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即事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2-01-11 20:00:41 古籍 我要投稿

        即事原文翻譯及賞析(匯編15篇)

        即事原文翻譯及賞析1

          清明即事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翻譯

          京都一年一度的清明節(jié)又到了,人們的心里自然就起了憂愁思念。

          馬車聲在路上繁雜地響著,東城郊外微風(fēng)拂柳一片蔥翠一片。

          落花飛舞芳草齊齊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成雙成對的蝴蝶嬉戲不已。

          自己坐在空空的大堂里回憶往昔,以茶代酒,聊以慰藉。

          注釋

          帝里:京都。

          茗:茶。按,飲茶之風(fēng),似始盛于中唐以后,盛唐時尚不多見。

          賞析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一個“重”字,一個“愁”字,開篇明義。

          京城一年一度又是清明,也許清明是一個普通的日子,然而漂泊在外的游子此刻的心中卻貯著一片愁楚。一開篇,全詩就置入了青灰的愁緒中,奠定了抒情狀物的基調(diào)。清明節(jié),唐人有游春訪勝、踏青戴柳、祭祀祖先的風(fēng)俗,往往傾城而出。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就惟妙惟肖地點染出了這種境界。說點染,是因為是作者并未進(jìn)行全景式的描述,而是采用動靜結(jié)合,聲色倶出的特寫手法,猶如一個配著聲音的特寫鏡頭,生動自然。遠(yuǎn)處,甬路上傳來了一陣吱吱嘎嘎的行車聲,這聲音有些駁雜,看來不是一輛車,它們到哪里去呢?“柳色東城翠”,哦,原來是到東城去折柳踏青。一個"翠"字不禁使人想到了依依柳煙,濛濛新綠的初春圖景。接著,“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喜”,詩人又把想象的目光轉(zhuǎn)向了綠草青青的郊外。

          坐在馬車上,順著青色的甬路來到綠意萌生的柳林,來到萬勿復(fù)蘇的郊外。白的杏花、粉的桃花輕盈地飄落,而毛絨絨、綠酥穌的小草卻齊刷刷地探出了頭,給這世界點綴一片新綠。群鶯自由自在地翱翔,美麗的蝴蝶成雙成對地嬉戲,一切生命都在盡享大自然的溫柔和麗,這該是何等暢快、舒心。

          然而詩人并未“漸入佳境”,筆鋒一轉(zhuǎn),把目光收回身旁。"堂堂坐相憶,酌茗代醉",一動一靜,兩個鏡頭浦,我們仿佛看到了詩人獨坐曠室,癡癡地追憶什么,繼而端起茶杯,默默一飲而盡,嘆口氣又呆呆坐出神。這里的孤寂、愁思,這里的凄冷、沉默,同欣欣向榮的大自然、歡愉的郊游人群形成了一種多么鮮明的對比。詩人追憶什么,是童年無拘無束的天真自由,少年隱居的苦讀生活,還是欲登仕途的漂泊歲月?詩人在愁什么,愁仕途的艱辛難挨,還是愁人世的滄桑易變?

          融融春光下詩人抒寫了無盡的感慨,個中滋味令人咀嚼不盡。 詩人想入仕途卻又忐忑不安;欲走進(jìn)無拘無束的大自然,卻又于心不甘。種種矛盾的情緒扭結(jié)在一起,寓情于景,寓情于境,自然而傳神地表達(dá)出詩人微妙、復(fù)雜的內(nèi)心世界。

          創(chuàng)作背景

          開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早春,孟浩然西游至長安,應(yīng)考進(jìn)士。適逢清明,詩人即事抒懷,寫下了這首五言詩。

        即事原文翻譯及賞析2

          春園即事

          宿雨乘輕屐,春寒著弊袍。

          開畦分白水,間柳發(fā)紅桃。

          草際成棋局,林端舉桔槔。

          還持鹿皮幾,日暮隱蓬蒿。

          古詩簡介

          《春園即事》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作品。此詩寫田園春天的景色,意境清麗淡遠(yuǎn),然而又色彩鮮明,寫景如畫。全詩以具體形象的語言,描寫出隱者的生活,寫出了特定環(huán)境中的特有景象,充分體現(xiàn)了王維詩歌“詩中有畫”的特色。

          翻譯/譯文

          譯文

          昨夜雨濕蹬上輕便木屐,春寒料峭穿起破舊棉袍。

          挖開畦埂清水分灌田壟,綠柳叢中盛開幾樹紅桃。

          草地中間畫出棋枰對弈,樹林一頭升降汲水桔槔。

          還拿來那鹿皮面的小幾,黃昏后憑倚它隱身蓬蒿。

          注釋

         、糯簣@:春天的田園。即事:以當(dāng)前事物為題材的詩。宋魏慶之《詩人玉屑·命意·陵陽謂須先命意》:“凡作詩須命終篇之意,切勿以先得一句一聯(lián),因而成章,如此則意不多屬。然古人亦不免如此,如述懷、即事之類,皆先成詩,而后命題者也!

         、扑抻辏阂褂辏唤(jīng)夜的雨水。隋江總《詒孔中丞奐》詩:“初晴原野開,宿雨潤條枚!卞欤╦ī):木頭鞋,泛指鞋。

         、谴汉褐复杭竞涞臍夂。弊袍:即敝袍,破舊棉衣。

         、绕瑁╭í):田園里分成的小區(qū)。

          ⑸間(jiàn)柳:楊柳叢中。

         、势寰郑浩灞P。古代多指圍棋棋盤。《急就篇》卷三:“棋局博戲相易輕!

          ⑺桔槔(jiégāo):亦作“桔皋”。井上汲水的工具。在井旁架上設(shè)一杠桿,一端系汲器,一端懸、綁石塊等重物,用不大的力量即可將灌滿水的汲器提起!肚f子·天運》:“且子獨不見夫桔槔者乎,引之則俯,舍之則仰!

