像沈約一樣病容憔悴、抑郁多疾。沈約和作者是一樣的美男子,有才有德,作者以沈約自比,既是說自己風(fēng)流才俊,更是感傷自己身體單薄。這個典故用的十分貼切自然,交代了心境,也寫出了實情。而后所接之句“也為春慵”,更是說出自己的身心之所以如此慵懶,并非是為其他閑雜之事所累,只是春天就要結(jié)束了。

          “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處濃”,雖然作者認為桃花妖艷,卻還是比不上芙蓉的清幽芬芳。不過,作者這里所指的芙蓉并不是荷花,傳說唐朝李固在考試死第之后游覽蜀地,遇見一名老婦人,這個老婦人對他說,他明年會在芙蓉鏡下科舉及第,再過二十年還有拜相之命。于是心灰意冷的李固再次去參加考試,果然中第,而且榜上正好有“人鏡芙蓉”一語,正應(yīng)了那老婦的預(yù)言。作者也是因病失去殿試的機會,和死第等同,所以,在這個背景下,作者所說的芙蓉應(yīng)當是指“芙蓉鏡”的典故了。于是,自然而然的,接下去的一句“一片幽情冷處濃”,正是寫了自己懊惱的“幽情”。

          這一首《采桑子》上、下片相對比較緊湊,但是全詞似傷春又不似傷春,頗值得多加玩味了。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也占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guān)聯(lián)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jīng)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huán)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shù)風(fēng)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备挥谝饩常瞧浔姸啻碜髦。

        采桑子原文翻譯及賞析7

          原文:

          亭前春逐紅英盡,舞態(tài)徘徊。

          細雨霏微,不放雙眉時暫開。

          綠窗冷靜芳音斷,香印成灰。

          可奈情懷,欲睡朦朧入夢來。

          譯文

          亭前紅花飄落,春光亦隨花而去,花兒飄落的姿態(tài)優(yōu)雅,好像翩翩起舞,花兒不忍歸去,似乎在徘徊彷徨。細雨霏霏,這雨,浸潤了落花,也浸濕了愁緒,我雙眉緊鎖,難得一展。

          沒有遠方的佳音,獨守綠色窗欞,冷冷清清,空空寂寂,印香飄渺,漸漸燒成了灰燼。思情難耐,百無聊奈時,昏然欲睡,思念的人兒朦朧進入夢境。

          注釋

          采桑子:詞牌名。又名“丑奴兒令”、“羅敷艷歌”、“羅敷媚”。采桑子格律為雙調(diào)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韻。另有添字格,兩結(jié)句各添二字,兩平韻,一疊韻。此詞調(diào)于《花草粹編》、《續(xù)選草堂詩余》、《古今詩余醉》中有題作“春思”。

          亭:侯本二主詞、蕭本二主詞、呂本二主詞、《花草粹編》、《尊前集》、《歷代詩余》、《全唐詩》等本中均作“亭”。晨本二主詞中作“庭”。逐:跟隨。紅英:紅花。盡:完。

          徘徊:這里形容回旋飛轉(zhuǎn)的樣子。

          細:蕭本二主詞中作“零”;呂本二主詞中此字空缺。霏微:《尊前集》中作“霏霏”;吳訥《唐宋名賢百家詞》中誤作“非非”。霏(fēi)微,雨雪細小,迷迷濛濛的樣子。

          不放雙眉:就是緊鎖雙眉的意思。全句意思是,無法使雙眉暫時展開。

          芳音:晨本二主詞中作“芳英”。芳音,即佳音,好音。斷:斷絕。

          香印成灰:指香燒成了灰燼。香印,即印香,打上印的香,用多種香料搗成末調(diào)和均勻制成的一種香。王建《香印》詩中有句:“閑坐印香燒,滿戶松柏氣!笨梢,“香印”與“印香”同義。古時富貴人家為使屋里氣味芬芳,常常在室內(nèi)燃香。成灰,成為灰燼。

          可奈,怎奈,即無可奈何。情懷:心情,心境。

          賞析:

          這首詞是描寫一個少婦在晚春時節(jié)繾綣懷人,愁眉不展,百無聊賴的情懷。

          詞分上下兩片,上片寫詞中的女主人公觸景生愁。第一二兩句“亭前春逐紅英盡,舞態(tài)徘徊!睂戇@個女子獨處事中,舉目窗外,所看到的是捕目落花,隨風(fēng)飛舞,看來,春花即將隨著這片片飛花無聲無息地消逝了。這顯然突出了這正是晚春時節(jié)!巴で啊币痪鋵憽按褐鸺t英盡”是擬人,實際上是少婦在擬自己:“舞態(tài)徘徊”看似花舞春歸,實際是少婦內(nèi)心的情思紛擾,無法平復(fù)。一個“徘徊”明是寫花,暗是寫春,尤其是寫少婦心中的`思憶徘徊。“細雨”不僅打濕了繁枝落花,而且打濕了少婦的思念,所以她才愁眉不展。傷春是一種文人傳統(tǒng),但同時也是一種思婦情懷,“不放”一句形象地寫出少婦的愁思是那么濃郁而又沉重。第三句繼續(xù)描寫窗外的景色,漫天的漾瀠細雨下個不停。晚春時節(jié)的花英是很容易謝樹辭枝的,哪里經(jīng)得起東風(fēng)的摧殘,更何況又加上春雨的打擊呢?

