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新五代史》的原文及譯文

        時間:2022-09-27 01:23:11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新五代史》的原文及譯文

          楊師厚,潁州斤溝人也。少事河陽李罕之,罕之降晉,選其麾下勁卒百人獻于晉王,師厚在籍中。師厚在晉,無所知名,后以罪奔于梁,太祖以為宣武軍押衙、曹州刺史。梁攻王師范,師厚戰(zhàn)臨朐,擒其偏將八十余人,取棣州,以功拜齊州刺史。太祖攻趙匡凝于襄陽,遣師厚為先鋒。師厚取谷城西童山木為浮橋,渡漢水,擊匡凝,敗之,匡凝棄城走。師厚進攻荊南,又走匡凝弟匡明,功為多,拜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晉史建瑭以輕兵夜擊梁軍,梁軍大擾,太祖與師厚皆棄輜重南走。太祖還東都,師厚留屯魏州。明年,太祖遇弒,友珪自立,師厚乘間殺魏牙將潘晏、臧延范等,逐出節(jié)度使羅周翰,友珪因以師厚為天雄軍節(jié)度使。

          自太祖與晉戰(zhàn)河北,師厚常為招討使,悉領(lǐng)梁之勁兵。太祖崩,師厚遂逐其帥,而稍矜倨難制。友珪陰欲圖之,召師厚入計事。其吏田溫等勸師厚勿行,師厚曰:“吾二十年不負(fù)朱家,今若不行,則見疑而生事,然吾知上為人,雖往,無如我何也!蹦艘詣疟f朝京師,留其兵城外,以十余人自從,入見友珪,友珪益恐懼,賜與巨萬而還。

          已而末帝謀討友珪,問于趙巖,巖曰:“此事成敗,在招討楊公爾。得其一言諭禁軍,吾事立辦!蹦┑勰饲柴R慎交陰見師厚。師厚猶豫未決,謂其下曰:“方郢王弒逆時,吾不能即討。今君臣之分已定,無故改圖,人謂我何?”其下或曰:“友珪弒父與君,乃天下之惡,均王仗大義以誅賊,其事易成。彼若一朝破賊,公將何以自處?”師厚大悟,乃遣其將王舜賢至洛陽,見袁象先計事,使朱漢賓以兵屯滑州為應(yīng)。末帝卒與象先殺友珪。

          末帝即位,封師厚鄴王,詔書不名,事無巨細(xì)皆以諮之,然心益忌而畏之。已而師厚瘍發(fā)卒,末帝為之受賀于宮中。由是始分相、魏為兩鎮(zhèn)。魏軍亂,以魏博降晉,梁失河北自此始。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師厚在籍中 籍:名冊

          B.?dāng)≈锬龡壋亲?走:逃跑

          C.師厚乘間殺魏牙將潘晏、臧延范等 間:利用……機會

          D.而稍矜倨難制倨:傲慢

          9.下列各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 )

          A.選其麾下勁卒百人獻于晉王 而予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B.晉史建瑭以輕兵夜擊梁軍以其無禮于晉

          C.今君臣之分已定 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D.公將何以自處 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10.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今若不行,則見疑而生事,然吾知上為人,雖往,無如我何也。(4分)

         。2)詔書不名,事無巨細(xì)皆以諮之,然心益忌而畏之(4分)

          11.第Ⅰ卷文言文中,傳主楊師厚與梁朝三位君主的關(guān)系發(fā)生了怎樣微妙的變化?請簡要概括。(5分)

          參考答案

          8.【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意義的理解能力。根據(jù)語境,此處的“間”不是動詞,而是名詞,題干中“利用”已有“乘”表現(xiàn)其義,故“間”可直譯為名詞,意為“機會”。

          9.【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A項的“其”均為“代詞,自己”。B項第一個“以”為動詞,率領(lǐng);第二個“以”為介詞,因為。C項第一個“之”為助詞,的;第二個“之”為代詞,我。D項第一個“何”為代詞,什么;第二個“何”為通假字,通“呵”,呵斥。

          10.【參考答案】(1)現(xiàn)在如果不前往,就會被懷疑而惹出事端,但是我了解皇上(朱友珪)的為人,我即使前去,他也不能把我怎么樣。(采分點:見,被,表被動。1分。雖,即使,1分。無如我何也,不能把我怎么樣,固定句式,1分。語句通順,1分。)

         。2)朝廷給他的詔書不直呼其名,以示尊重,事情無論大小都征詢他的意見,但是內(nèi)心更加猜忌畏懼他。(采分點:不名:不直呼其名,以示尊重。1分。諮:通“咨”,征詢,商議。1分。益:更加。1分。語句通順,1分。)