          ⑻鹿皮幾:古人設(shè)于座旁之小桌。倦時可以憑倚。鹿皮作成,隱士所用。

          1⑼日暮:傍晚,天色晚!读w·少眾》:“我無深草,又無隘路,敵人已至,不適日暮!迸钶铮号畈莺洼锊。亦泛指草叢;草莽。《禮記·月令》:“(孟春之月)藜莠蓬蒿并興!薄肚f子·逍遙游》:“(斥鴳)翱翔蓬蒿之間!

          賞析/鑒賞

          這首詩寫春中田園景色,意境清麗淡遠(yuǎn),然而又色彩鮮明,寫景如畫。詩歌流動著自然的美景和詩人安閑恬適的情懷,清新優(yōu)美。田畦既分,白水流入畦垅之間,從遠(yuǎn)處望去,清水在陽光的映照下閃著白光;在翠綠的柳樹叢中夾雜著幾樹火紅怒放的桃花。紅桃綠柳,桔槔起落,畦開水流,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在這良辰美景之中,擺棋對局,憑幾蓬蒿,其樂也融融。如畫般的景象,似夢般的意境,一切都是那么清幽綺麗,賞心悅目。

          此詩頷聯(lián)“春寒著弊袍,間柳發(fā)紅桃”寫出了詩人眼中春雨微寒,桃紅柳綠的春景。這里注意了冷色與暖色的對比映襯,并注意到亮度轉(zhuǎn)換的巧妙處理,每句的意象雖單用一種色調(diào),兩句之間又有鮮明的反差,但是這樣不同顏色的兩組意象的并置投射在人的視覺“熒屏”上所呈現(xiàn)的是“一種互相作用的復(fù)合效果”,使意象色彩空間的構(gòu)型更具張力。頸聯(lián)“開畦分白水,林端舉桔槔”寫出詩人眼里的農(nóng)人忙碌著在田間勞作(汲水往田里灌溉)的景象。這是人們的勞動生活場面,是真正的田園生活圖景。后人對頸聯(lián)兩句評價甚高。這兩聯(lián)描繪了一幅夢幻般的田園風(fēng)光圖,生動形象地體現(xiàn)了王維詩歌“詩中有畫”的藝術(shù)特色。

          在這首詩中,作者以具體形象的語言,描寫出隱者的生活,寫出了特定環(huán)境中的特有景象。但這種渲染之筆,很像一篇高士傳,所寫的還是理想中的人物。

          這首詩描繪春中田園景色,是王維早期的作品,當(dāng)作于唐玄宗開元二十年(732年)前后王維隱居輞川時期的一個春天。

        即事原文翻譯及賞析3

          山行即事

          浮云在空碧,來往議陰晴。

          荷雨灑衣濕,蘋風(fēng)吹袖清。

          鵲聲喧日出,鷗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語,喚醒三日酲。

          翻譯

          浮云在萬里澄碧的晴空上來往飄蕩,似乎在把天氣的陰晴醞釀。

          微雨輕敲著荷葉,發(fā)出細(xì)碎急促的聲響,不一會也灑濕了衣裳;從水面浮萍間飄來的和風(fēng)吹拂著衣袖,帶來一陣清涼。

          忽而雨過天晴,喜鵲喳喳喧鬧,迎接朝陽;鷗鳥也在風(fēng)平浪靜的水面盡情游翔。

          經(jīng)過風(fēng)吹雨洗之后,山色更加明凈秀麗,它雖然不言不語,卻使人醉意全消,神清氣爽。

          注釋

          空碧:即“碧空”。

          荷雨:化用李商隱詩句“留得枯荷聽雨聲”。指沿途有荷花,下的雨不大。

          蘋風(fēng):從水面浮萍之間飄來的風(fēng)。

          喧:聲音大而嘈雜。是說喜鵲對日出的喜悅。

          狎:親熱、玩樂的意思。是說水鷗在波平如鏡的水面上盡情地玩樂。

          酲:酒醒后的困憊狀態(tài)。這里指山色的可愛,能夠使人神清氣爽,困意全消。

          賞析

          首聯(lián)寫天氣,統(tǒng)攝全局,極精采。兩句詩應(yīng)連起來讀、連起來講:飄浮的云朵在碧空里你來我往,忙于“議”,“議”什么?“議”究竟是“陰”好,還是“晴”好。“議”的結(jié)果怎么樣,沒有說,接著便具體描寫“山行”的經(jīng)歷和感受:“荷雨酒衣濕”,下起雨來了;“鵲聲喧日出”,太陽又出來了。浮云議論不定,故陰晴也不定。宋人詩詞中往往用擬人化手法寫天氣,姜夔《點絳唇》中的“數(shù)峰清苦,商略黃昏雨”尤有名。但比較而言,王質(zhì)以浮云“議陰晴”涵蓋全篇,更具匠心。

          “荷雨”一聯(lián)承“陰”。先說“荷雨”,后說“酒衣濕”,見得先聽見雨打荷葉聲而后才意識到下雨,才感覺到“衣濕”。這雨當(dāng)然比“沽衣欲濕杏花雨”大一點,但大得也有限。同時,有荷花的季節(jié)衣服被雨酒濕,反而涼爽些!疤O風(fēng)”是從浮萍之間吹來的風(fēng),說它“吹袖清”,見得那風(fēng)也并不狂。雨已濕衣,再加風(fēng)吹,其主觀感受是“清”而不是寒,表明如果沒有這風(fēng)和雨,“山行”者就會感到炎熱了。

          “鵲聲”一聯(lián)承“晴”。喜鵲喜干厭濕,所以叫“干鵲”。雨過天晴,喜鵲“喧”叫,這表現(xiàn)了鵲的喜悅,也傳達(dá)了人的喜悅。試想:荷雨濕衣,雖然暫時帶來爽意,但如果繼續(xù)下,沒完沒了,“山行”者就不會很愉快;所以詩人寫鵲“喧”,也正是為了傳達(dá)自己的心聲!靶焙蠼印叭粘觥保炀渖拢骸跋铲o喧叫:‘太陽出來了!’多么傳神!“鵲聲喧日出“,引人向上看,由“鵲”及“日”;“鷗性狎波平”引人向下看,由“鷗”及“波”。鷗,生性愛水,但如果風(fēng)急浪涌,它也受不了。如今雨霽風(fēng)和,“波平”如鏡,鷗自然盡情玩樂!搬颉弊忠蚕瘛靶弊忠粯佑玫煤芫,“狎”有“親熱”的意思。也有“玩樂”的意思,這里都適用。