          正如詞人辛稼軒所說:“更能消幾番風(fēng)雨,匆匆春又歸去。”風(fēng)物宜人的春天很快就要消逝了,這象征著歲月的蹉跎,青春的老大,教人愁緒滿懷!安环烹p眉時暫開,’’就是愁緒滿懷的形象的說法,連讓雙眉暫時展開一點的笑意帆沒有。真是“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以如此愁苦,還有更重要的生活上的原因。

          詞的下片描寫女主人公綠窗孤處,百無聊賴的心情。起首兩句"綠窗冷靜芳音斷,香印成灰!袄^續(xù)描寫環(huán)境,從描寫環(huán)境的寂靜中體現(xiàn)女主人公的孤寂心情。“綠窗冷靜”是承上片的環(huán)境描寫而轉(zhuǎn)寫少婦的自身境況。暮春時節(jié),花落雨潺,一個人獨守在空蕩蕩的閨房之中,總是一種凄清冷寂的氛圍,但是這些并不是少婦憂思不斷的真正原因,真正的原因是“芳音斷”。冷清平添愁苦,而“芳音斷!眲t愁苦更濃!跋阌〕苫摇笨雌饋硎菍懢,實際上是寫人,“成灰”,既有時間的概念,也有心情的感慨,如唐李商隱有詩“蠟炬成灰淚始干”,其中“灰”字也是以意寓之的。這里少婦的心境似乎也同“香印”一起有“成灰”之感,其愁思苦悶之情不可謂不深!翱赡吻閼选苯醢自挘缶湟黄鹬苯用鑼,突出了無可奈何的心情,也暗點了百無聊賴的困境,雖然直白,但卻言淺意深,把少婦那種夢寐以求的懷思之情準確地表現(xiàn)了出來。

        采桑子原文翻譯及賞析8

          原文:

          采桑子·何人解賞西湖好

          [宋代]歐陽修

          何人解賞西湖好,佳景無時。飛蓋相追。貪向花間醉玉卮。

          誰知閑憑闌干處,芳草斜暉。水遠煙微。一點滄洲白鷺飛。

          譯文

          西湖的美麗有誰能夠了解呢?任何時候都是美景。車馬載著游客翩翩而至,人們在花間飲酒,用醉眼觀景,直至盡興方歸。

          誰知道隨意站立在那水氣交錯的迷離之中,綠草斜陽正美。水波幽遠,煙霧飄渺,白鷺飛來,仿佛水濱之間只有一點。

          注釋

          采桑子:詞牌名,又名“丑奴兒令”、“羅敷艷歌”、“羅敷媚”。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三平韻。

          飛蓋相追:化用曹植《公讌》

          詩:“清夜游西園,飛蓋相追隨。

          蓋:車篷;飛蓋指奔馳的馬車。

          玉卮:玉做的杯子。

          卮:飲酒的圓形器皿。

          闌干:“闌干”最早指一種竹子木頭或者其他東西編織的一種遮擋物。后來就引申為縱橫交錯的樣子,這里指水氣交錯的樣子。

          暉:陽光。

          滄洲:水邊的陸地。

          賞析:

          詩人通過動靜交錯,以動顯靜的寫法描繪西湖一年四季,各個時節(jié)美景不同,游人絡(luò)繹不絕的美景,下片詩人描繪了西湖黃昏的時刻倚欄向西天遠眺,單間芳草斜陽,一片瑰麗;水遠煙微,引人遐想遠的畫面躍然紙上。也表達做人最愛黃昏時刻的西湖。這首詞如同一幅清麗活潑、空靈淡遠的風(fēng)景畫,美不勝收,清新可愛,令人留連忘返。。

          歐陽修特意游覽西湖,于暮春敗景,歌散人去之處發(fā)現(xiàn)了特殊的美感與韻味。作為西湖的老熟客,作者就在該篇用審美的語言把西湖的好處給介紹出來。

          該詞上片是說,西湖的第一點好處,是在于“佳景無時”——一年四季風(fēng)景皆佳,春景、夏景、秋景、冬景各有各的妙處;一天之中,無論曉景、午景、黃昏之景,也都各具特色。正因為如此,一年到頭,一天到晚,都有車馬載著游客翩翩而至。人們往往在花間飲酒,用醉眼觀景,直至盡興方歸。

