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襄陽城翻譯賞析
閱讀是一種主動的過程,是由閱讀者根據(jù)不同的目的加以調(diào)節(jié)控制的,陶冶人們的情操,提升自我修養(yǎng)。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登襄陽城翻譯賞析,歡迎大家分享。
《登襄陽城》
杜審言
旅客三秋至,層城四望開。
楚山橫地出,漢水接天回。
冠蓋非新里,章華即舊臺。
習(xí)池風(fēng)景異,歸路滿塵埃。
【前言】
《登襄陽城》是唐代詩人杜審言被流放峰州途經(jīng)襄陽時所作的一首詩。此詩先在首聯(lián)點明題意,異鄉(xiāng)之中,登城遠望;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敷陳“回望”之所見,有大自然的開闊雄渾,有歷史陳跡的沒落破。晃猜(lián)承接上文的滄桑之意,表達了作者無所歸屬的悲哀之情。全詩借景抒情,寫景氣勢磅礴,格調(diào)清新鮮明。
【注釋】
、湃铮褐妇旁拢辞锾斓牡谌齻月。王勃《滕王閣序》:“時維九月,序?qū)偃!?/p>
、瞥剑涸谙尻栁髂,即馬鞍山,一名望楚山。
、菨h水:長江支流。襄陽城正當漢水之曲,故云“接天回”。
、裙谏w:里名,據(jù)《襄陽耆舊傳》載,冠蓋里得名于漢宣帝時。因為當時襄陽的'卿士、刺史等多至數(shù)十人。冠和蓋都是官宦的標志。
、烧氯A:臺名,春秋時期楚靈王所筑。
⑹習(xí)池:漢侍中習(xí)郁曾在峴山南做養(yǎng)魚池,池中載滿荷花,池邊長堤種竹和長椒,是襄陽名勝,后人稱為習(xí)池。
【翻譯】
我客游他鄉(xiāng),不期然已到了九月,現(xiàn)在站在這城頭上放眼四望,頓覺景象開闊。楚山橫亙,聳出地面,漢水水勢浩淼,仿佛與云天相連,轉(zhuǎn)折迂回而去。冠蓋里已名不副實,不再與現(xiàn)在的情形相稱了;章華臺也只能代稱舊日的臺榭。習(xí)池的風(fēng)景已與當年不同了,不再有那種清幽之美,歸路所見,滿目塵埃。
【賞析】
首聯(lián)記述詩人在秋高氣爽的九月登臨襄陽城樓的瞬間感受。他縱目四望,心胸豁然開朗,仿佛這壯美的山川景物掃盡了游子心頭的愁云。
頷聯(lián)緊接著具體描繪詩人眼前的山川美景,“楚山橫地出,漢水接天回”,楚地山川橫亙,綿延不斷。漢水浩蕩勢如接天,這確是站在城樓上所望到的襄陽山水的獨特景象。那城郊的萬山、千山、峴山等,在城樓上方掃視過去,錯落連綿,如同橫地而臥。漢水寬廣浩淼縈山繞廓,曲折流向東南,仿佛連天紆回。“出”字,“回”字,都是再平常不過動詞,但與“橫地”,“接天”分別組合起來,就產(chǎn)生了奇異的傳神寫照效果,表現(xiàn)出山川的動態(tài)美。那高山流水,巍巍然、湯湯乎于天地之間,一氣直下,不可撼動,不可遏止。胡應(yīng)麟評這聯(lián)詩說:“閎逸渾雄,少陵家法婉然!