          像首聯(lián)一樣,尾聯(lián)也用擬人化手法,其區(qū)別在于前者正用,后者反用。有正才有反,從反面說,“山色不言語”,從正面說,自然是“山色能言語”。惟其能言語,所以下句用了個“喚”字。剛經(jīng)過雨洗的“山色”忽受陽光照耀,明凈秀麗,“不言語”已能“喚醒三日醒”;對于并未喝酒爛醉的人來說,自然更加神清氣爽,賞心悅目。

          以“山行”為題,結(jié)尾才點出“山”,表明人在“山色”之中。全篇未見“行”字,但從浮云往來到荷雨濕衣、蘋風(fēng)吹袖、鵲聲喧日、鷗性狎波,都是“山行”過程中的經(jīng)歷、見聞和感受。合起來,就是所謂“山行即事”。全詩寫得興會淋漓,景美情濃,藝術(shù)構(gòu)思也相當(dāng)精巧。

        即事原文翻譯及賞析4

          原文:

          天凈沙·即事

          元代:喬吉

          鶯鶯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風(fēng)風(fēng)韻韻。嬌嬌嫩嫩,停停當(dāng)當(dāng)人人。

          譯文:

          鶯鶯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風(fēng)風(fēng)韻韻。嬌嬌嫩嫩,停停當(dāng)當(dāng)人人。

          一只只黃鶯一只只春燕一派大好陽春,一朵朵紅花一條條綠柳實實在在迷人。行為舉止一言一事都富有風(fēng)韻,嬌嫩多情。真是體態(tài)完美卓絕非凡的佳人。

          注釋:

          鶯(yīng)鶯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風(fēng)風(fēng)韻(yùn)韻。嬌嬌嫩(nèn)嫩,停停當(dāng)當(dāng)人人。

          真真:暗用杜荀鶴《松窗雜記》故事:唐進(jìn)士趙顏得到一位美人圖,畫家說畫上美人名真真,為神女,只要呼其名,一百天就會應(yīng)聲,并可復(fù)活。后以“真真”代指美女。風(fēng)風(fēng)韻韻:指美女富于風(fēng)韻。停停當(dāng)當(dāng):指完美妥帖,恰到好處。

          賞析:

          《天凈沙·即事》系疊字小曲,28字全都用疊字,真可謂妙語天成,自然通俗,詩人全用白描手法,寫出久別重逢后喜悅的心情,也寫出了心上人的嬌柔可愛。

          前四句用春天的鶯燕雙雙飛舞、花柳婆娑多姿來形容兩情相悅和女子的美好。后三句贊美女子言談舉止事事都很有風(fēng)度,富于韻致,又是那么嬌美年輕,一切都恰到好處,端端正正。全曲音韻和諧,語帶雙關(guān),言簡意豐,極具特色。

          此曲描寫春暖花開時燕飛鶯啼,柳綠花紅的明麗春景,以及那極具風(fēng)韻、裊娜娉婷的佳人。此曲最突出的特點是全篇使用疊字,頗具重疊復(fù)沓的單間之美,將人之美與景之美交融在一起,互相映襯。

          柳綠花紅、菩飛鶯啼、美人如云,使人產(chǎn)生暇接的感覺,詩人以語言音韻來表情達(dá)意,頗有情致。

        即事原文翻譯及賞析5

          原文

          燕子將雛語夏深,綠槐庭院不多陰。

          西窗一雨無人見,展盡芭蕉數(shù)尺心。

          譯文

          雌燕帶著小燕齊飛,喃喃細(xì)語,才知夏已深;庭院里幾棵槐樹,越來越濃密。

          一場雨后,西窗外的芭蕉展盡數(shù)尺心,卻沒有人看見。

          注釋

          將:攜,帶。

          賞析

          這首詩描寫的是盛夏的景色。燕語呢喃,雛燕乍飛;幽靜的庭院里,槐樹的'綠蔭漸見濃密。一陣雨過,西窗下的芭蕉在人們不知不覺之中又長大了許多。這些本都是夏天里的尋常景物,經(jīng)過詩人的一番描繪,立刻透出勃勃生機(jī),顯現(xiàn)出大自然的魅力。

          人們通常將燕子看做是春天的使者。它常常給江南的人們帶來春天的信息。如今它生了雛燕,“將雛”教飛,意味著春天已經(jīng)過去,已是盛夏時節(jié)。詩人用呢喃的燕語聲,襯出一幅幽靜的夏景;這跟南朝王籍《入若耶溪》詩“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刀以噪顯靜是同樣的手法。如果說,這句點明了季節(jié);那么,下句便接著點明了地點——扎在庭院中。上句以燕語寫聲,下句以槐陰寫色。有聲有色,詩的意境就變得更為鮮明。

          后兩句鏡頭一轉(zhuǎn),換了場景:人跡罕至,“一雨無人見”,而芭蕉竟長了數(shù)尺,使這幽靜的環(huán)境悄悄起了變化,讓作者在沉悶的現(xiàn)實生活中見到生機(jī)和希望,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錢鐘書《宋詩選注》在“西窗一雨無人見,展盡芭蕉數(shù)尺心”下注釋說:“等于‘一雨,西窗芭蕉展盡數(shù)尺心,無人見。’這種形式上是一句而按文法和意義說起來難加標(biāo)點符號的例子,舊詩里常見。”這種句式能產(chǎn)生一種斷而復(fù)續(xù)或若斷若續(xù)的流動感,且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汪藻