          在下片中,作者則告訴人們,雖然西湖“佳景無時”,但好中選好,最妙的還是黃昏之景。閑倚欄桿向西天遠眺,單間芳草斜陽,一片瑰麗;水遠煙微,引人遐想;而最讓人感到愜意的是,水邊草地上,高潔瀟灑的白鷺在自由自在地飛翔……該詞末兩句營造出了耐人尋味的.意境。歐陽修晚年定居潁州,目的就是在這里度過他的桑榆晚景,他對西湖黃昏之景情有獨鐘,這是符合一個垂暮老人的心理常態(tài)的。

          作者寫西湖美景,動靜交錯,以動顯靜,意脈貫串,層次井然,顯示出不凡的藝術(shù)功力。這首詞通篇寫景,景中寓情,反映的雖是個人生活感受和剎那間的意緒波動,但詞境清雋疏澹,一掃宋初詞壇上殘余的“花間”習(xí)氣。全詞意境開闊,明麗曉暢,清新質(zhì)樸,讀來確有耳目一新之感。

          這首詞如同一幅清麗活潑、空靈淡遠的風(fēng)景畫,美不勝收,清新可愛,令人留連忘返,從中足見歐公乃詞壇寫景高手。

        采桑子原文翻譯及賞析9

          采桑子·撥燈書盡紅箋也

          撥燈書盡紅箋也,依舊無聊。玉漏迢迢,夢里寒花隔玉簫。

          幾竿修竹三更雨,葉葉蕭蕭。分付秋潮,莫誤雙魚到謝橋。

          翻譯

          夜深,把油燈撥亮,在紅箋上寫滿思念,卻依然感到空虛無聊。長夜漫漫,時鐘滴答作響,即使在夢中與愛人相會也總有所阻隔。

          三更了,窗外的雨打在修竹上,一片風(fēng)雨之聲。將我的思念交付給秋潮,千萬不要誤了雙魚到謝橋之期。

          注釋

          采桑子:詞牌名,又名“丑奴兒令”“丑奴兒”“羅敷媚歌”“羅敷媚”等。正體雙調(diào)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韻。另有四十八上下片各四句兩平韻一疊韻;五十四字上片五句四平韻,下片五句三平韻的變體。

          紅箋:一種制做精美的小幅紅紙,常作為題寫詩詞、請柬等用。

          玉漏:玉制的計時器,即漏壺。

          寒花:寒冷時節(jié)所開的花,一般多指菊花。

          分付秋潮:謂將這孤獨寂寞的苦情都付與此時的秋聲秋雨中。

          雙魚:代指書信。

          謝橋:謝娘橋,借指情人所居之處。

          創(chuàng)作背景

          該詞的具體創(chuàng)作年份未知。這首詞到底是寫給誰的已難以確知。從詞意看,像是對某一戀人而發(fā)。

          賞析

          納蘭將一首小詞寫得情誼融融,求而不得的愛情讓他感到為難與痛苦時,也令他心中充盈著忽明忽暗的希望。這首《采桑子》,一開篇便是無聊,寫過信后,依舊無聊,雖然詞中并未提及信的內(nèi)容,信是寫給誰的,但從“依舊無聊”這四個字中,就已經(jīng)可以猜到一二了。納蘭總是有這樣的本事,看似在自說白話,講著不著邊際的胡話,卻總能營造出引人人勝的氛同,令讀詞的人不知不覺地沉淪。

          納蘭將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變?yōu)橐慌_表演,讀者成為了觀眾,與他一起沉思愛戀。詞中的“紅箋”二字透露出納蘭所記掛的人定是一名令他著迷的.女子。

          紅箋是美女親手制作,專門用來讓文人雅客們吟詩作對用的。不過,詩詞中紅箋多是用來指相思之情,只要寫出紅箋,一切便都在不言之中了。下接一句“玉漏迢迢,夢里寒花隔玉簫”,引自秦少游的詞句“玉漏迢迢盡,銀河淡淡橫”。

          詩詞中,“漏”一向是寂寥、落寞、時間漫長的意象,在這里也不例外。以“玉漏”表達長夜漫漫、時空橫亙的無奈之情,時間是相思最大的敵人,納蘭大概在這首詞中是想表達自己愛著一個人,卻無法接近。在接下來一句“夢里寒花隔玉簫”中,揭曉了納蘭感慨時光的緣由。

          這個故事從此也令“玉簫”這個詞成為了情人誓言的典故,納蘭是在思念一位女子,這女子必然是他所鐘愛的人,此刻他們距離兩地,納蘭在夢中想要與她相見,但夢境畢竟不是現(xiàn)實,所以,就算再怎么思念,二人還是無法牽手相望。所以,納蘭所謂的“寒花”大概也不過是借了一個“寒”字,來表達內(nèi)心凄冷的感覺。