          11.【參考答案】與梁太祖:楊師厚攻城略地,功勛卓著,君臣共進退,然逐步掌握兵權(quán)。

          與朱友珪:乘間殺死主帥,擁兵自重,朱友珪默認(rèn)既成事實,后畏其權(quán)重,雖欲圖之,終賜與巨萬而還。

          與梁末帝:末帝篡位,師厚同謀;末帝即位,受封鄴王,表面尊重而內(nèi)心猜忌畏懼,師厚死后,末帝受賀于宮中。

          【參考譯文】

          楊師厚,是潁州斤溝人。年少時輔佐河陽李罕之,李罕之投降晉國,挑選了自己帳下的勇士一百人獻給晉王,師厚就在這個名冊中。師厚在晉國,沒有什么名氣,后來因罪投奔梁朝,梁太祖讓他擔(dān)任宣武軍押衙、曹州刺史。梁朝進攻王師范,楊師厚攻打臨朐,俘虜了王師范的副將有八十多人,攻占取棣州,因功授予齊州刺史。梁太祖攻打襄陽的趙匡凝,派遣楊師厚擔(dān)任先鋒。楊師厚砍伐西童山的樹木搭建一座浮橋,渡過漢水,攻打趙匡凝,大敗趙匡凝,趙匡凝棄城逃跑。楊師厚乘勝進攻荊南,又趕走了趙匡凝的弟弟趙匡明,建立的功勞最多,授予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晉國的史建瑭率領(lǐng)輕裝的軍隊乘夜攻打梁軍,梁軍一片混亂,梁太祖與楊師厚都拋棄輜重向南逃走。太祖逃回東都,楊師厚留守魏州。第二年,梁太祖被殺,朱友珪自立為梁王,楊師厚借此機會殺掉魏州牙將潘晏、臧延范等人,趕走節(jié)度使羅周翰,朱友珪于是讓楊師厚擔(dān)任天雄軍節(jié)度使。

          自從梁太祖與晉國在黃河以北打仗,楊師厚常常擔(dān)任招討使,統(tǒng)帥的全是梁朝的精兵。太祖死后,楊師厚于是趕走了統(tǒng)帥,逐步驕矜傲慢,難以控制。朱友珪暗中想要對付他,下詔讓楊師厚到朝廷議事。他的下屬田溫等人勸說楊師厚不要前往,楊師厚說:“我二十多年沒有背叛過朱家(梁國),現(xiàn)在如果不前往,就會被懷疑而惹出事端,但是我了解皇上(朱友珪)的為人,我即使前去,他也不能把我怎么樣!

          于是率領(lǐng)精兵兩萬前往京師,讓軍隊駐扎在城外,只率領(lǐng)十多人跟著自己進入京師,前往朝見朱友珪,朱友珪更加害怕,賞賜他幾萬以后讓他回去。

          不久梁末帝謀劃討伐朱友珪,向趙巖詢問,趙巖說:“這件事成敗的關(guān)鍵,在于招討使楊師厚。只要得到他的一句話,曉諭禁軍,我們的事情立刻可以成功!绷耗┑塾谑桥汕柴R慎交暗中拜見楊師厚,楊師厚猶豫不決,對他的下屬說:“當(dāng)初郢王(朱友珪)謀殺太祖時,我沒有率兵征討他,F(xiàn)在君臣的名分已經(jīng)確定,又無緣無故地改變計謀,別人會怎么看我呢?”他的部下中有人說:“朱友珪殺害君父,均王(梁末帝,此時為均王)憑借大義來誅殺叛賊,這件事容易成功。他如果剿滅叛賊朱友珪(而您卻沒有呼應(yīng)),您以后將怎么處理這件事呢?”楊師厚徹底醒悟,于是派遣他的部將王舜賢到洛陽,拜見袁象先,與他商議起事,派朱漢賓率軍駐守華州作為策應(yīng)。梁末帝最終與袁象先誅殺了朱友珪。

          梁末帝即位,封楊師厚為鄴王,朝廷給他的詔書不直呼其名,以示尊重,事情無論大小都征詢他的意見,但是內(nèi)心更加猜忌畏懼他。不久楊師厚身上長癰疽而死,梁末帝為此在朝堂接受群臣的朝賀。由此才將楊師厚的地盤分為相州、魏州兩鎮(zhèn)。魏州軍叛亂,魏博臣民投降晉國,梁國失去黃河以北的土地從此開始。

        【《新五代史》的原文及譯文】相關(guān)文章:

        《五代史馮道傳》原文及譯文11-24

        詩經(jīng)·新臺原文及譯文04-22

        王維《新晴野望》原文及譯文06-20

        《五代史伶官傳序》原文、譯文及賞析04-16

        《新五代史》閱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11-01

        《新五代史張敬達(dá)傳》的原文及翻譯08-21

        元好問《驟雨打新荷》原文_譯文_賞析06-17

        《新修滕王閣記》課文原文與譯文06-18

        《郢書燕說》原文及譯文12-20

        《氓》原文及譯文07-18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