          汪藻(1079~1154)北宋末、南宋初文學(xué)家。字彥章,號浮溪,又號龍溪,饒州德興(今屬江西)人。汪谷之子。先世籍貫婺源,后移居饒州德興(今屬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韓駒學(xué)詩,入太學(xué),喜讀《春秋左氏傳》及《西漢書》。崇寧二年(1103)進(jìn)士,任婺州(今浙江金華)觀察推官、宣州(今屬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屬安徽)通判等職!度卧~》錄其詞4首。

        即事原文翻譯及賞析6

          原文:

          閶門即事

          唐代: 張繼

          耕夫召募逐樓船,春草青青萬頃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譯文: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頃田。

          耕作的農(nóng)民都被召去打仗了,無數(shù)田地?zé)o人耕種一片荒蕪。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清明時節(jié),試著登上城樓眺望郡城的郊野,只有寥寥幾處人家燃起新煙。

          注釋:

          耕(gēng)夫召募(mù)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頃(qǐng)田。

          閶(chānɡ)門:城門名。在江蘇省蘇州市城西。古時閶門建筑雄偉壯麗。唐代尤為繁華,是宴請和送迎之地。樓船:亦作“樓舩”。有樓的大船。古代多用作戰(zhàn)船。有時也指有樓飾的游船。唐·杜甫《城西陂泛舟》詩:“青蛾皓齒在樓船,橫笛短簫悲遠(yuǎn)天。”

          試上吳門窺(kuī)郡(jùn)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郡城的郊野。新煙:古代風(fēng)俗,清明前的寒食節(jié)禁止燒火,到了清時節(jié)重新起火。煙指煙火。

          賞析:

          此詩精妙之句是“清明幾處有新煙”,清明之前是寒食,民間不用火,清明之后本應(yīng)“處處有新煙”,現(xiàn)在卻因戰(zhàn)亂農(nóng)民都被召去打打仗,大片土地都荒蕪了,只有寥寥幾處的人家燃起新煙,一片凄涼。

        即事原文翻譯及賞析7

          原文:

          道間即事

          宋代:黃公度

          花枝已盡鶯將老,桑葉漸稀蠶欲眠。

          半濕半晴梅雨道,乍寒乍暖麥秋天。

          村壚沽酒誰能擇,郵壁題詩盡偶然。

          方寸怡怡無一事,粗裘糲食地行仙。

          譯文:

          花枝已盡鶯將老,桑葉漸稀蠶欲眠。

          枝頭的花已經(jīng)開敗,鶯啼的聲音也漸漸稀殘;桑樹上葉子漸漸稀疏,蠶也作繭三眠。

          半濕半晴梅雨道,乍寒乍暖麥秋天。

          梅雨的道路總是忽干忽濕,麥?zhǔn)諘r節(jié)天氣常常乍暖乍寒。

          村壚沽酒誰能擇,郵壁題詩盡偶然。

          我在小村的酒店停下,喝著薄酒,沒有選擇的余地;在旅店的墻上題詩,也只是偶然。

          方寸怡怡無一事,粗裘糲食地行仙。

          只要心境怡然,全然沒有塵俗雜事;即使天天粗衣淡飯,也悠閑自樂宛如神仙。

          注釋:

          花枝已盡鶯將老,桑葉漸稀蠶欲眠。

          半濕半晴梅雨道,乍寒乍暖麥秋天。

          乍寒乍暖:忽冷忽熱。麥秋:麥?zhǔn)眨Z食成熟為秋。

          村壚(lú)沽酒誰能擇,郵壁題詩盡偶然。

          村壚:鄉(xiāng)村酒店。郵:驛站、旅舍。

          方寸怡怡無一事,粗裘(qiú)糲(lì)食地行仙。

          方寸:指心。怡怡:和悅順從。粗裘:粗布衣服。糲食:粗米飯。地行仙:原是佛典中記載的長壽佛,后指人間安樂長壽的人。

          賞析:

          這是一首紀(jì)行述懷之作。詩寫旅途所見,刻畫了江南初夏的田園風(fēng)光,描述了恬淡閑適的行旅生活,通過景物的描寫,抒發(fā)自己閑適容與的心情及隨遇而安的處世觀,每聯(lián)以兩句分寫兩個側(cè)面,合成一層意思,相互襯托,得體物抒情的真趣。

          起句“花枝已盡鶯將老”就選用富有時令特色的景物,點明了季節(jié)。此中未遣一字表示感情,但已含有對韶華易逝的惋惜之情。次句又轉(zhuǎn)換鏡頭,映出“桑葉漸稀”的畫面。“漸稀”并非凋零,而是被采摘殆盡,這說明蠶要進(jìn)入不食不動的眠期了!靶Q欲眠”以季節(jié)性和地區(qū)性的特點,形象地顯示了詩人在初夏行經(jīng)江南農(nóng)村的情景。

          “梅雨”是江南初夏特有的氣候。詩人抓住這一季節(jié)特點,抒寫路途境況,渲染初夏的氣氛。黃梅雨是下一陣停一陣,行人還能在間歇中趕路,用“半濕半晴”形容梅雨天氣的道路,十分貼切。

          上兩聯(lián)寫景,突出了時令特征,而且用對偶句式,把各種物象組合在一起,互相襯托,像電影中的“疊印”鏡頭,將江南鄉(xiāng)村的初夏景色刻畫得鮮明生動。作者還把養(yǎng)蠶和麥?zhǔn)盏绒r(nóng)事活動攝人詩中,不僅豐富了季節(jié)感,同時也增添了濃郁的生活氣息。

          下兩聯(lián)轉(zhuǎn)入敘事抒懷。詩人在梅雨時節(jié)趕路,已見羈旅行役之苦。走累了,也只能在鄉(xiāng)村酒店歇歇腳,飲幾杯水酒解解乏,更顯出沉滯下僚,仕途奔波之艱辛。“誰能擇”一句反問,深化了意境,隱隱露出蹭蹬失意的情懷。逆旅生活的另一側(cè)面也反映了詩人隨遇而安,恬然自適的心境。在郵館客舍的墻壁上,即興題詩,把偶然的感受信手寫出,只不過是為了排遣旅途的寂寞,消除心頭的郁悶。旅人皆然,己亦如是!氨M偶然”與“誰能擇”相對應(yīng),用全稱判斷加強語勢,蘊含著不得不隨俗浮沉,與時俯仰的衷曲。