          下片不再寫心情,轉(zhuǎn)而寫窗外的景色,既然無法入睡,那干脆看著外面的景色,來緩解內(nèi)心的惆悵。

          “幾竿修竹三更雨,葉葉蕭蕭”,雨后的夜景,樹木蕭蕭,好比自己的心情,無奈之中透著幾分茫然。最后結(jié)尾“分付秋潮,莫誤雙魚到謝橋”,呼應(yīng)了開篇的那一句“撥燈書盡紅箋也”,也算是一種心意的表達,希望能夠凡事完滿結(jié)束。

          要交代一下的是,“分付秋潮”中的“秋潮”是有來歷的,秋潮的意象表示:有信。潮水漲落是有一定時期和規(guī)律的。人們便將潮水漲落的時期定為約定之期限,在潮水漲落幾番之后,要回來的人便要如約回歸。

          這是詩詞中的一個主要意象,諸如唐詩名句“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秋潮”在這里也是如此意境,上片一開始便是說詞人正在寫信,在詞的結(jié)尾,詞人寫的這句“分付秋潮,莫誤雙魚到謝橋”,便是說信要寄出去了。要將信托付給秋潮,告訴那個收信的人,自己的心意是怎樣的。

          整首詞全是詞人的比喻和典故,基本上沒有真實場景的出現(xiàn),但通讀全詞,每一句都是渾然天成,與下一句連接得十分巧妙。一首愛情小詞能夠?qū)懙饺绱说木辰,納蘭的手筆,不愧為才子之法。

        采桑子原文翻譯及賞析10

          原文:

          采桑子·殘霞夕照西湖好

          殘霞夕照西湖好,花塢蘋汀,十頃波平,野岸無人舟自橫。

          西南月上浮云散,軒檻涼生。

          蓮芰香清。

          水面風(fēng)來酒面醒。

          譯文:

          西湖風(fēng)光好,你看那夕陽映著晚霞的暮色,岸上的花塢,長滿水草的小洲一片橙紅。寬廣的湖面波平似鏡,小船橫靠在那靜寂無人的岸邊。浮云消散,西南方露出了明月。傍水的欄桿邊上涼風(fēng)習(xí)習(xí),帶來了陣陣蓮荷清香。這拂水的涼風(fēng),吹醒了游人的酒意。

          注釋:

          ①西湖:指潁州西湖。

          ②塢:湖岸凹入處。

         、弁。核兄蕖

         、苘帣懀洪L廊前木欄干。

          ⑤芰:即菱。

          賞析:

          這首詞,上片描繪載酒游湖時船中絲竹齊奏、酒杯頻傳的熱鬧氣氛。下片寫酒后醉眠船上,俯視湖中,但見行云在船下浮動,使人疑惑湖中別有天地。整首詞寓情于景,寫出了作者與友人的灑脫情懷。下片寫醉后俯視湖水,只見白云朵朵,飄于船下。船在移動,云也在移動,似乎人和船在天上飄飛!翱账熙r”一句,本于謝靈運《登江中孤嶼》詩“云日相暉映,空水共澄鮮”,言天空與湖水同是澄清明凈。這一句是下片的關(guān)鍵。兼寫“空”、“水”,綰合上句的.“云”與“舟”。下兩句的“俯”與“仰”、“湖”與“天”,四照玲瓏,筆意俱妙,雖借用成句,而恰切現(xiàn)景,妥貼自然,如同己出。“俯仰留連”四字,又是承上啟下過渡之筆。從水中看到藍天白云的倒影,他一會兒舉頭望天,一會兒俯首看水,被這空闊奇妙的景象所陶醉,于是懷疑湖中別有一個天宇在,而自己行舟在兩層天空之間!耙墒呛袆e有天”,用“疑是”語,是就其形貌來說。說“疑”者非真,說“是”者誠是,“湖中別有天”的體會,自出心裁,給人以活潑清新之感。

        采桑子原文翻譯及賞析11

          海天誰放冰輪滿,惆悵離情。莫說離情,但值涼宵總淚零。

          只應(yīng)碧落重相見,那是今生?赡谓裆瑒傋鞒顣r又憶卿。

          譯文

          誰在海天之間放了一輪皎潔的圓月,匆匆一瞥就不禁令人惆悵起來。不要再說什么離愁別緒,每個夜晚總是涕淚飄零。

          只有去到另外一個世界才能重逢,可今生又到哪里去相遇呢?這無奈的今生今世,剛剛因觸景而傷了情,就又在愁懷中想起了你。

          注釋

          采桑子:又名《丑奴兒》《羅敷媚》《羅敷艷歌》等。雙調(diào)四十四字,上下闕各四句三平韻。

          冰輪:月亮。

          值:每到,正值。

          涼宵:景色美好的夜晚。

          碧落:道教語。指青天、天空。

          可奈:怎奈。李煜《采桑子》:“可奈情懷,欲睡朦朧入夢來!