山川的壯觀永恒,使詩人展開了想象的翅膀,聯(lián)想到人生的瞬息即逝,于是頸聯(lián)轉(zhuǎn)入了懷古抒情:“冠蓋非新里,章華即舊臺。”這里是虛寫,冠蓋里原在峴山南去宜城的路上,章華臺遺址就更遠,不管是在潛江或沙市抑或監(jiān)利,詩人站在襄陽城樓上都是望不見的,所謂“非新里”“即舊臺”,都是詩人想象中的景色。“非新”對應(yīng)“即舊”,并不覺得重復(fù),反顯出輕巧,句意流轉(zhuǎn)回環(huán),加強了慨嘆的沉重。想當年那修筑章華臺的楚靈王,云集冠蓋里的漢代達官貴人,如今也不過只留下這古跡罷了。榮華富貴豈能久長!詩人胸中的不平之氣,化為了這“身外即浮云”的一聲長嘆。
尾聯(lián)以寫景作結(jié)。襄陽是個風(fēng)物薈萃的地方,而詩人卻獨獨點出“習(xí)池風(fēng)景異”,習(xí)家池不僅山清水秀,亭臺樓宇華麗,而且是晉人山簡醉酒的地方,文章家習(xí)鑿齒的故居,習(xí)鑿齒為人耿直,著有《漢晉春秋》。據(jù)史書記載,“桓溫辟為從事,甚器重之,累遷別駕。溫覬覦非望,著《漢晉春秋》以裁正之。”詩人沒有直接表明自己緬懷前賢,而只寫出習(xí)池的風(fēng)景奇異,因此瞻仰游玩的人眾多。但又沒有直說游人眾多,而是通過描寫“歸路”上塵霧彌漫,襯托出車水馬龍的盛況!皻w路滿塵埃”句中的“歸”字,用得甚為精當,點明了時間和空間,夕陽西下,游覽了一天的人們踏上了歸程。這五個字的結(jié)句,描繪出一幅清秋黃昏游人倦歸圖,制造了一個迷惘令人惆悵的意境。不難想象,遠役中的詩人煢煢孑立樓頭面對此景,情何以堪。詩人將懷古之慨隱寓景里,思歸之情深蘊境中。
詩人簡介
杜審言(約公元645年-708年),字必簡,祖籍襄陽(楊今屬湖北),遷居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縣),是大詩人杜甫的祖父。高宗咸亨進士,中宗時,因與張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曾任隰城尉、洛陽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館直學(xué)士,少與李嶠、崔融、蘇味道齊名,稱“文章四友”,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樸素自然。其五言律詩,格律謹嚴。
詩人事跡
杜審言,字必簡,襄州襄陽人,晉征南將軍預(yù)遠裔。擢進士,為隰城尉,恃才高,以傲世見疾。蘇味道為天官侍郎,審言集判,出謂人曰:“味道必死!比梭@問故,答曰:“彼見吾判,且羞死!庇謬L語人曰:“吾文章當?shù)们、宋作衙官,吾筆當?shù)猛豸酥泵。”其矜誕類此。累遷洛陽丞,坐事貶吉州司戶參軍。司馬周季重、司戶郭若訥構(gòu)其罪,系獄,將殺之。季重等酒酣,審言子并年十三,袖刃刺季重于座,左右殺并。季重將死,曰:“審言有孝子,吾不知,若訥故誤我!睂徰悦夤伲東都。蘇(廷頁)傷并孝烈,志其墓,劉允濟祭以文。武后召審言,將用之,問曰:“卿喜否?”審言蹈舞謝,后令賦《歡喜詩》,嘆重其文,授著作佐郎,遷膳部員外郎。
神龍初,坐交通張易之,流峰州。入為國子監(jiān)主簿、修文館直學(xué)士,卒。大學(xué)士李嶠等奏請加贈,詔贈著作郎。初,審言病甚,宋之問、武平一等省候何如,答曰“甚為造化小兒相苦,尚何言?然吾在,久壓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見替人”云。少與李嶠、崔融、蘇味道為文章四友,世號“崔李蘇杜”。融之亡,審言為服緦云。審言生子閑,閑生甫。(《新唐書·杜審言傳》)
【登襄陽城翻譯賞析】相關(guān)文章:
登襄陽城的翻譯賞析02-05
《登襄陽城》原文翻譯與賞析06-17
《登襄陽城》賞析09-15
登襄陽城原文及賞析07-19
登襄陽城原文及賞析07-20
登襄陽城_杜審言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22
《襄邑道中》原文及翻譯賞析07-19
襄邑道中原文、翻譯及賞析03-17
襄邑道中原文翻譯及賞析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