          尾聯(lián)筆意灑脫,詩人決心丟開煩惱,以曠達(dá)求解脫。““怡怡”一詞,用意精到。詩人仕途坎坷,生活清苦,但還有“粗裘糲食”,自然應(yīng)無怨尤。結(jié)句以“地行仙”自喻。作者在尾聯(lián)直抒胸臆,以作收煞,說自己雖然勞累途路,但心中怡然,毫不把得失縈繞胸中,穿著粗布衣服、吃著粗食,仍然恬淡無憂,猶如地行仙一樣。

          這首詩用白描手法,把眼前常見景象組合人詩,不堆砌辭藻,寫得簡淡而不近俗;此外也寄托了作者仕宦不達(dá),有志未酬的感慨,也表現(xiàn)出不慕榮利,潔身自好的精神。

        即事原文翻譯及賞析8

          病起荊江亭即事

          宋代 黃庭堅

          翰墨場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維摩。

          近人積水無鷗鷺,時有歸牛浮鼻過。

          閉門覓句陳無己,對客揮毫秦少游。

          正字不知溫飽未,西風(fēng)吹淚古藤州。

          注釋

          伏波:漢朝名將馬援,封伏波將軍,年六十二,還騎馬據(jù)鞍顧盼,以示可用。

          菩提:和尚。菩提坊:傳說釋迦牟尼成佛的地方。

          陳無己:陳師道,時為秘書省正字。《王直方詩話》:陳無己有“閉門十日雨,吟作饑鳶聲”之句,大為山谷所愛。

          秦少游:秦觀,高郵人,善詞能詩,“蘇門四學(xué)士”之一。時已病死于廣東藤州。

          創(chuàng)作背景

          公元1101年(建中靖國元年)初,黃庭堅被召為吏部員外郎。因病新愈,辭謝不赴,在江陵等候新任命的時候,寫下了十首《病起荊江亭即事》。這是其中的兩首。

          解讀

          第一首寫羈留地的蕭條冷落,近而感慨一生多桀,累受挫折。前半用典,說自己是個文壇老將,也像個廟里的病和尚。馬援的“常恐不得死國事”,很合作者心事。后半首即景抒情。鷗鷺之典前面已經(jīng)見過,詩人無法歸隱之心明矣。第四句化用陳詠“隔岸水牛浮鼻渡”,詩人改“渡”為“過”,變得更準(zhǔn)確、生動些。

          第八首是悼念秦觀,懷念陳師道的詩。一、三句寫陳師道,二、四句寫秦觀。詩人抓住兩位朋友創(chuàng)作時的不同表現(xiàn)的細(xì)節(jié),描寫出他們不同的風(fēng)度,一個閉門覓句,其艱辛可知;一個對客揮毫,其瀟灑可見。一靜一動,一隱一豪,各有特色,而其才干超群自是想象中事。但可悲的是他們有才卻不受器重,一個沉淪下僚,一個客死荒遠(yuǎn)。

        即事原文翻譯及賞析9

          朝代:唐代

          作者:嚴(yán)維

          原文:

          家貧惟種竹,時幸故人看。菊度重陽少,林經(jīng)閏月寒。

          宿酲猶落帽,華發(fā)強扶冠。美景良難得,今朝更盡歡。

          譯文

          昨天剛登上龍山宴飲,今天又在這里舉起了酒杯。

          菊花為何這樣受苦,遭到兩個重陽的采折之罪?

          注釋①觴(shāng):盛著酒的酒杯。

          ②兩重陽:唐俗,京城的人們常在重陽后的一天再次宴會賞菊,故九月十日有“小重陽”之稱。

          評析

          此詩與《九日龍山飲》,同作于當(dāng)涂。這首詩是李白歷盡人世滄桑之后的作品。

          在唐宋時代,九月十日被稱為“小重陽”,詩人從這一角度入手,說菊花在大小重陽兩天內(nèi)連續(xù)遇到人們的登高、宴飲,兩次遭到采擷,所以有“太苦”的抱怨之言。作者以醉澆愁,朦朧中,仿佛看到菊花也在嘲笑他這個朝廷“逐臣”,他痛苦地發(fā)問:菊花為什么要遭到“兩重陽”的重創(chuàng)?對于賞菊的人們來說,重陽節(jié)的歡樂情緒言猶未盡,所以九月十日還要繼續(xù)宴飲;但菊花作為一種生命的個體,卻要忍受兩遭采擷之苦。詩人以其極為敏感、幽微的靈秀之心,站在菊花的立場上,發(fā)現(xiàn)了這一詩意的空間。實際上,詩人是借菊花之苦來寄托自己內(nèi)心的極度苦悶。

        即事原文翻譯及賞析10

          原文:

          上京即事五首·其四

          元代:薩都剌

          紫塞風(fēng)高弓力強,王孫走馬獵沙場。

          呼鷹腰箭歸來晚,馬上倒懸雙白狼。

          譯文:

          紫塞風(fēng)高弓力強,王孫走馬獵沙場。

          塞外風(fēng)疾挽弓的力量又猛又強,王孫們飛馬游獵在沙場上。

          呼鷹腰箭歸來晚,馬上倒懸雙白狼。

          呼喚著雕鷹掛著腰箭很晚才歸來,只見馬背上倒掛著一對白狼。

          注釋:

          紫塞(sài)風(fēng)高弓力強,王孫走馬獵沙場。

          紫塞:北方邊塞。弓力:挽弓的力量。

          呼鷹腰箭歸來晚,馬上倒懸雙白狼。

          賞析:

          這首詩是寫狩獵的情況。秋風(fēng)勁吹,牧草枯黃,逐圍打獵的季節(jié)到了。王孫貴族帶著勁弓,騎著駿馬,馳騁在浩瀚無垠的草原上。晚上,吆喝著鷹兒,歸來馬上懸掛著獵獲的野獸。