          賞析

          此詞為悼亡之作。納蘭妻盧氏病逝于康熙十六年(1677)五月三十日,這首詞應(yīng)作于盧氏亡后數(shù)年,和《琵琶仙·中秋》可能是同時之作。納蘭愛妻盧氏的去世,在納蘭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傷痕。納蘭性德因思念自己的妻子盧氏而寫下了這首詞。

          創(chuàng)作背景

          “海天誰放冰輪滿,惆悵離情!鄙掀岸湟螂x情而責怪月亮:是誰讓天字中的月兒變得那么皎潔明亮。難道他沒有看到我的離情惆悵嗎,詞人惱月照人,又增“月圓人不圓”的悵恨,這種借月以表達懷念之情的作法與蘇東坡的“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朱淑真的“多謝月相憐,今宵不忍圓!庇挟惽ぶ。“莫說離情,但值涼宵總淚零”。接下二句,寫這種離情已不堪提起,每到?jīng)鲆梗偹J谷藗穆錅I。只是反反復(fù)復(fù)地說離情,而不說明是怎樣的離情。

          “只應(yīng)碧落重相見,那是今生!敝敝料缕'“碧落重相見”,才知道先前所說之離情,并非一般之生離,而是凄然斷腸的死別。自居易《長恨歌》詩里有“上窮碧落下黃泉,麗處茫茫皆不見”之語,是說貴妃死后,明皇命方士通天徹地去尋。容若作此語。說明愛人亡故。然而就算碧落重逢。也正如李商隱《馬嵬》詩中所說的“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即使能夠重見,已不是今生的事了。至于今生呢,偏偏在憂愁之時總會想你!皠傋鞒顣r又憶卿”。語簡情深,哀婉之處動人心魄。愁上澆愁,苦上加苦。容若心思之凄惋低徊,由此亦可見一斑。既然無力逃脫記憶的深淵,他也只能尋求一些希冀,今生最想實現(xiàn)的事情,不過是再見一面,再走一遭,卻已是天上人間。納蘭明白,只應(yīng)碧落,才有重見的可能,可今生,又如何去到那里啊。她依然消失人世,他只能遙望不舍。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也占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guān)聯(lián)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jīng)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huán)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shù)風(fēng)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备挥谝饩,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采桑子原文翻譯及賞析12

          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朝代:宋代

          作者:歐陽修

          原文: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鮮。鷗鷺閑眠。應(yīng)慣尋常聽管弦。

          風(fēng)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瓊田。誰羨驂鸞。人在舟中便是仙。

          翻譯:

          譯文:西湖風(fēng)光好,天光水色融成一片,景物都那么鮮麗。鷗鳥白鷺安穩(wěn)地睡眠,它們早就聽慣了不停的管弦樂聲。那風(fēng)清月白的夜晚更是迷人,湖面好似一片白玉鋪成的田野,有誰還會羨慕乘鸞飛升成仙呢,這時人在游船中就好比是神仙!

          注釋:⑴云物:云彩、風(fēng)物。⑵瓊田:傳說中的玉田。

          賞析:

          此詞描寫西湖的天光水色,側(cè)重于月色下的西湖,尤其著意刻畫了一幅如詩如畫、如夢如幻的西湖夜景,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和現(xiàn)實人生的深深熱愛和眷戀,反映了歐公晚年曠達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詞的上片著力表現(xiàn)西湖的恬靜脫俗。詞人用鷗鷺閑眠來烘托,一方面突出西湖的靜謐,另一方面暗示西湖的游客的'高雅脫俗,沒有功利之心:盡管游人往來、管弦聲聲,但是鷗鷺毫不戒備,依然安睡。

          詞一開始,作者便充滿喜悅之情地衷心贊美西湖。湖上的“鷗鷺閑眠”,表明已經(jīng)是夜晚。宋代士大夫們游湖,習(xí)慣帶上歌妓,絲竹管弦,極盡游樂之興。

          鷗鷺對于這些管弦歌吹之聲,早已聽慣不驚。這一方面表明歐公與好友陶醉于湖光山色間;另一方面也間接表現(xiàn)了歐公退隱之后,已無機心,故能與鷗鷺相處。相傳古時海邊有個喜愛鷗鳥的人,每天早上到海邊,鷗鳥群集,與之嬉戲。歐公引退之后,歡度晚年,胸懷坦蕩,與物有情,故能使鷗鷺忘機。

          詞的下片寫月下西湖的景色及夜晚泛舟西湖的歡悅之情。雖然西湖之美多姿多態(tài),但比較而言要數(shù)“風(fēng)清月白偏宜夜”最有詩意了。清風(fēng)徐徐,月光皎潔,湖水澄澈,晶瑩透明,月光一照,閃閃發(fā)光。這時泛舟湖心,天容水色相映,廣袤無際,好似“一片瓊田”。“瓊田”即神話傳說中的玉田,此處指月光照映下瑩碧如玉的湖水。

          這種境界會使人感到遠離塵囂,心曠神怡。人在此時此境中,很容易產(chǎn)生“人在舟中便是仙”的妙想,誰還愿意乘著驂鸞做神仙呢!后來張孝祥過洞庭湖作《念奴嬌》云“玉界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且曰“妙處難與君說”,同此境界,同此會心。

          這首詞通篇寫景,景中寓情,反映的雖是個人生活感受和剎那間的意緒波動,但詞境清雋疏澹,一掃宋初詞壇上殘余的“花間”習(xí)氣。全詞意境開闊,明麗曉暢,清新質(zhì)樸,讀來確有耳目一新之感。

        采桑子原文翻譯及賞析13

          采桑子·花前失卻游春侶

          花前失卻游春侶,獨自尋芳。滿目悲涼?v有笙歌亦斷腸。

          林間戲蝶簾間燕,各自雙雙。忍②更思量,綠樹青苔半夕陽。

          古詩簡介

          《采桑子·花前失卻游春侶》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詞人馮延巳的詞作。此詞上片寫在游樂之地失去情侶以后,縱然娛樂也悲傷;下片先以蝶燕雙雙,興起孤獨之感,最后以景結(jié)情。詞中運用反襯、比興的手法,以樂寫哀,用春花怒放之景反襯失卻伴侶之悲,用笙歌反襯愁腸欲斷之傷,用蝶燕雙雙反襯孤寂之感,具有民歌格調(diào)。全詞情景相滲,構(gòu)思新穎,風(fēng)流蘊藉,雅淡自然,體現(xiàn)了馮詞的特色。

          翻譯/譯文

          花前沒有了她的陪伴,獨自在花間徘徊,看繁花似錦,芳草天涯,一株株、一簇簇,都有他尋找的往昔舊夢,觸目悲涼。雖是春光美景,卻是歡樂難再,既使笙歌入耳,婉轉(zhuǎn)悠揚,也只能喚起他對愛侶的追憶,從而更添感傷惆悵。

          轉(zhuǎn)眼望去,林間彩蝶對對,簾間飛燕雙雙,皆在快樂嘻逐,恩愛相偕。不思量、難思量,抬頭望天邊,還是夕陽西沉、殘陽如血。血色勾勒了天邊的綠樹,涂抹了林中的青苔,也籠罩了他的心,明麗而慘烈。

          注釋

         、挪缮W樱涸~牌名,又名“丑奴兒”“羅敷媚”等。雙調(diào)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韻。

          ⑵獨自:一作“極目”。

          ⑶滿目:一作“滿眼”。

          ⑷縱有:縱使有,縱然有。笙歌:即指各種樂器演奏聲和歌聲。笙,古代簧管樂器,此處泛指各種樂器。

         、呻p雙:成雙成對。

         、嗜蹋捍颂幾鳌霸跞獭苯狻

          創(chuàng)作背景

          馮延巳在南唐中主朝出任宰相,其時南唐外有后周侵犯,內(nèi)部朝政日非。這首詞雖然寫的.是傷春怨別之題材,但有人認為是對當時南唐朝政有所寄慨。而其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難以確證。

          賞析/鑒賞

          鑒賞

          上片寫“失卻游春侶”、 “獨自尋芳”之悲。

          “花前失卻游春侶,獨自尋芳。滿目悲涼!薄盎ㄇ霸孪隆保瓰橛未耗信木蹠;而偏偏在這游樂之處,失卻了游春之侶;花前誠然可樂,但獨自一人,徘徊覓侶,則觸景生情,適足添愁,甚而至于舉目四顧,一片凄涼,大好春光,亦黯然失色。

          “縱有笙亦斷腸!斌细柙谟螛窌r最受歡迎,但無人相伴,則笙歌之聲,適足令人生悲。“縱有”兩字,從反面襯托失去之痛:笙歌散盡,固然使人因孤寂而斷腸,但他卻感到即使笙歌滿耳,也仍然是愁腸欲斷。

          下片寫因見蝶燕雙雙,興起孤獨之感。

          “林間戲蝶簾間燕,各自雙雙!弊约菏s游春之侶而影單形只,但閑步四望,只見彩蝶雙雙,飛舞林間;蒸兒對對,出入簾幕。

          “忍更思量,綠樹青苔半夕陽。”彩蝶、燕兒都成雙做對,使他怎能再耐得住自己的孤獨之感!“綠樹青苔半夕陽”一句,以景結(jié)情,夕陽斜照在綠樹青苔之上的靜景,正與上片的“滿目悲涼”之句相拍合。

        采桑子原文翻譯及賞析14

          群芳過后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fēng)。

          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群芳過后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fēng)。

          雖說是百花凋落,暮春時節(jié)的西湖依然是美的,殘花輕盈飄落,點點殘紅在紛雜的枝葉間分外醒目;柳絮時而飄浮,時而飛旋,舞弄得迷迷蒙蒙;楊柳向下垂落,縱橫交錯,在和風(fēng)中隨風(fēng)飄蕩,搖曳多姿,在和煦的春風(fēng)中,怡然自得,整日輕拂著湖水。