          這首詩采取了平鋪直敘的手法,不寫打獵所注重的斬獲、追逐等熱點,只是淡淡說去,令讀者自然感受到那刀響弓鳴、馬蹄飛揚的熱鬧場面。

        即事原文翻譯及賞析11

          即事 宋朝 王安石

          徑暖草如積,山晴花更繁。

          縱橫一川水,高下數(shù)家村。

          靜憩雞鳴午,荒尋犬吠昏。

          歸來向人說,疑是武陵源。

          《即事》譯文

          野徑溫暖鋪著柔厚的碧草,山氣晴凈雜花更顯得茂繁。

          一川清水曲曲折折無聲流淌,數(shù)戶村居高高低低依山而筑。

          午間靜憩傳來幾聲雞鳴,訪尋幽境又遇犬吠暮煙。

          出游歸來向人談起此事,以為所經(jīng)本是武陵桃源。

          《即事》注釋

          即事:以當(dāng)前事物為題材寫詩。

          徑:小路。積:積聚,堆積,形容草叢茂盛。

          憩:休息。雞:一作“鳩”。

          荒尋:猶言尋幽;瑁狐S昏。

          武陵源:即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描寫的一處世外桃源,中有“雞犬相聞”之語。武陵,郡名,郡治在今湖南常德。

          《即事》賞析

          這首詩描寫山村午景,從日暖花繁的景象來看,正是春末或夏初時分,腳下的小路似乎也感到了節(jié)候的溫暖,路上綠草如茵,滿山的野花在陽光下更顯得繁茂艷麗。首聯(lián)由小徑寫到山色,徐徐展開,像是電影中由近到遠(yuǎn)地拉開了鏡頭,有一種身臨應(yīng)景,歷歷在目的印象。

          頷聯(lián)以“縱橫”、“高下”為對,工穩(wěn)恰切,而且經(jīng)緯交錯,構(gòu)成了一幅諧和勻稱的畫面:一道河水曲折流過,村中高高低低地散布著幾戶人家。自由寧靜的氣氛于言外可見。而“縱”與“橫”、“高”與“下”,本身又各自對應(yīng),可見詩人烹字煉句的功夫;又以“一”與“數(shù)”相對,運用了數(shù)字的概念,遂令畫面更加清晰可辨。

          頸聯(lián)進(jìn)一步表現(xiàn)了詩人煉句的技巧!稄(fù)齋漫錄淡卷上說,‘靜憩雞鳴午”是吸取唐人詩句“楓林社日鼓,茅屋午時雞”的意思而來,應(yīng)實未中可信,但指出了二者都是描繪午時雞鳴的情景卻是對的。雞在正午休息的時候長鳴,可見應(yīng)地的寧靜安謐,而村民的悠閑恬適也從中可以想見!盎膶と蛧獭币痪湔f狗在荒野里東尋西找,看到了昏暗的陰處就叫個不停,寥寥五字就將生活中這個不為人注意的細(xì)節(jié)傳神地表現(xiàn)出來,而且由此可以推知山村遠(yuǎn)離塵囂,難得有生人過訪。這兩句造語極為洗煉,通過特殊的語言結(jié)構(gòu),將豐富的內(nèi)容,熔鑄在這極簡凈的十個字中。胡仔《苕溪漁隱叢話淡說:“盧綸《山中絕句淡云:‘陽坡桃草厚如織,因與鹿成相伴眠。’介甫只用五字,道盡此兩句。如云‘眠分黃犢草’,豈不妙乎!”胡仔在此贊嘆王安石的,正是他這種能“以少許勝多許”的語言表現(xiàn)能力,“荒尋犬吠昏”也是一例

          這首詩前六句所描繪的景物,直是一幅形象的桃源圖!短一ㄔ从浀小胺疾蒗r美,落英繽紛”的描寫,正與“草如積”、“花更繁”的景色相似;“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又與此詩中間二聯(lián)的意境一致。從這里可似看出詩人的匠心,雖然詩名《即事淡,但決不是信筆寫來的隨意之作,他在景物的攝取,題材的剪裁上早已有成竹在胸,雖以平易語言寫來,卻可見到遣字造句、構(gòu)思謀篇的精心安排。這種千錘百煉而以平淡出之的手法,正是詩家化境。韓愈稱贊賈島的詩說:“奸窮怪變得,往往造平淡!保ā端蜔o本師歸范陽淡)蘇東坡提倡“絢爛之極,歸于平淡”,都是指的這種特點。王安石《題張司業(yè)詩淡中說,張籍的詩“看似尋常最寄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實際上也道出了他自己作詩的甘苦。這首《即事淡就是一個很好的范例。

          尾聯(lián)寫自己的感受:詩人遠(yuǎn)足歸來,向人談起這番游歷,就像親身去了一次世外桃源。應(yīng)中雖不言景,而景自在應(yīng)中。同時,也可體會到詩人對桃源生活的向往。王安石另有《桃源行淡一首,直接表達(dá)了他對陶洲明筆下的桃花源的贊美,與此詩所表現(xiàn)的感情正可相發(fā)明。

          這首詩語言簡潔自然,清新流暢,注重全詩氣勢連貫,張弛有道,平緩有度,進(jìn)退有法,作者似乎在不經(jīng)意地吟詠,細(xì)處看卻是淡靜有味,從構(gòu)圖謀篇到遣詞造句都頗具匠心,每一聯(lián)都從不同的視角展示景物。

          《即事》創(chuàng)作背景

          王安石晚年離開政壇以后,退居江寧,過著平淡的生活,心情也平靜了許多,此時期所作的詩歌多為淡泊的短章,富有韻味。這首詩也是他晚年之作。

        即事原文翻譯及賞析12

          臨江仙·冬日即事

          自古相從休務(wù)日,何妨低唱微吟。天垂云重作春陰。坐中人半醉,簾外雪將深。

          聞道分司狂御史,紫云無路追尋。凄風(fēng)寒雨是骎骎。問囚長損氣,見鶴忽驚心。

          翻譯

          到了自古以來的休假日,無事可做,只有靠低唱輕聲吟來消磨時光。天低云重春日陰沉沉,室內(nèi)宴席座上的人已經(jīng)半醉,室外雪花不停地飄落,地上的積雪愈來愈厚。