          群芳過后:百花凋零之后。群芳,百花。西湖:指潁州西湖,在今安徽阜陽西北,穎水和諸水匯流處,風(fēng)景佳勝。狼籍殘紅:殘花縱橫散亂的樣子。殘紅,落花。狼籍,同“狼藉”,散亂的樣子。濛濛:今寫作“蒙蒙”。細雨迷蒙的樣子,以此形容飛揚的柳絮。闌干:橫斜,縱橫交錯。

          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游人盡興散去,笙簫歌聲也漸漸靜息,才開始覺得一片空寂,又仿佛正需要這份安謐;氐骄邮,拉起窗簾,等待著燕子的來臨,只見雙燕從蒙蒙細雨中歸來,這才拉起了簾子。

          笙歌:笙管伴奏的歌筵。散:消失,此指曲樂聲停止。去:離開,離去。簾櫳:窗簾和窗欞,泛指門窗的簾子。

          群芳過后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fēng)。

          雖說是百花凋落,暮春時節(jié)的西湖依然是美的,殘花輕盈飄落,點點殘紅在紛雜的枝葉間分外醒目;柳絮時而飄浮,時而飛旋,舞弄得迷迷蒙蒙;楊柳向下垂落,縱橫交錯,在和風(fēng)中隨風(fēng)飄蕩,搖曳多姿,在和煦的春風(fēng)中,怡然自得,整日輕拂著湖水。

          群芳過后:百花凋零之后。群芳,百花。西湖:指潁州西湖,在今安徽阜陽西北,穎水和諸水匯流處,風(fēng)景佳勝。狼籍殘紅:殘花縱橫散亂的樣子。殘紅,落花。狼籍,同“狼藉”,散亂的樣子。濛濛:今寫作“蒙蒙”。細雨迷蒙的樣子,以此形容飛揚的柳絮。闌干:橫斜,縱橫交錯。

          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游人盡興散去,笙簫歌聲也漸漸靜息,才開始覺得一片空寂,又仿佛正需要這份安謐;氐骄邮,拉起窗簾,等待著燕子的來臨,只見雙燕從蒙蒙細雨中歸來,這才拉起了簾子。

          笙歌:笙管伴奏的歌筵。散:消失,此指曲樂聲停止。去:離開,離去。簾櫳:窗簾和窗欞,泛指門窗的`簾子。

          群芳過后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fēng)。

          雖說是百花凋落,暮春時節(jié)的西湖依然是美的,殘花輕盈飄落,點點殘紅在紛雜的枝葉間分外醒目;柳絮時而飄浮,時而飛旋,舞弄得迷迷蒙蒙;楊柳向下垂落,縱橫交錯,在和風(fēng)中隨風(fēng)飄蕩,搖曳多姿,在和煦的春風(fēng)中,怡然自得,整日輕拂著湖水。

          群芳過后:百花凋零之后。群芳,百花。西湖:指潁州西湖,在今安徽阜陽西北,穎水和諸水匯流處,風(fēng)景佳勝。狼籍殘紅:殘花縱橫散亂的樣子。殘紅,落花。狼籍,同“狼藉”,散亂的樣子。濛濛:今寫作“蒙蒙”。細雨迷蒙的樣子,以此形容飛揚的柳絮。闌干:橫斜,縱橫交錯。

          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游人盡興散去,笙簫歌聲也漸漸靜息,才開始覺得一片空寂,又仿佛正需要這份安謐;氐骄邮,拉起窗簾,等待著燕子的來臨,只見雙燕從蒙蒙細雨中歸來,這才拉起了簾子。

          笙歌:笙管伴奏的歌筵。散:消失,此指曲樂聲停止。去:離開,離去。簾櫳:窗簾和窗欞,泛指門窗的簾子。

          譯注參考:

          1、 陸林編注.宋詞.北京:北京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92年11月版:第41-42頁

          2、 李靜 等.唐詩宋詞鑒賞大全集.北京:華文出版社,20xx年11月版:第231頁

          3、 蘅塘退士 等.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華文出版社,20xx年11月版:第187-188頁

          4、 劉長賀.宋代詩詞典選: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xx年:508

          譯文及注釋

          譯文雖說是百花凋落,暮春時節(jié)的西湖依然是美的,殘花輕盈飄落,點點殘紅在紛雜的枝葉間分外醒目;柳絮時而飄浮,時而飛旋,舞弄得迷迷蒙蒙;楊柳向下垂落,縱橫交錯,在和風(fēng)中隨風(fēng)飄蕩,搖曳多姿,在和煦的春風(fēng)中,怡然自得,整日輕拂著湖水。游人盡興散去,笙簫歌聲也漸漸靜息,才開始覺得一片空寂,又仿佛正需要這份安謐... 顯示全部