          想效仿杜牧的狂放,可惜今日沒有紫云。凄風(fēng)寒雨、時光匆匆催人很緊,審訊囚犯時間長了會損氣,見到飛翔的鶴時感到自愧驚心。

          注釋

          休務(wù):停止公務(wù),即休假。宋人習(xí)用語。

          坐:同“座”。

          骎骎:疾速的樣子。

          問囚:指審案斷獄等公務(wù)。

          創(chuàng)作背景

          宋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正月,李公恕自京東轉(zhuǎn)運判官召赴汴京,路過徐州,蘇軾作該詞相贈。

          賞析

          上片從假日的寂寞寫起。自古以來,人們在一起度假日,隨意唱歌、吟詩等。說假日“低唱微吟”,似乎頗有雅趣,其實是聊以解除寂寞而已。接著描寫了當(dāng)前的天氣情況:天幕低垂,云氣濃重,造成了春日的陰霾。這一句寫景并非閑筆,一方面為下文的“雪”、“雨”作背景,一方面也襯托出人內(nèi)心的沉悶。而后寫到與友人的宴飲,并用室外的雪景作映襯:“坐中人半醉,簾外雪將深!边@是兩個無聲的“鏡頭”:一個寫人,一個寫景,一個寫室內(nèi),一個寫室外,一個寫靜態(tài),一個寫動態(tài)(雪花不停地飄落,地上的積雪愈來愈厚)。這很容易使人想起“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司空曙句)一類詩句。在這里,蘇軾用清冷、寂寥的氛圍,有力地烘托出“人”相對無言,只是以酒遣愁的離情別緒,以及內(nèi)在的孤獨感。

          下片“聞道”兩句,承上“坐中”,借晚唐杜牧的風(fēng)流韻事,反其意而用之,說宴會并無美妓聲樂之歡,以見其單調(diào)無味,郁郁寡歡。也可以說,這里是借“分司狂御史”“追尋”紫云的故實,作了一筆反襯。蘇軾再用“凄風(fēng)寒雨”加倍渲染,更使人感到有點透不過氣來。蘇軾為什么這樣寫,結(jié)尾處透露了此中消息,原來,蘇軾長期為審案斷獄等公務(wù)所累,每當(dāng)看到鶴時,便忽然想到隱居生活的閑逸。話說得比較婉轉(zhuǎn)含蓄,實際意思是說,對仕宦生涯感到厭倦,而向往林下的隱居生活。蘇軾后來在《鶴嘆》詩中寫道:“驅(qū)之上堂立斯須,投以餅餌視若無。戛然長鳴乃下趨,難進(jìn)易退我不如!迸c蘇軾自己在仕途上的進(jìn)退聯(lián)系起來,其意比較顯豁,有助于讀者理解“見鶴忽驚心”這一句的深意。

          全詞,雖為送別之作,但敘寫與議論的主要內(nèi)容卻是仕宦生活,表達(dá)得比較隱約和深沉,這種打破常規(guī)的作法是比較少見的。

        即事原文翻譯及賞析13

          燕居即事

          蕭條竹林院,風(fēng)雨叢蘭折。

          幽鳥林上啼,青苔人跡絕。

          燕居日已永,夏木紛成結(jié)。

          幾閣積群書,時來北窗閱。

          翻譯

          院子里的竹林一片蕭疏,蘭花也頻頻遭遇風(fēng)雨摧折。

          樹林中的鳥兒幽幽啼叫,無人來訪,地上已經(jīng)長滿青苔。

          這樣閑居的生活已經(jīng)過了很久了,不知不覺已是夏天,樹木已經(jīng)結(jié)果。

          櫥架上堆滿了書籍,我經(jīng)常過來坐在北窗邊翻看。

          注釋

          燕居:閑居。

          即事:以眼前事物為題材寫詩文。

          日已永:日已長。

          結(jié):植物結(jié)果實。

          北窗:常指隱居之人的屋窗。

          創(chuàng)作背景

          本首詩當(dāng)作于公元785年(唐德宗貞元元年)夏天,這是作者閑居于滁州西澗。

          賞析

          “蕭條竹林院,風(fēng)雨叢蘭折!笔窃娙嗣鑼懙淖约河木迎h(huán)境。竹、蘭都是士人喜愛的植物,士人們從它們身上看到了自己所追求的精神品節(jié),因而對它們有著深厚的感情。但從詩中“蕭條”、“風(fēng)雨”、“折”等字眼或許也是作者寄情于內(nèi),表明自己在官場上受到排擠,不得志。從韋應(yīng)物的生平看,他的每一次閑居都是因為受排擠、罷官,都是無奈而為之的。

          “幽鳥林上啼,青苔人跡絕!敝宦牭脴淞掷锏镍B兒啼叫,因為沒有人來拜訪,地上都已經(jīng)長滿了青苔。寫出作者居住環(huán)境的清幽和人跡罕至,少有人來。

          “燕居日已永,夏木紛成結(jié)!遍e居的日子已經(jīng)很久了,不知不覺已是夏天,樹木已經(jīng)結(jié)果。這一句是寫時間流逝,說明詩人在此居住的時間之久。

          “幾閣積群書,時來北窗閱。”燕居之地人跡罕至,但是詩人并沒有感到寂寞、沮喪。桌上、樓閣上堆滿了書籍,沒有世務(wù)的煩擾,他正可以時時來到書齋,享受閱讀的樂趣。尾聯(lián)這兩句是此詩的點睛之筆。由此返觀前六句所述,雖然幽居或出于不得已,幽居之處亦顯得蕭條寂寞,但詩人卻能無往而不適。此詩思想感情與《幽居》等詩一脈相承,每句都是客觀直白的描寫。然而,詩人卻在不動聲色中完成了情感的轉(zhuǎn)換,由“蕭條”、“風(fēng)雨”悄然過渡到自適、愜意。所謂“妙在淡然不著痕跡”,正是韋應(yīng)物詩的勝境。

        即事原文翻譯及賞析14

          一、原文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綠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幾家,落花半落東流水。

          蹴踘屢過飛鳥上,秋千競出垂楊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譯文及注釋:

          二、譯文一條清澈溪流穿過桃李花林,水波蕩漾著綠蒲滋潤著白芷。

          溪流旁邊總共只有幾戶人家,落花多半都漂流在東流水里。

          踢出的皮球?qū)覍腋叱鲲w鳥上,蕩起的秋千爭相飛出綠楊林。

          年輕人分開日子每天來游玩,全不需要等候到清明和上巳。

          三、注釋1.寒食:即寒食節(jié),在夏歷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節(jié)前一或二日。在這一日,禁煙火,只吃冷食,故稱“寒食”。

          2.一道:一條。穿:穿過。

          3.演漾:蕩漾。涵:沉浸。白芷:一種可入藥的香草。

          4.凡:總共,一共。

          5.蹴(cù)踘(jū):同“蹴鞠”,亦稱“打毬”,即古代踢球的游戲。蹴,踢。踘,皮制球,球內(nèi)充塞以柔軟的東西。古時有在寒食蹴鞠的習(xí)俗,參見《荊楚歲時記》。

          6.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為古代游戲用具,相傳是春秋齊桓公時期從北方山戎傳入!短接[》卷三〇引《古今藝術(shù)圖》云:“寒食秋千,本北方山戎之戲,以習(xí)輕越者也!

          7.分日:安排好日期,計劃好如何玩。一說猶逐日,意為一天天、每天。又說指春分之日。

          8.清明:節(jié)氣名。在夏歷三月初,陽歷四月五日前后,春分之后谷雨之前。舊俗當(dāng)天有掃墓、踏青、插柳等活動!痘茨献印ぬ煳摹罚骸按悍趾笫迦,斗指乙為清明”。上巳:節(jié)日名。古代以三月上旬巳日為上巳節(jié),有在流水邊洗濯祓除、去除災(zāi)病的習(xí)俗。魏晉以后固定為夏歷三月三日。

          四、賞析 此詩開頭兩句,寫一道清澈的溪流,穿過桃李花叢;而溪水邊蕩漾的水草和被水滋潤的白芷,安逸而柔靜。古代習(xí)俗,三月上巳桃花水下時,王公以下,攜眷聚于水畔洗濯,驅(qū)除不祥。這里表現(xiàn)的就是這個習(xí)俗,展現(xiàn)的是春天的力量。

          三四兩句,寫溪流邊的幾戶人家,落在流水里的桃李花,又是柔美寧靜的意象,表現(xiàn)出濃厚的早春氣息,有很強的畫面感。

          五六兩句又轉(zhuǎn)換為力量和青春的意象。古代秋千是在清明、寒食節(jié)前后才有所見,而且僅僅局限于豪門貴族家的紅男綠女游戲之用。據(jù)《荊楚歲時記》記載,寒食之時,造大麥粥,人們常以斗雞、蹴鞠、打秋千為娛樂。這兩句在前四句寫清溪桃李的背景上又添幾筆不時飛上高空的秋千與皮球,使整幅畫面更加充溢這清新靈動的青春活力。尤其是“過”“出”二字用得好,分別寫出了少年男女游玩時的熱烈氣氛,使人感受到年輕人沉湎于游樂中的景象,透露出無限的羨慕之情。

          最后兩句意謂青春年少的人,應(yīng)該每天都有開心游玩的心態(tài),無憂無慮,不用等到清明和上巳兩個節(jié)日才出去游玩,含有及時行樂的意味。

          在《寒食城東即事》中,作者表達(dá)了“及時行樂”的思想,人的青春,甚至生命,都很短暫。詩人認(rèn)為,如果想要在短暫的時光中去建功立業(yè)、修身齊家、做學(xué)問,終究都不牢固實在,只有抓緊時間享受快樂才是真實的。全詩描繪出美麗的早春景象,交錯著青春朝氣的蓬勃力量和家常安寧的閑適氣息,充分體現(xiàn)了王維詩“詩中有畫”的特色。

        即事原文翻譯及賞析15

          原文:

          自古相從休務(wù)日,何妨低唱微吟。

          天垂云重作春陰。

          坐中人半醉,簾外雪將深。

          聞道分司狂御史,紫云無路追尋。

          凄風(fēng)寒雨是駸駸。

          問囚長損氣,見鶴忽驚心。

          譯文

          到了自古以來的休假日,無事可做,重有靠低唱輕聲吟來消磨時光。天低云重春日陰沉沉,室內(nèi)宴席座上的人已經(jīng)半醉,室外雪花不停地飄落,地上的積雪愈來愈厚。

          想效仿杜牧的狂放,可惜今日沒有紫云。凄風(fēng)任雨、時光匆匆催人很緊,審訊囚犯時間長了會損氣,見到飛翔的鶴時感到自愧驚心。

          注釋

          臨江仙:詞牌名,雙調(diào)小令,唐教坊曲。《樂章集》入“仙呂調(diào)”,《張子野詞》入“高平調(diào)”。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平韻。

          即事:任事,作事。

          休務(wù):停止公務(wù),即休假。宋人習(xí)用語。

          坐:同“座”。

          骎骎(qīn):疾速的樣子。

          問囚:指審案斷獄等公務(wù)。

          賞析:

          宋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正月,李公恕自京東轉(zhuǎn)運判官召赴汴京,路過徐州,蘇軾作該詞相贈。

        【即事原文翻譯及賞析(匯編15篇)】相關(guān)文章:

        道間即事原文翻譯及賞析01-10

        即事_王安石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

        孟浩然《清明即事》原文翻譯及賞析12-26

        天凈沙·即事原文及賞析10-16

        郊行即事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12-19

        山居即事_王維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

        孟浩然《清明即事》的原文翻譯及賞析12-26

        江村即事原文及賞析12-23

        九月十日即事原文、翻譯及賞析11-20

        王安石《鐘山即事》翻譯賞析09-01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