          賞析

          這是歐陽修晚年退居潁州時寫的十首《采桑子》中的第四首,抒寫了作者寄情湖山的情懷。雖寫殘春景色,卻無傷春之感,而是以疏淡輕快的筆墨描繪了潁州西湖的暮春景,創(chuàng)造出一種清幽靜謐的藝術(shù)境界。而詞人的安閑自適,也就在這種境界中自然地表現(xiàn)出來。情景交融,真切動人。詞中很少修飾,特別是上下兩片,純用白描,卻頗耐尋... 顯示全部

          創(chuàng)作背景

          本詞作于熙寧四年(1071年),這年六月,歐陽修以太子少師的身份辭職,回到潁州。暮春時節(jié)來到西湖游玩,心生喜悅而作《采桑子》十首。... 顯示全部

          賞析二

          這首詞,上片描繪載酒游湖時船中絲竹齊奏、酒杯頻傳的熱鬧氣氛。下片寫酒后醉眠船上,俯視湖中,但見行云在船下浮動,使人疑惑湖中別有天地。整首詞寓情于景,寫出了作者與友人的灑脫情懷。下片寫醉后俯視湖水,只見白云朵朵,飄于船下。船在移動,云也在移動,似乎人和船在天上飄飛。“空水澄鮮”一句,本于謝靈運《登江中... 顯示全部

          作者介紹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采桑子原文翻譯及賞析15

          采桑子·彭浪磯 宋朝 朱敦儒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萬里煙塵。回首中原淚滿巾。

          碧山對晚汀洲冷,楓葉蘆根。日落波平。愁損辭鄉(xiāng)去國人。

          《采桑子·彭浪磯》譯文

          乘舟避難江南,就像失群的大雁,孤獨的浮云。穿梭在連綿的煙塵之中,回首中原已淚滿襟。

          碧山對著水邊的平地有絲絲涼意,看著楓樹葉和蘆葦根。太陽落山了水波平靜了怨恨離開了家鄉(xiāng)。

          《采桑子·彭浪磯》注釋

          彭浪磯:在江西省彭澤縣長江南岸。

          扁舟:小舟。

          汀洲:水中或水邊的平地。

          《采桑子·彭浪磯》賞析

          上闋寫自己背井離鄉(xiāng),像“旅雁孤云”一般凄苦,回首中原戰(zhàn)火紛飛,不覺涕淚沾巾。

          起首二句敘事即景自寓身世經(jīng)歷。乘一葉扁舟,到江南去避難作客,仰望那長空中失群的旅雁和孤零飄蕩的浮云,不禁深感自己的境遇正復(fù)相類。兩句融敘事、寫景、抒情為一體,亦賦亦比亦興,起得渾括自然!叭f里煙塵,回首中原淚滿巾”,兩句寫回首北望所見所感。中原失守,國士同悲。這兩句直抒情懷,略無雕飾,取景闊大,聲情悲壯。

          下闋寫眼前蕭條的秋色,更增添了旅人辭鄉(xiāng)去國的愁思。

          過片“碧山對晚汀洲冷,楓葉蘆根”兩句,收回眼前現(xiàn)境。薄暮時分,泊舟磯畔,但見江中的碧山正為暮靄所籠罩,磯邊的汀洲,蘆根殘存,楓葉飄零,滿眼蕭瑟冷落的景象。這里寫磯邊秋暮景色,帶有濃厚的凄清黯淡色彩,這是詞人國家殘破、顛沛流離中的情緒的反映!叭章洳ㄆ,愁損辭鄉(xiāng)去國人”,兩句總收,點明自己“辭鄉(xiāng)去國”以來的`心情。日落時分,往往是增加羈旅者鄉(xiāng)愁的時刻,對于作者這樣一位倉皇避難的旅人來說,他的寂寞感、凄涼感不用說是更為強烈了。漸趨平緩的江波,這里恰恰反托出了詞人不平靜的心情。

          全篇以景寄情,動靜交錯,色調(diào)蒼暗。用“扁舟”、 “旅雁”、“孤云”、 “汀洲冷”、 “楓葉蘆根”等典型的深秋景物,烘托出詩人的凄楚情懷,同時也流露出了對國事的忡忡憂慮,唱出了時代的悲涼之音。

          《采桑子·彭浪磯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題為“彭浪磯”,是在靖康之變后,詞人離開故鄉(xiāng)洛陽南下避難,經(jīng)江西彭浪磯往兩廣途中創(chuàng)作的。

        【采桑子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采桑子原文翻譯及賞析04-03

        《采桑子》的原文翻譯及賞析03-18

        《采桑子·當時錯》原文翻譯及賞析02-04

        采桑子·當時錯原文翻譯及賞析03-31

        采桑子原文翻譯及賞析15篇04-03

        采桑子原文翻譯及賞析(精選15篇)04-03

        采桑子原文翻譯及賞析(15篇)04-03

        采桑子原文翻譯及賞析精選15篇04-04

        采桑子·彭浪磯原文、翻譯及賞析01-07

        采桑子·群芳過后西湖原文翻譯及賞析05-12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